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
(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 作者:迴夢逐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事人霍去病也一樣,他現在滿腦子問號:我到底怎麽死的?能不能給個真正的死因?
別每一次的死因都不同,知不知道每說一個死因,他就要被折騰一次啊!!
太醫們也很絕望,現在的冠軍侯身體倍兒棒,他們真的什麽都看不出來,不要折騰他們了。
無論是痢疾也好,器官衰竭也罷,還是瘧疾,他們真的完全沒在活潑亂跳的冠軍侯身上發現。
衛青眉頭一緊,起身行禮:“陛下,之前天幕曾提到過青蒿素的製作方法,不知太醫可有製作出來?若已製出,臣想向陛下討要一些。”
霍去病:“……”又來了,他身體很好,不需要吃藥!
劉徹當然知道衛青是為誰討要的,但問題是他沒有啊!
“別提了,那幫沒用的廢物,製作出來的青蒿素藥效甚微,和書裏形容的相距十萬八千裏。朕已經命令他們繼續研究了,如今看來要讓他們加速研究才行。”
書裏描寫的不挺簡單的嗎?怎麽到了那群太醫手裏就這麽難呢?
霍去病無奈道:“陛下,我覺得我肯定不是死於瘧疾,後世距離大漢兩千多年,怎麽可能會知道我是怎麽死的呢。”
劉徹不愛聽這種話,他指著霍去病,斥道:“你閉嘴!”
霍去病:“……”
衛青:“陛下之前已經命人造船,若船造成要出海,臣想請旨。”
霍去病瞪大眼睛,“舅舅!”
“這事不急,朕自有人選。”劉徹說完,又道:“你放心,朕若讓人出海,必定會讓他們帶回金雞納樹。”
【就連清朝的康熙皇帝都感染過瘧疾,走投無路的康熙最終服用了傳教士帶來的金雞納霜才得以治愈。
那個時候金雞納霜還是很昂貴的,貴族都不一定用得起,更別說平民百姓了,也就皇室能用得上。
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瘧疾防治工作,此後大大減少了發病人數,曆經70年,瘧疾終於從中國消失了,2021年6月30日,世衛組織宣布中國獲得無瘧疾認證。
所以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都沒怎麽聽說過瘧疾,但實際上瘧疾依舊是全球頭疼的一大傳染病,世界人口約有40%生活在瘧疾流行區域[3]。
迄今為止,瘧疾仍舊是非洲大陸最嚴重的疾病,每年全球約1億人有瘧疾臨床症狀,其中90%的患者在非洲大陸。
在青蒿素被研究出來前,奎寧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金雞納樹的樹皮中含有多種堿,其中主要的堿就是奎寧,在古代,用金雞納樹的樹皮製藥比合成青蒿素成功率高多了。
想合成青蒿素,要麽化學合成或者生物合成、要麽提取純化,不是醫學生還是不要挑戰這種高難度的事情,免得把救命藥變成催命藥。
書中女主就做得挺好,負責找樹和提供技術,其他的交給專業人士。】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瞪大眼睛:“化學合成、生物合成、提取純化??”
不是!你之前的書裏沒寫這些啊!
杜如晦無語道:“我算是知道為什麽孫先生想破腦袋也沒想出藥效不佳的原因,天幕的書中怕是隻寫結果,過程能多簡略就多簡略。”
可藥這種東西,失之毫厘差之千裏,多一分少一分效果都不一樣。
“算了,這金雞納樹也順便找一找吧。反正美洲都是要去的。”李世民對美洲惦念已久,要不是太遠,他還真想去看看,這美洲到底長什麽樣,為何有這麽多好東西。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一臉問號,“怎麽還涉及化學和生物?”
想到天書一樣的數理化,劉徹眉頭緊皺,“回頭把數理化和生物抄一份,給太醫院送去,讓他們好好研究。”
怪不得做出來的青蒿素藥效不行,原來是製作方法不對。
大臣們基本都看過數理化生,聞言不由朝太醫院的方向投去一抹同情的目光。
這什麽慘絕人寰的事。
**
另一頭,太醫院的太醫們露出了茫然的眼神。
化學合成、生物合成是什麽鬼啊?還有提純純化又是什麽東西?
天幕,你確定說的是醫術嗎?
太醫們紛紛撓頭。
【咳咳,一不小心又跑題了,讓我們回到書中的內容。
朱酒酒深知遠行航海最重要的就是方向和補給。要是偏離方向,在沒有gps定位,隻能用簡易指南針、羅盤找方向的古代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一開始就買好了指南針,星盤,象限儀。
還有補給,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海上吃得最多的當然是海鮮啦!
可光吃海鮮當然是不行的,人體不可缺少的七大營養素:蛋白質、糖類、脂肪、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水。
海鮮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硒、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可以積極有效地幫助體內重金屬毒素排除[4]。
而主食米麵中含有豐富澱粉也就是糖類,同時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
咋一看在海上也吃得很營養,但其實不然,海上缺少了一樣很重要的營養——蔬菜。
人體大多需要13種維生素才能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而蔬菜可以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
如果新鮮蔬菜長期攝入不足,就很容易患維生素c缺乏症,即壞血病,主要症狀表現為臉色蒼白,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皮下組織出血,消化不良,貧血,肢體腫脹等,以及情緒上的症狀[5]。
大航海時代遠航的水手容易得壞血病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我們優秀的祖先並不受影響,因為他們不僅會花盆種菜、種薑蔥,還會瓦缸悶種豆芽,而且明朝的時候各種醬菜、鹹菜都很流行,鄭和的船上並不缺蔬菜。
而西方的航海家直到檸檬的出現才解決了這一問題。
不得不說在吃上,我們國人的天賦是點滿的。
剛上船的時候朱酒酒還想賣弄兩手展現自己,結果一看花盆木盆種菜,全程傻眼,歇菜了。
好在吃海鮮上,朱酒酒還是很會的。什麽清蒸大閘蟹、油燜大蝦、烤扇貝……
書裏描寫了好多好吃的海鮮,看得我都餓了。我們先跳過這一部分,不然清清真的忍不住點外賣。
朱酒酒一邊憑著高超的廚藝和寶船上的精兵混熟了,一邊在等機會。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發生了一件大事:
在三佛齊舊港,鄭和招諭當地海盜陳祖義,陳祖義詐降,圖謀襲擊鄭和船隊。鄭和擊敗了他,殺敵五千餘人,燒毀敵船十艘,俘獲敵船七艘,生擒陳祖義等三人[6]。
要是鄭和不小心受了傷,她就可以趁虛而入了,要是能英雄救美,那就更好了。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受傷的不是鄭和,是倒黴的朱酒酒。
朱酒酒心裏不斷咒罵陳祖義有病,腦子進水,鄭和才是頭頭,不打他,來偷襲弱小可憐又無助的她做什麽?
其實海盜頭子陳祖義看得明明白白,鄭和當時看到朱酒酒出現的時候,下意識讓人去保護她。
而朱酒酒雖然喬裝打扮成男人,但鄭和沒苛待她,她的吃穿用度絕對是船上最好的。在陳祖義看來,朱酒酒就是一個滿身綾羅綢緞、長得瘦瘦小小,還頗有氣度受重視的小綿羊,挾持她說不定能跑。
於是就有了後麵的事。
朱酒酒用電動防狼棒電了陳祖義,同時也被他砍了一刀。
朱酒酒:嗚嗚我錯了,我不該想有撿漏的心。】
第110章 一百一十 雖然刀槍不入但倒黴……
大秦
秦始皇聽到‘吃海鮮可以排除體內的重金屬毒素’心中一動, 之前天幕說吃丹藥會重金屬中毒,太醫對此束手無策,隻能按照書裏寫的方法緩解。
調理一頓時間後, 他身體確實比之前輕快了不少,胸悶氣短、頭暈無力、食欲不振的症狀也消失了。
早睡早起,常鍛煉,多吃蔬菜少吃肉,早晚一杯熱牛奶,還是有點效果的。
要是經常吃海鮮, 他的毒應該會解得更快吧?
剛才天幕說了多少種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來著?秦始皇轉頭看向正在奮筆疾書的史官, “可有將天幕說的話一字不落記下?”
史官頷首:“臣已全部記下。”
秦始皇滿意地點了點頭,清蒸大閘蟹、油燜大蝦, 蔥爆螃蟹, 聽起來似乎不錯的樣子。
想到禦廚照天幕所說的辦法做出的紅燒魚、韭菜炒蛋, 秦始皇對海鮮係列多了一些期待。
後世確實挺會吃的,鐵鍋也確實好用。
公元前120年, 漢武帝時期
劉徹第一次聽到不吃菜菜會生病的說法, 覺得挺新奇的。
“後世人長壽難道是這個原因?”說完, 轉頭看向霍去病, “去病, 以後多吃點綠菜。”
霍去病嘴角抽了抽:“……”
劉徹狐疑道:“這檸檬又什麽東西?竟然可以代替蔬菜?蔬果不好保存, 行軍打仗途中隻有些幹菜或者采摘的野菜, 這檸檬若是能代替蔬菜, 似乎是不錯的軍糧。”
明朝的時候西方島嶼上的人還沒開化呢, 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連火都不會生,肯定也不會花盆種菜種果這種技術。
也就說幫助西方解決了航海壞血病問題的檸檬是一樣能長期保存的蔬菜。
既然能長期保存, 那用來當軍糧肯定沒問題。
他可真是機智!
“上次那本野菜集裏有沒有記載檸檬?”
汲黯想了一下,搖頭:“並無。”
“難道也產自美洲不成?”劉徹有些失望,同時更堅定了拿下美洲的想法。
美洲的好東西實在太多了,他有理由懷疑後世所說的世界第一大國就是建立在美洲之上的國家。
唐太宗時期
“出海還要注意這個?快記下來!”李世民沒想到出海還要注意吃的方麵,有些意外,更多的還是驚喜,會說你就多說一點。
隋末唐初,群雄忙著爭天下,百姓忙著躲避戰亂,誰有心思研究出海的事啊?
對於航海,大唐真的是一點經驗也沒有。
說這方麵的常識,李世民高興還來不及呢。
別每一次的死因都不同,知不知道每說一個死因,他就要被折騰一次啊!!
太醫們也很絕望,現在的冠軍侯身體倍兒棒,他們真的什麽都看不出來,不要折騰他們了。
無論是痢疾也好,器官衰竭也罷,還是瘧疾,他們真的完全沒在活潑亂跳的冠軍侯身上發現。
衛青眉頭一緊,起身行禮:“陛下,之前天幕曾提到過青蒿素的製作方法,不知太醫可有製作出來?若已製出,臣想向陛下討要一些。”
霍去病:“……”又來了,他身體很好,不需要吃藥!
劉徹當然知道衛青是為誰討要的,但問題是他沒有啊!
“別提了,那幫沒用的廢物,製作出來的青蒿素藥效甚微,和書裏形容的相距十萬八千裏。朕已經命令他們繼續研究了,如今看來要讓他們加速研究才行。”
書裏描寫的不挺簡單的嗎?怎麽到了那群太醫手裏就這麽難呢?
霍去病無奈道:“陛下,我覺得我肯定不是死於瘧疾,後世距離大漢兩千多年,怎麽可能會知道我是怎麽死的呢。”
劉徹不愛聽這種話,他指著霍去病,斥道:“你閉嘴!”
霍去病:“……”
衛青:“陛下之前已經命人造船,若船造成要出海,臣想請旨。”
霍去病瞪大眼睛,“舅舅!”
“這事不急,朕自有人選。”劉徹說完,又道:“你放心,朕若讓人出海,必定會讓他們帶回金雞納樹。”
【就連清朝的康熙皇帝都感染過瘧疾,走投無路的康熙最終服用了傳教士帶來的金雞納霜才得以治愈。
那個時候金雞納霜還是很昂貴的,貴族都不一定用得起,更別說平民百姓了,也就皇室能用得上。
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瘧疾防治工作,此後大大減少了發病人數,曆經70年,瘧疾終於從中國消失了,2021年6月30日,世衛組織宣布中國獲得無瘧疾認證。
所以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都沒怎麽聽說過瘧疾,但實際上瘧疾依舊是全球頭疼的一大傳染病,世界人口約有40%生活在瘧疾流行區域[3]。
迄今為止,瘧疾仍舊是非洲大陸最嚴重的疾病,每年全球約1億人有瘧疾臨床症狀,其中90%的患者在非洲大陸。
在青蒿素被研究出來前,奎寧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金雞納樹的樹皮中含有多種堿,其中主要的堿就是奎寧,在古代,用金雞納樹的樹皮製藥比合成青蒿素成功率高多了。
想合成青蒿素,要麽化學合成或者生物合成、要麽提取純化,不是醫學生還是不要挑戰這種高難度的事情,免得把救命藥變成催命藥。
書中女主就做得挺好,負責找樹和提供技術,其他的交給專業人士。】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瞪大眼睛:“化學合成、生物合成、提取純化??”
不是!你之前的書裏沒寫這些啊!
杜如晦無語道:“我算是知道為什麽孫先生想破腦袋也沒想出藥效不佳的原因,天幕的書中怕是隻寫結果,過程能多簡略就多簡略。”
可藥這種東西,失之毫厘差之千裏,多一分少一分效果都不一樣。
“算了,這金雞納樹也順便找一找吧。反正美洲都是要去的。”李世民對美洲惦念已久,要不是太遠,他還真想去看看,這美洲到底長什麽樣,為何有這麽多好東西。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一臉問號,“怎麽還涉及化學和生物?”
想到天書一樣的數理化,劉徹眉頭緊皺,“回頭把數理化和生物抄一份,給太醫院送去,讓他們好好研究。”
怪不得做出來的青蒿素藥效不行,原來是製作方法不對。
大臣們基本都看過數理化生,聞言不由朝太醫院的方向投去一抹同情的目光。
這什麽慘絕人寰的事。
**
另一頭,太醫院的太醫們露出了茫然的眼神。
化學合成、生物合成是什麽鬼啊?還有提純純化又是什麽東西?
天幕,你確定說的是醫術嗎?
太醫們紛紛撓頭。
【咳咳,一不小心又跑題了,讓我們回到書中的內容。
朱酒酒深知遠行航海最重要的就是方向和補給。要是偏離方向,在沒有gps定位,隻能用簡易指南針、羅盤找方向的古代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一開始就買好了指南針,星盤,象限儀。
還有補給,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海上吃得最多的當然是海鮮啦!
可光吃海鮮當然是不行的,人體不可缺少的七大營養素:蛋白質、糖類、脂肪、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水。
海鮮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硒、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可以積極有效地幫助體內重金屬毒素排除[4]。
而主食米麵中含有豐富澱粉也就是糖類,同時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
咋一看在海上也吃得很營養,但其實不然,海上缺少了一樣很重要的營養——蔬菜。
人體大多需要13種維生素才能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而蔬菜可以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
如果新鮮蔬菜長期攝入不足,就很容易患維生素c缺乏症,即壞血病,主要症狀表現為臉色蒼白,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皮下組織出血,消化不良,貧血,肢體腫脹等,以及情緒上的症狀[5]。
大航海時代遠航的水手容易得壞血病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我們優秀的祖先並不受影響,因為他們不僅會花盆種菜、種薑蔥,還會瓦缸悶種豆芽,而且明朝的時候各種醬菜、鹹菜都很流行,鄭和的船上並不缺蔬菜。
而西方的航海家直到檸檬的出現才解決了這一問題。
不得不說在吃上,我們國人的天賦是點滿的。
剛上船的時候朱酒酒還想賣弄兩手展現自己,結果一看花盆木盆種菜,全程傻眼,歇菜了。
好在吃海鮮上,朱酒酒還是很會的。什麽清蒸大閘蟹、油燜大蝦、烤扇貝……
書裏描寫了好多好吃的海鮮,看得我都餓了。我們先跳過這一部分,不然清清真的忍不住點外賣。
朱酒酒一邊憑著高超的廚藝和寶船上的精兵混熟了,一邊在等機會。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發生了一件大事:
在三佛齊舊港,鄭和招諭當地海盜陳祖義,陳祖義詐降,圖謀襲擊鄭和船隊。鄭和擊敗了他,殺敵五千餘人,燒毀敵船十艘,俘獲敵船七艘,生擒陳祖義等三人[6]。
要是鄭和不小心受了傷,她就可以趁虛而入了,要是能英雄救美,那就更好了。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受傷的不是鄭和,是倒黴的朱酒酒。
朱酒酒心裏不斷咒罵陳祖義有病,腦子進水,鄭和才是頭頭,不打他,來偷襲弱小可憐又無助的她做什麽?
其實海盜頭子陳祖義看得明明白白,鄭和當時看到朱酒酒出現的時候,下意識讓人去保護她。
而朱酒酒雖然喬裝打扮成男人,但鄭和沒苛待她,她的吃穿用度絕對是船上最好的。在陳祖義看來,朱酒酒就是一個滿身綾羅綢緞、長得瘦瘦小小,還頗有氣度受重視的小綿羊,挾持她說不定能跑。
於是就有了後麵的事。
朱酒酒用電動防狼棒電了陳祖義,同時也被他砍了一刀。
朱酒酒:嗚嗚我錯了,我不該想有撿漏的心。】
第110章 一百一十 雖然刀槍不入但倒黴……
大秦
秦始皇聽到‘吃海鮮可以排除體內的重金屬毒素’心中一動, 之前天幕說吃丹藥會重金屬中毒,太醫對此束手無策,隻能按照書裏寫的方法緩解。
調理一頓時間後, 他身體確實比之前輕快了不少,胸悶氣短、頭暈無力、食欲不振的症狀也消失了。
早睡早起,常鍛煉,多吃蔬菜少吃肉,早晚一杯熱牛奶,還是有點效果的。
要是經常吃海鮮, 他的毒應該會解得更快吧?
剛才天幕說了多少種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來著?秦始皇轉頭看向正在奮筆疾書的史官, “可有將天幕說的話一字不落記下?”
史官頷首:“臣已全部記下。”
秦始皇滿意地點了點頭,清蒸大閘蟹、油燜大蝦, 蔥爆螃蟹, 聽起來似乎不錯的樣子。
想到禦廚照天幕所說的辦法做出的紅燒魚、韭菜炒蛋, 秦始皇對海鮮係列多了一些期待。
後世確實挺會吃的,鐵鍋也確實好用。
公元前120年, 漢武帝時期
劉徹第一次聽到不吃菜菜會生病的說法, 覺得挺新奇的。
“後世人長壽難道是這個原因?”說完, 轉頭看向霍去病, “去病, 以後多吃點綠菜。”
霍去病嘴角抽了抽:“……”
劉徹狐疑道:“這檸檬又什麽東西?竟然可以代替蔬菜?蔬果不好保存, 行軍打仗途中隻有些幹菜或者采摘的野菜, 這檸檬若是能代替蔬菜, 似乎是不錯的軍糧。”
明朝的時候西方島嶼上的人還沒開化呢, 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連火都不會生,肯定也不會花盆種菜種果這種技術。
也就說幫助西方解決了航海壞血病問題的檸檬是一樣能長期保存的蔬菜。
既然能長期保存, 那用來當軍糧肯定沒問題。
他可真是機智!
“上次那本野菜集裏有沒有記載檸檬?”
汲黯想了一下,搖頭:“並無。”
“難道也產自美洲不成?”劉徹有些失望,同時更堅定了拿下美洲的想法。
美洲的好東西實在太多了,他有理由懷疑後世所說的世界第一大國就是建立在美洲之上的國家。
唐太宗時期
“出海還要注意這個?快記下來!”李世民沒想到出海還要注意吃的方麵,有些意外,更多的還是驚喜,會說你就多說一點。
隋末唐初,群雄忙著爭天下,百姓忙著躲避戰亂,誰有心思研究出海的事啊?
對於航海,大唐真的是一點經驗也沒有。
說這方麵的常識,李世民高興還來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