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蓮二(挑戰中)


    關根和喜(挑戰中)


    三津穀亞玖鬥(挑戰中)


    ……


    悠鬥一路往下翻,終於在最後一行裏找到了可以聯係的前輩。


    須藤拓真(訓練中)


    悠鬥點了點須藤前輩的名字,彈出“是否聯係須藤拓真”的對話框。


    悠鬥點了“是”。


    對話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塊顯示“連線中”的屏幕。


    幾秒鍾後,須藤的上半身出現在屏幕裏。


    “喲,悠鬥。這裏可真先進呀,還可以進行‘繭’內聯絡。”


    須藤注意到悠鬥身前的課桌和課桌上隻拿了8分的試卷一角,收了收看到新鮮事物的語氣,問道,“你在進行什麽樣的訓練?網球理論訓練嗎?”


    “不,是以‘提升思維能力’為目標的躲避球訓練。”


    悠鬥大致解釋了自己的情況,問須藤,“須藤前輩在進行什麽訓練?”


    看起來在一輛汽車裏,而且是坐在主駕駛的位置。


    須藤在“有求必應”室。


    這是一間類似“用戶反饋”的自由房間,可以將自己的需求告訴“繭”,如果是目前可實現的需求,“繭”會做出回應。


    須藤試了試,發現可以學開車、學開飛機、學拆彈、學射擊……是個不得了的地方。


    須藤明年就可以考駕照了。


    如果能在“繭”裏學會開車,就能直接參加技能考試,省下一筆學費。


    沒想到還能在“繭·網球”裏學習開車的悠鬥:好厲害。


    不論是“繭”的研發團隊,還是發現這項功能的須藤前輩,都好厲害。


    須藤:哪裏哪裏。


    “先不說這些了。”須藤將話題帶入了正題,“悠鬥,你找我有事吧?”


    ……


    聽完悠鬥的三場挑戰,須藤摸了摸下巴,評價道:“‘繭’的評分還挺嚴厲的。”


    不過如果想在短期內有一定提升,或許就需要這麽嚴厲的評分係統,把選手各自的優點和弱點充分暴露出來。


    “總之,先讓我看一遍你的兩場挑戰錄像。”


    悠鬥剛要讓“繭”播放自己的挑戰錄像,想起自己兩場挑戰的2400米/秒球速。


    “那個、須藤前輩,可以……”


    可以不看錄像嗎?


    悠鬥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見電子音響起:[共享屏幕。]


    [第一場挑戰錄像,球速設定:100米/秒。]


    “等一下,先暫停。”須藤對“繭”說完,問悠鬥,“你要說什麽?”


    悠鬥:“不,沒什麽。”


    沒想到“繭”會根據觀看人的不同自動調整倍速。


    而且他跳到牆壁和天花板上的鏡頭也全部變成了地麵上的鏡頭。


    這讓悠鬥鬆了一口氣。


    須藤挑了挑眉,但沒有追問,揮手讓自己這邊的“繭”播放視頻。


    看完兩段視頻,又看了試卷上的問題和悠鬥的回答,須藤眼裏劃過一絲了然。


    “這是一場‘誘導’。”


    “先將球速定在100米/秒……從視頻看,這個速度不會把你逼入絕境,也不會讓你遊刃有餘地通關,目的是讓你專注起來,把注意力集中在‘躲避球’上,而不是其他地方。”


    如果把球速定在“單靠運動能力無法躲避”的等級,悠鬥勢必會開始思考,尋找“破局”的方法;而如果把球速定在“輕輕鬆鬆就能100%躲避”的等級,悠鬥就能意識到光躲球是不夠的,他會一邊躲球,一邊思考“要怎麽做才能在挑戰裏拿到高分”。


    “通過這種方式誘導你忘記‘目標是提升思維能力’後,‘繭’又通過問問題和打低分的方式,誘導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尋找規律’上。”


    須藤猜想,當第一關結束時,悠鬥的想法不外乎是“原來要在躲避球的同時尋找規律”“這才是真正的挑戰內容”“我要吸取這次的教訓”等等。


    於是在他的潛意識裏,“尋找規律”已經成為了在挑戰中拿到高分的方法。


    須藤繼續道:“而當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尋找規律’上時,思維會再一次變得局限。”


    “換句話說,你的思維停留在了第一場挑戰裏。”


    須藤讓“繭”播放了第二段視頻的開頭,將悠鬥忽略的一點拎出來。


    “舉個例子,在第二場挑戰開始前,‘繭’問的是‘是繼續提升思維能力的挑戰,還是開始新的挑戰’,然而你理解成了‘是重新進行剛才的挑戰,還是開始運動能力的挑戰’吧?”


    努力記筆記的悠鬥:!


    確實。


    明明“繭”當時問的是“繼續挑戰”,而不是“再次挑戰”或者“重新挑戰”,他卻完全沒有注意,思維還停留在上一輪。


    “第二輪挑戰開始後,你將重點放在了尋找規律上,當找到的規律越來越多,你發現了一條‘安全路線’。”


    “從第一輪開始的誘導和麻痹在這裏開始起作用:你發現了一條‘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觀察找到的安全路線’,你很信任它。”


    如果這條路線不是挑戰者親自發現的,而是“繭”指引,比如突然亮起來的路線,挑戰者一定會心生警惕,不會輕易上鉤。


    “而認定這是一條‘安全路線’的後果是,你上當了。”


    第二段視頻停在了悠鬥“緊急刹車、腳下不穩”的平地一摔上。


    沒想到這孩子還會平地摔。


    總覺得有些違和。


    須藤一邊想,一邊單手擰開“繭”提供的礦泉水瓶蓋,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確認沒什麽遺漏後,簡單總結:“你從一開始就被‘繭’誘導了。”


    就像被木偶師牽著的提線木偶,一步一步走向關卡設計者提前挖好的坑裏。


    悠鬥捧著滿滿一頁a4紙的筆記,受益匪淺。


    “須藤前輩,如果是你參加這兩場挑戰,你會怎麽做?”


    “我比較喜歡‘猜出題老師的意圖’。既然目標是提升思維能力,大概會先猜關卡設計者要怎麽通過‘躲避球’鍛煉我的思維能力。”


    老實說,用“躲避球”鍛煉思維能力,這個點子不是一般人能想出來。


    再加上一環扣一環的層層誘導……真可怕。


    須藤想到了什麽,問悠鬥,“你在挑戰開始前沒有問過這個問題嗎?”


    悠鬥問過。


    “‘繭’讓我在挑戰中尋找答案。”


    現在想想,這或許就是拿高分的提示。


    像須藤前輩那樣,掌握主動權,通過主動思考猜測關卡設計者的意圖,想到設計者所想,靠思維能力拿到高分。


    “須藤前輩,你可以教我怎麽才能像你一樣思考嗎?我會交學費的。”


    他想在第四場挑戰裏拿高分。


    隻要錢能到位,教你什麽都行。


    這是須藤對待像悠鬥這樣的優質大客戶的準則。


    然而這一次和之前不同。


    在悠鬥說完“我會交學費的”後,須藤莫名後背一涼。


    很難用語言描述這種感覺,就好像有人盯著他。


    “學費就不用了。”


    後背發涼的感覺消失,一切像是他的錯覺。


    須藤又喝了點水壓壓驚,對悠鬥道,“要讓你變得像我一樣思考,還挺難的。”


    “我們原本就是兩個人。思維方式和‘旋轉球’不一樣,不是想學就能學的。”


    不同的經曆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和思維方式。


    須藤很欣賞悠鬥的性格,至於思維方式……悠鬥現在才12歲,還有成長的空間。


    也不用像眯眯眼的初中生或紮小辮子的初中生那麽聰明,別被騙子騙錢就行。


    “說起來,你為什麽突然想提升思維能力?”


    明明在懸崖時還沒有想往這方麵發展的苗頭。


    是在集訓營裏發現自己在思維上存在不足嗎?


    須藤一邊想,一邊問,“是因為即將到來的u-17世界賽嗎?無論是入選日本代表隊,還是在世界賽上贏得比賽,我覺得你都沒有問題,不用那麽著急地想提升思維能力。”


    悠鬥一怔。


    著急?有嗎?


    悠鬥開始回憶兩天前的雙打比賽。


    那個時候,他的計劃還是多讀幾本和心理學有關的書,而在剛剛,他想一下子學會在“躲避球”挑戰裏拿高分的方法……須藤前輩說的沒錯,是他太著急了。


    他應該先複習a4紙上的筆記,舉一反三,將它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以便記得更牢。


    未來說不定能、不、是一定能派上用場。


    想通這一點後,悠鬥不再打擾須藤:“謝謝,須藤前輩,我學到了很多。”


    “啊,對了。”


    在懸崖上的生活讓悠鬥養成了習慣,“剛才的內容,我要付前輩多少谘詢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兒子今天也在打網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噠噠噠噠噠噠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噠噠噠噠噠噠噠並收藏(綜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兒子今天也在打網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