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節
(綜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兒子今天也在打網球 作者:噠噠噠噠噠噠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看的都是“身體”條件。
而在“鷹眼挑戰”和“更換球拍”那不到90秒的時間裏, 想到運用自己的天賦, 以“二刀流”的形式減少非受迫性失誤,將被打斷球拍的負麵影響降到最低,在短時間內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這是“球商”。
也是悠鬥從半個月前的那場團隊洗牌戰中累積到的經驗。
而他又在半個月前的團隊洗牌戰中學到或看到了什麽呢?
在剛剛的三球中,關根一邊思考這個問題, 一邊觀察著球場內除他以外的三人。
他想到了答案。
關根遞給悠鬥一支新球拍。
悠鬥接過新“裝備”,仰起頭, 剛要道謝, 右肩上多了一隻手。
關根俯身,在他耳邊輕聲道:“我知道你想破解‘漩渦的洗禮’, 但接下來要先保住發球局。”
“現在的你應該很擅長對付‘高吊球’了吧?”
一軍vs二軍團隊洗牌戰,關根在雙打一的比賽中用出大量高吊球, 被悠鬥用組合招式截擊得分。
前經驗包·現npc型隊友·關根:“下一局, 我會為你製造出截擊得分的機會。”
[截擊得分, 保住發球局]
悠鬥點點腦袋, 從關根前輩那裏接過新的任務。
第二局。
日本隊發球。
關根走到底線後的發球位置,發球前,視線掃過對麵的米卡。
綁著繃帶的銀發初中生正目不轉睛地盯著悠鬥。
關根有一種感覺:對方和過去的自己很像。
他們不在乎比賽的輸贏, 也不像其他人那樣真正熱愛著網球。
他們之所以會選擇網球,隻不過是因為網球這項運動恰好有一個吸引他們的點。
雖然這一“點”讓網球變得無可替代,但一旦比賽中缺少了這一“點”,整場比賽就會立刻變得索然無味。
對於米卡而言,悠鬥是這場比賽中的那個“點”。
也就是說——
第二局時,對方很可能會和第一局一樣,全程旁觀。像潛伏在暗中的獵手般,耐心等待屬於自己和“點”的第三局。
啪。
關根停下彈網球的動作,將網球拋到空中,模仿記憶裏的畫麵揮動球拍。
場外-日本隊休息區。
有幾個人對這個發球姿勢無比熟悉。
切原是其中之一。
作為曾經用右手練習過這一招的人,他甚至比手塚、仁王都更熟悉關根的發球姿勢。
這是右手的“零式發球”。
或者說,注定會失敗的“零式發球”。
——悠鬥很崇拜能進入“無我境界”的人。
就連切原都發現,悠鬥對“無我境界”帶有濾鏡。
在悠鬥的認知裏,隻要進入“無我境界”,就能隨心所欲地用出曾經見過的招式……雖然在大部分情況下,確實是這樣,但“無我境界”並不是所有招式都能用出來。
“零式發球”是切原進入“無我境界”後也用不出來的招式之一。
[切原前輩就算進入“無我境界”,也打不出“零式發球”?]
[看來“零式發球”比“無我境界”更厲害。]
[手塚前輩、手塚前輩、手塚前輩……手塚前輩好厲害c!]
切原從夢中驚醒。
仿佛被冰帝的芥川前輩附身的悠鬥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悠鬥”執意把自己的護腕送給手塚;“悠鬥”頻繁提出“和青學進行練習賽”的申請;“悠鬥”隔三差五往東京跑;每當青學在場,“悠鬥”就立刻拋下立海大的前輩,跑到手塚身邊,圍著手塚轉……
為了不在未來看到這些畫麵,切原立誌學會“零式發球”,把“手塚取代自己、成為悠鬥最崇拜的前輩”的可能性扼殺在萌芽裏。
然而用右手打不出“零式發球”。
這是柳前輩告訴他的。
說什麽“從物理和生物的角度講,人類的手臂構造提供不了‘右手版零式發球’所需要的下旋”……
切原沒記住具體原因,隻記得用右手打不出“零式發球”。
“零式發球”會在落地後貼地向前移動。
而他用右手嚐試打出的“零式發球·右”,會在落地後低空彈向球場後方,球速和角度都平平無奇。
既不如跡部的“唐懷瑟發球”,也不如他自己的“新·指節發球”。
球場上,黃色的小球平緩過網,在落進發球區後,低空彈起。
博格的球拍出現在網球後,自下而上地揚起,打出一記精準的高吊球。
如果這不是一場雙打、如果沒有人守在一旁伺機截擊,這顆球最終會落在底線處的中點位置。
“砰”。
裁判:“15-0,日本隊領先。”
丸井吹破泡泡糖。
如果他沒有記錯,這是悠鬥第一次在雙打比賽中和搭檔配合完成進攻。
不是悠鬥理解中的“配合”,而是公認的“配合”。
先由關根打出落地後低空彈起的發球,讓博格無法在“漩渦的洗禮”所需要的擊球點高度回球。
當博格打出高吊球後,再由垂直上跳高度能達到120cm+的悠鬥進行網前截擊,打出球速媲美“馬赫球”的截擊球,讓博格來不及做出反應。
跡部哼笑:“這不是會雙打嗎?啊嗯?”
“對悠鬥而言,‘配合進攻’也是雙打的可能性之一吧。”幸村笑了笑,準確說出悠鬥的想法。
聽到“雙打的可能性”,不二想起昨晚他將悠鬥對“雙打擁有無限可能性”的獨到理解告訴英二後,英二所說的話。
[立海小不點的理解確實很有趣nya~]
[我當時的想法是,隻要和大石一起雙打,都大賽、關東大賽、全國大賽……不管多遠的距離都能到達。]
[因為我們是‘黃金雙打’。]
[不過立海小不點的理解也沒有問題哦。]
[畢竟,雙打就是擁有無限可能性嘛!]
每個人都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而當兩個人組成雙打,就是“無限的可能性x無限的可能性”,最終的結果仍然是“無限”。
這就是網球這項運動的魅力之一吧。
關根再次打出低空發球。
博格依然用高吊球回擊。
“鵺+玉犬白”的招式擴張不會奏效第二次。
悠鬥早在團隊洗牌戰時就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
同樣的高度、同樣的路線,黃色的小球被附加上足以擊穿拍線的強勁旋轉。
悠鬥落地收拍,省略前麵的招式擴張,補上後綴:“加蝦蟇。”
博格暫時沒有破解“蝦蟇”的方法。
裁判:“此局日本隊獲勝,比分1:1平。”
釘崎、虎杖和須王環跟著其他觀眾喊了一通,發現會場裏的觀眾人數變得比之前更多了。
伏黑惠劃了兩下手機,說出原因:“瑞士隊、法國隊、西班牙隊和德國隊一起被稱為世界賽‘四強’。”
“另外三支隊伍今天遇到的對手和他們實力懸殊過大,觀眾覺得沒有看頭,所以都來看這場比賽了。”
虎杖和釘崎沒有錯過伏黑惠的小動作,一左一右夾住他,探頭看他手機的內容。
“你在看什麽?”
“這是什麽?”
看起來像一個論壇的界麵,帖子的標題充斥著各國語言,被手機自帶的翻譯軟件翻成了日語。
[伏黑選手能不能打破博格的全勝記錄?]
[博格vs伏黑:這場比賽是旋轉球的pk!]
[有誰知道日本隊初中生的招式叫什麽?]
[我敢打賭,伏黑剛才的那一跳離地有1.3米高!]
……
一眼掃過去,全是和這場比賽有關的話題。
“是u-17世界賽的官方論壇,購票界麵有直達鏈接……喂,你們用自己的手機看啊。”
雖然嘴上這麽說,但麵對虎杖和釘崎,伏黑惠也沒有進一步的驅趕動作,而是放任他們用自己的手機看。
“上麵全在討論伏黑弟弟誒,好厲害——”
虎杖往後翻了翻,看著滿屏“伏黑”和“日本隊初中生”,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一件事。
他轉頭看向伏黑惠:“伏黑,你弟弟成為名人了!”
而在“鷹眼挑戰”和“更換球拍”那不到90秒的時間裏, 想到運用自己的天賦, 以“二刀流”的形式減少非受迫性失誤,將被打斷球拍的負麵影響降到最低,在短時間內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這是“球商”。
也是悠鬥從半個月前的那場團隊洗牌戰中累積到的經驗。
而他又在半個月前的團隊洗牌戰中學到或看到了什麽呢?
在剛剛的三球中,關根一邊思考這個問題, 一邊觀察著球場內除他以外的三人。
他想到了答案。
關根遞給悠鬥一支新球拍。
悠鬥接過新“裝備”,仰起頭, 剛要道謝, 右肩上多了一隻手。
關根俯身,在他耳邊輕聲道:“我知道你想破解‘漩渦的洗禮’, 但接下來要先保住發球局。”
“現在的你應該很擅長對付‘高吊球’了吧?”
一軍vs二軍團隊洗牌戰,關根在雙打一的比賽中用出大量高吊球, 被悠鬥用組合招式截擊得分。
前經驗包·現npc型隊友·關根:“下一局, 我會為你製造出截擊得分的機會。”
[截擊得分, 保住發球局]
悠鬥點點腦袋, 從關根前輩那裏接過新的任務。
第二局。
日本隊發球。
關根走到底線後的發球位置,發球前,視線掃過對麵的米卡。
綁著繃帶的銀發初中生正目不轉睛地盯著悠鬥。
關根有一種感覺:對方和過去的自己很像。
他們不在乎比賽的輸贏, 也不像其他人那樣真正熱愛著網球。
他們之所以會選擇網球,隻不過是因為網球這項運動恰好有一個吸引他們的點。
雖然這一“點”讓網球變得無可替代,但一旦比賽中缺少了這一“點”,整場比賽就會立刻變得索然無味。
對於米卡而言,悠鬥是這場比賽中的那個“點”。
也就是說——
第二局時,對方很可能會和第一局一樣,全程旁觀。像潛伏在暗中的獵手般,耐心等待屬於自己和“點”的第三局。
啪。
關根停下彈網球的動作,將網球拋到空中,模仿記憶裏的畫麵揮動球拍。
場外-日本隊休息區。
有幾個人對這個發球姿勢無比熟悉。
切原是其中之一。
作為曾經用右手練習過這一招的人,他甚至比手塚、仁王都更熟悉關根的發球姿勢。
這是右手的“零式發球”。
或者說,注定會失敗的“零式發球”。
——悠鬥很崇拜能進入“無我境界”的人。
就連切原都發現,悠鬥對“無我境界”帶有濾鏡。
在悠鬥的認知裏,隻要進入“無我境界”,就能隨心所欲地用出曾經見過的招式……雖然在大部分情況下,確實是這樣,但“無我境界”並不是所有招式都能用出來。
“零式發球”是切原進入“無我境界”後也用不出來的招式之一。
[切原前輩就算進入“無我境界”,也打不出“零式發球”?]
[看來“零式發球”比“無我境界”更厲害。]
[手塚前輩、手塚前輩、手塚前輩……手塚前輩好厲害c!]
切原從夢中驚醒。
仿佛被冰帝的芥川前輩附身的悠鬥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悠鬥”執意把自己的護腕送給手塚;“悠鬥”頻繁提出“和青學進行練習賽”的申請;“悠鬥”隔三差五往東京跑;每當青學在場,“悠鬥”就立刻拋下立海大的前輩,跑到手塚身邊,圍著手塚轉……
為了不在未來看到這些畫麵,切原立誌學會“零式發球”,把“手塚取代自己、成為悠鬥最崇拜的前輩”的可能性扼殺在萌芽裏。
然而用右手打不出“零式發球”。
這是柳前輩告訴他的。
說什麽“從物理和生物的角度講,人類的手臂構造提供不了‘右手版零式發球’所需要的下旋”……
切原沒記住具體原因,隻記得用右手打不出“零式發球”。
“零式發球”會在落地後貼地向前移動。
而他用右手嚐試打出的“零式發球·右”,會在落地後低空彈向球場後方,球速和角度都平平無奇。
既不如跡部的“唐懷瑟發球”,也不如他自己的“新·指節發球”。
球場上,黃色的小球平緩過網,在落進發球區後,低空彈起。
博格的球拍出現在網球後,自下而上地揚起,打出一記精準的高吊球。
如果這不是一場雙打、如果沒有人守在一旁伺機截擊,這顆球最終會落在底線處的中點位置。
“砰”。
裁判:“15-0,日本隊領先。”
丸井吹破泡泡糖。
如果他沒有記錯,這是悠鬥第一次在雙打比賽中和搭檔配合完成進攻。
不是悠鬥理解中的“配合”,而是公認的“配合”。
先由關根打出落地後低空彈起的發球,讓博格無法在“漩渦的洗禮”所需要的擊球點高度回球。
當博格打出高吊球後,再由垂直上跳高度能達到120cm+的悠鬥進行網前截擊,打出球速媲美“馬赫球”的截擊球,讓博格來不及做出反應。
跡部哼笑:“這不是會雙打嗎?啊嗯?”
“對悠鬥而言,‘配合進攻’也是雙打的可能性之一吧。”幸村笑了笑,準確說出悠鬥的想法。
聽到“雙打的可能性”,不二想起昨晚他將悠鬥對“雙打擁有無限可能性”的獨到理解告訴英二後,英二所說的話。
[立海小不點的理解確實很有趣nya~]
[我當時的想法是,隻要和大石一起雙打,都大賽、關東大賽、全國大賽……不管多遠的距離都能到達。]
[因為我們是‘黃金雙打’。]
[不過立海小不點的理解也沒有問題哦。]
[畢竟,雙打就是擁有無限可能性嘛!]
每個人都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而當兩個人組成雙打,就是“無限的可能性x無限的可能性”,最終的結果仍然是“無限”。
這就是網球這項運動的魅力之一吧。
關根再次打出低空發球。
博格依然用高吊球回擊。
“鵺+玉犬白”的招式擴張不會奏效第二次。
悠鬥早在團隊洗牌戰時就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
同樣的高度、同樣的路線,黃色的小球被附加上足以擊穿拍線的強勁旋轉。
悠鬥落地收拍,省略前麵的招式擴張,補上後綴:“加蝦蟇。”
博格暫時沒有破解“蝦蟇”的方法。
裁判:“此局日本隊獲勝,比分1:1平。”
釘崎、虎杖和須王環跟著其他觀眾喊了一通,發現會場裏的觀眾人數變得比之前更多了。
伏黑惠劃了兩下手機,說出原因:“瑞士隊、法國隊、西班牙隊和德國隊一起被稱為世界賽‘四強’。”
“另外三支隊伍今天遇到的對手和他們實力懸殊過大,觀眾覺得沒有看頭,所以都來看這場比賽了。”
虎杖和釘崎沒有錯過伏黑惠的小動作,一左一右夾住他,探頭看他手機的內容。
“你在看什麽?”
“這是什麽?”
看起來像一個論壇的界麵,帖子的標題充斥著各國語言,被手機自帶的翻譯軟件翻成了日語。
[伏黑選手能不能打破博格的全勝記錄?]
[博格vs伏黑:這場比賽是旋轉球的pk!]
[有誰知道日本隊初中生的招式叫什麽?]
[我敢打賭,伏黑剛才的那一跳離地有1.3米高!]
……
一眼掃過去,全是和這場比賽有關的話題。
“是u-17世界賽的官方論壇,購票界麵有直達鏈接……喂,你們用自己的手機看啊。”
雖然嘴上這麽說,但麵對虎杖和釘崎,伏黑惠也沒有進一步的驅趕動作,而是放任他們用自己的手機看。
“上麵全在討論伏黑弟弟誒,好厲害——”
虎杖往後翻了翻,看著滿屏“伏黑”和“日本隊初中生”,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一件事。
他轉頭看向伏黑惠:“伏黑,你弟弟成為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