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清穿之奶媽的萌寵日常 作者:蜜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閻進心有不忿,但主子三令五申,是絕對不敢在景仁宮的地界兒裏表現出端倪的。
“真是越大越沒規矩,母妃等他許久,盼他用膳,哪兒輪得到他四處招搖,惹母妃傷心!”
眼看著比格阿哥的脾氣上來了,齊東珠連忙捋了捋毛,哄道:
“沒傷心,沒傷心,不要說這麽重的話兒。”
說完,她給閻進包了許多點心,要他送去給八阿哥小院裏的奴婢分吃。閻進是八阿哥的近侍,年歲也不大,看著就十二三歲,齊東珠還怪心疼他鎮日要跟著一個經曆過分旺盛的薩摩耶在宮裏上躥下跳地畫地圖,看著人都跑得精瘦。
瞧瞧四阿哥的侍從蘇培盛,比閻進大幾歲,臉上還有肉呢。
自己在齊東珠麵前發了火兒,比格阿哥也是不樂見的,連忙補救道:
“嬤嬤,左右離晚膳還有小半個時辰,我們等等八弟便是了。”
“你餓不餓?”
齊東珠摸了摸他的小肚子,比格阿哥難得有些扭捏,躲閃了一下,但還是將肚子送到齊東珠手底下,任由她摸。
畢竟到了他這個年紀,也該知禮了,這樣被長輩摸肚子的孩子舉動,若是被旁人看了,定然是要被嘲笑的。可是比格阿哥又莫名貪戀齊東珠掌心的溫度和她溫柔的神色,舍不得躲。
他就是莫名知道,齊東珠是唯一一個真心關心他餓不餓,拿他當幼崽,還會溫柔摸摸他肚子的人。他舍不得這個。
而齊東珠此刻腦子裏想的是以前比格肚子上肥肥軟軟的小肚子都消下去了,她媽眼看人瘦,總覺得孩子少吃了許多。
“今晚多加一碗飯。”
她用嬤嬤的威嚴吩咐道,比格阿哥也隻能點頭應是。
又過了兩刻鍾,薩摩耶阿哥肅著小毛臉兒風風火火地進了景仁宮,頭一句話兒便是問道:
“今日太子來了?嬤嬤如何了?”
“你整日不回宮,此刻倒想起關心嬤嬤?”
比格阿哥臉色不好看,但餘光看到齊東珠,終究軟了聲音:
“去換套衣服,淨手用膳。”
薩摩耶阿哥看了一眼齊東珠,最終隻低聲應是,便去換了一身兒常服。宮中規矩多,有些講究的宮妃一日要換三五件衣服,應對不同場合。他們這些皇子上午進學和下午騎射也是要換過衣物的。此刻風塵仆仆地回來,確實應該換衣。
看薩摩耶走了,齊東珠才揪了一下比格阿哥的大耳朵,小聲說:
“你弟怎麽不笑了?你不要凶他啦。”
第137章 海魚
◎“還得喝過酒,才能和朕共處一室?朕怎麽不知齊妃竟如此心不甘情不願。”◎
看到薩摩耶不笑, 齊東珠當然是擔憂的。往日這個小薩摩耶回來雖然是一副我在外麵鬼混好久的風塵仆仆的模樣,但總對齊東珠笑嗬嗬的,今日進門沒有笑容, 齊東珠實在不適應。
比格阿哥不懂齊東珠為何會說薩摩耶阿哥不笑了,其實八弟並不常笑, 隻是天生唇角生得微微上挑, 看上去和氣罷了。他哪兒知道齊東珠眼裏薩摩耶就是一直在咧著嘴笑,隻能忍氣吞聲, 連連討饒道:
“知道了知道了,不惹他了。”
薩摩耶理了理毛, 出來吃飯, 又對齊東珠掛上了笑容,齊東珠才安心下來。景仁宮的八仙桌不小, 八公主增高的寶寶椅在齊東珠旁邊, 菜一道道端了上來, 比格阿哥看著桌上比小臂還長的黃魚, 問道:
“嬤嬤, 這是海魚麽?”
薩摩耶正準備下筷子, 聽到這話兒動作一頓,齊東珠還沒反應過來, 愣愣說:
“是, 今早送來了好多條海魚, 說是膠東來的,被海水養著, 送到京城來。”
齊東珠一邊說著, 心裏又對這耗費甚多的不必要奢靡撇起了嘴, 可這時門外傳來駁雜的腳步聲, 一道尖銳的聲音刺入耳膜:
“皇上駕到——”
景仁宮裏沒人想到康熙今日仍會來景仁宮,一時所有人臉色都不太好看,包括被聲音嚇到,往齊東珠懷裏鑽的小狸花兒。齊東珠半是尷尬半是煩躁,臉色都紅起來,抬眼便見康熙踏入殿中,對起身行禮的比格阿哥和薩摩耶阿哥說道:
“免禮。”
康熙眼色晶亮,看著齊東珠說道:
“朕陪你一道用膳。”
康熙那雙黝黑的筒子望過來,昨日被強行埋葬的記憶開始猛烈地攻擊齊東珠。她漲紅了臉,過了幾息才尷尬地擠出一個字兒來:
“坐。”
朝向門的方向應當是主位,齊東珠不是山東人,不講究這些,八仙桌又大,她和幼崽時常隻占一邊兒吃飯,主位一直空著,康熙倒也沒去坐,而是坐在了齊東珠身旁,原本薩摩耶阿哥的位置上。他目光掃過,殿外的奴才便知機地帶了帶門兒,這讓本來想尋由頭拖弟帶妹撤退的比格阿哥也被封印在了原處。
“你們坐下,朕在景仁宮,不必拘禮,一切按原樣行事。”
康熙看著比格阿哥和薩摩耶阿哥,淡淡說道。他說完,也不看小心落座的兩個皇子,而是對齊東珠說道:
“這魚的做法兒倒是特別。”
“是…川渝那邊兒的做法兒。先炭火烤過,再放在紅油料湯裏煮。”
齊東珠說道,心中慶幸康熙沒對這些明顯她難以接觸到的東西追根究底,而是率先動了筷子。
皇帝落了筷子的菜,旁人便是不該去動的,若是動也隻能是皇帝賞下的才行。齊東珠可不知道這個,就算知道也不會在乎,她隻看到自己的幼崽沒動這新菜。她尋思這海魚就算在紫禁城裏恐怕也不常見,反正她入宮十年,還是頭一回兒見,這倆幼崽不懂筷子,下次吃也不知道是啥時候了,便自己下了筷子,給比格阿哥和薩摩耶阿哥各夾了一大塊兒黃魚,然後又挑了魚腹細膩點兒的肉,塞給小狸花兒。
大概是小貓喜腥氣,無論是炸帶魚、紅燒的海魚還是川味烤魚,小狸花兒都很愛吃,齊東珠看她吃得滿足,自己也就著烤魚、羊腿和羊湯下了兩碗飯。
康熙看著齊東珠,也學著她的模樣,給小狸花兒夾了一筷子魚肉。小狸花兒順著筷子看到他,甜甜地說了一聲:
“兒臣謝皇阿瑪。”
這當然是比格阿哥教的。三歲女孩聲音甜軟,康熙心裏也喜歡得緊,過了片刻,又給齊東珠夾了一筷子。
齊東珠看了他一眼,被他黑亮的鳳目捉個正著,連忙避開,將魚肉吃了。烤魚下麵齊東珠墊了好多配菜,有她自己做的豆花兒豆皮兒,木耳筍片兒,還有新鮮的海帶苗和嫩白菜。齊東珠怕菜煮過了,便給幾個幼崽和自己都盛了一碗,末了頓了頓,也給康熙盛了一碗。
“景仁宮飯菜粗鄙,恐怕比不上皇上禦膳。”
她暗示康熙明天別來了,不僅她的幼崽吃得愈發沉默,她還怕禦膳房那邊兒對她有微詞。
德妃烏雅氏家裏好像正是禦膳房主管,康熙整日在景仁宮蹭飯,還不知道禦膳房的廚師會不會覺得工作不好做。
“朕覺得很好。”
康熙淡淡道,他這麽說齊東珠也沒法答話兒。比格阿哥和薩摩耶阿哥一直垂頭用膳,用完了膳便在康熙沉默但有壓力的注視下,抱著仍然對齊東珠的懷抱有貪戀的小狸花兒安靜地退下了。
宮人收斂了餐具,齊東珠握著上來的餐後茶水,腳趾又開始施工,問道:
“今日沒有甜酒嗎?”
康熙覺得又氣又想笑,故意繃著臉說道:
“還得喝過酒,才能和朕共處一室?朕怎麽不知齊妃竟如此心不甘情不願。”
齊東珠不怕他,尷尬地咧了咧嘴。共赴巫山的人感覺似乎是比往日親近些,齊東珠這回兒不再抗拒他的存在,放下茶水轉入內殿,想去洗漱後換身幹淨外衣。
等齊東珠拖著有點兒潮濕的頭發踏入內殿時,正看到康熙手裏拿著齊東珠擱在床頭,準備今晚再研究研究的紡織機圖紙,凝神細看。
齊東珠心裏咯噔一聲,心裏敲起鼓來。而後見康熙手裏隻有那張圖和幾張算數的草紙,方才鬆了一口氣。幸虧她懶惰,那些之前用來研究紡織機的現代書籍紙頁還胡亂堆在八公主院落裏,沒拿過來,否則真的要有大麻煩了。
為了掩飾尷尬,齊東珠幹咳兩聲,拖著鞋子走到榻邊兒坐下,拉過錦被蓋住雙腿。
“你這倒是巧思,將錠子增多,紡出的細紗自然也多了。”
“還可以再多點兒。而且這將粗紗紡成細紗,而不是將棉花紡成細紗,這中間還存在著一道工序,我想著能省則省,看看有沒有辦法改善改善。”
康熙抬眼看著她,見她的手指比比畫畫地,腰上的錦被又落在了腿上,沒忍住一把攥住了齊東珠纖長的手指。
她的手比康熙見過的宮中女子的手都粗糙幾分,有著淺淡的冬日渙衣和拿重物留下的淺淡痕跡。
他握得時間久了,手上的溫度層層疊疊透過來,燒到了齊東珠的臉上。她不知怎的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這也罕見,畢竟她是赤身裸體都麵不改色的性格。她蜷縮起手指,低聲埋怨道:
“手有什麽好看。”
“有細紋,你就算是奶母的身份,也不該自己去洗衣做飯。”
齊東珠最討厭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話兒,語氣橫起來:
“帶著繭子和劃痕,才是勞動者的手!”
顯然康熙聽不懂她的梗,齊東珠自己垂眼看了看手心,發現其實痕跡都很淺淡,畢竟她或許在宮裏拿過最重的東西就是菜刀和案板。
現在她大多數衣服也都不是自己洗了。今早她堆積了幾日準備有空去洗的衣服被宮人偷偷拿走洗掉了,這讓齊東珠覺得十分不好意思。
“好吧,頂多算是懶惰的勞動者。”
齊東珠的肩膀塌下來,康熙對她嘟嘟囔囔的話語不明所以,但仍覺得心悸難耐,手指將她的手握得更緊了些。
“你這紡織機,可需要朕著工部改良?”
齊東珠抬眼看著他,心想這難道是康熙給她開出的條件的一部分。
“你若想自己做,也好,朕著官員入宮幫你便是了。隻不過官員不得擅自出入內宮,你若見官員,要去乾清宮見。”
齊東珠打了個寒噤,心想那還是有點兒太挑戰社恐的接受程度了。若是每日和官員探討機械構造,她是不知道工部官員水平如何,但想來也不至於全是水貨。
如果不全是水貨,齊東珠這個徹徹底底的水貨就會暴露無遺,怎麽想出這個點子,恐怕有點兒難以解釋。
但是齊東珠又難以抗拒加快進度的誘惑。畢竟她閉門造車耽誤的時日也不是一日兩日,這幾天她已經動了心思,讓比格阿哥幫她算一些尺寸了,畢竟比格阿哥被康熙下令教導薩摩耶和裕親王之子保泰,數學應該比齊東珠好點兒。
“若是工部官員幫我,需要讓利給國庫嗎?”
康熙聞言笑了,說道:
“你想用它獲利不成?看不出來你還有這等心思。”
“也不是,”齊東珠眨著眼睛,目光澄澈:
“若是改良好了,絲線和布匹的價格都會降下來,棉花的價格會上漲。效率翻了幾十倍,日後棉布產業結構都會發生變化,我想借此機會,辦一些善堂和工廠,收容女子。”
而後,她又輕聲贅述道:
“小腳女人做不了女工,他們的父兄見小腳所得不如讓女子放足做工,女子的境遇會好些。”
康熙聽聞她這樣說,心中反倒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安定感。齊東珠這個人是不會變的,十年前如此,十年後也是如此。康熙或許在一些苦行者身上見到過所謂博愛,但齊東珠還不相同。
她從來不自比聖賢,不會為了所謂功績和大局慷他人之慨,也不大肆宣揚,無論做了什麽,成為什麽,仍然覺得自己無足輕重,泯然於百姓與塵泥之間。她的對旁人的好是一種溫柔的本能,讓人不自覺沉溺其中,喉中幹咳。
她是不會變的。若是被她這樣的人愛上,哪怕是被她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她都會念你一輩子。
康熙渴望這些。
“朕也曾下令取締女子纏足。”
不知道抱著什麽心思,康熙提及了舊事:
“真是越大越沒規矩,母妃等他許久,盼他用膳,哪兒輪得到他四處招搖,惹母妃傷心!”
眼看著比格阿哥的脾氣上來了,齊東珠連忙捋了捋毛,哄道:
“沒傷心,沒傷心,不要說這麽重的話兒。”
說完,她給閻進包了許多點心,要他送去給八阿哥小院裏的奴婢分吃。閻進是八阿哥的近侍,年歲也不大,看著就十二三歲,齊東珠還怪心疼他鎮日要跟著一個經曆過分旺盛的薩摩耶在宮裏上躥下跳地畫地圖,看著人都跑得精瘦。
瞧瞧四阿哥的侍從蘇培盛,比閻進大幾歲,臉上還有肉呢。
自己在齊東珠麵前發了火兒,比格阿哥也是不樂見的,連忙補救道:
“嬤嬤,左右離晚膳還有小半個時辰,我們等等八弟便是了。”
“你餓不餓?”
齊東珠摸了摸他的小肚子,比格阿哥難得有些扭捏,躲閃了一下,但還是將肚子送到齊東珠手底下,任由她摸。
畢竟到了他這個年紀,也該知禮了,這樣被長輩摸肚子的孩子舉動,若是被旁人看了,定然是要被嘲笑的。可是比格阿哥又莫名貪戀齊東珠掌心的溫度和她溫柔的神色,舍不得躲。
他就是莫名知道,齊東珠是唯一一個真心關心他餓不餓,拿他當幼崽,還會溫柔摸摸他肚子的人。他舍不得這個。
而齊東珠此刻腦子裏想的是以前比格肚子上肥肥軟軟的小肚子都消下去了,她媽眼看人瘦,總覺得孩子少吃了許多。
“今晚多加一碗飯。”
她用嬤嬤的威嚴吩咐道,比格阿哥也隻能點頭應是。
又過了兩刻鍾,薩摩耶阿哥肅著小毛臉兒風風火火地進了景仁宮,頭一句話兒便是問道:
“今日太子來了?嬤嬤如何了?”
“你整日不回宮,此刻倒想起關心嬤嬤?”
比格阿哥臉色不好看,但餘光看到齊東珠,終究軟了聲音:
“去換套衣服,淨手用膳。”
薩摩耶阿哥看了一眼齊東珠,最終隻低聲應是,便去換了一身兒常服。宮中規矩多,有些講究的宮妃一日要換三五件衣服,應對不同場合。他們這些皇子上午進學和下午騎射也是要換過衣物的。此刻風塵仆仆地回來,確實應該換衣。
看薩摩耶走了,齊東珠才揪了一下比格阿哥的大耳朵,小聲說:
“你弟怎麽不笑了?你不要凶他啦。”
第137章 海魚
◎“還得喝過酒,才能和朕共處一室?朕怎麽不知齊妃竟如此心不甘情不願。”◎
看到薩摩耶不笑, 齊東珠當然是擔憂的。往日這個小薩摩耶回來雖然是一副我在外麵鬼混好久的風塵仆仆的模樣,但總對齊東珠笑嗬嗬的,今日進門沒有笑容, 齊東珠實在不適應。
比格阿哥不懂齊東珠為何會說薩摩耶阿哥不笑了,其實八弟並不常笑, 隻是天生唇角生得微微上挑, 看上去和氣罷了。他哪兒知道齊東珠眼裏薩摩耶就是一直在咧著嘴笑,隻能忍氣吞聲, 連連討饒道:
“知道了知道了,不惹他了。”
薩摩耶理了理毛, 出來吃飯, 又對齊東珠掛上了笑容,齊東珠才安心下來。景仁宮的八仙桌不小, 八公主增高的寶寶椅在齊東珠旁邊, 菜一道道端了上來, 比格阿哥看著桌上比小臂還長的黃魚, 問道:
“嬤嬤, 這是海魚麽?”
薩摩耶正準備下筷子, 聽到這話兒動作一頓,齊東珠還沒反應過來, 愣愣說:
“是, 今早送來了好多條海魚, 說是膠東來的,被海水養著, 送到京城來。”
齊東珠一邊說著, 心裏又對這耗費甚多的不必要奢靡撇起了嘴, 可這時門外傳來駁雜的腳步聲, 一道尖銳的聲音刺入耳膜:
“皇上駕到——”
景仁宮裏沒人想到康熙今日仍會來景仁宮,一時所有人臉色都不太好看,包括被聲音嚇到,往齊東珠懷裏鑽的小狸花兒。齊東珠半是尷尬半是煩躁,臉色都紅起來,抬眼便見康熙踏入殿中,對起身行禮的比格阿哥和薩摩耶阿哥說道:
“免禮。”
康熙眼色晶亮,看著齊東珠說道:
“朕陪你一道用膳。”
康熙那雙黝黑的筒子望過來,昨日被強行埋葬的記憶開始猛烈地攻擊齊東珠。她漲紅了臉,過了幾息才尷尬地擠出一個字兒來:
“坐。”
朝向門的方向應當是主位,齊東珠不是山東人,不講究這些,八仙桌又大,她和幼崽時常隻占一邊兒吃飯,主位一直空著,康熙倒也沒去坐,而是坐在了齊東珠身旁,原本薩摩耶阿哥的位置上。他目光掃過,殿外的奴才便知機地帶了帶門兒,這讓本來想尋由頭拖弟帶妹撤退的比格阿哥也被封印在了原處。
“你們坐下,朕在景仁宮,不必拘禮,一切按原樣行事。”
康熙看著比格阿哥和薩摩耶阿哥,淡淡說道。他說完,也不看小心落座的兩個皇子,而是對齊東珠說道:
“這魚的做法兒倒是特別。”
“是…川渝那邊兒的做法兒。先炭火烤過,再放在紅油料湯裏煮。”
齊東珠說道,心中慶幸康熙沒對這些明顯她難以接觸到的東西追根究底,而是率先動了筷子。
皇帝落了筷子的菜,旁人便是不該去動的,若是動也隻能是皇帝賞下的才行。齊東珠可不知道這個,就算知道也不會在乎,她隻看到自己的幼崽沒動這新菜。她尋思這海魚就算在紫禁城裏恐怕也不常見,反正她入宮十年,還是頭一回兒見,這倆幼崽不懂筷子,下次吃也不知道是啥時候了,便自己下了筷子,給比格阿哥和薩摩耶阿哥各夾了一大塊兒黃魚,然後又挑了魚腹細膩點兒的肉,塞給小狸花兒。
大概是小貓喜腥氣,無論是炸帶魚、紅燒的海魚還是川味烤魚,小狸花兒都很愛吃,齊東珠看她吃得滿足,自己也就著烤魚、羊腿和羊湯下了兩碗飯。
康熙看著齊東珠,也學著她的模樣,給小狸花兒夾了一筷子魚肉。小狸花兒順著筷子看到他,甜甜地說了一聲:
“兒臣謝皇阿瑪。”
這當然是比格阿哥教的。三歲女孩聲音甜軟,康熙心裏也喜歡得緊,過了片刻,又給齊東珠夾了一筷子。
齊東珠看了他一眼,被他黑亮的鳳目捉個正著,連忙避開,將魚肉吃了。烤魚下麵齊東珠墊了好多配菜,有她自己做的豆花兒豆皮兒,木耳筍片兒,還有新鮮的海帶苗和嫩白菜。齊東珠怕菜煮過了,便給幾個幼崽和自己都盛了一碗,末了頓了頓,也給康熙盛了一碗。
“景仁宮飯菜粗鄙,恐怕比不上皇上禦膳。”
她暗示康熙明天別來了,不僅她的幼崽吃得愈發沉默,她還怕禦膳房那邊兒對她有微詞。
德妃烏雅氏家裏好像正是禦膳房主管,康熙整日在景仁宮蹭飯,還不知道禦膳房的廚師會不會覺得工作不好做。
“朕覺得很好。”
康熙淡淡道,他這麽說齊東珠也沒法答話兒。比格阿哥和薩摩耶阿哥一直垂頭用膳,用完了膳便在康熙沉默但有壓力的注視下,抱著仍然對齊東珠的懷抱有貪戀的小狸花兒安靜地退下了。
宮人收斂了餐具,齊東珠握著上來的餐後茶水,腳趾又開始施工,問道:
“今日沒有甜酒嗎?”
康熙覺得又氣又想笑,故意繃著臉說道:
“還得喝過酒,才能和朕共處一室?朕怎麽不知齊妃竟如此心不甘情不願。”
齊東珠不怕他,尷尬地咧了咧嘴。共赴巫山的人感覺似乎是比往日親近些,齊東珠這回兒不再抗拒他的存在,放下茶水轉入內殿,想去洗漱後換身幹淨外衣。
等齊東珠拖著有點兒潮濕的頭發踏入內殿時,正看到康熙手裏拿著齊東珠擱在床頭,準備今晚再研究研究的紡織機圖紙,凝神細看。
齊東珠心裏咯噔一聲,心裏敲起鼓來。而後見康熙手裏隻有那張圖和幾張算數的草紙,方才鬆了一口氣。幸虧她懶惰,那些之前用來研究紡織機的現代書籍紙頁還胡亂堆在八公主院落裏,沒拿過來,否則真的要有大麻煩了。
為了掩飾尷尬,齊東珠幹咳兩聲,拖著鞋子走到榻邊兒坐下,拉過錦被蓋住雙腿。
“你這倒是巧思,將錠子增多,紡出的細紗自然也多了。”
“還可以再多點兒。而且這將粗紗紡成細紗,而不是將棉花紡成細紗,這中間還存在著一道工序,我想著能省則省,看看有沒有辦法改善改善。”
康熙抬眼看著她,見她的手指比比畫畫地,腰上的錦被又落在了腿上,沒忍住一把攥住了齊東珠纖長的手指。
她的手比康熙見過的宮中女子的手都粗糙幾分,有著淺淡的冬日渙衣和拿重物留下的淺淡痕跡。
他握得時間久了,手上的溫度層層疊疊透過來,燒到了齊東珠的臉上。她不知怎的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這也罕見,畢竟她是赤身裸體都麵不改色的性格。她蜷縮起手指,低聲埋怨道:
“手有什麽好看。”
“有細紋,你就算是奶母的身份,也不該自己去洗衣做飯。”
齊東珠最討厭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話兒,語氣橫起來:
“帶著繭子和劃痕,才是勞動者的手!”
顯然康熙聽不懂她的梗,齊東珠自己垂眼看了看手心,發現其實痕跡都很淺淡,畢竟她或許在宮裏拿過最重的東西就是菜刀和案板。
現在她大多數衣服也都不是自己洗了。今早她堆積了幾日準備有空去洗的衣服被宮人偷偷拿走洗掉了,這讓齊東珠覺得十分不好意思。
“好吧,頂多算是懶惰的勞動者。”
齊東珠的肩膀塌下來,康熙對她嘟嘟囔囔的話語不明所以,但仍覺得心悸難耐,手指將她的手握得更緊了些。
“你這紡織機,可需要朕著工部改良?”
齊東珠抬眼看著他,心想這難道是康熙給她開出的條件的一部分。
“你若想自己做,也好,朕著官員入宮幫你便是了。隻不過官員不得擅自出入內宮,你若見官員,要去乾清宮見。”
齊東珠打了個寒噤,心想那還是有點兒太挑戰社恐的接受程度了。若是每日和官員探討機械構造,她是不知道工部官員水平如何,但想來也不至於全是水貨。
如果不全是水貨,齊東珠這個徹徹底底的水貨就會暴露無遺,怎麽想出這個點子,恐怕有點兒難以解釋。
但是齊東珠又難以抗拒加快進度的誘惑。畢竟她閉門造車耽誤的時日也不是一日兩日,這幾天她已經動了心思,讓比格阿哥幫她算一些尺寸了,畢竟比格阿哥被康熙下令教導薩摩耶和裕親王之子保泰,數學應該比齊東珠好點兒。
“若是工部官員幫我,需要讓利給國庫嗎?”
康熙聞言笑了,說道:
“你想用它獲利不成?看不出來你還有這等心思。”
“也不是,”齊東珠眨著眼睛,目光澄澈:
“若是改良好了,絲線和布匹的價格都會降下來,棉花的價格會上漲。效率翻了幾十倍,日後棉布產業結構都會發生變化,我想借此機會,辦一些善堂和工廠,收容女子。”
而後,她又輕聲贅述道:
“小腳女人做不了女工,他們的父兄見小腳所得不如讓女子放足做工,女子的境遇會好些。”
康熙聽聞她這樣說,心中反倒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安定感。齊東珠這個人是不會變的,十年前如此,十年後也是如此。康熙或許在一些苦行者身上見到過所謂博愛,但齊東珠還不相同。
她從來不自比聖賢,不會為了所謂功績和大局慷他人之慨,也不大肆宣揚,無論做了什麽,成為什麽,仍然覺得自己無足輕重,泯然於百姓與塵泥之間。她的對旁人的好是一種溫柔的本能,讓人不自覺沉溺其中,喉中幹咳。
她是不會變的。若是被她這樣的人愛上,哪怕是被她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她都會念你一輩子。
康熙渴望這些。
“朕也曾下令取締女子纏足。”
不知道抱著什麽心思,康熙提及了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