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時。
六部官吏多數麵色陰沉,時不時冷眼掃過宦官人群,心中暗罵先皇死的活該。
先皇為內侍封官封爵,加官進爵,才讓太監有了上朝議事的資格。
禮部杜尚書湊到唐明遠跟前,低聲問道:“唐大人,是否繼續調查六常侍,有督公護著,很難將其清除。”
“刺在骨頭裏的釘子不拔出去,皮肉再好看,也難掩痛病。”
唐明遠說道:“繼續調查六常侍,本官自有辦法,讓督公顧不得朝堂之事。”
另一邊。
眾內侍簇擁著督公,恍如眾星捧月一般。
僅剩的五位行走點頭哈腰,礙於先皇的臉麵,不能拜做幹爹,於是在督公麵前自稱“小的”。
“桀桀桀……”
周易得意怪笑,今日朝爭大獲全勝。
將六常侍掌握在手中,東廠權勢就實質性的滲入六部,將來鬥倒了唐明遠,朝堂內外都是督公說了算。
平衡?
周易已經殺了兩任皇帝,他活著就是最大的平衡。
下朝人群中最落寞的一批,當屬趙氏宗親,無論親王還是公爺,都縮頭縮腦的降低自己存在感。
唯恐讓東廠、六部抓到把柄,送去地牢、天牢走一遭。
周督公、唐閣老朝堂鬥的那麽凶,隻差指著鼻子對罵了,然而哪個宗親敢發聲,立刻就聯手將其按下去。
鬥爭永遠存在,永不停息,且鬥爭雙方又隨時會變化。
不分對錯、親疏,隻看利益!
第448章 長生暴露
京城。
西門。
一輛馬車駛入城門。
值守兵卒見到盛王府標誌,連忙驅趕百姓,躬身迎馬車入城。
宗室沒什麽實權,但是在尋常人眼中,已是頂天的大人物。
車窗簾子稍稍撩開,裏麵坐著個眉眼細長的中年美婦,打量城門口匯聚的百姓,看起來精氣神都不錯。
馬車慢悠悠的走進城中,兩旁店鋪林立,街上車水馬龍。
熙熙攘攘的人群,喧囂聲沸反盈。
美婦驚詫道:“幾年未回京城,竟然換了一方天地!”
“咱當年入宮時,京城病懨懨的,許多人都說大廈將傾。”
驅車的白發老者,聲音渾厚低沉:“哪曾想接連出了弘武、正統、天順三位皇帝,竟然有了中興之相,可惜國運不足,後兩個壽命不長。”
“弘武、正統稱得上明君,天順隻是竊據功勞而已。”
美婦是正統朝皇後,三陽教聖女,幽幽說道:“大慶有唐閣老撐著,足以續命兩百載,也不知道趙家積了多少代人的福德。”
“桀桀桀……咱家可不看好大慶,待新君長大成人,怎麽容得下有人指手畫腳?”
老者怪笑道:“將來沒了督公坐鎮內廷,新君有的是手段收拾朝堂,唐閣老運氣好了能留個全屍!”
聖女讚同道:“海公公有這般見識,已超過朝堂九成大員。”
老者正是謀殺正統帝的海公公,當年逃出皇宮後,加入三陽教任總護法,地位僅在教主、聖女之下。
“咱家見多了醃臢事,自然能明白其中道理。”
聖女頷首道:“所以無論是推翻大慶,還是求長生,督公都要死!”
三陽教建立目的就是推翻朝廷,斬殺督公能造成朝堂構架失衡,從而使大慶從內部開始崩潰。
“咱家侍候了三代皇帝,也算有幾分地位,隻是與操縱皇權更迭的督公相比,差得太遠了。”
海公公欽佩道:“內侍做到督公這般地界,當真是空前絕後!”
“可惜不能為聖教所用。”
聖女回想當年,督公不過是個稍有權勢的太監,遇見自己鳳駕得回避磕頭,未曾想轉眼成了操縱皇權的大人物。
“海公公,你相信督公長生嗎?”
“半信半疑。”
海公公神色肅然,蒼老眼眸中有幾分熾熱:“咱家了解老鹿,他不是信口雌黃的性子,更何況真假很容易驗證。”
“錯非太過驚世駭俗,咱家早就忍不住來京城了!”
早年間修行曇花寶典,海公公壽元損傷嚴重,即使轉換根基突破先天宗師,如今也是壽元不多。
自從得知長生絕密,海公公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海公公一個人來京城,莫說取得督公血肉,連真罡護體都破不開。”
聖女說話聲中帶有幾分驚疑:“壽元無盡修行曇花寶典,堪稱天下絕配,誰也不知督公真氣究竟有多渾厚!”
海公公說道:“他再強也是人,不是神仙妖魔,更何況連先天都未突破。”
聖女問道:“海公公與老鹿關係親近,知不知道他請來了幾位武道宗師?”
老鹿率先去了三陽教總壇,定下圍殺督公、分其血肉的計劃,之後遠赴海外諸島、極北冰川、極西沙漠、極南十萬大山,請來數位凶名赫赫的強人。
“至少六個!”
海公公說道:“都是些傳言已死,實則苟延殘喘的老家夥,實力臻至武道絕巔。體力或不如青壯,手段猶有過之!”
聖女頷首道:“你我再加上教主,共九位宗師圍殺,當真是給足了督公臉麵。”
“可還不止。”
海公公說道:“盛王府地下埋了千斤火藥,隻需將督公引入其中,至少能將他轟成重傷!”
“火藥……自從火銃出現後,尋常教眾再難與朝廷抗衡,甫一交手就死傷慘重。”
聖女眉頭微皺:“練武數載的教眾,敵不過訓練三五日的火銃兵,傳聞朝廷在製造更強大的火銃,將來會不會威脅先天宗師?”
海公公沉吟片刻,極其肯定的回答:“一定會!”
聖女歎息道:“真到了那時候,誰還辛苦練武?”
武道修行數十載,天賦、氣運堪稱絕頂,方能突破先天境界,結果擋不住百十支火銃齊射,武道自然就沒落了。
海公公揮了揮鞭子,驅使馬匹快些行走。
“所以咱家更要長生,好保留武道傳承,這可是天大功德!”
聖女不禁莞爾。
無論想做什麽事,好的還是壞的,需要理由的時候總能找到。
路旁。
遊商小販正與客人討價還價,為了兩文錢爭的麵紅耳赤,暗中施展聽息術探聽路上所有車馬。
東廠密探,遍布民間。
忽然耳邊傳來“督公”、“武道”、“火銃”等話語,都屬於東廠嚴密監控的字符,眼角餘光瞥向聲音來源。
驅車老者麵白無須,仔細打量手指、眉眼動作,竟然都有內侍痕跡。
小販記下馬車模樣、方向,將挑子交給旁的攤主看著,身形在人群中鑽來鑽去,很快消失不見。
片刻後。
十數位東廠緹騎,扮做尋常百姓跟蹤馬車。
為首的辦事公公認出驅車老者,正是東廠搜遍天下,仍然沒尋到的海公公。
“快快傳訊督公!”
……
皇宮。
百官散朝。
周易揮了揮手,跟最左右的宦官退下,快走幾步跟上唐明遠。
“咱家祝賀唐大人成為帝師,尚未而立,位比三公,將來大慶國可指著您呢!”
唐明遠如何聽不出來,這是諷刺自己年紀輕輕就封無可封。
“本官可也比不得督公,民間早有流言,百姓罵您空前絕後呢。”
曆數有史以來的權臣,誰排第一眾說紛紜,若說哪個內侍權勢最大,周督公可以說是無可爭議。
周易笑道:“這可算不得辱罵,咱家本來就絕後,否則怎麽能讓太後、陛下放心?”
“……”
唐明遠無奈,督公麵皮堪比城牆厚。
內侍天然受皇帝信任,更何況督公出了名的忠心耿耿,拚死為正統帝複仇,扶持兩位陛下登基。
二人說話間,出了皇城東門。
宮門外等候的東廠老太監,連忙過來向督公稟報。
周易麵露喜色:“可探聽清楚了?”
老太監說道:“駕車的確實是海公公,乘車的是個中年女子,下車時帶著鬥笠,看身段應是個美人,一道去了盛王府。”
“很好!”
周易立刻猜到女子身份,兩位武道宗師,而且都在宮中經營多年,再加上宗室中頗有威望的盛王爺。
六部官吏多數麵色陰沉,時不時冷眼掃過宦官人群,心中暗罵先皇死的活該。
先皇為內侍封官封爵,加官進爵,才讓太監有了上朝議事的資格。
禮部杜尚書湊到唐明遠跟前,低聲問道:“唐大人,是否繼續調查六常侍,有督公護著,很難將其清除。”
“刺在骨頭裏的釘子不拔出去,皮肉再好看,也難掩痛病。”
唐明遠說道:“繼續調查六常侍,本官自有辦法,讓督公顧不得朝堂之事。”
另一邊。
眾內侍簇擁著督公,恍如眾星捧月一般。
僅剩的五位行走點頭哈腰,礙於先皇的臉麵,不能拜做幹爹,於是在督公麵前自稱“小的”。
“桀桀桀……”
周易得意怪笑,今日朝爭大獲全勝。
將六常侍掌握在手中,東廠權勢就實質性的滲入六部,將來鬥倒了唐明遠,朝堂內外都是督公說了算。
平衡?
周易已經殺了兩任皇帝,他活著就是最大的平衡。
下朝人群中最落寞的一批,當屬趙氏宗親,無論親王還是公爺,都縮頭縮腦的降低自己存在感。
唯恐讓東廠、六部抓到把柄,送去地牢、天牢走一遭。
周督公、唐閣老朝堂鬥的那麽凶,隻差指著鼻子對罵了,然而哪個宗親敢發聲,立刻就聯手將其按下去。
鬥爭永遠存在,永不停息,且鬥爭雙方又隨時會變化。
不分對錯、親疏,隻看利益!
第448章 長生暴露
京城。
西門。
一輛馬車駛入城門。
值守兵卒見到盛王府標誌,連忙驅趕百姓,躬身迎馬車入城。
宗室沒什麽實權,但是在尋常人眼中,已是頂天的大人物。
車窗簾子稍稍撩開,裏麵坐著個眉眼細長的中年美婦,打量城門口匯聚的百姓,看起來精氣神都不錯。
馬車慢悠悠的走進城中,兩旁店鋪林立,街上車水馬龍。
熙熙攘攘的人群,喧囂聲沸反盈。
美婦驚詫道:“幾年未回京城,竟然換了一方天地!”
“咱當年入宮時,京城病懨懨的,許多人都說大廈將傾。”
驅車的白發老者,聲音渾厚低沉:“哪曾想接連出了弘武、正統、天順三位皇帝,竟然有了中興之相,可惜國運不足,後兩個壽命不長。”
“弘武、正統稱得上明君,天順隻是竊據功勞而已。”
美婦是正統朝皇後,三陽教聖女,幽幽說道:“大慶有唐閣老撐著,足以續命兩百載,也不知道趙家積了多少代人的福德。”
“桀桀桀……咱家可不看好大慶,待新君長大成人,怎麽容得下有人指手畫腳?”
老者怪笑道:“將來沒了督公坐鎮內廷,新君有的是手段收拾朝堂,唐閣老運氣好了能留個全屍!”
聖女讚同道:“海公公有這般見識,已超過朝堂九成大員。”
老者正是謀殺正統帝的海公公,當年逃出皇宮後,加入三陽教任總護法,地位僅在教主、聖女之下。
“咱家見多了醃臢事,自然能明白其中道理。”
聖女頷首道:“所以無論是推翻大慶,還是求長生,督公都要死!”
三陽教建立目的就是推翻朝廷,斬殺督公能造成朝堂構架失衡,從而使大慶從內部開始崩潰。
“咱家侍候了三代皇帝,也算有幾分地位,隻是與操縱皇權更迭的督公相比,差得太遠了。”
海公公欽佩道:“內侍做到督公這般地界,當真是空前絕後!”
“可惜不能為聖教所用。”
聖女回想當年,督公不過是個稍有權勢的太監,遇見自己鳳駕得回避磕頭,未曾想轉眼成了操縱皇權的大人物。
“海公公,你相信督公長生嗎?”
“半信半疑。”
海公公神色肅然,蒼老眼眸中有幾分熾熱:“咱家了解老鹿,他不是信口雌黃的性子,更何況真假很容易驗證。”
“錯非太過驚世駭俗,咱家早就忍不住來京城了!”
早年間修行曇花寶典,海公公壽元損傷嚴重,即使轉換根基突破先天宗師,如今也是壽元不多。
自從得知長生絕密,海公公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海公公一個人來京城,莫說取得督公血肉,連真罡護體都破不開。”
聖女說話聲中帶有幾分驚疑:“壽元無盡修行曇花寶典,堪稱天下絕配,誰也不知督公真氣究竟有多渾厚!”
海公公說道:“他再強也是人,不是神仙妖魔,更何況連先天都未突破。”
聖女問道:“海公公與老鹿關係親近,知不知道他請來了幾位武道宗師?”
老鹿率先去了三陽教總壇,定下圍殺督公、分其血肉的計劃,之後遠赴海外諸島、極北冰川、極西沙漠、極南十萬大山,請來數位凶名赫赫的強人。
“至少六個!”
海公公說道:“都是些傳言已死,實則苟延殘喘的老家夥,實力臻至武道絕巔。體力或不如青壯,手段猶有過之!”
聖女頷首道:“你我再加上教主,共九位宗師圍殺,當真是給足了督公臉麵。”
“可還不止。”
海公公說道:“盛王府地下埋了千斤火藥,隻需將督公引入其中,至少能將他轟成重傷!”
“火藥……自從火銃出現後,尋常教眾再難與朝廷抗衡,甫一交手就死傷慘重。”
聖女眉頭微皺:“練武數載的教眾,敵不過訓練三五日的火銃兵,傳聞朝廷在製造更強大的火銃,將來會不會威脅先天宗師?”
海公公沉吟片刻,極其肯定的回答:“一定會!”
聖女歎息道:“真到了那時候,誰還辛苦練武?”
武道修行數十載,天賦、氣運堪稱絕頂,方能突破先天境界,結果擋不住百十支火銃齊射,武道自然就沒落了。
海公公揮了揮鞭子,驅使馬匹快些行走。
“所以咱家更要長生,好保留武道傳承,這可是天大功德!”
聖女不禁莞爾。
無論想做什麽事,好的還是壞的,需要理由的時候總能找到。
路旁。
遊商小販正與客人討價還價,為了兩文錢爭的麵紅耳赤,暗中施展聽息術探聽路上所有車馬。
東廠密探,遍布民間。
忽然耳邊傳來“督公”、“武道”、“火銃”等話語,都屬於東廠嚴密監控的字符,眼角餘光瞥向聲音來源。
驅車老者麵白無須,仔細打量手指、眉眼動作,竟然都有內侍痕跡。
小販記下馬車模樣、方向,將挑子交給旁的攤主看著,身形在人群中鑽來鑽去,很快消失不見。
片刻後。
十數位東廠緹騎,扮做尋常百姓跟蹤馬車。
為首的辦事公公認出驅車老者,正是東廠搜遍天下,仍然沒尋到的海公公。
“快快傳訊督公!”
……
皇宮。
百官散朝。
周易揮了揮手,跟最左右的宦官退下,快走幾步跟上唐明遠。
“咱家祝賀唐大人成為帝師,尚未而立,位比三公,將來大慶國可指著您呢!”
唐明遠如何聽不出來,這是諷刺自己年紀輕輕就封無可封。
“本官可也比不得督公,民間早有流言,百姓罵您空前絕後呢。”
曆數有史以來的權臣,誰排第一眾說紛紜,若說哪個內侍權勢最大,周督公可以說是無可爭議。
周易笑道:“這可算不得辱罵,咱家本來就絕後,否則怎麽能讓太後、陛下放心?”
“……”
唐明遠無奈,督公麵皮堪比城牆厚。
內侍天然受皇帝信任,更何況督公出了名的忠心耿耿,拚死為正統帝複仇,扶持兩位陛下登基。
二人說話間,出了皇城東門。
宮門外等候的東廠老太監,連忙過來向督公稟報。
周易麵露喜色:“可探聽清楚了?”
老太監說道:“駕車的確實是海公公,乘車的是個中年女子,下車時帶著鬥笠,看身段應是個美人,一道去了盛王府。”
“很好!”
周易立刻猜到女子身份,兩位武道宗師,而且都在宮中經營多年,再加上宗室中頗有威望的盛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