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清瑜看著滿屏幕的想要,心滿意足地放下手裏的海報:


    【都怪電視劇太深入人心,導致我看到天皇這兩個字就想到日本天皇。對不起,我有錯我檢討,qaq……


    但其實天皇是中國首創,曆史上第一位天皇是大帝李治啊!日本的天皇是從中國傳過去的,當時日本多次派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天皇的稱號也跟著傳過去。


    日本將其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國卻自李治之後就沒有人再稱“天皇”。所以天皇幾乎成了日本的專用詞,一提起天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天皇,壞印象不斷+1


    當然,這和日本給我國帶來的巨大災難也有關係。


    十四年抗日,我國犧牲了無數烈士才將日本從中國的地盤趕了出去,日本在中國幹了那麽多慘無人道的事,讓我們提到日本就深惡痛絕。


    所以對不起李治大帝了,天皇這個稱號真的很讓人討厭。】


    唐高宗時期


    心情煩悶的李治聽到這差點背過氣去:“……”


    這也能怪他?


    日本?那個鹹亨元年上書請求更名為“日本”的小倭國?


    未來能占據中原的江山,犧牲了很多人才將其驅逐出中原?還幹了很多惡事?


    本來就在生悶氣的李治臉直接黑了,小小倭國,竟敢入侵中原大地,野心可真不小。


    李治冷笑了一聲,既然如此也別做什麽屬國了,直接並入大唐的疆域吧。


    武周時期


    武則天不敢置信瞪大眼睛,轉身問上官婉兒:“方才天幕說的是倭國?”


    那個屢次上書請求更名為“日本”的倭國?


    見上官婉兒點頭,武則天詫異道,“可是倭國小小島國,如何能入侵中原?”而且中原還花了十四年時間才將倭國趕走。


    武則天不解,並大為震驚。


    在武則天眼裏,日本於中國,就如同高句麗於大唐一樣,不過是個地方偏遠的小屬國,收拾起來完全不是事,就是值不值得罷了。


    畢竟隻是彈丸之地,還距離中原那麽遠,廢那麽大力氣打下來又鞭長莫及,不劃算。


    上官婉兒負責將天幕每次說的內容整理記檔,聞言瞬間想到了上一次天幕提到皇帝紀年和公元紀年的事。


    她出聲提醒道:“陛下,上次天幕說公元紀年是弱國對強國的妥協,當時的中國似乎經曆了將近百年的國恥,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


    “這其中會不會就有倭國?”


    經上官婉兒一提醒,武則天也想起來了,“是了,朕記得天幕還說過從明朝開始中國就落後於西方國家。”


    說罷,武則天長歎了一口氣,“六百年時間確實會改變很多,六百年前的人看到如今的大唐,也會如我們看到天幕所在的後世一樣震驚。”


    “既然如此,倭國就沒必要留了。”


    唐太宗時期


    一群閑得蛋疼的武將聞言跟打了雞血一樣——瞧瞧他們聽到了什麽,有仗可打了!!


    尉遲敬德立即道:“陛下,聽天幕的意思,日本將來會是中國的心腹大患,異族入侵中原,這不就跟當年的五胡亂華一個樣嘛!絕不能姑息!”


    “沒錯,”程知節緊跟著道:“陛下,臣願領兵出征,打下日本。”


    “俺先說的!”尉遲敬德氣得直嚷嚷。


    李靖看著兩人爭奪主帥位置,默默翻了個白眼,十分無語道:“你們可知道日本在哪裏?”


    互不相讓的兩人停了下來,對哦,日本在哪裏來著?沒聽說大唐周邊有個叫“日本”的小國啊。


    既然是派遣唐使來大唐學習,那肯定是小國沒錯。


    程知節和尉遲敬德兩人說著就要找地圖一看究竟。


    李世民:“不用找了,大業三年,倭國使臣前來朝拜隋煬帝,請求更名為“日本”,被隋煬帝拒絕了。”


    程知節/尉遲敬德:“……”那麽小的倭國,還在島上。


    剛才還在搶的兩個人瞬間變了臉,“你來你來。”


    “不不,還是敬德你來。”


    ……


    【書中對日本的處理還是比較大快人心的,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我們繼續來看錦瑟畫完cp圖後,又會有怎麽樣的精彩經曆。眾所周知,粉圈中戰力最強的是唯粉,但我覺得cp粉也不遑多讓。


    唯粉隻愛一個,你要是敢對他們的偶像有一點點冒犯,他們能追著你罵幾天幾夜;cp粉是平等愛每一對cp,隻要cp不塌房,他們就嗑得下去,為了嗑cp,他們什麽都能幹得出來。


    打好幾份榜都願意。


    所以看到帝後在cp圖上留下私印後,錦瑟幸福得冒泡泡,又開始作妖啊不是,又開始嗑cp事業了。


    不混圈的人或許會覺得女主有病。


    其實就連女主也覺得自己有病,她受不了明明生活在現代社會,為什麽會有人比古人還封建。那些敢於突破俗世理念,勇敢追求自己人生的古人不是更值得敬佩嗎?


    他們比某些受過現代教育思想的人更像現代人。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錦瑟是一個執拗又有理想的姑娘,當然她的理想可能有點奇怪。


    她的理想是希望嗑的cp都能成真,都能幸福。這也是每一個cp粉的口號——我可以單身,但是我嗑的cp一定要在一起。


    看著武後不僅攝政不成,支持者李義府、許敬宗等還先後倒台,她的政敵拜相的拜相,得到重任的得到重任。


    種種事跡表明李治在防著武後,想限製她的權力。


    錦瑟一邊覺得難過一邊又覺得刺激,難過的是cp不發糖了,在發刀子;刺激的是他們在互相猜忌,相愛相殺。


    錦瑟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再這樣下去要be了。於是錦瑟連夜刻了一份報紙,第一天印出來直接發行。


    因為報紙是錦瑟想出來的,加上武後當時也沒有什麽很靠譜的心腹,就讓錦瑟來管。


    目前還在試營階段,隻在長安發行。


    但也足夠震驚了。


    一份份圖文並茂,內容淺顯易懂且還便宜,老少皆宜的報紙在大唐最富裕的長安城供不應求。


    錦瑟采用了現代的寫法,怎麽吸引眼球怎麽來。比如說:


    驚!七十高齡的宰相竟然xxxx,究竟是道德淪喪還是人性扭曲?


    她執政期間為百姓謀福祉,輕徭薄賦,愛民如子,卻被朝堂上的男人黑成一代妖妃!


    她為了讓百姓能吃飽穿暖,不惜重金求賞,不遠萬裏終於尋到一種能讓百姓穿暖的神奇作物,這種作物全身都是寶……


    單純的古人哪裏見過現代的營銷號模式,現代有百度百科、圖書館資料可以查真假還有那麽多人相信營銷號,古代可什麽都沒有。


    真就是造謠全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也沒用。


    而且現代的營銷號可是連暴君都能洗白成明君的,更不要女皇本來就很有作為。】


    第70章 七十章 棉花


    武周時期


    “上元三年, 七十高齡的宰相這說的是郝處俊吧?”武則天開懷大笑,眉眼間具是笑意,她吩咐左右道:“讓言官將天幕說的一字不落記下, 回頭朕要親自過目。”


    “對了, 婉兒你那還有多少餘額,這書倒是可以買一買。”不少東西都適合她用呢。


    早知如此上回就不買那套大宋的小說了,武則天臉上閃過一絲惋惜。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聽到“全身都是寶的保暖作物”連把暴君洗成明君都顧不上了,他眼睛亮閃閃地看向幾個心腹大臣,“朕覺得這本書可以買一買。”


    能讓百姓穿暖,這絕對是一項名留青史的功績。


    房玄齡也覺得,“倘若書中真有那油印機的製作和使用方法,以及保暖作物的名字來源, 確實可以一買。”


    兩項都是利國利民之舉。


    當然,前提得是真的。


    李世民:“寧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無。”


    言下之意,買!


    大秦


    秦始皇雙目微微眯起, 全身都是寶的保暖作物,是什麽?


    大秦的疆域內有嗎?


    該不會又是美洲的產物吧?


    秦始皇念念不忘的高產糧食都在美洲, 他現在都對美洲有怨念了。


    漢武帝時期


    一開始的劉徹覺得興趣缺缺,聽到油印機後劉徹來了興致,現在的劉徹真香了。


    能把暴君洗白成明君, 有點意思。


    劉徹想了想, 吩咐內侍:“即可出宮宣召大臣們入宮覲見。”


    【作為一個深諳營銷號套路的資深cp粉, 錦瑟對於這樣的文章簡直手到擒來。


    報紙發行後, 七十歲高齡的宰相郝處俊“名聲大噪”,一時間羞於出門。那時候講究人的名,樹的影, 名聲非常重要。


    不像我們現在奉行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在古代,名聲不好會麵臨很多問題,比如官場不順,家族婚嫁成問題等,所以古人是非常重視名聲的。


    於是就出現了親親互隱的情況,家族名聲很好,但一查總能查出點什麽貓膩。


    就是這樣才格外討厭這群滿口仁義禮儀但是又沒多大作為的士大夫,明明自己就不怎麽幹淨,卻上趕著對別人指指點點。


    有這講究古禮的功夫不如做點實際的事來得實在。


    女皇上位是不光明磊落,也有這樣那樣的汙點,但史書上哪個皇帝沒有汙點?除了公認得國之正的劉邦和朱元璋,哪個開國皇帝敢說自己的皇位來得明明白白?


    難道逼迫前朝的皇帝禪位就很光明磊落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夢逐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夢逐光並收藏(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