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聲不吭地推開了門,徑自往裏走。
元衍就看著她,一樣不說話。
湛君走了十來步,快走到屋裏去了,元衍喊住她。
“侍奉你的人叫你趕走了,你以後可怎麽辦?”
湛君有點惱,“誰要她侍奉?反正我不要,她跟我在一塊,我兩個都不自在,她走了才好!”
“那你一個人,能把自己顧好嗎?”
其實湛君自己也不確定,她從來沒真正自己一個人過,但是麵對著元衍,她一點都不想露怯,她昂著頭,聲音都大了不少,“能啊,怎麽不能?”
元衍點頭,“行,那就好。”他又囑咐,“你一個人,好好待在這兒,別亂跑,平寧寺各地由你去,要是有人為難你,你就報妙華法師的名號,吃用寺裏女尼會給你送來,有什麽想吃的想玩的,跟她們講,都會有的。”
“你乖乖聽我的話,我忙完了,就來接你,帶你走。”
他說完了話,湛君已走到了屋裏,連片裙角也看不見了。
元衍搖搖頭,自言自語:“她好壞啊,簡直沒有心。”他不禁想,自己真是賤骨頭,他擺出這姿態,倘若麵對的是旁的人不是她,那人早該感激涕零了,哪會像這個,連句叫我高興的好聽話都沒有。旁人都會講好聽話給他聽,就她不會。
元衍走在路上,不知怎麽就想起青雲山上初見她時那一眼,素白衣衫,襯著青山,像大片翠綠枝葉托出來的一朵弱小的茉莉。
要是沒見到她會怎麽樣?
元衍不經意回頭,洞開的門邊有一抹沒藏好的白。
元衍一瞬間愉悅起來,他回答自己,那天我不能見不到她。
元衍已離開了很久,躲在門後的湛君仍在懊惱。
“他肯定看見了的!不知道又要怎麽想我!怎麽就管不住自己呢?”
元衍說了那麽多,字字句句都是為湛君想,就算是陌生人的微薄善意,湛君還要心存感恩,元衍那般,要叫湛君無動於衷,屬實難於登天,但她又實在生著他的氣,她送他,不想叫他知道,他怎麽就突然回頭了呢?
湛君摳著門框,咬著唇狠狠跺了下腳。
湛君躺在床上,毫無睡意。
她將記憶中有關元衍的一切全都回想了一遍。
“這個人雖然待我算好,可他好愛嚇我,有時候蠻橫又不講理,平白無故生氣,生氣了就會對我說難聽的話,搶過別人的東西,還會動手打人,哪裏算個好人?”
“我想他做什麽?”
夜裏風雨大作,風和雨夾雜著砸在窗上。
湛君從夢中驚醒,猛地坐起來。
她大口喘著氣,為自己夢中情景感到難堪。
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夢見他,且還是那一日林間,他抱著她,拉她的衣裳,這尚不會使湛君覺得難堪,不過是發生過的事再出現在夢裏,真正叫她覺得難堪的是她那日明明是恐懼的憤怒的,夢裏的她為什麽不是?
湛君不能接受。
那樣冒犯的事,她為什麽會順從的由他施為?她甚至看到了一些實際上並未發生的。
她躺在淩亂的衣衫上,身軀赤/裸,他模糊的麵容離她那麽近……
湛君害怕得哭了起來。
第二日晨間,圓真為湛君送來了洗漱的水同飯食,甚至因為下雨,她甚至為她帶了件厚些的衣裳。
湛君倚在桌上,失魂落魄。
圓真為她整理床鋪,同她講話:“衣裙皆是元檀信送來的……”
湛君正摳袖口的水紋,聽到“元檀信”三個字,整個人瑟縮了一下。
圓真仍在講,“我每日會送一件新衣來,舊衣我會收去著人清洗,舊衣您倘若不喜歡,同我說一聲,日後便不會再送來。”
圓真理好床鋪,要與湛君告別,懷抱舊衣卻尋不見湛君身影。
“方才不是還在?哪裏去了。”
湛君一路狂奔往真慈堂。她不認識旁的人,有什麽話隻能對識清講。
識清每日要起很早灑掃,湛君到時,真慈堂大門洞開。
識清在正房簷下,她抱著把掃帚,雙目直愣愣望向遠處。
湛君衝上前去,拉住識清的手,氣喘不定對識清講:“識清,我遇到了一些很奇怪的事情!”
識清愣愣的沒有反應,湛君察覺到不對,去看識清神色,嚇了一跳,“識清,你怎麽了?”識清沒有反應,湛君一邊喚她一邊猛晃她胳膊。
“啊?”識清終於回了魂。
湛君皺著眉頭,“你怎麽了?要嚇死我了。”
識清咧開嘴哭了起來,“你隻是要嚇死了,我是真的要死了……”
湛君聽不懂,識清手指向身後屋裏,嘴中呢喃:“怎麽會這樣呢?”
湛君進了屋,識清每日都會將屋子打掃得一塵不染,根本無從想象這裏近二十年無人居住,紗帳徐徐飄拂,香爐裏燃著香,茶碗擱在桌沿,棋子還散落在棋盤上未收。
十幾年前住在這裏的人已經死去多年了。
隔著十數年的時光,湛君注視著她。
她嫋嫋娉娉立在花叢中,手持團扇,腕上的玉鐲滑落至手臂,柔枝嫩葉,婉風流轉。
她定然是個美人,哪怕雨水洇濕了她的臉,叫她的麵目難以辨認。
識清走進來,僵硬的像個提線傀儡。
“我還是要死了。”
她蹲在地上,捂住臉嚎啕大哭。
“我明明那麽努力地在活著……”
早幾年時候,識清那時候還不叫識清,她姓雲,有個名字叫阿鶯,父母雙全,上頭有個哥哥,下頭還有個弟弟,她是家裏唯一的女孩子,父母兄長最喜歡她。後來她家裏遭了難,先是洪水又是大旱,實在活不下去了,她父親帶著他們逃難,要到上京去投奔自己妹妹,她給商人做妾,前兩年還往家裏寄過東西,都是山裏人家一輩子也見不到的好東西。
雲鶯的母親最先餓死,繈褓裏的孩子離了沒了母親,沒捱幾天也死掉了,雲鶯的父親帶著還活著的兩個孩子挖坑,把自己最小的孩子埋掉了,坑挖的很深,淺了會有野獸來刨。後來雲鶯的父親要把雲鶯賣掉,為了一斛粟,有了那斛粟,雲鶯的哥哥就能活下去,雲鶯已經答應了,但雲鶯的哥哥不願意,賣掉妹妹才能活下去的話,他寧願餓死,父子三人抱在一起哭,雲鶯最後沒有被賣掉。後來雲鶯的父親也死了,雲鶯的哥哥帶著雲鶯埋掉了父親,哥哥告訴她,他們都會活著的,但是最後他也死了。明明他們已經看見了永安塔,隻是兩天的路而已。雲鶯沒有辦法挖坑埋掉自己的哥哥,她拿石頭蓋住了哥哥的屍體,密密麻麻。
雲鶯找到了姑母家,但是那家人把她扔了出來,那天下著大雨,雲鶯覺得她要跟家人團聚了。
晚上的時候有個女孩找到了奄奄一息的雲鶯,她哭著說她曾經是雲鶯姑母的侍女,雲鶯的姑母已經被主母賣掉了,現今生死不知,她給雲鶯喂了飯,帶雲鶯去了平寧寺。
剪掉頭發的那天晚上,雲鶯摸著自己光禿禿的頭在被窩裏哭,半夜裏她爬起來,朝著家鄉的方向跪下,告訴阿娘弟弟阿耶哥哥,她不會餓死了,她會好好活著的。
她把這些告訴湛君的時候,平靜的像是在講別人的故事。
湛君聽得流眼淚,她還安慰湛君,說已經過去了,她不在意了,又想法子逗湛君笑,最後還拉著湛君出去玩,說要告訴她哪裏的花開得最好看。
她每天隻用冷水洗臉,為的是讓自己清醒,免得失手弄壞什麽東西一命嗚呼。
她沒有想過,屋頂會漏水,還恰好淋在最要命的畫像上。
湛君盯著那幅畫,緊緊抱住了識清。
“你一定不會有事的,我有辦法。”
第22章
景林苑今日人聲鼎沸。
四月初六是是當今聖上第七子河陽王孟衝誕日,河陽王的好兄長,太子殿下孟紹於景林苑設宴為其慶賀。
杜擎從馬上下來,甩著酸痛的手臂,徑自往元衍處走去。
元衍坐在火堆旁,侍從正在為他烤一隻鹿。
杜擎將弓同披風遞給身後侍從,坐下後忍不住抱怨:“我真不明白,怎會有人喜歡行獵這等又累又損天德的事?太子要討好河陽王,他自己作陪便是,拉上咱們做什麽?”
元衍不搭理他。
杜擎似是完全不知收斂二字為何意,繼續道:“有時候我真覺著太子殿下可憐,幼年便失了母親,父親眼裏沒有他,嫡長子又如何?才能出眾又如何?能當上太子不過是因為同他最受父親疼寵的兄弟親近,選他不過為了保障自己兄弟日後的富貴安生日子,你說他是怎麽忍下來的?”
“太子是儲君,將來是皇帝,用得著你可憐?”元衍似笑非笑,“你嫌命太長?”
杜擎哂笑一聲,“人盡皆知的事,有什麽好藏著掖著的?”
元衍道:“人人心知肚明的事,偏就你說了出來。”
杜擎望向人群中的孟紹,“太子待河陽王,真誠不似作偽,我真好奇,將來陛下有了什麽不可言之事後,到時又該是何等情景?倘若能一如今日,我是佩服的。”
“陛下何日有這一天我是不知道的,但我想若你今日這話傳出去了,恐你明日就該入土了。”
杜擎無絲毫懼色,“你我皆知這是不可能的。”元衍笑道:“那可不好說。”杜擎跟著笑,“要真這樣的話,那也一定是你告的密,你放心,我死了做鬼也不放過你。”
元衍笑得超然,“三郎,若不是你我相識得早,頗有一番情誼,我一定會親手殺了你,隻為自保。”
杜擎嘖一聲,“元二,我早看出來你是這樣的人了,所以我才把我後半生的富貴都托付在你身上,你可千萬別辜負了我。”說完又正了神色,“好了,我現在同你講正事,你前些天叫我辦的事,我是用了心的,但是當真一點眉目都沒有,叫我好奇這個人是否真的存在過。”
元衍正思慮間,側前方忽然一陣喧嘩,擾亂了他的思考,同旁人一道朝熱鬧處望過去。
元衍這地方高,往下看正好看的清楚,熱鬧地方已圍了大片人,最裏頭是河陽王孟衝,及北軍校尉楊琢,他在人群裏找孟紹,果然見人已提步過去了。
既已是人盡皆知的事,孟紹如何會不知道呢?是的,一點沒錯,可那又怎麽樣呢?他已經是太子了。他就是為了太子的位置才與他那好弟弟親善,他不過付出了微不足道的包容忍耐,叫人看到他的仁慈友悌,便如願以償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了。
這件事情裏,真假不重要,得到才是最重要的。
孟紹不能失去孟衝這個弟弟,他沒有有力的親族,這個弟弟才是他的倚仗。
人群讓出一條路,孟紹快步走到孟衝麵前,見孟衝雖有些木訥但也安然無事,先放下了心,接著便問孟衝身後侍奉的內官,“怎麽回事?”
內官飛快望了眼青著臉的楊琢,低聲答複孟紹:“殿下方才行獵時稍有恍神,箭矢射中了楊校尉的衣角。”
孟紹側眼望去,見楊琢衣角果有破損,不由得微微蹙起了眉。
孟紹與楊圻不和。
他必須要與楊圻不和。楊圻位高權重,門生故吏遍布軍中,權柄之重已經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而孟紹是太子,現今的他是一麵旗幟,那些反對楊圻的臣工聚在他這麵旗幟下,共力維護著孟氏飄搖欲墜的統治。
楊圻雖功高震主位極人臣,為人處世倒還謙卑,可他這個兒子卻是個十足的驕橫跋扈之人。
這場麵不是很好收拾。
今日之宴是孟紹一手操辦,出了事自是要由他解決,況還牽扯到孟衝,不能有半點的怠慢。
孟紹臉上露出一個和氣的笑,對楊琢道:“良玉,此事是七弟的不是,隻他絕非有意,我代他向你賠個不是,些許小事,良玉不要放在心上。”
元衍就看著她,一樣不說話。
湛君走了十來步,快走到屋裏去了,元衍喊住她。
“侍奉你的人叫你趕走了,你以後可怎麽辦?”
湛君有點惱,“誰要她侍奉?反正我不要,她跟我在一塊,我兩個都不自在,她走了才好!”
“那你一個人,能把自己顧好嗎?”
其實湛君自己也不確定,她從來沒真正自己一個人過,但是麵對著元衍,她一點都不想露怯,她昂著頭,聲音都大了不少,“能啊,怎麽不能?”
元衍點頭,“行,那就好。”他又囑咐,“你一個人,好好待在這兒,別亂跑,平寧寺各地由你去,要是有人為難你,你就報妙華法師的名號,吃用寺裏女尼會給你送來,有什麽想吃的想玩的,跟她們講,都會有的。”
“你乖乖聽我的話,我忙完了,就來接你,帶你走。”
他說完了話,湛君已走到了屋裏,連片裙角也看不見了。
元衍搖搖頭,自言自語:“她好壞啊,簡直沒有心。”他不禁想,自己真是賤骨頭,他擺出這姿態,倘若麵對的是旁的人不是她,那人早該感激涕零了,哪會像這個,連句叫我高興的好聽話都沒有。旁人都會講好聽話給他聽,就她不會。
元衍走在路上,不知怎麽就想起青雲山上初見她時那一眼,素白衣衫,襯著青山,像大片翠綠枝葉托出來的一朵弱小的茉莉。
要是沒見到她會怎麽樣?
元衍不經意回頭,洞開的門邊有一抹沒藏好的白。
元衍一瞬間愉悅起來,他回答自己,那天我不能見不到她。
元衍已離開了很久,躲在門後的湛君仍在懊惱。
“他肯定看見了的!不知道又要怎麽想我!怎麽就管不住自己呢?”
元衍說了那麽多,字字句句都是為湛君想,就算是陌生人的微薄善意,湛君還要心存感恩,元衍那般,要叫湛君無動於衷,屬實難於登天,但她又實在生著他的氣,她送他,不想叫他知道,他怎麽就突然回頭了呢?
湛君摳著門框,咬著唇狠狠跺了下腳。
湛君躺在床上,毫無睡意。
她將記憶中有關元衍的一切全都回想了一遍。
“這個人雖然待我算好,可他好愛嚇我,有時候蠻橫又不講理,平白無故生氣,生氣了就會對我說難聽的話,搶過別人的東西,還會動手打人,哪裏算個好人?”
“我想他做什麽?”
夜裏風雨大作,風和雨夾雜著砸在窗上。
湛君從夢中驚醒,猛地坐起來。
她大口喘著氣,為自己夢中情景感到難堪。
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夢見他,且還是那一日林間,他抱著她,拉她的衣裳,這尚不會使湛君覺得難堪,不過是發生過的事再出現在夢裏,真正叫她覺得難堪的是她那日明明是恐懼的憤怒的,夢裏的她為什麽不是?
湛君不能接受。
那樣冒犯的事,她為什麽會順從的由他施為?她甚至看到了一些實際上並未發生的。
她躺在淩亂的衣衫上,身軀赤/裸,他模糊的麵容離她那麽近……
湛君害怕得哭了起來。
第二日晨間,圓真為湛君送來了洗漱的水同飯食,甚至因為下雨,她甚至為她帶了件厚些的衣裳。
湛君倚在桌上,失魂落魄。
圓真為她整理床鋪,同她講話:“衣裙皆是元檀信送來的……”
湛君正摳袖口的水紋,聽到“元檀信”三個字,整個人瑟縮了一下。
圓真仍在講,“我每日會送一件新衣來,舊衣我會收去著人清洗,舊衣您倘若不喜歡,同我說一聲,日後便不會再送來。”
圓真理好床鋪,要與湛君告別,懷抱舊衣卻尋不見湛君身影。
“方才不是還在?哪裏去了。”
湛君一路狂奔往真慈堂。她不認識旁的人,有什麽話隻能對識清講。
識清每日要起很早灑掃,湛君到時,真慈堂大門洞開。
識清在正房簷下,她抱著把掃帚,雙目直愣愣望向遠處。
湛君衝上前去,拉住識清的手,氣喘不定對識清講:“識清,我遇到了一些很奇怪的事情!”
識清愣愣的沒有反應,湛君察覺到不對,去看識清神色,嚇了一跳,“識清,你怎麽了?”識清沒有反應,湛君一邊喚她一邊猛晃她胳膊。
“啊?”識清終於回了魂。
湛君皺著眉頭,“你怎麽了?要嚇死我了。”
識清咧開嘴哭了起來,“你隻是要嚇死了,我是真的要死了……”
湛君聽不懂,識清手指向身後屋裏,嘴中呢喃:“怎麽會這樣呢?”
湛君進了屋,識清每日都會將屋子打掃得一塵不染,根本無從想象這裏近二十年無人居住,紗帳徐徐飄拂,香爐裏燃著香,茶碗擱在桌沿,棋子還散落在棋盤上未收。
十幾年前住在這裏的人已經死去多年了。
隔著十數年的時光,湛君注視著她。
她嫋嫋娉娉立在花叢中,手持團扇,腕上的玉鐲滑落至手臂,柔枝嫩葉,婉風流轉。
她定然是個美人,哪怕雨水洇濕了她的臉,叫她的麵目難以辨認。
識清走進來,僵硬的像個提線傀儡。
“我還是要死了。”
她蹲在地上,捂住臉嚎啕大哭。
“我明明那麽努力地在活著……”
早幾年時候,識清那時候還不叫識清,她姓雲,有個名字叫阿鶯,父母雙全,上頭有個哥哥,下頭還有個弟弟,她是家裏唯一的女孩子,父母兄長最喜歡她。後來她家裏遭了難,先是洪水又是大旱,實在活不下去了,她父親帶著他們逃難,要到上京去投奔自己妹妹,她給商人做妾,前兩年還往家裏寄過東西,都是山裏人家一輩子也見不到的好東西。
雲鶯的母親最先餓死,繈褓裏的孩子離了沒了母親,沒捱幾天也死掉了,雲鶯的父親帶著還活著的兩個孩子挖坑,把自己最小的孩子埋掉了,坑挖的很深,淺了會有野獸來刨。後來雲鶯的父親要把雲鶯賣掉,為了一斛粟,有了那斛粟,雲鶯的哥哥就能活下去,雲鶯已經答應了,但雲鶯的哥哥不願意,賣掉妹妹才能活下去的話,他寧願餓死,父子三人抱在一起哭,雲鶯最後沒有被賣掉。後來雲鶯的父親也死了,雲鶯的哥哥帶著雲鶯埋掉了父親,哥哥告訴她,他們都會活著的,但是最後他也死了。明明他們已經看見了永安塔,隻是兩天的路而已。雲鶯沒有辦法挖坑埋掉自己的哥哥,她拿石頭蓋住了哥哥的屍體,密密麻麻。
雲鶯找到了姑母家,但是那家人把她扔了出來,那天下著大雨,雲鶯覺得她要跟家人團聚了。
晚上的時候有個女孩找到了奄奄一息的雲鶯,她哭著說她曾經是雲鶯姑母的侍女,雲鶯的姑母已經被主母賣掉了,現今生死不知,她給雲鶯喂了飯,帶雲鶯去了平寧寺。
剪掉頭發的那天晚上,雲鶯摸著自己光禿禿的頭在被窩裏哭,半夜裏她爬起來,朝著家鄉的方向跪下,告訴阿娘弟弟阿耶哥哥,她不會餓死了,她會好好活著的。
她把這些告訴湛君的時候,平靜的像是在講別人的故事。
湛君聽得流眼淚,她還安慰湛君,說已經過去了,她不在意了,又想法子逗湛君笑,最後還拉著湛君出去玩,說要告訴她哪裏的花開得最好看。
她每天隻用冷水洗臉,為的是讓自己清醒,免得失手弄壞什麽東西一命嗚呼。
她沒有想過,屋頂會漏水,還恰好淋在最要命的畫像上。
湛君盯著那幅畫,緊緊抱住了識清。
“你一定不會有事的,我有辦法。”
第22章
景林苑今日人聲鼎沸。
四月初六是是當今聖上第七子河陽王孟衝誕日,河陽王的好兄長,太子殿下孟紹於景林苑設宴為其慶賀。
杜擎從馬上下來,甩著酸痛的手臂,徑自往元衍處走去。
元衍坐在火堆旁,侍從正在為他烤一隻鹿。
杜擎將弓同披風遞給身後侍從,坐下後忍不住抱怨:“我真不明白,怎會有人喜歡行獵這等又累又損天德的事?太子要討好河陽王,他自己作陪便是,拉上咱們做什麽?”
元衍不搭理他。
杜擎似是完全不知收斂二字為何意,繼續道:“有時候我真覺著太子殿下可憐,幼年便失了母親,父親眼裏沒有他,嫡長子又如何?才能出眾又如何?能當上太子不過是因為同他最受父親疼寵的兄弟親近,選他不過為了保障自己兄弟日後的富貴安生日子,你說他是怎麽忍下來的?”
“太子是儲君,將來是皇帝,用得著你可憐?”元衍似笑非笑,“你嫌命太長?”
杜擎哂笑一聲,“人盡皆知的事,有什麽好藏著掖著的?”
元衍道:“人人心知肚明的事,偏就你說了出來。”
杜擎望向人群中的孟紹,“太子待河陽王,真誠不似作偽,我真好奇,將來陛下有了什麽不可言之事後,到時又該是何等情景?倘若能一如今日,我是佩服的。”
“陛下何日有這一天我是不知道的,但我想若你今日這話傳出去了,恐你明日就該入土了。”
杜擎無絲毫懼色,“你我皆知這是不可能的。”元衍笑道:“那可不好說。”杜擎跟著笑,“要真這樣的話,那也一定是你告的密,你放心,我死了做鬼也不放過你。”
元衍笑得超然,“三郎,若不是你我相識得早,頗有一番情誼,我一定會親手殺了你,隻為自保。”
杜擎嘖一聲,“元二,我早看出來你是這樣的人了,所以我才把我後半生的富貴都托付在你身上,你可千萬別辜負了我。”說完又正了神色,“好了,我現在同你講正事,你前些天叫我辦的事,我是用了心的,但是當真一點眉目都沒有,叫我好奇這個人是否真的存在過。”
元衍正思慮間,側前方忽然一陣喧嘩,擾亂了他的思考,同旁人一道朝熱鬧處望過去。
元衍這地方高,往下看正好看的清楚,熱鬧地方已圍了大片人,最裏頭是河陽王孟衝,及北軍校尉楊琢,他在人群裏找孟紹,果然見人已提步過去了。
既已是人盡皆知的事,孟紹如何會不知道呢?是的,一點沒錯,可那又怎麽樣呢?他已經是太子了。他就是為了太子的位置才與他那好弟弟親善,他不過付出了微不足道的包容忍耐,叫人看到他的仁慈友悌,便如願以償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了。
這件事情裏,真假不重要,得到才是最重要的。
孟紹不能失去孟衝這個弟弟,他沒有有力的親族,這個弟弟才是他的倚仗。
人群讓出一條路,孟紹快步走到孟衝麵前,見孟衝雖有些木訥但也安然無事,先放下了心,接著便問孟衝身後侍奉的內官,“怎麽回事?”
內官飛快望了眼青著臉的楊琢,低聲答複孟紹:“殿下方才行獵時稍有恍神,箭矢射中了楊校尉的衣角。”
孟紹側眼望去,見楊琢衣角果有破損,不由得微微蹙起了眉。
孟紹與楊圻不和。
他必須要與楊圻不和。楊圻位高權重,門生故吏遍布軍中,權柄之重已經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而孟紹是太子,現今的他是一麵旗幟,那些反對楊圻的臣工聚在他這麵旗幟下,共力維護著孟氏飄搖欲墜的統治。
楊圻雖功高震主位極人臣,為人處世倒還謙卑,可他這個兒子卻是個十足的驕橫跋扈之人。
這場麵不是很好收拾。
今日之宴是孟紹一手操辦,出了事自是要由他解決,況還牽扯到孟衝,不能有半點的怠慢。
孟紹臉上露出一個和氣的笑,對楊琢道:“良玉,此事是七弟的不是,隻他絕非有意,我代他向你賠個不是,些許小事,良玉不要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