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後孟氏對著侯爺抱怨,說女兒竟為了一道菜跟她置了一路的氣,夏罡問明原由,坐在羅漢榻上捊著薄須笑了起來:“夫人可知那猴腦是何處來的?”
孟氏與他隔著一道榻幾,疑惑:“難不成這也有文章?”
夏罡往榻幾傾了傾身子,一副吃瓜得意態:“那猴腦是北樂郡王府獻的,原是想為樂安縣主求情,結果殿下壓根兒沒召見,那美味倒是款待了咱們。”
孟氏凝眉,若有所思:“這陣子怪事還真是出奇的多。樂安縣主明明愛慕太子,全東京無人不知,她為何會與對太子不利的刺客扯上關係?再說縣主出了此事,也算對北樂郡王的女兒段瑩有利,照理說北樂郡王府該是笑得滿地找牙,嗬,居然出了血本兒巴巴去太子跟前替縣主求情!”
越說著這些,孟氏越覺不可思議,要知道兩年前段禛剛被立為皇太子那會兒,衛國公府和北樂郡王府可是爭得不可開交,這會兒又儼然一條繩上的螞蚱。
“嗨,你管他們那些呢,反正他們越亂越好!夫人你今兒瞧見沒,太子殿下對咱家蒔錦……”夏罡話說半道“噝”地吸了一口氣,雙眼微覷,別有一番深意。
孟氏頓時來了興致:“對蒔錦怎樣?”
夏罡捊著胡子回味了回味,說道:“用膳的時候,殿下表麵上與我敘談不歇,可舉凡蒔錦那邊有點兒什麽小動作,殿下便會留意,要是多看了哪道菜一眼,殿下就會看一眼負責布菜的宮人,轉眼那道菜就被挪到蒔錦的跟前兒去。”
孟氏婦道人家,用飯時自不好東張西望,是以許多細枝末節不如自家侯爺觀察得細致。此時聽來,卻覺得有些離譜:“興許隻是巧合?我雖攏共沒見過太子幾麵,可也看得出他不是副遷就人的性子,若說蒔錦能得他青眼,那倒是像,可若說他如此細心周全,太過離譜。”
聽夫人這麽一說,夏罡也有些拿不準了,覺得可能真是自己想多了,“罷了,就任其自然吧,反正你我也不指著蒔錦給家門帶來何種榮耀,隻要她往後的日子過得舒心便好。”
孟氏點點頭,她又何嚐不是這個心思。盼女兒嫁得尊貴,不過是想她未來有人護著,處處不受拿捏。但若細想,其實嫁入東宮也未必是最好的選擇,外頭的人是不能拿捏她了,可那道宮垣內,各個都不簡單。
就如侯爺說的,任其自然吧。
*
賀良卿入京已有十日,距離那晚挨打也過去了十日,如今身上雖還有幾處傷未愈,臉上倒是好了許多。
絢麗的晨光斜鋪進屋子,他站在鏡前照了照,僅剩額頭和右眼眶處有兩團淡淡的淤青,若不離近了細看便是看不分明,算是勉強能出門見人了。
剛進京時他就因傷告了病休,至今還未去翰林院應過卯,今日是病休的最後一日,他想再去安逸侯府碰碰運氣。
都說閻王好過,小鬼難纏,上回他雖被那些人算計了,卻仍堅信見了侯爺和侯夫人會有不一樣的光景。
於是這回賀良卿穿得一齊二整,又來到了安逸侯府門前,再次叩響那銅獅口中的銜環。
門房開門一見是他,腦門兒上的青筋一蹦,重重將門關上趕緊去告訴水翠。
水翠得知後頗覺無語,“上回都將他打成那樣了,還是不肯罷休?”
一旁的阿露也有些犯難:“要不要先稟給小娘子?”
“娘子每回聽到他都厭惡得吃不下飯去,眼看到用飯的時候了,還是先別說了,我去會會他!”說罷,水翠便往前門走去。
賀良卿這回並不急功近利,是以剛剛吃了門房的閉門羹後不像上回繼續叩門,隻站在門前等。若是運氣好,指不定能等到侯爺或侯夫人出門,又或他們從外頭回府。
誰知才等了沒多會兒,門就打開了,水翠走出來。這回賀良卿再見水翠,就沒上回那樣親切了,他直截了當的問:“到底要我如何,才能告訴我蒔妹的下落?若是挨打便可,我今日站在這裏隨你們打。”
水翠氣極反笑,不過不至於一氣就著了他的道,挑著眉毛問他:“什麽挨打?縣令大人這話是從何說起?”
說完才又笑著改口:“瞧奴婢這記性,大人如今哪還是區區縣令,早因著典妻發了家,進了翰林院,成了京官兒了!”
賀良卿被她懟得說不出話來,隻覺一團無名火在胸中狂竄,卻尋不著出口,最後焚著他的心肝五髒……他五指蜷曲著抓在自己心口處,又堵又疼。
原本水翠隻是句調侃,可說出那話的同時也難免替主子心酸抱不平,再開口時語氣已是變淩厲了:“賀大人,您可莫以為當上個從六品修撰就是鯉魚躍龍門了!”
賀良卿正要開口說些什麽時,身後的車轂聲驟停,他懷著一絲期冀轉身,卻見車上下來的隻是個年輕男子。再細看,才發現這男子與旁人不同,竟是位中官。
那中官徑直走向水翠,滿臉掛著笑容,仿佛極為熟稔:“水翠姑娘,你既在這兒,咱家就不必進府叨擾了,直接將東西交給你便是。”
說罷,轉身示意,身後的小跟班便將幾個填漆描金嵌螺鈿的八棱朱漆食盒提過來,放在大門跟前兒。
“這是?”水翠一臉疑惑地看向那位中官,不隻為這些東西,也為她壓根兒不眼熟這位,而對方卻能叫準她的名字。
“這些啊,都是太子殿下送給夏娘子的。”事情辦完,中官客氣告辭,乘車離去。
水翠一臉怔然,一旁目睹這幕的賀良卿也頗覺意外,聽剛剛那位中官的話,這是“送”而不是“賞”,看樣子太子與侯府這位千金小娘子倒似關係不錯。
水翠回過神兒來便喚門房將東西拎進府去,自己也拎著一提最輕的進門後才發覺賀良卿還杵在門口,轉身晃了晃手中食盒,溢著滿袖春風:“大人瞧見沒,這才是真龍門!您呐,不過就龍門外頭看門兒的。”
說罷,哂笑著閉了門。
水翠帶著人將東西徑直送去倚竹軒的明間,夏蒔錦正坐在桌前飲茶,眼看著他們一提一提地擺進來,不禁問水翠:“這是些什麽?”
“娘子,這是太子殿下命人送來的。”
夏蒔錦一嗆,將茶盞放下,起身圍著那幾個食盒轉了一圈兒,“打開瞧瞧裏頭是什麽。”
水翠揭開一個蓋子,裏麵竟是滿滿的桃子,各個熟得晶瑩飽漲,粉嘟嘟的一點瑕疵沒有,不必嚐就知定是汁水滿溢。
再揭開一個,還是滿滿的桃子,隻是照先前那些略欠一些。
水翠一連揭開五個蓋子,不出奇的全是桃子,隻是成熟度各有不同。看著最後一個食盒,水翠笑著去揭:“看來殿下這是送了小娘子六提桃子。”
夏蒔錦也想不通,明明那日段禛提起時,她說了自己不愛吃桃子,為何還要送?
出乎意料的是,水翠揭開最後一個蓋子時,裏麵登時探出來一隻小腦袋,將夏蒔錦和水翠俱是唬了一跳!
外頭金鑼騰空,金煌煌的天光斜鋪進來,將明間照得格外亮堂。那食盒裏的小家夥也是一身金閃閃的毛,再被驕陽一照,通體金光燦爛,直晃人眼。
“這、這是個什麽東西?”水翠不認得,瞧著像猴,可猴都是灰撲撲的,一臉賊相,哪有這麽好看?
夏蒔錦自是認得它,起初沒料到提盒裏會有活物,的確被唬了一跳,可看清這是那日她喂過桃子的小家夥後,又不自覺笑起,上前蹲身撫了撫小家夥的絨毛:“這是金線狨,跟猴子可算近親,卻是極其難得。”
這下水翠就更不懂了:“太子殿下為何要送小娘子這東西?”邊說著,她也輕手安撫那小家夥,任誰見了它能不心動?
“我怎會知。”
但夏蒔錦不得不承認,若是段禛送來別的,她即便不敢婉拒退回,也絕不會碰。但眼下這個禮物,讓她心生憐惜,難以拒絕。
既是要收養它,夏蒔錦想了想:“先給它起個名字吧。”
“小猴?”
“猴猴?”
“猴兒?”
水翠一連說了三個,卻都不得夏蒔錦的喜歡,最後夏蒔錦決定:“就叫它小桃吧!”
它愛吃桃子此其一,初回見它時它是從膳房逃出來的此其二,它活潑好動淘氣可愛此其三。故而夏蒔錦覺得沒哪個字比“桃”更為恰當。
水翠便拿這個名字一直喚它,企圖給它加深印象,夏蒔錦笑笑:“這樣訓它不成,你去拿個桃子來,喚它名字時它但凡看你一眼,就喂它一塊。”
水翠高興的照做,這時侯夫人來了。孟氏一進門就見主仆兩個孩童似的趴在地上,哄著一隻猴子玩兒,猴子倒是捧著個桃站得筆直,比她兩更像個人兒。
孟氏又氣又笑,不溫不火的提醒了句:“地上涼。”
夏蒔錦站起,臉上笑意卻未褪,這大清早的心情明顯不錯:“母親快坐!您怎麽一大早就過來了?”
其實這話她也是問得敷衍,自己心裏明明清楚母親定是聽聞了太子殿下命人送東西來,這才趕緊過來看看送得是什麽。
孟氏掃了眼那一地的桃,還有那隻小猴子,委實有些想不通太子的行事,難道這又是什麽小年輕間的新把戲?
孟氏心裏明鏡似的,卻故作詫異狀:“喲,這都是哪裏來的?這時節的桃子該是熟得沒這麽快吧。”明知故問間,孟氏還俯身拿起一個,仔細瞧了瞧:“這應是南地來的貢品。”
南地氣候溫暖,桃子也熟得早些,每年汴京的桃花才現敗相時,那邊的桃子就已熟了,車馬日夜奔波急送京中,就為了給宮裏的貴人們嚐口鮮。
小桃很喜歡夏蒔錦,她坐到椅上它便一直在她的腳下蹭,夏蒔錦幹脆將它放到膝上,如實答:“桃子和猴子都是太子殿下命人送來的,母親總不至讓人退回去吧?”
其實她這話裏隱隱有狐假虎威的意思,打小她就喜歡貓貓狗狗,奈何父親母親疼愛她過了頭,生怕那些東西身上有不幹淨的累她生病,是以總不讓她親近,更莫說親自收養一隻了。
如今段禛送來了小桃,父親母親便沒話可說,她也終於圓了兒時的念想。
太子能百忙之中撥冗哄著自己女兒,可見是有幾分上心的,孟氏高興還來不及,哪裏會退?不過看女兒同它太過親近的樣子,忍不住道:“你想養著便養著,不過到底是外頭來的東西,先得給它清洗幹淨了。”
孟氏這話說完,水翠立馬識相地下去備水,準備過會來給小桃洗澡。
屋裏僅剩下母女二人,孟氏便也不端虛架子,轉頭看著女兒問:“這下不會再為了一碗猴腦跟太子殿下置氣了吧?那不過就是一道菜罷了。”
孟氏才說了前半句,夏蒔錦就急忙將雙手捂在了小桃的耳朵上,一臉震驚地望著孟氏:“母親怎能在小桃麵前說這話?”
孟氏錯愣片刻,既而大笑起來,似乎有些搞懂了太子的手段。
若送人釵環幣錦之類的死物,那就是一時的高興,轉頭東西舊了不再時興了,情誼也就淡了。可送人活物那就大不同了,小東西每日都會討主子歡心,感情那是與日俱增的,這贈禮之人與收禮之人的情誼也就總淡不了。
想通這層,孟氏不禁心生佩服,果然天家之人最懂收攏駕馭的是人心。
*
吃了昨日的閉門羹,賀良卿整晚未睡好,以至今日首次到翰林院點卯,卻有些精神萎頓。寒暄應付同僚也就罷了,偏這裏還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新到任的修撰和編修,都要在到任當晚下了值後宴請同僚,名曰“宣勞宴”。
賀良卿正愁著自己身上沒有多少餘錢時,中貴人來傳話,官家要召見他。
賀良卿連忙正衣正帽,隨著中貴人去往文德殿。
文德殿位處紫宸殿和垂拱殿之間,是官家下了早朝後臨時歇腳喝杯茶的地方。賀良卿進去時始終躬身垂首,不敢直視天家威嚴,直到行完了禮官家命他抬頭時,他才將頭緩緩抬起。
賀良卿發覺除了官家,還有一雙目光射向他,隻是與官家的讚賞不同,那目光是充滿冰冷的、敵意的。
第16章 破案
賀良卿隻是二甲進士出身,此前並未麵過聖,今日頭一回晉謁官家,不免有些誠惶誠恐。
官家平治天下二十六載,自是天威凜凜,端坐在龍椅上不怒自威。而官家身側還站著一位年輕郎君,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身明黃的蟒袍無聲宣示著他的矜貴身份。
顯然這位就是當朝儲貳,太子段禛。
先前賀良卿隻向官家行了禮,這會兒認出太子,再次斂衽下拜:“微臣見過太子殿下。”
今日雖非正式場合,但賀良卿首次拜謁,對段禛同樣行的是稽首四拜禮,但他拜到第二下時,段禛就開了口:“免禮吧。”
段禛說這話時,平緩的語調裏沒有一絲波動,可賀良卿也不知為什麽,還是從他的話音兒裏感受到濃濃的不待見。惶恐抬眼,果然見段禛的臉色陰沉著,一雙狹長黑眸射出冷寒。
賀良卿有些想不透了,他明明此前從未見過太子殿下,又怎可能開罪他?
暗暗思忖間,他見段禛負在身後的手移到了身側,手裏握著一本奏折,心中便有了幾分猜測——大抵他來得不是時候,估摸方才太子正與官家討論政務,被他打斷了,這才對他沒什麽好氣兒。
就在賀良卿揣度上意的時候,崇安帝也在暗暗觀察著他。今日召見他其實也沒什麽特別,隻是官家念他一腔熱血為國為民,在杞縣做出了巨大犧牲,入京後又重病了一場,故而慰問一二。
隻是眼下崇安帝瞧著他不是病,而是傷,不免關切的問起:“愛卿臉上的淤青是為何所致啊?”
“回陛下,微臣回京之時一心圖快,騎快馬趕夜路,這才不慎跌下馬背,摔了一跤。”
“哦,原來如此~那現下覺得如何,可需要再找太醫來瞧瞧?”
崇安帝隨口客套上一句,卻叫賀良卿受寵若驚,複又跪下深深揖首:“微臣叩謝陛下隆恩,不過微臣確實已無礙了。”
崇安帝抬抬手:“快起來吧快起來吧,也不是在大殿上,無需如此多禮。”
賀良卿起身後,崇安帝又象征性地慰問了幾句,而後賜下一處三進的宅邸,並紋銀五百兩,算是對他的嘉獎。
畢竟乍從杞縣來京城花銷難免變大,而賀良卿變賣祖產的銀兩又都填在了賑濟災民上。官家無法作主將他已典賣的夫人贖回來,卻可在錢銀物質上給予些許補償。
孟氏與他隔著一道榻幾,疑惑:“難不成這也有文章?”
夏罡往榻幾傾了傾身子,一副吃瓜得意態:“那猴腦是北樂郡王府獻的,原是想為樂安縣主求情,結果殿下壓根兒沒召見,那美味倒是款待了咱們。”
孟氏凝眉,若有所思:“這陣子怪事還真是出奇的多。樂安縣主明明愛慕太子,全東京無人不知,她為何會與對太子不利的刺客扯上關係?再說縣主出了此事,也算對北樂郡王的女兒段瑩有利,照理說北樂郡王府該是笑得滿地找牙,嗬,居然出了血本兒巴巴去太子跟前替縣主求情!”
越說著這些,孟氏越覺不可思議,要知道兩年前段禛剛被立為皇太子那會兒,衛國公府和北樂郡王府可是爭得不可開交,這會兒又儼然一條繩上的螞蚱。
“嗨,你管他們那些呢,反正他們越亂越好!夫人你今兒瞧見沒,太子殿下對咱家蒔錦……”夏罡話說半道“噝”地吸了一口氣,雙眼微覷,別有一番深意。
孟氏頓時來了興致:“對蒔錦怎樣?”
夏罡捊著胡子回味了回味,說道:“用膳的時候,殿下表麵上與我敘談不歇,可舉凡蒔錦那邊有點兒什麽小動作,殿下便會留意,要是多看了哪道菜一眼,殿下就會看一眼負責布菜的宮人,轉眼那道菜就被挪到蒔錦的跟前兒去。”
孟氏婦道人家,用飯時自不好東張西望,是以許多細枝末節不如自家侯爺觀察得細致。此時聽來,卻覺得有些離譜:“興許隻是巧合?我雖攏共沒見過太子幾麵,可也看得出他不是副遷就人的性子,若說蒔錦能得他青眼,那倒是像,可若說他如此細心周全,太過離譜。”
聽夫人這麽一說,夏罡也有些拿不準了,覺得可能真是自己想多了,“罷了,就任其自然吧,反正你我也不指著蒔錦給家門帶來何種榮耀,隻要她往後的日子過得舒心便好。”
孟氏點點頭,她又何嚐不是這個心思。盼女兒嫁得尊貴,不過是想她未來有人護著,處處不受拿捏。但若細想,其實嫁入東宮也未必是最好的選擇,外頭的人是不能拿捏她了,可那道宮垣內,各個都不簡單。
就如侯爺說的,任其自然吧。
*
賀良卿入京已有十日,距離那晚挨打也過去了十日,如今身上雖還有幾處傷未愈,臉上倒是好了許多。
絢麗的晨光斜鋪進屋子,他站在鏡前照了照,僅剩額頭和右眼眶處有兩團淡淡的淤青,若不離近了細看便是看不分明,算是勉強能出門見人了。
剛進京時他就因傷告了病休,至今還未去翰林院應過卯,今日是病休的最後一日,他想再去安逸侯府碰碰運氣。
都說閻王好過,小鬼難纏,上回他雖被那些人算計了,卻仍堅信見了侯爺和侯夫人會有不一樣的光景。
於是這回賀良卿穿得一齊二整,又來到了安逸侯府門前,再次叩響那銅獅口中的銜環。
門房開門一見是他,腦門兒上的青筋一蹦,重重將門關上趕緊去告訴水翠。
水翠得知後頗覺無語,“上回都將他打成那樣了,還是不肯罷休?”
一旁的阿露也有些犯難:“要不要先稟給小娘子?”
“娘子每回聽到他都厭惡得吃不下飯去,眼看到用飯的時候了,還是先別說了,我去會會他!”說罷,水翠便往前門走去。
賀良卿這回並不急功近利,是以剛剛吃了門房的閉門羹後不像上回繼續叩門,隻站在門前等。若是運氣好,指不定能等到侯爺或侯夫人出門,又或他們從外頭回府。
誰知才等了沒多會兒,門就打開了,水翠走出來。這回賀良卿再見水翠,就沒上回那樣親切了,他直截了當的問:“到底要我如何,才能告訴我蒔妹的下落?若是挨打便可,我今日站在這裏隨你們打。”
水翠氣極反笑,不過不至於一氣就著了他的道,挑著眉毛問他:“什麽挨打?縣令大人這話是從何說起?”
說完才又笑著改口:“瞧奴婢這記性,大人如今哪還是區區縣令,早因著典妻發了家,進了翰林院,成了京官兒了!”
賀良卿被她懟得說不出話來,隻覺一團無名火在胸中狂竄,卻尋不著出口,最後焚著他的心肝五髒……他五指蜷曲著抓在自己心口處,又堵又疼。
原本水翠隻是句調侃,可說出那話的同時也難免替主子心酸抱不平,再開口時語氣已是變淩厲了:“賀大人,您可莫以為當上個從六品修撰就是鯉魚躍龍門了!”
賀良卿正要開口說些什麽時,身後的車轂聲驟停,他懷著一絲期冀轉身,卻見車上下來的隻是個年輕男子。再細看,才發現這男子與旁人不同,竟是位中官。
那中官徑直走向水翠,滿臉掛著笑容,仿佛極為熟稔:“水翠姑娘,你既在這兒,咱家就不必進府叨擾了,直接將東西交給你便是。”
說罷,轉身示意,身後的小跟班便將幾個填漆描金嵌螺鈿的八棱朱漆食盒提過來,放在大門跟前兒。
“這是?”水翠一臉疑惑地看向那位中官,不隻為這些東西,也為她壓根兒不眼熟這位,而對方卻能叫準她的名字。
“這些啊,都是太子殿下送給夏娘子的。”事情辦完,中官客氣告辭,乘車離去。
水翠一臉怔然,一旁目睹這幕的賀良卿也頗覺意外,聽剛剛那位中官的話,這是“送”而不是“賞”,看樣子太子與侯府這位千金小娘子倒似關係不錯。
水翠回過神兒來便喚門房將東西拎進府去,自己也拎著一提最輕的進門後才發覺賀良卿還杵在門口,轉身晃了晃手中食盒,溢著滿袖春風:“大人瞧見沒,這才是真龍門!您呐,不過就龍門外頭看門兒的。”
說罷,哂笑著閉了門。
水翠帶著人將東西徑直送去倚竹軒的明間,夏蒔錦正坐在桌前飲茶,眼看著他們一提一提地擺進來,不禁問水翠:“這是些什麽?”
“娘子,這是太子殿下命人送來的。”
夏蒔錦一嗆,將茶盞放下,起身圍著那幾個食盒轉了一圈兒,“打開瞧瞧裏頭是什麽。”
水翠揭開一個蓋子,裏麵竟是滿滿的桃子,各個熟得晶瑩飽漲,粉嘟嘟的一點瑕疵沒有,不必嚐就知定是汁水滿溢。
再揭開一個,還是滿滿的桃子,隻是照先前那些略欠一些。
水翠一連揭開五個蓋子,不出奇的全是桃子,隻是成熟度各有不同。看著最後一個食盒,水翠笑著去揭:“看來殿下這是送了小娘子六提桃子。”
夏蒔錦也想不通,明明那日段禛提起時,她說了自己不愛吃桃子,為何還要送?
出乎意料的是,水翠揭開最後一個蓋子時,裏麵登時探出來一隻小腦袋,將夏蒔錦和水翠俱是唬了一跳!
外頭金鑼騰空,金煌煌的天光斜鋪進來,將明間照得格外亮堂。那食盒裏的小家夥也是一身金閃閃的毛,再被驕陽一照,通體金光燦爛,直晃人眼。
“這、這是個什麽東西?”水翠不認得,瞧著像猴,可猴都是灰撲撲的,一臉賊相,哪有這麽好看?
夏蒔錦自是認得它,起初沒料到提盒裏會有活物,的確被唬了一跳,可看清這是那日她喂過桃子的小家夥後,又不自覺笑起,上前蹲身撫了撫小家夥的絨毛:“這是金線狨,跟猴子可算近親,卻是極其難得。”
這下水翠就更不懂了:“太子殿下為何要送小娘子這東西?”邊說著,她也輕手安撫那小家夥,任誰見了它能不心動?
“我怎會知。”
但夏蒔錦不得不承認,若是段禛送來別的,她即便不敢婉拒退回,也絕不會碰。但眼下這個禮物,讓她心生憐惜,難以拒絕。
既是要收養它,夏蒔錦想了想:“先給它起個名字吧。”
“小猴?”
“猴猴?”
“猴兒?”
水翠一連說了三個,卻都不得夏蒔錦的喜歡,最後夏蒔錦決定:“就叫它小桃吧!”
它愛吃桃子此其一,初回見它時它是從膳房逃出來的此其二,它活潑好動淘氣可愛此其三。故而夏蒔錦覺得沒哪個字比“桃”更為恰當。
水翠便拿這個名字一直喚它,企圖給它加深印象,夏蒔錦笑笑:“這樣訓它不成,你去拿個桃子來,喚它名字時它但凡看你一眼,就喂它一塊。”
水翠高興的照做,這時侯夫人來了。孟氏一進門就見主仆兩個孩童似的趴在地上,哄著一隻猴子玩兒,猴子倒是捧著個桃站得筆直,比她兩更像個人兒。
孟氏又氣又笑,不溫不火的提醒了句:“地上涼。”
夏蒔錦站起,臉上笑意卻未褪,這大清早的心情明顯不錯:“母親快坐!您怎麽一大早就過來了?”
其實這話她也是問得敷衍,自己心裏明明清楚母親定是聽聞了太子殿下命人送東西來,這才趕緊過來看看送得是什麽。
孟氏掃了眼那一地的桃,還有那隻小猴子,委實有些想不通太子的行事,難道這又是什麽小年輕間的新把戲?
孟氏心裏明鏡似的,卻故作詫異狀:“喲,這都是哪裏來的?這時節的桃子該是熟得沒這麽快吧。”明知故問間,孟氏還俯身拿起一個,仔細瞧了瞧:“這應是南地來的貢品。”
南地氣候溫暖,桃子也熟得早些,每年汴京的桃花才現敗相時,那邊的桃子就已熟了,車馬日夜奔波急送京中,就為了給宮裏的貴人們嚐口鮮。
小桃很喜歡夏蒔錦,她坐到椅上它便一直在她的腳下蹭,夏蒔錦幹脆將它放到膝上,如實答:“桃子和猴子都是太子殿下命人送來的,母親總不至讓人退回去吧?”
其實她這話裏隱隱有狐假虎威的意思,打小她就喜歡貓貓狗狗,奈何父親母親疼愛她過了頭,生怕那些東西身上有不幹淨的累她生病,是以總不讓她親近,更莫說親自收養一隻了。
如今段禛送來了小桃,父親母親便沒話可說,她也終於圓了兒時的念想。
太子能百忙之中撥冗哄著自己女兒,可見是有幾分上心的,孟氏高興還來不及,哪裏會退?不過看女兒同它太過親近的樣子,忍不住道:“你想養著便養著,不過到底是外頭來的東西,先得給它清洗幹淨了。”
孟氏這話說完,水翠立馬識相地下去備水,準備過會來給小桃洗澡。
屋裏僅剩下母女二人,孟氏便也不端虛架子,轉頭看著女兒問:“這下不會再為了一碗猴腦跟太子殿下置氣了吧?那不過就是一道菜罷了。”
孟氏才說了前半句,夏蒔錦就急忙將雙手捂在了小桃的耳朵上,一臉震驚地望著孟氏:“母親怎能在小桃麵前說這話?”
孟氏錯愣片刻,既而大笑起來,似乎有些搞懂了太子的手段。
若送人釵環幣錦之類的死物,那就是一時的高興,轉頭東西舊了不再時興了,情誼也就淡了。可送人活物那就大不同了,小東西每日都會討主子歡心,感情那是與日俱增的,這贈禮之人與收禮之人的情誼也就總淡不了。
想通這層,孟氏不禁心生佩服,果然天家之人最懂收攏駕馭的是人心。
*
吃了昨日的閉門羹,賀良卿整晚未睡好,以至今日首次到翰林院點卯,卻有些精神萎頓。寒暄應付同僚也就罷了,偏這裏還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新到任的修撰和編修,都要在到任當晚下了值後宴請同僚,名曰“宣勞宴”。
賀良卿正愁著自己身上沒有多少餘錢時,中貴人來傳話,官家要召見他。
賀良卿連忙正衣正帽,隨著中貴人去往文德殿。
文德殿位處紫宸殿和垂拱殿之間,是官家下了早朝後臨時歇腳喝杯茶的地方。賀良卿進去時始終躬身垂首,不敢直視天家威嚴,直到行完了禮官家命他抬頭時,他才將頭緩緩抬起。
賀良卿發覺除了官家,還有一雙目光射向他,隻是與官家的讚賞不同,那目光是充滿冰冷的、敵意的。
第16章 破案
賀良卿隻是二甲進士出身,此前並未麵過聖,今日頭一回晉謁官家,不免有些誠惶誠恐。
官家平治天下二十六載,自是天威凜凜,端坐在龍椅上不怒自威。而官家身側還站著一位年輕郎君,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身明黃的蟒袍無聲宣示著他的矜貴身份。
顯然這位就是當朝儲貳,太子段禛。
先前賀良卿隻向官家行了禮,這會兒認出太子,再次斂衽下拜:“微臣見過太子殿下。”
今日雖非正式場合,但賀良卿首次拜謁,對段禛同樣行的是稽首四拜禮,但他拜到第二下時,段禛就開了口:“免禮吧。”
段禛說這話時,平緩的語調裏沒有一絲波動,可賀良卿也不知為什麽,還是從他的話音兒裏感受到濃濃的不待見。惶恐抬眼,果然見段禛的臉色陰沉著,一雙狹長黑眸射出冷寒。
賀良卿有些想不透了,他明明此前從未見過太子殿下,又怎可能開罪他?
暗暗思忖間,他見段禛負在身後的手移到了身側,手裏握著一本奏折,心中便有了幾分猜測——大抵他來得不是時候,估摸方才太子正與官家討論政務,被他打斷了,這才對他沒什麽好氣兒。
就在賀良卿揣度上意的時候,崇安帝也在暗暗觀察著他。今日召見他其實也沒什麽特別,隻是官家念他一腔熱血為國為民,在杞縣做出了巨大犧牲,入京後又重病了一場,故而慰問一二。
隻是眼下崇安帝瞧著他不是病,而是傷,不免關切的問起:“愛卿臉上的淤青是為何所致啊?”
“回陛下,微臣回京之時一心圖快,騎快馬趕夜路,這才不慎跌下馬背,摔了一跤。”
“哦,原來如此~那現下覺得如何,可需要再找太醫來瞧瞧?”
崇安帝隨口客套上一句,卻叫賀良卿受寵若驚,複又跪下深深揖首:“微臣叩謝陛下隆恩,不過微臣確實已無礙了。”
崇安帝抬抬手:“快起來吧快起來吧,也不是在大殿上,無需如此多禮。”
賀良卿起身後,崇安帝又象征性地慰問了幾句,而後賜下一處三進的宅邸,並紋銀五百兩,算是對他的嘉獎。
畢竟乍從杞縣來京城花銷難免變大,而賀良卿變賣祖產的銀兩又都填在了賑濟災民上。官家無法作主將他已典賣的夫人贖回來,卻可在錢銀物質上給予些許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