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積月累,這樣的傷害是嚴重的,是無法逆轉的。大多數時候都隻能延緩,隻能平複部分,隻能控製。
“你是非常入戲的演員,以你的表演方式,才出問題我反而比較驚訝。”心理醫生的話是真心話,說的也很誠懇,而且這樣說也減輕了程程的心理壓力——是的,我現在有了一點兒問題,但這隻是小問題而已。
“可能是你每部戲之間的間隔足夠大,你又有意調節的原因...這一次的話,是你最近太忙了才出問題的。”
心理醫生當然也有給一些建議,一些技巧可以幫助她走出之前的角色。
這些技巧看上去挺老生常談的,就算沒有心理醫生,作為一名專業的演員多多少少也應該聽說過的。但之前程程不見得很正視那些,也沒有下定決心要用。現在有了‘醫囑’,嚴格去做,那又不同了。
不敢說效果立竿見影,但確實是有效的...當然,這也和程程原本的問題本來就不大有關。
等到程程要進組的時候,出戲的問題基本上就解決了。而沒有了上一個角色的影響,投入到‘上官明珠’這個角色,就屬於是水到渠成了...畢竟,對於她來說,這個角色真的是太契合了。
就連之前姚光睿覺得的難點——上官明珠不是個好演員,而程程正相反...這也不是問題。
如果程程是表麵上看到的,一直順風順水、演技從不受質疑的‘好演員’,或許還會比較難把握上官明珠的心態,以及那幾場戲中戲...但她不是啊!那種愛演戲,卻死活沒有天賦,最終把所有事情都搞砸的複雜情緒,對於她來說都是親身經曆。
事實上,程程都有點兒躍躍欲試了——在逐漸走出了‘不能出戲’的陰影之後,她抓住‘上官明珠’這個角色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她知道,這有角色本身難度就偏低的原因,但不可否認,這也是她演技進步了的表現。
她沒天賦,但在‘回檔’這樣的逆天能力,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演技還是一點一滴,緩慢卻堅實地進步著...說實在的,‘回檔’這樣的能力雖然逆天,但終究是‘外掛’,她自己都不知道這是怎麽來的,又什麽時候會失去,充滿了不確定性。
這種情況下,隻有真實提升的演技才最能讓她安心、開心。
第251章 妙不可言(11)
《海上明珠》的拍攝地並不在京城附近的影視基地, 也不在大眾最為熟知的‘東驛’,而在象山那邊...象山早年間為了幫助某位大導演拍攝一部清末民初背景的戰爭片,修建了一些民國風情的景, 就非常適合《海上明珠》這部片子。
而且象山的民國景有一個優勢, 那就是這裏有一條大河的入海口,象山影視基地就沿著大河修建了不少民國街、民國炮台、民國港口什麽的...這非常適合‘冒充’黃浦江呢。
一般的時候這沒什麽用, 但一些大場麵,或者遇上要求高、喜歡死扣細節的導演,這就很有吸引力了。
程程是在合同說好的時間進組的,她進組的時候《海上明珠》劇組正處於開機前最忙的時候。以至於來接她的工作人員也暈頭轉向,到了劇組之後搞錯了好多事情。
“程老師...真是對不起, 還是這兩天太忙了...”工作人員特別不好意思地送程程去酒店房間,一路上隻顧著道歉了。就在剛剛, 他還弄錯了程程的房間,拿錯了房卡, 掉頭又去取了一次, 讓程程多等了一會兒。
雖然是對方的工作失誤, 程程不至於完全沒感覺(事實上, 她現在對這個一路上一直犯錯的工作人員印象是很一般, 甚至有點兒差)。但是, 說到底也隻是不會接觸太多的劇組工作人員而已, 程程並沒有朝對方發脾氣。
因為這種小事發脾氣?首先程程的性格就不是那樣。其次, 對於一個接觸不會太多,對自己的生活沒什麽影響的人發脾氣, 有什麽意義呢?大概隻能顯示一個大明星的存在感了吧,就像程程不少同行做的那樣。
程程並沒有那麽無聊,所以平靜地點了點頭, 就當這件事過去了。走進自己的套間之後,洗澡休息,好不容易緩解了乘坐飛機和車子的疲勞,精神好了一點兒,她又出門了。
因為導演他們很忙,她剛剛來時也沒有打擾,這會兒她打算還是去看看,熟悉熟悉接下來要合作的人。
《海上明珠》的導演陸青正值壯年,今年42歲,以一個導演來說這是最好的年紀——過去一二十年的從業生涯積累了不少人脈和經驗,終於可以執導筒了,曾經積累的諸多靈感可以揮灑自如,不會覺得缺少,也不會枯竭。
更重要的是,導演真的是一個需要精力和體力的工作,在劇組忙忙碌碌,溝通、協調劇組所有的藝術家們...到了六十歲以後,除了少數老當益壯、年紀大了依舊能保持精力充沛的怪胎,大多數人都得麵對無可避免的下滑。
很多有名的導演到了年紀之後,依舊能穩定產出,其實是名氣起了作用...真要對比的話,作品的成就大多是不如他們更年輕的時候的了。
陸青不是張原那樣的天才導演,也沒有天降的運氣早早一夜成名,他算是導演這一行裏天分不上不下的那種。不過,他足夠努力,足夠認真,再加上有那麽一些運氣,一路以來穩紮穩打,到現在圈內地位是很穩固的。
簡單來說,他是穩定能得到項目的導演,而且項目的檔次屬於主流片,而不是院線三日遊,或者根本上不了院線的貨色。
這點要求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已經足夠淘汰大部分電影導演了。
至於說陸青導演的成績,他現在執導的電影才三部,上映的也才兩部,倒是不好蓋棺定論——第一部 電影有點兒反響平平,程程為了了解陸青導演的風格看過,嚴格點兒說,其實就是‘無聊’。
第二部 電影就好多了,商業上的反饋也不錯,票房是1.8億,以成本來說,是有賺頭的...一部在賬麵上不盈利的電影,不見得就真的會讓投資人虧,一部電影的作用當然不隻是拿票房。而一部在賬麵上都明顯盈利的電影,對於投資人來說,就每一個都是意外之喜了。
第二部 電影的好成績不知道是歪打正著,還是一個電影導演的成長,隻能說,現在加入《海上明珠》這個項目的人都希望是後者。
當然,現在大家對這個項目的風險評估是比較低的,其中重要原因就是程程——雖然這樣說有點兒武斷,或者說迷信,但大家看著程程從入行以來,參與的項目無論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是沒有失敗過的,心裏就放心了不少。
沒辦法,影視圈裏影響一個項目成敗的因素實在太多了,而且很多還是混沌的,處於暗箱中的,根本無法做到可靠的可能性分析。在最後的蓋子揭開之前,所有人都隻能是說成功的很有道理,說失敗的也有一套理論,心裏有了一個定論之後找理由而已,根本不難。
到最後,大家總會‘玄學’起來...信任某個從未失敗的人,這在圈內甚至算不上‘玄學’,非要說科學道理的話也是很有說頭的。
“導演在小會議室那邊嗎?”程程想起之前聽說的,路上抓住了某個工作人員問。
工作人員摸了摸頭,反應是在問自己還愣了一下才回答:“陸導剛剛是在小會議室,當現在已經去‘古裏公館’那邊了。”
程程知道‘古裏公館’,那是象山民國景的拍攝地之一,有不少帶花園的公館,拍攝的時候拍室內、室外都可以用到。這次拍《海上明珠》,那邊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景,有不少戲會在那邊拍。
如果程程猜的不錯,他們可能首先會集中拍在‘古裏公館’的戲。
事實也和程程猜的一樣,她到‘古裏公館’時,這邊早就有工作人員進場打掃、布置道具了。說起來,這種影視基地提供的拍攝場地都是挺粗糙的,屬於粗看可以,不能細究,仔細看的話就有明顯的廉價感,這一點在這些影視基地參觀過的人就有比較清晰的認知。
為了讓場景顯得沒那麽粗糙廉價,這需要攝影、燈光等人的努力,同樣的場景,就是有人能拍的廉價,有人能拍出質感,這也是能耐!同時,這也需要道具等人的苦心,通過一些改造和裝飾,鏡頭裏的景就有了不同的氣質,總算不會那麽千篇一律了。
程程一過來,現場導演王一凡立刻看到了她,本來有點兒摸魚的也不摸魚了,立刻跑了過來:“程老師、程老師!您怎麽過來啦?剛剛才在工作群裏見有人接您呢,沒想到您就來了!”
“休息了一下,過來見見導演...”程程沒有解釋太多,隻說了自己要做什麽。
王一凡立刻說:“應該的,應該的,都說程老師您是最有禮的一個,這次合作我算是知道啦!您看,我領您去?”
說話間,程程已經隨著王一凡往‘古裏公館’一座公館內部走了進去,王一凡的嘴‘叭叭’個不停,有點兒話癆,但不討人厭,反而有點兒說相聲的喜感。
“...陸導做事是認真的,這快開機了,好多事都要親眼看看才放過關...您往這邊走——這誰啊,這堆雜物扔這兒了?噯!這兩天太忙太亂了,真沒辦法。”地方本身沒多大,所以也沒說多少,程程就看到陸青導演。
不隻是陸青導演一個人,陸青導演身邊還環繞著幾個人,不知道正說些什麽。
程程此前隻和陸青導演見過兩麵,而且都是為了推進《海上明珠》這個項目的公事場合,所以談不到多熟悉。但就從她的直覺來說,陸青導演是一個比較嚴格的導演,這種嚴格不是單指他要求高,也是說他親和力不強,拍戲風格是命令式的。
如果他的名氣再大一些,在片場積累的威嚴再多一些,他大概就是‘片場暴君’那一類型的導演了。
導演的風格無所謂好壞,最後隻要能拍出成功的作品就好了...所以陸青導演的風格到底怎樣,程程其實並不很在意。但也有的演員、工作人員其實很怵這種導演,比如眼下,古裏公館這邊的工作人員大都就來去匆匆,不想在導演的眼皮子底下顯得沒有認真工作的樣子。
從這個角度來說,現場導演王一凡居然還能摸魚,也是心比較大了。
而從王一凡的角度來說,他倒不覺得這有什麽的,他自己的工作都做得好好的,稍微摸點魚怎麽了?陸青導演總不至於不近人情到那個地步吧?而且陸青導演的性格夠強硬的了,合作的副導演們、助理們就得有一些好說話的、工作彈性大的,不然劇組的氣氛就太險惡了。
劇組嚴格一些可以,但緊張到影響拍攝,那又是一種過錯了。
王一凡對於程程的到來還是蠻開心的,雖然是說好了開機前一天進組,但這種正當紅的大明星出什麽意外都不奇怪。最後能準時準點地進組,這在王一凡看來就是程程和傳聞中差不多的意思...劇組的大明星性格好,這絕對是個好信號。
資曆不夠深的導演非常強勢,這種時候如果大明星也很難搞,往往就意味著天大的麻煩。
王一凡今次算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程程,此前他在兩三個場合也曾經見過程程,但都沒有近前打招呼的機會。這一次能近距離接觸了,第一感覺就是‘名不虛傳’...現階段,程程就是圈內公認的最漂亮的女明星!
雖然總有一些人的審美有差異,會覺得最漂亮的女明星另有其人,但橫向對比,不去看那些已經年華老去的傳奇美人,‘公認’就是程程是最漂亮的...即使不喜歡她這一種的也得承認她美。
現在的程程,可以說是處在顏值巔峰!剛剛出道的時候她當然也很美,但十幾歲的年紀總歸是有點兒沒長開。具有少女青澀的美感固然很難得,屬於是過時不候,但純粹的‘美’,還是得長一長才能呈現。
二十出頭的她,青春貌美到了極點...皮膚緊致瑩潤,先天的優秀條件,加上良好的作息、營養、鍛煉,讓她字麵意義上有一種‘發光’的感覺。溫潤的就像是一塊玉石,靠近了看也沒有一點瑕疵。
真的,就讓人覺得‘這是真實存在的人嗎’‘怎麽會有這樣的人’......對於頂級的美女來說,鏡頭其實是削弱他們的。
王一凡是圈內人,見過的美女真不少了,但看到程程也會和一些第一次見明星的人一樣,有一種驚歎感。同時,他也認可了這次組裏攝影師的說法——像程程這種美女,就該多拍戲!將她最美的年華都留作影像,這樣才不算浪費了她的美貌。
不然的話,簡直是對世界的犯罪嘛!
王一凡帶著程程過去找到了陸青導演,陸青導演停下了原本的討論,麵對程程的問好,點了點頭:“...程程你來了就正好,我們正在說演員配合的事...你看看,那幾場公館的戲——哦,你先看看這個景,這個景是你的房間,你覺得怎麽樣?”
影片裏人物的房間體現人物性格,甚至做出某種程度的隱喻,這是很常見的。程程也不以為怪,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和導演等人一起看了起來...說實在的,她覺得這還挺好的呢,這種事情導演喜歡征求演員的看法的有,不喜歡的也有。作為演員,而且是對表演很有想法的演員,她當然是喜歡前者的。
陪著看了一會兒,程程很快以她的專業和認真跟上了陸青導演的工作節奏。這種同樣‘萬事戲為先’的風格讓陸青頗為滿意,一起去吃晚飯的時候就笑著指了指身邊戴鴨舌帽的年輕人:“亞洲你和程程多熟悉熟悉,馬上就要拍戲了嘛!”
一直非常低調,看起來簡直像是導演助理的年輕人其實是《海上明珠》這個項目的男主角,也是這個戲的二番。程程早就知道他會是自己的搭檔,提前看過了他演的戲,對於他那張臉也有相當的敏感度,所以倒是一眼看到了他。
劉亞洲看著程程,笑著就點了點頭,似乎有點兒不愛說話的樣子,但不能說不好相處。
程程看到劉亞洲的第一感覺...嗯,第一感覺是,他的形體課一定學的很好,雖然沒有拍戲,也談不上緊繃、特意,但他站在那裏就有一種長身玉立的感覺。
劉亞洲屬於是明星裏麵,乍一看並不會很驚豔,被觀眾一眼察覺美貌的類型。但他絕對是帥哥,而且是很‘正’的那種帥,非常耐拍...簡單來說,天生的電影臉,在電視劇裏反而很難顯出他的優勢。
這種恰到好處的外貌條件對於純粹的演員來說其實是很有優勢的——某種程度上來說,程程的臉固然讓她在飾演一些殿堂級美女時不費吹灰之力就很有說服力,但也限製了她的戲路。
當然,這種限製並不絕對...外貌條件差一些的演員要演美人,這難度會很大,需要有超強的演技,以風情代替美貌。但外貌條件優越的演員要實驗平凡,甚至醜陋的角色,難度就沒有那麽大了,需要的隻是一顆決心,一顆為了表演稍微犧牲一下的決心。
要通過外力衝擊殿堂級美女,千難萬難。可要是殿堂級美女扮醜女,那就太容易了,現在的特效化妝完全支持這一點。
程程朝劉亞洲也笑了笑,兩人在《海上明珠》這個項目之前沒什麽交集...事實上,《海上明珠》籌備階段他們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過碰麵,這算是他們第一次正式見麵了。
不過在圈內,之前兩個一句話都沒有說過的人,進組第二天就要演情侶、拍吻戲也不算什麽,所以大家都感覺氣氛正常、情況良好。
吃晚飯的時候,劉亞洲和程程之間略顯生澀的氛圍也沒有引起別人的在意...倒是善於察言觀色的王一凡看出了一點兒問題,程程也就算了,圈內出名的‘鐵壁’,對異性是真的慢熱。
但劉亞洲可不是這樣的,之前王一凡就和陸青導演合作,當然也和陸青導演帶出來的劉亞洲挺熟悉——劉亞洲的性格是很大方的,沒什麽明星架子,善於和劇組任何人打好關係。這不隻是他還不算出名的關係,而是他性格、情商真的特別出色。
他的演技條件擺在那裏,又是這種高情商的...說實在的,王一凡從不懷疑他能出頭!對於劉亞洲這種演員,出頭差的就是機會而已。
而陸青導演肯提攜他,他的機會也來了。
以劉亞洲平常的表現來說,他今天可有點兒反常——王一凡是這樣想的,但也就是這麽一想。人都有反常的時候,或許就是劉亞洲今天有什麽心事呢?反正和自己沒關係,他幹嘛追根究底想那麽多?
所以種種念頭也就是一閃而過,王一凡很快就拋到腦後了。
事實上,第二天在酒店餐廳看到程程和劉亞洲不在一個桌上吃飯,但桌子和桌子是相鄰的的時候,他都已經忘記前一天察覺到的劉亞洲的小小‘異常’了。
程程昨晚照舊是早早睡下,然後今天淩晨起床出晨功。這會兒算是結束了晨功,過來吃早飯的。她才坐下,劉亞洲也出現在了餐廳門口,要了早餐之後,還坐在了她旁邊一桌,和她很自然地打了一個招呼。
這一天是劇組的開機日,說忙不忙,說不忙也忙,忙的是事多,開機儀式、發布會,要和記者打官腔等等。不忙的是,程程作為一個成熟的藝人,對這些事已經駕輕就熟了,不需要很早就做很多準備,大多數時候隻要見招拆招就好。
真要說的話,半天多下來,需要她打起精神應付的場合加起來也不夠半個多小時吧。
等到一切都應付過去了,‘古裏公館’那邊機器也假設好了,陸青就讓程程和劉亞洲準備拍《海上明珠》的第一場戲——戲比較簡單,不隻是對程程和劉亞洲兩個演員簡單,也是對整個劇組簡單。
就兩個演員的對手戲,還是室內小景,協調容易,都不需要調度的,就拍、就硬拍...還能怎麽簡單?
這個時候,劇組所有人的注意力是比較集中的,畢竟是第一場戲,大家都想有個開門紅‘一場過’,討個好兆頭。但與此同時,大家的心情都比較放鬆,一個是戲簡單,一個是,這不是拍攝後期趕進度,陷入加班地獄的時候。
事實上,這場戲一點兒不出乎所料,一條就過了(當然,為了讓剪輯師剪的時候有足夠的素材可剪,很多戲就算一條救過,也是要拍上幾條不同機位的【有的機位可以同時拍,有的不行,因為在別的機位裏,這個機位可能會出現機器,然後就露餡兒了】)。
程程和劉亞洲的表現都很‘舉重若輕’,就是那種有演技的演員在演簡單戲的時候,不經意體現的自如。
程程和劉亞洲有這個實力,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倒也沒什麽驚訝。事實上,他們要是沒有這樣的表現,大家才覺得奇怪呢!
真正算得上意外之喜的是,鏡頭裏劉亞洲和程程的‘反應’。
過了之後,王一凡就和陸青一起看剛剛拍的鏡頭,忍不住多了句嘴:“還真沒想到程老師和劉老師這麽合適...之前看兩位老師的影視素材,還有試鏡鏡頭什麽的,效果其實挺一般的。”
這裏其實是說程程和劉亞洲沒什麽cp感,看上去就很難有情侶火花的樣子...這很正常,cp感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任何演員在一起時都會有的,事實上,這都快成一種玄學了,有的人就是,沒有的人就是沒有,演技也不一定能改變這個。
不過,程程和劉亞洲沒有cp感本身並不是什麽大問題,因為《海上明珠》本來就不是愛情電影。這是一部民國推理電影,女主角是‘偵探’,男主角是她的‘助手’兼‘舔狗’。
“你是非常入戲的演員,以你的表演方式,才出問題我反而比較驚訝。”心理醫生的話是真心話,說的也很誠懇,而且這樣說也減輕了程程的心理壓力——是的,我現在有了一點兒問題,但這隻是小問題而已。
“可能是你每部戲之間的間隔足夠大,你又有意調節的原因...這一次的話,是你最近太忙了才出問題的。”
心理醫生當然也有給一些建議,一些技巧可以幫助她走出之前的角色。
這些技巧看上去挺老生常談的,就算沒有心理醫生,作為一名專業的演員多多少少也應該聽說過的。但之前程程不見得很正視那些,也沒有下定決心要用。現在有了‘醫囑’,嚴格去做,那又不同了。
不敢說效果立竿見影,但確實是有效的...當然,這也和程程原本的問題本來就不大有關。
等到程程要進組的時候,出戲的問題基本上就解決了。而沒有了上一個角色的影響,投入到‘上官明珠’這個角色,就屬於是水到渠成了...畢竟,對於她來說,這個角色真的是太契合了。
就連之前姚光睿覺得的難點——上官明珠不是個好演員,而程程正相反...這也不是問題。
如果程程是表麵上看到的,一直順風順水、演技從不受質疑的‘好演員’,或許還會比較難把握上官明珠的心態,以及那幾場戲中戲...但她不是啊!那種愛演戲,卻死活沒有天賦,最終把所有事情都搞砸的複雜情緒,對於她來說都是親身經曆。
事實上,程程都有點兒躍躍欲試了——在逐漸走出了‘不能出戲’的陰影之後,她抓住‘上官明珠’這個角色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她知道,這有角色本身難度就偏低的原因,但不可否認,這也是她演技進步了的表現。
她沒天賦,但在‘回檔’這樣的逆天能力,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演技還是一點一滴,緩慢卻堅實地進步著...說實在的,‘回檔’這樣的能力雖然逆天,但終究是‘外掛’,她自己都不知道這是怎麽來的,又什麽時候會失去,充滿了不確定性。
這種情況下,隻有真實提升的演技才最能讓她安心、開心。
第251章 妙不可言(11)
《海上明珠》的拍攝地並不在京城附近的影視基地, 也不在大眾最為熟知的‘東驛’,而在象山那邊...象山早年間為了幫助某位大導演拍攝一部清末民初背景的戰爭片,修建了一些民國風情的景, 就非常適合《海上明珠》這部片子。
而且象山的民國景有一個優勢, 那就是這裏有一條大河的入海口,象山影視基地就沿著大河修建了不少民國街、民國炮台、民國港口什麽的...這非常適合‘冒充’黃浦江呢。
一般的時候這沒什麽用, 但一些大場麵,或者遇上要求高、喜歡死扣細節的導演,這就很有吸引力了。
程程是在合同說好的時間進組的,她進組的時候《海上明珠》劇組正處於開機前最忙的時候。以至於來接她的工作人員也暈頭轉向,到了劇組之後搞錯了好多事情。
“程老師...真是對不起, 還是這兩天太忙了...”工作人員特別不好意思地送程程去酒店房間,一路上隻顧著道歉了。就在剛剛, 他還弄錯了程程的房間,拿錯了房卡, 掉頭又去取了一次, 讓程程多等了一會兒。
雖然是對方的工作失誤, 程程不至於完全沒感覺(事實上, 她現在對這個一路上一直犯錯的工作人員印象是很一般, 甚至有點兒差)。但是, 說到底也隻是不會接觸太多的劇組工作人員而已, 程程並沒有朝對方發脾氣。
因為這種小事發脾氣?首先程程的性格就不是那樣。其次, 對於一個接觸不會太多,對自己的生活沒什麽影響的人發脾氣, 有什麽意義呢?大概隻能顯示一個大明星的存在感了吧,就像程程不少同行做的那樣。
程程並沒有那麽無聊,所以平靜地點了點頭, 就當這件事過去了。走進自己的套間之後,洗澡休息,好不容易緩解了乘坐飛機和車子的疲勞,精神好了一點兒,她又出門了。
因為導演他們很忙,她剛剛來時也沒有打擾,這會兒她打算還是去看看,熟悉熟悉接下來要合作的人。
《海上明珠》的導演陸青正值壯年,今年42歲,以一個導演來說這是最好的年紀——過去一二十年的從業生涯積累了不少人脈和經驗,終於可以執導筒了,曾經積累的諸多靈感可以揮灑自如,不會覺得缺少,也不會枯竭。
更重要的是,導演真的是一個需要精力和體力的工作,在劇組忙忙碌碌,溝通、協調劇組所有的藝術家們...到了六十歲以後,除了少數老當益壯、年紀大了依舊能保持精力充沛的怪胎,大多數人都得麵對無可避免的下滑。
很多有名的導演到了年紀之後,依舊能穩定產出,其實是名氣起了作用...真要對比的話,作品的成就大多是不如他們更年輕的時候的了。
陸青不是張原那樣的天才導演,也沒有天降的運氣早早一夜成名,他算是導演這一行裏天分不上不下的那種。不過,他足夠努力,足夠認真,再加上有那麽一些運氣,一路以來穩紮穩打,到現在圈內地位是很穩固的。
簡單來說,他是穩定能得到項目的導演,而且項目的檔次屬於主流片,而不是院線三日遊,或者根本上不了院線的貨色。
這點要求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已經足夠淘汰大部分電影導演了。
至於說陸青導演的成績,他現在執導的電影才三部,上映的也才兩部,倒是不好蓋棺定論——第一部 電影有點兒反響平平,程程為了了解陸青導演的風格看過,嚴格點兒說,其實就是‘無聊’。
第二部 電影就好多了,商業上的反饋也不錯,票房是1.8億,以成本來說,是有賺頭的...一部在賬麵上不盈利的電影,不見得就真的會讓投資人虧,一部電影的作用當然不隻是拿票房。而一部在賬麵上都明顯盈利的電影,對於投資人來說,就每一個都是意外之喜了。
第二部 電影的好成績不知道是歪打正著,還是一個電影導演的成長,隻能說,現在加入《海上明珠》這個項目的人都希望是後者。
當然,現在大家對這個項目的風險評估是比較低的,其中重要原因就是程程——雖然這樣說有點兒武斷,或者說迷信,但大家看著程程從入行以來,參與的項目無論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是沒有失敗過的,心裏就放心了不少。
沒辦法,影視圈裏影響一個項目成敗的因素實在太多了,而且很多還是混沌的,處於暗箱中的,根本無法做到可靠的可能性分析。在最後的蓋子揭開之前,所有人都隻能是說成功的很有道理,說失敗的也有一套理論,心裏有了一個定論之後找理由而已,根本不難。
到最後,大家總會‘玄學’起來...信任某個從未失敗的人,這在圈內甚至算不上‘玄學’,非要說科學道理的話也是很有說頭的。
“導演在小會議室那邊嗎?”程程想起之前聽說的,路上抓住了某個工作人員問。
工作人員摸了摸頭,反應是在問自己還愣了一下才回答:“陸導剛剛是在小會議室,當現在已經去‘古裏公館’那邊了。”
程程知道‘古裏公館’,那是象山民國景的拍攝地之一,有不少帶花園的公館,拍攝的時候拍室內、室外都可以用到。這次拍《海上明珠》,那邊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景,有不少戲會在那邊拍。
如果程程猜的不錯,他們可能首先會集中拍在‘古裏公館’的戲。
事實也和程程猜的一樣,她到‘古裏公館’時,這邊早就有工作人員進場打掃、布置道具了。說起來,這種影視基地提供的拍攝場地都是挺粗糙的,屬於粗看可以,不能細究,仔細看的話就有明顯的廉價感,這一點在這些影視基地參觀過的人就有比較清晰的認知。
為了讓場景顯得沒那麽粗糙廉價,這需要攝影、燈光等人的努力,同樣的場景,就是有人能拍的廉價,有人能拍出質感,這也是能耐!同時,這也需要道具等人的苦心,通過一些改造和裝飾,鏡頭裏的景就有了不同的氣質,總算不會那麽千篇一律了。
程程一過來,現場導演王一凡立刻看到了她,本來有點兒摸魚的也不摸魚了,立刻跑了過來:“程老師、程老師!您怎麽過來啦?剛剛才在工作群裏見有人接您呢,沒想到您就來了!”
“休息了一下,過來見見導演...”程程沒有解釋太多,隻說了自己要做什麽。
王一凡立刻說:“應該的,應該的,都說程老師您是最有禮的一個,這次合作我算是知道啦!您看,我領您去?”
說話間,程程已經隨著王一凡往‘古裏公館’一座公館內部走了進去,王一凡的嘴‘叭叭’個不停,有點兒話癆,但不討人厭,反而有點兒說相聲的喜感。
“...陸導做事是認真的,這快開機了,好多事都要親眼看看才放過關...您往這邊走——這誰啊,這堆雜物扔這兒了?噯!這兩天太忙太亂了,真沒辦法。”地方本身沒多大,所以也沒說多少,程程就看到陸青導演。
不隻是陸青導演一個人,陸青導演身邊還環繞著幾個人,不知道正說些什麽。
程程此前隻和陸青導演見過兩麵,而且都是為了推進《海上明珠》這個項目的公事場合,所以談不到多熟悉。但就從她的直覺來說,陸青導演是一個比較嚴格的導演,這種嚴格不是單指他要求高,也是說他親和力不強,拍戲風格是命令式的。
如果他的名氣再大一些,在片場積累的威嚴再多一些,他大概就是‘片場暴君’那一類型的導演了。
導演的風格無所謂好壞,最後隻要能拍出成功的作品就好了...所以陸青導演的風格到底怎樣,程程其實並不很在意。但也有的演員、工作人員其實很怵這種導演,比如眼下,古裏公館這邊的工作人員大都就來去匆匆,不想在導演的眼皮子底下顯得沒有認真工作的樣子。
從這個角度來說,現場導演王一凡居然還能摸魚,也是心比較大了。
而從王一凡的角度來說,他倒不覺得這有什麽的,他自己的工作都做得好好的,稍微摸點魚怎麽了?陸青導演總不至於不近人情到那個地步吧?而且陸青導演的性格夠強硬的了,合作的副導演們、助理們就得有一些好說話的、工作彈性大的,不然劇組的氣氛就太險惡了。
劇組嚴格一些可以,但緊張到影響拍攝,那又是一種過錯了。
王一凡對於程程的到來還是蠻開心的,雖然是說好了開機前一天進組,但這種正當紅的大明星出什麽意外都不奇怪。最後能準時準點地進組,這在王一凡看來就是程程和傳聞中差不多的意思...劇組的大明星性格好,這絕對是個好信號。
資曆不夠深的導演非常強勢,這種時候如果大明星也很難搞,往往就意味著天大的麻煩。
王一凡今次算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程程,此前他在兩三個場合也曾經見過程程,但都沒有近前打招呼的機會。這一次能近距離接觸了,第一感覺就是‘名不虛傳’...現階段,程程就是圈內公認的最漂亮的女明星!
雖然總有一些人的審美有差異,會覺得最漂亮的女明星另有其人,但橫向對比,不去看那些已經年華老去的傳奇美人,‘公認’就是程程是最漂亮的...即使不喜歡她這一種的也得承認她美。
現在的程程,可以說是處在顏值巔峰!剛剛出道的時候她當然也很美,但十幾歲的年紀總歸是有點兒沒長開。具有少女青澀的美感固然很難得,屬於是過時不候,但純粹的‘美’,還是得長一長才能呈現。
二十出頭的她,青春貌美到了極點...皮膚緊致瑩潤,先天的優秀條件,加上良好的作息、營養、鍛煉,讓她字麵意義上有一種‘發光’的感覺。溫潤的就像是一塊玉石,靠近了看也沒有一點瑕疵。
真的,就讓人覺得‘這是真實存在的人嗎’‘怎麽會有這樣的人’......對於頂級的美女來說,鏡頭其實是削弱他們的。
王一凡是圈內人,見過的美女真不少了,但看到程程也會和一些第一次見明星的人一樣,有一種驚歎感。同時,他也認可了這次組裏攝影師的說法——像程程這種美女,就該多拍戲!將她最美的年華都留作影像,這樣才不算浪費了她的美貌。
不然的話,簡直是對世界的犯罪嘛!
王一凡帶著程程過去找到了陸青導演,陸青導演停下了原本的討論,麵對程程的問好,點了點頭:“...程程你來了就正好,我們正在說演員配合的事...你看看,那幾場公館的戲——哦,你先看看這個景,這個景是你的房間,你覺得怎麽樣?”
影片裏人物的房間體現人物性格,甚至做出某種程度的隱喻,這是很常見的。程程也不以為怪,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和導演等人一起看了起來...說實在的,她覺得這還挺好的呢,這種事情導演喜歡征求演員的看法的有,不喜歡的也有。作為演員,而且是對表演很有想法的演員,她當然是喜歡前者的。
陪著看了一會兒,程程很快以她的專業和認真跟上了陸青導演的工作節奏。這種同樣‘萬事戲為先’的風格讓陸青頗為滿意,一起去吃晚飯的時候就笑著指了指身邊戴鴨舌帽的年輕人:“亞洲你和程程多熟悉熟悉,馬上就要拍戲了嘛!”
一直非常低調,看起來簡直像是導演助理的年輕人其實是《海上明珠》這個項目的男主角,也是這個戲的二番。程程早就知道他會是自己的搭檔,提前看過了他演的戲,對於他那張臉也有相當的敏感度,所以倒是一眼看到了他。
劉亞洲看著程程,笑著就點了點頭,似乎有點兒不愛說話的樣子,但不能說不好相處。
程程看到劉亞洲的第一感覺...嗯,第一感覺是,他的形體課一定學的很好,雖然沒有拍戲,也談不上緊繃、特意,但他站在那裏就有一種長身玉立的感覺。
劉亞洲屬於是明星裏麵,乍一看並不會很驚豔,被觀眾一眼察覺美貌的類型。但他絕對是帥哥,而且是很‘正’的那種帥,非常耐拍...簡單來說,天生的電影臉,在電視劇裏反而很難顯出他的優勢。
這種恰到好處的外貌條件對於純粹的演員來說其實是很有優勢的——某種程度上來說,程程的臉固然讓她在飾演一些殿堂級美女時不費吹灰之力就很有說服力,但也限製了她的戲路。
當然,這種限製並不絕對...外貌條件差一些的演員要演美人,這難度會很大,需要有超強的演技,以風情代替美貌。但外貌條件優越的演員要實驗平凡,甚至醜陋的角色,難度就沒有那麽大了,需要的隻是一顆決心,一顆為了表演稍微犧牲一下的決心。
要通過外力衝擊殿堂級美女,千難萬難。可要是殿堂級美女扮醜女,那就太容易了,現在的特效化妝完全支持這一點。
程程朝劉亞洲也笑了笑,兩人在《海上明珠》這個項目之前沒什麽交集...事實上,《海上明珠》籌備階段他們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過碰麵,這算是他們第一次正式見麵了。
不過在圈內,之前兩個一句話都沒有說過的人,進組第二天就要演情侶、拍吻戲也不算什麽,所以大家都感覺氣氛正常、情況良好。
吃晚飯的時候,劉亞洲和程程之間略顯生澀的氛圍也沒有引起別人的在意...倒是善於察言觀色的王一凡看出了一點兒問題,程程也就算了,圈內出名的‘鐵壁’,對異性是真的慢熱。
但劉亞洲可不是這樣的,之前王一凡就和陸青導演合作,當然也和陸青導演帶出來的劉亞洲挺熟悉——劉亞洲的性格是很大方的,沒什麽明星架子,善於和劇組任何人打好關係。這不隻是他還不算出名的關係,而是他性格、情商真的特別出色。
他的演技條件擺在那裏,又是這種高情商的...說實在的,王一凡從不懷疑他能出頭!對於劉亞洲這種演員,出頭差的就是機會而已。
而陸青導演肯提攜他,他的機會也來了。
以劉亞洲平常的表現來說,他今天可有點兒反常——王一凡是這樣想的,但也就是這麽一想。人都有反常的時候,或許就是劉亞洲今天有什麽心事呢?反正和自己沒關係,他幹嘛追根究底想那麽多?
所以種種念頭也就是一閃而過,王一凡很快就拋到腦後了。
事實上,第二天在酒店餐廳看到程程和劉亞洲不在一個桌上吃飯,但桌子和桌子是相鄰的的時候,他都已經忘記前一天察覺到的劉亞洲的小小‘異常’了。
程程昨晚照舊是早早睡下,然後今天淩晨起床出晨功。這會兒算是結束了晨功,過來吃早飯的。她才坐下,劉亞洲也出現在了餐廳門口,要了早餐之後,還坐在了她旁邊一桌,和她很自然地打了一個招呼。
這一天是劇組的開機日,說忙不忙,說不忙也忙,忙的是事多,開機儀式、發布會,要和記者打官腔等等。不忙的是,程程作為一個成熟的藝人,對這些事已經駕輕就熟了,不需要很早就做很多準備,大多數時候隻要見招拆招就好。
真要說的話,半天多下來,需要她打起精神應付的場合加起來也不夠半個多小時吧。
等到一切都應付過去了,‘古裏公館’那邊機器也假設好了,陸青就讓程程和劉亞洲準備拍《海上明珠》的第一場戲——戲比較簡單,不隻是對程程和劉亞洲兩個演員簡單,也是對整個劇組簡單。
就兩個演員的對手戲,還是室內小景,協調容易,都不需要調度的,就拍、就硬拍...還能怎麽簡單?
這個時候,劇組所有人的注意力是比較集中的,畢竟是第一場戲,大家都想有個開門紅‘一場過’,討個好兆頭。但與此同時,大家的心情都比較放鬆,一個是戲簡單,一個是,這不是拍攝後期趕進度,陷入加班地獄的時候。
事實上,這場戲一點兒不出乎所料,一條就過了(當然,為了讓剪輯師剪的時候有足夠的素材可剪,很多戲就算一條救過,也是要拍上幾條不同機位的【有的機位可以同時拍,有的不行,因為在別的機位裏,這個機位可能會出現機器,然後就露餡兒了】)。
程程和劉亞洲的表現都很‘舉重若輕’,就是那種有演技的演員在演簡單戲的時候,不經意體現的自如。
程程和劉亞洲有這個實力,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倒也沒什麽驚訝。事實上,他們要是沒有這樣的表現,大家才覺得奇怪呢!
真正算得上意外之喜的是,鏡頭裏劉亞洲和程程的‘反應’。
過了之後,王一凡就和陸青一起看剛剛拍的鏡頭,忍不住多了句嘴:“還真沒想到程老師和劉老師這麽合適...之前看兩位老師的影視素材,還有試鏡鏡頭什麽的,效果其實挺一般的。”
這裏其實是說程程和劉亞洲沒什麽cp感,看上去就很難有情侶火花的樣子...這很正常,cp感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任何演員在一起時都會有的,事實上,這都快成一種玄學了,有的人就是,沒有的人就是沒有,演技也不一定能改變這個。
不過,程程和劉亞洲沒有cp感本身並不是什麽大問題,因為《海上明珠》本來就不是愛情電影。這是一部民國推理電影,女主角是‘偵探’,男主角是她的‘助手’兼‘舔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