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可以了。”
“……可以了?”
柳青覺得這可真是意外之喜。
前兩稿她寫得那麽認真,有理有據,連瓊樓地牢的結構她都仔仔細細地描述過了,結果他說這裏不好那裏不好,毛病挑了一大堆。
這一稿她估摸著仍然通不過,所以寫得很簡略,竟然通過了。
沈延看她驚喜的樣子,不禁嘴角一勾,其實第一稿就已經挺好的了。
“大人,這案子離結案恐怕還得有些日子。那逃走的東家估計頗有些本事,他東躲西藏,怕是很難抓捕。”
她在陳述中也寫了“此案尚不能結”,主要就是這個原因。
“無妨,或許過不了幾日這人便會主動找上門。他若不來,恐怕就是凶多吉少了。”
第45章
柳青略一頓:“也是, 他手裏應該攥著不少人的把柄,那些人還不個個都想他死。大人今日帶人清剿瓊樓,估計此時南京已經有不少人知道大人住在此處,那人想找過來應該也不難。”
沈延點點頭, 將書合起來。柳青見狀, 將自己方才用過的筆洗了洗, 又幫他整理書案。
“大人, ” 她似是想到了什麽, 突然抬頭看他, “您上次說您在南京也有可用之人,是不是指肖禦史的人?他……可靠嗎?”
沈延沒有直接回答她:“目前為止,還算可用。怎麽這麽說?”
“下官是想,若是那東家來找您, 不論他是否真的把證據交給您, 豈不都是陷您於險境?若是肖禦史可靠的話, 不如找他借幾個人,保護您的安全?”
她兩隻眼睛亮晶晶的,清澈純淨,她是真的擔心他的安危。
沈延嘴角揚起,柔聲道:“這不是還沒來麽,等來了再說吧。”
柳青一怔, 他平日不都是挺謹慎的麽, 怎麽到了性命攸關的事上倒有些大而化之了?
她放鬆的時候, 心裏想著什麽,眼睛裏就會帶出來。波光流轉, 看上去煞是可愛。沈延見她這樣子, 嘴角的笑容漫散開來。須臾間他有些恍惚, 就好像那個人就站在他麵前似的。
他忽然很想抬手撫一撫她的頭。
然而手伸到她鬢邊卻又突然停下。他側身探了一步,將槅扇打開。
清冷的夜風一下子湧進來,最是令人提神又警醒。
這人可不是語清,他怎可以權謀私,利用上司的身份對她做無禮的事。
“……時候不早了,快回去吧。明日看看那些證詞,有特別的地方,整理進去。”
他垂眸將書案上那遝紙拿來遞給她,便再不看她。
柳青哦了一聲,偷偷覷著他的臉色。
他現在怎麽翻臉比翻書還快了,方才還笑得和暖,才片刻的功夫就又冷下來了……
翌日,沈延早早地起了身。
這一夜他睡得很不好,一閉上眼,滿腦子都是那個穿襦裙的身影,長發齊腰,窈窕而秀麗。那人回眸向他一笑,巧笑嫣然,動人心魄。他叫了聲語清跑過去,那張臉居然幻化成了柳青的模樣。
他也是二十好幾的人,竟又有了少年時的悸動和惶惑。
他自離開翰林院,先後在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任職,遇到再難的任務,他也能做得如魚得水,全賴他時時刻刻的冷靜清醒,不為外物所擾。
偏偏來南京的這幾日,他的心就被擾了。
就好像有那麽一池春水,若是偶然有顆石頭丟進去,那些許餘波很快就能歸於平靜。可這個柳青更像是纏綿不斷的細雨,絲絲縷縷,卻總是不停,攪得他亂了心神。
他歎了口氣,揉了揉皺起的眉心,提筆給他早年的恩師、前任大理寺卿——齊鳳山寫信。齊老與劉家關係匪淺,還是他們兩家的媒人,語清的事他或許知道一些。
“近日晚輩在金陵偶見與劉家妹妹相似之婦人,”他寫道,“晚輩自視為兄長,便想到探問其近況一二……”
他猶豫再三,還是將信折好入封,托客棧夥計讓人快馬送到京城。
信一交出去,他果然釋然了許多,若是知道她過得好,兒女承歡膝下,他自能將她徹底放下,也不會再胡思亂想,將她與旁人聯係到一起了。
他睡得不好,腹中倒是有些空了。來南京之後,他每日到客棧旁的小菜館裏用早飯,今日也不例外。
他坐到常坐的那張方桌旁,剛剛給自己倒了盞茶,卻被身後經過的人碰了一下,水潑到了桌麵上。
那人也沒道歉就走過去了,他也懶得計較。可當他要喚夥計來擦幹水漬時,卻見肘邊不知何時被人塞了張折好的紙。
他即刻轉過頭去看,方才走過去的那人剛剛落座,頭戴鬥笠,看不清麵容,見他看過來,向他微微一抱拳。
沈延覺得有異,便將那張紙展開來看。這紙微有些泛黃,似是從某本冊子上撕下來的,上麵用蠅頭小楷寫得滿滿當當。
“丙辰年三月初三,南碼頭,吳英娘,年九歲,原籍揚州落文坊;丙辰年三月十五,南碼頭,羅月兒,年十歲,原籍鎮江白屏坊……”
他眼中冷光一現,將那張紙原封不動地折好,收在手中,又起身走到那人麵前,撩了下擺坐到他對麵的長凳上。
“這位,東西掉了。” 他將那張紙放到他麵前。
那人三十來歲年紀,黃麵四方臉,相貌普通。他打量了沈延片刻,恭敬地行禮:“沈大人,小民等您多時了。”
沈延看著他,淡淡一笑:“你倒是聰明,選在這裏。”
“不瞞大人,小民擔心您的客棧附近有埋伏,不敢靠近。此處雖人多,但那些人也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暗害小民,小民反倒安全些。”
沈延笑著點頭:“他們也不想當眾抓你進衙門,讓這麽多人看著你被生擒,若是事後你死在牢裏,反而於他們不利。”
他方才發現,客棧門外那些賣雜貨的人今日突然換了生臉。幸虧這人不蠢,沒往客棧裏麵闖。
那人微微探過身子來,從懷裏掏出一本小冊子:“這是瓊樓這三年來收賣的記錄,算是小人的投名狀。大人若能保小民一命,小民願將一些要緊的賬冊交給大人。”
沈延瞥了一眼那冊子,連手都沒往前伸:“你本就犯了死罪,誰也保不了你。但是本官回京之時可以順帶護送你的家人北上,在你死後,他們至少不會被那些人報複。”
那人一聽這話,渾身的精氣神似是被一下子抽空了,眼見著就顯出了疲態。
半晌,那人道:“罷了,就依大人所言。小民隻有一女,年方十二。還望大人在小民死後,能信守諾言,護小女周全。”
沈延放下手中的茶盞,目光冷厲:“你顧著自己的女兒,為何擄拐旁人的子女?”
那人麵露愧色:“……早年小民是想快點攢些銀子,日後再不幹這損陰喪德的營生,後來卻是……被逼無奈了。”
……
晚上,柳青從南京刑部回來之後,就去找沈延。
沈延遞給她一盞茶,就坐回書案旁拿起本看到一半的書:“你說吧,有什麽發現。”
他瞧也不瞧她。
柳青覺得他從昨天晚上起就怪怪的,不過他如今是她的上司,她也不好直接打聽原因。
“下官此前便一直有個疑問,為何孟姑娘要劃花自己的臉,畢竟瓊樓必然也是按所謂‘品相’,將擄來的姑娘分幾等賣出去。那些相貌姣好的,或許會被人買回去做妻妾、丫鬟,相貌差些的可能會被賣去做些更苦的活。孟姑娘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那她為何還要劃花自己的臉。”
她說到一半停頓下來,等著沈延反應。
沈延卻是不緊不慢地翻了一頁:“……你這是要我回答你?說重點。”
柳青癟了癟嘴,她這不是為了便於他理解麽。
“……有幾個被拐來的姑娘說,她們曾經被送去一個人的家裏,過了二十來日才被接回來,那時瓊樓又重新送了一批新人出去。那幾個姑娘說那家的主人白日裏幾乎不在,隻在晚上才對她們……而且那人每十日會有一日白天也在。她們說那些比她們早來的、已經被賣出去的姑娘也對她們說過這些事。
“下官推測,按這人十日一休沐的節律和瓊樓對他的巴結來看,此人可能是……南京的官員,品秩應當還不低。”
沈延似乎並不驚訝,但他翻書的手一滯,終於側過臉來看她。
“雖然那些事記在證詞上,眾人都能看到,但你的這番推測不要對任何人提起……明白嗎?”
他目光十分專注,似是要讓她將這話刻到心裏去。
“還有,今日瓊樓的東家來找過我,給了我一本冊子,你不是說孟家的親戚也丟了閨女麽,你可以翻翻看,有沒有他們要找的人。”
“真的?” 柳青兩眼直放光,一腔的興奮顯露無遺,“大人您真是厲害!下官就提過一回您都記得這麽清楚。”
沈延也不回她,隻從抽屜裏取出那本冊子遞與她。
他不是厲害,他是會不自覺地留意她說的話,所以才記得清楚。
這冊子上的條目是按年份錄下來的,柳青迅速翻到三年前的記錄,一目十行地找洪姓的和佟姓的姑娘。
她很快便鎖定了一個條目:四月初十,南城祥福街,佟芳,年十一,原籍順天宛平,鎮江白園崔向文。
丟失的年份、姓名、年齡、原籍全都對得上,應當就是洪敬的女兒洪芳的記錄。
她果然是經瓊樓賣掉的,也算不幸中的萬幸,若是被旁的人牙子賣掉,更加不好找了。
“大人,下官這兩日……或者就明日一日,可否暫時離開金陵?”
寫在最後的那戶鎮江的人家應當是當時的買主了,希望她還沒被轉手。
“可以,給你三日也行。”
“……謝大人。”
柳青覺得他有些反常。
那東家來投案了,後麵還要牽扯出不知多少人,這查證的事他不急著做了?他一下子給了她這麽長的假,就好像不想讓她回來似的。
沈延一看她的眼睛,就知道她又在琢磨。
“我要歇了,你沒事就回去吧。” 他口氣平淡。
“哦,那下官告退了,大人您歇著。”
她行禮後便推門出去了,走到廊下的時候卻聽屋裏傳出來一句。
“你自己當心,遇到什麽事都莫要心急……一路平安。”
柳青腳下一頓,她不就是去鎮江麽,明日就回來了,他這話說得有些鄭重了吧。
她這才發現,屋內映出的暖光裏,有個高偉的身影立在門口。
他這是在送她?自她成了柳青,他何曾送過她。
可等她回頭看過去,身後的槅扇已經合攏。她還沒看清他的神色,那身影就融進暖光裏去了。
柳青摸了摸後腦勺,看不懂他。
還是早年好啊,他有什麽奇怪的地方,她就直接了當地問他,他若是不回答或是閃爍其詞,她就淡著他,很快就能得到答案。
“……可以了?”
柳青覺得這可真是意外之喜。
前兩稿她寫得那麽認真,有理有據,連瓊樓地牢的結構她都仔仔細細地描述過了,結果他說這裏不好那裏不好,毛病挑了一大堆。
這一稿她估摸著仍然通不過,所以寫得很簡略,竟然通過了。
沈延看她驚喜的樣子,不禁嘴角一勾,其實第一稿就已經挺好的了。
“大人,這案子離結案恐怕還得有些日子。那逃走的東家估計頗有些本事,他東躲西藏,怕是很難抓捕。”
她在陳述中也寫了“此案尚不能結”,主要就是這個原因。
“無妨,或許過不了幾日這人便會主動找上門。他若不來,恐怕就是凶多吉少了。”
第45章
柳青略一頓:“也是, 他手裏應該攥著不少人的把柄,那些人還不個個都想他死。大人今日帶人清剿瓊樓,估計此時南京已經有不少人知道大人住在此處,那人想找過來應該也不難。”
沈延點點頭, 將書合起來。柳青見狀, 將自己方才用過的筆洗了洗, 又幫他整理書案。
“大人, ” 她似是想到了什麽, 突然抬頭看他, “您上次說您在南京也有可用之人,是不是指肖禦史的人?他……可靠嗎?”
沈延沒有直接回答她:“目前為止,還算可用。怎麽這麽說?”
“下官是想,若是那東家來找您, 不論他是否真的把證據交給您, 豈不都是陷您於險境?若是肖禦史可靠的話, 不如找他借幾個人,保護您的安全?”
她兩隻眼睛亮晶晶的,清澈純淨,她是真的擔心他的安危。
沈延嘴角揚起,柔聲道:“這不是還沒來麽,等來了再說吧。”
柳青一怔, 他平日不都是挺謹慎的麽, 怎麽到了性命攸關的事上倒有些大而化之了?
她放鬆的時候, 心裏想著什麽,眼睛裏就會帶出來。波光流轉, 看上去煞是可愛。沈延見她這樣子, 嘴角的笑容漫散開來。須臾間他有些恍惚, 就好像那個人就站在他麵前似的。
他忽然很想抬手撫一撫她的頭。
然而手伸到她鬢邊卻又突然停下。他側身探了一步,將槅扇打開。
清冷的夜風一下子湧進來,最是令人提神又警醒。
這人可不是語清,他怎可以權謀私,利用上司的身份對她做無禮的事。
“……時候不早了,快回去吧。明日看看那些證詞,有特別的地方,整理進去。”
他垂眸將書案上那遝紙拿來遞給她,便再不看她。
柳青哦了一聲,偷偷覷著他的臉色。
他現在怎麽翻臉比翻書還快了,方才還笑得和暖,才片刻的功夫就又冷下來了……
翌日,沈延早早地起了身。
這一夜他睡得很不好,一閉上眼,滿腦子都是那個穿襦裙的身影,長發齊腰,窈窕而秀麗。那人回眸向他一笑,巧笑嫣然,動人心魄。他叫了聲語清跑過去,那張臉居然幻化成了柳青的模樣。
他也是二十好幾的人,竟又有了少年時的悸動和惶惑。
他自離開翰林院,先後在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任職,遇到再難的任務,他也能做得如魚得水,全賴他時時刻刻的冷靜清醒,不為外物所擾。
偏偏來南京的這幾日,他的心就被擾了。
就好像有那麽一池春水,若是偶然有顆石頭丟進去,那些許餘波很快就能歸於平靜。可這個柳青更像是纏綿不斷的細雨,絲絲縷縷,卻總是不停,攪得他亂了心神。
他歎了口氣,揉了揉皺起的眉心,提筆給他早年的恩師、前任大理寺卿——齊鳳山寫信。齊老與劉家關係匪淺,還是他們兩家的媒人,語清的事他或許知道一些。
“近日晚輩在金陵偶見與劉家妹妹相似之婦人,”他寫道,“晚輩自視為兄長,便想到探問其近況一二……”
他猶豫再三,還是將信折好入封,托客棧夥計讓人快馬送到京城。
信一交出去,他果然釋然了許多,若是知道她過得好,兒女承歡膝下,他自能將她徹底放下,也不會再胡思亂想,將她與旁人聯係到一起了。
他睡得不好,腹中倒是有些空了。來南京之後,他每日到客棧旁的小菜館裏用早飯,今日也不例外。
他坐到常坐的那張方桌旁,剛剛給自己倒了盞茶,卻被身後經過的人碰了一下,水潑到了桌麵上。
那人也沒道歉就走過去了,他也懶得計較。可當他要喚夥計來擦幹水漬時,卻見肘邊不知何時被人塞了張折好的紙。
他即刻轉過頭去看,方才走過去的那人剛剛落座,頭戴鬥笠,看不清麵容,見他看過來,向他微微一抱拳。
沈延覺得有異,便將那張紙展開來看。這紙微有些泛黃,似是從某本冊子上撕下來的,上麵用蠅頭小楷寫得滿滿當當。
“丙辰年三月初三,南碼頭,吳英娘,年九歲,原籍揚州落文坊;丙辰年三月十五,南碼頭,羅月兒,年十歲,原籍鎮江白屏坊……”
他眼中冷光一現,將那張紙原封不動地折好,收在手中,又起身走到那人麵前,撩了下擺坐到他對麵的長凳上。
“這位,東西掉了。” 他將那張紙放到他麵前。
那人三十來歲年紀,黃麵四方臉,相貌普通。他打量了沈延片刻,恭敬地行禮:“沈大人,小民等您多時了。”
沈延看著他,淡淡一笑:“你倒是聰明,選在這裏。”
“不瞞大人,小民擔心您的客棧附近有埋伏,不敢靠近。此處雖人多,但那些人也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暗害小民,小民反倒安全些。”
沈延笑著點頭:“他們也不想當眾抓你進衙門,讓這麽多人看著你被生擒,若是事後你死在牢裏,反而於他們不利。”
他方才發現,客棧門外那些賣雜貨的人今日突然換了生臉。幸虧這人不蠢,沒往客棧裏麵闖。
那人微微探過身子來,從懷裏掏出一本小冊子:“這是瓊樓這三年來收賣的記錄,算是小人的投名狀。大人若能保小民一命,小民願將一些要緊的賬冊交給大人。”
沈延瞥了一眼那冊子,連手都沒往前伸:“你本就犯了死罪,誰也保不了你。但是本官回京之時可以順帶護送你的家人北上,在你死後,他們至少不會被那些人報複。”
那人一聽這話,渾身的精氣神似是被一下子抽空了,眼見著就顯出了疲態。
半晌,那人道:“罷了,就依大人所言。小民隻有一女,年方十二。還望大人在小民死後,能信守諾言,護小女周全。”
沈延放下手中的茶盞,目光冷厲:“你顧著自己的女兒,為何擄拐旁人的子女?”
那人麵露愧色:“……早年小民是想快點攢些銀子,日後再不幹這損陰喪德的營生,後來卻是……被逼無奈了。”
……
晚上,柳青從南京刑部回來之後,就去找沈延。
沈延遞給她一盞茶,就坐回書案旁拿起本看到一半的書:“你說吧,有什麽發現。”
他瞧也不瞧她。
柳青覺得他從昨天晚上起就怪怪的,不過他如今是她的上司,她也不好直接打聽原因。
“下官此前便一直有個疑問,為何孟姑娘要劃花自己的臉,畢竟瓊樓必然也是按所謂‘品相’,將擄來的姑娘分幾等賣出去。那些相貌姣好的,或許會被人買回去做妻妾、丫鬟,相貌差些的可能會被賣去做些更苦的活。孟姑娘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那她為何還要劃花自己的臉。”
她說到一半停頓下來,等著沈延反應。
沈延卻是不緊不慢地翻了一頁:“……你這是要我回答你?說重點。”
柳青癟了癟嘴,她這不是為了便於他理解麽。
“……有幾個被拐來的姑娘說,她們曾經被送去一個人的家裏,過了二十來日才被接回來,那時瓊樓又重新送了一批新人出去。那幾個姑娘說那家的主人白日裏幾乎不在,隻在晚上才對她們……而且那人每十日會有一日白天也在。她們說那些比她們早來的、已經被賣出去的姑娘也對她們說過這些事。
“下官推測,按這人十日一休沐的節律和瓊樓對他的巴結來看,此人可能是……南京的官員,品秩應當還不低。”
沈延似乎並不驚訝,但他翻書的手一滯,終於側過臉來看她。
“雖然那些事記在證詞上,眾人都能看到,但你的這番推測不要對任何人提起……明白嗎?”
他目光十分專注,似是要讓她將這話刻到心裏去。
“還有,今日瓊樓的東家來找過我,給了我一本冊子,你不是說孟家的親戚也丟了閨女麽,你可以翻翻看,有沒有他們要找的人。”
“真的?” 柳青兩眼直放光,一腔的興奮顯露無遺,“大人您真是厲害!下官就提過一回您都記得這麽清楚。”
沈延也不回她,隻從抽屜裏取出那本冊子遞與她。
他不是厲害,他是會不自覺地留意她說的話,所以才記得清楚。
這冊子上的條目是按年份錄下來的,柳青迅速翻到三年前的記錄,一目十行地找洪姓的和佟姓的姑娘。
她很快便鎖定了一個條目:四月初十,南城祥福街,佟芳,年十一,原籍順天宛平,鎮江白園崔向文。
丟失的年份、姓名、年齡、原籍全都對得上,應當就是洪敬的女兒洪芳的記錄。
她果然是經瓊樓賣掉的,也算不幸中的萬幸,若是被旁的人牙子賣掉,更加不好找了。
“大人,下官這兩日……或者就明日一日,可否暫時離開金陵?”
寫在最後的那戶鎮江的人家應當是當時的買主了,希望她還沒被轉手。
“可以,給你三日也行。”
“……謝大人。”
柳青覺得他有些反常。
那東家來投案了,後麵還要牽扯出不知多少人,這查證的事他不急著做了?他一下子給了她這麽長的假,就好像不想讓她回來似的。
沈延一看她的眼睛,就知道她又在琢磨。
“我要歇了,你沒事就回去吧。” 他口氣平淡。
“哦,那下官告退了,大人您歇著。”
她行禮後便推門出去了,走到廊下的時候卻聽屋裏傳出來一句。
“你自己當心,遇到什麽事都莫要心急……一路平安。”
柳青腳下一頓,她不就是去鎮江麽,明日就回來了,他這話說得有些鄭重了吧。
她這才發現,屋內映出的暖光裏,有個高偉的身影立在門口。
他這是在送她?自她成了柳青,他何曾送過她。
可等她回頭看過去,身後的槅扇已經合攏。她還沒看清他的神色,那身影就融進暖光裏去了。
柳青摸了摸後腦勺,看不懂他。
還是早年好啊,他有什麽奇怪的地方,她就直接了當地問他,他若是不回答或是閃爍其詞,她就淡著他,很快就能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