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角色之間不能說完全沒什麽,但女主角上官明珠對男主角真不到戀人那份上。更不要提,這個電影裏,愛情從來不是主線,隻能說是劇情裏的一點兒小調劑。在大家走推理線有點兒膩的時候,可以看看男主角為女主角搞笑又犯蠢。
嗯,男主角名叫範敏鍾,也是大上海十裏洋場裏數得著的大少爺,家裏就是有錢!和女主角從小認識,一直暗戀女主角...就屬於是那種乍一看很紈絝,其實是個搞笑角色的那種定位。
女主要拍電影當演員,他立刻就花錢自己組了一個劇組,邀請她當女一號,自己則是當導演——當然,專業的事由副導演來做。
女主要要查案,想要調查,中間有需要動用特權的地方,他都發揮了自己的鈔能力,以及‘黃浦江交際花’的能力,讓一切事情都變得簡單容易......
第252章 妙不可言(12)
因為角色定位的關係, 《海上明珠》的男女主角cp感差一些並不是問題,大家也不用看他們的戀愛推拉,隻要看男主角又搞笑又專情, 給女主角充當半個外掛就好了。但是,兩個人之間有cp感, 反應能夠好一些, 這當然也是好事。
怎麽說,這也是對戲有利的事。
當然,《海上明珠》這部戲開拍以後,大家也發現了, 對戲有利的事又何止這一件呢!應該說,這部戲是真的拍的很順。從一開始, 演員們就都很在狀態, 劇組其他人呢, 雖然因為導演過於嚴格有點兒繃著了, 但因為演員狀態很好, 大家的工作量相應減少,就也還好, 不會比在其他劇組難過很多。
拍戲很多時候就是這樣, 講究一個‘狀態’,狀態好的話可以想什麽來什麽, 設想的效果就是容易達到。而如果狀態不好,就是禍不單行,總會有越來越多的意外、麻煩找上門來。
“我感覺啊,我們陸導最近的脾氣都變好了不少,他以前明明是一拍戲就‘六親不認’的......”拍了幾天之後,程程和王一凡算是很熟了, 這裏麵有王一凡刻意交好的原因,也有他這個人很會做人,上趕著交好也能把姿態做的不難看的原因。
程程也是正常人,一個對著自己總是笑臉、好話不斷,低姿態偏偏也不諂媚的人,她當然也容易有一些好感。
王一凡並不經常在程程拍戲間隙去閑聊,那個時候他可能有工作要做是一方麵,當著劇組內外那麽多人的麵上趕著,他自己要不要那麽諂媚,程程能不能接受這是另一麵。他找程程,除了工作需要外,一般都在下戲後,或者上戲前做造型的時候。
工作之外聊聊天,提點程程一些拍戲的安排,又或者幫程程點兒小忙(也可能是請程程幫自己一點小忙),關係就慢慢拉起來了。
這時候也是,程程在化妝的時候他就過來了...民國戲的妝造麽,肯定沒有古裝戲麻煩,花的時間少了很多。但相比起現代戲,還是有一些講究的,特別是一些‘經典妝麵’的塑造,其實也和古裝劇差不多。
不過今天的戲不算什麽經典妝麵,她的發型是二三十年代很常見,她在這部劇裏也很常見的齊耳短發,隻不過為了摩登,臉頰兩側的短發微微上翹著。顯得更女性化了一些,那個時候流行如此,也有修飾臉型的作用。
衣服呢則是一間綠色的筒領旗袍,這種旗袍形製上和印象中的旗袍差別很大,領子不是立領、圓領之類傳統的央視,也沒有盤扣什麽的。這可能是借鑒了愛德華時期西方女士襯衣的領型(當時因為亞曆山德拉王妃喜歡穿高領的衣服,所以這種領子成為流行,據說是為了遮住脖子上的傷疤),借鑒的很成功,看起來很簡潔優雅。
在一眾旗袍er中既不顯得突兀,又不動聲色地強調了女主角上官明珠的摩登大膽。
化妝師還給程程找了一條同是綠色係的絲巾,絲巾上是幾何圖案,完全的‘art deco’風格呢。這條絲巾不是用來係在脖子上的,而是係在頭上的,化妝師的係法也是複古的那種,一係上這個頭巾啊,那種上世紀的感覺就來了。
“陸導這還叫脾氣好啊?”化妝時係完了頭巾,又去找了一條長珍珠項鏈給程程戴,白了王一凡一眼:“最近我們可被折騰的夠嗆,稍有點兒失誤,陸導罵人可一點兒不含糊!”
這次的造型師團隊算是第一次合作的,雖然過去也經曆過嚴格的導演,但顯然陸青導演的程度讓他們不怎麽適應。
“哈哈、哈哈...”王一凡幹笑了兩聲,才接著說道:“都是為了戲好嘛...咱們為了一出戲聚在一起,也就是兩三個月功夫,兩三個月抓抓緊,成就一個好作品,之後都能受益......”
“別別別、別上大道理,這道理誰都知道,但不好受還是一樣的。”化妝師‘哼’了一聲,又給程程戴上了耳環:“小陳啊,之前那盒子花兒呢?對,就是那盒子絨花。”
一個助理翻找了半分鍾,拿來了一個書本大小的盒子,打開來,裏麵黑絨底襯,放了五六朵絨花。她拿了一朵棕色的、帶兩片綠葉的菊花,比了比,然後給別在了程程領口斜下方。這是普通旗袍斜襟盤扣處,不過這筒領旗袍並沒有盤扣就是了。
“現在啊,最能支撐我在劇組的快樂就是程老師了...給程老師化妝真的是太容易,太快樂了,怎麽都好看,怎麽就那麽好看啊?”化妝師弄完了之後,對著鏡子看自己的‘作品’,興致很高。
給程程化妝的‘簡單’在於,程程真的是少見的無死角演員——普通人就說了,就算是長得好看的明星,大多數也是‘限定角度’的,有的角度看上去就是沒那麽好看,大多數大家覺得‘崩顏值’的圖是怎麽來的?可以說是黑子特意出的醜圖,但不可否認,其中不少情況就是明星的顏值死角被拍到了。
對於劇組來說,一個演員的顏值死角多,就會導致拍攝工作受影響!有些角度人家不讓拍,能怎麽辦?
這個問題在拍電影的時候還好一些,電影的話,雖然也有特別追求主角顏值的,但大多數都更講究一個‘質感’。拍電視劇的時候這個問題要更麻煩,粉絲在意,演員也在意,最後就沒辦法了,得妥協。
不過,攝影的天然限製少了,給造型這邊的壓力卻還是一樣的...程程長得漂亮,又演技好,隻要不是扮醜演角色,那對造型師來說就真是活菩薩了——且不說妝造醜的話,程程可以挽救。就算妝造不醜,有的時候也需要演員配合啊!
特別是古裝、民國妝什麽的,這種非現代的妝容,想要盡可能複原那個時候的‘真實’,帶出‘質感’,又要讓現代觀眾看的適應,覺得符合自己的審美,這可是一個技術活兒。程程出現在這裏,降低了這個技術活兒的難度,她那張臉真的把各種風格都消化的很好呢。
給她化妝,化妝師是真的降了難度,另外,看到手下出來一個這麽漂亮的人物,也是真的有成就感,喜歡的不行...找回了小時候給芭比娃娃換裝的樂趣。
“最近在看《光明市》嘛,真的,劇裏那麽甜,那麽賽博朋克,那麽ai的小蝶,現在卻這麽舊時代風情...程老師真的是寶藏女孩,程老師出來演戲,真的是給我們這些觀眾的眼睛享受。”化妝師這話說的,光聽這段會覺得誇的太過了,是不是顯得過於討好了?
但如果知道她最近是怎麽追劇的,就不會這樣覺得了。最近她在追正在播的《光明市》,朋友圈都掛滿了!基本上,除了工作她就泡在這部劇裏了。而且不隻是這部劇,程程之前的作品她都是有推的。
她是程程的顏粉。
圈內人追星肯定比圈外人少見的多,畢竟離得近了,有些濾鏡就被打碎了。不過也有例外,圈內追星是有的。
“說起《光明市》啊,最近是在‘麥田’上播出了吧?”王一凡樂得話題從陸青如何嚴苛上轉移,這種直接埋怨頂頭上司的話,隻是一次合作、也沒有離得那麽近的人可以說,他這種和導演關係比較緊密的人就不好說了。但一個字不說,始終維護導演又會讓他顯得和‘群眾’格格不入,自絕於人民,所以還真挺難的。
“我看外網的點擊量破了國產劇的記錄了吧?”王一凡特別說了一個細節,以顯示自己很關心這個,而不是和大家泛泛而談,其實並沒有真的去了解。
“破了國產劇的記錄有什麽稀奇的?國產劇上‘麥田’那都是小眾劇,根本沒什麽播放量!”化妝師又白了王一凡一眼,顯然她對此的了解要多得多,很快就興致勃勃地說開了:“應該說,《光明市》現在在‘麥田’上的熱度也在節節攀升!大家都在猜測,《光明市》能不能和‘麥田’上的普通劇集正麵對抗,而不是在國產劇的小賽道裏玩耍。”
‘麥田’和深紅視頻這些一樣,都是視頻網站,是做長視頻內容的,簡單來說,就是主打電影、電視劇、綜藝這些,而不是碎片化的短視頻。這是國際上最大的視頻網站,也會買國內的劇,不過相對比較少。
主要是國產劇在國際市場上確實小眾。
《光明市》算是登錄‘麥田’很快的劇了,賣的價在國產劇來說也是比較高的。這主要是因為《光明市》的題材足夠國際化,不僅不是特別具有華夏特色,以至於對外國人來說觀看門檻比較高的劇集,還是在國外也算是理解壁障較低的類型。
未來都市、賽博朋克、大逃殺...這些元素是脫離現實的,挺懸浮的,具有幻想性的,而且是根植於現代社會的幻想性——即使是拍現代劇,現代的華夏對於外國觀眾來說,也存在理解的問題。但《光明市》這種根植於現代社會的幻想投影,本身就不真實了,反而大家的理解、感覺更相似,不存在門檻了。
除了角色們是華夏人,《光明市》這個劇裏的任一元素,出現在美劇、英劇、日劇等等裏,都是一點兒不錯的。
正是因為這個,所以‘麥田’的人很快就決定要買下《光明市》了,他們覺得這是一個挺有前途的項目——買國產劇很便宜,至少對富得流油的‘麥田’來說是真的很便宜!他們也不是說要《光明市》做他們的主推項目,能夠挑起麥田的流量大旗,就是覺得這個項目能賺,進的比出的多。
事實上,《光明市》也沒有辜負當時主持這個引進項目的人的期待,在短暫的發酵之後,很快顯現出了黑馬的氣質。
和人家麥田主推的‘大項目’沒法比,但花的錢、投入的宣傳資源也完全不能比啊!資本是逐利的,確定《光明市》有以小博大的潛質之後,‘麥田’那方也一改之前放任的態度,開始給《光明市》設計宣傳了。
現在還沒有看出效果,才一個開始...但粉絲們是挺看好的。畢竟不宣傳都能冒頭,麥田官方給了宣傳資源,那肯定是更好的——更重要的是,國內看的版本,進度都快推到大結局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崩,每集都有爆點,情節是很緊湊、很勾人的。由此,大家有信心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這個情況真的讓人鬆了一口氣,之前有大規模黑《光明市》的嘛,你們知道的,就是‘防爆’...現在因為《光明市》牆外開花,黑子的聲音都小了一些。”說起這個的時候,化妝間裏的人都露出了‘你知我知’的笑容。
拿錢的黑子是不會講道理的...有的黑子會講道理,因為他們黑人也是出於‘本心’,不管這個‘本心’是不是有人刻意引導的結果。而隻要是出於‘本心’,就是有可能講道理的。但拿錢的不同,人家那個是工作,工作就要有職業道德。
所以《光明市》網播火熱,不少人都追劇了、誇了,拿錢的黑子也有的是方向黑——真要挑刺的話,又有什麽東西挑不出來呢?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但是,《光明市》牆外開花卻是打斷了黑子背後一些人的節奏。
現在已經不是十幾年前‘外國月亮比較圓’的時候,新一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有著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和民族自信,那種國外獲得的認可自然也就不像當年那樣效果巨大。但是,要說沒有效果,那又怎麽可能呢?
不管怎麽說,《光明市》就是在國際上也闖出來了!別的做得到嗎?成績是實打實的。
當然,隻靠這個是沒辦法殺拿錢黑子的威風的,錢給到位,《光明市》有沒有在國外走紅,這有什麽關係?甚至這都可以為黑它提供一個新的角度...題材脫離國情,劇組崇洋媚外,文藝作品有被全盤西方化的危機......
還是那句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光明市》的牆外開花,一方麵是一劑強心針,讓支持的粉絲有了對抗黑子的彈藥,也更加相信自己喜歡的東西沒錯。同時,也吸引了一些因此加入看劇的路人,擴大了路人盤。
另一方麵,也是更加關鍵的,讓‘給錢的人’看到了...一旦《光明市》在國外也大爆,獲得的利益、聲譽就是一種大勢了。所謂‘大勢’,就是無法阻止的東西,非要去阻止,也是徒增笑料而已。
大家都是要算投入產出比的,之所以花錢防爆,是因為計算投入產出之後,覺得這是劃算的。但現在,投入了不會有太好的效果,再要加大力度投入,就是不理智了。或許總有不理智的人,可那就是大勢之下的不值一提了。
對於有這種發展,追劇er們都很開心,哪怕是不關心這些、躺平的路人也高興,畢竟追劇環境好了很多。
“你們在說《光明市》啊?”劉亞洲不知道什麽時候也站在了門口,他剛剛其實已經化完妝出去了,就是不知道幹了什麽,又回來了。
程程的妝也化完了,站了起來,對著一邊的全身鏡轉了個圈,確定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再看看時間就往外走:“對,剛剛是有在說光明市...剛剛你在片場嗎?陸導有說什麽時候開拍?”
劉亞洲和她一起離開,往片場走,點點頭:“剛剛在片場,陸導沒說這個...看場記單就知道了吧?”
場記單當然有當天拍戲的大致安排,程程沒說什麽,就這樣去了片場。這個時候也快開拍了,見程程和劉亞洲過來,工作人員鬆了一口氣,招呼他們過來走位,確定待會兒的動線什麽的。
程程不喜歡用光替,但也不是不用。有的戲真的是正式開拍之前,有很多東西需要來來回回確認的。這種時候,需要個人在鏡頭底下讓攝影師確定效果,真的是很累、很費時間的。
關鍵是,沒什麽價值啊!
程程自己會走一遍,一方麵是讓工作人員得到最適合她本人的方案,讓另一個人上總不是那麽回事兒。另一方麵,對她也是一個彩排...但反複來,純粹變成苦工,這就免了。那不會顯得她多敬業,隻會給別人巨大壓力的同時,讓自己的壓力也前所未有地大。
本來程程和劉亞洲沒過來,大家準備用光替的,他們過來了就能用他們了——程程和劉亞洲都屬於是不介意自己上去幫劇組確定細節的。
“待會兒沒問題吧?”劉亞洲在上台階的時候給程程讓了讓,讓她先走。
“會有什麽問題?”程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呃...今天是‘戲中戲’,陸導好像挺在意的。”劉亞洲遲疑了一下,試探著說道。
‘在意’實在是一個委婉的說法,說陸青導演在意,其實就是他會加倍嚴格,將所有人都折騰起來的意思。劉亞洲這麽說,其實就是給程程打個預防針了。
程程搖了搖頭,並沒有解釋什麽...她知道,劉亞洲可能也不太相信她能對這場‘戲中戲’得心應手。不是因為他不相信她的演技,正是因為他相信,才會有這種想法——《海上明珠》的戲中戲,就是女主角上官明珠在戲裏拍戲。
按照設定,上官明珠其實沒什麽演戲的天賦,是個一流偵探,不入流演員...但她還是想做演員,所以就更加努力了!電影裏她接到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戲,就拚命去了解背後的故事,投入角色,就是因為這個努力。
而這個‘努力’,又導致了她發現這個在報紙上接連登上頭版,成為大上海百姓們茶餘飯後談資的大案,有著外人從來不知道的內情...這是她破案的開始,甚至也是麵對困難和麻煩,還要堅持破案的強烈動機——她得搞清楚一切,才能真正投入角色,完全地說服自己!
演好角色是需要信念感的,這也算是她塑造信念感的一部分了。
程程得在上官明珠的戲裏表現的笨拙,像是不會演戲的樣子...這個戲如果演的誇張,其實並不難,做喜劇效果嘛。但如果真的要追求細膩真實,‘戲中戲’的難度又會無限拔高!
讓一個不會書法的人演很會書法,固然有難度,旁觀者不難看出字裏行間的端倪。但想要一個書法大家演外行,那也很難呢...有些習慣,有些氣場真的是洗不掉了。裝作不會,一通亂寫,也會有‘欲蓋彌彰’的感覺。
為什麽故事裏為了隱藏自己的筆跡,當事人總是喜歡換用非常用的手,而不是用自己的常用手亂寫?這裏麵的原因就差不多了。
“覺得我不行?”程程開玩笑地說了一句,然後緊接著就笑了,語氣輕鬆地說道:“不用擔心...演不會演戲嘛,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個我真的是非常在行...說實在的,演上官明珠這個角色,我常常有一種‘我演我自己’的感覺。”
這是完全的真心話,程程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個熱愛演戲,卻沒有表演天賦,但還要硬演的演員的心理活動和外在表現了。
她和上官明珠這個角色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但要說哪裏最相似,還得是這一點!
隻不過,顯然沒人相信這一點。
第253章 妙不可言(13)
大家普遍覺得程程不行, 以陸青導演的要求,戲中戲這幾場得慢慢磨了。然而程程用事實證明,她很行的!
她出現在鏡頭下, 表演一個絲毫沒有演戲天分,又偏偏喜歡演戲的年輕女孩兒...她一點兒沒用誇張搞笑的表演方式,而是真正的‘笨拙’、不開竅, 事實上, 當她在‘戲中戲’裏投入的時候,現場一些共情能力比較強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替她尷尬起來了。
這場戲比較長,最後估計要用二十多個鏡頭,現場架的機器是三個,所以哪怕程程一次ng都沒有, 也得來回演7遍。其他演員, 從配角到劉亞洲,也是一樣, 一模一樣的台詞、一模一樣的動作, 都是走7遍。
中間如果還有ng, 嗬嗬,那就不能算了...而就算是程程, 也不可能做到一次ng都沒有, 更何況ng與否也不隻是看她的狀態,還得看配合的演員的狀態,看現場的調度。任何一方出錯, 都是可能導致ng的。
所以,最後這場長達兩分鍾的長戲(預計最後剪輯出來的時長),拍了有十幾遍。每遍拍攝本身或許隻有幾分鍾,但拍攝與拍攝之間有調整, 有這樣那樣的插曲,甚至還有機器換位的事兒,平均二十分鍾一遍是有的。
這樣一來,兩分鍾的長戲,一個上午,加上半個下午,就這樣過去了。
不過如此耗費時間,陸青導演,以及劇組的任何一個工作人員,都沒有抱怨的意思,甚至還挺高興。
電影不同於電視劇,二十集的電視劇要拍兩個多月,一部90分鍾到120分鍾的電影也要拍兩個月,從生產的角度,那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電視劇要三天拍一集(如果是集數很多的電視劇,也就是拍三四個月,平均每集可能隻能有兩天的時間,那就更緊張了),這已經算比較‘清閑’的了。電影卻是一天能拍兩分鍾的戲就足夠了!一些比較重要的戲,一分鍾、半分鍾磨上好幾天也不是沒有。
所以才說,拍電視劇有的時候是體力活兒,拍到後期時間不夠了,真就是爭分奪秒,休息都不能保證。
程程這場‘戲中戲’,原本是要求很高的戲,劇組的計劃是要花幾天時間來磨的。現在一天就搞定了,計劃就能往前排,為劇組的安排留出更大的餘地,以防劇組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這,大家當然是高興的。
還有一個高興的原因,那就是下午隻拍了半個下午,大家就可以提前下班啦!
如果是在拍電視劇,提前完成了拍攝計劃,還有半個下午呢,大家可能會繼續拍——安排的戲當然最好是場地相同,角色們也不需要換妝號的(拍戲之前,造型師團隊就會給重要角色的妝造編號,成為妝號,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場記。不然拍攝的時候打散了戲的場次,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前後銜接的兩場戲裏,人物的裝束弄錯了,成為失誤)。
嗯,男主角名叫範敏鍾,也是大上海十裏洋場裏數得著的大少爺,家裏就是有錢!和女主角從小認識,一直暗戀女主角...就屬於是那種乍一看很紈絝,其實是個搞笑角色的那種定位。
女主要拍電影當演員,他立刻就花錢自己組了一個劇組,邀請她當女一號,自己則是當導演——當然,專業的事由副導演來做。
女主要要查案,想要調查,中間有需要動用特權的地方,他都發揮了自己的鈔能力,以及‘黃浦江交際花’的能力,讓一切事情都變得簡單容易......
第252章 妙不可言(12)
因為角色定位的關係, 《海上明珠》的男女主角cp感差一些並不是問題,大家也不用看他們的戀愛推拉,隻要看男主角又搞笑又專情, 給女主角充當半個外掛就好了。但是,兩個人之間有cp感, 反應能夠好一些, 這當然也是好事。
怎麽說,這也是對戲有利的事。
當然,《海上明珠》這部戲開拍以後,大家也發現了, 對戲有利的事又何止這一件呢!應該說,這部戲是真的拍的很順。從一開始, 演員們就都很在狀態, 劇組其他人呢, 雖然因為導演過於嚴格有點兒繃著了, 但因為演員狀態很好, 大家的工作量相應減少,就也還好, 不會比在其他劇組難過很多。
拍戲很多時候就是這樣, 講究一個‘狀態’,狀態好的話可以想什麽來什麽, 設想的效果就是容易達到。而如果狀態不好,就是禍不單行,總會有越來越多的意外、麻煩找上門來。
“我感覺啊,我們陸導最近的脾氣都變好了不少,他以前明明是一拍戲就‘六親不認’的......”拍了幾天之後,程程和王一凡算是很熟了, 這裏麵有王一凡刻意交好的原因,也有他這個人很會做人,上趕著交好也能把姿態做的不難看的原因。
程程也是正常人,一個對著自己總是笑臉、好話不斷,低姿態偏偏也不諂媚的人,她當然也容易有一些好感。
王一凡並不經常在程程拍戲間隙去閑聊,那個時候他可能有工作要做是一方麵,當著劇組內外那麽多人的麵上趕著,他自己要不要那麽諂媚,程程能不能接受這是另一麵。他找程程,除了工作需要外,一般都在下戲後,或者上戲前做造型的時候。
工作之外聊聊天,提點程程一些拍戲的安排,又或者幫程程點兒小忙(也可能是請程程幫自己一點小忙),關係就慢慢拉起來了。
這時候也是,程程在化妝的時候他就過來了...民國戲的妝造麽,肯定沒有古裝戲麻煩,花的時間少了很多。但相比起現代戲,還是有一些講究的,特別是一些‘經典妝麵’的塑造,其實也和古裝劇差不多。
不過今天的戲不算什麽經典妝麵,她的發型是二三十年代很常見,她在這部劇裏也很常見的齊耳短發,隻不過為了摩登,臉頰兩側的短發微微上翹著。顯得更女性化了一些,那個時候流行如此,也有修飾臉型的作用。
衣服呢則是一間綠色的筒領旗袍,這種旗袍形製上和印象中的旗袍差別很大,領子不是立領、圓領之類傳統的央視,也沒有盤扣什麽的。這可能是借鑒了愛德華時期西方女士襯衣的領型(當時因為亞曆山德拉王妃喜歡穿高領的衣服,所以這種領子成為流行,據說是為了遮住脖子上的傷疤),借鑒的很成功,看起來很簡潔優雅。
在一眾旗袍er中既不顯得突兀,又不動聲色地強調了女主角上官明珠的摩登大膽。
化妝師還給程程找了一條同是綠色係的絲巾,絲巾上是幾何圖案,完全的‘art deco’風格呢。這條絲巾不是用來係在脖子上的,而是係在頭上的,化妝師的係法也是複古的那種,一係上這個頭巾啊,那種上世紀的感覺就來了。
“陸導這還叫脾氣好啊?”化妝時係完了頭巾,又去找了一條長珍珠項鏈給程程戴,白了王一凡一眼:“最近我們可被折騰的夠嗆,稍有點兒失誤,陸導罵人可一點兒不含糊!”
這次的造型師團隊算是第一次合作的,雖然過去也經曆過嚴格的導演,但顯然陸青導演的程度讓他們不怎麽適應。
“哈哈、哈哈...”王一凡幹笑了兩聲,才接著說道:“都是為了戲好嘛...咱們為了一出戲聚在一起,也就是兩三個月功夫,兩三個月抓抓緊,成就一個好作品,之後都能受益......”
“別別別、別上大道理,這道理誰都知道,但不好受還是一樣的。”化妝師‘哼’了一聲,又給程程戴上了耳環:“小陳啊,之前那盒子花兒呢?對,就是那盒子絨花。”
一個助理翻找了半分鍾,拿來了一個書本大小的盒子,打開來,裏麵黑絨底襯,放了五六朵絨花。她拿了一朵棕色的、帶兩片綠葉的菊花,比了比,然後給別在了程程領口斜下方。這是普通旗袍斜襟盤扣處,不過這筒領旗袍並沒有盤扣就是了。
“現在啊,最能支撐我在劇組的快樂就是程老師了...給程老師化妝真的是太容易,太快樂了,怎麽都好看,怎麽就那麽好看啊?”化妝師弄完了之後,對著鏡子看自己的‘作品’,興致很高。
給程程化妝的‘簡單’在於,程程真的是少見的無死角演員——普通人就說了,就算是長得好看的明星,大多數也是‘限定角度’的,有的角度看上去就是沒那麽好看,大多數大家覺得‘崩顏值’的圖是怎麽來的?可以說是黑子特意出的醜圖,但不可否認,其中不少情況就是明星的顏值死角被拍到了。
對於劇組來說,一個演員的顏值死角多,就會導致拍攝工作受影響!有些角度人家不讓拍,能怎麽辦?
這個問題在拍電影的時候還好一些,電影的話,雖然也有特別追求主角顏值的,但大多數都更講究一個‘質感’。拍電視劇的時候這個問題要更麻煩,粉絲在意,演員也在意,最後就沒辦法了,得妥協。
不過,攝影的天然限製少了,給造型這邊的壓力卻還是一樣的...程程長得漂亮,又演技好,隻要不是扮醜演角色,那對造型師來說就真是活菩薩了——且不說妝造醜的話,程程可以挽救。就算妝造不醜,有的時候也需要演員配合啊!
特別是古裝、民國妝什麽的,這種非現代的妝容,想要盡可能複原那個時候的‘真實’,帶出‘質感’,又要讓現代觀眾看的適應,覺得符合自己的審美,這可是一個技術活兒。程程出現在這裏,降低了這個技術活兒的難度,她那張臉真的把各種風格都消化的很好呢。
給她化妝,化妝師是真的降了難度,另外,看到手下出來一個這麽漂亮的人物,也是真的有成就感,喜歡的不行...找回了小時候給芭比娃娃換裝的樂趣。
“最近在看《光明市》嘛,真的,劇裏那麽甜,那麽賽博朋克,那麽ai的小蝶,現在卻這麽舊時代風情...程老師真的是寶藏女孩,程老師出來演戲,真的是給我們這些觀眾的眼睛享受。”化妝師這話說的,光聽這段會覺得誇的太過了,是不是顯得過於討好了?
但如果知道她最近是怎麽追劇的,就不會這樣覺得了。最近她在追正在播的《光明市》,朋友圈都掛滿了!基本上,除了工作她就泡在這部劇裏了。而且不隻是這部劇,程程之前的作品她都是有推的。
她是程程的顏粉。
圈內人追星肯定比圈外人少見的多,畢竟離得近了,有些濾鏡就被打碎了。不過也有例外,圈內追星是有的。
“說起《光明市》啊,最近是在‘麥田’上播出了吧?”王一凡樂得話題從陸青如何嚴苛上轉移,這種直接埋怨頂頭上司的話,隻是一次合作、也沒有離得那麽近的人可以說,他這種和導演關係比較緊密的人就不好說了。但一個字不說,始終維護導演又會讓他顯得和‘群眾’格格不入,自絕於人民,所以還真挺難的。
“我看外網的點擊量破了國產劇的記錄了吧?”王一凡特別說了一個細節,以顯示自己很關心這個,而不是和大家泛泛而談,其實並沒有真的去了解。
“破了國產劇的記錄有什麽稀奇的?國產劇上‘麥田’那都是小眾劇,根本沒什麽播放量!”化妝師又白了王一凡一眼,顯然她對此的了解要多得多,很快就興致勃勃地說開了:“應該說,《光明市》現在在‘麥田’上的熱度也在節節攀升!大家都在猜測,《光明市》能不能和‘麥田’上的普通劇集正麵對抗,而不是在國產劇的小賽道裏玩耍。”
‘麥田’和深紅視頻這些一樣,都是視頻網站,是做長視頻內容的,簡單來說,就是主打電影、電視劇、綜藝這些,而不是碎片化的短視頻。這是國際上最大的視頻網站,也會買國內的劇,不過相對比較少。
主要是國產劇在國際市場上確實小眾。
《光明市》算是登錄‘麥田’很快的劇了,賣的價在國產劇來說也是比較高的。這主要是因為《光明市》的題材足夠國際化,不僅不是特別具有華夏特色,以至於對外國人來說觀看門檻比較高的劇集,還是在國外也算是理解壁障較低的類型。
未來都市、賽博朋克、大逃殺...這些元素是脫離現實的,挺懸浮的,具有幻想性的,而且是根植於現代社會的幻想性——即使是拍現代劇,現代的華夏對於外國觀眾來說,也存在理解的問題。但《光明市》這種根植於現代社會的幻想投影,本身就不真實了,反而大家的理解、感覺更相似,不存在門檻了。
除了角色們是華夏人,《光明市》這個劇裏的任一元素,出現在美劇、英劇、日劇等等裏,都是一點兒不錯的。
正是因為這個,所以‘麥田’的人很快就決定要買下《光明市》了,他們覺得這是一個挺有前途的項目——買國產劇很便宜,至少對富得流油的‘麥田’來說是真的很便宜!他們也不是說要《光明市》做他們的主推項目,能夠挑起麥田的流量大旗,就是覺得這個項目能賺,進的比出的多。
事實上,《光明市》也沒有辜負當時主持這個引進項目的人的期待,在短暫的發酵之後,很快顯現出了黑馬的氣質。
和人家麥田主推的‘大項目’沒法比,但花的錢、投入的宣傳資源也完全不能比啊!資本是逐利的,確定《光明市》有以小博大的潛質之後,‘麥田’那方也一改之前放任的態度,開始給《光明市》設計宣傳了。
現在還沒有看出效果,才一個開始...但粉絲們是挺看好的。畢竟不宣傳都能冒頭,麥田官方給了宣傳資源,那肯定是更好的——更重要的是,國內看的版本,進度都快推到大結局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崩,每集都有爆點,情節是很緊湊、很勾人的。由此,大家有信心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這個情況真的讓人鬆了一口氣,之前有大規模黑《光明市》的嘛,你們知道的,就是‘防爆’...現在因為《光明市》牆外開花,黑子的聲音都小了一些。”說起這個的時候,化妝間裏的人都露出了‘你知我知’的笑容。
拿錢的黑子是不會講道理的...有的黑子會講道理,因為他們黑人也是出於‘本心’,不管這個‘本心’是不是有人刻意引導的結果。而隻要是出於‘本心’,就是有可能講道理的。但拿錢的不同,人家那個是工作,工作就要有職業道德。
所以《光明市》網播火熱,不少人都追劇了、誇了,拿錢的黑子也有的是方向黑——真要挑刺的話,又有什麽東西挑不出來呢?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但是,《光明市》牆外開花卻是打斷了黑子背後一些人的節奏。
現在已經不是十幾年前‘外國月亮比較圓’的時候,新一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有著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和民族自信,那種國外獲得的認可自然也就不像當年那樣效果巨大。但是,要說沒有效果,那又怎麽可能呢?
不管怎麽說,《光明市》就是在國際上也闖出來了!別的做得到嗎?成績是實打實的。
當然,隻靠這個是沒辦法殺拿錢黑子的威風的,錢給到位,《光明市》有沒有在國外走紅,這有什麽關係?甚至這都可以為黑它提供一個新的角度...題材脫離國情,劇組崇洋媚外,文藝作品有被全盤西方化的危機......
還是那句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光明市》的牆外開花,一方麵是一劑強心針,讓支持的粉絲有了對抗黑子的彈藥,也更加相信自己喜歡的東西沒錯。同時,也吸引了一些因此加入看劇的路人,擴大了路人盤。
另一方麵,也是更加關鍵的,讓‘給錢的人’看到了...一旦《光明市》在國外也大爆,獲得的利益、聲譽就是一種大勢了。所謂‘大勢’,就是無法阻止的東西,非要去阻止,也是徒增笑料而已。
大家都是要算投入產出比的,之所以花錢防爆,是因為計算投入產出之後,覺得這是劃算的。但現在,投入了不會有太好的效果,再要加大力度投入,就是不理智了。或許總有不理智的人,可那就是大勢之下的不值一提了。
對於有這種發展,追劇er們都很開心,哪怕是不關心這些、躺平的路人也高興,畢竟追劇環境好了很多。
“你們在說《光明市》啊?”劉亞洲不知道什麽時候也站在了門口,他剛剛其實已經化完妝出去了,就是不知道幹了什麽,又回來了。
程程的妝也化完了,站了起來,對著一邊的全身鏡轉了個圈,確定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再看看時間就往外走:“對,剛剛是有在說光明市...剛剛你在片場嗎?陸導有說什麽時候開拍?”
劉亞洲和她一起離開,往片場走,點點頭:“剛剛在片場,陸導沒說這個...看場記單就知道了吧?”
場記單當然有當天拍戲的大致安排,程程沒說什麽,就這樣去了片場。這個時候也快開拍了,見程程和劉亞洲過來,工作人員鬆了一口氣,招呼他們過來走位,確定待會兒的動線什麽的。
程程不喜歡用光替,但也不是不用。有的戲真的是正式開拍之前,有很多東西需要來來回回確認的。這種時候,需要個人在鏡頭底下讓攝影師確定效果,真的是很累、很費時間的。
關鍵是,沒什麽價值啊!
程程自己會走一遍,一方麵是讓工作人員得到最適合她本人的方案,讓另一個人上總不是那麽回事兒。另一方麵,對她也是一個彩排...但反複來,純粹變成苦工,這就免了。那不會顯得她多敬業,隻會給別人巨大壓力的同時,讓自己的壓力也前所未有地大。
本來程程和劉亞洲沒過來,大家準備用光替的,他們過來了就能用他們了——程程和劉亞洲都屬於是不介意自己上去幫劇組確定細節的。
“待會兒沒問題吧?”劉亞洲在上台階的時候給程程讓了讓,讓她先走。
“會有什麽問題?”程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呃...今天是‘戲中戲’,陸導好像挺在意的。”劉亞洲遲疑了一下,試探著說道。
‘在意’實在是一個委婉的說法,說陸青導演在意,其實就是他會加倍嚴格,將所有人都折騰起來的意思。劉亞洲這麽說,其實就是給程程打個預防針了。
程程搖了搖頭,並沒有解釋什麽...她知道,劉亞洲可能也不太相信她能對這場‘戲中戲’得心應手。不是因為他不相信她的演技,正是因為他相信,才會有這種想法——《海上明珠》的戲中戲,就是女主角上官明珠在戲裏拍戲。
按照設定,上官明珠其實沒什麽演戲的天賦,是個一流偵探,不入流演員...但她還是想做演員,所以就更加努力了!電影裏她接到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戲,就拚命去了解背後的故事,投入角色,就是因為這個努力。
而這個‘努力’,又導致了她發現這個在報紙上接連登上頭版,成為大上海百姓們茶餘飯後談資的大案,有著外人從來不知道的內情...這是她破案的開始,甚至也是麵對困難和麻煩,還要堅持破案的強烈動機——她得搞清楚一切,才能真正投入角色,完全地說服自己!
演好角色是需要信念感的,這也算是她塑造信念感的一部分了。
程程得在上官明珠的戲裏表現的笨拙,像是不會演戲的樣子...這個戲如果演的誇張,其實並不難,做喜劇效果嘛。但如果真的要追求細膩真實,‘戲中戲’的難度又會無限拔高!
讓一個不會書法的人演很會書法,固然有難度,旁觀者不難看出字裏行間的端倪。但想要一個書法大家演外行,那也很難呢...有些習慣,有些氣場真的是洗不掉了。裝作不會,一通亂寫,也會有‘欲蓋彌彰’的感覺。
為什麽故事裏為了隱藏自己的筆跡,當事人總是喜歡換用非常用的手,而不是用自己的常用手亂寫?這裏麵的原因就差不多了。
“覺得我不行?”程程開玩笑地說了一句,然後緊接著就笑了,語氣輕鬆地說道:“不用擔心...演不會演戲嘛,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個我真的是非常在行...說實在的,演上官明珠這個角色,我常常有一種‘我演我自己’的感覺。”
這是完全的真心話,程程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個熱愛演戲,卻沒有表演天賦,但還要硬演的演員的心理活動和外在表現了。
她和上官明珠這個角色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但要說哪裏最相似,還得是這一點!
隻不過,顯然沒人相信這一點。
第253章 妙不可言(13)
大家普遍覺得程程不行, 以陸青導演的要求,戲中戲這幾場得慢慢磨了。然而程程用事實證明,她很行的!
她出現在鏡頭下, 表演一個絲毫沒有演戲天分,又偏偏喜歡演戲的年輕女孩兒...她一點兒沒用誇張搞笑的表演方式,而是真正的‘笨拙’、不開竅, 事實上, 當她在‘戲中戲’裏投入的時候,現場一些共情能力比較強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替她尷尬起來了。
這場戲比較長,最後估計要用二十多個鏡頭,現場架的機器是三個,所以哪怕程程一次ng都沒有, 也得來回演7遍。其他演員, 從配角到劉亞洲,也是一樣, 一模一樣的台詞、一模一樣的動作, 都是走7遍。
中間如果還有ng, 嗬嗬,那就不能算了...而就算是程程, 也不可能做到一次ng都沒有, 更何況ng與否也不隻是看她的狀態,還得看配合的演員的狀態,看現場的調度。任何一方出錯, 都是可能導致ng的。
所以,最後這場長達兩分鍾的長戲(預計最後剪輯出來的時長),拍了有十幾遍。每遍拍攝本身或許隻有幾分鍾,但拍攝與拍攝之間有調整, 有這樣那樣的插曲,甚至還有機器換位的事兒,平均二十分鍾一遍是有的。
這樣一來,兩分鍾的長戲,一個上午,加上半個下午,就這樣過去了。
不過如此耗費時間,陸青導演,以及劇組的任何一個工作人員,都沒有抱怨的意思,甚至還挺高興。
電影不同於電視劇,二十集的電視劇要拍兩個多月,一部90分鍾到120分鍾的電影也要拍兩個月,從生產的角度,那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電視劇要三天拍一集(如果是集數很多的電視劇,也就是拍三四個月,平均每集可能隻能有兩天的時間,那就更緊張了),這已經算比較‘清閑’的了。電影卻是一天能拍兩分鍾的戲就足夠了!一些比較重要的戲,一分鍾、半分鍾磨上好幾天也不是沒有。
所以才說,拍電視劇有的時候是體力活兒,拍到後期時間不夠了,真就是爭分奪秒,休息都不能保證。
程程這場‘戲中戲’,原本是要求很高的戲,劇組的計劃是要花幾天時間來磨的。現在一天就搞定了,計劃就能往前排,為劇組的安排留出更大的餘地,以防劇組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這,大家當然是高興的。
還有一個高興的原因,那就是下午隻拍了半個下午,大家就可以提前下班啦!
如果是在拍電視劇,提前完成了拍攝計劃,還有半個下午呢,大家可能會繼續拍——安排的戲當然最好是場地相同,角色們也不需要換妝號的(拍戲之前,造型師團隊就會給重要角色的妝造編號,成為妝號,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場記。不然拍攝的時候打散了戲的場次,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前後銜接的兩場戲裏,人物的裝束弄錯了,成為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