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奎朝他眨了下眼睛,大聲說:“幾位少將軍都在,卑職還瞧見他們押送著囚車,囚車中似乎是東遼的重要人物!”
群臣嘩然。
第209章 化解危機
“皇上大喜啊!楊少將軍生擒東遼名將柯洛爾譽三王子拓跋聿穀,這二者一除,東遼十年內必不敢再進犯!”黎統領急匆匆跑進大殿,朝皇帝道賀。
甑奎這小子,連對方拿下的是什麽人都沒問清楚就跑來匯報,哪能讓皇上高興?
群臣一聽這二人大名,立即跪地高呼三聲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欣喜若狂,在他有生之年,竟然不僅大敗東遼,還生擒了兩個重量級俘虜,這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啊!
“哈哈!好!好!快將人請進來!讓朕好好看看楊家的驍勇小將軍!”
“皇上識人善用,楊家子弟英勇善戰,君臣一心,才有了今日之盛世!”謝首輔立即拍了一記馬屁。
其餘大臣有樣學樣,歌功頌德,將皇帝的老臉奉承的春光滿麵,仿佛年輕了十歲。
一名武將站出來說:“皇上英明,如今看來,那楊大將軍與東遼通信通商純屬虛構,若兩家真有如此緊密聯係,如何會有這般戰果?”
“是啊,論對東遼的仇恨程度,楊大將軍必然排第一,又如何會與虎謀皮?”
有文官反駁道:“這也未必,說不定就是因為楊家與東遼暗中往來,才能如此迅速地抓捕柯洛爾和拓跋聿穀呢?”
“放屁!李大人以為那二人是什麽普通人嗎?想抓就能抓到?”
皇帝擺擺手,“別吵,朕今日高興,不想聽你們吵架,別讓幾位福將看到你們吵吵鬧鬧的樣子。”
說
話間,四名高大英勇的青年從殿外進來,他們沒有穿著鎧甲,也沒有佩刀,卻渾身散發著力量與野性,一看就是經曆過戰場與生死的。
瞧瞧他們,再看看白皙俊美的楊鉞,眾人心中感慨,這散養的和家養的果然不一樣。
“末將楊蹇……”
“楊溯。”
“楊麒。”
“楊麟。”
“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臉上帶著笑容,態度可親地說:“平身吧,幾位愛卿辛苦了。”
楊鉞的目光貪婪地從四位兄長臉上一一看過去,注意到楊二郎的手,表情巨變,驚呼:“二哥,你的手?”
楊溯的左手從手腕處齊齊被砍斷,少了一個左手,包紮的布條上還染著鮮紅的血跡。
一位老臣關愛地說:“幾位少將軍個個負傷,不如先請太醫治療,有什麽話一會兒再說,皇上覺得如何?”
仔細一看,除了楊二郎少了一隻手,楊大郎臉上多了一條長長的疤痕,三郎四郎身上也有染血的繃帶。
楊溯卻笑著說:“不礙事,比起死在東遼的兩千衛兵,一隻手不算什麽!那柯洛爾武力高強,我等著實費了很大功夫才將人生擒。”
皇帝就算再急也不好駁回這樣的要求,於是讓人去請太醫,早朝中止,等幾位少將軍休息好再繼續。
楊鉞走到四位哥哥麵前,眼睛酸澀無比,為了活命,他們付出的太多,犧牲太大了。
“老六!你小子沒讓哥哥們丟臉!”楊四郎
猛地拍拍楊鉞的肩膀,一切盡在不言中。
“幾位兄長辛苦了。”楊鉞朝他們拱手作揖,一腔熱情無處安放,他太久沒看到幾位兄長了,一晃竟已隔世。
他重生後發誓,決不讓他們再出事,可如今命是暫時保住了,卻還是受了這麽重的傷。
幾位太醫急急忙忙被召喚來,給他們重新上了藥包紮好,又開了調理身體的藥方才退下。
楊鉞將手裏的偽造書信給他們看,幾位兄長看完義憤填膺,當場就將裏麵一些經不起推敲的內容一一反駁。
寫這些書信的人本就不了解軍營裏的情況,無非是占著死無對證才敢放肆誣陷,誰想到這幾位楊家少爺會回來的這麽及時。
“狗屁不通!這誰寫的東西,真是笑掉人大牙,不會有人信了吧?”楊四郎嘲諷道。
“管錢糧的和管軍馬的官都能寫反了,管文書的鄒大人……嗬,我們軍營裏何時有這位了?”
“四弟,他說的也許是管廚房的鄒大人,好歹也是個九品官。”
“哈哈哈!笑話,不說其他,老鄒去年就病死了,隻是這種小官我們沒必要上報而已。”
“哼,牛頭不對馬嘴,寫這些東西的人連我們軍營的事情都沒有好好查過,漏洞百出,當真可笑。”
楊大郎上前跪在皇帝麵前說:“皇上,末將不知何人要以此陷害楊家,不過東遼盛產鐵礦,根本不需要從大慶購進鐵礦石,這一點您應該知道的。”
皇帝
當然不知道,不過滿朝文武裏知道這消息的人很多,大家卻沒想到這一點。
或許也不是沒想到,隻是沒必要為楊家出頭而已。
“如此看來,這些書信確實狗屁不通,請皇上明查!”謝首輔出聲道。
皇帝知道機會已失,下令道:“大理寺去查一查是誰偽造的書信,構陷忠臣良將,其心可誅!一定要將此人揪出來。”
黃大人皺著眉頭領命,這與楊家有關的事情可真不好辦啊!
而且楊家五子皆站在大殿之上,這件事沒個交代肯定不行,不知道誰又給他出難題。
“微臣遵命!”
楊蹇開始訴說這段日子的經過,從最後那場戰役開始。
捷報隻有寥寥數語,根本體現不出戰場的殘酷,也沒人仔細描繪過楊大將軍戰死的過程。
楊蹇娓娓道來,滿朝的臣子都認真傾聽,仿佛身臨其境。
“父親領兵作戰向來身先士卒,那一戰格外重要,雙方兵力對等,我們勝算並不大。父親中的第一箭在後背這個位置……”
楊蹇伸手摸著自己肩胛骨後下方的位置說:“父親征戰多年,這樣的傷不足為慮,他根本沒放在心上,繼續戰鬥。
那時候他身邊的親衛也都無暇顧及他,漸漸的被敵軍衝散了,我們也自顧不暇,但我們還是贏了,贏得慘烈無比,末將臉上的傷也是那時留下的。
敵軍主將死了三人,士氣低落,已經開始撤退撤退,誰都沒有想到,此時會突然飛
來一支箭,直擊父親胸前。
當時戰場混亂的很,到處都是我方士兵的歡呼聲,直到有人一層一層將消息傳遞出來,末將才……才知道父親胸口中了一箭,從馬背上摔落,戰馬不知為何受驚,拖著他馳騁了整整一公裏……”
第210章 團聚
楊蹇哽咽了,泣不成聲,幾位楊家兒郎個個淚流滿麵,朝堂上的官員們不少也跟著哭了。
楊二郎接著說:“父親遇害,末將是親眼目睹的,可因離得遠,不僅來不及救他,甚至因為人太多,連戰馬都無法攔下來,眼睜睜看著他……”
楊鉞跪地,額頭貼著冰涼的地磚,哀嚎一聲:“父親……”
楊蹇悲痛不已,去將他扶起來,對弟弟們說:“不哭!父親所盼,不過是擊退強敵,保百姓平安,我們做到了!想必他老人家在天之靈,一定會倍感安慰!”
楊鉞拍開他的手,憤怒地吼道:“大哥!你難道不覺得這其中有問題嗎?勝負已分,此時敵軍都撤退了,那枚要命的箭矢是誰射出的?戰馬為何受驚?父親的戰馬可是出了名的乖順驍勇!”
“這……”楊大郎也一臉疑惑,“當時情況複雜,我為了確保敵軍撤退,領兵追擊了過去,沒時間細查。”
其他幾個弟弟羞愧地說:“我們……我們看到父親慘死,悲痛欲絕,不顧副將們的反對,帶著衛兵追擊殘軍去了,後來聽說兄長失蹤,便以尋他為主。”
刑部尚書思索著說:“此種情形,無非有兩種可能,一是還有敵軍未撤退,躲藏在我軍之中,趁機射殺主帥。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我方士兵中有敵人的奸細,趁著大將軍放鬆警惕的時候趁機射殺了他,無論是哪種,大將軍之死都令人痛惜啊。
”
楊鉞擦幹眼淚,朝皇帝說:“皇上,請允許微臣去邊關查明真相,不管是誰下的手,微臣一定要將他找出來碎屍萬段!”
“胡鬧!當時在場那麽多人,局麵混亂,你要怎麽查?你一個戰場都沒上過的人,別成天惦記著出去!”
皇帝批鬥完他,又對楊蹇等人和顏悅色地說:“幾位愛卿先回府休息,朕已經冊封大將軍為戰王,葬禮辦的簡單,你們也回去盡孝去吧。”
“多謝皇上榮恩!”
楊家幾兄弟攜手回家,最高興的莫過於楊家人,關起門來好好說話。
“你說誰回來了?”邵芸琅震驚地問。
惜月高興地說:“是楊家幾位少將軍回來了,他們還抓到了東遼的兩個重要人物,聽說一個還是王子呢,已經將人送進皇宮了!”
邵芸琅沒想到他們會悄無聲息地將俘虜帶進京城,之前一點風聲也沒漏。
她瞧見惜月興奮地哼起小調,調侃道:“你高興個什麽勁?此事與你有關嗎?”
“有啊,我喜歡幾位少將軍,他們立了功,肯定就能升官了吧?而且把東遼那邊的大將軍抓了,以後是不是就不打仗了?”
“沒了這位還會有下一位,隻要有野心的帝王,都會打仗的,不過你說得對,這是大喜事。”
邵芸琅猜測,楊家幾兄弟這次回京後可能不會再上戰場了,起碼在皇帝駕崩前不會去了。
楊家的兵權最終會落在誰手裏呢?
如今這形勢與前世不同
東遼敗了,沒有爛攤子要收拾,沒有失地要收複,那楊鉞恐怕就沒機會去接管兵權了。
以皇帝的精明,此時是最好收回兵權的時候。
“可惜大將軍死了,否則戰事結束,他們本該可以團聚的。”惜月一句話說中了邵芸琅的心坎。
天人永隔是最殘酷的,好在真正的楊振天並沒死,但要想一家人團聚,怕是很困難了吧?
淮王得知計劃失敗,恨得牙癢癢,誰能想到楊蹇幾兄弟會這麽巧在今日回京,還帶回來了兩名重量級俘虜。
有這功績,誰也不會相信楊家通敵賣國。
“王爺,雖然此次大事未成,但也是好事,楊家的嫡係子弟全回來了,這說明,楊家軍要變天啦。”
淮王冷笑,“是啊,父王斷斷不會將兵權再交還給楊家人手裏,若是能換上咱們的人,那就太好了。”
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群臣嘩然。
第209章 化解危機
“皇上大喜啊!楊少將軍生擒東遼名將柯洛爾譽三王子拓跋聿穀,這二者一除,東遼十年內必不敢再進犯!”黎統領急匆匆跑進大殿,朝皇帝道賀。
甑奎這小子,連對方拿下的是什麽人都沒問清楚就跑來匯報,哪能讓皇上高興?
群臣一聽這二人大名,立即跪地高呼三聲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欣喜若狂,在他有生之年,竟然不僅大敗東遼,還生擒了兩個重量級俘虜,這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啊!
“哈哈!好!好!快將人請進來!讓朕好好看看楊家的驍勇小將軍!”
“皇上識人善用,楊家子弟英勇善戰,君臣一心,才有了今日之盛世!”謝首輔立即拍了一記馬屁。
其餘大臣有樣學樣,歌功頌德,將皇帝的老臉奉承的春光滿麵,仿佛年輕了十歲。
一名武將站出來說:“皇上英明,如今看來,那楊大將軍與東遼通信通商純屬虛構,若兩家真有如此緊密聯係,如何會有這般戰果?”
“是啊,論對東遼的仇恨程度,楊大將軍必然排第一,又如何會與虎謀皮?”
有文官反駁道:“這也未必,說不定就是因為楊家與東遼暗中往來,才能如此迅速地抓捕柯洛爾和拓跋聿穀呢?”
“放屁!李大人以為那二人是什麽普通人嗎?想抓就能抓到?”
皇帝擺擺手,“別吵,朕今日高興,不想聽你們吵架,別讓幾位福將看到你們吵吵鬧鬧的樣子。”
說
話間,四名高大英勇的青年從殿外進來,他們沒有穿著鎧甲,也沒有佩刀,卻渾身散發著力量與野性,一看就是經曆過戰場與生死的。
瞧瞧他們,再看看白皙俊美的楊鉞,眾人心中感慨,這散養的和家養的果然不一樣。
“末將楊蹇……”
“楊溯。”
“楊麒。”
“楊麟。”
“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臉上帶著笑容,態度可親地說:“平身吧,幾位愛卿辛苦了。”
楊鉞的目光貪婪地從四位兄長臉上一一看過去,注意到楊二郎的手,表情巨變,驚呼:“二哥,你的手?”
楊溯的左手從手腕處齊齊被砍斷,少了一個左手,包紮的布條上還染著鮮紅的血跡。
一位老臣關愛地說:“幾位少將軍個個負傷,不如先請太醫治療,有什麽話一會兒再說,皇上覺得如何?”
仔細一看,除了楊二郎少了一隻手,楊大郎臉上多了一條長長的疤痕,三郎四郎身上也有染血的繃帶。
楊溯卻笑著說:“不礙事,比起死在東遼的兩千衛兵,一隻手不算什麽!那柯洛爾武力高強,我等著實費了很大功夫才將人生擒。”
皇帝就算再急也不好駁回這樣的要求,於是讓人去請太醫,早朝中止,等幾位少將軍休息好再繼續。
楊鉞走到四位哥哥麵前,眼睛酸澀無比,為了活命,他們付出的太多,犧牲太大了。
“老六!你小子沒讓哥哥們丟臉!”楊四郎
猛地拍拍楊鉞的肩膀,一切盡在不言中。
“幾位兄長辛苦了。”楊鉞朝他們拱手作揖,一腔熱情無處安放,他太久沒看到幾位兄長了,一晃竟已隔世。
他重生後發誓,決不讓他們再出事,可如今命是暫時保住了,卻還是受了這麽重的傷。
幾位太醫急急忙忙被召喚來,給他們重新上了藥包紮好,又開了調理身體的藥方才退下。
楊鉞將手裏的偽造書信給他們看,幾位兄長看完義憤填膺,當場就將裏麵一些經不起推敲的內容一一反駁。
寫這些書信的人本就不了解軍營裏的情況,無非是占著死無對證才敢放肆誣陷,誰想到這幾位楊家少爺會回來的這麽及時。
“狗屁不通!這誰寫的東西,真是笑掉人大牙,不會有人信了吧?”楊四郎嘲諷道。
“管錢糧的和管軍馬的官都能寫反了,管文書的鄒大人……嗬,我們軍營裏何時有這位了?”
“四弟,他說的也許是管廚房的鄒大人,好歹也是個九品官。”
“哈哈哈!笑話,不說其他,老鄒去年就病死了,隻是這種小官我們沒必要上報而已。”
“哼,牛頭不對馬嘴,寫這些東西的人連我們軍營的事情都沒有好好查過,漏洞百出,當真可笑。”
楊大郎上前跪在皇帝麵前說:“皇上,末將不知何人要以此陷害楊家,不過東遼盛產鐵礦,根本不需要從大慶購進鐵礦石,這一點您應該知道的。”
皇帝
當然不知道,不過滿朝文武裏知道這消息的人很多,大家卻沒想到這一點。
或許也不是沒想到,隻是沒必要為楊家出頭而已。
“如此看來,這些書信確實狗屁不通,請皇上明查!”謝首輔出聲道。
皇帝知道機會已失,下令道:“大理寺去查一查是誰偽造的書信,構陷忠臣良將,其心可誅!一定要將此人揪出來。”
黃大人皺著眉頭領命,這與楊家有關的事情可真不好辦啊!
而且楊家五子皆站在大殿之上,這件事沒個交代肯定不行,不知道誰又給他出難題。
“微臣遵命!”
楊蹇開始訴說這段日子的經過,從最後那場戰役開始。
捷報隻有寥寥數語,根本體現不出戰場的殘酷,也沒人仔細描繪過楊大將軍戰死的過程。
楊蹇娓娓道來,滿朝的臣子都認真傾聽,仿佛身臨其境。
“父親領兵作戰向來身先士卒,那一戰格外重要,雙方兵力對等,我們勝算並不大。父親中的第一箭在後背這個位置……”
楊蹇伸手摸著自己肩胛骨後下方的位置說:“父親征戰多年,這樣的傷不足為慮,他根本沒放在心上,繼續戰鬥。
那時候他身邊的親衛也都無暇顧及他,漸漸的被敵軍衝散了,我們也自顧不暇,但我們還是贏了,贏得慘烈無比,末將臉上的傷也是那時留下的。
敵軍主將死了三人,士氣低落,已經開始撤退撤退,誰都沒有想到,此時會突然飛
來一支箭,直擊父親胸前。
當時戰場混亂的很,到處都是我方士兵的歡呼聲,直到有人一層一層將消息傳遞出來,末將才……才知道父親胸口中了一箭,從馬背上摔落,戰馬不知為何受驚,拖著他馳騁了整整一公裏……”
第210章 團聚
楊蹇哽咽了,泣不成聲,幾位楊家兒郎個個淚流滿麵,朝堂上的官員們不少也跟著哭了。
楊二郎接著說:“父親遇害,末將是親眼目睹的,可因離得遠,不僅來不及救他,甚至因為人太多,連戰馬都無法攔下來,眼睜睜看著他……”
楊鉞跪地,額頭貼著冰涼的地磚,哀嚎一聲:“父親……”
楊蹇悲痛不已,去將他扶起來,對弟弟們說:“不哭!父親所盼,不過是擊退強敵,保百姓平安,我們做到了!想必他老人家在天之靈,一定會倍感安慰!”
楊鉞拍開他的手,憤怒地吼道:“大哥!你難道不覺得這其中有問題嗎?勝負已分,此時敵軍都撤退了,那枚要命的箭矢是誰射出的?戰馬為何受驚?父親的戰馬可是出了名的乖順驍勇!”
“這……”楊大郎也一臉疑惑,“當時情況複雜,我為了確保敵軍撤退,領兵追擊了過去,沒時間細查。”
其他幾個弟弟羞愧地說:“我們……我們看到父親慘死,悲痛欲絕,不顧副將們的反對,帶著衛兵追擊殘軍去了,後來聽說兄長失蹤,便以尋他為主。”
刑部尚書思索著說:“此種情形,無非有兩種可能,一是還有敵軍未撤退,躲藏在我軍之中,趁機射殺主帥。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我方士兵中有敵人的奸細,趁著大將軍放鬆警惕的時候趁機射殺了他,無論是哪種,大將軍之死都令人痛惜啊。
”
楊鉞擦幹眼淚,朝皇帝說:“皇上,請允許微臣去邊關查明真相,不管是誰下的手,微臣一定要將他找出來碎屍萬段!”
“胡鬧!當時在場那麽多人,局麵混亂,你要怎麽查?你一個戰場都沒上過的人,別成天惦記著出去!”
皇帝批鬥完他,又對楊蹇等人和顏悅色地說:“幾位愛卿先回府休息,朕已經冊封大將軍為戰王,葬禮辦的簡單,你們也回去盡孝去吧。”
“多謝皇上榮恩!”
楊家幾兄弟攜手回家,最高興的莫過於楊家人,關起門來好好說話。
“你說誰回來了?”邵芸琅震驚地問。
惜月高興地說:“是楊家幾位少將軍回來了,他們還抓到了東遼的兩個重要人物,聽說一個還是王子呢,已經將人送進皇宮了!”
邵芸琅沒想到他們會悄無聲息地將俘虜帶進京城,之前一點風聲也沒漏。
她瞧見惜月興奮地哼起小調,調侃道:“你高興個什麽勁?此事與你有關嗎?”
“有啊,我喜歡幾位少將軍,他們立了功,肯定就能升官了吧?而且把東遼那邊的大將軍抓了,以後是不是就不打仗了?”
“沒了這位還會有下一位,隻要有野心的帝王,都會打仗的,不過你說得對,這是大喜事。”
邵芸琅猜測,楊家幾兄弟這次回京後可能不會再上戰場了,起碼在皇帝駕崩前不會去了。
楊家的兵權最終會落在誰手裏呢?
如今這形勢與前世不同
東遼敗了,沒有爛攤子要收拾,沒有失地要收複,那楊鉞恐怕就沒機會去接管兵權了。
以皇帝的精明,此時是最好收回兵權的時候。
“可惜大將軍死了,否則戰事結束,他們本該可以團聚的。”惜月一句話說中了邵芸琅的心坎。
天人永隔是最殘酷的,好在真正的楊振天並沒死,但要想一家人團聚,怕是很困難了吧?
淮王得知計劃失敗,恨得牙癢癢,誰能想到楊蹇幾兄弟會這麽巧在今日回京,還帶回來了兩名重量級俘虜。
有這功績,誰也不會相信楊家通敵賣國。
“王爺,雖然此次大事未成,但也是好事,楊家的嫡係子弟全回來了,這說明,楊家軍要變天啦。”
淮王冷笑,“是啊,父王斷斷不會將兵權再交還給楊家人手裏,若是能換上咱們的人,那就太好了。”
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