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以他的視角看到一個穿著深藍色體操服、雪白緊身褲襪的少女,拿著鈴鼓跳《艾斯梅達拉》。那一天,有陽光穿過窗戶,跳芭蕾的少女沉浸在舞蹈的感情中,假設自己是‘艾斯梅達拉’,肆無忌憚地揮灑著美麗。


    不自覺地,影廳裏響起一陣低低的讚歎。


    沒有人認識這個姑娘,這一幕也不是提前排練...隻能說,這就是人看到美女之後的反應。平常少見,是因為現在的人見美女都太容易了,所以閾值都拉高了,一般情況是不會有這種反應了。


    藍潔也摒住了呼吸,眼睛下意識睜大了一點兒——就像電影裏的關衛民一樣,觀眾在攝影師的帶領下,是以偷窺視角看這一幕的。少女額頭沁出汗珠,一些碎發也濡濕了,淩亂地粘在臉頰上。明明是沒有任何情.色意味的場景,就是讓人覺得香豔,又香又豔。


    攝影師將鏡頭給到少女春水般濕潤的眼睛時,雖然藍潔自己是個性取向為男的女孩子,也頂不住啊!那一瞬間,她是能夠理解所謂的‘口幹舌燥’的。


    李海倫是真的愛程程,所以鏡頭裏的她實際上比她本人還美,美的傾國傾城——看到她,就能明白為什麽君王們可以為了美人不要江山了。不是故事誇張,而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來演繹美人,於是故事沒有說服力,也就是自然的了。


    之後的故事其實沒什麽可說的,兩個男人還得繼續對決,‘田月月’就在他們對決時作為點綴出場。


    在關衛民視角裏出現的田月月純粹就是美,美的傾國傾城,讓他年少時的犯渾也顯得可以理解了。而在安思北的回憶裏登場,田月月除了美之外,還更有一種青春嬌媚,不再那麽不真實,缺點有了,但她也更有魅力了。


    她本身當然是很可愛、很有魅力的女孩子,但在安思北這裏,她更有魅力了。永遠不能回頭的時光,再也不會回來的人,還有他的愛,一切的一切,讓她的魅力年複一年,越來越驚人。


    安思北的回憶裏出場的田月月,穿著那個年代的棗紅色鬆花針毛衣,黑色踩腳健美褲,彈力很好的健美褲將臀部、大腿、膝蓋、小腿緊緊包裹住,流暢優美的線條,將青春少女緊繃而富有彈性的肉體,用這種直接的方式呈現。


    蓬鬆的頭發用藍色的大腸發圈鬆鬆紮著,滿臉都是膠原蛋白——有野生眉毛,能看到皮膚的紋路,一切真實到仿佛真的有一個田月月迎麵走來。


    當被她如春水般的眼睛看一眼,生命力便澎湃到無處安放了。


    電影最後一個高潮,關衛民終於正麵對上了安思北,質問他到底想做什麽。


    安思北想了想,就笑了:“我想要時光倒流,想要人死複生,但都不可能,你說對嗎?”


    這個時候,田月月最後一次出場,在安思北的回憶與想象中——安思北並沒有見證田月月的死亡,所以田月月投水自殺的場麵隻能是想象的。


    穿著他送的紅裙子,他愛的姑娘慢慢走向湖心,當湖水慢慢要淹沒她的口鼻的時候,她忽然低低出聲:


    “思北。”


    大聲一些:“思北!”


    再大聲一些:“思北——”


    “你怎麽不來啊——”這一聲像是要泣血,故事裏的人心碎,故事外的人也要心碎。


    女孩兒沉入湖水裏,紅裙裙擺散開,讓她整個人都看不太清了,像是一團火,又像是一滴血——從人的傷口中汩汩流出,在水中凝而不散。


    此前,大家已經根據很多直接、間接的劇情確認田月月是死了,但真的親眼見證這一幕,感覺還是不同。這個時候再看安思北的冷靜與癲狂,一切都顯得那麽真實自然,大家都共情了楊新澤的安思北。


    他一直以來都飽受折磨,生不如死,對於他來說,死反而是簡單的事。


    他恨關衛民,其實也恨自己,恨自己沒有在月月最需要自己的時候陪她、保護她——那麽涼的水,她該多冷,多害怕。


    事實上,安思北甚至有點兒恨田月月,她的選擇讓他成了現在的樣子...隻不過他也愛她,和愛相比,恨少的可憐,根本不值一提。


    安思北的絕望與痛苦,在這一場戲裏是壓製住了喬迪扮演的關衛民的。這倒不是說楊新澤的演技就超越喬迪了,這是由角色特點決定的——安思北沒有走出田月月帶來的影響,關衛民已經走出來了,楊新澤的角色的情緒強烈程度就是比喬迪的要深。


    安思北是恨,是痛,是破碎,關衛民是遍體鱗傷,是疲於奔命,是反戈一擊,兩個男人對峙著,要為這個複仇故事劃上句點。


    最後當然是反派死掉,主角逃出生天,一切好像就這樣結束了。


    但當關衛民走出來,身後廢墟爆炸,他卻沒有勝利的喜悅。不隻是因為這一場報複中,他的親人朋友因他出事,還因為他知道這個結局其實沒有出乎安思北的預料。一個本來正義的人,這樣傷害無辜,與自己本性背道而馳——他早就已經殺死自己了,不然根本做不到這些。


    安思北就連自己要去死都盡在預料中,唯一的意外大概是關衛民竟然沒死。


    不過他也沒有真的很遺憾...說到底,摧毀甚至殺死關衛民隻不過是手段,他最深的動機還是發泄自己無處傾瀉的痛恨、懊悔,以及得到過,卻已失去的不甘心——這些東西和‘愛’一起,日日夜夜煎熬著他。


    看完整部電影,藍潔和閨蜜走出電影院,她和閨蜜互相看了一眼。


    怎麽說呢,電影真是好電影,有張原導演一慣的水準。懸疑感拉滿,節奏非常棒,幾次反轉設計的都很精妙自然,動作場麵就更別說了,那是他的拿手戲。作為國內市場一直很缺乏的商業大片,可以想見,又要席卷票房了。


    但就是這麽部典型的男人戲,藍潔最念念不忘的還是小姐姐...真的很奇怪啊,明明相較於電影的時長,‘田月月’的戲份很少,但看完之後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


    緊張的動作場麵看的時候很爽,喬迪和楊新澤影帝級別的飆戲也是享受,但到了最後,她還是記住了感情線,記住了一個回憶裏的白月光。就好像這麽長的一部戲,就為了托出一個她一樣。


    藍潔甚至不覺得田月月的戲份真那麽少,感覺她演了很多,全都是她——這一方麵是因為程程確實演得好,她沉浸進去了。另一方麵則是因為,田月月作為一切的起因與動機,安思北與關衛民糾纏的核心,她本來就一直存在,一直存在於兩位男主角的交手中。


    當她作為一切的起因,顯得真實可信時,就注定如此了。


    “藍藍。”閨蜜按住了藍潔的肩膀。


    “嗯...?”藍潔不明白她要做啥。


    “那個美女是誰...?”她決定了,要粉這個美女,給她打call,給她花錢!


    因為有個追星的閨蜜,所以閨蜜也挺了解追星女孩們的。她沒有妖魔化追星,知道很多已經工作了的人也會追星,大多也就是為了給自己死水一樣的生活找個樂子,多一點激情。


    一些人還特別講究成就感,喜歡從偶像還是新人,或者很糊時追起。他們真心實意地為偶像應援、給其他人安利、做數據工...當偶像終於成功了,他們也會有一種成就感。


    這說穿了會讓不懂這種感情的人覺得虛假,偶像成功了又不會分錢給你,成就個鬼啊!


    但閨蜜覺得挺好理解的,這和看球賽不是挺像的嗎?自己粉的球隊贏了,甚至拿了聯賽冠軍,那也很榮耀,很有成就感啊。而且,球隊也不會分錢給自己...這也不影響大家的快樂。


    如果非要說球隊傳播了拚搏、奮鬥等積極的東西,偶像則沒有,那就太看不起人了,至少偶像販賣自己,也是要將自己塑造成正麵角色的。之所以大家覺得現在的偶像不是那麽好,還是因為輿論,以及一些偶像自己的管理不好。


    而實際是,偶像不管裏麵怎麽樣,外麵裝也要裝成好的。外麵那層皮都披不上,怎麽做偶像?


    閨蜜過去不追星,覺得自己可能是天性不喜歡追星。現在才知道,追星是要講究‘緣分’的,看不到有緣分的,當然就沒有那種心情——現在就不一樣了,她覺得自己和小姐姐很有緣啊!


    藍潔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嗯——’了一會兒:“她叫程程,是京影13級的學生,以前沒拍過戲,網上也沒有她的資源...我知道的就這麽多了。”


    麵對閨蜜失望的表情,藍潔忍不住強調:“因為程程她之前就是沒進演藝圈啊!而且你等著吧,網友這麽神通廣大,今天之後,肯定會有很多資源冒出來!”


    按照藍潔的想法,觀眾怎麽可能不注意到‘田月月’。哪怕大多數人就是注意到了這個美女,並沒有動力真的去了解更多,可總有一些人更積極,也更有行動力。以《致命遊戲》的觀影人數,哪怕這種比例很低,也不可忽視了。


    閨蜜勉強同意了藍潔的話,然後兩人就一起回家到處找資源去了。


    藍潔以前好歹是混過飯圈的,私信了一些職業粉絲——這些人是能夠靠當粉絲賺錢的,他們會選擇看好的明星,很早的時候就入場。等到明星人氣上來了,他們可以利用本身在粉絲圈子裏的影響力掙錢,這樣既可以從明星、經紀公司拿錢,也可以從粉絲那邊掙錢,屬於是兩頭吃了。


    這些職業粉絲中有今天看了《致命遊戲》的,對飾演田月月的人也很有興趣,願意去挖一挖這個人,不過這需要時間。


    相比起挖出過往信息,顏狗們的狂歡顯然來的更早一些。


    這年頭已經有短視頻網站了,但短視頻網站爆發真正的能量顯然還需要一些時間。所以屬於‘田月月’的混剪視頻並沒有病毒式傳播,更多是以照片、動圖的形式自發傳播在各種群裏、微博裏、論壇裏。


    因為沒有推手在後麵推動、造勢,這點兒流量根本不能和《致命遊戲》本身的流量相比。但這個完全是靠口碑、網民的好奇與喜愛推動的熱點,卻是小而紮實的。


    流量不多,但所有流量都是真的,對此的每一條討論後麵都有一個真人,一份真情實感。而且隨著《致命遊戲》熱映,這份流量不減反增,像是滾雪球一樣,隨著觀影人數增多,而越來越大。


    第76章 熱潮來襲(16)


    《致命遊戲》首映會當天, 程程有請假去參加,因為是提前說過了的,劇組早有安排, 當然不是什麽問題。


    參加首映會的時候,因為張原導演真的很大牌,喬迪、鍾斯詠、楊新澤也很大牌, 很多明星、媒體人捧場。程程是小輩,算是最早進場的,那會兒甚至沒有什麽人拍拍拍——一般來說, 除了媒體拍, 這種場合明星自己也會派人拍, 之後總會有各種用處。然而這些,程程都沒有。


    她穿了一件白色的小禮服,發型是最近在《夏了夏天》保持的全梳發,頭發做成一綹一綹的, 然後全梳上去, 慷慨地露出整張臉。因為頭型、臉型足夠完美,這樣反而顯得程程更加精致了。


    所以她進場的時候雖然大多數人根本不認識,媒體也還在蓄力階段,但還是有人拍了她一些照片...眼球經濟下,多拍幾張美女的照片,回頭發文的時候用這個做配圖,也能多吸引幾個點擊了。


    等到首映會的人多了一點兒,大家觥籌交錯,氣氛就熱烈了起來。隻有程程,都沒有幾個認識的人,反而不如之前人少的時候自如了。幸虧有上輩子混過演藝圈的經驗在, 她還能以社交辭令的方式和一些人寒暄寒暄,不然就尷尬了。


    這個時候鍾斯詠朝她招了招手,對幾個圈內的朋友說:“今天帶你們認識一個小妹妹,真的是特別特別出色,我很看好的那種——程程,現在還在京影讀書呢,才十幾歲就已經演戲演的很好了。”


    “漂不漂亮?大美女啊!”鍾斯詠拉著程程一隻手,給自己的朋友介紹。


    大家都看程程,演戲的問題先不說,長得漂亮是一眼看得到的。演藝圈裏美女太多了,大家平常已經很難有驚豔感了,就是這方麵閾值被調高了。但所謂閾值就是用來打破的,現在看到程程,就覺得閾值又破了一回。


    程程知道鍾斯詠前輩是好心,感激地看了看她,就和其他人認識了一下。這種‘認識一下’不算什麽,不能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今後這些人要是有什麽項目,有適合程程的機會,給誰不是給,就願意提拔程程了。


    鍾斯詠還在旁邊說:“你們要是有什麽合適的項目,都可以計劃著了。不是我說,現在不動手,以後說不定就不是你們給計劃,而是人家給麵子了。”


    聽這話,大家都笑了,不是笑鍾斯詠的話誇張。事實上他們的圈子總是變化很大的,一個人要起勢是非常快的,鍾斯詠暗示程程會很快走紅,讓他們今天愛搭不理,明天高攀不起,這是可能的。


    不過這又算什麽呢?他們在圈子裏混,太多次有遺珠之恨了。這個錯過了不用在乎,總會有下一個預備崛起的。


    在電影開場之前,照例主創團隊會有一些采訪,會有一些活動,會有一些話說。等到這些都做完了,電影正式開場。


    很多影評人都準備好了,從影片播映起就開始判斷這部戲的質量——其實這趟活兒不難,張原導演的表現一慣穩定,人家就是拍商業片,而且還更進一步,隻拍自己擅長的那一類片子!在大家爭相走出舒適區,追求更多更高的時候,他是顯得胸無大誌,甚至庸俗了一點兒。


    但你不得不承認,能把商業片拍的很好是很難的!在華夏,好的商業片導演甚至比好的藝術片導演難找多了。大多數導演不拍商業片,其中一些是沒機會,有些有機會的不拍。他們或許是不想拍,可就算給他們拍,他們大多數也是拍不好的。


    所以說,影評人來看張原的戲,拿了紅包要說好話的,就說節奏棒、場麵大、劇情有張力唄...都是張原戲裏的老優點了,拿出過去評張原戲的稿子,將《致命遊戲》這個電影名替上去,基本上就八九不離十了。


    而如果拿了對家的紅包,那也簡單,批評張原的墮落唄。這麽個大導演,就拍了這麽個沒內涵的玩意兒?過去沒出頭的時候還可以說他是為了出頭,現在都功成名就了,就不能有點兒藝術上的追求?整天做這種四平八穩的文章,匠氣!無聊!華夏電影就是被他這種‘大導演’玩完的!


    至於兩家紅包都沒有拿,或者拿了紅包,依舊打算自說自話的影評人,那就是看各自屁股在哪一邊了。其實一部電影吹的有,錘的也有,這是很正常的,大家可能看的角度都不同。


    看完電影之後,一個影評人就直接和身邊的同行說:“沒得說的,票房肯定不會差了,這個檔期內最好別家都不要亂上了,不然隻有被亂殺的份——完成度真的很高,重要的就是這一點,看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其實很難的。”


    同行也說:“商業片就是這樣,都是看起來容易,大有一種我也行的感覺,真的上了就知道難度了...那麽多得獎導演轉商業片的時候就撲街了,是他們不會講故事嗎?”


    說著他自己都笑了。


    “今年電影市場也是熱的,這幾年大盤真是節節走高...”因為電影本身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東西好探討,一下還說到了市場的問題。說了一會兒,才又轉回來:“說起來,這次影評你打算怎麽寫?”


    “換個新角度吧,無論是吹張原,還是罵張原,都沒什麽爆點了...你們覺得從‘田月月’這個角色入手怎麽樣?”


    “什麽怎麽樣?不太好吧,這個角色雖然重要,但戲份太少了,放著喬迪、鍾斯詠,還有這次表現意外出色的楊新澤不說,說這個角色嗎?”


    “我隻是覺得,大家都去說楊新澤,說喬迪,說鍾斯詠了,我說說這個新人也不錯啊...放她的圖片,點擊量應該會很高吧——說實在的,導演和攝影明顯偏愛她啊,太美了。說說看,看到她的時候,是不是覺得超漂亮,很想了解她?”


    “是有這個想法,但......”


    “有就夠了,你有這種想法,普通觀眾也會有...行了,回頭寫稿去了——boss都是傻逼,催著要稿,搞得好像是邊看邊寫,看完了就能得了。那樣的稿子我也能寫,我還能看之前就寫呢!他敢用嗎?”


    互相罵罵上司,影評人這邊才散了。


    一部《致命遊戲》對不同的人意義是不同的,對這部電影的相關人員,今天太激動了,一切都很重要。但對於其他人,就是看個熱鬧的程度。哪怕是影評人,大多數也是抱著這就是工作的枯燥心情來的,大不了今天看的電影還挺有趣,沒那麽折磨,好評。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不然還想怎樣?


    程程這邊,本來是屬於因為電影上映,內心激動緊張那一批的,不過現實卻是她很平靜。這一方麵是因為表演已經結束了,她塑造的人物變成了影像,也在影像中永恒了,對於她來說,當然就到此為止了。另一方麵,還和她最近的這次回檔有關。


    對於別人來說,從結束拍攝,到電影上映,隔的時間不算長。但對於程程就不是了,因為中間有一次回檔,《致命遊戲》的拍攝真的就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久到她都忘記關注《致命遊戲》上映了。如果不是徐甜提醒她,她是真的要等到首映會邀請她,她才想起有這麽個事了。


    各方麵原因綜合,程程非常平靜地返回酒店,安安穩穩地睡了一覺,然後第二天趕早做了早課,就回了《夏了夏天》劇組。


    電視劇的拍攝實在是密集,她很快重新陷入了繁重的拍攝工作中,一個多星期就過去了。


    她在劇組拍戲快樂的很,然後《致命遊戲》的主創在各地路演,甚至兵分幾路搞宣傳,天天在娛樂板塊屠版——路演雖然累,但大家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因為《致命遊戲》現在的票房表現真的好!


    都說看現在的表現,又是一部十億級別的。


    這年頭十億級別的電影還是很能打的,就算拿不到當年的top1,top3還是很容易的。


    而有這樣一部票房超高的作品傍身,也是真的好看。別說喬迪、鍾斯詠、楊新澤這樣級別的明星就不稀罕這樣的票房了,其實也稀罕的!喬迪和楊新澤就不說了,他們是扛票房的兩位男主角,票房號召力得到進一步肯定,這當然是好事。就是鍾斯詠,她作為鑲邊女主,也能借此洗去一點兒‘票房毒藥’的晦氣吧。


    其實要說鍾斯詠是票房毒藥,那也不客觀。隻能說,作為名氣到頂、獎項拿的很多的女演員,她在票房上表現確實弱了不少。再加上這兩年參演的商業片又都撲街了,搞得她接商業片都有障礙了——最好的項目對她猶豫了,而次一級的項目她又覺得沒意思。


    《致命遊戲》的成績這麽好,大家跑宣傳都有心氣多了。特別是演員這邊,不隻是喬迪、楊新澤、鍾斯詠三個,其他配角在這個風口上也都來‘助陣’了。主角們得兵分幾路啊,到時候一個主角配幾個配角就很好了,宣傳密度能拉的更大,又能讓更多人分潤到這一波名氣紅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表演之神[娛樂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春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春景並收藏表演之神[娛樂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