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接觸到權力,擁有權力,又怎麽還會記得自己之前說過的話。


    須知此一時,彼一時。


    再說了,就算領導者有這心,底下的人也不會同意啊,亂世中誰不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封候拜將?


    書裏這種想法太不切實際,就算有幾萬萬農民又如何,沒有主心骨,生亂世遲早的事。


    朱元璋肯定自己的想法後,繼續往下看,然後徹底破防。


    不是一個人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是一群人,前赴後繼,不畏生死,不怕犧牲,不計報酬,不懼將來,排除萬難最終達成了他們的目標。


    怎麽會有這樣的人?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


    次日,天破曉,一夜都沒睡的朱元璋撐不住了,放下手裏的書,問:“什麽時辰了?”


    “稟聖上,卯時三刻了。”太監猶豫了會,又道:“聖上可要睡會?”


    朱元璋沒理會,揉了揉幹澀的眼睛,繼續問:“天幕可還亮著?”


    “是。”


    太監的聲音低了許多。


    朱元璋猛地起身,但一夜未眠,又上了年紀,加之怒火蹭蹭往上竄,起身時眼前竟出現了重影,眼前一黑又跌了回去。


    嚇得伺候的太監一個勁喊“聖上,傳太醫。”


    “桌上的書誰也不許動,違者,斬。”被太監扶起,往床榻方向走的朱元璋不忘道。


    **


    與此同時,燕王府


    昨晚因為天幕遲遲沒有變暗,宮中散得太晚,朱橚便沒有回自己的周王府,而是就近歇在了燕王府。


    早上起來的朱橚想和朱棣道別回府,卻意外發現朱棣一晚沒睡,書房裏的燈還在亮著。


    “四哥,都這個時辰了,你怎麽還沒睡?醫書上說了,熬夜對身子不好——”朱橚喋喋不休的話在看到朱棣藏起來的書時卡殼了,“四哥你,居然擅自買書!”


    “噓!你小點聲,”朱棣瞪了他一眼,轉身大步流星把房門關上,“不就一本書嗎,你嚷這麽大聲做什麽?”


    朱橚壓低聲音:“四哥,父皇不是不讓咱們私下買書嗎?還說違者以謀反罪處置。”


    朱棣不以為然:“謀反是要誅九族,老爺子要是追究,首當其衝就是他。”


    朱橚一想也是,虎毒還不食子,老爺子再怎麽著也不會殺了他們,遂道:“四哥,那書裏都寫了什麽?當真是造反神書?”


    然而朱棣隻是掃了他一眼沒說話。


    朱橚:“我都看見你有那本書了,就給我看看唄。”


    朱棣歎了口氣,“不是我不給你看,是這書實在……”


    “實在什麽?”朱橚等了半天,也沒等到下文,忍不住追問。


    朱棣憋了許久,終於道:“實在不適合你看,在沒有想到解決辦法前,老爺子絕對不會讓這本書傳出去。”


    朱橚:“這書真這麽厲害?”


    朱棣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洗腦能力太強了,若是百姓被煽動,那絕對一發不可收拾。


    而且書裏還有方方麵麵的解答、糾正,生怕百姓不會革命,呸,造反。


    這樣的書老爺子怎麽可能會讓它流傳出去。


    ----------------------------


    有條件買到《毛選》的人,基本都是帝王將相,平民百姓手裏有餘額也舍不得買這樣的書,而是會選擇帶種子,帶方子的書。


    而正在謀反或者有心謀反的人基本買不到,尤其是殺孽太重,屠城類的起義軍。


    買到書並且看了書的人一夜無眠,腦子裏全是書裏的內容。


    帝王將相:嘶——後世的人竟恐怖如斯,居然連教人革命,哦不造反的書都有。


    還那麽洗腦,什麽槍杆下出政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什麽為民主和自由而鬥爭,看著都好有道理,如果被推翻的不是他們的話。


    **


    日子一天天過去,天幕遲遲沒有變暗,小黃車裏的書也一直在。各個時空的古人們已經從最初的驚訝、錯愕、狂喜變得習以為常。


    不過眾人還是習慣每天看一看天幕還在不在,小黃車能不能打開。


    縱使買不起也會打開小黃車找到自己心儀的書多看兩眼,然後暗暗鼓舞自己要努力攢積


    分買下來。


    時間長了,人們早就發現積分是可以通過做好事,比如修路、修河堤、造橋、接濟幫助他人、懸壺濟世等為國為民的事獲得積分。


    反之,作惡多端的人積分就是負的,有些甚至看不到天幕,失去了打開小黃車的資格。


    ……


    一個背著藍色小布袋的小姑娘小跑回家,進門就道:“阿娘阿娘,官府張貼了告示,說未來幾天有大雨,可能會發生水災,要做好準備。多囤糧,少出門……”


    “夭壽哦,又有水災,不會把咱們家房子淹了吧?”


    小姑娘:“不會的,告示上說排水措施都做好了,堤壩也修好了,隻要河堤不決,就不會淹到村子裏。如果河堤撐不住,官府會派人提前通知。”


    “那就好,”女人鬆了一口氣,“我去地裏看看,你在家好好看書練字,別亂跑。”


    官府張貼告示會安排人在告示欄給不識字的村民念,因此女人也不懷疑小姑娘會不會看錯。


    “知道了阿娘。”


    女人剛出門就遇上了隔壁的大嬸,一問也是去地裏收東西,便結伴而行。


    大嬸是個能說會道的,一路話就沒停過,“你家的女娃才讀了幾個月的書就會看告示了?可真厲害,等我家閨女再大一點也送她去讀書。”


    說完,又擔憂道:“就是不知道到時候還有沒有免費的私塾。”


    天幕裏的仙女已經很久沒出現了。


    萬一哪天天幕也沒了,那現在的一切還能照舊嗎?


    女人安慰道:“會有的,嬸子你就安心吧。就算沒了,咱們多攢些錢,花錢也能上。”


    “這倒也是,”大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過天幕裏的仙女已經很久沒出現了,我這不是擔心哪天天幕也消失了嗎?”


    “呸呸呸,這話可不興說,被人聽到你等著被唾沫淹死吧。”女人覷了她一眼,“還有,人家不是仙女,是後世的人。”


    “仙女廟都給立上了,還說人家不是仙女,那就是仙女。”是給他們帶來好運的仙女。


    正文完!


    第185章 一百八十五


    秦王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下令立扶蘇為太子。


    這一年,李斯和蕭何奉旨修改的秦律正式完工。


    新的秦律廢除了很多嚴苛律法,並且參照天幕書中提到的婚姻法、財產權等,以及後麵朝代的律法,將大秦原本的律法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刑法、民事、經濟、行政。


    還重新製定了官員製度,劃分六部二十四司,成立三省,百官各司其職。


    這一年韓信出征匈奴大獲全勝,匈奴人再次北遷。同年,西部的羌戎部落歸順大秦,大秦的疆域得到了史詩級的擴張。


    秦始皇派兵十萬駐守羌方,並遷十萬黔首入羌方,提供種子和農具,命其開墾荒地,在羌方安家,建立城池。


    這一年,秦始皇派兵繼續往西,企圖吞並西部的烏孫、月氏、樓蘭等小國,以便打通西域,提前開啟絲綢之路。


    這一年,大秦向周邊的國家售賣玻璃、香皂、鏡子、火柴收入不菲,國庫充盈。


    ……


    這一年,棉花經過一年的試種,得到的種子翻了將近十倍,可還是太少了,根本無法大麵積種植。


    就算大量購買小黃車裏的棉花也不夠,因為小黃車裏的棉花是贈品,數量本來就不多,一份贈品最多也就100顆種子。


    100顆種子,就算成活率百分百,顆顆豐收,也隻能得到一千顆種子。


    按照後世的棉花種植法,一畝地稀種需要兩萬粒種子,密植需要三萬五到四萬粒左右。


    而棉花一年一收。


    光靠小黃車裏的棉花種子,想在大秦全麵種植棉花,怎麽著也要個數十年,甚至百十年。


    還有玉米、紅薯那些種子也是如此,而且這些種子還和棉花不一樣,棉花留種和抽棉不衝突,種起來還有收獲,玉米紅薯收了隻能留種,連嚐個味都是奢望。


    要不是玉米杆能生火,紅薯葉嫩的能吃,老的能喂豬,種這些東西一年下來真是血本無歸,啥也撈不著。


    方方麵麵的問題都要考慮清楚,全麵種植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


    百姓等得了,秦始皇可等不了。


    按照史書上的說法,他今年會病逝於東巡途中的沙丘宮。


    今年沒有東巡,他也不會去沙丘宮。加上這兩年的排毒健身,嬴政明顯感覺到身體輕快了不少。


    可是,他還能活多久呢?五年?還是十年?


    這天下所有事他都能規劃,唯獨自己的壽數,不在規劃之內。


    既然沒有長生,那就好好珍惜當下。


    有生之年,他要看到凡日月所照,皆為秦土。這個好像難了一點,那就先定一個小目標,將大秦的四十八郡翻一倍。


    讓大秦的子民朝有食,暮有所。


    這樣他們應該就不會想造反了吧?


    可想要朝有食,暮有所,玉米棉花那些必須推廣。


    這個速度實在太慢了。


    秦始皇將目光緩緩轉向地圖右邊,美洲可真是一塊富饒的土地,要什麽有什麽。


    快了,去美洲的船已經快建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夢逐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夢逐光並收藏(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