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清穿之奶媽的萌寵日常 作者:蜜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麵色冷凝,一雙劍眉卻還是緊緊鎖著,眼中眸光不定。齊東珠知道,站在康熙的立場上,這等捕風捉影的猜測怕是不足以采信的。京城興龍之地,並非地動頻繁的地界兒,否則也不會成為曆朝曆代的京都。
可京城雖然穩當,但是與京城相鄰的直隸卻不一定。若是震源在別處,且震幅較大的話,自然也能影響到京城安穩。
在交通閉塞,百姓迷信的古代,若是發生天災人禍,特別是在京城這樣的地界兒,人們首當其衝就會聯想到皇家。若是提前因捕風捉影之事大動幹戈,若是真有其事也就罷了,若是無事發生,定然影響皇家威信。
齊東珠不知自己如果是康熙,會如何抉擇此事。但她心裏卻也有她自個兒作為一介小民的邏輯。
那就是無論是否是捕風捉影,人命關天,總比所謂皇權和統治者的威嚴重要百倍。
她抬起眼看著康熙的麵色,見他也冷著眉目望過來,雖然眼裏絕對稱不上溫和善意,但齊東珠的目光掠過他皺著的眉頭和她幽深的眸光,心下卻有了幾分不確定的猜測。
看上去,康熙也正舉棋不定。
那他在猶豫什麽呢?齊東珠努力捋清她那不怎麽靈光的腦子,企圖找出一點兒思緒來,幫助自己解決她現下的困境。
康熙是一個皇帝,是一位統治者,齊東珠知道,或許對於他來說,即使對一場地震有所預測,他也大可不必宣揚出去,引發人心惶惶。若是不震而宣,屆時弄得百姓質疑皇家之威,天龍之位,反而不好。
或許穩妥之策反而是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那康熙現在所流露出的困惑和遲疑,又是為何?或許他內心是否還存留著一些和他統治者的身份相悖的東西,而那正在他的內心深處蠢蠢欲動?
齊東珠並不曉得,但她決定賭一把,為那東西添磚加瓦:
“‘維星絕,樞星散。’皇上,奴婢讀書少,這是欽天監所說的,可能有地動的星象嗎?”
“你還信這觀星術?”
康熙語氣惡劣道。他甚至還邁開了步子,不過走得倒是並不太快,而齊東珠咬了咬牙,愣是無視了梁九功的死亡目光,小跑幾步,湊到康熙身邊兒,喋喋不休道:
“奴婢不信呀,所以問問皇上。皇上博聞強識,定然也在書中見過這地動之前,百獸驚慌不安的記載吧。”
康熙心中煩亂不已,腦中閃過直隸的奏報,是治河官員所奏,言及春汛擾亂了堤壩工程,井水渾濁,苦不堪飲雲雲。康熙彼時並沒有放在心上,隻令眾人去別處汲水飲用。
可如今這些沒什麽用處的奏折,卻在一片煩亂的心緒之中浮現出來。他厭煩齊東珠一口一個“地動”,一開口一點兒吉利話兒都沒有,可垂眸就見她從自己身側探出腦袋,一雙明亮的鹿瞳瞅著自己的麵色,臉上是夾雜著一點兒緊張的蠢蠢欲動。
倒是半點兒不害怕他。膽子也算有長進。
或許連齊東珠自個兒都沒有察覺,她在康熙一次次的縱容之中已經蹬鼻子上臉了。若是一開始她對這些封建皇帝的態度是很不得離他們八丈遠,有機會一定把他們吊在社會主義的路燈下狠狠批判,此時她麵對康熙,卻已經敢於近身探頭,胡言亂語,有所圖謀了。
第91章 紅光
◎齊東珠抱著還在開心地吐著小舌頭的薩摩耶阿哥隨著人流離開了延禧宮,向後宮主位們避難的後花園兒去,她看向天邊落日,卻看到滿眼詭異的玫紅色◎
——
“朕看禦馬房的馬今早都好好的, 未見有事。蟲蟻鳥獸孱弱不堪,豈可為信?”
齊東珠見康熙抬起了杠,咬了咬牙, 又繞到康熙另一側,一邊大步跟上康熙的腳步, 一邊不依不饒地探出腦袋。
“此事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無。皇上真龍天子,上天派欽天監官員預警, 若是確有其事,皇上豈不成了百姓心中的天選之君?退一萬步說, 若是虛驚一場, 百姓體恤皇上愛民之心,與百姓共同進退, 豈不是更顯我大清軍民一心, 萬事昌盛?”?
康熙狠瞪這說話兒沒有半分顧忌的小奶母一眼, 竟親自伸手捏住了她的後脖頸兒, 將她提到身後, 眼不見心不煩。她怕是沒瞧見, 其他侍從此刻都退出了五步之遠,哪怕是梁九功這樣的近侍, 也不敢半分多聽這樣的內容, 她倒是半點兒不怕!
敏銳如康熙又怎不知道, 這小奶母對她口中的所謂真龍天子,可是半點兒敬畏之心都沒有的。往日裏半個字都擠不出來, 鵪鶉似的縮在角落裏, 如今竟然狗膽包天, 圍著自己蹦蹦噠噠, 可見沒安好心。
別聽她這話兒說的頭頭是道的,什麽天選之君,什麽軍民一心,她自個兒心裏信嗎?無非是想借朕之手做事罷了,康熙可半點兒都不會被她蒙蔽。他心中暗忖,這天底下恐怕沒有旁人如朕這般了解這小奶母的膽大包天了。
康熙手指有些發癢,方才捏過齊東珠後頸,雖然是擱著衣物的,但也確實有隱隱約約的熱度蹭上了指尖兒,讓他將手指蜷縮了起來,步子邁得更大了些。
齊東珠驟然被康熙捏住了後頸,不得不停住腳步,寒毛都炸了起來。後頸乃是脆弱要害,齊東珠又毫無防備,被捏過的地方雖然不疼,但著實讓她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呆毛在頭上悄無聲息地炸開了,一時呆愣在原地。眼見著康熙的身影在她的視線之中越走越遠,而康熙的侍從也悄無聲息地從她身邊傳行而過。
一陣風吹來,齊東珠懵懵的腦子終於恢複了一點兒神誌。她還是想不明白剛剛究竟發生了什麽,卻也沒空去細想,又噠噠跑上前去,往康熙身邊兒湊。
“皇上,皇上,您就算不信我胡言,未雨綢繆總不是壞處,您讓宮人留在室內,宮中有些房室是前朝留下來的,年久失修,可不是安穩去處呀。不如您讓宮人從房裏走出來,去開闊處站一站?”
康熙驟然停住腳步,齊東珠在他身後,一時無法窺探他的態度,隻能小心翼翼地從他的右側探出頭來,企圖覷一眼他的神色,話兒卻也沒停:
“若是宮人如此做,傳到宮外,終究不好。皇上不若下令,讓群臣百姓效仿之,軍民同心,可謂勝景。前朝宗室暴虐無道,可沒有這種上下一心的美事——”
“納蘭東珠,你有完沒完?”?
康熙聲音陰鬱,仿佛裹了一口冰碴子:
“謊稱事實,危言聳聽,你可知這是什麽罪?”
齊東珠慫了一點兒,剛剛探出來的腦袋萎靡地縮回去一點兒,卻讓康熙更為動怒。他轉過身,目光掃過身後隨侍的奴婢,所有隨從心照不宣地無聲後退到七八米開外,而後他瞪著齊東珠,冷笑道:
“驅動百姓,散播恐慌,你可知會造成何等後果?滿京上下上百萬人口,稍有不慎,後果難料!你真當紫禁城固若金湯?三番剛平,你作為旗人子女,可還有一點兒防備之心?”
齊東珠本是怕的。哪怕她對於什麽皇帝,什麽龍威都沒有半點兒敬畏,可康熙總還是一個目測又一米八五的壯漢,納蘭東珠這身量也不算低,但也高不到哪兒去,在康熙麵前自然會感受到壓迫和威脅。
但齊東珠卻是覺得康熙這番話尤為不順耳。滿京上下百萬人口,更是人命關天,更要保全,剔除一切風險,可他卻隻一心防備,防民之心,甚於防川。這罔顧人命的話兒幾乎立刻激起了齊東珠作為一介草民布衣的憤怒,讓齊東珠直接抬起了一雙鹿眼,直視著康熙:
“皇上,布衣也好,旗人也好,若是山洪暴雨,地動海嘯,皆逃不了命。人生來高低貴賤,但在天地日月之力麵前,與螻蟻無異。但螻蟻尚且偷生。皇上,旗人入住中原數十年了,百姓即便心中有怨,但終究抵不過柴米油鹽,抵不過皇上一絲半點兒的仁善之心。京畿百姓拱衛著紫禁城,繁衍生息,皇上有仁愛之心,何不敢信百姓忠君之心,信百姓向往安寧之心呢?”
康熙被她氣得胸悶,雙眸卻又不由自主地被她那雙晶亮的鹿眼深深鎖住,移動不了半分。他突然發現,齊東珠的雙眸並不是他曾以為的那種野鹿般溫順平和的樣子,而是一種流淌著的琥珀般的深棕,像密林之中長滿年輪的橡木,也像一隻穩定又無法撼動的船錨。
她細密的目光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東西,讓康熙覺得陌生,卻絲毫無力掙紮,它們像他傾軋過來,讓他幾乎有點兒狼狽地眨了眨眼睛,而後才沉聲說道:
“你說得好聽。納蘭東珠,若是今日實為虛驚一場,又當如何?若是愚弄軍民,為人不齒,你又當如何?可笑至極,你不過是一宮中奴婢,你父也不過一普通旗人,身上沒有一官半職,若是愚弄君王,你擔得起,還是你父擔得起?”
“可是皇上,京畿有百萬百姓,但這紫禁城之中,便有數千奴婢。或許今日安然無恙,或許是欽天監和奴婢危言聳聽,可若是當真出了意外,我們的生死皆在您一念之間,皇上。”
齊東珠的手指捏緊了她的衣角,本能地去尋康熙的眼睛,讓本想移開視線地康熙幾乎無處可逃。不知不覺,他們靠得很近了,早已逾越了奴才和主子之間該有的距離,而那讓康熙本就在今日躁動不安的心更加聒噪。他咬著牙,幾乎惱怒地瞪著齊東珠那雙流淌著叢林的鹿瞳,一字一頓道:
“若是你危言聳聽,你父當斬。”
齊東珠眼底流露出一點兒疑惑,不知道為何她危言聳聽,斬的卻是她那素未謀麵的便宜爹,但再是遲鈍,她也聽出了康熙這弦外之音。這事兒或許當真可行!
她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點兒驚喜神色,而那幾乎立刻被惱怒著的康熙捕捉到了,他冷聲嗤笑道:
“你父當真生了一孝女,此事若了,朕定叫他前來麵聖,讓你父女二人好好相見。”
齊東珠其實心裏也沒底。這地動之事並非她能預測,她那沒什麽用的係統再次掉了鏈子,此刻還沒有被齊東珠召喚出來,給她一點兒有用信息。但是叫百姓出來虛驚一場,也絕對好過真出了人命之後的無力回天。這個時代房子可遠不如現代的防震建築那麽結實,若真是砸死幾個,那齊東珠餘生心都難安。
“遠不及皇上重孝道,也不及皇上愛民如子,為萬民之先,實乃開創盛世之名君。”
齊東珠笨拙地拍著馬屁,卻見康熙的臉色沉得不能再沉。倒不全是康熙發覺自己又順了這手段拙劣,話語放肆的小奶母的意,做一件對他來說約莫吃力不討好的事兒,也是因為齊東珠的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
康熙孝順孝莊不假,卻真不怎麽孝順順治。實際上,他非常厭惡父親留下來的一切,包括已經去世的父親本人。
但這話兒也不能明說,隻能讓康熙像吞蒼蠅一樣吞下了齊東珠這蹩腳的恭維。
“奴婢真希望是虛驚一場,但若不是,奴婢一力擔責便是。”
她小心翼翼地看著康熙變幻莫測的臉色,企圖看出一點兒端倪。她當然不覺得康熙是因為她說的那些話兒改變了主意,今日康熙很多行為其實也算是心煩意亂,出乎意料了,齊東珠雖然不算了解康熙,卻也能觀察得出來。
或許他也有心采信,隻是不想顯得行徑失據,或是墮了帝王威嚴。而齊東珠的膽大妄為正巧給了他一個順勢而為的台階。
在這個時代,奴才為主子的突發奇想去死並不鮮見。齊東珠也就當康熙準備拿她當筏子了。
可誰知,她說了這樣示好的話兒,康熙卻看起來並不受用,反倒是更生氣了些,額角青筋都爆出一根兒,嚇得齊東珠身子都向後仰了仰,可卻等來一句:
“京城這天塌下來還有高個兒頂著,輪得著你一區區奴婢?”
說罷,康熙深深看了一眼呆愣在那兒的齊東珠,對身後侍從道:
“擺駕乾清宮,詔惠妃來見。派人去詔步兵統領費揚古前來覲見。”
幾個侍從領命而去,齊東珠見康熙步履匆匆,換了個方向,朝乾清宮去了,自個兒提起裙擺,朝延禧宮的方向疾走。
若是半路上能碰上惠妃,那自然是好的,還能與她隻會兩句。若是碰不上,她也要趕緊回到幼崽們身邊兒,多加陪伴。
她沒能碰上惠妃,卻在約莫一個時辰後的傍晚時分,收到了傳遍整個宮廷的命令。各宮從上至下,立刻離開室內,前往後花園和庭院暫避,點亮宮燈,徹夜不滅。
齊東珠抱著還在開心地吐著小舌頭的薩摩耶阿哥隨著人流離開了延禧宮,向後宮主位們避難的後花園兒去,她看向天邊落日,卻看到滿眼詭異的玫紅色。
她心中一沉。若她所想不假,那可能是傳說中的地震光。
第92章 健壯
◎匹夫一怒,血濺五步;胖崽一怒,肥肉顫顫。齊東珠汗顏地垂臉看著猛地朝哈士奇阿哥方向蹬了蹬腿兒的比格胖崽,感受到他肚子上的小肥肉隨著這“◎
——
栽滿了奇花異草的禦花園兒此時擠擠攘攘, 便是片刻落腳的地方都難尋。齊東珠抱著懷裏這個金貴的小糯米團子,方才勉強給自己開了道,擠到了延禧宮主位妃嬪盤踞的海棠花圃四周。
延禧宮和景仁宮主位走得近, 兩宮的依仗也都連著。幾個貴妃榻被草草支在石子路上,供主子休憩, 做奴婢的便沒那麽好運了, 能尋個蒲團落座就算不錯。
齊東珠憑借著懷裏金貴的糯米團子,成功獲得了一方小榻。不過她無心落座, 瞅著不遠處的翠瑛朝她招手,便看了一眼不遠處正在與惠妃絮語的雙姐, 抱著還在傻樂的薩摩耶團子, 朝翠瑛旁邊眼巴巴朝這邊看的比格胖崽走去了。
將不知道在傻樂些什麽的薩摩耶放在比格胖崽身旁,齊東珠伸手細細盤弄了一會兒胖崽圓乎乎的小臉兒和軟塌塌的嘴皮子, 小聲問道:
“寶怕不怕?”
“怕森麽。”
被揪著嘴皮的比格胖崽說不利索話兒, 無辜地看著齊東珠, 兩隻胖爪子卻快手快腳地將一旁抱著自己後爪的薩摩耶阿哥扒拉進懷裏, 像摟著胖狐狸玩偶一樣將他摟住, 以防這個白嫩的幼崽跑掉。
在比格胖崽心裏有一個簡單邏輯, 那便是齊東珠是為陪八弟離開自己的,那如果八弟在, 齊東珠便也不會走。
薩摩耶幼崽多甜呀, 怎會知道他哥這些小心思, 當即就又軟又乖地叫了一聲“四哥”,任誰見了他這副模樣, 都能被他甜得心都化了。比格胖崽卻不為所動, 老氣橫秋地“嗯”了一聲, 當哥哥的架子端得滿滿的, 看得齊東珠即便是內心存著事兒,卻還是放縱自己揉搓了一會兒他的胖臉解壓。
也幸虧德妃在陪伴太皇太後,德妃派在比格胖崽身邊兒的嬤嬤也沒有在景仁宮輪值,否則齊東珠真不敢如此放肆。
不多時,邊牧阿哥和哈士奇阿哥一前一後地走進了禦花園。想來是從尚書房或是馬場處來的。邊牧阿哥如今身型瘦長起來,到了七八歲半大幼崽抽條的年紀,不再像小時候那般圓滾滾的了,一張看著就聰明的小狗臉兒也褪去了幼崽特有的嬰兒肥,瞧著變得冷漠不少,一雙天藍色的小狗眼隻淡淡掃過齊東珠和比格阿哥,輕輕頓了頓,便轉身走向榮妃休憩處了。
而哈士奇阿哥卻是半點兒沒停頓地湊了上來,去扒拉在比格胖崽爪下咬著小爪子玩兒的薩摩耶阿哥,被齊東珠啪地拍掉了爪子。
“大哥。”
“四弟。”
比格胖崽在經過了小幾年的禮儀規訓之後,已然和宮中其他幼崽沒什麽兩樣了,此刻見到大阿哥也知問安,隻可惜態度之敷衍,語氣之平板,著實讓人覺得還不如沒有。
不過心大如盆的哈士奇阿哥到沒在意這些,回複比格胖崽的話兒同樣透露著三分敷衍和七分漫不經心。兩個塑料兄弟打過招呼,哈士奇阿哥便在齊東珠的瞪視之下相安無事地落座了。
因為詭異天象相聚於此,各宮妃嬪自然有說不完的話兒要講,此刻已經三三兩兩作堆,也顧不上宮殿之別了。佟佳氏被惠妃、宜妃和雙姐拱衛在其中,即便是擔心景仁宮中的幼崽們,卻也無暇看顧。不多時,延禧宮和景仁宮的幼崽們聚成一堆,乍一看恰似小狗開會,像一朵朵毛絨絨的雲。
齊東珠在七阿哥奶母的允許下,抱了一會兒不太親近自己兄弟的小金毛。這小金毛也是奇怪,雖然比較親人,卻對其他小狗都很不友好,對哈士奇尤甚。隻有糯米團子薩摩耶偶爾在不惹小金毛煩躁的情況下能與他貼貼,像是伯恩山阿哥,那是邊兒都不能沾,剛一靠近七阿哥的床榻,就會被小金毛哈走。
伯恩山阿哥天生心疾,他的奶母哪兒敢讓小主子靠近小金毛,那是半點兒不敢再讓兩個幼崽靠近了。
雖說知道小金毛其實是個人類幼崽,但是他這樣的習性,也當真應了金毛那“人都是好人,狗哪有好狗”的習性,說來也巧。
小金毛兩隻金色的小爪爪掌心長著巧克力色的肉墊,被齊東珠捏在手裏把玩,而哈士奇阿哥坐在齊東珠旁的榻上,機警地轉了轉耳朵,問齊東珠道:
“這天象究竟是何事?爺剛在母妃處聽了一耳朵,說是皇阿瑪在京中大動幹戈,甚至出動了巡捕營,令百姓離家。難不成就為這天邊紅光?”
可京城雖然穩當,但是與京城相鄰的直隸卻不一定。若是震源在別處,且震幅較大的話,自然也能影響到京城安穩。
在交通閉塞,百姓迷信的古代,若是發生天災人禍,特別是在京城這樣的地界兒,人們首當其衝就會聯想到皇家。若是提前因捕風捉影之事大動幹戈,若是真有其事也就罷了,若是無事發生,定然影響皇家威信。
齊東珠不知自己如果是康熙,會如何抉擇此事。但她心裏卻也有她自個兒作為一介小民的邏輯。
那就是無論是否是捕風捉影,人命關天,總比所謂皇權和統治者的威嚴重要百倍。
她抬起眼看著康熙的麵色,見他也冷著眉目望過來,雖然眼裏絕對稱不上溫和善意,但齊東珠的目光掠過他皺著的眉頭和她幽深的眸光,心下卻有了幾分不確定的猜測。
看上去,康熙也正舉棋不定。
那他在猶豫什麽呢?齊東珠努力捋清她那不怎麽靈光的腦子,企圖找出一點兒思緒來,幫助自己解決她現下的困境。
康熙是一個皇帝,是一位統治者,齊東珠知道,或許對於他來說,即使對一場地震有所預測,他也大可不必宣揚出去,引發人心惶惶。若是不震而宣,屆時弄得百姓質疑皇家之威,天龍之位,反而不好。
或許穩妥之策反而是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那康熙現在所流露出的困惑和遲疑,又是為何?或許他內心是否還存留著一些和他統治者的身份相悖的東西,而那正在他的內心深處蠢蠢欲動?
齊東珠並不曉得,但她決定賭一把,為那東西添磚加瓦:
“‘維星絕,樞星散。’皇上,奴婢讀書少,這是欽天監所說的,可能有地動的星象嗎?”
“你還信這觀星術?”
康熙語氣惡劣道。他甚至還邁開了步子,不過走得倒是並不太快,而齊東珠咬了咬牙,愣是無視了梁九功的死亡目光,小跑幾步,湊到康熙身邊兒,喋喋不休道:
“奴婢不信呀,所以問問皇上。皇上博聞強識,定然也在書中見過這地動之前,百獸驚慌不安的記載吧。”
康熙心中煩亂不已,腦中閃過直隸的奏報,是治河官員所奏,言及春汛擾亂了堤壩工程,井水渾濁,苦不堪飲雲雲。康熙彼時並沒有放在心上,隻令眾人去別處汲水飲用。
可如今這些沒什麽用處的奏折,卻在一片煩亂的心緒之中浮現出來。他厭煩齊東珠一口一個“地動”,一開口一點兒吉利話兒都沒有,可垂眸就見她從自己身側探出腦袋,一雙明亮的鹿瞳瞅著自己的麵色,臉上是夾雜著一點兒緊張的蠢蠢欲動。
倒是半點兒不害怕他。膽子也算有長進。
或許連齊東珠自個兒都沒有察覺,她在康熙一次次的縱容之中已經蹬鼻子上臉了。若是一開始她對這些封建皇帝的態度是很不得離他們八丈遠,有機會一定把他們吊在社會主義的路燈下狠狠批判,此時她麵對康熙,卻已經敢於近身探頭,胡言亂語,有所圖謀了。
第91章 紅光
◎齊東珠抱著還在開心地吐著小舌頭的薩摩耶阿哥隨著人流離開了延禧宮,向後宮主位們避難的後花園兒去,她看向天邊落日,卻看到滿眼詭異的玫紅色◎
——
“朕看禦馬房的馬今早都好好的, 未見有事。蟲蟻鳥獸孱弱不堪,豈可為信?”
齊東珠見康熙抬起了杠,咬了咬牙, 又繞到康熙另一側,一邊大步跟上康熙的腳步, 一邊不依不饒地探出腦袋。
“此事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無。皇上真龍天子,上天派欽天監官員預警, 若是確有其事,皇上豈不成了百姓心中的天選之君?退一萬步說, 若是虛驚一場, 百姓體恤皇上愛民之心,與百姓共同進退, 豈不是更顯我大清軍民一心, 萬事昌盛?”?
康熙狠瞪這說話兒沒有半分顧忌的小奶母一眼, 竟親自伸手捏住了她的後脖頸兒, 將她提到身後, 眼不見心不煩。她怕是沒瞧見, 其他侍從此刻都退出了五步之遠,哪怕是梁九功這樣的近侍, 也不敢半分多聽這樣的內容, 她倒是半點兒不怕!
敏銳如康熙又怎不知道, 這小奶母對她口中的所謂真龍天子,可是半點兒敬畏之心都沒有的。往日裏半個字都擠不出來, 鵪鶉似的縮在角落裏, 如今竟然狗膽包天, 圍著自己蹦蹦噠噠, 可見沒安好心。
別聽她這話兒說的頭頭是道的,什麽天選之君,什麽軍民一心,她自個兒心裏信嗎?無非是想借朕之手做事罷了,康熙可半點兒都不會被她蒙蔽。他心中暗忖,這天底下恐怕沒有旁人如朕這般了解這小奶母的膽大包天了。
康熙手指有些發癢,方才捏過齊東珠後頸,雖然是擱著衣物的,但也確實有隱隱約約的熱度蹭上了指尖兒,讓他將手指蜷縮了起來,步子邁得更大了些。
齊東珠驟然被康熙捏住了後頸,不得不停住腳步,寒毛都炸了起來。後頸乃是脆弱要害,齊東珠又毫無防備,被捏過的地方雖然不疼,但著實讓她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呆毛在頭上悄無聲息地炸開了,一時呆愣在原地。眼見著康熙的身影在她的視線之中越走越遠,而康熙的侍從也悄無聲息地從她身邊傳行而過。
一陣風吹來,齊東珠懵懵的腦子終於恢複了一點兒神誌。她還是想不明白剛剛究竟發生了什麽,卻也沒空去細想,又噠噠跑上前去,往康熙身邊兒湊。
“皇上,皇上,您就算不信我胡言,未雨綢繆總不是壞處,您讓宮人留在室內,宮中有些房室是前朝留下來的,年久失修,可不是安穩去處呀。不如您讓宮人從房裏走出來,去開闊處站一站?”
康熙驟然停住腳步,齊東珠在他身後,一時無法窺探他的態度,隻能小心翼翼地從他的右側探出頭來,企圖覷一眼他的神色,話兒卻也沒停:
“若是宮人如此做,傳到宮外,終究不好。皇上不若下令,讓群臣百姓效仿之,軍民同心,可謂勝景。前朝宗室暴虐無道,可沒有這種上下一心的美事——”
“納蘭東珠,你有完沒完?”?
康熙聲音陰鬱,仿佛裹了一口冰碴子:
“謊稱事實,危言聳聽,你可知這是什麽罪?”
齊東珠慫了一點兒,剛剛探出來的腦袋萎靡地縮回去一點兒,卻讓康熙更為動怒。他轉過身,目光掃過身後隨侍的奴婢,所有隨從心照不宣地無聲後退到七八米開外,而後他瞪著齊東珠,冷笑道:
“驅動百姓,散播恐慌,你可知會造成何等後果?滿京上下上百萬人口,稍有不慎,後果難料!你真當紫禁城固若金湯?三番剛平,你作為旗人子女,可還有一點兒防備之心?”
齊東珠本是怕的。哪怕她對於什麽皇帝,什麽龍威都沒有半點兒敬畏,可康熙總還是一個目測又一米八五的壯漢,納蘭東珠這身量也不算低,但也高不到哪兒去,在康熙麵前自然會感受到壓迫和威脅。
但齊東珠卻是覺得康熙這番話尤為不順耳。滿京上下百萬人口,更是人命關天,更要保全,剔除一切風險,可他卻隻一心防備,防民之心,甚於防川。這罔顧人命的話兒幾乎立刻激起了齊東珠作為一介草民布衣的憤怒,讓齊東珠直接抬起了一雙鹿眼,直視著康熙:
“皇上,布衣也好,旗人也好,若是山洪暴雨,地動海嘯,皆逃不了命。人生來高低貴賤,但在天地日月之力麵前,與螻蟻無異。但螻蟻尚且偷生。皇上,旗人入住中原數十年了,百姓即便心中有怨,但終究抵不過柴米油鹽,抵不過皇上一絲半點兒的仁善之心。京畿百姓拱衛著紫禁城,繁衍生息,皇上有仁愛之心,何不敢信百姓忠君之心,信百姓向往安寧之心呢?”
康熙被她氣得胸悶,雙眸卻又不由自主地被她那雙晶亮的鹿眼深深鎖住,移動不了半分。他突然發現,齊東珠的雙眸並不是他曾以為的那種野鹿般溫順平和的樣子,而是一種流淌著的琥珀般的深棕,像密林之中長滿年輪的橡木,也像一隻穩定又無法撼動的船錨。
她細密的目光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東西,讓康熙覺得陌生,卻絲毫無力掙紮,它們像他傾軋過來,讓他幾乎有點兒狼狽地眨了眨眼睛,而後才沉聲說道:
“你說得好聽。納蘭東珠,若是今日實為虛驚一場,又當如何?若是愚弄軍民,為人不齒,你又當如何?可笑至極,你不過是一宮中奴婢,你父也不過一普通旗人,身上沒有一官半職,若是愚弄君王,你擔得起,還是你父擔得起?”
“可是皇上,京畿有百萬百姓,但這紫禁城之中,便有數千奴婢。或許今日安然無恙,或許是欽天監和奴婢危言聳聽,可若是當真出了意外,我們的生死皆在您一念之間,皇上。”
齊東珠的手指捏緊了她的衣角,本能地去尋康熙的眼睛,讓本想移開視線地康熙幾乎無處可逃。不知不覺,他們靠得很近了,早已逾越了奴才和主子之間該有的距離,而那讓康熙本就在今日躁動不安的心更加聒噪。他咬著牙,幾乎惱怒地瞪著齊東珠那雙流淌著叢林的鹿瞳,一字一頓道:
“若是你危言聳聽,你父當斬。”
齊東珠眼底流露出一點兒疑惑,不知道為何她危言聳聽,斬的卻是她那素未謀麵的便宜爹,但再是遲鈍,她也聽出了康熙這弦外之音。這事兒或許當真可行!
她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點兒驚喜神色,而那幾乎立刻被惱怒著的康熙捕捉到了,他冷聲嗤笑道:
“你父當真生了一孝女,此事若了,朕定叫他前來麵聖,讓你父女二人好好相見。”
齊東珠其實心裏也沒底。這地動之事並非她能預測,她那沒什麽用的係統再次掉了鏈子,此刻還沒有被齊東珠召喚出來,給她一點兒有用信息。但是叫百姓出來虛驚一場,也絕對好過真出了人命之後的無力回天。這個時代房子可遠不如現代的防震建築那麽結實,若真是砸死幾個,那齊東珠餘生心都難安。
“遠不及皇上重孝道,也不及皇上愛民如子,為萬民之先,實乃開創盛世之名君。”
齊東珠笨拙地拍著馬屁,卻見康熙的臉色沉得不能再沉。倒不全是康熙發覺自己又順了這手段拙劣,話語放肆的小奶母的意,做一件對他來說約莫吃力不討好的事兒,也是因為齊東珠的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
康熙孝順孝莊不假,卻真不怎麽孝順順治。實際上,他非常厭惡父親留下來的一切,包括已經去世的父親本人。
但這話兒也不能明說,隻能讓康熙像吞蒼蠅一樣吞下了齊東珠這蹩腳的恭維。
“奴婢真希望是虛驚一場,但若不是,奴婢一力擔責便是。”
她小心翼翼地看著康熙變幻莫測的臉色,企圖看出一點兒端倪。她當然不覺得康熙是因為她說的那些話兒改變了主意,今日康熙很多行為其實也算是心煩意亂,出乎意料了,齊東珠雖然不算了解康熙,卻也能觀察得出來。
或許他也有心采信,隻是不想顯得行徑失據,或是墮了帝王威嚴。而齊東珠的膽大妄為正巧給了他一個順勢而為的台階。
在這個時代,奴才為主子的突發奇想去死並不鮮見。齊東珠也就當康熙準備拿她當筏子了。
可誰知,她說了這樣示好的話兒,康熙卻看起來並不受用,反倒是更生氣了些,額角青筋都爆出一根兒,嚇得齊東珠身子都向後仰了仰,可卻等來一句:
“京城這天塌下來還有高個兒頂著,輪得著你一區區奴婢?”
說罷,康熙深深看了一眼呆愣在那兒的齊東珠,對身後侍從道:
“擺駕乾清宮,詔惠妃來見。派人去詔步兵統領費揚古前來覲見。”
幾個侍從領命而去,齊東珠見康熙步履匆匆,換了個方向,朝乾清宮去了,自個兒提起裙擺,朝延禧宮的方向疾走。
若是半路上能碰上惠妃,那自然是好的,還能與她隻會兩句。若是碰不上,她也要趕緊回到幼崽們身邊兒,多加陪伴。
她沒能碰上惠妃,卻在約莫一個時辰後的傍晚時分,收到了傳遍整個宮廷的命令。各宮從上至下,立刻離開室內,前往後花園和庭院暫避,點亮宮燈,徹夜不滅。
齊東珠抱著還在開心地吐著小舌頭的薩摩耶阿哥隨著人流離開了延禧宮,向後宮主位們避難的後花園兒去,她看向天邊落日,卻看到滿眼詭異的玫紅色。
她心中一沉。若她所想不假,那可能是傳說中的地震光。
第92章 健壯
◎匹夫一怒,血濺五步;胖崽一怒,肥肉顫顫。齊東珠汗顏地垂臉看著猛地朝哈士奇阿哥方向蹬了蹬腿兒的比格胖崽,感受到他肚子上的小肥肉隨著這“◎
——
栽滿了奇花異草的禦花園兒此時擠擠攘攘, 便是片刻落腳的地方都難尋。齊東珠抱著懷裏這個金貴的小糯米團子,方才勉強給自己開了道,擠到了延禧宮主位妃嬪盤踞的海棠花圃四周。
延禧宮和景仁宮主位走得近, 兩宮的依仗也都連著。幾個貴妃榻被草草支在石子路上,供主子休憩, 做奴婢的便沒那麽好運了, 能尋個蒲團落座就算不錯。
齊東珠憑借著懷裏金貴的糯米團子,成功獲得了一方小榻。不過她無心落座, 瞅著不遠處的翠瑛朝她招手,便看了一眼不遠處正在與惠妃絮語的雙姐, 抱著還在傻樂的薩摩耶團子, 朝翠瑛旁邊眼巴巴朝這邊看的比格胖崽走去了。
將不知道在傻樂些什麽的薩摩耶放在比格胖崽身旁,齊東珠伸手細細盤弄了一會兒胖崽圓乎乎的小臉兒和軟塌塌的嘴皮子, 小聲問道:
“寶怕不怕?”
“怕森麽。”
被揪著嘴皮的比格胖崽說不利索話兒, 無辜地看著齊東珠, 兩隻胖爪子卻快手快腳地將一旁抱著自己後爪的薩摩耶阿哥扒拉進懷裏, 像摟著胖狐狸玩偶一樣將他摟住, 以防這個白嫩的幼崽跑掉。
在比格胖崽心裏有一個簡單邏輯, 那便是齊東珠是為陪八弟離開自己的,那如果八弟在, 齊東珠便也不會走。
薩摩耶幼崽多甜呀, 怎會知道他哥這些小心思, 當即就又軟又乖地叫了一聲“四哥”,任誰見了他這副模樣, 都能被他甜得心都化了。比格胖崽卻不為所動, 老氣橫秋地“嗯”了一聲, 當哥哥的架子端得滿滿的, 看得齊東珠即便是內心存著事兒,卻還是放縱自己揉搓了一會兒他的胖臉解壓。
也幸虧德妃在陪伴太皇太後,德妃派在比格胖崽身邊兒的嬤嬤也沒有在景仁宮輪值,否則齊東珠真不敢如此放肆。
不多時,邊牧阿哥和哈士奇阿哥一前一後地走進了禦花園。想來是從尚書房或是馬場處來的。邊牧阿哥如今身型瘦長起來,到了七八歲半大幼崽抽條的年紀,不再像小時候那般圓滾滾的了,一張看著就聰明的小狗臉兒也褪去了幼崽特有的嬰兒肥,瞧著變得冷漠不少,一雙天藍色的小狗眼隻淡淡掃過齊東珠和比格阿哥,輕輕頓了頓,便轉身走向榮妃休憩處了。
而哈士奇阿哥卻是半點兒沒停頓地湊了上來,去扒拉在比格胖崽爪下咬著小爪子玩兒的薩摩耶阿哥,被齊東珠啪地拍掉了爪子。
“大哥。”
“四弟。”
比格胖崽在經過了小幾年的禮儀規訓之後,已然和宮中其他幼崽沒什麽兩樣了,此刻見到大阿哥也知問安,隻可惜態度之敷衍,語氣之平板,著實讓人覺得還不如沒有。
不過心大如盆的哈士奇阿哥到沒在意這些,回複比格胖崽的話兒同樣透露著三分敷衍和七分漫不經心。兩個塑料兄弟打過招呼,哈士奇阿哥便在齊東珠的瞪視之下相安無事地落座了。
因為詭異天象相聚於此,各宮妃嬪自然有說不完的話兒要講,此刻已經三三兩兩作堆,也顧不上宮殿之別了。佟佳氏被惠妃、宜妃和雙姐拱衛在其中,即便是擔心景仁宮中的幼崽們,卻也無暇看顧。不多時,延禧宮和景仁宮的幼崽們聚成一堆,乍一看恰似小狗開會,像一朵朵毛絨絨的雲。
齊東珠在七阿哥奶母的允許下,抱了一會兒不太親近自己兄弟的小金毛。這小金毛也是奇怪,雖然比較親人,卻對其他小狗都很不友好,對哈士奇尤甚。隻有糯米團子薩摩耶偶爾在不惹小金毛煩躁的情況下能與他貼貼,像是伯恩山阿哥,那是邊兒都不能沾,剛一靠近七阿哥的床榻,就會被小金毛哈走。
伯恩山阿哥天生心疾,他的奶母哪兒敢讓小主子靠近小金毛,那是半點兒不敢再讓兩個幼崽靠近了。
雖說知道小金毛其實是個人類幼崽,但是他這樣的習性,也當真應了金毛那“人都是好人,狗哪有好狗”的習性,說來也巧。
小金毛兩隻金色的小爪爪掌心長著巧克力色的肉墊,被齊東珠捏在手裏把玩,而哈士奇阿哥坐在齊東珠旁的榻上,機警地轉了轉耳朵,問齊東珠道:
“這天象究竟是何事?爺剛在母妃處聽了一耳朵,說是皇阿瑪在京中大動幹戈,甚至出動了巡捕營,令百姓離家。難不成就為這天邊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