他的妻子的範荷花在一旁聽得著急,忍不住插話道:


    “爹,娘,我們家這情況大家是知道的,實在是沒什麽閑錢啊。”


    範荷花是隔壁範家村的,娘家窮的要命,當初黃長楷的親事掏光了家底,輪到黃長棣成親的時候就隻能娶窮苦人家的女兒了,範荷花就是黃長棣花了一袋米娶回家的。


    老王氏惡狠狠的瞪了範荷花一眼,對著黃長棣說道:


    “老二,你是不是傻,你們家有沒有兒子,錢留著做什麽用,大郎才是我們這個家的希望呀。”


    屋裏吵得不可開交,屋外的黃寄北卻是看明白了,他基本了解現在的狀況了,看了看自己手心已經消失的紅痣,他猜到了黃寄南的下一步計劃。


    按照書中的時間線,現在已經到了第二個標記者的情節。


    在書裏,黃寄北還沒去世之前黃寄南就物色好了下一個標記者,就是剛才他們提到的薑秀才的兒子,黃寄南未來妻子的哥哥薑啟。


    黃寄南的科舉係統能量有限,若是標記了超出自己承受範圍內的人就會被反噬,而且為了增強吸取效果,他必須和被標記者待在一塊。


    薑啟現在已經是童生了,對於黃寄南來說,這個段位的人剛好適合他標記,隻要標記了薑啟,黃寄南就能成功通過府試了。


    他已經過了縣試,明年春天再過府試就是童生了。這就是為什麽黃寄南迫不及待要娶薑家小姐的原因。娶了薑家小姐後他就會借口搬到薑家,然後標記薑氏的哥哥薑啟。


    這黃寄南還真是盡逮著身邊的親人霍霍。


    眼看著屋裏二房一家就要被逼的掏錢了,黃寄北必須要出麵了,想來黃老頭是看到他們三房這陣子靠賣餛飩掙了點錢就打上了他們家的主意,黃家那老兩口可不會因為三房隻有孤兒寡母在場就心軟。


    二房黃長棣被老王氏說動了,不顧妻子在一旁急得跳腳,對著上座的老兩口說道:“爹,娘,我們二房沒本事,這些年也就攢了二兩銀子,既然大郎有需要,就先拿去用吧。”


    範荷花快要被自己丈夫給氣死了,自家兩個女兒的嫁妝還沒著落,他這個做爹的倒舍得拿出錢來替侄子娶媳婦。


    老兩口倒是對黃長棣的態度十分滿意,隨即把目光投向了白氏母女,說道:“白氏,你們三房總不該什麽表示都沒有吧?”


    白氏止不住的委屈,自己丈夫下個月的醫藥費還沒著落,倒是要給隔房的侄子辦起喜事來了,自家的難處怎麽不見爹娘幫襯呢。


    白氏正想開口分辨就看見自家兒子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


    “阿娘,不好了!阿爹從床上滾下來了,你快回去看看吧!”


    白氏聞言立刻慌了,顧不得老兩口還在等她回話就匆忙地往外跑去,黃寄北向阿爺阿奶告了罪,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就拉起小桃的手追了上去。


    白氏是真的被嚇到了,一路跑得飛快,黃寄北直到家門口才追上了她。


    “阿娘,你別急,阿爹他沒事,剛才我是騙他們的。”


    白氏先是一愣,隨後破涕為笑,對著自己機靈的兒子嗔怒道:“你呀,下次可不許再拿你爹說事了!”


    “知道啦,是兒子不好,讓阿娘著急了。”


    “幸虧你來了,要不然你二伯這麽一開口,我們就是不想出也得多少意思一下了。”白氏慶幸地說道。


    因為老宅的事耽擱了一陣時間。想到要趕在太陽下山前把山地裏的鴨梨摘回來,母子三人就加快了步伐。


    黃寄北回家拿上事先已經做好的摘果神器,白氏和小桃拿起竹筐和扁擔,朝著後山走去。


    這山離黃家院子不遠,村裏人習慣的稱它為後山。其實這山並不高,最高處看上去也就十五層樓那麽高,樹木也不茂密,所以這所謂的山,隻是一片丘陵而已,不用擔心有野獸之類的。


    幾年前三房被分出來後曾經買了五畝山地,種上了各式果樹,梨樹、桃樹、枇杷樹都有。現在果樹長成,摘下來去城裏也能換些錢。以前黃二郎和黃小桃也經常上山撿些枯枝,供家裏燒材取暖。


    之前黃寄北賣給茶莊的幹菊花就是從這山裏采摘回來晾曬成的,這後山真幫了他不少忙。


    如今正是梨子成熟的季節,一到地方小桃就一溜煙的就爬上了梨樹,黃寄北攔都攔不住,隻好無奈的在樹下扶好了她,囑咐她著小心點。


    白氏這邊則是拿出了黃寄北想出的摘果神器,這器具還是黃寄北上輩子在網上看到的,照著黃寄北的描述,白氏成功的用竹條編了出來。


    取一根五米長的成年竹子,頂部劈成細條,編織成圓錐形的小筐,收口處放置兩根竹棍,這樣一個簡單的摘果神器就做成了。


    舉起竹竿對準樹上的梨子,讓果子從竹棍的縫隙處進入錐形小筐,輕輕旋轉,梨子就下來了。


    有了這摘果神奇,速度果然提高了不少,黃寄北和白氏負責摘果,摘下來後就遞給小桃,小桃將梨子從錐形小筐中取出,小心放進地上的籃筐裏麵。


    一個時辰不到三人就摘了兩大筐的梨子,估摸著差不多了,三人就停手了。


    上山容易下山難,為了安全起見,也為了不傷到梨子,梨子是分了兩次挑下山的,這個季節的鴨梨很受歡迎,白氏準備明天和黃寄北一起去縣城,把這兩筐梨子賣了換錢。


    可家裏隻留黃長植和小桃她也是不放心,便托付了隔壁二房照顧。二房和他們關係一直不錯,雖然二伯愚孝,可白氏和範荷花感情一向很好。


    雖然小桃也很想跟著阿娘和阿兄一起去城裏,但家裏還有阿爹需要照顧,小姑娘很懂事的沒有鬧,不僅把自己照顧的好好的還能照顧黃長植的飲食。


    因為要賣鴨梨黃寄北出發的比平時早了些,陪著白氏在縣城路邊賣了一會兒他就出發去賣餛飩了。


    等他那邊賣完後白氏這邊也差不多了,路過的人中有認出了黃寄北的,想著反正都是要買,不如在這餛飩小哥這買了,這家人做生意他是信得過的。


    到了下午鴨梨也賣的差不多了,剩下一些的傷到表皮的和品相不好看的他們也不打算賣了,打算留著自己吃。


    “阿娘,我昨晚又聽到你咳嗽了,我去買點冰糖給你燉梨吃吧。”


    白氏擺擺手,說道:“沒事,我多喝點水就好了,冰糖貴的很,別花那個冤枉錢。”


    黃寄北知道白氏舍不得,想著自己改天直接買回去,不過說到冰糖,他倒是還有其他想法。


    “阿娘,我看山上的山楂也快熟了,這冰糖買回去,做成冰糖葫蘆,想必也能賣的不錯。”


    白氏疑惑的問道:“二郎,什麽是冰糖葫蘆呀?”


    山楂在他們這裏並不受歡迎,農家人本來就吃不飽,吃了這開胃的東西就更餓了,他家的這六棵楂樹還是當時買其他樹苗的時候攤主附送的。


    黃寄北這才注意到這裏大街小巷居然沒有賣冰糖葫蘆的,於是便和白氏解釋了一番,說是從書上看到的。白氏聽了便答應了,對於這個兒子,她是百分之百信任的。


    黃寄北這下子更堅定了賣冰糖葫蘆的事了,這冰糖葫蘆可是曆經多少朝代經久不衰的零食呀,他對於能賣出去是有信心的,沒有小孩子能抵抗這酸酸甜甜的味道。


    黃寄北回家後將冰糖葫蘆的事和黃長植說了,黃長植也沒意見,他現在除了站不起來其他地方已經沒問題了,聽完黃寄北的描述後就把製造竹簽的活攔了下來,他是在木匠鋪做過學徒的,這些活不成問題。


    山上的梨子又去摘了幾回,他家的梨樹不多,半個月後就基本賣完了。


    而此時的山楂樹上,已經是一片紅通通的景象了,黃寄北仿佛已經看到一串串的冰糖葫蘆在朝他招手了。


    第4章 廟會


    這天黃寄北賣完餛飩後,除了買那些明日要用的骨頭和肉,還特地去買了白糖。雖然是叫冰糖葫蘆,可實際上卻是用白糖做的。


    等到了家後,他先去後山上摘了一籃子山楂,拿回來後洗幹淨。山楂去梗,選出品相完整的放在陽光下晾曬。


    接著升上煤爐,調節好火候,放上一口小鐵鍋。鐵鍋中倒入兩碗糖,一碗水,不斷攪拌,開始熬製糖漿。


    串糖葫蘆的竹簽,黃長植那邊已經一根根削好了,竹簽削的很是仔細,一根倒刺都沒有。


    白氏又幫他把這些竹簽洗淨、晾幹,然後一把把放在一邊。


    大火燒開轉中火再是小火,黃寄北耐心地熬製著,糖漿表麵湧現出密集的小氣泡,等到泡沫變成鵝黃色的時候,火候就算到家了。


    黃寄北把小鐵鍋端下來,放在架子上,拿起串好的葫蘆,隻貼著糖漿表麵的泡沫輕輕的蘸動一圈,這樣蘸出來的糖衣更薄更均勻。


    黃寄北蘸好了就順手遞給了等在一旁的小桃。


    “哇!”小桃看著手中紅通通亮晶晶的糖葫蘆驚訝的張大了嘴巴,看著黃寄北這邊不斷有新做好的冰糖葫蘆遞過來趕緊把手中的糖葫蘆插到了事先準備好的草靶子上。


    不一會兒草靶子上就插滿了,黃寄北蘸完最後一串糖葫蘆遞給了小桃,讓她嚐一嚐。


    小姑娘跟著忙活了多久就饞了多久,這下終於吃到心心念念的糖葫蘆了,一口咬下去,這酸酸甜甜的味道立刻就征服了她,等她回過神來一串已經吃完了,小姑娘雖然還想吃,卻是懂事的很,知道這是要拿出去賣錢的,就不肯再要了。


    黃寄北見自己小妹這麽懂事很是心疼,他們家雖然窮,但吃些糖葫蘆還是沒問題的。


    “小桃,這些都是自家自己做的,用不了多少錢的,以後阿兄每天給你留一串可好?”


    小姑娘很是認真的思索了一番,鄭重的點了點頭。


    “那我以後幫著阿兄一起做!”


    黃寄北看著自己妹子可愛的模樣忍不住笑著伸手摸了摸她的頭頂,說道:


    “等小桃再大一點了,阿兄就帶你上縣城去。”


    第二天一早,黃家三房依舊起了個大早,他們家這生意賺的還真是辛苦錢。


    黃寄北的小推車上除了原有的裝置,還豎了一個草靶子,上麵插滿了紅通通的冰糖葫蘆,在家人期盼的目光中,他出發了。


    這些天下來,黃寄北在西市的居民區也算逛了個遍了,也時常去街邊的小店送貨,店主們喜歡提前買了放在店裏,中午趁著空閑自己煮著吃,生食餛飩黃寄北賣的比煮熟的便宜些。


    韭菜雖鮮但易壞,白氏就又加了白菜餡的、芹菜餡的、香菇餡的。現在地裏的菜還不少,但再等些時日,可就沒這麽多花樣了,他得提前想想後麵的事了,家裏得多囤一點菜,冬天那麽冷,屋頂得盡快修好,棉衣棉被也都要添置一些。


    農家有農家的操心事,縣城裏的人們也有自己的事要忙活。


    在店裏做生意的大人不容易,被留在家的孩子也是。白天,有些家裏的大人去出攤、去打工,孩子們沒人帶,就隻能自己玩。


    這些天他也在這帶混熟了,巷子裏的居民大都知道這個每天來叫賣的小哥是城外黃家莊的,以前還讀過書,是以很放心。


    以前他過來的時候,巷子裏的孩子們都喜歡跟著他的推車跑啊鬧啊的,學著他的樣子叫賣。黃寄北倒也不惱,看著這些生機勃勃的孩子們總是樂嗬嗬的。


    等到午食時分,這些孩子帶著大人給的錢來買餛飩,交上來的錢有時少了一兩文,黃二郎也不計較,仍然按照原有的分量給他們,一碗餛飩,十二個,一隻不少,還會親自幫他們端到屋裏。若是打碎了自家的碗,這些皮孩子可是要挨揍的。


    和往常一樣,今天當黃寄北推著小推車走進巷子的時候,就聽到了孩童們的嬉戲聲,而孩子們也第一時間聽到了他的竹梆聲,紮堆的圍了上來。


    今天的餛飩推車好像有什麽不同,孩子們一眼就看到了那紅通通亮晶晶的果子,七嘴八舌的討論了起來。


    “鐵蛋,你說那紅色的果子是什麽東西呀,能吃嗎?”


    “二柱,那外麵的看起來是糖誒,肯定很貴吧!”


    “那我們不吃午飯了,把錢攢下來買一個吧。”


    ……


    黃寄北看著好奇的孩子們這才開始吆喝了起來:“冰糖葫蘆呦,甜甜的冰糖葫蘆呦!”


    孩子們聽他這麽一喊更起勁了,“冰糖葫蘆”,聽起來就很好吃呀!


    其中一個打點的孩子壯著膽子問道:


    “哥哥,哥哥,這個多少錢一個呀?”


    黃寄北停好小推車,彎下身子朝著小孩子們說道:“這個呀,裏麵山楂,就是人們說的紅果,外麵裹的是冰糖,酸酸甜甜的,五文錢一串,一串有六個。”


    小孩子們聽說隻要五文錢一串立刻高興的跳了起來,他們買得起!


    其實呀,這山楂並不值什麽錢,主要是這年頭糖不便宜,用糖做成的吃食都能賣的上價,是以他才大膽的提高了定價。


    黃寄北看著爭先恐後要買糖葫蘆的孩子們,接著說道:“可不能用你們的午飯錢來買糖葫蘆,沒有你們大人準許我是不會賣的。”


    他可是要在這一點做長期生意的,五文錢一串的價格並不低,若是小孩子們用午飯錢買了零食,被家裏大人知道了少不了要埋怨他的。


    說完,不顧小孩子們的哀嚎聲,黃寄北推著小推車往巷子裏走去,小孩子們跟著走了一段發現這小哥是真的不賣連忙跑回家去喊大人了。


    那些被孩子們拉出來的大人也是一臉的好奇,自己孩子也不是沒見過好東西,怎麽就被迷成這樣了呢,這冰糖葫蘆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小商販養家科舉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思若無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思若無邪並收藏古代小商販養家科舉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