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節
清穿之九福晉的土豪係統 作者:半個水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五猶豫著不敢走,剛邁開腳步就被梁九功攔住,“十五爺,皇上叫你去禮部再熟悉一下大婚的流程。”
十五阿哥鬆了好大一口氣,“呼!”
他拱手道:“多謝梁總管。”不用梁九功再多說什麽,他已經飛奔著跑去了禮部。
皇子們陸陸續到了禦書房,列坐於椅子上,太子和老大涇渭分明。
姍姍來遲的老九幾個沒能得到皇阿瑪任何視線,乖順的行個禮,便到自己位置上坐下。
康熙掃視著自己的這些兒子,眼中情緒瞧不分明。
他沉聲道:“淩普一事鬧的滿城風雨,你們幾個也說說怎麽處理才合適。”
老大胤禔最先開口,“皇阿瑪,淩普幹的可不是一般的事情,貪汙受賄也就罷了,貪的銀子也不算多,但是他截留蒙古貢品的事情可不僅是瀆職,更是蔑視皇室,兒臣以為,定要嚴加處理,才能杜絕惡劣風氣。”
太子垂下眼眸,不曾作聲,十三便立刻跳了出來,雖然年紀小上許多資曆和功勞爺根本不比不上,但是十三渾然不懼,瞪大了眼睛直接反駁,“大哥此言差矣!”
“淩普雖然犯錯,但是禦史台查了小半個月,隻是查出他吃了內務府瓷器的回扣,還隻是那一季,不過三千兩銀子而已,何必張口就是嚴懲,叫他賠上來就是了。”
淩普這事還真的很有意思,說是貪汙和截留蒙古貢品,但是查來查去,貪汙的事情竟然還不大,他既沒有直接吞了銀子也不曾以以次充好,不過是兩家皇商之間,他選了其中一家,人家給了三千兩銀子回扣。
這事若是人微言輕的小吏做的,那這事情就大,小人物一個,吃回扣竟然不孝敬一下上司,該死!
可是這事是淩普做的,甚至吃的不是幾萬兩,隻是三千兩而已,他可是太子的奶公啊,家裏也是內務府說的上名字的包衣世家,不然那裏輪得到他媳婦去給太子喂奶。
三千兩,對他這個身份來說,太少了。
老大胤禔冷笑一聲,惡劣的看向十三,“十三弟,聽說你和兩個妹妹都受到內務府很多照顧。淩普對你很不錯吧。”
十三阿哥胤祥額娘去世之後,理論上是養母的德妃根本沒那個心思管他,就連敏妃的百日都嫌棄晦氣呢,哪裏會管他。
胤祥下邊還有兩個妹妹,自然是打起精神尋求庇護,那個時候除了老大胤禔和太子之外,其餘兄弟根本還沒起來,胤祥便在皇阿瑪若有若無的暗示之下跟上了太子。
太子對他有沒有兄弟感情另說,人家確實是個仁義的,方方麵麵的關照著胤禟,到了年紀搬去公主所的兩個妹妹更是得到了太子妃許多關照,甚至是比太子妃的親女兒得到的關心還要多。
胤祥本就是個熱血上頭的青年,頗有俠義之風,對太子不僅是當作尊敬的兄長,更是當作恩人看待,於是他頻頻出頭,太子顧及著身份不便去做的事情,胤祥都衝在前麵去做。
在這個官僚倨傲於身份的時候,胤祥替太子動手做了許多事,不僅是布局,還有剪除自己黨派的渣滓蠢貨等。
胤祥的名聲並不好,在百官之中,甚至是嘲諷這個皇子是一派酷吏作風。
老大的話可就是實在的羞辱了,說胤祥得到淩普關照,淩普可是奴才,胤祥可都是皇子,這話便是實打實的侮辱。
這話一出,胤祥瞬間就怒火上頭,狠狠瞪著老大。
胤禟放下茶杯,看不過去了,他對十三弟胤祥印象還是極好的,他嘛對十三倒是沒啥兄弟感情,年紀差的多,又不常在一起玩,十三還是走了太子那頭,他總要避嫌的。
但是十三這小子最令人欣賞的一點就是知恩圖報,別覺得這是個基本的品質,知恩圖報很難做到的,對普通人來說就很難,對皇室中的人來說,更難。
而這樣的十三,是胤禟欣賞的哪一種人。
他對著大哥挑眉,吸引大哥看過來,隨即便玩笑一樣的開口道:“大哥,咱們說事就說事,可別隨便欺負弟弟啊。”
在座的親王就有五個,胤禟還是年紀最小的那個,可是他是最有底氣說出這句話的人,老四心裏暗自開懷,抿嘴忍住笑意。
老大胤禔臉色一變,老九這是抽什麽風,不是一向不管事的嘛,這會子倒是摻和上了。
他臉色陰晴不定的看著老九,老五胤祺這會也反應過來,皺眉看著大哥了。
老大看到了老五胤祺的表情,暗自罵了一句髒話,老五老九可是親兄弟,兩個親王,他避開視線,不再說話。
胤禟的話說出去卻沒有回聲,眾人陡然意識到,老九的底氣是真的足啊。
連赫赫威名的大千歲都忍了他的反駁。
仔細想來,若是給皇子們的實力排個排行,老九還真能排上前幾名的。
胤禟對著兄弟們複雜的視線,坦然自若,甚至還旁邊小幾上拿了個點心丟進嘴裏。
若是論起實打實的功績,他可不覺得自己會輸給任何人,他也自信,若是他這般的功勞的皇子都不能自在說幾句話,那麽大清和=肯定是快要亡了。
康熙皺眉看了一眼還是憤憤的十三,眉間褶皺更深了,“兄友弟恭,朕希望你們記住。”
這話也不知道是點老大的,還是點十三的,亦或者是點的老九。
老大自信滿滿,覺得這話一定是皇阿瑪偏袒他。
十三則是臉色一白,他是能感覺到皇阿瑪現在其實不大喜歡他的,大抵是覺得他做事狠厲沒有皇室風範。
胤禟眼珠子一轉,也沒管這話到底是說誰的,直接對著皇阿瑪拱手,“兒臣明白。”
他對著胤禔開口,“大哥,聽見沒?”
不管是說的,反正,叫他一接,這話就成了說老大的了。
胤禟可還不想站隊,於是他笑眯眯對著太子也來了一句,“太子爺聽見了嗎?”
比起氣的吹胡子的老大胤禔,太子就有風範多了,太子微微一點頭,“多謝九弟關心,聽見了,孤以後一定好好教導弟弟們。”
康熙臉色一黑,喊著胤禟,“老九,你來說說怎麽處理淩普。”
胤禟一頓,抬眼看著皇阿瑪,“兒臣剛剛回來,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呢。”
康熙看著他,沒了以前的好臉色,“朕瞧著,你倒是比你的兄弟們都了解。”
話音剛落,胤堂禟不敢在坐著,起身上前跪下,“皇阿瑪慧眼,兒臣回來之前確實聽了不少消息,但是前朝的小消息實在太多,兒臣確實不了解。”
空氣中彌漫著乾清宮一貫的龍涎香,胤禟直著身子跪在那動也不敢動。
老十瞅了一眼,心裏著急但是不知道咋開口,屁股都快離開座位了,胤禛頭都沒動,直接伸手按住老十的膝蓋。
沉默持續了好一會,胤禟仍然是一動不動的跪著。
康熙終於端起茶杯飲了一口,冷淡道:“滾回去吧。”
胤禟趕緊起身,退回了自己的座位。
他眼神複雜的看著地上的毯子,瞧吧,這就是為什麽即使他功勞有爵位,振臂一呼也不是拉不起黨派,但是從來不參與大哥和太子那些事的原因。
他不是沒有野心的人,隻是皇阿瑪從來沒給過他機會啊。
十三咬牙又想站起來,被太子眼神製止,已經後了。
淩普的事情不是那麽簡單的,能因為這點事情爆出來,隻能是皇阿瑪對淩普不滿意,不滿的不是淩普貪,而是淩普對著軍隊插手了。
包衣驍騎營!
第109章 看重
京師重地,必定陳兵無數,才能保證安全,除去京外的八旗大營等,還有不少特殊的兵丁。
最有名的當屬驍騎營,這是八旗的騎兵兵營,是規模最大的,共有二十四營,人數達到三萬以上,漢軍旗還有火器營兵,槍營、炮營的護炮兵、炮甲兵、以及藤牌營兵,鹿角兵。
最精銳的當屬前鋒營,規模不大,但是人數少而精,內部選取嚴格,前鋒營主要是守衛皇宮,若驍騎營是人人皆可去的,那麽前鋒營就是非精銳不收。
護軍營則是比前鋒營規模還要大一些的精銳部隊,又稱作巴牙喇營,共計二十四營,護軍營屬於精兵,其中一個硬性要求就是必須能夠拉開硬弓,而且還要射靶精準,他們擅長遠攻。
而除了上麵三個以外,另有內務府三旗包衣驍騎營,由正黃旗、正白旗、鑲黃旗三旗的包衣佐領、管領下包衣兵中武藝精熟者設成護軍參領,每日於紫禁城內武英殿、寧壽宮及各處庫房等三十多處輪值晝夜守衛皇宮。
包衣也有護軍營,負責守衛的是紫禁城後城寢殿區的十餘處宮門。
如果說說驍騎營、護衛營是守衛京城的,那麽包衣驍騎營就是守護皇上的,換個說法便是近身保鏢。
而淩普犯的最大的過錯就是對著包衣驍騎營伸手了,這是康熙絕對無法忍受的。
淩普是什麽意思,太子又是什麽意思,是不是要謀反,是不是想要弑父弑君。
不管太子有沒有那個想法,在淩普被發現的那一刻,康熙就在心裏給太子定罪,甚至於皇子們所不知道的是,在淩普被人告密當天,康熙再次更換了太子身邊伺候的奴才。
並且是一個不留的全部處死。
太子不是小孩子了,整個毓慶宮不隻太子身邊的奴才還有太子妃的奴才,還有太子姬妾和兒女身邊的奴才。
是以更換的不過是數十人罷了,又從原本外圍守著的奴才裏挑了幾個上去,不至於叫太子覺得陌生。
太子坐在下首,甚至詭異的覺得皇阿瑪是偏袒他的。
不然為何直接把人都殺了,若是真的懷疑應該去大牢用刑才是。
把人都處死了,不就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麽嗎?
皇阿瑪到底是心裏早就給他判了死罪,還是自以為慈愛的不計較兒子的叛逆所以直接滅口呢。
若是信任,就不該換掉他身邊的奴才,若是不信任,就不應該滅口難尋秘密。
胤礽抬起頭,手指捏的死死的,眼眸黑沉的看著皇阿瑪,他抬手想要鬆開脖頸的紐扣,他感覺呼吸不過來了,但是抬手後又硬生生忍住,隻是從領子上撫過。
太子不說話,十三也被指示著閉嘴,整個禦書房成了直親王一個人的表演舞台,他滔滔不絕地陳述著淩普的罪狀,為自己即將剪除太子的一個得力幫手而心生愉悅。
“皇阿瑪,兒臣以為應當處死淩普以儆效尤!”
老大激動的聲音響徹整個禦書房,兄弟們麵麵相覷,不知作何反應,大哥有些過激了。
連最開始慢條斯理跟著梳理情況的老八都有些憋不住了。
他皺眉看著大哥,實在是想不明白大哥怎麽突然變卦了,心裏厭煩大哥的不按套路出牌。
來之前明珠甚至親自出馬同大哥講明白如何回話,特意說明必須要求嚴懲淩普但是不可太過咄咄逼人。
明珠這個老陰人,當官這麽多年早就摸清楚了皇上的性子和諸位皇子的性格。
隻要直親王掌握好分寸和節奏,加上老八在配合著,隻要能夠逼的太子那邊有人沉不住氣站出來對陣,那麽就能讓皇上看到太子的態度,太子不願意後退,皇上自然就會不滿。
如此一來,在盛怒之下,皇上必定從嚴處置淩普,但是死是萬萬不可能的。
第一就是淩普貪的不多,截留的蒙古貢品形式上是個大事,但是實質上嘛……
蒙古來的貢品珍貴的那些早就有蒙古王爺上折子稟報,都是在皇上那裏掛名的,能夠被淩普隨意截留的都是些……特產,例如羊毛毯子之類的。
雖然不知道為何淩普要截留這些東西,但是明珠猜測應當是因為這些東西不好送上去,或者幹脆就是有人給吃的回扣而已。
貪是不會死人的,明珠一黨貪了那麽多,最後居然還能安穩待在家中養老,索額圖倒是不曾貪汙,但是他收了那麽多孝敬,不少都是別人的貪汙所得。
可瞧瞧吧,索額圖可不是因為貪汙死的,他是因為皇上杜撰的那個罪名,在家中妄議朝政!
淩普要死,很難。
而從不同尋常的禦史台彈劾事件來看,淩普必然是做了什麽皇上無法容忍的事情,才如此鬧的沸沸揚揚的,又不敢公布出來。
明珠的猜測果然不錯,淩普正是因為對包衣驍騎營伸手了,才叫康熙無法忍耐。
而這事又不能公布出去,一旦公布,那麽淩普的錯在何處呢,錯在他不該和驍騎營交往,可是他也是包衣,在包衣驍騎營能找到好多親朋。
十五阿哥鬆了好大一口氣,“呼!”
他拱手道:“多謝梁總管。”不用梁九功再多說什麽,他已經飛奔著跑去了禮部。
皇子們陸陸續到了禦書房,列坐於椅子上,太子和老大涇渭分明。
姍姍來遲的老九幾個沒能得到皇阿瑪任何視線,乖順的行個禮,便到自己位置上坐下。
康熙掃視著自己的這些兒子,眼中情緒瞧不分明。
他沉聲道:“淩普一事鬧的滿城風雨,你們幾個也說說怎麽處理才合適。”
老大胤禔最先開口,“皇阿瑪,淩普幹的可不是一般的事情,貪汙受賄也就罷了,貪的銀子也不算多,但是他截留蒙古貢品的事情可不僅是瀆職,更是蔑視皇室,兒臣以為,定要嚴加處理,才能杜絕惡劣風氣。”
太子垂下眼眸,不曾作聲,十三便立刻跳了出來,雖然年紀小上許多資曆和功勞爺根本不比不上,但是十三渾然不懼,瞪大了眼睛直接反駁,“大哥此言差矣!”
“淩普雖然犯錯,但是禦史台查了小半個月,隻是查出他吃了內務府瓷器的回扣,還隻是那一季,不過三千兩銀子而已,何必張口就是嚴懲,叫他賠上來就是了。”
淩普這事還真的很有意思,說是貪汙和截留蒙古貢品,但是查來查去,貪汙的事情竟然還不大,他既沒有直接吞了銀子也不曾以以次充好,不過是兩家皇商之間,他選了其中一家,人家給了三千兩銀子回扣。
這事若是人微言輕的小吏做的,那這事情就大,小人物一個,吃回扣竟然不孝敬一下上司,該死!
可是這事是淩普做的,甚至吃的不是幾萬兩,隻是三千兩而已,他可是太子的奶公啊,家裏也是內務府說的上名字的包衣世家,不然那裏輪得到他媳婦去給太子喂奶。
三千兩,對他這個身份來說,太少了。
老大胤禔冷笑一聲,惡劣的看向十三,“十三弟,聽說你和兩個妹妹都受到內務府很多照顧。淩普對你很不錯吧。”
十三阿哥胤祥額娘去世之後,理論上是養母的德妃根本沒那個心思管他,就連敏妃的百日都嫌棄晦氣呢,哪裏會管他。
胤祥下邊還有兩個妹妹,自然是打起精神尋求庇護,那個時候除了老大胤禔和太子之外,其餘兄弟根本還沒起來,胤祥便在皇阿瑪若有若無的暗示之下跟上了太子。
太子對他有沒有兄弟感情另說,人家確實是個仁義的,方方麵麵的關照著胤禟,到了年紀搬去公主所的兩個妹妹更是得到了太子妃許多關照,甚至是比太子妃的親女兒得到的關心還要多。
胤祥本就是個熱血上頭的青年,頗有俠義之風,對太子不僅是當作尊敬的兄長,更是當作恩人看待,於是他頻頻出頭,太子顧及著身份不便去做的事情,胤祥都衝在前麵去做。
在這個官僚倨傲於身份的時候,胤祥替太子動手做了許多事,不僅是布局,還有剪除自己黨派的渣滓蠢貨等。
胤祥的名聲並不好,在百官之中,甚至是嘲諷這個皇子是一派酷吏作風。
老大的話可就是實在的羞辱了,說胤祥得到淩普關照,淩普可是奴才,胤祥可都是皇子,這話便是實打實的侮辱。
這話一出,胤祥瞬間就怒火上頭,狠狠瞪著老大。
胤禟放下茶杯,看不過去了,他對十三弟胤祥印象還是極好的,他嘛對十三倒是沒啥兄弟感情,年紀差的多,又不常在一起玩,十三還是走了太子那頭,他總要避嫌的。
但是十三這小子最令人欣賞的一點就是知恩圖報,別覺得這是個基本的品質,知恩圖報很難做到的,對普通人來說就很難,對皇室中的人來說,更難。
而這樣的十三,是胤禟欣賞的哪一種人。
他對著大哥挑眉,吸引大哥看過來,隨即便玩笑一樣的開口道:“大哥,咱們說事就說事,可別隨便欺負弟弟啊。”
在座的親王就有五個,胤禟還是年紀最小的那個,可是他是最有底氣說出這句話的人,老四心裏暗自開懷,抿嘴忍住笑意。
老大胤禔臉色一變,老九這是抽什麽風,不是一向不管事的嘛,這會子倒是摻和上了。
他臉色陰晴不定的看著老九,老五胤祺這會也反應過來,皺眉看著大哥了。
老大看到了老五胤祺的表情,暗自罵了一句髒話,老五老九可是親兄弟,兩個親王,他避開視線,不再說話。
胤禟的話說出去卻沒有回聲,眾人陡然意識到,老九的底氣是真的足啊。
連赫赫威名的大千歲都忍了他的反駁。
仔細想來,若是給皇子們的實力排個排行,老九還真能排上前幾名的。
胤禟對著兄弟們複雜的視線,坦然自若,甚至還旁邊小幾上拿了個點心丟進嘴裏。
若是論起實打實的功績,他可不覺得自己會輸給任何人,他也自信,若是他這般的功勞的皇子都不能自在說幾句話,那麽大清和=肯定是快要亡了。
康熙皺眉看了一眼還是憤憤的十三,眉間褶皺更深了,“兄友弟恭,朕希望你們記住。”
這話也不知道是點老大的,還是點十三的,亦或者是點的老九。
老大自信滿滿,覺得這話一定是皇阿瑪偏袒他。
十三則是臉色一白,他是能感覺到皇阿瑪現在其實不大喜歡他的,大抵是覺得他做事狠厲沒有皇室風範。
胤禟眼珠子一轉,也沒管這話到底是說誰的,直接對著皇阿瑪拱手,“兒臣明白。”
他對著胤禔開口,“大哥,聽見沒?”
不管是說的,反正,叫他一接,這話就成了說老大的了。
胤禟可還不想站隊,於是他笑眯眯對著太子也來了一句,“太子爺聽見了嗎?”
比起氣的吹胡子的老大胤禔,太子就有風範多了,太子微微一點頭,“多謝九弟關心,聽見了,孤以後一定好好教導弟弟們。”
康熙臉色一黑,喊著胤禟,“老九,你來說說怎麽處理淩普。”
胤禟一頓,抬眼看著皇阿瑪,“兒臣剛剛回來,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呢。”
康熙看著他,沒了以前的好臉色,“朕瞧著,你倒是比你的兄弟們都了解。”
話音剛落,胤堂禟不敢在坐著,起身上前跪下,“皇阿瑪慧眼,兒臣回來之前確實聽了不少消息,但是前朝的小消息實在太多,兒臣確實不了解。”
空氣中彌漫著乾清宮一貫的龍涎香,胤禟直著身子跪在那動也不敢動。
老十瞅了一眼,心裏著急但是不知道咋開口,屁股都快離開座位了,胤禛頭都沒動,直接伸手按住老十的膝蓋。
沉默持續了好一會,胤禟仍然是一動不動的跪著。
康熙終於端起茶杯飲了一口,冷淡道:“滾回去吧。”
胤禟趕緊起身,退回了自己的座位。
他眼神複雜的看著地上的毯子,瞧吧,這就是為什麽即使他功勞有爵位,振臂一呼也不是拉不起黨派,但是從來不參與大哥和太子那些事的原因。
他不是沒有野心的人,隻是皇阿瑪從來沒給過他機會啊。
十三咬牙又想站起來,被太子眼神製止,已經後了。
淩普的事情不是那麽簡單的,能因為這點事情爆出來,隻能是皇阿瑪對淩普不滿意,不滿的不是淩普貪,而是淩普對著軍隊插手了。
包衣驍騎營!
第109章 看重
京師重地,必定陳兵無數,才能保證安全,除去京外的八旗大營等,還有不少特殊的兵丁。
最有名的當屬驍騎營,這是八旗的騎兵兵營,是規模最大的,共有二十四營,人數達到三萬以上,漢軍旗還有火器營兵,槍營、炮營的護炮兵、炮甲兵、以及藤牌營兵,鹿角兵。
最精銳的當屬前鋒營,規模不大,但是人數少而精,內部選取嚴格,前鋒營主要是守衛皇宮,若驍騎營是人人皆可去的,那麽前鋒營就是非精銳不收。
護軍營則是比前鋒營規模還要大一些的精銳部隊,又稱作巴牙喇營,共計二十四營,護軍營屬於精兵,其中一個硬性要求就是必須能夠拉開硬弓,而且還要射靶精準,他們擅長遠攻。
而除了上麵三個以外,另有內務府三旗包衣驍騎營,由正黃旗、正白旗、鑲黃旗三旗的包衣佐領、管領下包衣兵中武藝精熟者設成護軍參領,每日於紫禁城內武英殿、寧壽宮及各處庫房等三十多處輪值晝夜守衛皇宮。
包衣也有護軍營,負責守衛的是紫禁城後城寢殿區的十餘處宮門。
如果說說驍騎營、護衛營是守衛京城的,那麽包衣驍騎營就是守護皇上的,換個說法便是近身保鏢。
而淩普犯的最大的過錯就是對著包衣驍騎營伸手了,這是康熙絕對無法忍受的。
淩普是什麽意思,太子又是什麽意思,是不是要謀反,是不是想要弑父弑君。
不管太子有沒有那個想法,在淩普被發現的那一刻,康熙就在心裏給太子定罪,甚至於皇子們所不知道的是,在淩普被人告密當天,康熙再次更換了太子身邊伺候的奴才。
並且是一個不留的全部處死。
太子不是小孩子了,整個毓慶宮不隻太子身邊的奴才還有太子妃的奴才,還有太子姬妾和兒女身邊的奴才。
是以更換的不過是數十人罷了,又從原本外圍守著的奴才裏挑了幾個上去,不至於叫太子覺得陌生。
太子坐在下首,甚至詭異的覺得皇阿瑪是偏袒他的。
不然為何直接把人都殺了,若是真的懷疑應該去大牢用刑才是。
把人都處死了,不就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麽嗎?
皇阿瑪到底是心裏早就給他判了死罪,還是自以為慈愛的不計較兒子的叛逆所以直接滅口呢。
若是信任,就不該換掉他身邊的奴才,若是不信任,就不應該滅口難尋秘密。
胤礽抬起頭,手指捏的死死的,眼眸黑沉的看著皇阿瑪,他抬手想要鬆開脖頸的紐扣,他感覺呼吸不過來了,但是抬手後又硬生生忍住,隻是從領子上撫過。
太子不說話,十三也被指示著閉嘴,整個禦書房成了直親王一個人的表演舞台,他滔滔不絕地陳述著淩普的罪狀,為自己即將剪除太子的一個得力幫手而心生愉悅。
“皇阿瑪,兒臣以為應當處死淩普以儆效尤!”
老大激動的聲音響徹整個禦書房,兄弟們麵麵相覷,不知作何反應,大哥有些過激了。
連最開始慢條斯理跟著梳理情況的老八都有些憋不住了。
他皺眉看著大哥,實在是想不明白大哥怎麽突然變卦了,心裏厭煩大哥的不按套路出牌。
來之前明珠甚至親自出馬同大哥講明白如何回話,特意說明必須要求嚴懲淩普但是不可太過咄咄逼人。
明珠這個老陰人,當官這麽多年早就摸清楚了皇上的性子和諸位皇子的性格。
隻要直親王掌握好分寸和節奏,加上老八在配合著,隻要能夠逼的太子那邊有人沉不住氣站出來對陣,那麽就能讓皇上看到太子的態度,太子不願意後退,皇上自然就會不滿。
如此一來,在盛怒之下,皇上必定從嚴處置淩普,但是死是萬萬不可能的。
第一就是淩普貪的不多,截留的蒙古貢品形式上是個大事,但是實質上嘛……
蒙古來的貢品珍貴的那些早就有蒙古王爺上折子稟報,都是在皇上那裏掛名的,能夠被淩普隨意截留的都是些……特產,例如羊毛毯子之類的。
雖然不知道為何淩普要截留這些東西,但是明珠猜測應當是因為這些東西不好送上去,或者幹脆就是有人給吃的回扣而已。
貪是不會死人的,明珠一黨貪了那麽多,最後居然還能安穩待在家中養老,索額圖倒是不曾貪汙,但是他收了那麽多孝敬,不少都是別人的貪汙所得。
可瞧瞧吧,索額圖可不是因為貪汙死的,他是因為皇上杜撰的那個罪名,在家中妄議朝政!
淩普要死,很難。
而從不同尋常的禦史台彈劾事件來看,淩普必然是做了什麽皇上無法容忍的事情,才如此鬧的沸沸揚揚的,又不敢公布出來。
明珠的猜測果然不錯,淩普正是因為對包衣驍騎營伸手了,才叫康熙無法忍耐。
而這事又不能公布出去,一旦公布,那麽淩普的錯在何處呢,錯在他不該和驍騎營交往,可是他也是包衣,在包衣驍騎營能找到好多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