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節
(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 作者:迴夢逐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房玄齡委婉道:“陛下,天幕行事向來捉摸不定,今日突然來這麽一遭也不是不可能。與其糾結這個,還是先看看天幕這次賣的書裏寫了什麽吧。”
尤其是那本被稱為“造反利器”的書。
李淵點點頭,深以為然道:“房卿說得沒錯,二郎,還是先看看那本書裏麵都寫什麽。”
“也好,”李世民總覺得哪裏不對,但一時半會也理不清哪不對,不如先看書裏寫了什麽,“輔機、克明…你們留下,其他人散了吧,明日的休沐暫且取消,朝會照舊舉行。”
沒被點到名字的官員紛紛行禮:“臣等告退。”
留下來的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麵麵相覷,陛下要看造反神書怎麽還把他們留下來,難不成讓他們也看不成?
李淵見狀下意識眉頭一皺,不過也未說什麽,畢竟他現在已經不是皇帝了,有些事要注意分寸。
“這書不少,朕一晚上可看不完,大家一塊看把裏麵需要注意的事記下。
天幕向來不講虛言,既然說了這是一本造反神書,那書中內容定不簡單。若是被有心謀反之人拿到,後患無窮,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李世民說著把書分了下去,“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房玄齡覺得手裏的書有些燙手,遲疑道:“可是陛下,我們看這書是不是不太妥當?”
“朕讓你們看,你們就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麽簡單的道理朕還能不明白?朕相信你們。”李世民瞥了他一眼,佯裝不悅:“還是說你們不相信朕?”
房玄齡連忙下跪:“臣絕無此意。”語氣之堅定,就差賭咒發誓了。
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也跟著跪下言辭深切地表明自己的忠心。
一時間,君臣相得。
李世民:“那不就得了,時間不早了,趕緊看書去。”
房玄齡等人一人捧著一卷《毛選》,坐到早已準備好的書桌開始加班。
目睹一切的李淵:“…………”嘖,二郎可真會哄人,三兩句就把這幾個心腹哄得找不著北了。
哪怕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李世民還是被書裏的內容驚到了,這書寫得實在精妙絕倫,雖無辭藻典故修飾,通篇白話,卻字字珠璣。
若他不是皇帝,不是書中說的封建統治者,無產階級最大的敵人,或許他還會拍案叫絕說寫得好。
可……這是一本屠龍書,屠的就是皇帝這條龍。
李世民越看越驚,世上真有這麽無私的人?打江山卻不坐擁江山?
不,僅有一人無私沒用,除非…一群人都這麽無私。
可真有這樣的一群人嗎?李世民打從心裏不信,他將書翻回目錄,沒有找到想要的答案,又拿出第四卷 ,翻到最後一節——唯心曆史觀的破產。
因為前麵內容沒看直接跳最後一節,李世民看得有點懵,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對於入侵中原,打殺漢人的國家產生厭惡之情,出錢出槍的美國是吧,他記住了。
人口太多,飯少了,所以發生革命。這話難道不對嗎?
李世民皺了皺眉,繼續往下看,看到下麵的內容時瞳孔地震,是因為朝廷壓迫和剝削人民,而不是因為人口過剩。
所以他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等一切壓迫和剝削人民的統治……
他們勝利了。
李世民怔住了,腦海中閃過之前天幕說的種種。
“兩千年的封建帝製結束了”“最後一個皇帝”
…
原來是這個意思。
正想著,耳邊傳來李淵憤怒的聲音:“荒唐!這怎麽可能呢?妖言惑眾,這是妖書。”
“二郎,必須下旨禁此書,絕對不能讓這等妖書流傳出去。”
李世民長歎了一口氣,“阿耶,天幕還在,禁了得一時,禁不了一世。”
想到天幕,李淵腦殼疼了,那是身為帝王,權傾天下也無法掌控的東西。“難道就不管了嗎?你該知道這書意味著什麽。”
李世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他看向殿外,語氣複雜:“阿耶,你說天幕還會出現嗎?”
李淵皺眉:“什麽意思?天幕不就在外頭掛著嗎?”他現在巴不得它消失好吧。
“兒臣覺得今夜將是天幕最後一次出現,小黃車裏的書大概是天幕留給咱們最後的禮物。”李世民悠悠道。
李淵先是一愣,隨後心生悵然,天幕出現了這麽多次,雖然給大唐帶來了不少麻煩,但與她帶來的好處相比,那點麻煩可以忽略不計。
哪怕是今夜拿出造反神書,他也沒想過讓天幕以後不再出現,最多埋怨幾句,希望它快點和往常一樣黑掉。
“你的意思是說天幕以後不再出現?外頭掛著的會很快消失?再也不出現?”李淵有些語無倫次,“你怎麽看出來的?”
李世民無奈道:“阿耶,我隻是說這可能是天幕最後一次出現。我可沒說外麵掛著的天幕會消失。”
李淵:“??”
“若是天幕一直在,這本書也一直在小黃車裏,怎麽也賣不完。阿耶會有什麽感覺?”李世民揚了揚手中的書道。
“這不就相當於架了一把刀在脖子上嗎?”李淵話音一頓,瞪大眼睛:“天幕是故意的?”
李世民點了點頭,“或許吧。若是明日,後日天幕都沒有變暗,那十有八.九是真的。”
李淵:“……”不出現還要給他們留把刀,過分了!
“那這書怎麽辦?”李淵左思右想,還是覺得不能放任不管。
李世民:“百姓識字不多,一時半會應當無事;況且這才太平幾年,百姓想必也不會願意再生戰亂。隻需讓各州府注意些便是,加派駐兵,以防生亂。
至於以後,得再三思慮才是。”
李淵難以置信:“這書就放著不管了?”
“堵不如疏,況且書裏的內容也全非毒蛇猛獸,還是有不少地方是值得借鑒學習的。”
話落,扭頭看向長孫無忌等人:“輔機你們說是吧?”
要不是李淵突然發飆,長孫無忌等人還呆滯著呢,這書實在太……驚悚了,字字句句都在說要如何消滅他們。關鍵他們還覺得寫得很有道理。
要不是聽到李淵和李世民的話,隻怕他們還陷在書裏呢。
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附和。
書是不能看了,再看下去,他們害怕被滅口。
……
武周時期
上了年紀後很少熬夜的武則天難得地熬了夜,她看了一頁又一頁,仿佛忘了時辰。
“陛下,明日再看吧,已經很晚了。”上官婉兒擔憂道。
武則天抬頭看了眼刻漏,確實不早了,不過她今夜實在睡不著,而且還很想找人說話。
“婉兒,朕以往隻將人分為能用和不能用。如今方知這世上的人原來分了這麽多級別,哦不對,應該是階級。每個階級都有他的作用。有些可以少,有些卻是萬萬不能少。”
“朕,或者說坐上龍椅上的皇帝就是可以少的那個階級。”
上官婉兒臉色大變,震驚道:“陛下——”
“是不是以為朕在說胡話?”武則天勾唇一笑,“朕沒有說胡話,自古男尊女卑,千年來從未有人想變過這個習慣,朕想變一變。宗法製存在的時間太久了,久到所有人都習以為常。”
“可你知道,後世廢了宗法製,壓在女人身上的父權、夫權、族權都沒了,女人也能和男人一樣……”
上官婉兒心跳慢了一拍,她呆呆地看著武則天,久久不能回神。
是啊,後世可以男女平等,現今為何不行?
****
洪武時期
控製欲強大的朱元璋將所有的書都扣了下來,並且下令沒有他的吩咐,所有人都不許買天幕上的書,否則就以謀反罪處置。
應天府的皇宮裏
朱元璋麵沉如水,他不可置信地盯著書上的內容,每個字他都認得,可連在一起看著咋這麽別扭呢?
一開始,看著開篇的“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朱元璋嗤之以鼻,作為一個造反起義的皇帝,他能不知道這個?
可沒想到,接下來的內容直接將他震住了。
幾萬萬農民全部參與革命?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汙吏、土豪劣紳都被他們葬入墳墓?
朱元璋瞪大眼睛,露出錯愕的神情,大明如今的人口才六千五百萬人,幾萬萬農民是什麽概念?這麽多人都反了?
想到自己當年巔峰時也不過五十萬兵馬,朱元璋沉默了。
全天下的農民都反了,怎麽會這樣呢?當時的王朝到底做了什麽事,竟引起這樣的民怨?
從古至今,亂世不計其數,可也沒有發生全民皆反的情況啊。
朱元璋不解地繼續往下看,越看心越沉。
前麵他能理解,可後麵……
朱元璋揉了揉眼睛,不敢置信地盯著書上的小字,過了一會兒,他一手拿著書,一手在桌上翻箱倒櫃。
伺候的太監見了,連忙詢問:“聖上要找什麽?讓老奴來找吧。”
朱元璋:“放大鏡呢?給朕拿過來。”
太監應了一聲,很快就將放大鏡找了出來。
朱元璋接過放大鏡,酌字酌句地又看了一遍,他沒眼花啊。怎麽會有人不稱帝,一心一意隻為百姓?
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肯定隻是說說。
就算是當年剛入伍的自己想的也是先活下去,活下去後便想著幹一番事業,當一個將軍。
成為將軍後,又有了更高的目標。
當了皇帝後想江山永固,千秋萬代。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何況那是萬人之上,至高無上的權力,怎麽會有人甘願放棄那個位置?
推翻原本的王朝建立新的王朝,從古至今不都是這樣的嗎?
朱元璋將手裏的書翻得沙沙作響,卻一個字也看不進去。
腦中回憶這些年的種種,更加肯定書中的一切是假的,他可是親身經曆過亂世起義的人,這種想當然的話不過是說說罷了,哪裏會有人真正去做呢。
尤其是那本被稱為“造反利器”的書。
李淵點點頭,深以為然道:“房卿說得沒錯,二郎,還是先看看那本書裏麵都寫什麽。”
“也好,”李世民總覺得哪裏不對,但一時半會也理不清哪不對,不如先看書裏寫了什麽,“輔機、克明…你們留下,其他人散了吧,明日的休沐暫且取消,朝會照舊舉行。”
沒被點到名字的官員紛紛行禮:“臣等告退。”
留下來的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麵麵相覷,陛下要看造反神書怎麽還把他們留下來,難不成讓他們也看不成?
李淵見狀下意識眉頭一皺,不過也未說什麽,畢竟他現在已經不是皇帝了,有些事要注意分寸。
“這書不少,朕一晚上可看不完,大家一塊看把裏麵需要注意的事記下。
天幕向來不講虛言,既然說了這是一本造反神書,那書中內容定不簡單。若是被有心謀反之人拿到,後患無窮,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李世民說著把書分了下去,“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房玄齡覺得手裏的書有些燙手,遲疑道:“可是陛下,我們看這書是不是不太妥當?”
“朕讓你們看,你們就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麽簡單的道理朕還能不明白?朕相信你們。”李世民瞥了他一眼,佯裝不悅:“還是說你們不相信朕?”
房玄齡連忙下跪:“臣絕無此意。”語氣之堅定,就差賭咒發誓了。
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也跟著跪下言辭深切地表明自己的忠心。
一時間,君臣相得。
李世民:“那不就得了,時間不早了,趕緊看書去。”
房玄齡等人一人捧著一卷《毛選》,坐到早已準備好的書桌開始加班。
目睹一切的李淵:“…………”嘖,二郎可真會哄人,三兩句就把這幾個心腹哄得找不著北了。
哪怕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李世民還是被書裏的內容驚到了,這書寫得實在精妙絕倫,雖無辭藻典故修飾,通篇白話,卻字字珠璣。
若他不是皇帝,不是書中說的封建統治者,無產階級最大的敵人,或許他還會拍案叫絕說寫得好。
可……這是一本屠龍書,屠的就是皇帝這條龍。
李世民越看越驚,世上真有這麽無私的人?打江山卻不坐擁江山?
不,僅有一人無私沒用,除非…一群人都這麽無私。
可真有這樣的一群人嗎?李世民打從心裏不信,他將書翻回目錄,沒有找到想要的答案,又拿出第四卷 ,翻到最後一節——唯心曆史觀的破產。
因為前麵內容沒看直接跳最後一節,李世民看得有點懵,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對於入侵中原,打殺漢人的國家產生厭惡之情,出錢出槍的美國是吧,他記住了。
人口太多,飯少了,所以發生革命。這話難道不對嗎?
李世民皺了皺眉,繼續往下看,看到下麵的內容時瞳孔地震,是因為朝廷壓迫和剝削人民,而不是因為人口過剩。
所以他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等一切壓迫和剝削人民的統治……
他們勝利了。
李世民怔住了,腦海中閃過之前天幕說的種種。
“兩千年的封建帝製結束了”“最後一個皇帝”
…
原來是這個意思。
正想著,耳邊傳來李淵憤怒的聲音:“荒唐!這怎麽可能呢?妖言惑眾,這是妖書。”
“二郎,必須下旨禁此書,絕對不能讓這等妖書流傳出去。”
李世民長歎了一口氣,“阿耶,天幕還在,禁了得一時,禁不了一世。”
想到天幕,李淵腦殼疼了,那是身為帝王,權傾天下也無法掌控的東西。“難道就不管了嗎?你該知道這書意味著什麽。”
李世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他看向殿外,語氣複雜:“阿耶,你說天幕還會出現嗎?”
李淵皺眉:“什麽意思?天幕不就在外頭掛著嗎?”他現在巴不得它消失好吧。
“兒臣覺得今夜將是天幕最後一次出現,小黃車裏的書大概是天幕留給咱們最後的禮物。”李世民悠悠道。
李淵先是一愣,隨後心生悵然,天幕出現了這麽多次,雖然給大唐帶來了不少麻煩,但與她帶來的好處相比,那點麻煩可以忽略不計。
哪怕是今夜拿出造反神書,他也沒想過讓天幕以後不再出現,最多埋怨幾句,希望它快點和往常一樣黑掉。
“你的意思是說天幕以後不再出現?外頭掛著的會很快消失?再也不出現?”李淵有些語無倫次,“你怎麽看出來的?”
李世民無奈道:“阿耶,我隻是說這可能是天幕最後一次出現。我可沒說外麵掛著的天幕會消失。”
李淵:“??”
“若是天幕一直在,這本書也一直在小黃車裏,怎麽也賣不完。阿耶會有什麽感覺?”李世民揚了揚手中的書道。
“這不就相當於架了一把刀在脖子上嗎?”李淵話音一頓,瞪大眼睛:“天幕是故意的?”
李世民點了點頭,“或許吧。若是明日,後日天幕都沒有變暗,那十有八.九是真的。”
李淵:“……”不出現還要給他們留把刀,過分了!
“那這書怎麽辦?”李淵左思右想,還是覺得不能放任不管。
李世民:“百姓識字不多,一時半會應當無事;況且這才太平幾年,百姓想必也不會願意再生戰亂。隻需讓各州府注意些便是,加派駐兵,以防生亂。
至於以後,得再三思慮才是。”
李淵難以置信:“這書就放著不管了?”
“堵不如疏,況且書裏的內容也全非毒蛇猛獸,還是有不少地方是值得借鑒學習的。”
話落,扭頭看向長孫無忌等人:“輔機你們說是吧?”
要不是李淵突然發飆,長孫無忌等人還呆滯著呢,這書實在太……驚悚了,字字句句都在說要如何消滅他們。關鍵他們還覺得寫得很有道理。
要不是聽到李淵和李世民的話,隻怕他們還陷在書裏呢。
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附和。
書是不能看了,再看下去,他們害怕被滅口。
……
武周時期
上了年紀後很少熬夜的武則天難得地熬了夜,她看了一頁又一頁,仿佛忘了時辰。
“陛下,明日再看吧,已經很晚了。”上官婉兒擔憂道。
武則天抬頭看了眼刻漏,確實不早了,不過她今夜實在睡不著,而且還很想找人說話。
“婉兒,朕以往隻將人分為能用和不能用。如今方知這世上的人原來分了這麽多級別,哦不對,應該是階級。每個階級都有他的作用。有些可以少,有些卻是萬萬不能少。”
“朕,或者說坐上龍椅上的皇帝就是可以少的那個階級。”
上官婉兒臉色大變,震驚道:“陛下——”
“是不是以為朕在說胡話?”武則天勾唇一笑,“朕沒有說胡話,自古男尊女卑,千年來從未有人想變過這個習慣,朕想變一變。宗法製存在的時間太久了,久到所有人都習以為常。”
“可你知道,後世廢了宗法製,壓在女人身上的父權、夫權、族權都沒了,女人也能和男人一樣……”
上官婉兒心跳慢了一拍,她呆呆地看著武則天,久久不能回神。
是啊,後世可以男女平等,現今為何不行?
****
洪武時期
控製欲強大的朱元璋將所有的書都扣了下來,並且下令沒有他的吩咐,所有人都不許買天幕上的書,否則就以謀反罪處置。
應天府的皇宮裏
朱元璋麵沉如水,他不可置信地盯著書上的內容,每個字他都認得,可連在一起看著咋這麽別扭呢?
一開始,看著開篇的“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朱元璋嗤之以鼻,作為一個造反起義的皇帝,他能不知道這個?
可沒想到,接下來的內容直接將他震住了。
幾萬萬農民全部參與革命?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汙吏、土豪劣紳都被他們葬入墳墓?
朱元璋瞪大眼睛,露出錯愕的神情,大明如今的人口才六千五百萬人,幾萬萬農民是什麽概念?這麽多人都反了?
想到自己當年巔峰時也不過五十萬兵馬,朱元璋沉默了。
全天下的農民都反了,怎麽會這樣呢?當時的王朝到底做了什麽事,竟引起這樣的民怨?
從古至今,亂世不計其數,可也沒有發生全民皆反的情況啊。
朱元璋不解地繼續往下看,越看心越沉。
前麵他能理解,可後麵……
朱元璋揉了揉眼睛,不敢置信地盯著書上的小字,過了一會兒,他一手拿著書,一手在桌上翻箱倒櫃。
伺候的太監見了,連忙詢問:“聖上要找什麽?讓老奴來找吧。”
朱元璋:“放大鏡呢?給朕拿過來。”
太監應了一聲,很快就將放大鏡找了出來。
朱元璋接過放大鏡,酌字酌句地又看了一遍,他沒眼花啊。怎麽會有人不稱帝,一心一意隻為百姓?
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肯定隻是說說。
就算是當年剛入伍的自己想的也是先活下去,活下去後便想著幹一番事業,當一個將軍。
成為將軍後,又有了更高的目標。
當了皇帝後想江山永固,千秋萬代。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何況那是萬人之上,至高無上的權力,怎麽會有人甘願放棄那個位置?
推翻原本的王朝建立新的王朝,從古至今不都是這樣的嗎?
朱元璋將手裏的書翻得沙沙作響,卻一個字也看不進去。
腦中回憶這些年的種種,更加肯定書中的一切是假的,他可是親身經曆過亂世起義的人,這種想當然的話不過是說說罷了,哪裏會有人真正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