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臉上始終掛著和煦的笑。
他不喜歡沈延。
他們二人曾經同在都察院任僉都禦史,他自認為能力不遜於沈延,論資曆他又遠超過沈延,可嚴學治卻隻看重沈延,逢人便誇沈延如何如何,什麽露臉的事都交給沈延去做。
今日那匿名信裏言之鑿鑿,若是誣告,於他沒有影響,可若此事是真的,他倒要看看,沈延能有多大的本事將此事蓋過。
第69章
“那趙大人, 這封信可否讓沈某看一看?”
“自然。”
趙旭並不猶豫,給他看了又如何,他又不能把這信撕了。
沈延接過信一看,信中寫得極為詳實, 將柳青見的哪個提牢、什麽時辰見的、何處說的話寫得清清楚楚。這上麵的字寫得極難看, 想來是寫信的人怕被認出字跡, 換了左手寫字。
他將信好好地折回去, 交還給趙旭:“......想來隻是誤會一場。”
趙旭看著他平靜無波的一張臉, 不禁笑出來:“要論臨危不亂, 我就服你沈大人。是不是誤會一場,咱們到了你們刑部一問便知。”
他又轉頭看向嚴學治,“嚴大人,雖然此事用不著您親自過問, 不過既然趕上了, 嚴大人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他就是要讓嚴學治看看他如此看重的沈延把衙門管成了什麽樣。
嚴學治也想看看這個柳青究竟是何許人, 便同意和沈、趙二人同去。趙旭還像模像樣地帶上了兩個都察院的差役,一副隨時準備抓人的樣子。
他們幾人剛進前院,就被從西廂拐角處走來的柳青看了個正著。
沈延餘光見她朝著他們這邊走過來,看了她一眼,又即刻收回目光,對著院中一個向他行禮的書吏高聲道:“叫柳主事和張提牢去前廳。”
柳青腳步一停。
趙旭覺得沈延這樣不對勁:“我說沈大人, 你這樣一叫, 他們事先串了口供怎麽辦?”
沈延笑了笑:“趙大人也是太過謹慎了, ”他又將那書吏叫住,高聲道, “那便告訴柳主事、張提牢分開走, 去值房的路上不許說話。”
他這口氣好像開玩笑似的。
嚴學治看了他一眼, 他可從來不是拿公事開玩笑的人。
幾人到了前廳,也就片刻的功夫,柳青便到了,張提牢卻還沒到。
“張提牢現在何處,怎麽不過來?”沈延坐在官帽椅上,問書吏道。
“回大人,張提牢家裏出了點急事,方才請了會假回家去了。不過小人已經讓人去叫了,張提牢應該很快會回來。”
“趙大人有什麽話,不如先問柳主事吧。”沈延一指柳青。
方才他一番暗示,柳青早已猜到這些人為何事而來,此刻也不說話,就在一旁垂手候著。
“誒,還是等那位張提牢過來,兼聽則明嘛。”趙旭笑道。
沈延也不與他爭,隻趁著讓書吏上茶的時候,暗暗交代了一番。
不一會的功夫,張提牢已經候在了門外。沈延才把他叫進來,趙旭便搶先問:“這位柳主事是否交代過你對一個叫王世文的用私刑?”
“......呃……”張提牢是被人從家裏叫回來的,現在還有些發懵。
沈延輕咳一聲:“張提牢,這位是嚴都禦史大人,這位是趙副都禦史。兩位大人問話,你要據實回答。”他特意加重了“據實回答”幾個字。
“是是是,下官明白。”張提牢一個勁地點頭,沈延的意思他懂。
“張提牢,”趙旭瞥了沈延一眼,又補了句,“我這裏有你們刑部的匿名信,柳主事何時交代的你、如何交代的,這上麵都寫得清清楚楚,你可千萬想清楚了。”
“是是是,下官明白......”張提牢搓了搓手背,人家手裏有證據,那情勢便不一樣了,“下官......確實得過柳主事的交代。柳主事說那人犯不老實,暗示下官給他上上刑。”
他將柳青交代的事對梁虎說過,說不定那信就是梁虎寫的。到時候有梁虎這個證人在,他若是再不承認,事後被查出來可就是大錯。
“但是......”他話還沒完,“下官覺得柳主事此舉實為不妥,所以下官隻是答應了柳主事,卻並未照做。”他自然不能說是因為家裏的事情耽擱了。
趙旭點點頭,雖然張提牢最後沒有照做,但柳青單單是指使他也算得上一條罪責了。
“柳主事,你可曾要張提牢給那人犯用私刑?”
“......下官是曾說過,但是......”
趙旭截住她的話:“好了,不必找借口。做了便是做了,證據確鑿也由不得你抵賴......”他一副是非已定的架勢。
此時有個書吏站到了門口:“嚴大人,孫大人說您是稀客,想請您去值房一敘。”
嚴學治一怔,隨即看了沈延一眼。他應了句“就來”,便出門隨那書吏去了。
趙旭看嚴學治出去,心裏埋怨,他這都要抓人回去了,嚴學治竟在這時候去跟人閑聊天。
沈延此時道:“趙大人,您方才還說兼聽則明,那現在總要聽柳主事把話說完吧。”他也不等趙旭答應,就直接給了柳青一個眼神,讓她將方才的話說完。
“謝大人,”柳青即刻會意,“下官後來左思右想,覺得不妥,又回去找過張提牢,想告訴他不要行刑,可那時張提牢恰好回了家,等他再回來的時候幾位大人已經坐在這了。”
趙旭冷笑了幾聲:“你倒是乖覺,見我們找來了就改口。我若是連這種詭辯都信,這個副都禦史也就白當了。”
他對身後兩個都察院的差役打了個手勢:“將柳主事帶回都察院細細審問。”
“慢著,”沈延將手中的茶盞放下,“趙大人,柳主事是朝廷命官,並不是犯人,何來帶回去審問一說?”
“笑話,”趙旭嗤了聲,“我們都察院有監察百官之責,官員犯了錯,自然交由都察院處理,沈大人該不會妨礙我們秉公辦案吧?”
“趙大人說的沒錯。但作為上官,沈某也有督導下屬之責,眼下沈某連柳主事有沒有亡羊補牢都還沒弄清楚,怎能將他推出去。”
“好好,論口才我是說不過你,”趙旭看不過他這副氣定神閑說歪理的樣子,“不過今日這人我是定要帶回去的,”他對那兩個差役喝道,“傻愣著做什麽?還不趕緊帶人走?”
他就不信沈延能攔著他。
兩個差役得了他的指令,便朝著柳青走過去。
“我看誰敢。”
沈延沉鬱而冰冷的聲音。
鬥彩的茶盞摔落在趙旭的腳邊,冷脆的瓷器撞地,碎片四濺。屋裏的幾人包括柳青在內皆是一驚。
趙旭嚇得往旁側跳了一跳。他聽見門外腳步聲響起,才發現院裏不知何時已經站了一班刑部的差役。
“你……沈君常,你這是何意?”
“趙大人莫慌,”沈延笑道,他示意書吏將地上的碎瓷清理幹淨,“方才一時心急,碰掉了茶盞,倒是費了一套好茶具……趙大人不妨再坐一會,不然待會嚴大人回來,還以為我這個做主人的沒有好好招待趙大人。”
趙旭氣得胡子微微地抖起來。沈延這話明顯是提醒他,這裏是刑部,不是他們都察院,能不能帶人走得是他沈延說了算。
他可算是想明白了,一定是沈延讓孫尚書把嚴學治叫走的。有嚴學治在這,沈延不好發作,嚴學治一走,他和他官階相平,就無所顧忌了。
“大人……”站在一旁的柳青輕聲喚了喚沈延,她方才在一旁看著,眉心的褶皺漸深。
她怕沈延因此事和趙旭撕破臉,鬧得不可收拾。與其那樣,她還是寧可被抓到都察院去,她這點罪過,大不了挨一頓板子,也就過去了。
沈延卻好像沒聽見,根本不看她。
門外,嚴學治的聲音響起。
“我就這麽一會不在,鬧得這麽熱鬧。”
他和孫尚書本就沒什麽可聊的,估摸著前院鬧得差不多了,就回來看看情況。
“大人,”趙旭搶先給沈延告了一狀,“.…..若都如沈大人這般,咱們都察院不是形同虛設?像柳主事這種過錯,依照以往的慣例,怎麽也該受笞刑。”
“大人,”沈延緊接著道,“下官有督導不力之責,待下官查清此事後自會向聖上請罰。”
“行啦,”嚴學治擺了擺手,“畢竟那犯人是沒有受刑的。他說得也沒錯,總要他們衙門自己先查清楚。”
有嚴學治一句話,趙旭有一萬個理由也不好再說什麽。
他心裏有窩囊氣,跟嚴學治又說了兩句,就先帶人回了都察院。
沈延送嚴學治出了刑部,嚴學治臨上車前深看了沈延幾眼。
“君常啊,這個柳青是你什麽人?”
沈延一愣,隨即笑笑:“……就隻是下官的下屬而已。”
說起來柳青還真的和他沒什麽關係。他早先將他當作了語清,不自覺的就在心裏放了個人,後來雖然知道了那人不是語清,可那人卻已經留在他心裏了。
嚴學治搖了搖頭:“別人隻見你年少得誌、平步青雲,我卻知道你這背後的辛勞。你能有今日,實為不易。皇上器重你,可也最忌諱上下一氣的事,你是個聰明人,要懂得愛惜自己。而且依我看,這個柳青並非無辜。可你為了袒護他,做了這許多事……”
他說到這歎了口氣:“他最好值得你這麽做。”
“多謝大人提點,下官明白。”沈延向他恭敬地行了一禮。
他也沒想過值不值得,他隻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柳青被抓到都察院受罪,所以不知不覺間,就已經為他做了許多……
柳青還留在前廳裏,方才沈延出門的時候讓她等在這。她心裏正忐忑,終於看到門一開,沈延走了進來。
沈延也不看她,隻回身將槅扇關好。
她趕忙向他躬身行禮:“大人,下官......連累您了。”
他方才已經盡全力護著她,她都明白。但看那個姓趙的樣子,一定會借機參他一本。
官場上的事,常常是十二分的辛苦抵不過半分的汙點,尤其是被別有用心的人針對的時候。他這麽多年審慎圓融,如今為了她,梗著脖子挨一刀。
她心裏又酸又軟,藏了許多的話,卻隻能跟他客套地說句“連累”。
沈延輕歎了口氣:“這個你不必擔心,我自己心裏有數。隻不過南京的那樁案子,憑你的功勞本該受賞,經此一番,估計是不會有了。”
“這個下官不在意,隻要大人您不太......就好。”她抿著唇道。希望此事對他的影響不要太大。
他不經意地抬頭看她,目光留在了她的雙眸上。她眼眶微微有些泛紅,一雙秋水目裏盈著星星點點的波光,看上去是真的覺得拖累了他,替他擔心。
他原本壓著火,一見她這樣心又忽地軟下來。
柳青這人是有裝傻騙人的本事,可是真心待人的時候,目光純淨又赤誠,好像要把心捧出來給人看似的。跟劉語清一樣。
他或許就是中了這個邪,當初死心塌地喜歡劉語清,如今見著個像的,又見不得他受苦,管了這些不該管的。
“你還記不記得我告訴你的,為官不是做俠客,做什麽都要有依據。”
柳青忙點頭:“下官記得。下官之前說的都是真的,您回來之前,下官已經去找過張提牢,想讓他不要用私刑了。可誰知他還沒回來,您和那兩位大人就到了......您能信下官麽?”
她心裏實在愧疚,雖然事已至此,無可挽回,但她希望至少能讓他知道,她到最後是做了正確的選擇。
沈延卻不接她的話:“......我隻問你一句,你為何要對那人犯用私刑?”
柳青平日都不喜歡用刑,又怎麽會用那些陰私手段。定是有什麽他不知道的事。
他不喜歡沈延。
他們二人曾經同在都察院任僉都禦史,他自認為能力不遜於沈延,論資曆他又遠超過沈延,可嚴學治卻隻看重沈延,逢人便誇沈延如何如何,什麽露臉的事都交給沈延去做。
今日那匿名信裏言之鑿鑿,若是誣告,於他沒有影響,可若此事是真的,他倒要看看,沈延能有多大的本事將此事蓋過。
第69章
“那趙大人, 這封信可否讓沈某看一看?”
“自然。”
趙旭並不猶豫,給他看了又如何,他又不能把這信撕了。
沈延接過信一看,信中寫得極為詳實, 將柳青見的哪個提牢、什麽時辰見的、何處說的話寫得清清楚楚。這上麵的字寫得極難看, 想來是寫信的人怕被認出字跡, 換了左手寫字。
他將信好好地折回去, 交還給趙旭:“......想來隻是誤會一場。”
趙旭看著他平靜無波的一張臉, 不禁笑出來:“要論臨危不亂, 我就服你沈大人。是不是誤會一場,咱們到了你們刑部一問便知。”
他又轉頭看向嚴學治,“嚴大人,雖然此事用不著您親自過問, 不過既然趕上了, 嚴大人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他就是要讓嚴學治看看他如此看重的沈延把衙門管成了什麽樣。
嚴學治也想看看這個柳青究竟是何許人, 便同意和沈、趙二人同去。趙旭還像模像樣地帶上了兩個都察院的差役,一副隨時準備抓人的樣子。
他們幾人剛進前院,就被從西廂拐角處走來的柳青看了個正著。
沈延餘光見她朝著他們這邊走過來,看了她一眼,又即刻收回目光,對著院中一個向他行禮的書吏高聲道:“叫柳主事和張提牢去前廳。”
柳青腳步一停。
趙旭覺得沈延這樣不對勁:“我說沈大人, 你這樣一叫, 他們事先串了口供怎麽辦?”
沈延笑了笑:“趙大人也是太過謹慎了, ”他又將那書吏叫住,高聲道, “那便告訴柳主事、張提牢分開走, 去值房的路上不許說話。”
他這口氣好像開玩笑似的。
嚴學治看了他一眼, 他可從來不是拿公事開玩笑的人。
幾人到了前廳,也就片刻的功夫,柳青便到了,張提牢卻還沒到。
“張提牢現在何處,怎麽不過來?”沈延坐在官帽椅上,問書吏道。
“回大人,張提牢家裏出了點急事,方才請了會假回家去了。不過小人已經讓人去叫了,張提牢應該很快會回來。”
“趙大人有什麽話,不如先問柳主事吧。”沈延一指柳青。
方才他一番暗示,柳青早已猜到這些人為何事而來,此刻也不說話,就在一旁垂手候著。
“誒,還是等那位張提牢過來,兼聽則明嘛。”趙旭笑道。
沈延也不與他爭,隻趁著讓書吏上茶的時候,暗暗交代了一番。
不一會的功夫,張提牢已經候在了門外。沈延才把他叫進來,趙旭便搶先問:“這位柳主事是否交代過你對一個叫王世文的用私刑?”
“......呃……”張提牢是被人從家裏叫回來的,現在還有些發懵。
沈延輕咳一聲:“張提牢,這位是嚴都禦史大人,這位是趙副都禦史。兩位大人問話,你要據實回答。”他特意加重了“據實回答”幾個字。
“是是是,下官明白。”張提牢一個勁地點頭,沈延的意思他懂。
“張提牢,”趙旭瞥了沈延一眼,又補了句,“我這裏有你們刑部的匿名信,柳主事何時交代的你、如何交代的,這上麵都寫得清清楚楚,你可千萬想清楚了。”
“是是是,下官明白......”張提牢搓了搓手背,人家手裏有證據,那情勢便不一樣了,“下官......確實得過柳主事的交代。柳主事說那人犯不老實,暗示下官給他上上刑。”
他將柳青交代的事對梁虎說過,說不定那信就是梁虎寫的。到時候有梁虎這個證人在,他若是再不承認,事後被查出來可就是大錯。
“但是......”他話還沒完,“下官覺得柳主事此舉實為不妥,所以下官隻是答應了柳主事,卻並未照做。”他自然不能說是因為家裏的事情耽擱了。
趙旭點點頭,雖然張提牢最後沒有照做,但柳青單單是指使他也算得上一條罪責了。
“柳主事,你可曾要張提牢給那人犯用私刑?”
“......下官是曾說過,但是......”
趙旭截住她的話:“好了,不必找借口。做了便是做了,證據確鑿也由不得你抵賴......”他一副是非已定的架勢。
此時有個書吏站到了門口:“嚴大人,孫大人說您是稀客,想請您去值房一敘。”
嚴學治一怔,隨即看了沈延一眼。他應了句“就來”,便出門隨那書吏去了。
趙旭看嚴學治出去,心裏埋怨,他這都要抓人回去了,嚴學治竟在這時候去跟人閑聊天。
沈延此時道:“趙大人,您方才還說兼聽則明,那現在總要聽柳主事把話說完吧。”他也不等趙旭答應,就直接給了柳青一個眼神,讓她將方才的話說完。
“謝大人,”柳青即刻會意,“下官後來左思右想,覺得不妥,又回去找過張提牢,想告訴他不要行刑,可那時張提牢恰好回了家,等他再回來的時候幾位大人已經坐在這了。”
趙旭冷笑了幾聲:“你倒是乖覺,見我們找來了就改口。我若是連這種詭辯都信,這個副都禦史也就白當了。”
他對身後兩個都察院的差役打了個手勢:“將柳主事帶回都察院細細審問。”
“慢著,”沈延將手中的茶盞放下,“趙大人,柳主事是朝廷命官,並不是犯人,何來帶回去審問一說?”
“笑話,”趙旭嗤了聲,“我們都察院有監察百官之責,官員犯了錯,自然交由都察院處理,沈大人該不會妨礙我們秉公辦案吧?”
“趙大人說的沒錯。但作為上官,沈某也有督導下屬之責,眼下沈某連柳主事有沒有亡羊補牢都還沒弄清楚,怎能將他推出去。”
“好好,論口才我是說不過你,”趙旭看不過他這副氣定神閑說歪理的樣子,“不過今日這人我是定要帶回去的,”他對那兩個差役喝道,“傻愣著做什麽?還不趕緊帶人走?”
他就不信沈延能攔著他。
兩個差役得了他的指令,便朝著柳青走過去。
“我看誰敢。”
沈延沉鬱而冰冷的聲音。
鬥彩的茶盞摔落在趙旭的腳邊,冷脆的瓷器撞地,碎片四濺。屋裏的幾人包括柳青在內皆是一驚。
趙旭嚇得往旁側跳了一跳。他聽見門外腳步聲響起,才發現院裏不知何時已經站了一班刑部的差役。
“你……沈君常,你這是何意?”
“趙大人莫慌,”沈延笑道,他示意書吏將地上的碎瓷清理幹淨,“方才一時心急,碰掉了茶盞,倒是費了一套好茶具……趙大人不妨再坐一會,不然待會嚴大人回來,還以為我這個做主人的沒有好好招待趙大人。”
趙旭氣得胡子微微地抖起來。沈延這話明顯是提醒他,這裏是刑部,不是他們都察院,能不能帶人走得是他沈延說了算。
他可算是想明白了,一定是沈延讓孫尚書把嚴學治叫走的。有嚴學治在這,沈延不好發作,嚴學治一走,他和他官階相平,就無所顧忌了。
“大人……”站在一旁的柳青輕聲喚了喚沈延,她方才在一旁看著,眉心的褶皺漸深。
她怕沈延因此事和趙旭撕破臉,鬧得不可收拾。與其那樣,她還是寧可被抓到都察院去,她這點罪過,大不了挨一頓板子,也就過去了。
沈延卻好像沒聽見,根本不看她。
門外,嚴學治的聲音響起。
“我就這麽一會不在,鬧得這麽熱鬧。”
他和孫尚書本就沒什麽可聊的,估摸著前院鬧得差不多了,就回來看看情況。
“大人,”趙旭搶先給沈延告了一狀,“.…..若都如沈大人這般,咱們都察院不是形同虛設?像柳主事這種過錯,依照以往的慣例,怎麽也該受笞刑。”
“大人,”沈延緊接著道,“下官有督導不力之責,待下官查清此事後自會向聖上請罰。”
“行啦,”嚴學治擺了擺手,“畢竟那犯人是沒有受刑的。他說得也沒錯,總要他們衙門自己先查清楚。”
有嚴學治一句話,趙旭有一萬個理由也不好再說什麽。
他心裏有窩囊氣,跟嚴學治又說了兩句,就先帶人回了都察院。
沈延送嚴學治出了刑部,嚴學治臨上車前深看了沈延幾眼。
“君常啊,這個柳青是你什麽人?”
沈延一愣,隨即笑笑:“……就隻是下官的下屬而已。”
說起來柳青還真的和他沒什麽關係。他早先將他當作了語清,不自覺的就在心裏放了個人,後來雖然知道了那人不是語清,可那人卻已經留在他心裏了。
嚴學治搖了搖頭:“別人隻見你年少得誌、平步青雲,我卻知道你這背後的辛勞。你能有今日,實為不易。皇上器重你,可也最忌諱上下一氣的事,你是個聰明人,要懂得愛惜自己。而且依我看,這個柳青並非無辜。可你為了袒護他,做了這許多事……”
他說到這歎了口氣:“他最好值得你這麽做。”
“多謝大人提點,下官明白。”沈延向他恭敬地行了一禮。
他也沒想過值不值得,他隻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柳青被抓到都察院受罪,所以不知不覺間,就已經為他做了許多……
柳青還留在前廳裏,方才沈延出門的時候讓她等在這。她心裏正忐忑,終於看到門一開,沈延走了進來。
沈延也不看她,隻回身將槅扇關好。
她趕忙向他躬身行禮:“大人,下官......連累您了。”
他方才已經盡全力護著她,她都明白。但看那個姓趙的樣子,一定會借機參他一本。
官場上的事,常常是十二分的辛苦抵不過半分的汙點,尤其是被別有用心的人針對的時候。他這麽多年審慎圓融,如今為了她,梗著脖子挨一刀。
她心裏又酸又軟,藏了許多的話,卻隻能跟他客套地說句“連累”。
沈延輕歎了口氣:“這個你不必擔心,我自己心裏有數。隻不過南京的那樁案子,憑你的功勞本該受賞,經此一番,估計是不會有了。”
“這個下官不在意,隻要大人您不太......就好。”她抿著唇道。希望此事對他的影響不要太大。
他不經意地抬頭看她,目光留在了她的雙眸上。她眼眶微微有些泛紅,一雙秋水目裏盈著星星點點的波光,看上去是真的覺得拖累了他,替他擔心。
他原本壓著火,一見她這樣心又忽地軟下來。
柳青這人是有裝傻騙人的本事,可是真心待人的時候,目光純淨又赤誠,好像要把心捧出來給人看似的。跟劉語清一樣。
他或許就是中了這個邪,當初死心塌地喜歡劉語清,如今見著個像的,又見不得他受苦,管了這些不該管的。
“你還記不記得我告訴你的,為官不是做俠客,做什麽都要有依據。”
柳青忙點頭:“下官記得。下官之前說的都是真的,您回來之前,下官已經去找過張提牢,想讓他不要用私刑了。可誰知他還沒回來,您和那兩位大人就到了......您能信下官麽?”
她心裏實在愧疚,雖然事已至此,無可挽回,但她希望至少能讓他知道,她到最後是做了正確的選擇。
沈延卻不接她的話:“......我隻問你一句,你為何要對那人犯用私刑?”
柳青平日都不喜歡用刑,又怎麽會用那些陰私手段。定是有什麽他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