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建議來自冰帝二年級的日吉若。


    [把球拍當作武器,和3個手持真劍的衝繩古武道人對戰。]


    [這是我們(嗶——)日常練習表裏的訓練項目。有助於提升打網球的手感, 還能培養我們和球拍的契合度。]


    [對了, 我剛才說的這些話要對(嗶——)保密。我不想吃苦瓜。]


    ——以上建議來自某位不願透露學校、年級和姓名的k君。


    [被無形的東西束縛住……啊,抱歉,我在想日吉的話。]


    [關於控球, 我好像沒有什麽經驗,練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掌握了。不過日吉剛才說的“標準動作”和“束縛桎梏”, 讓我想到老爹以前說過的話。]


    [打球也好, 訓練也好,如果能在理性和本能中達到平衡, 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伏黑的本能讓他朝一個地方打,而理性卻讓他朝另一個地方打, 可能就會對球的落點造成影響。]


    ——以上建議來自六角三年級的黑羽春風。


    [伏黑的一發進球率比長太郎高很多, 沒想到他在控球上有同樣的困擾。]


    [長太郎的發球取決於比賽當天的狀態,很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為此我們想到的辦法是“在發球前回憶迄今為止狀態最好的發球”,從而快速調整狀態。]


    [平時長太郎也會利用發聲練習來放鬆容易緊張的身心。]


    [不過這都是以前的事了, 這半年來長太郎成長得很迅速, 打球的精準度也提高了。]


    ——以上建議來自冰帝三年級的宍戶亮。


    ……


    每一條建議都很有價值。


    柳和乾將收集到的建議總結歸類,製定了一份新的控球訓練計劃。


    訓練第一步:忘記和控球有關的一切,自然而隨意地揮拍擊球。


    “就在這裏進行吧。”


    柳為悠鬥選擇的練習場地是木屋後的那片空地。


    在經曆了兩次挖洞、填坑後,整塊地麵平坦而空曠, 沒有障礙物。


    柳:“為了能更好地忘記控球,先把眼睛蒙起來。”


    悠鬥從口袋裏拿出夜間訓練時使用的布條,蒙住眼睛。


    “接下來伸出左手。”


    悠鬥伸出左手, 手心傳來刺刺的觸感。


    不是網球,是毛栗。


    “把這顆毛栗打出去,但不要打進樹林裏,能做到嗎?”


    悠鬥點點腦袋。


    雖然用布條蒙住眼睛,但他已經記住了看到的畫麵。


    一片漆黑中,有著抽象線條組成的籬笆、樹林、空地。柳前輩和乾前輩在他左前方,其他人在他身後,正常將毛栗打出去,不會打到人。


    悠鬥拋起毛栗,揮拍。


    “現在可以摘下布條了。”


    悠鬥摘下布條。


    褐色的小刺球立在不遠處的土地上,有幾根刺被折斷,有幾根刺插進了泥土裏。


    柳將第二顆毛栗遞給悠鬥。


    “這一次要將這顆毛栗打到剛才那顆毛栗的位置。”


    這是訓練的第二步。


    這一步主要是由柳和乾出力,他們會對悠鬥的兩次揮拍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區別。


    接著是第三步:


    讓悠鬥努力回憶第一次揮拍時的細節,找到當時的狀態,打出第三顆毛栗。


    通過對三次揮拍的……


    “砰”。


    悠鬥的第二顆毛栗精準地打在第一顆上。


    秋風吹動遠處的樹梢。


    謙也扭頭看向仁王:“你們立海大……”


    他想問立海大對“控球”的要求是什麽,才能把悠鬥的控球稱為“短板”。


    然而看到仁王臉上的神情,謙也把沒說完的話咽了回去。


    立海大的人好像和他們一樣意外。


    謙也看向地上的兩顆板栗。


    是巧合嗎?還是說悠鬥在懸崖上的幾天控球水平突飛猛進?


    如果是後者……好像也很合理。


    就像阪田在上午的“狩獵運動員”行動中學會了z字形迂回跑法、他在夜間偷酒的“特別任務”中強化了以前最頭疼的平衡感,悠鬥說不定和他們一樣,已經掌握控球了。


    柳閉上眼睛,將第三顆毛栗交給悠鬥。


    “再試一次。”


    悠鬥接過毛栗。


    揮拍。


    三顆毛栗相撞。


    謙也喝彩:“果然不是巧合!”


    柳和乾互相看了一眼。


    乾收起筆記本和筆,讓悠鬥改變位置,站在其他地方打出第四顆毛栗。


    四顆毛栗相撞。


    謙也滿意點頭:“看來伏黑已經掌握控球了,三船教練還挺厲害的嘛。”


    五顆、六顆、七顆……


    柳將一顆毛栗扔向樹林,下一秒,空中的毛栗被悠鬥揮拍打出的毛栗擊中。


    謙也:“……”


    謙也:“這個進步也太神速了吧!”


    悠鬥看了看毛栗,又看了看球拍,確認了一件事。


    他對柳道:“毛栗和網球不一樣。”


    他打毛栗不會失誤。


    “圍觀者”們同樣聽到了悠鬥的話。


    金太郎忍不住問:“毛栗和網球有什麽不一樣?”


    “……體積和重量?”裕太有些不確定地回答他。


    其他人若有所思。


    毛栗和網球確實是兩種東西。


    但如果將毛栗當成網球來打,兩者在本質上並沒有區別。


    有小部分人產生了一個猜測。


    柳撿起一粒石子,遞給悠鬥:“這次試試這個。”


    悠鬥揮拍。


    石子將地上的一顆毛栗打飛。


    乾從筆記本中撕下一頁,揉成紙團,遞給悠鬥:“再試試這個。”


    紙團劃破空氣,穩當當地立在毛栗堆上。


    一陣秋風吹過,紙團從毛栗堆上滾下來,悠鬥跑過去將滾遠的紙團撿回來。


    看著悠鬥的身影,柳開口:“‘基本可以確定了’,你會這麽說。”


    “沒錯。”乾整理好數據,合上筆記本問柳,“接下來你打算怎麽做?教授。”


    ——————————


    有一種名為“輸球綜合症”的心理問題,常見於剛成為職業選手的運動員中。


    和心理學中的“穿針效應”“目的顫抖”有些類似,是指在比分接近時,由於太想贏得比賽而用力不當,使球出界或掛網。


    而在球出界或掛網後,壓力變得更大,狀態下滑,最終連續失分,輸掉比賽。


    柳閱讀過相關的文獻,這些患有“輸球綜合症”的球員幾乎有一個共同特點。


    ——他們在剛成為職業選手後的一段時間內經曆了多次失敗,內心喪失了自信,然而本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悠鬥的情況和他們有些相像。


    區別在於,悠鬥清晰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在內心形成一個根深蒂固的認知:


    我的控球很糟糕。


    而重複練習帶來的進步讓悠鬥找到了解決辦法:


    不過沒關係,多練習就好了。


    就算控球進步了,悠鬥在控球方麵依然處於不自信的狀態。


    哪怕打毛栗、打石子、打紙團百發百中,悠鬥也覺得那是因為他打的是毛栗、是石子、是紙團,不是網球。


    過往無數次的失敗經曆告訴他:如果是網球,就沒有那麽容易打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兒子今天也在打網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噠噠噠噠噠噠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噠噠噠噠噠噠噠並收藏(綜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兒子今天也在打網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