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芸琅這才記起來她大哥邵子瑜也是這京城數一數二的俊公子,比楊六郎多了幾分穩重,比小郡王多了幾分溫雅,實屬良人。
她也回頭看了一眼,第一眼看到的並不是邵子瑜,而是一名穿著絳紅色錦袍的少年,那顏色太喜慶太濃烈了,不比她之前的紅色衣裳暗多少,加上那張引人注目的臉,很難不讓人注意。
他就是楊家六郎,京城紈絝之首,楊老太君捧在手心裏長大的寶貝疙瘩,令人又愛又恨的楊小爺。
第17章 不認識
楊六郎名聲在外,與那張臉同樣出色的是他胡作非為的能力,鎮國大將軍府每日都能見到狀告楊小爺的苦主。
今天打了大學士家的孩子,明天砸了胡尚書家的店鋪,後天縱馬毀了農戶的田,全京城聽到“楊小爺”這三個字都得繞道走。
但不少女孩就喜歡他這樣的,在場偷看楊六郎的姑娘不在少數,尤其以柔佳郡主最為大膽,在路過邵芸琅身旁時,還小聲說了句:“算你識相!”
邵芸琅理解她的意思,她今天穿這身衣裳應該是衝著楊六郎來的,你瞧,若是他倆站在一起,多像一對新人啊,簡直是郎才女貌。
若是讓自己搶了風頭,那柔佳郡主不得嘔死!
不知為何,楊六郎往這邊看了一眼,柔佳郡主還主動朝他揮了揮手,結果對方無動於衷,視線死死鎖定在她身旁。
“他在看你?”柔佳郡主又要炸了。
四目相對,邵芸琅也愣了一下,楊六郎為什麽會看她?而且那是什麽眼神?她什麽時候得罪過這位大爺了?他們此前見都沒見過。
她淡定地回答:“郡主別開玩笑了,您說的他是指誰?”
“楊家六郎你不認識?”
“不認識。”邵芸琅很自然地轉回頭,真誠地看著她說:“我從未出過邵府,不認識郡主說的人。”
柔佳郡主打量了她一眼,覺得她應該沒說謊,也許是自己看錯了,但該警告的還是要警告:“你最好記住今的話!楊六郎是我的!”
邵芸琅摸了一下耳朵,心想:不,楊六郎到死都不會屬於你。
她又回頭看了楊鉞一眼,對方似乎有感應,兩人的視線再一次相遇,這回對方直接送了她一記冷笑,附贈一枚大白眼。
真拽啊!
邵芸琅暗暗冷笑,現在拽有什麽用,楊家的禍事就發生在明年,楊六郎是被逼著成長起來的,雖然很快成了名震天下的大將軍,可綠帽子戴了一輩子,也不知道他們兩人到底誰更慘一些。
不過應該還是楊六郎更慘,畢竟自己好歹多活了幾十年,而楊六郎死在了年華最好的時候。
她會對這個人印象深刻,是因為那一年她解決了邵宛卿,沒幾日,邊關傳來大捷,同時也傳來了楊小將軍戰死的消息。
皇帝先失愛妻後失名將,一下子老了好幾歲,也讓邵芸琅有了可趁之機。
楊鉞早在人群裏認出這個女人了,大慶王朝未來尊貴的太皇太後,如果當年她想,成為一代女帝也不是不可能,結果死在自己親孫子手中,還拉著自己的靈魂做了墊背。
他死後靈魂不散,遊蕩在戰場上,一開始意識還不是很清醒,好幾年後,也許是吸收了足夠的煞氣,他漸漸恢複了記憶。
後來思念家鄉就回到了京城,然後看到了許許多多藏在光鮮亮麗外表下的齷蹉事情。
他想看大慶王朝覆滅,於是他守著皇宮,看著那女人一步一步走上高位,雷霆手段震懾一眾朝臣,可惜最終也沒能改朝換代。
楊鉞很懷疑自己的重生跟她有關,不過他不在意,他有更要緊的事情要做,他不僅要阻止明年那場禍事,讓一家人平平安安,還要讓算計這一切的隆慶帝和四皇子付出代價,至於這個野心勃勃的女人,有多遠避多遠!
第18章 你影響到我了
男女客分席入座,中間隔著屏風,對麵誰的聲音大些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邵芸琅的座位在角落裏,和她同桌的都是各府庶女,美名其曰讓她招待客人。
巧了,薛二娘子也與她同桌,還故意坐她身旁,一張小嘴叭叭個沒完,十分影響邵芸琅進食的速度。
她護住碗,不讓她的口水噴進來,說了一句:“薛姑娘,食不言寢不語,你影響到我了。”
薛二娘子:“……”她就沒見過這麽軸這麽傻的女人!
有人小聲說了句:“難怪不受寵,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
“也許是人家講規矩呢!”
“規矩?連長公主殿下都與人熱切交談,她講的哪門子規矩?宴席無聲還是宴席嗎?”
“我們聊我們的,她吃她的,你少說兩句。”
不少人都以為邵芸琅會暴起,起碼為自己爭辯幾句,結果她跟沒事人似的,吃得正歡。
不過仔細看,她吃東西的儀態真好看啊,明明吃的那麽快,卻不讓人覺得粗魯,一點聲音也沒發出來,一看就是習慣了的。
武侯府連個不受寵的庶女都教養的這麽好,難怪能得皇上讚賞。
大家也沒了聊天的興致,直到外頭鞭炮聲響,有人來撤了中間的屏風,將老侯爺抬到主位上坐下。
“今日貴客登門就不講那些虛禮了,吃好喝好,隨意些。”老侯爺在軍中一輩子,最討厭文人的規矩,可惜這家裏的孩子都被教養的太規矩了,一個個沒他半點風采。
“這……這不合適吧?”有女孩用袖子掩麵,有些不好意思麵對這樣的場景,也有人欣然接受,“今天是侯爺的好日子,他說了算,這樣也挺好。”
撤了屏風,不少年輕人心思浮動,再美味的佳肴也失去了吸引力,視線你來我往,倒是讓宴席多了幾分趣味。
飯後,下人們撤了桌上的酒菜,送來了瓜果點心,這個季節的瓜果很是難得,不過武侯府財大氣粗,這點東西不在話下。
邵芸琅吃了兩塊蜜瓜,沒記憶中的甜,用帕子低頭擦手,等著好戲上場。
前世慶功宴上,她並不知道還有個獻禮環節,看著邵宛卿他們一個個給祖父送出精心準備的賀禮,窘迫地想挖個洞鑽進去。
也就是這次,外人都說邵家的四位姑娘良莠不齊,好的太好,差的太差,差的是誰,一目了然。
“祖父,孫兒祝您身體健康,福如東海,這些年您征戰在外,孫兒也一直沒能盡到孝心,這是孫兒為您著的一本書,講述了祖父的一生,將來作為傳家寶傳承下去。”
邵子瑜遞上一本書,這一幕後來一直被傳為佳話,為自己的親祖父著書,還要傳承下去,這份孝心實在別致。
老侯爺雖然不喜歡舞文弄墨,但是長孫的孝心可嘉,他哪有不高興的。
“子瑜有心了,祖父很高興。”
接下來,邵家子孫按年齡一一送上賀禮。
邵宛卿送的是一幅沙場點兵圖,她親手畫的,老侯爺愛不釋手,直誇她有才。
賓客們自然也很捧場,而且實話實話,畫得確實不錯,當得起才女之名。
第19章 賀禮
輪到邵芸琅時,眾人見她兩手空空,神色怪異起來,難道她什麽準備都無?
邵宛卿一臉尷尬地替妹妹解釋,“二妹妹也許是忘了,又或者沒什麽可送的,是我疏忽了,二妹妹月錢有限。”
“哼,我看她是故意的,月錢有限就不能送賀禮了?大哥哥寫的書,大姐姐畫的畫,哪個費錢了?”邵宛妍心直口快地說。
邵芸琅臉色淡淡,邵宛卿這一招是她慣用的技倆,不放過任何一個能玷汙她名聲的機會。
邵芸琅緩緩走上前,行了禮後笑著說:“孫女這是第一次見祖父呢,祝願祖父事事順心如意,身體安康,至於賀禮,孫女確實沒準備什麽好東西,文采也不如哥哥姐姐們,就想著給祖父彈一首琵琶曲,可惜我那兒也沒什麽好樂器,不如借樂師的琵琶一用。”
宴席兩側都安排了樂師奏樂,若不是老侯爺不近女色,梁氏原本還安排了舞姬。
樂師再不樂意也得借,隻是心想:可別彈的太難聽,汙了她的琴。
邵芸琅抱著琵琶坐下,信手一撥,琵琶聲如泉水般傾瀉而出,她輕撫琴弦,指尖跳動,一首氣勢磅礴的十麵埋伏直擊人心。
她沒有做鋪墊,而是直接開是彈奏**部分,鏗鏘有力的琴聲,猶如在人們麵前拉開了一場大戰,浩浩蕩蕩的軍隊昂首闊步前進,兩軍殊死決戰的激烈場景,血海屍山曆曆在目。
生在繁華京都的人很難想象那樣的畫麵,老侯爺卻深有體會,往事曆曆在目,多年的艱辛換來了這具不中用的身體以及滿府殊榮,一時間不知道是喜是悲。
如果說邵宛卿的沙場點兵圖是靠技巧贏得了賓客的喝彩,那邵芸琅的琵琶曲則是感動了老侯爺本人,她也隻需要感動這一人即可。
何況這首曲子對老侯爺有著特殊的意義,老侯爺熱淚盈眶,雙手顫抖地指著她說:“好孩子,過來讓我看看。”
梁氏臉色一變,跟邵宛卿對視了一眼,然後緊張地看著那個卑賤的庶女昂首挺胸走到老侯爺麵前,還親自拿帕子幫老侯爺擦臉,笑容滿麵地說:“讓祖父傷心是孫女的不是,但您應該高興才是,您的一生如此波瀾壯闊,保護大慶萬萬子民,您是功臣也是名將,必定要名留千史的,孫女為您感到驕傲。”
這話若是換做邵家男子來說,必定會遭人恥笑,還有功高震主之嫌,但邵芸琅隻是一個卑微的庶女,從她嘴裏說出這番話隻會讓人覺得她不懂分寸,連這樣的話也敢當眾說出口。
但老侯爺聽著舒心,嘴上罵了一句:“你太放肆了,這種話以後別說了,身為大慶子民,為大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身為邵家人的職責!”
滿堂喝彩。
楊鉞盯著那道背影沉思起來,這女人現在就如此厲害了?不是說她在邵家受盡折磨,最後遭算計才做了她姐姐的滕妾,這麽厲害的女人真的會被人算計成功?
別是她自己也中意周晁文,主動送上門的吧?
坐在這裏的這些人,誰會想到這個女人將來會成為手握朱筆、定人生死的超然存在呢?
第20章 優待
邵芸琅退回位置上,同桌的女孩們都驚訝地看著她。
薛二娘子親熱地挽著她的胳膊問:“芸娘,你琵琶彈的真好,是自小學的嗎?”
這是個好問題,邵芸琅的視線虛虛地落在梁氏母女身上,琵琶向來是風塵女子學的,可是梁氏從她五歲起就讓人教她琵琶,明年的長公主春宴,梁氏便讓自己獻藝,隨之而來的是關於她生母的緋聞。
這個女人一輩子順風順水,也就在她母親身上跌了個大跟頭,一輩子的怨恨都加注在她身上,怎麽可能看她好?
不過無所謂了,她們那些小技倆自己都熟悉的很,總不會一個坑裏跌倒兩次。
邵芸琅扒開她的手,點點頭,然後拿著水果開始吃起來。
接下來是二房三房的子孫送禮,都中規中矩,沒有大房出彩,哪怕四姑娘邵宛妍送上了一尊非常貴重的紅珊瑚也隻是得了幾句稱讚,可把她氣壞了。
老侯爺身體不好不能久坐,收完子孫的禮就先離場了,離開前朝邵芸琅招招手,讓她送自己回房,這個特殊待遇使得邵家其他幾位姑娘憤憤不平。
“祖父真是的,那個……有什麽好,不就是會彈琵琶,我家的樂師也會,怎麽就單單對她另眼相看了。”
邵宛妍本來想借送禮一事博取好名聲,結果還不如一個一文錢沒出的邵芸娘,她怎會甘心?
邵宛茹心中也恨,不過比她更懂大房的陰私,歎氣道:“我們沒什麽,隻是委屈了大姐姐,她那幅畫可是畫了好幾個月的,沒想到竟然比不上二妹妹隨手彈的一段曲子,我剛才瞧見祖父的隨從把那幅畫和其他禮品放在一起了。”
邵宛卿用力握住手,指甲刺入肉裏,麵上一片雲淡風輕。
“兩位妹妹別這麽說,都是自家姐妹,芸娘第一回 見祖父呢,能得祖父關懷多好啊,一會兒我們去沐園瞧瞧,說不定祖父送了好東西給她。”
“哼,第一回 見就能讓祖父偏幫她,真是厲害,看來這些年咱們都看走眼了。”
她也回頭看了一眼,第一眼看到的並不是邵子瑜,而是一名穿著絳紅色錦袍的少年,那顏色太喜慶太濃烈了,不比她之前的紅色衣裳暗多少,加上那張引人注目的臉,很難不讓人注意。
他就是楊家六郎,京城紈絝之首,楊老太君捧在手心裏長大的寶貝疙瘩,令人又愛又恨的楊小爺。
第17章 不認識
楊六郎名聲在外,與那張臉同樣出色的是他胡作非為的能力,鎮國大將軍府每日都能見到狀告楊小爺的苦主。
今天打了大學士家的孩子,明天砸了胡尚書家的店鋪,後天縱馬毀了農戶的田,全京城聽到“楊小爺”這三個字都得繞道走。
但不少女孩就喜歡他這樣的,在場偷看楊六郎的姑娘不在少數,尤其以柔佳郡主最為大膽,在路過邵芸琅身旁時,還小聲說了句:“算你識相!”
邵芸琅理解她的意思,她今天穿這身衣裳應該是衝著楊六郎來的,你瞧,若是他倆站在一起,多像一對新人啊,簡直是郎才女貌。
若是讓自己搶了風頭,那柔佳郡主不得嘔死!
不知為何,楊六郎往這邊看了一眼,柔佳郡主還主動朝他揮了揮手,結果對方無動於衷,視線死死鎖定在她身旁。
“他在看你?”柔佳郡主又要炸了。
四目相對,邵芸琅也愣了一下,楊六郎為什麽會看她?而且那是什麽眼神?她什麽時候得罪過這位大爺了?他們此前見都沒見過。
她淡定地回答:“郡主別開玩笑了,您說的他是指誰?”
“楊家六郎你不認識?”
“不認識。”邵芸琅很自然地轉回頭,真誠地看著她說:“我從未出過邵府,不認識郡主說的人。”
柔佳郡主打量了她一眼,覺得她應該沒說謊,也許是自己看錯了,但該警告的還是要警告:“你最好記住今的話!楊六郎是我的!”
邵芸琅摸了一下耳朵,心想:不,楊六郎到死都不會屬於你。
她又回頭看了楊鉞一眼,對方似乎有感應,兩人的視線再一次相遇,這回對方直接送了她一記冷笑,附贈一枚大白眼。
真拽啊!
邵芸琅暗暗冷笑,現在拽有什麽用,楊家的禍事就發生在明年,楊六郎是被逼著成長起來的,雖然很快成了名震天下的大將軍,可綠帽子戴了一輩子,也不知道他們兩人到底誰更慘一些。
不過應該還是楊六郎更慘,畢竟自己好歹多活了幾十年,而楊六郎死在了年華最好的時候。
她會對這個人印象深刻,是因為那一年她解決了邵宛卿,沒幾日,邊關傳來大捷,同時也傳來了楊小將軍戰死的消息。
皇帝先失愛妻後失名將,一下子老了好幾歲,也讓邵芸琅有了可趁之機。
楊鉞早在人群裏認出這個女人了,大慶王朝未來尊貴的太皇太後,如果當年她想,成為一代女帝也不是不可能,結果死在自己親孫子手中,還拉著自己的靈魂做了墊背。
他死後靈魂不散,遊蕩在戰場上,一開始意識還不是很清醒,好幾年後,也許是吸收了足夠的煞氣,他漸漸恢複了記憶。
後來思念家鄉就回到了京城,然後看到了許許多多藏在光鮮亮麗外表下的齷蹉事情。
他想看大慶王朝覆滅,於是他守著皇宮,看著那女人一步一步走上高位,雷霆手段震懾一眾朝臣,可惜最終也沒能改朝換代。
楊鉞很懷疑自己的重生跟她有關,不過他不在意,他有更要緊的事情要做,他不僅要阻止明年那場禍事,讓一家人平平安安,還要讓算計這一切的隆慶帝和四皇子付出代價,至於這個野心勃勃的女人,有多遠避多遠!
第18章 你影響到我了
男女客分席入座,中間隔著屏風,對麵誰的聲音大些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邵芸琅的座位在角落裏,和她同桌的都是各府庶女,美名其曰讓她招待客人。
巧了,薛二娘子也與她同桌,還故意坐她身旁,一張小嘴叭叭個沒完,十分影響邵芸琅進食的速度。
她護住碗,不讓她的口水噴進來,說了一句:“薛姑娘,食不言寢不語,你影響到我了。”
薛二娘子:“……”她就沒見過這麽軸這麽傻的女人!
有人小聲說了句:“難怪不受寵,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
“也許是人家講規矩呢!”
“規矩?連長公主殿下都與人熱切交談,她講的哪門子規矩?宴席無聲還是宴席嗎?”
“我們聊我們的,她吃她的,你少說兩句。”
不少人都以為邵芸琅會暴起,起碼為自己爭辯幾句,結果她跟沒事人似的,吃得正歡。
不過仔細看,她吃東西的儀態真好看啊,明明吃的那麽快,卻不讓人覺得粗魯,一點聲音也沒發出來,一看就是習慣了的。
武侯府連個不受寵的庶女都教養的這麽好,難怪能得皇上讚賞。
大家也沒了聊天的興致,直到外頭鞭炮聲響,有人來撤了中間的屏風,將老侯爺抬到主位上坐下。
“今日貴客登門就不講那些虛禮了,吃好喝好,隨意些。”老侯爺在軍中一輩子,最討厭文人的規矩,可惜這家裏的孩子都被教養的太規矩了,一個個沒他半點風采。
“這……這不合適吧?”有女孩用袖子掩麵,有些不好意思麵對這樣的場景,也有人欣然接受,“今天是侯爺的好日子,他說了算,這樣也挺好。”
撤了屏風,不少年輕人心思浮動,再美味的佳肴也失去了吸引力,視線你來我往,倒是讓宴席多了幾分趣味。
飯後,下人們撤了桌上的酒菜,送來了瓜果點心,這個季節的瓜果很是難得,不過武侯府財大氣粗,這點東西不在話下。
邵芸琅吃了兩塊蜜瓜,沒記憶中的甜,用帕子低頭擦手,等著好戲上場。
前世慶功宴上,她並不知道還有個獻禮環節,看著邵宛卿他們一個個給祖父送出精心準備的賀禮,窘迫地想挖個洞鑽進去。
也就是這次,外人都說邵家的四位姑娘良莠不齊,好的太好,差的太差,差的是誰,一目了然。
“祖父,孫兒祝您身體健康,福如東海,這些年您征戰在外,孫兒也一直沒能盡到孝心,這是孫兒為您著的一本書,講述了祖父的一生,將來作為傳家寶傳承下去。”
邵子瑜遞上一本書,這一幕後來一直被傳為佳話,為自己的親祖父著書,還要傳承下去,這份孝心實在別致。
老侯爺雖然不喜歡舞文弄墨,但是長孫的孝心可嘉,他哪有不高興的。
“子瑜有心了,祖父很高興。”
接下來,邵家子孫按年齡一一送上賀禮。
邵宛卿送的是一幅沙場點兵圖,她親手畫的,老侯爺愛不釋手,直誇她有才。
賓客們自然也很捧場,而且實話實話,畫得確實不錯,當得起才女之名。
第19章 賀禮
輪到邵芸琅時,眾人見她兩手空空,神色怪異起來,難道她什麽準備都無?
邵宛卿一臉尷尬地替妹妹解釋,“二妹妹也許是忘了,又或者沒什麽可送的,是我疏忽了,二妹妹月錢有限。”
“哼,我看她是故意的,月錢有限就不能送賀禮了?大哥哥寫的書,大姐姐畫的畫,哪個費錢了?”邵宛妍心直口快地說。
邵芸琅臉色淡淡,邵宛卿這一招是她慣用的技倆,不放過任何一個能玷汙她名聲的機會。
邵芸琅緩緩走上前,行了禮後笑著說:“孫女這是第一次見祖父呢,祝願祖父事事順心如意,身體安康,至於賀禮,孫女確實沒準備什麽好東西,文采也不如哥哥姐姐們,就想著給祖父彈一首琵琶曲,可惜我那兒也沒什麽好樂器,不如借樂師的琵琶一用。”
宴席兩側都安排了樂師奏樂,若不是老侯爺不近女色,梁氏原本還安排了舞姬。
樂師再不樂意也得借,隻是心想:可別彈的太難聽,汙了她的琴。
邵芸琅抱著琵琶坐下,信手一撥,琵琶聲如泉水般傾瀉而出,她輕撫琴弦,指尖跳動,一首氣勢磅礴的十麵埋伏直擊人心。
她沒有做鋪墊,而是直接開是彈奏**部分,鏗鏘有力的琴聲,猶如在人們麵前拉開了一場大戰,浩浩蕩蕩的軍隊昂首闊步前進,兩軍殊死決戰的激烈場景,血海屍山曆曆在目。
生在繁華京都的人很難想象那樣的畫麵,老侯爺卻深有體會,往事曆曆在目,多年的艱辛換來了這具不中用的身體以及滿府殊榮,一時間不知道是喜是悲。
如果說邵宛卿的沙場點兵圖是靠技巧贏得了賓客的喝彩,那邵芸琅的琵琶曲則是感動了老侯爺本人,她也隻需要感動這一人即可。
何況這首曲子對老侯爺有著特殊的意義,老侯爺熱淚盈眶,雙手顫抖地指著她說:“好孩子,過來讓我看看。”
梁氏臉色一變,跟邵宛卿對視了一眼,然後緊張地看著那個卑賤的庶女昂首挺胸走到老侯爺麵前,還親自拿帕子幫老侯爺擦臉,笑容滿麵地說:“讓祖父傷心是孫女的不是,但您應該高興才是,您的一生如此波瀾壯闊,保護大慶萬萬子民,您是功臣也是名將,必定要名留千史的,孫女為您感到驕傲。”
這話若是換做邵家男子來說,必定會遭人恥笑,還有功高震主之嫌,但邵芸琅隻是一個卑微的庶女,從她嘴裏說出這番話隻會讓人覺得她不懂分寸,連這樣的話也敢當眾說出口。
但老侯爺聽著舒心,嘴上罵了一句:“你太放肆了,這種話以後別說了,身為大慶子民,為大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身為邵家人的職責!”
滿堂喝彩。
楊鉞盯著那道背影沉思起來,這女人現在就如此厲害了?不是說她在邵家受盡折磨,最後遭算計才做了她姐姐的滕妾,這麽厲害的女人真的會被人算計成功?
別是她自己也中意周晁文,主動送上門的吧?
坐在這裏的這些人,誰會想到這個女人將來會成為手握朱筆、定人生死的超然存在呢?
第20章 優待
邵芸琅退回位置上,同桌的女孩們都驚訝地看著她。
薛二娘子親熱地挽著她的胳膊問:“芸娘,你琵琶彈的真好,是自小學的嗎?”
這是個好問題,邵芸琅的視線虛虛地落在梁氏母女身上,琵琶向來是風塵女子學的,可是梁氏從她五歲起就讓人教她琵琶,明年的長公主春宴,梁氏便讓自己獻藝,隨之而來的是關於她生母的緋聞。
這個女人一輩子順風順水,也就在她母親身上跌了個大跟頭,一輩子的怨恨都加注在她身上,怎麽可能看她好?
不過無所謂了,她們那些小技倆自己都熟悉的很,總不會一個坑裏跌倒兩次。
邵芸琅扒開她的手,點點頭,然後拿著水果開始吃起來。
接下來是二房三房的子孫送禮,都中規中矩,沒有大房出彩,哪怕四姑娘邵宛妍送上了一尊非常貴重的紅珊瑚也隻是得了幾句稱讚,可把她氣壞了。
老侯爺身體不好不能久坐,收完子孫的禮就先離場了,離開前朝邵芸琅招招手,讓她送自己回房,這個特殊待遇使得邵家其他幾位姑娘憤憤不平。
“祖父真是的,那個……有什麽好,不就是會彈琵琶,我家的樂師也會,怎麽就單單對她另眼相看了。”
邵宛妍本來想借送禮一事博取好名聲,結果還不如一個一文錢沒出的邵芸娘,她怎會甘心?
邵宛茹心中也恨,不過比她更懂大房的陰私,歎氣道:“我們沒什麽,隻是委屈了大姐姐,她那幅畫可是畫了好幾個月的,沒想到竟然比不上二妹妹隨手彈的一段曲子,我剛才瞧見祖父的隨從把那幅畫和其他禮品放在一起了。”
邵宛卿用力握住手,指甲刺入肉裏,麵上一片雲淡風輕。
“兩位妹妹別這麽說,都是自家姐妹,芸娘第一回 見祖父呢,能得祖父關懷多好啊,一會兒我們去沐園瞧瞧,說不定祖父送了好東西給她。”
“哼,第一回 見就能讓祖父偏幫她,真是厲害,看來這些年咱們都看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