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聖人道,“你今日的詩做得很好,去樓下看了盛景,明日再做兩首詩給吾看看。還有你提議的改革之事,朕覺得可行,隻是細節還需略作斟酌……”
他不知不覺換了稱呼,但頭疼實在難忍,停了片刻,便不說了,揮揮手,讓鬱行安退下。
鬱行安慢慢地退下去,出了紫雲樓。
撲麵而來的是繁華的盛世氣息,淵河像一條一望無際的玉帶,從閬都的南麵蜿蜒而過。
河畔立起了無數的帷幕,人流如織,摩肩擦踵。
鬱行安立了片刻,隨從牽來馬,問他要去何處。
他問:“鬱家可在河畔有位置?”
隨從笑道:“有,都布置好了!郎君是要去尋四娘?”
鬱行安點頭,隨從便牽馬帶他去。
一路亭台樓閣無數,許多達官貴人在此設宴歡飲。一些人看見他,便遣人來問:“鬱翰林,前幾日給你發了請柬,可要進去坐坐?”
他逐一推辭。
他才來閬都不久,但或許是由於聖人看重他,在二十幾天以前,他就開始收到上巳節的請柬。
截至昨日,他一共收到了九十二張來自不同人家的請柬。
他不想去,肖公聽聞此事後,笑道:“你風頭竟這麽盛,比今年的新科狀元收到的請柬還多!我勸你最好是去瞧一瞧。閬都的上巳節,可是小娘子和小郎君的相看盛會。你去各家轉一轉,被娘子們評鑒一番,說不定能選回一個心儀的妻子。”
“郎君,到了。”隨從停下腳步。
鬱行安抬眸,看見自家占了一處草坪,設了帳幕,但帳幕中隻有幾個侍女,鬱四娘並不在裏麵。
他轉頭四顧,很快被東麵一處誇張的場景攫取了注意力。
無數人潮向著那個方向湧去,有人喊著:“蘇三娘來了,她今日騎馬!”
這些人有穿粗布衣裳的,但更多的是衣衫華麗的郎君。他們手上拿著牡丹、芍藥、香草、柳枝,一路朝那個地方擠去。
人太多了,他們隻能擠,但擠得不亦樂乎。
鬱行安騎著馬,所在的地勢又高,視野極好。
他看見有人紅著臉和蘇綰綰搭話,有人親吻她的馬的尾巴再偷偷溜走,有人遞給她牡丹、芍藥、香草、柳枝。
甚至還有送一束薺菜花的。
蘇綰綰並不理會這些郎君,偶爾會接過某個小娘子贈送的花草,對小娘子微笑致謝。
每當此時,她周圍的人群就會輕微騷動。
她騎著馬,小心地不踩踏到人流,慢慢靠近蘇家帳幕,隨後下馬進去。
蘇家的帳幕圍了三麵,但朝著淵河的那一麵是敞開的——否則無法賞景。
鬱行安看不見帳幕內的場景了,他想著騷亂應該到此為止,便看見郎君們擁擠喧嘶,說了什麽話。
很快,許多人家的仆人撐來竹筏。這些竹筏連成一片,像是傾倒在淵河的顏料。
許多郎君上了竹筏,他們親自撐一根長篙,動作很不熟練。
鬱行安視線定住,心中有了預感。
果然,當這些竹筏順著淵河河水,漂到蘇家帳幕附近時,不約而同地翻了。
第8章 風大
鬱行安望著那些假裝不熟水性、卻故意在蘇家帳幕前撲騰的郎君們,陷入長久的寂靜。
他想起了自己騎馬過街時,曾被扔過的花朵。
他時常偶遇的,彈奏各種樂器的小娘子、摔倒的小娘子、尋不到東西的小娘子……
他忽然意識到,由於禮教的束縛,小娘子比郎君們收斂許多。
他正沉思著,鬱四娘拿著一束蔫巴巴的薺菜花,在幾個侍女的簇擁下,滿頭大汗地回來。
“四妹。”鬱行安看見她,“你去了何處?”
鬱四娘道:“我去給蘇三娘送花了……”
鬱行安的視線落在她手中的薺菜花上。鬱四娘太矮了,她的這束花已經被人潮擠得沒了鮮花的模樣。
鬱行安陷入緘默,良久後,他對隨從道:“去尋執金吾,讓他加派人手,別讓人被踩死了,尤其照看個子矮的、年紀小的、身體弱的,還有摔倒在地的。”
隨從應是,前去傳話。鬱行安看了一眼在河水假意撲騰的郎君們,沒有再開口。
鬱四娘在他身旁站了半晌,巴巴地解釋道:“我見大家那樣熱烈地湧過去,不知為何,我忽然也想送花……二兄,你別不高興,我也給你留了一束薺菜花。”
“我沒有不高興。”
“哦。”鬱四娘應了一聲,不知道說什麽了。
鬱行安望著水波裏躍動的日光,過了一會兒,見她還站在身旁,便示意她進帳幕裏坐。
又見侍女給她擦汗。
他等待她臉上的汗水被擦幹淨,才問道:“為何喜歡蘇三娘?還擠在人堆裏給她送花?你不是見過她麽?”
上回在金鳥寺山腳下,她小聲嘟囔的幾句話,鬱行安沒有問。
如今,他意識到,四妹含糊說出那些話,也許是期待他詢問的。
鬱四娘聽了他的問話,雙眸果然微微亮起:“阿兄,我覺得蘇三娘很美!”
“嗯。”
鬱四娘似乎看出他的心思,解釋道:“阿兄,不是你想的那個意思。我是說,她會很認真地看我的眼睛。”
“看你的眼睛?”鬱行安望向她的眼睛。
“是啊,阿兄。”鬱四娘勇敢地跟他對視,“在河西道的時候,堂姊妹們都有各自的閨中密友,不怎麽和我說話……我隨你來了閬都,你也很少問我的事情。阿兄,方才你先看了我手裏的薺菜花,隨後看了河水裏的郎君,再看水波,再看侍女給我擦汗的帕子……”
鬱行安明白她的意思了。
他安靜地望著她的眼睛,等待她進行總結。
鬱四娘並沒有總結出什麽來,她磕絆了一會兒,說道:“我初見她時提了粱知周,回去後,乳母告訴我提他不對。但蘇三娘當時並沒有生我的氣,還很美地看著我,我很喜歡。方才她接了幾個小娘子贈的香草,也看著那些小娘子道謝。我很喜歡她看人的模樣,我想,難怪許多人都說她很美……”
鬱四娘的詞匯匱乏在此時展露無遺。
鬱行安忽然想詢問她讀書的事,但難得此時氣氛正好。
他又想起來自己那日在肖家讀過的文章,雖是議論算學的,但筆力深厚,可見蘇三娘才學不淺。
他道:“你說得很好。前段時日蘇家送來一些禮物,你可收到了?”
“收到了。”鬱四娘道,“一些筆墨紙硯,還有閬都的一些小玩意兒。阿兄,裏麵那支筆是贈你的。”
鬱行安頷首,說道:“可見蘇三娘也是喜歡你的。你若想親近她,倒也不必擠這人潮,我幫你投了帖子去拜會,可好?”
鬱四娘雙眸睜大,隨後慢慢抓住裙上的褶皺:“當然好。隻是阿兄,我去了蘇家,和她聊什麽呢?我上回聊的話題,乳母就說我聊得不對。”
“蘇三娘是有才之人。”鬱行安微微一笑,“你和她多聊學問,再帶上幾卷珍本,她必會歡喜。”
有才的、被猜到愛珍本的蘇綰綰,無言地看著淵河裏撲騰的郎君。
她看了一會兒,抬頭望天,隨後讓侍女拿來一個帷帽,打算戴上去。
“你戴這勞什子做什麽?”蘇敬禾在一旁看見,納罕道,“自壽和年間起,閬都的小娘子們都不戴它了,你今日竟還特地備了。”
“我打算去尋親近的幾家小娘子說說話。”蘇綰綰道,“今日風好大,吹得我臉疼。”
蘇敬禾聽她臉疼,便不攔了,又吩咐侍女們好生跟著她。
淵河畔的帳幕連成一片,遮天蔽日,尚書省左仆射崔宏舟坐在一處高亭中,被眾人簇擁,聽著水聲潺潺和絲竹之聲。
他不耐煩這些酬酢,老實說,這麽多人奉承他,也就吳仁道的奉承還算讓他歡喜。吳仁道可真會奉承人啊。
崔宏舟隨意地想著,視線投到亭外,看見一個小娘子頭戴帷帽,穿越人潮而去。
他拿著酒盞的手,一下子就停住了。
第9章 翻雪
吳仁道見崔宏舟麵色有異,湊上去笑道:“崔仆射在看什麽?——是那個戴帷帽的小娘子麽?”
崔宏舟道:“正是。我有心求娶,這戶人家卻不肯應,也不知他們要將這小娘子許給何人。”
吳仁道沒有認出蘇綰綰,他沉吟片刻,說道:
“這人家不肯應,想來是要將小娘子嫁入高門的。可崔仆射您的權勢已如此炙手可熱,比您更高的門第,恐怕也沒有幾家。”
“我也是如此作想。”崔宏舟道,“可那最高的門第,病怏怏的,也不知有幾年活頭。”
這話有些犯忌諱,吳仁道不敢接,笑道:“您若一心要求娶,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哦?”
吳仁道猶豫須臾,說道:“這樣年輕的小娘子,都是春心萌動之時。您若多救她幾次,她必將您視作命中的大英雄了。
“到時候,小娘子在家中一鬧,她父母必怕鬧出事故。您門第又好,人又出眾,又誠心求娶,那家人如何不應?”
崔宏舟心思飛轉,領會了他的意思。他含笑拍了拍吳仁道的肩膀,朝他舉起杯盞:“還是樂山知曉為我解憂。”
樂山是吳仁道的字。
吳仁道連忙敬他一杯,笑道:“哪裏哪裏,這皆是下官本分。”
日頭偏西,娘子和郎君們騎馬離去。李白桃紅,煙柳成蔭,交織成一幅雅致詩意的閬都春日圖。
“扶枝,怎還不走?”相熟的小娘子們問她。
“你們先去。”蘇綰綰道,“我隨後再走。”
小娘子們都知她是不想再引起騷亂,皆是嬉笑幾句,又和她開了玩笑,方才慢慢離開。
蘇敬禾在蘇綰綰身旁陪她:“扶枝,倒也不必等這麽晚。雖說閬都解了宵禁,但回去路上天都黑了,有什麽意思?”
蘇綰綰坐在自己帳幕裏,河水裏撲騰的郎君們早已走了。她道:“今日擠過來的人太多了,我出門之前,沒想到會有這麽多人。”
他不知不覺換了稱呼,但頭疼實在難忍,停了片刻,便不說了,揮揮手,讓鬱行安退下。
鬱行安慢慢地退下去,出了紫雲樓。
撲麵而來的是繁華的盛世氣息,淵河像一條一望無際的玉帶,從閬都的南麵蜿蜒而過。
河畔立起了無數的帷幕,人流如織,摩肩擦踵。
鬱行安立了片刻,隨從牽來馬,問他要去何處。
他問:“鬱家可在河畔有位置?”
隨從笑道:“有,都布置好了!郎君是要去尋四娘?”
鬱行安點頭,隨從便牽馬帶他去。
一路亭台樓閣無數,許多達官貴人在此設宴歡飲。一些人看見他,便遣人來問:“鬱翰林,前幾日給你發了請柬,可要進去坐坐?”
他逐一推辭。
他才來閬都不久,但或許是由於聖人看重他,在二十幾天以前,他就開始收到上巳節的請柬。
截至昨日,他一共收到了九十二張來自不同人家的請柬。
他不想去,肖公聽聞此事後,笑道:“你風頭竟這麽盛,比今年的新科狀元收到的請柬還多!我勸你最好是去瞧一瞧。閬都的上巳節,可是小娘子和小郎君的相看盛會。你去各家轉一轉,被娘子們評鑒一番,說不定能選回一個心儀的妻子。”
“郎君,到了。”隨從停下腳步。
鬱行安抬眸,看見自家占了一處草坪,設了帳幕,但帳幕中隻有幾個侍女,鬱四娘並不在裏麵。
他轉頭四顧,很快被東麵一處誇張的場景攫取了注意力。
無數人潮向著那個方向湧去,有人喊著:“蘇三娘來了,她今日騎馬!”
這些人有穿粗布衣裳的,但更多的是衣衫華麗的郎君。他們手上拿著牡丹、芍藥、香草、柳枝,一路朝那個地方擠去。
人太多了,他們隻能擠,但擠得不亦樂乎。
鬱行安騎著馬,所在的地勢又高,視野極好。
他看見有人紅著臉和蘇綰綰搭話,有人親吻她的馬的尾巴再偷偷溜走,有人遞給她牡丹、芍藥、香草、柳枝。
甚至還有送一束薺菜花的。
蘇綰綰並不理會這些郎君,偶爾會接過某個小娘子贈送的花草,對小娘子微笑致謝。
每當此時,她周圍的人群就會輕微騷動。
她騎著馬,小心地不踩踏到人流,慢慢靠近蘇家帳幕,隨後下馬進去。
蘇家的帳幕圍了三麵,但朝著淵河的那一麵是敞開的——否則無法賞景。
鬱行安看不見帳幕內的場景了,他想著騷亂應該到此為止,便看見郎君們擁擠喧嘶,說了什麽話。
很快,許多人家的仆人撐來竹筏。這些竹筏連成一片,像是傾倒在淵河的顏料。
許多郎君上了竹筏,他們親自撐一根長篙,動作很不熟練。
鬱行安視線定住,心中有了預感。
果然,當這些竹筏順著淵河河水,漂到蘇家帳幕附近時,不約而同地翻了。
第8章 風大
鬱行安望著那些假裝不熟水性、卻故意在蘇家帳幕前撲騰的郎君們,陷入長久的寂靜。
他想起了自己騎馬過街時,曾被扔過的花朵。
他時常偶遇的,彈奏各種樂器的小娘子、摔倒的小娘子、尋不到東西的小娘子……
他忽然意識到,由於禮教的束縛,小娘子比郎君們收斂許多。
他正沉思著,鬱四娘拿著一束蔫巴巴的薺菜花,在幾個侍女的簇擁下,滿頭大汗地回來。
“四妹。”鬱行安看見她,“你去了何處?”
鬱四娘道:“我去給蘇三娘送花了……”
鬱行安的視線落在她手中的薺菜花上。鬱四娘太矮了,她的這束花已經被人潮擠得沒了鮮花的模樣。
鬱行安陷入緘默,良久後,他對隨從道:“去尋執金吾,讓他加派人手,別讓人被踩死了,尤其照看個子矮的、年紀小的、身體弱的,還有摔倒在地的。”
隨從應是,前去傳話。鬱行安看了一眼在河水假意撲騰的郎君們,沒有再開口。
鬱四娘在他身旁站了半晌,巴巴地解釋道:“我見大家那樣熱烈地湧過去,不知為何,我忽然也想送花……二兄,你別不高興,我也給你留了一束薺菜花。”
“我沒有不高興。”
“哦。”鬱四娘應了一聲,不知道說什麽了。
鬱行安望著水波裏躍動的日光,過了一會兒,見她還站在身旁,便示意她進帳幕裏坐。
又見侍女給她擦汗。
他等待她臉上的汗水被擦幹淨,才問道:“為何喜歡蘇三娘?還擠在人堆裏給她送花?你不是見過她麽?”
上回在金鳥寺山腳下,她小聲嘟囔的幾句話,鬱行安沒有問。
如今,他意識到,四妹含糊說出那些話,也許是期待他詢問的。
鬱四娘聽了他的問話,雙眸果然微微亮起:“阿兄,我覺得蘇三娘很美!”
“嗯。”
鬱四娘似乎看出他的心思,解釋道:“阿兄,不是你想的那個意思。我是說,她會很認真地看我的眼睛。”
“看你的眼睛?”鬱行安望向她的眼睛。
“是啊,阿兄。”鬱四娘勇敢地跟他對視,“在河西道的時候,堂姊妹們都有各自的閨中密友,不怎麽和我說話……我隨你來了閬都,你也很少問我的事情。阿兄,方才你先看了我手裏的薺菜花,隨後看了河水裏的郎君,再看水波,再看侍女給我擦汗的帕子……”
鬱行安明白她的意思了。
他安靜地望著她的眼睛,等待她進行總結。
鬱四娘並沒有總結出什麽來,她磕絆了一會兒,說道:“我初見她時提了粱知周,回去後,乳母告訴我提他不對。但蘇三娘當時並沒有生我的氣,還很美地看著我,我很喜歡。方才她接了幾個小娘子贈的香草,也看著那些小娘子道謝。我很喜歡她看人的模樣,我想,難怪許多人都說她很美……”
鬱四娘的詞匯匱乏在此時展露無遺。
鬱行安忽然想詢問她讀書的事,但難得此時氣氛正好。
他又想起來自己那日在肖家讀過的文章,雖是議論算學的,但筆力深厚,可見蘇三娘才學不淺。
他道:“你說得很好。前段時日蘇家送來一些禮物,你可收到了?”
“收到了。”鬱四娘道,“一些筆墨紙硯,還有閬都的一些小玩意兒。阿兄,裏麵那支筆是贈你的。”
鬱行安頷首,說道:“可見蘇三娘也是喜歡你的。你若想親近她,倒也不必擠這人潮,我幫你投了帖子去拜會,可好?”
鬱四娘雙眸睜大,隨後慢慢抓住裙上的褶皺:“當然好。隻是阿兄,我去了蘇家,和她聊什麽呢?我上回聊的話題,乳母就說我聊得不對。”
“蘇三娘是有才之人。”鬱行安微微一笑,“你和她多聊學問,再帶上幾卷珍本,她必會歡喜。”
有才的、被猜到愛珍本的蘇綰綰,無言地看著淵河裏撲騰的郎君。
她看了一會兒,抬頭望天,隨後讓侍女拿來一個帷帽,打算戴上去。
“你戴這勞什子做什麽?”蘇敬禾在一旁看見,納罕道,“自壽和年間起,閬都的小娘子們都不戴它了,你今日竟還特地備了。”
“我打算去尋親近的幾家小娘子說說話。”蘇綰綰道,“今日風好大,吹得我臉疼。”
蘇敬禾聽她臉疼,便不攔了,又吩咐侍女們好生跟著她。
淵河畔的帳幕連成一片,遮天蔽日,尚書省左仆射崔宏舟坐在一處高亭中,被眾人簇擁,聽著水聲潺潺和絲竹之聲。
他不耐煩這些酬酢,老實說,這麽多人奉承他,也就吳仁道的奉承還算讓他歡喜。吳仁道可真會奉承人啊。
崔宏舟隨意地想著,視線投到亭外,看見一個小娘子頭戴帷帽,穿越人潮而去。
他拿著酒盞的手,一下子就停住了。
第9章 翻雪
吳仁道見崔宏舟麵色有異,湊上去笑道:“崔仆射在看什麽?——是那個戴帷帽的小娘子麽?”
崔宏舟道:“正是。我有心求娶,這戶人家卻不肯應,也不知他們要將這小娘子許給何人。”
吳仁道沒有認出蘇綰綰,他沉吟片刻,說道:
“這人家不肯應,想來是要將小娘子嫁入高門的。可崔仆射您的權勢已如此炙手可熱,比您更高的門第,恐怕也沒有幾家。”
“我也是如此作想。”崔宏舟道,“可那最高的門第,病怏怏的,也不知有幾年活頭。”
這話有些犯忌諱,吳仁道不敢接,笑道:“您若一心要求娶,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哦?”
吳仁道猶豫須臾,說道:“這樣年輕的小娘子,都是春心萌動之時。您若多救她幾次,她必將您視作命中的大英雄了。
“到時候,小娘子在家中一鬧,她父母必怕鬧出事故。您門第又好,人又出眾,又誠心求娶,那家人如何不應?”
崔宏舟心思飛轉,領會了他的意思。他含笑拍了拍吳仁道的肩膀,朝他舉起杯盞:“還是樂山知曉為我解憂。”
樂山是吳仁道的字。
吳仁道連忙敬他一杯,笑道:“哪裏哪裏,這皆是下官本分。”
日頭偏西,娘子和郎君們騎馬離去。李白桃紅,煙柳成蔭,交織成一幅雅致詩意的閬都春日圖。
“扶枝,怎還不走?”相熟的小娘子們問她。
“你們先去。”蘇綰綰道,“我隨後再走。”
小娘子們都知她是不想再引起騷亂,皆是嬉笑幾句,又和她開了玩笑,方才慢慢離開。
蘇敬禾在蘇綰綰身旁陪她:“扶枝,倒也不必等這麽晚。雖說閬都解了宵禁,但回去路上天都黑了,有什麽意思?”
蘇綰綰坐在自己帳幕裏,河水裏撲騰的郎君們早已走了。她道:“今日擠過來的人太多了,我出門之前,沒想到會有這麽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