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他來到她家,裏麵收拾得很幹淨,幾乎是一塵不染,各種擺飾俏皮而可愛。
喬見的第二人格和平時的她的確不一樣。
在公司,即使擦肩而過,她也不會多看他一眼。
可現在,她不僅一直盯著他看,在他看回來時,還會臉紅紅地朝他笑。
沈昭城眉眼褪去原有的幾分冷雋,柔和了許多,耐心和她聊天。
他按比斯特所交代的,試探喬見是否記得,有無關係較好的親戚。
還好,喬見對自己的親戚仍有印象。
所以沈昭城猜測,既然她的第二人格是大學的她,那麽她忘記的,應該隻是大學以後認識的人。
但沒想到,據她所說,無論是她的遠親還是近鄰,都是利益至上的精致利己主義者,與他們家的感情並不存粹,更不可靠。
離開喬見家後,沈昭城前往比斯特的診所赴約。
他向比斯特告知了喬見所說的情況,也說了自己的猜測。
不料一向波瀾不驚的比斯特竟皺起了眉頭,沉吟片刻,歎了口氣。
他說,現階段必須要有能信任的護理人員時刻陪伴她,監督她吃藥,並且時刻留意她的病情,讓她積極配合治療。
這個護理人員需要有高度的耐心,照顧她的生活尤其是脆弱的第二人格,指導她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時刻注意她的情緒及心態,給予關愛讓她正確釋放自己的情緒,多接觸正能量的東西,逐漸走出這段給她帶來痛苦的陰影。1
這樣,才有機會整合兩個人格,恢複正常。
但如今,她既沒有信得過的親人,雖然有一個陪伴多年的好友,可好友家中人員構成複雜,基本是不可能這樣全麵地照顧喬見。
所以,這境況實在棘手。
比斯特這麽解釋後,沈昭城低眉沉思片刻。
“讓我來吧。”
比斯特愣了一下,看向沈昭城。
他的表情依然淡淡的,卻不像是在開玩笑。
“是,我喜歡她。但正因如此,我不會讓她受到?????任何傷害。”
沈昭城的神色沒有波動,語氣卻是無可動搖,“更不會讓自己傷害她。”
經過好幾次深度的交流,作為專家的比斯特當然能看得出沈昭城深沉的心思,自然也知道,他絕不會傷害喬見。
但他仍舊不認同他的做法:“你最好多加考慮,這個工作,並沒有你想象的簡單。我擔心的並不隻是她,更多的,是你。”
沈昭城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犧牲自己每日的時間隻是其次,更多的,是要一直悉心付出,並且不求回報,毫無怨言。
即使,在現實生活中的她根本就不會感激他,也可能對此毫不知情。
甚至,她還會因此誤解他、怨恨他。
而且,她的療程到底要持續多久,連比斯特都無法給出一個準數,更別說在此過程中,還有更多他能想到、想象不到的麻煩,要時刻準備應對。
別說是毫無關係的人,即使是親人都未必能做到。
沈昭城不想再為自己爭辯或解釋些什麽,他直截了當:“您直接告訴我,我需要做什麽就好。”
比斯特盯著他的雙眼,兩人都沉默。
片刻後,他點了點頭,聳了下肩,好似覺得有點好笑。
“好的,好的,好的。朋友,某種意義上,你們兩人還真是般配。”
看入沈昭城眼睛深處時,他就明白了。
再勸些什麽也隻會是徒勞。
既然他願意,患者也能得到悉心的照顧和治療,這樣自然再好不過了。
比斯特帶他來到自己的診療室,看向寫得滿滿當當的白板。
今天,他為喬見定製了一整套治療的流程方案,也列出了她所需要按時服用的藥品。
為沈昭城仔細講解後,比斯特將一定量的藥品交給沈昭城。
比斯特說,有問題可以隨時來找他,他也會一直指導沈昭城去疏導喬見的情緒,定期為她檢查和做心理方麵的治療,適當時候,還會用到這裏的儀器。
沈昭城扶著桌子,低頭思忖片刻,又問:“你來為她檢查和治療,長期以往,她難免不起疑心。這樣豈不是要讓她得知自己的病情?”
比斯特拍拍他的手臂:“放心,我隻會定期與她見麵,不會頻繁,平時的情況還要靠你告知。每次檢查或治療後,我也會為她做好催眠,讓她淡化自己在治療的意識,盡量減少她對我的印象和抵觸。”
兩人就此交流到下半夜,達成了合作的共識後,沈昭城才駕車離開。
第二天,沈昭城就在喬見對麵的那一棟,租下了她陽台正對麵的那一戶,這樣,他可以時刻觀察到她這邊的亮燈情況。
晚上第一次亮燈,代表她從公司回家。再暗下來時,是她的入睡時間。
等到燈光再次亮起,便是她第二人格出現的時間。
幾乎每天晚上,沈昭城都會守在她家門口。
喬見似乎也習慣了沈昭城的到來,每天都會準時開門讓他進入,與他談天論地,一起做好吃的,一起在電視上看電影,或是一起出去夜市吃香喝辣。
白天,沈昭城在公司留意過,也試探過她身邊的人,她果然沒有提起任何晚上的事。
他也曾與她碰過麵,就她的反應來看,定然不記得入夜之後的事情。
這段時間,喬見第二人格的情緒還是很不穩定,每天晚上的大哭大鬧幾乎是家常便飯,還會像上次那般要往外衝。
但無論她如何哭嚎鬧騰,沈昭城都處變不驚,也沒有絲毫不耐,相反,他會默默地陪著她、撫平她的傷痕,將她照顧得很好。
直到她安分下來入睡了,他才收拾好離開。
久而久之,他漸漸感受到,喬見對他形成了一種難以割舍的依賴。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她越來越粘他,越來越在意他,對他的態度逐日親昵。
直到某天,她一打開門見到沈昭城,就拉起他的手,小心翼翼地問他,能不能當她男朋友。
那晚,他在門外站了好久,才艱深晦澀地,笑著從喉底擠出一個字。
“好。”
即使深知這隻是一場“夢”,但……他怎麽可能拒絕她。
確認關係後,沈昭城慢慢地感受到她越來越信任自己。他開始買來不同的維生素,將其中倒空,換入她的處方藥,每天提醒她按時服用。
“交往”一段時間,喬見向沈昭城提出,他每晚跑來跑去實在辛苦,不如讓她去他家住下,或者,讓他在她家住下。
沈昭城當然選了後者,但一切並無不同。
她在門鎖上輸入了他的指紋,他仍舊是每晚準時來到,和她說自己剛下班,然後假意陪她入睡,再悄然離開。
每次離開前,他都會仔細檢查與收拾,確認沒有在她家中留下任何可疑痕跡。
雖說是“情侶”,但沈昭城從未越界,從來沒有觸碰過她,也未曾有任何的親密行為。
反倒是喬見,不僅撒嬌要求沈昭城陪她穿情侶小熊睡衣,甚至還想著讓兩人盡快完婚。
除了完婚一項,沈昭城都竭盡所能地依著她。
每天待她睡安穩後,才讓家政阿姨上來,替她換下小熊睡衣。
無論如何,一切都穩中向好,在沈昭城的陪伴之下,喬見的第二人格情緒崩潰的次數越來越少,真心的笑容越來越多。
比斯特的定期檢查也證明了,治療效果不錯。
就在這時,沈昭城無意聽到,仍是主人格的喬見向她的好友提起了他。
她說,她每晚都會夢到他。
他馬上意識到,她竟已開始有了第二人格的記憶,遠比他和比斯特所預測的要快。
隻是,她將其稱之為“夢”。
沈昭城讓劉釋宇送她們回去,與此同時,自己駕車前往比斯特的診所,將這一情況告知他。
“夢?”
比斯特聽完反倒笑了,“那太好了。”
進展過於超前,且又多了“夢”這一設定,比斯特連夜修改了之前的治療計劃,和沈昭城討論後製定了一套新的方案。
在計劃裏,目前階段最大的任務,也是最大的阻礙,是讓喬見在現實生活中也對沈昭城建立起信任,以免日後真相大白,讓她對他連帶著對治療也有了抵觸情緒。
當比斯特問起沈昭城,是否知道現實中喬見對他印象如何,他隻能苦笑。
他怎能不知道?
根本不用與她接觸,隻從她看他的眼神,就足以得知,與所有人一樣,她也對他有著不淺的偏見。
按照計劃,沈昭城試圖用自己的方式,走入喬見的生活。
從一開始在電梯中所透露的“夢”的信息,到後來故意送錯快遞到她對門的奶奶處,還有早已安排好的welly計劃,他順利地與真正的她結識,交錯。
雖然入了夜,他們耳鬢廝磨。
但白天,他們隻是話不多一句的泛泛之交。
根據吸引力法則,為了激發喬見對他的好奇,讓她願意逐步了解他,向他卸下防備,沈昭城決定將戰線拉長。
他沒有輕易戳破“夢”的懸念,無賴地謊稱自己“不記得”,讓她像隻小鬆鼠般追著這顆碩大的堅果,走入他布置好的森林。
顯而易見地,在接觸中,她對他的刻板印象逐漸消退。
在這之後,他才對她說,自己也在做所謂的“夢”。
她震驚之餘,還甚覺尷尬,不過沒過多久,她似乎就將他當成同一戰線的盟友,兩人之間的聯係與信任也自然而然地越來越緊密。
白駒過隙,這一階段的計劃也很成功,喬見的情緒越來越穩定,突然的崩潰隻是偶發情況。
直到他們又遇到了下一階段的問題。
喬見在夢中不時會頭疼,沈昭城不放心,向比斯特谘詢,比斯特推斷,前期進展太過順利,現在她已經開始進入人格整合的初期階段。
如果他沒猜錯,每次頭疼之後,喬見要麽會在夢中漸漸有第一人格的意識,要麽,將會在早上有第二人格的意識。
這也證明,他們的計劃是可行的,她開始慢慢打開心房,試圖讓自己從這個重大打擊中走出,接受現實。
與此同時,偶爾的崩潰大哭,也讓她積壓的剩餘情緒都不斷釋放出來。
喬見的第二人格和平時的她的確不一樣。
在公司,即使擦肩而過,她也不會多看他一眼。
可現在,她不僅一直盯著他看,在他看回來時,還會臉紅紅地朝他笑。
沈昭城眉眼褪去原有的幾分冷雋,柔和了許多,耐心和她聊天。
他按比斯特所交代的,試探喬見是否記得,有無關係較好的親戚。
還好,喬見對自己的親戚仍有印象。
所以沈昭城猜測,既然她的第二人格是大學的她,那麽她忘記的,應該隻是大學以後認識的人。
但沒想到,據她所說,無論是她的遠親還是近鄰,都是利益至上的精致利己主義者,與他們家的感情並不存粹,更不可靠。
離開喬見家後,沈昭城前往比斯特的診所赴約。
他向比斯特告知了喬見所說的情況,也說了自己的猜測。
不料一向波瀾不驚的比斯特竟皺起了眉頭,沉吟片刻,歎了口氣。
他說,現階段必須要有能信任的護理人員時刻陪伴她,監督她吃藥,並且時刻留意她的病情,讓她積極配合治療。
這個護理人員需要有高度的耐心,照顧她的生活尤其是脆弱的第二人格,指導她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時刻注意她的情緒及心態,給予關愛讓她正確釋放自己的情緒,多接觸正能量的東西,逐漸走出這段給她帶來痛苦的陰影。1
這樣,才有機會整合兩個人格,恢複正常。
但如今,她既沒有信得過的親人,雖然有一個陪伴多年的好友,可好友家中人員構成複雜,基本是不可能這樣全麵地照顧喬見。
所以,這境況實在棘手。
比斯特這麽解釋後,沈昭城低眉沉思片刻。
“讓我來吧。”
比斯特愣了一下,看向沈昭城。
他的表情依然淡淡的,卻不像是在開玩笑。
“是,我喜歡她。但正因如此,我不會讓她受到?????任何傷害。”
沈昭城的神色沒有波動,語氣卻是無可動搖,“更不會讓自己傷害她。”
經過好幾次深度的交流,作為專家的比斯特當然能看得出沈昭城深沉的心思,自然也知道,他絕不會傷害喬見。
但他仍舊不認同他的做法:“你最好多加考慮,這個工作,並沒有你想象的簡單。我擔心的並不隻是她,更多的,是你。”
沈昭城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犧牲自己每日的時間隻是其次,更多的,是要一直悉心付出,並且不求回報,毫無怨言。
即使,在現實生活中的她根本就不會感激他,也可能對此毫不知情。
甚至,她還會因此誤解他、怨恨他。
而且,她的療程到底要持續多久,連比斯特都無法給出一個準數,更別說在此過程中,還有更多他能想到、想象不到的麻煩,要時刻準備應對。
別說是毫無關係的人,即使是親人都未必能做到。
沈昭城不想再為自己爭辯或解釋些什麽,他直截了當:“您直接告訴我,我需要做什麽就好。”
比斯特盯著他的雙眼,兩人都沉默。
片刻後,他點了點頭,聳了下肩,好似覺得有點好笑。
“好的,好的,好的。朋友,某種意義上,你們兩人還真是般配。”
看入沈昭城眼睛深處時,他就明白了。
再勸些什麽也隻會是徒勞。
既然他願意,患者也能得到悉心的照顧和治療,這樣自然再好不過了。
比斯特帶他來到自己的診療室,看向寫得滿滿當當的白板。
今天,他為喬見定製了一整套治療的流程方案,也列出了她所需要按時服用的藥品。
為沈昭城仔細講解後,比斯特將一定量的藥品交給沈昭城。
比斯特說,有問題可以隨時來找他,他也會一直指導沈昭城去疏導喬見的情緒,定期為她檢查和做心理方麵的治療,適當時候,還會用到這裏的儀器。
沈昭城扶著桌子,低頭思忖片刻,又問:“你來為她檢查和治療,長期以往,她難免不起疑心。這樣豈不是要讓她得知自己的病情?”
比斯特拍拍他的手臂:“放心,我隻會定期與她見麵,不會頻繁,平時的情況還要靠你告知。每次檢查或治療後,我也會為她做好催眠,讓她淡化自己在治療的意識,盡量減少她對我的印象和抵觸。”
兩人就此交流到下半夜,達成了合作的共識後,沈昭城才駕車離開。
第二天,沈昭城就在喬見對麵的那一棟,租下了她陽台正對麵的那一戶,這樣,他可以時刻觀察到她這邊的亮燈情況。
晚上第一次亮燈,代表她從公司回家。再暗下來時,是她的入睡時間。
等到燈光再次亮起,便是她第二人格出現的時間。
幾乎每天晚上,沈昭城都會守在她家門口。
喬見似乎也習慣了沈昭城的到來,每天都會準時開門讓他進入,與他談天論地,一起做好吃的,一起在電視上看電影,或是一起出去夜市吃香喝辣。
白天,沈昭城在公司留意過,也試探過她身邊的人,她果然沒有提起任何晚上的事。
他也曾與她碰過麵,就她的反應來看,定然不記得入夜之後的事情。
這段時間,喬見第二人格的情緒還是很不穩定,每天晚上的大哭大鬧幾乎是家常便飯,還會像上次那般要往外衝。
但無論她如何哭嚎鬧騰,沈昭城都處變不驚,也沒有絲毫不耐,相反,他會默默地陪著她、撫平她的傷痕,將她照顧得很好。
直到她安分下來入睡了,他才收拾好離開。
久而久之,他漸漸感受到,喬見對他形成了一種難以割舍的依賴。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她越來越粘他,越來越在意他,對他的態度逐日親昵。
直到某天,她一打開門見到沈昭城,就拉起他的手,小心翼翼地問他,能不能當她男朋友。
那晚,他在門外站了好久,才艱深晦澀地,笑著從喉底擠出一個字。
“好。”
即使深知這隻是一場“夢”,但……他怎麽可能拒絕她。
確認關係後,沈昭城慢慢地感受到她越來越信任自己。他開始買來不同的維生素,將其中倒空,換入她的處方藥,每天提醒她按時服用。
“交往”一段時間,喬見向沈昭城提出,他每晚跑來跑去實在辛苦,不如讓她去他家住下,或者,讓他在她家住下。
沈昭城當然選了後者,但一切並無不同。
她在門鎖上輸入了他的指紋,他仍舊是每晚準時來到,和她說自己剛下班,然後假意陪她入睡,再悄然離開。
每次離開前,他都會仔細檢查與收拾,確認沒有在她家中留下任何可疑痕跡。
雖說是“情侶”,但沈昭城從未越界,從來沒有觸碰過她,也未曾有任何的親密行為。
反倒是喬見,不僅撒嬌要求沈昭城陪她穿情侶小熊睡衣,甚至還想著讓兩人盡快完婚。
除了完婚一項,沈昭城都竭盡所能地依著她。
每天待她睡安穩後,才讓家政阿姨上來,替她換下小熊睡衣。
無論如何,一切都穩中向好,在沈昭城的陪伴之下,喬見的第二人格情緒崩潰的次數越來越少,真心的笑容越來越多。
比斯特的定期檢查也證明了,治療效果不錯。
就在這時,沈昭城無意聽到,仍是主人格的喬見向她的好友提起了他。
她說,她每晚都會夢到他。
他馬上意識到,她竟已開始有了第二人格的記憶,遠比他和比斯特所預測的要快。
隻是,她將其稱之為“夢”。
沈昭城讓劉釋宇送她們回去,與此同時,自己駕車前往比斯特的診所,將這一情況告知他。
“夢?”
比斯特聽完反倒笑了,“那太好了。”
進展過於超前,且又多了“夢”這一設定,比斯特連夜修改了之前的治療計劃,和沈昭城討論後製定了一套新的方案。
在計劃裏,目前階段最大的任務,也是最大的阻礙,是讓喬見在現實生活中也對沈昭城建立起信任,以免日後真相大白,讓她對他連帶著對治療也有了抵觸情緒。
當比斯特問起沈昭城,是否知道現實中喬見對他印象如何,他隻能苦笑。
他怎能不知道?
根本不用與她接觸,隻從她看他的眼神,就足以得知,與所有人一樣,她也對他有著不淺的偏見。
按照計劃,沈昭城試圖用自己的方式,走入喬見的生活。
從一開始在電梯中所透露的“夢”的信息,到後來故意送錯快遞到她對門的奶奶處,還有早已安排好的welly計劃,他順利地與真正的她結識,交錯。
雖然入了夜,他們耳鬢廝磨。
但白天,他們隻是話不多一句的泛泛之交。
根據吸引力法則,為了激發喬見對他的好奇,讓她願意逐步了解他,向他卸下防備,沈昭城決定將戰線拉長。
他沒有輕易戳破“夢”的懸念,無賴地謊稱自己“不記得”,讓她像隻小鬆鼠般追著這顆碩大的堅果,走入他布置好的森林。
顯而易見地,在接觸中,她對他的刻板印象逐漸消退。
在這之後,他才對她說,自己也在做所謂的“夢”。
她震驚之餘,還甚覺尷尬,不過沒過多久,她似乎就將他當成同一戰線的盟友,兩人之間的聯係與信任也自然而然地越來越緊密。
白駒過隙,這一階段的計劃也很成功,喬見的情緒越來越穩定,突然的崩潰隻是偶發情況。
直到他們又遇到了下一階段的問題。
喬見在夢中不時會頭疼,沈昭城不放心,向比斯特谘詢,比斯特推斷,前期進展太過順利,現在她已經開始進入人格整合的初期階段。
如果他沒猜錯,每次頭疼之後,喬見要麽會在夢中漸漸有第一人格的意識,要麽,將會在早上有第二人格的意識。
這也證明,他們的計劃是可行的,她開始慢慢打開心房,試圖讓自己從這個重大打擊中走出,接受現實。
與此同時,偶爾的崩潰大哭,也讓她積壓的剩餘情緒都不斷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