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垂眸。
一時間讓她編個借口,定是站不住腳。再說他今日這樣幫她,她不想騙他。
“大人,請您相信下官,那人即便受了刑,也是罪有應得。下官這麽做是有苦衷的......隻是眼下還不能說。”她也隻能誠實到這個地步了。
“......”又是不能說。沈延不禁冷笑。
在齊家的那晚,他就和齊錚兩個人串通起來糊弄他,如今居然連這點事情都不肯對他說實話了。
“柳主事——我雖然一直這樣喚你,但我以為經過了這許多事,我與你的關係不止於上官和僚屬。可如今看來,是我一廂情願了......你方才問我信不信你,” 沈延抿了嘴角,“我信你。可是,你能信我麽?”
“……”柳青默然看著他,不知說什麽才好。
屋內一時安靜。
外麵的天陰沉下來,屋內的光便更弱了些。
沈延似乎也不指望她回答了。他已經起身走到了槅扇邊,一張毫無表情的臉被熹微的光映得灰白。
柳青知道,他這是對她失望透頂了。
“......大人,”她見他要走,眼前泛起了一片水霧,“您能不能再等一等下官......”
她略微一頓,斟酌著措辭:“下官時常覺得......身上好像背著極重的包袱,下官也想和大人肩並肩地暢快前行,可在此之前,下官總要先將身上的包袱卸下......大人能不能再給下官一些時日?”
第70章
沈延卻已經微微推開槅扇。
“……你說讓我等, 那等的是什麽?” 他看也不看她,“如果等的是你對我的信任,那倒沒這個必要了。”
他說完就大步跨出門,一刻也不想多待似的。
柳青有種極不好的感覺。她從沒聽過他這樣說話, 簡直比他平日還要冷肅幾分。
她愣了片刻才追出門外, 卻見那緋紅的身影已經走出去老遠, 步子邁得又疾又大。
夏日的暖風濕軟, 但被他的袍袖一帶, 都變得凜冽起來。
她覺得他連背影都在生她的氣。
這倒也不冤枉。她做錯事的時候, 他什麽都不問就護著她,她卻仍是對他掖掖藏藏的。換了是她,她也生氣。
她覺得心裏像是墜了個東西,讓她極是疲憊, 便就近找了把椅子坐下, 往椅背上一靠, 對著天花板歎氣。
方才他回來之前,她心裏七上八下的不踏實,如今見他負氣而走,她反倒平靜下來。這一靜,她才想起來,進庫房查卷宗的事忘了跟他說。
她一下子從椅子上彈起來, 兩步跑到遊廊上, 然而沈延早就沒影了。
她估摸著沈延是回值房去了, 便一路小跑到了他的值房。
值房的門關著,沈延的書吏正坐在廊下, 見了她便快走了兩步迎上來。
“柳大人, 您找沈大人?”
“是, 勞煩通報一聲。”
平日書吏不在的時候,直接敲槅扇便是了,今日不知他怎麽坐到這門外來守著了。
書吏抱歉地一笑:“沈大人剛剛吩咐了,今日公務繁重,若是有人來找,讓小的先問明是什麽事,若事情不急,就明日再議。不知柳大人所為何事?”
“……哦,其實不是太急……”
方鈺說公主的案子恐怕和兩年前的幾樁殺人案有關,她本打算以此為由光明正大地進庫房查卷宗。但這事如果直接告訴書吏,難保沈延不會讓人直接將兩年前相關的卷宗直接取來給她。
那她還如何渾水摸魚。
“若是不太急,不如大人明日再來?” 書吏哈著腰笑道。
柳青隻好點點頭。
沈延此時應該還在氣頭上,倒不如等他空下來,再當麵和他說。
她想著他總要用中飯,而他的中飯常常是書吏去膳堂幫他取回來的。她若是趁此時去找他,說不定能和他說上話。
所以她估摸著時辰快到了,就又跑到他的值房來找他,然而他並不在,值房裏隻有他的書吏在幫他整理東西。
“大人,您還是找沈大人?” 書吏問道,“方才孫大人來找沈大人,他們一起去了膳堂。”
柳青便又一路跑到膳堂去。
膳堂裏雖熱鬧,但因官服顏色不同,一下子便能注意到角落裏那兩個緋紅的身影
沈延背對著門口,和孫大人麵對麵坐著,他們這張桌子空著兩個位子,其它的桌子卻擠滿了人。
雖都是在同一處用飯,但他們是上官,眾人要麽怕坐在他們身旁拘謹,要麽怕被同僚說成是攀附上司之輩,所以寧可擠在一處也不往他們身邊湊合。
柳青自打進了膳堂,就一直瞄著沈延那邊,她手端著盤碗正在猶豫,卻聽到有人喚她。
循聲望去,是方鈺在向她招手。他身旁還有梁虎和張郎中。
此時她若是還徑自坐到沈延身邊去,恐怕日後也別想在這個主事值房裏待下去了。
梁虎身旁還有一點空當,她便擠到他身旁坐下。他略皺了眉,嫌棄地往旁邊挪了挪。
“你方才是在找我們?” 方鈺問,“我們不是常在這張桌子坐麽。”
“……哦,還真是。” 柳青隻好憨笑了兩聲裝傻。
“老方,人家才不是找咱們呢,人家眼裏光看著上頭呢。” 梁虎說著拿筷子一指沈延那桌。
柳青隻好當作沒聽見,把臉往碗裏一紮,慢慢地往嘴裏扒東西。
好在,這幾人來得早,她又故意吃得慢些,所以很快就把他們耗走了。她不時地往沈延那邊瞧瞧,發現孫大人已經起身跟沈延點了點頭,離開了座位。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她即刻起身,端著自己的盤碗坐到了沈延對麵。
膳堂裏立時安靜下來,她感覺到無數雙眼睛正在盯著她。
“大人。” 她叫了沈延一聲。旁的那些她都已經顧不上了,隻要達到目的就好。
沈延見她坐下,抬眼看了看她,卻是全無表情,就好像她是透明的一樣。
“……大人,您胃口不錯。”
柳青尷尬地笑了笑。人家連應都不應,她怎麽開口。
沈延頭也不抬,徑自將筷子擺到盤中,起身端了盤子就走。
“大……大人……”
她心裏一急,她這還沒說事呢,他就走了?她想叫住他說她有公事找他,但又怕他此時匆忙,怒氣也未消,不肯答應她親自去庫房。
沈延卻好像全沒聽見她在叫他,在她猶豫的片刻,已經走遠了。
柳青看著他的背影,才覺得膳堂裏有許多人一邊側目看著她,一邊竊竊地笑。
現在在眾人眼中,她恐怕已經是個一心往上司身上貼卻又貼不上的人了。
她怎麽也沒料到,沈延居然就不理她了。她年少與他相識至今,這是從未有過的事,讓她有種無法言喻的怪異的感覺。
她拿起筷子往餘下的饅頭裏戳了戳。早知如此,她方才一坐下就該單刀直入,告訴這廝她是有公事找他,讓他不得不聽!
原以為膳堂的事就這樣過去,誰知她一進值房,方鈺就走過來悄悄地問她,是不是有什麽難事要求沈大人。
柳青心裏苦笑,衙門裏還真是什麽事都傳得快,肯定是她方才的窘況已經傳開了。
“也沒什麽,您上回說公主的案子和兩年前的幾樁案子很像,下官就想去庫房查查以前的卷宗,但按咱們衙門的規矩,這得經沈大人同意。”
方鈺笑了笑:“嗨,就這麽點事啊。” 說罷就抱著一疊公文出去了。
柳青本打算等沈延忙完公務,趕在他回家之前再去找他,然而才過了不大會功夫,從外麵回來的方鈺便笑嗬嗬地告訴她,她憂心的事解決了。
“你要的卷宗都在這,” 他把懷裏抱的三本卷宗啪地放到她書案上,“一共三個案子。今日內要看完,我幫你交還回去就行了。”
“……!”
柳青一時心情複雜。
方鈺見她半張著嘴,笑著伸了大手拍拍她的肩膀:“都是同僚,客套話就不必說了。我方才正好給沈大人送東西,順帶就跟他請示了,這東西我也順帶幫你取過來了。”
“……多謝方大人。”
她忍著肩膀上的痛,垂著頭給方鈺行了一禮。
事已至此,父親一案的卷宗隻有日後再想辦法。她托著腮幫子,開始翻眼前的卷宗。
這三樁案子都發生在兩年前,三個死者都是寡婦。正如方鈺所言,她們都是胸前一刀致命,另一側的胸前被人留下了一個奇怪的血痕。
她拿了公主身上血痕的樣子做對比,果然和那三個死者身上的幾乎一樣。
這三樁案子中有一樁確定了凶手,是那案中死者的情夫,一個叫吳諒的人,另外兩樁都還是懸案,隻是在卷宗最後寫了一筆——刑部懷疑凶手也是那個吳諒,因為死者的死法和身上的血痕一致。
柳青細翻斷案的過程,發現即便是吳諒一案,推斷過程也並不嚴謹。
刑部當時唯一的證據就是插在死者身上的那把剔骨的尖刀,那尖刀是吳諒家中之物。刑部沒找到其他有嫌疑之人,吳諒又找不到人證明他案發時不在當場,所以刑部便據此定了吳諒的罪。此案呈給大理寺之後,也沒有被打回來。這個吳諒在當年的秋後便被斬首了。
巧的是,另外兩樁案子裏,死者也都有情夫。而死者身旁也都有屬於各自的情夫的物品,一個是情夫的發簪,另一個是情夫的裏衣。隻不過另外兩樁案子裏的情夫找到了旁人作證,證明他們在案發時與死者不在一處。
這種情形,倒是像極了公主這樁案子。
柳青覺得當初刑部單憑那柄匕首就定了吳諒的罪太過武斷了,按卷宗中所錄,吳諒也始終沒有認罪。但這幾樁案子的相似之處甚多,很可能的確是同一人所為。
其實相比過去的這幾宗案子,公主一案的線索還算多一些,至少府內的下人還能報告當日的情形。那三個寡婦卻是死在了自家附近巷子的暗處,衙門連知道她們死前情形的人都沒找到。
柳青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得從公主當日接觸過的人問起。或許他們發現過什麽異常,卻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講出來。
她想起當日去過公主府的還有一個尼姑。據府內下人說,尼姑走的時候,公主還好好的,所以她並未懷疑過此人,如今既然沒有旁的線索,倒可以問問她,有沒有看到過什麽。
她即刻讓人備了車,去那尼姑所在的極樂寺。
時辰漸晚,今日本就多雲,到了眾人紛紛回家的時辰,沈延的值房裏已經點了燈。
書吏跑進來問他還有沒有什麽吩咐,暗示他此時已到了回家的時辰。
他將筆擱下,揉了揉眉心:“……去看看張提牢走了沒,另外,那個叫王世文的人犯,讓張提牢帶到大堂裏去,我有話要問。”
生氣歸生氣,有些事情他還是得弄清楚。
柳青才交代了張提牢的事,就被人告到了都察院。
一時間讓她編個借口,定是站不住腳。再說他今日這樣幫她,她不想騙他。
“大人,請您相信下官,那人即便受了刑,也是罪有應得。下官這麽做是有苦衷的......隻是眼下還不能說。”她也隻能誠實到這個地步了。
“......”又是不能說。沈延不禁冷笑。
在齊家的那晚,他就和齊錚兩個人串通起來糊弄他,如今居然連這點事情都不肯對他說實話了。
“柳主事——我雖然一直這樣喚你,但我以為經過了這許多事,我與你的關係不止於上官和僚屬。可如今看來,是我一廂情願了......你方才問我信不信你,” 沈延抿了嘴角,“我信你。可是,你能信我麽?”
“……”柳青默然看著他,不知說什麽才好。
屋內一時安靜。
外麵的天陰沉下來,屋內的光便更弱了些。
沈延似乎也不指望她回答了。他已經起身走到了槅扇邊,一張毫無表情的臉被熹微的光映得灰白。
柳青知道,他這是對她失望透頂了。
“......大人,”她見他要走,眼前泛起了一片水霧,“您能不能再等一等下官......”
她略微一頓,斟酌著措辭:“下官時常覺得......身上好像背著極重的包袱,下官也想和大人肩並肩地暢快前行,可在此之前,下官總要先將身上的包袱卸下......大人能不能再給下官一些時日?”
第70章
沈延卻已經微微推開槅扇。
“……你說讓我等, 那等的是什麽?” 他看也不看她,“如果等的是你對我的信任,那倒沒這個必要了。”
他說完就大步跨出門,一刻也不想多待似的。
柳青有種極不好的感覺。她從沒聽過他這樣說話, 簡直比他平日還要冷肅幾分。
她愣了片刻才追出門外, 卻見那緋紅的身影已經走出去老遠, 步子邁得又疾又大。
夏日的暖風濕軟, 但被他的袍袖一帶, 都變得凜冽起來。
她覺得他連背影都在生她的氣。
這倒也不冤枉。她做錯事的時候, 他什麽都不問就護著她,她卻仍是對他掖掖藏藏的。換了是她,她也生氣。
她覺得心裏像是墜了個東西,讓她極是疲憊, 便就近找了把椅子坐下, 往椅背上一靠, 對著天花板歎氣。
方才他回來之前,她心裏七上八下的不踏實,如今見他負氣而走,她反倒平靜下來。這一靜,她才想起來,進庫房查卷宗的事忘了跟他說。
她一下子從椅子上彈起來, 兩步跑到遊廊上, 然而沈延早就沒影了。
她估摸著沈延是回值房去了, 便一路小跑到了他的值房。
值房的門關著,沈延的書吏正坐在廊下, 見了她便快走了兩步迎上來。
“柳大人, 您找沈大人?”
“是, 勞煩通報一聲。”
平日書吏不在的時候,直接敲槅扇便是了,今日不知他怎麽坐到這門外來守著了。
書吏抱歉地一笑:“沈大人剛剛吩咐了,今日公務繁重,若是有人來找,讓小的先問明是什麽事,若事情不急,就明日再議。不知柳大人所為何事?”
“……哦,其實不是太急……”
方鈺說公主的案子恐怕和兩年前的幾樁殺人案有關,她本打算以此為由光明正大地進庫房查卷宗。但這事如果直接告訴書吏,難保沈延不會讓人直接將兩年前相關的卷宗直接取來給她。
那她還如何渾水摸魚。
“若是不太急,不如大人明日再來?” 書吏哈著腰笑道。
柳青隻好點點頭。
沈延此時應該還在氣頭上,倒不如等他空下來,再當麵和他說。
她想著他總要用中飯,而他的中飯常常是書吏去膳堂幫他取回來的。她若是趁此時去找他,說不定能和他說上話。
所以她估摸著時辰快到了,就又跑到他的值房來找他,然而他並不在,值房裏隻有他的書吏在幫他整理東西。
“大人,您還是找沈大人?” 書吏問道,“方才孫大人來找沈大人,他們一起去了膳堂。”
柳青便又一路跑到膳堂去。
膳堂裏雖熱鬧,但因官服顏色不同,一下子便能注意到角落裏那兩個緋紅的身影
沈延背對著門口,和孫大人麵對麵坐著,他們這張桌子空著兩個位子,其它的桌子卻擠滿了人。
雖都是在同一處用飯,但他們是上官,眾人要麽怕坐在他們身旁拘謹,要麽怕被同僚說成是攀附上司之輩,所以寧可擠在一處也不往他們身邊湊合。
柳青自打進了膳堂,就一直瞄著沈延那邊,她手端著盤碗正在猶豫,卻聽到有人喚她。
循聲望去,是方鈺在向她招手。他身旁還有梁虎和張郎中。
此時她若是還徑自坐到沈延身邊去,恐怕日後也別想在這個主事值房裏待下去了。
梁虎身旁還有一點空當,她便擠到他身旁坐下。他略皺了眉,嫌棄地往旁邊挪了挪。
“你方才是在找我們?” 方鈺問,“我們不是常在這張桌子坐麽。”
“……哦,還真是。” 柳青隻好憨笑了兩聲裝傻。
“老方,人家才不是找咱們呢,人家眼裏光看著上頭呢。” 梁虎說著拿筷子一指沈延那桌。
柳青隻好當作沒聽見,把臉往碗裏一紮,慢慢地往嘴裏扒東西。
好在,這幾人來得早,她又故意吃得慢些,所以很快就把他們耗走了。她不時地往沈延那邊瞧瞧,發現孫大人已經起身跟沈延點了點頭,離開了座位。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她即刻起身,端著自己的盤碗坐到了沈延對麵。
膳堂裏立時安靜下來,她感覺到無數雙眼睛正在盯著她。
“大人。” 她叫了沈延一聲。旁的那些她都已經顧不上了,隻要達到目的就好。
沈延見她坐下,抬眼看了看她,卻是全無表情,就好像她是透明的一樣。
“……大人,您胃口不錯。”
柳青尷尬地笑了笑。人家連應都不應,她怎麽開口。
沈延頭也不抬,徑自將筷子擺到盤中,起身端了盤子就走。
“大……大人……”
她心裏一急,她這還沒說事呢,他就走了?她想叫住他說她有公事找他,但又怕他此時匆忙,怒氣也未消,不肯答應她親自去庫房。
沈延卻好像全沒聽見她在叫他,在她猶豫的片刻,已經走遠了。
柳青看著他的背影,才覺得膳堂裏有許多人一邊側目看著她,一邊竊竊地笑。
現在在眾人眼中,她恐怕已經是個一心往上司身上貼卻又貼不上的人了。
她怎麽也沒料到,沈延居然就不理她了。她年少與他相識至今,這是從未有過的事,讓她有種無法言喻的怪異的感覺。
她拿起筷子往餘下的饅頭裏戳了戳。早知如此,她方才一坐下就該單刀直入,告訴這廝她是有公事找他,讓他不得不聽!
原以為膳堂的事就這樣過去,誰知她一進值房,方鈺就走過來悄悄地問她,是不是有什麽難事要求沈大人。
柳青心裏苦笑,衙門裏還真是什麽事都傳得快,肯定是她方才的窘況已經傳開了。
“也沒什麽,您上回說公主的案子和兩年前的幾樁案子很像,下官就想去庫房查查以前的卷宗,但按咱們衙門的規矩,這得經沈大人同意。”
方鈺笑了笑:“嗨,就這麽點事啊。” 說罷就抱著一疊公文出去了。
柳青本打算等沈延忙完公務,趕在他回家之前再去找他,然而才過了不大會功夫,從外麵回來的方鈺便笑嗬嗬地告訴她,她憂心的事解決了。
“你要的卷宗都在這,” 他把懷裏抱的三本卷宗啪地放到她書案上,“一共三個案子。今日內要看完,我幫你交還回去就行了。”
“……!”
柳青一時心情複雜。
方鈺見她半張著嘴,笑著伸了大手拍拍她的肩膀:“都是同僚,客套話就不必說了。我方才正好給沈大人送東西,順帶就跟他請示了,這東西我也順帶幫你取過來了。”
“……多謝方大人。”
她忍著肩膀上的痛,垂著頭給方鈺行了一禮。
事已至此,父親一案的卷宗隻有日後再想辦法。她托著腮幫子,開始翻眼前的卷宗。
這三樁案子都發生在兩年前,三個死者都是寡婦。正如方鈺所言,她們都是胸前一刀致命,另一側的胸前被人留下了一個奇怪的血痕。
她拿了公主身上血痕的樣子做對比,果然和那三個死者身上的幾乎一樣。
這三樁案子中有一樁確定了凶手,是那案中死者的情夫,一個叫吳諒的人,另外兩樁都還是懸案,隻是在卷宗最後寫了一筆——刑部懷疑凶手也是那個吳諒,因為死者的死法和身上的血痕一致。
柳青細翻斷案的過程,發現即便是吳諒一案,推斷過程也並不嚴謹。
刑部當時唯一的證據就是插在死者身上的那把剔骨的尖刀,那尖刀是吳諒家中之物。刑部沒找到其他有嫌疑之人,吳諒又找不到人證明他案發時不在當場,所以刑部便據此定了吳諒的罪。此案呈給大理寺之後,也沒有被打回來。這個吳諒在當年的秋後便被斬首了。
巧的是,另外兩樁案子裏,死者也都有情夫。而死者身旁也都有屬於各自的情夫的物品,一個是情夫的發簪,另一個是情夫的裏衣。隻不過另外兩樁案子裏的情夫找到了旁人作證,證明他們在案發時與死者不在一處。
這種情形,倒是像極了公主這樁案子。
柳青覺得當初刑部單憑那柄匕首就定了吳諒的罪太過武斷了,按卷宗中所錄,吳諒也始終沒有認罪。但這幾樁案子的相似之處甚多,很可能的確是同一人所為。
其實相比過去的這幾宗案子,公主一案的線索還算多一些,至少府內的下人還能報告當日的情形。那三個寡婦卻是死在了自家附近巷子的暗處,衙門連知道她們死前情形的人都沒找到。
柳青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得從公主當日接觸過的人問起。或許他們發現過什麽異常,卻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講出來。
她想起當日去過公主府的還有一個尼姑。據府內下人說,尼姑走的時候,公主還好好的,所以她並未懷疑過此人,如今既然沒有旁的線索,倒可以問問她,有沒有看到過什麽。
她即刻讓人備了車,去那尼姑所在的極樂寺。
時辰漸晚,今日本就多雲,到了眾人紛紛回家的時辰,沈延的值房裏已經點了燈。
書吏跑進來問他還有沒有什麽吩咐,暗示他此時已到了回家的時辰。
他將筆擱下,揉了揉眉心:“……去看看張提牢走了沒,另外,那個叫王世文的人犯,讓張提牢帶到大堂裏去,我有話要問。”
生氣歸生氣,有些事情他還是得弄清楚。
柳青才交代了張提牢的事,就被人告到了都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