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節
(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 作者:迴夢逐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青出列道:“陛下,此事還需商議,不如天幕結束後再說。”最好私下說,別拉仇恨了。
【咳咳,一不小心扯遠了,說這麽多是想告訴大家古代流傳下來的兵書很多,失傳的也很多。
一切盡在這套《中國曆代兵書集成》中,這套書囊括《孫子兵法》《吳子兵法》等多部兵書,包括前麵提到的那些兵書,諸葛亮兵法、戚繼光兵法、辛棄疾的美芹十論等。
前麵對幾套兵書感興趣卻沒有買的,可以考慮這套書。
買一套就等於買了古代所有的兵書,當然是流傳下來的,已經失傳的就沒辦法了。
一共四冊,174塊,不分開賣,因為每冊的厚度不一樣,不好定價。這也是今天直播的壓軸書,感興趣的寶貝可以點擊小黃車進行購買。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直播內容。直播間將在五分鍾後關閉,大家捉緊時間購買哦。
感謝寶貝們的觀看,我們下周再見,mua~】
大秦
已經買了戚繼光的兩本兵書以及辛棄疾的《美芹十論》,兒子也偷買了諸葛亮兵書,而且可能還不止一本的秦始皇臉色變了,周身氣壓驟降,冷氣不要錢似的往外放。
豈有此理!!有一整套直接放出來啊,騙了他這麽多餘額後才放出來,還告訴他不分開賣,隻能買一整套。
秦始皇:%¥#@!(髒話)
就連偷偷買了諸葛亮兵書的幾個公子都傻眼了,同時還有點心虛,早知道他們就不買了,父王肯定會買這套書的。
他們偷偷買這麽多諸葛丞相的兵書,有愧父王啊。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瞪大眼睛,不敢置信道:“她剛才說什麽了?那套書包括前麵所有的兵書?”那前麵買的兵書可以退嗎?
眾人紛紛低頭,抿緊嘴不敢說話,陛下愛兵書,前麵的兵書都買了,如今卻告訴他有這套書,他不氣瘋了才怪。
劉徹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算了,買了就買了吧。
左右174一套的《中國曆代兵書集成》他也買不起。
要不要這麽貴!?
這一刻劉徹竟不知道是因為被坑了生氣,還是因為買不起生氣。
第174章 一百七十四 後續+新篇
唐太宗時期
麵對著一眾眼冒綠光的武將, 李世民:“……朕會買的。”不用這麽看著朕。
曆代兵書合集,別說武將們,他聽了也很心動。
這絕對是無價之寶, 而且還有錢都買不到的無價之寶,也就是後世才會舍得把這麽珍貴的書籍隨隨便便賣出去。
東漢之前沒有紙張,竹簡笨重不好攜帶,每逢戰亂和朝代更替,兵書多有亡佚;紙張出現後也沒有好轉, 戰亂和朝代更替依舊會導致兵書亡佚。
能流傳下來的兵書少之又少,能看得起兵書的自然就更少了。
這樣一想,李世民毅然點開小黃車, 然後皺起了眉頭。
長孫無忌:“陛下可是遇到了難事?”
李世民:“不滿三百用不了券,可是有這套書就不需要前麵那些兵書了。”不買它們湊單, 那他用不了券。
而且戚繼光那兩本兵書已經買過了。
拿什麽湊單?
更離譜的是, 就算把這些兵書都加進購物車也湊不到三百, 除非加入之前的傳記。
可是傳記比重複的兵書還沒用, 買了更虧。
李世民糾結了。
眾人見狀, 紛紛獻計。
長孫無忌:“陛下有一張滿三百減五十的代金券, 這套書174, 還需要湊126,就是把前麵幾本兵書都買了也不夠, 且也沒必要買。”這套兵書都包含那些兵書了, 再買不是純浪費嗎?
“小說又售空了, 如此也沒什麽可買來湊單的。再說了這湊單實際上卻需要陛下要多花76,才能便宜50,有點不劃算。76都能買不少書了,陛下用來湊單虧了啊。”
杜如晦頷首道:“輔機說的對, 臣也是這麽想的。”
程知節小聲嘀咕道:“早知如此,剛才我們就不自己買個人傳記了,讓陛下一起買多好。”肯定能湊夠。
李世民又想了想,“那朕這回就不用券了,下回再用吧。”
不就一百多餘額嗎?他很快就能賺回來的。
“今夜,咱們君臣一起挑燈夜讀。”
……
太極殿
尉遲敬德驚呼:“哇,這兵書合集就是不一樣,好厚!”
李世民拿起最上麵的一本翻開,熟練地找到目錄。
看著目錄上羅列的兵書,就算見多識廣如李世民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好多兵書,三千多頁,怪不得賣這麽貴。”
但值了!
李靖也拿了一本翻開,目錄上的兵書已經夠讓人眼紅了,看到正文,更是瞳孔一縮。居然全是斷好句,有譯文的。
自從看了後世的書,尤其是習慣後,他就很嫌棄家裏的藏書,無他,沒有斷句沒有譯文。
從前書少,看一本少一本,一頁可以看上好久,慢慢品讀。書多了之後,誰還耐煩這麽看書?光是斷句就煩得很。
不斷句一篇文能讀出好幾種意思。
還有譯文,這可太難得了。藏書能有古代先賢的注就已經好得不得了了,還指望翻譯?
李靖愛不釋手地翻了幾頁,然後急匆匆打開餘額麵板。
三千多頁,根本抄不動,而且上麵的字還那麽小,他就算抄到進棺材也抄不完。
至於印,一樣的道理,太多了,陛下不可能全印。
他想要隻能等天幕再賣了。
旁邊的秦瓊看到李靖放下書後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不由問道:“藥師這是怎麽了?”
李靖:“我…我的積分漲了不少。”
尉遲敬德:“為什麽?最近沒打仗啊!難道你背著我們去打仗了?”
李靖無語,“就是剛才漲的,之前天幕賣書的時候我還看過。”
“可是剛才也沒做什麽,怎麽會突然漲積分?難道說積分還有別的獲取方式?”李世民打開自己餘額界麵,沒漲。
藥師漲了,他沒漲,為什麽?李世民不解。
眾人聞言紛紛檢查自己的餘額,並沒有漲。
“奇怪,怎麽就隻有藥師漲了?”尉遲敬德撓了撓頭,不解道:“藥師你剛才做了什麽?”
李靖搖頭表示沒做什麽,“我放下書,打開餘額麵板發現漲了,之前買書的時候還沒有漲。”
房玄齡和杜如晦聞言,拿起李靖之前看的兵書合集。
杜如晦順著目錄往下看,目光停在《唐太宗李衛公問答》和《衛公兵法輯本》上。
衛公指的是李靖。
杜如晦沉吟了一會兒,忽然道:“我知道怎麽回事了。”
“就是因為這本《衛公兵法輯本》!”
李靖:“??”
杜如晦笑道:“這書是你所做,天幕賣你的書給你點分成也是合情合理。”
李靖瞬間恍然大悟,同時心裏還生出一本殘本就有這麽多積分,要是他寫的兵書都在上麵,那豈不是……
李世民把手裏的兵書合集翻回目錄,果然看到杜如晦說的兵書,“原來如此!”
至於那本《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雖用的他兩的問答,卻不是他們親筆編撰,難怪沒有積分。
尉遲敬德等人:這樣也行?
尉遲敬德:“陛下,臣也想寫兵書,您之前答應過的!”
李世民:“行行行,你找藥師,這個他熟。”
……
****
洪武時期
朱棣聽到曆代兵書合集坐不住了,噌的一下站了起來,仿佛站起來能聽得更清楚一樣。
“父皇,這本兵書合集是無價之寶啊。”
朱元璋雖然也想要,但看到餘額麵板後心如止水,想要也買不起。再說了,好像也沒必要買,大明後麵就一個滿清,滿清之後就是天幕所處的時代。
《民兵訓練手冊》他已經有了,戚繼光的兩本兵書也買了,其他兵書大多皇宮都有藏書,沒有藏書的可以去民間找。
也就是說大明之前的兵書他都能找到,除非失傳了;大明之後,沒有就沒有。
朱元璋白了朱棣一眼,“等你做了皇帝再讓人給你編一本兵書合集吧。”
朱棣:“父皇,兒臣不是那個意思。”
朱元璋抬手:“行了,這個兵書合集裏的兵書大多都是大明有的,說不定大明有的,合集上都沒有呢,買它做什麽,浪費餘額。”
話音剛落,朱元璋就看到腳邊憑空多出來一個箱子,他眼睛亮了一下,想立即抱起盒子拆開,見藩王和大臣們都在,克製住了。
“夜深了,散了吧。正好天幕的書也到了,朕看會書,有什麽事明日早朝再說。”
朱棣聞言也隻能稱是。
其他藩王和大臣紛紛告退,受指派買書的大臣把盒子交上去。
【咳咳,一不小心扯遠了,說這麽多是想告訴大家古代流傳下來的兵書很多,失傳的也很多。
一切盡在這套《中國曆代兵書集成》中,這套書囊括《孫子兵法》《吳子兵法》等多部兵書,包括前麵提到的那些兵書,諸葛亮兵法、戚繼光兵法、辛棄疾的美芹十論等。
前麵對幾套兵書感興趣卻沒有買的,可以考慮這套書。
買一套就等於買了古代所有的兵書,當然是流傳下來的,已經失傳的就沒辦法了。
一共四冊,174塊,不分開賣,因為每冊的厚度不一樣,不好定價。這也是今天直播的壓軸書,感興趣的寶貝可以點擊小黃車進行購買。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直播內容。直播間將在五分鍾後關閉,大家捉緊時間購買哦。
感謝寶貝們的觀看,我們下周再見,mua~】
大秦
已經買了戚繼光的兩本兵書以及辛棄疾的《美芹十論》,兒子也偷買了諸葛亮兵書,而且可能還不止一本的秦始皇臉色變了,周身氣壓驟降,冷氣不要錢似的往外放。
豈有此理!!有一整套直接放出來啊,騙了他這麽多餘額後才放出來,還告訴他不分開賣,隻能買一整套。
秦始皇:%¥#@!(髒話)
就連偷偷買了諸葛亮兵書的幾個公子都傻眼了,同時還有點心虛,早知道他們就不買了,父王肯定會買這套書的。
他們偷偷買這麽多諸葛丞相的兵書,有愧父王啊。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瞪大眼睛,不敢置信道:“她剛才說什麽了?那套書包括前麵所有的兵書?”那前麵買的兵書可以退嗎?
眾人紛紛低頭,抿緊嘴不敢說話,陛下愛兵書,前麵的兵書都買了,如今卻告訴他有這套書,他不氣瘋了才怪。
劉徹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算了,買了就買了吧。
左右174一套的《中國曆代兵書集成》他也買不起。
要不要這麽貴!?
這一刻劉徹竟不知道是因為被坑了生氣,還是因為買不起生氣。
第174章 一百七十四 後續+新篇
唐太宗時期
麵對著一眾眼冒綠光的武將, 李世民:“……朕會買的。”不用這麽看著朕。
曆代兵書合集,別說武將們,他聽了也很心動。
這絕對是無價之寶, 而且還有錢都買不到的無價之寶,也就是後世才會舍得把這麽珍貴的書籍隨隨便便賣出去。
東漢之前沒有紙張,竹簡笨重不好攜帶,每逢戰亂和朝代更替,兵書多有亡佚;紙張出現後也沒有好轉, 戰亂和朝代更替依舊會導致兵書亡佚。
能流傳下來的兵書少之又少,能看得起兵書的自然就更少了。
這樣一想,李世民毅然點開小黃車, 然後皺起了眉頭。
長孫無忌:“陛下可是遇到了難事?”
李世民:“不滿三百用不了券,可是有這套書就不需要前麵那些兵書了。”不買它們湊單, 那他用不了券。
而且戚繼光那兩本兵書已經買過了。
拿什麽湊單?
更離譜的是, 就算把這些兵書都加進購物車也湊不到三百, 除非加入之前的傳記。
可是傳記比重複的兵書還沒用, 買了更虧。
李世民糾結了。
眾人見狀, 紛紛獻計。
長孫無忌:“陛下有一張滿三百減五十的代金券, 這套書174, 還需要湊126,就是把前麵幾本兵書都買了也不夠, 且也沒必要買。”這套兵書都包含那些兵書了, 再買不是純浪費嗎?
“小說又售空了, 如此也沒什麽可買來湊單的。再說了這湊單實際上卻需要陛下要多花76,才能便宜50,有點不劃算。76都能買不少書了,陛下用來湊單虧了啊。”
杜如晦頷首道:“輔機說的對, 臣也是這麽想的。”
程知節小聲嘀咕道:“早知如此,剛才我們就不自己買個人傳記了,讓陛下一起買多好。”肯定能湊夠。
李世民又想了想,“那朕這回就不用券了,下回再用吧。”
不就一百多餘額嗎?他很快就能賺回來的。
“今夜,咱們君臣一起挑燈夜讀。”
……
太極殿
尉遲敬德驚呼:“哇,這兵書合集就是不一樣,好厚!”
李世民拿起最上麵的一本翻開,熟練地找到目錄。
看著目錄上羅列的兵書,就算見多識廣如李世民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好多兵書,三千多頁,怪不得賣這麽貴。”
但值了!
李靖也拿了一本翻開,目錄上的兵書已經夠讓人眼紅了,看到正文,更是瞳孔一縮。居然全是斷好句,有譯文的。
自從看了後世的書,尤其是習慣後,他就很嫌棄家裏的藏書,無他,沒有斷句沒有譯文。
從前書少,看一本少一本,一頁可以看上好久,慢慢品讀。書多了之後,誰還耐煩這麽看書?光是斷句就煩得很。
不斷句一篇文能讀出好幾種意思。
還有譯文,這可太難得了。藏書能有古代先賢的注就已經好得不得了了,還指望翻譯?
李靖愛不釋手地翻了幾頁,然後急匆匆打開餘額麵板。
三千多頁,根本抄不動,而且上麵的字還那麽小,他就算抄到進棺材也抄不完。
至於印,一樣的道理,太多了,陛下不可能全印。
他想要隻能等天幕再賣了。
旁邊的秦瓊看到李靖放下書後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不由問道:“藥師這是怎麽了?”
李靖:“我…我的積分漲了不少。”
尉遲敬德:“為什麽?最近沒打仗啊!難道你背著我們去打仗了?”
李靖無語,“就是剛才漲的,之前天幕賣書的時候我還看過。”
“可是剛才也沒做什麽,怎麽會突然漲積分?難道說積分還有別的獲取方式?”李世民打開自己餘額界麵,沒漲。
藥師漲了,他沒漲,為什麽?李世民不解。
眾人聞言紛紛檢查自己的餘額,並沒有漲。
“奇怪,怎麽就隻有藥師漲了?”尉遲敬德撓了撓頭,不解道:“藥師你剛才做了什麽?”
李靖搖頭表示沒做什麽,“我放下書,打開餘額麵板發現漲了,之前買書的時候還沒有漲。”
房玄齡和杜如晦聞言,拿起李靖之前看的兵書合集。
杜如晦順著目錄往下看,目光停在《唐太宗李衛公問答》和《衛公兵法輯本》上。
衛公指的是李靖。
杜如晦沉吟了一會兒,忽然道:“我知道怎麽回事了。”
“就是因為這本《衛公兵法輯本》!”
李靖:“??”
杜如晦笑道:“這書是你所做,天幕賣你的書給你點分成也是合情合理。”
李靖瞬間恍然大悟,同時心裏還生出一本殘本就有這麽多積分,要是他寫的兵書都在上麵,那豈不是……
李世民把手裏的兵書合集翻回目錄,果然看到杜如晦說的兵書,“原來如此!”
至於那本《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雖用的他兩的問答,卻不是他們親筆編撰,難怪沒有積分。
尉遲敬德等人:這樣也行?
尉遲敬德:“陛下,臣也想寫兵書,您之前答應過的!”
李世民:“行行行,你找藥師,這個他熟。”
……
****
洪武時期
朱棣聽到曆代兵書合集坐不住了,噌的一下站了起來,仿佛站起來能聽得更清楚一樣。
“父皇,這本兵書合集是無價之寶啊。”
朱元璋雖然也想要,但看到餘額麵板後心如止水,想要也買不起。再說了,好像也沒必要買,大明後麵就一個滿清,滿清之後就是天幕所處的時代。
《民兵訓練手冊》他已經有了,戚繼光的兩本兵書也買了,其他兵書大多皇宮都有藏書,沒有藏書的可以去民間找。
也就是說大明之前的兵書他都能找到,除非失傳了;大明之後,沒有就沒有。
朱元璋白了朱棣一眼,“等你做了皇帝再讓人給你編一本兵書合集吧。”
朱棣:“父皇,兒臣不是那個意思。”
朱元璋抬手:“行了,這個兵書合集裏的兵書大多都是大明有的,說不定大明有的,合集上都沒有呢,買它做什麽,浪費餘額。”
話音剛落,朱元璋就看到腳邊憑空多出來一個箱子,他眼睛亮了一下,想立即抱起盒子拆開,見藩王和大臣們都在,克製住了。
“夜深了,散了吧。正好天幕的書也到了,朕看會書,有什麽事明日早朝再說。”
朱棣聞言也隻能稱是。
其他藩王和大臣紛紛告退,受指派買書的大臣把盒子交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