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死?可沒這等好事!”
周易屈指連彈,真氣打中黑影幾處穴道。
從黑影進屋到現在,兔起鶻落間不過幾個呼吸,聽到動靜的番子衝進屋內,見到僵硬站在原地的刺客。
“督公,卑下萬死!”
番子們見此情形,噗通噗通跪倒在地,連連叩首認罪。
“回監察司。”
周易站起身來,剛走出兩步,忽然雙腿一軟跌倒在地。
“幹爹。”
幹兒小印子連忙上前攙扶,見到周易麵容發紫,一股股異香從肩膀處傳出。
“好烈的毒針!”
周易運轉真氣護住心脈,從袖口取出令牌,吩咐道:“速去宮中稟報,請劉太醫來給咱家診治,給林甫一晚上時間,查清此人來曆。”
“遵命。”
小印子知曉事態緊急,接過令牌運轉輕功,轉眼消失在夜色當中。
又有番子去永安坊,此時太醫院已經下值,直接去劉太醫家請人過來。
這時。
聽到動靜的周家眾人,來到正屋門外,通稟過後,周父周母以及義子周平安進屋探望。
周易盤坐在床上運功抵禦劇毒,麵上青紫非但未有消退,顏色反而愈發深沉。
周父麵帶憂慮,懦懦不知該說什麽。
周家興衰完全係於周易,當真中毒身亡,用不了幾日就會遭到無數報複。
那時候莫說納妾,活命都難!
周母涕淚橫流:“二娃子,你這是怎麽了?”
“母親無需擔憂。”
周易說話聲虛弱低微:“不過是中了小毛賊算計,等會兒劉太醫來了,抓幾服藥就能治好。”
“那就好那就好。”
周父稍稍鬆心,即使周易模樣看起來不妙,也在心底不斷自我安慰。
侍候在一旁的周平安,眉頭緊皺,很快鬆開眉頭,之後又露出惶恐、憂慮的模樣。
“你們先出去。”
周易揮揮手,命眾人去外麵候著:“平安留下,咱家有話與你說。”
屋裏隻剩下父子二人,周易打量周平安許久,嘖嘖稱奇道:“不愧是大家族培養出來的子弟,咱家終究是小看了。”
周平安心底最後一絲擔憂,立刻煙消雲散,躬身說道。
“爹爹謬讚,湯家內鬥的厲害,孩兒平日裏見得多了,也就能琢磨出一二。”
“不錯不錯!咱家當年入宮什麽都不懂,也是靠著多聽多看多琢磨,才逐漸明白事理,不過也失了本心。”
周易歎息道:“其中得失,唯有自知!”
周平安疑惑道:“爹爹這般做法,很難瞞得過陛下。”
“咱家不需要瞞過去,而是拿出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陛下也不是定要咱家去北邊,而是老實的安穩些時日。”
“身中劇毒,正好靜養療傷!”
周易說道:“你且記得,這世上的事都是互相妥協,縱使陛下貴為天子也是如此!”
“孩兒受教。”
周平安躬身拜謝:“爹爹,是否將北疆劇變上報朝廷?”
周易沉吟許久,微微搖頭。
“過些時日罷,陛下正一心改革稅賦,如若引出北疆劇變,那些本就不願改稅的官吏,定會借此逼迫陛下退步。”
這隻是表麵理由,實則鎮北王割據、謀反,在周易眼中是好事。
唯有地方亂起來,正統帝才會更加器重監察司,借此不斷擴張權勢,直至能操控皇權更迭。
當然,也可能玩脫了,鎮北王謀反成功改朝換代。
那對周易也沒什麽壞處,趁著皇宮大亂席卷典籍傳承,跑到深山老林避禍,百八十年後又能興風作浪。
周平安疑惑道:“朝中大臣為了不改稅,放任鎮北王作亂,豈不是因小失大?”
“桀桀桀……”
周易怪笑幾聲,嗤笑道:“滿朝文武,盡是些短視之輩,或者他們不在意誰當皇帝,隻在乎自家田裏長多少糧食!”
周平安若有所悟,按照爹爹所說,官吏忠心的不是陛下,而是利益。
正統帝給的好處多,天下就姓趙,反之鎮北王給的好處多,那天下改姓張也無不可。
反正流水的皇帝,鐵打的朝堂百官!
周易隨後又問了北疆之事,諸如民生、氣候之類,書中記載太過簡略,遠不如當地百姓知曉的清楚。
約麽半個時辰。
門外傳來急促腳步聲,黑衣番子背著個白發老者進門。
老者正是劉太醫,在太醫院中無品無級,卻是公認的醫術最為高明。
“拜見督公。”
劉太醫曾為周易治傷,勉強算是有些交情,上前查看肩膀處傷口。
“這味道是彼岸花,傳聞來自域外佛國,劇毒無比,沾之即死。幸好督公真氣渾厚,將劇毒封於臂膀,否則老夫也無能為力。”
辨別出劇毒來曆,劉太醫寫了個方子,命番子速去抓藥熬製。
又上前為周易把脈,當即察覺到渾厚有力的脈象,根本不似身中劇毒之人。
劉太醫眉頭微皺,與周易幽深目光對上,咳嗽一聲說道。
“督公,這彼岸花中另混有幾樣奇毒,下官也不能輕易治愈,還需慢慢靜養療傷。”
“咱家知道了。”
周易笑著說道:“劉太醫來自江湖,早有醫仙之號,偏偏受太醫院那些個蠹蟲排擠,咱家早就看不過眼了!”
劉太醫麵露喜色,有東廠督公為靠山,院判之位唾手可得。
當年劉太醫號稱妙手醫仙,在江湖上聲名赫赫,然而混江湖哪有當官舒服,尋了個機會揭皇榜為先皇把脈,方才入了太醫院當官。
太醫之職是世襲製度,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屬於可以傳承的鐵飯碗。
正因如此,太醫院特別排外。
劉太醫這個外來人,即使醫術高明,十幾年也未能升職。
畢竟任何升官都是權力的運作,與業績、能力沒有太大關係,譬如每次劉太醫瞧病,院判都會派數位太醫聯合問診。
貴人病好了,功勞落在了同僚頭上。
正說話時。
外麵又傳來腳步聲,小印子在前麵領路,後麵跟著司禮監提督圓公公。
小印子說道:“幹爹,陛下擔憂您的身體,命圓公公親自探望。”
周易微微頷首,明白這話的潛在意思,陛下不信可與先天爭鋒的大高手,就這麽輕易的身中劇毒。
“辛苦圓公公。”
“咱家也是為陛下辦差。”
圓公公手掌搭在周易肩膀,真氣順著經脈探查,清晰感應到邪異之氣正與周易自身真氣纏鬥。
“好生詭異的劇毒,看手法似來自南邊,易公公可得罪過南邊的人?”
“咱家的仇人,遍布大慶所有府縣城鎮!”
周易說道:“那刺客已經押送地牢,由監察司刑訊高手審問,圓公公不如稍等些時辰,再回去上報陛下?”
“如此甚好。”
圓公公微微頷首,坐在一旁椅子上。
屋裏多了個外人,不方便說話,所有人都靜等監察司回信。
時間流逝。
窗外由黑變白,直至晌午時分。
林甫帶著一疊供詞進門,躬身施禮,稟報道。
“督公,那刺客招供了,來自江湖宗派天劍門,而且是門主弟子!”
“天劍門?”
周易疑惑道:“咱家的仇人都來自官麵,亦或者那些世家大族,從未與江湖宗派有過仇怨,可是哪個家夥雇凶?”
“那刺客看似嘴硬,實則幾輪酷刑就成了軟腳蝦,卑職也以為有幕後之人,又上了許多酷刑才拖到這個時辰。”
林甫稟報道:“經過刑訊,確定沒人雇凶,而是那刺客聽到關於督公的流言,自詡江湖正道俠客,主動前來刺殺。”
“行俠仗義,為民除害?”
周易聽的目瞪口呆,旋即又怒火上湧,厲聲說道。
“從來都是咱家抄家滅族,未曾想竟讓人打上門來,天劍門……桀桀桀,敢以天字為名號,實乃大不敬之罪。”
“當誅!”
第414章 馬踏江湖
周易屈指連彈,真氣打中黑影幾處穴道。
從黑影進屋到現在,兔起鶻落間不過幾個呼吸,聽到動靜的番子衝進屋內,見到僵硬站在原地的刺客。
“督公,卑下萬死!”
番子們見此情形,噗通噗通跪倒在地,連連叩首認罪。
“回監察司。”
周易站起身來,剛走出兩步,忽然雙腿一軟跌倒在地。
“幹爹。”
幹兒小印子連忙上前攙扶,見到周易麵容發紫,一股股異香從肩膀處傳出。
“好烈的毒針!”
周易運轉真氣護住心脈,從袖口取出令牌,吩咐道:“速去宮中稟報,請劉太醫來給咱家診治,給林甫一晚上時間,查清此人來曆。”
“遵命。”
小印子知曉事態緊急,接過令牌運轉輕功,轉眼消失在夜色當中。
又有番子去永安坊,此時太醫院已經下值,直接去劉太醫家請人過來。
這時。
聽到動靜的周家眾人,來到正屋門外,通稟過後,周父周母以及義子周平安進屋探望。
周易盤坐在床上運功抵禦劇毒,麵上青紫非但未有消退,顏色反而愈發深沉。
周父麵帶憂慮,懦懦不知該說什麽。
周家興衰完全係於周易,當真中毒身亡,用不了幾日就會遭到無數報複。
那時候莫說納妾,活命都難!
周母涕淚橫流:“二娃子,你這是怎麽了?”
“母親無需擔憂。”
周易說話聲虛弱低微:“不過是中了小毛賊算計,等會兒劉太醫來了,抓幾服藥就能治好。”
“那就好那就好。”
周父稍稍鬆心,即使周易模樣看起來不妙,也在心底不斷自我安慰。
侍候在一旁的周平安,眉頭緊皺,很快鬆開眉頭,之後又露出惶恐、憂慮的模樣。
“你們先出去。”
周易揮揮手,命眾人去外麵候著:“平安留下,咱家有話與你說。”
屋裏隻剩下父子二人,周易打量周平安許久,嘖嘖稱奇道:“不愧是大家族培養出來的子弟,咱家終究是小看了。”
周平安心底最後一絲擔憂,立刻煙消雲散,躬身說道。
“爹爹謬讚,湯家內鬥的厲害,孩兒平日裏見得多了,也就能琢磨出一二。”
“不錯不錯!咱家當年入宮什麽都不懂,也是靠著多聽多看多琢磨,才逐漸明白事理,不過也失了本心。”
周易歎息道:“其中得失,唯有自知!”
周平安疑惑道:“爹爹這般做法,很難瞞得過陛下。”
“咱家不需要瞞過去,而是拿出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陛下也不是定要咱家去北邊,而是老實的安穩些時日。”
“身中劇毒,正好靜養療傷!”
周易說道:“你且記得,這世上的事都是互相妥協,縱使陛下貴為天子也是如此!”
“孩兒受教。”
周平安躬身拜謝:“爹爹,是否將北疆劇變上報朝廷?”
周易沉吟許久,微微搖頭。
“過些時日罷,陛下正一心改革稅賦,如若引出北疆劇變,那些本就不願改稅的官吏,定會借此逼迫陛下退步。”
這隻是表麵理由,實則鎮北王割據、謀反,在周易眼中是好事。
唯有地方亂起來,正統帝才會更加器重監察司,借此不斷擴張權勢,直至能操控皇權更迭。
當然,也可能玩脫了,鎮北王謀反成功改朝換代。
那對周易也沒什麽壞處,趁著皇宮大亂席卷典籍傳承,跑到深山老林避禍,百八十年後又能興風作浪。
周平安疑惑道:“朝中大臣為了不改稅,放任鎮北王作亂,豈不是因小失大?”
“桀桀桀……”
周易怪笑幾聲,嗤笑道:“滿朝文武,盡是些短視之輩,或者他們不在意誰當皇帝,隻在乎自家田裏長多少糧食!”
周平安若有所悟,按照爹爹所說,官吏忠心的不是陛下,而是利益。
正統帝給的好處多,天下就姓趙,反之鎮北王給的好處多,那天下改姓張也無不可。
反正流水的皇帝,鐵打的朝堂百官!
周易隨後又問了北疆之事,諸如民生、氣候之類,書中記載太過簡略,遠不如當地百姓知曉的清楚。
約麽半個時辰。
門外傳來急促腳步聲,黑衣番子背著個白發老者進門。
老者正是劉太醫,在太醫院中無品無級,卻是公認的醫術最為高明。
“拜見督公。”
劉太醫曾為周易治傷,勉強算是有些交情,上前查看肩膀處傷口。
“這味道是彼岸花,傳聞來自域外佛國,劇毒無比,沾之即死。幸好督公真氣渾厚,將劇毒封於臂膀,否則老夫也無能為力。”
辨別出劇毒來曆,劉太醫寫了個方子,命番子速去抓藥熬製。
又上前為周易把脈,當即察覺到渾厚有力的脈象,根本不似身中劇毒之人。
劉太醫眉頭微皺,與周易幽深目光對上,咳嗽一聲說道。
“督公,這彼岸花中另混有幾樣奇毒,下官也不能輕易治愈,還需慢慢靜養療傷。”
“咱家知道了。”
周易笑著說道:“劉太醫來自江湖,早有醫仙之號,偏偏受太醫院那些個蠹蟲排擠,咱家早就看不過眼了!”
劉太醫麵露喜色,有東廠督公為靠山,院判之位唾手可得。
當年劉太醫號稱妙手醫仙,在江湖上聲名赫赫,然而混江湖哪有當官舒服,尋了個機會揭皇榜為先皇把脈,方才入了太醫院當官。
太醫之職是世襲製度,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屬於可以傳承的鐵飯碗。
正因如此,太醫院特別排外。
劉太醫這個外來人,即使醫術高明,十幾年也未能升職。
畢竟任何升官都是權力的運作,與業績、能力沒有太大關係,譬如每次劉太醫瞧病,院判都會派數位太醫聯合問診。
貴人病好了,功勞落在了同僚頭上。
正說話時。
外麵又傳來腳步聲,小印子在前麵領路,後麵跟著司禮監提督圓公公。
小印子說道:“幹爹,陛下擔憂您的身體,命圓公公親自探望。”
周易微微頷首,明白這話的潛在意思,陛下不信可與先天爭鋒的大高手,就這麽輕易的身中劇毒。
“辛苦圓公公。”
“咱家也是為陛下辦差。”
圓公公手掌搭在周易肩膀,真氣順著經脈探查,清晰感應到邪異之氣正與周易自身真氣纏鬥。
“好生詭異的劇毒,看手法似來自南邊,易公公可得罪過南邊的人?”
“咱家的仇人,遍布大慶所有府縣城鎮!”
周易說道:“那刺客已經押送地牢,由監察司刑訊高手審問,圓公公不如稍等些時辰,再回去上報陛下?”
“如此甚好。”
圓公公微微頷首,坐在一旁椅子上。
屋裏多了個外人,不方便說話,所有人都靜等監察司回信。
時間流逝。
窗外由黑變白,直至晌午時分。
林甫帶著一疊供詞進門,躬身施禮,稟報道。
“督公,那刺客招供了,來自江湖宗派天劍門,而且是門主弟子!”
“天劍門?”
周易疑惑道:“咱家的仇人都來自官麵,亦或者那些世家大族,從未與江湖宗派有過仇怨,可是哪個家夥雇凶?”
“那刺客看似嘴硬,實則幾輪酷刑就成了軟腳蝦,卑職也以為有幕後之人,又上了許多酷刑才拖到這個時辰。”
林甫稟報道:“經過刑訊,確定沒人雇凶,而是那刺客聽到關於督公的流言,自詡江湖正道俠客,主動前來刺殺。”
“行俠仗義,為民除害?”
周易聽的目瞪口呆,旋即又怒火上湧,厲聲說道。
“從來都是咱家抄家滅族,未曾想竟讓人打上門來,天劍門……桀桀桀,敢以天字為名號,實乃大不敬之罪。”
“當誅!”
第414章 馬踏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