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回到閬都這天,蘇敬禾聽了蘇太保正和太子議親的事,怒道:“怎可將扶枝嫁給將死之人!”他闖入書房,和蘇太保大吵一架,然後被趕出來。
蘇綰綰站在煙柳樹下等他。
蘇敬禾一出來,看見蘇綰綰,眼眶就紅了。
“阿娘臨終前托我照顧好你。”他撇開腦袋,啞聲道,“我沒有做到。”
蘇綰綰輕聲安慰他,正在這時,一個仆人進來稟道:“鬱家正辦燒尾宴,聽聞郎君回來了,便特特下了帖子。”
燒尾,乃“燒去魚尾,越過龍門”之意。在閬都,倘若有人升了官,便要請聖人、同僚和朋友吃宴席,這頓宴席便叫“燒尾宴”。
蘇敬禾奇道:“我與鬱知製誥很熟麽?”
他看了一眼帖子,沉吟道:“如今他步步高升,又這樣熱情,不好不去。”
蘇敬禾便抹了一把眼睛,打算換衣裳出門,回頭看見蘇綰綰,猶豫著問道:“你要不也出去逛逛?今日難得得閑,你也許久未見鬱四娘了。”
“好。”蘇綰綰道。
……
兩人到了鬱府,門房連忙迎出來,引人入內。
府中十分熱鬧,豪門貴胄往來不絕,可聽各種奉承之聲。
鬱行安已命人上了燒尾——也就是將珍饈美味送進宮裏,請聖人品嚐。
他與眾同僚坐在廳裏,滿耳的恭維之言。他望著窗外尚未開花的綠萼梅樹,手中轉著一個酒盞,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
“郎君。”烏辰上前,在他耳邊小聲道,“蘇二郎被請過來了。”
鬱行安“嗯”了一聲,沒太大反應。
烏辰:“蘇三娘也來了。”
鬱行安轉酒盞的手停了,眾人看見他抬起眼睛,又是一番讚譽。
蘇敬禾被引進廳堂,鬱行安和他寒暄半日,尋了個借口暫時離席,他過了垂花門,穿過長直的廊廡,果然看見蘇綰綰被人帶到後宅,正和鬱四娘說話。
他等了一會兒,見兩人帶著侍女轉過假山。他駐足片刻,叫了一個侍女過來,輕聲吩咐幾句。
不一會兒,鬱四娘被侍女急匆匆地叫走了。
他轉過假山,看見蘇綰綰正站在假山旁,望著太陽發怔。
蘇綰綰聽見腳步聲,側頭一看,見他朝她走來。
她望太陽望得太久,雙眸有輕微的灼燒感,眼前有細碎的光斑晃動。眨一眨眼睛,這光斑消失了,他已經到了近前。
侍女們道:“小娘子……”
蘇綰綰揮揮手,讓侍女們退遠了。
兩人距離三步遠,凝望著對方,誰也沒說話。
“你……”
“我……”
他們同時開口,發了一個音,又齊齊停下。
蘇綰綰道:“你先說。”
鬱行安頓了頓,望著她,溫和詢問:
“我聽聞你將被聘為太子妃。
“你可是心甘情願?”
第32章 金鳥
——你可是心甘情願?
蘇綰綰心中回味著這句話,她抬眼看向鬱行安,微笑著反問道:“你有良策?”
“嗯。”鬱行安凝望她,“我會解決此事。”
“不要擔心。”他似乎看出她的不安,溫聲道。
蘇綰綰回了蘇府之後,第一次沒了讀書的心情。
她坐在聽竹軒的窗前,看見窗外竹影瀟瀟。
她想起了接住她頭頂落葉的那隻手。
她閉上眼睛,揮去自己的回憶,將自己的視線重新轉回到書卷上。
鬱行安從宮中出來,坐上馬車,去了監牢。
他坐於桌案之後,獄卒滿臉堆笑,給他上了茶。
崔宏舟被另兩個獄卒拖出來,他已經受了刑,一出來,就嚷道:“我是冤枉的,冤枉的……我二弟乃是西南道節度使,誰敢動我?”
鬱行安並沒有碰那茶,他清和地問:“令弟欲謀反麽?”
崔宏舟的眼睛倏然瞪大。監牢不見天日,隻燃了一盞燭台,這燭台置於鬱行安身後,他看不見鬱行安的臉,隻隱約窺見一個腰背挺直的輪廓。
“鬱行安!是你!鬱行安!”崔宏舟嘶聲,“你別給我下套!是你害我!我就說蘇太保一個虛銜,怎有這樣的能力手腕!是你誣陷我刺殺聖人!我何曾做過此事!”
鬱行安抬起眼睫,他的雙眸很平靜,卻帶著冰雪一般難以接近的疏冷。
鬱行安道:“延清二年,你向狄人透露聖人行蹤,致聖人遭刺殺,你救駕有功,得聖人賞賜,次年上任閬東刺史。
“延請六年,你入閬都送節禮,事先得知宮中投毒案,卻隱而不發,二次救駕有功,右遷吏部尚書。
“延清八年……”
“別說了!別說了!”他每說一句,崔宏舟的臉色就蒼白一份,到最後,崔宏舟倉促打斷鬱行安的話,麵容扭曲,飽含恐懼。
崔宏舟:“你是如何查到這些事的!”,
鬱行安:“你殺死的那些人不忍自己蒙冤,死了也要為自己申訴。”
“死人如何會說話!”崔宏舟臉色青白,“你詐我!你裝得光風霽月,實則和我們這些人有何區別!我沒做過這些事,你放我出去!”
他大聲叫嚷,幾近咆哮,見鬱行安不應,猛然往前撲,兩個獄卒兩忙將他緊緊拉住。
“太吵了。”鬱行安沒往他那瞥一眼,隻平和說了這一句。
兩個獄卒連忙塞住了崔宏舟的嘴巴。
鬱行安慢條斯理地撣了撣自己的袖口,站起身。
在經過崔宏舟時,燭火猛然搖曳起來,崔宏舟終於看清鬱行安幹淨的袍角。
他伸手去抓,立刻被獄卒往後拖,他發出不甘心的嗚咽,目送著鬱行安頭也不回地離開。
鬱行安走出天牢,重新望見天日。
他凝望陽光,忽然再度回想在月錦樓見到蘇綰綰的場景。
他摩挲了一下袖口,忽然想到,蘇綰綰贈他的那棵玉雕,該再次擦拭了。
……
“小娘子,襄王殿下到了。”侍女掀開聽竹軒的簾子,對蘇綰綰道。,
蘇綰綰正想說不見,襄王司馬忭已經掀開簾子,邁進小書房。
“扶枝又在讀書啊。”司馬忭坐在她身邊的榻上,姿態放鬆,“我今日本想去東宮探望太子,結果你猜我聽見了什麽?”
蘇綰綰提筆寫百裏嫊布置的課業。
司馬忭不以為意,繼續道:“我見鬱行安從宮中出來,上了馬車,一路去往天牢,那可真是——哎,那些馬屁精怎麽說來著——‘文采風流,少年卿相’啊!我就遣人去打聽,原來聖人今日召他入宮,問了太子的婚事。”
蘇綰綰垂眸看自己寫下的字,陽光懶洋洋照在紙卷上,映出一個個工整的小楷。
司馬忭探頭看了一眼,含笑道:“扶枝的字還是那樣好看,不過鬱行安的為人就不像他的外表那麽瑩徹無瑕了。聖人這樣問他,他竟然回答:‘太子欲娶妻衝喜,乃幸事,若太子殿下借此一掃沉痾痼疾,於國於民皆有利。’扶枝,你是不是以為他會幫你?我見過許多油嘴滑舌的郎君,他們皆像鬱行安這樣,表麵溫柔和氣,背地裏諸多謀算,其卑劣心計令人心驚……”
蘇綰綰筆跡微頓,在墨跡暈開之前,寫出下一個字。
“我知曉了。”她說道,“殿下請回吧,莫要擾我讀書。”
司馬忭又嘟囔了幾句,說讀書並不急在一時。他拿出特意帶來的糕點,蘇綰綰隻讓侍女將他送走了。
蘇綰綰安靜地等待了幾天,卻聽見聖人已經準許了此事,再過半月,禮部便要開始遣媒納采了。
之前隻是幾戶人家知道此事,此時極有權勢的人家都略有耳聞。有人半信半疑,有人暗道可惜,有人覺得蘇綰綰本就該配上這樣烈火烹油的鼎盛。
流言在暗地裏飛竄,過幾日卻不攻自破。
原來聖人忽然命太子重新擇一太子妃。
蘇敬禾大喜,多方打聽,才知道那個擅長煉丹的道士金問仙,偶然聽聞此事,竟露出遲疑之色。聖人多次詢問,他才對聖人說:
“衝喜乃不詳之事,有悖天地正理。太子雖命格貴重,但久病纏身,若是被太子妃的氣運壓製,則會晦氣纏繞,禍及至親……貧道觀那蘇家小娘子,容貌不俗,幼有慧名,乃大氣運之人……”
金問仙雲裏霧裏說了一通,聖人半信半疑,又宣金鳥寺住持入宮。
住持竟也給出相似的結論:“……一個小娘子的氣運本不可能壓住一國太子,隻是太子病入骨髓,虎落平陽尚被犬欺,太子也難以免俗。若執意逆天而行,恐禍及至親,罪過罪過。”
聖人向來信重佛道,又擔心禍及自身,雖然隻有半分相信,但出於謹慎,命禮部將此事擱置。好在未過六禮,知曉的人不多,這件事就如同湖麵落下一個小石子,轉瞬便沒了漣漪。
蘇綰綰心裏的石頭放下,生活重新恢複安寧。這日是十月,按照司天台的測算,是要下初雪的。
蘇綰綰去金鳥寺,打算如過去的每一年那樣,為阿娘帶回山頂的第一捧雪。
侍女道:“小娘子,那幾個人還在後頭跟著。”
蘇綰綰道:“知道了。”
阿娘說,去金鳥寺不要坐轎子,多走走台階,身子才會更好。
蘇綰綰上了金鳥寺的台階,行至半山腰時,一個身著華冠麗服的郎君手握酒壺,搖搖晃晃地走出來。
他看見蘇綰綰,目光一定,衝上前來:“是你!蘇三娘!是你害我妹妹!”
蘇綰綰聽了幾句,才知道這人是杜家長子,上回杜三娘聽了崔宏舟的指使,故意誘使蘇綰綰去往更衣齋,卻不僅沒拿到預定的好處,還牽連進崔宏舟的刺殺案,受了責罰。
“我三妹一個女郎,怎可能謀逆!定然是你唆使的!”他往嘴裏灌了一口酒,準備一口噴到蘇綰綰身前。
蘇綰綰皺眉,往後避開,正打算叫人將此人帶走,一個刀疤男從高高的樹杈躍下,將這人拖走,還對蘇綰綰笑道:
蘇綰綰站在煙柳樹下等他。
蘇敬禾一出來,看見蘇綰綰,眼眶就紅了。
“阿娘臨終前托我照顧好你。”他撇開腦袋,啞聲道,“我沒有做到。”
蘇綰綰輕聲安慰他,正在這時,一個仆人進來稟道:“鬱家正辦燒尾宴,聽聞郎君回來了,便特特下了帖子。”
燒尾,乃“燒去魚尾,越過龍門”之意。在閬都,倘若有人升了官,便要請聖人、同僚和朋友吃宴席,這頓宴席便叫“燒尾宴”。
蘇敬禾奇道:“我與鬱知製誥很熟麽?”
他看了一眼帖子,沉吟道:“如今他步步高升,又這樣熱情,不好不去。”
蘇敬禾便抹了一把眼睛,打算換衣裳出門,回頭看見蘇綰綰,猶豫著問道:“你要不也出去逛逛?今日難得得閑,你也許久未見鬱四娘了。”
“好。”蘇綰綰道。
……
兩人到了鬱府,門房連忙迎出來,引人入內。
府中十分熱鬧,豪門貴胄往來不絕,可聽各種奉承之聲。
鬱行安已命人上了燒尾——也就是將珍饈美味送進宮裏,請聖人品嚐。
他與眾同僚坐在廳裏,滿耳的恭維之言。他望著窗外尚未開花的綠萼梅樹,手中轉著一個酒盞,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
“郎君。”烏辰上前,在他耳邊小聲道,“蘇二郎被請過來了。”
鬱行安“嗯”了一聲,沒太大反應。
烏辰:“蘇三娘也來了。”
鬱行安轉酒盞的手停了,眾人看見他抬起眼睛,又是一番讚譽。
蘇敬禾被引進廳堂,鬱行安和他寒暄半日,尋了個借口暫時離席,他過了垂花門,穿過長直的廊廡,果然看見蘇綰綰被人帶到後宅,正和鬱四娘說話。
他等了一會兒,見兩人帶著侍女轉過假山。他駐足片刻,叫了一個侍女過來,輕聲吩咐幾句。
不一會兒,鬱四娘被侍女急匆匆地叫走了。
他轉過假山,看見蘇綰綰正站在假山旁,望著太陽發怔。
蘇綰綰聽見腳步聲,側頭一看,見他朝她走來。
她望太陽望得太久,雙眸有輕微的灼燒感,眼前有細碎的光斑晃動。眨一眨眼睛,這光斑消失了,他已經到了近前。
侍女們道:“小娘子……”
蘇綰綰揮揮手,讓侍女們退遠了。
兩人距離三步遠,凝望著對方,誰也沒說話。
“你……”
“我……”
他們同時開口,發了一個音,又齊齊停下。
蘇綰綰道:“你先說。”
鬱行安頓了頓,望著她,溫和詢問:
“我聽聞你將被聘為太子妃。
“你可是心甘情願?”
第32章 金鳥
——你可是心甘情願?
蘇綰綰心中回味著這句話,她抬眼看向鬱行安,微笑著反問道:“你有良策?”
“嗯。”鬱行安凝望她,“我會解決此事。”
“不要擔心。”他似乎看出她的不安,溫聲道。
蘇綰綰回了蘇府之後,第一次沒了讀書的心情。
她坐在聽竹軒的窗前,看見窗外竹影瀟瀟。
她想起了接住她頭頂落葉的那隻手。
她閉上眼睛,揮去自己的回憶,將自己的視線重新轉回到書卷上。
鬱行安從宮中出來,坐上馬車,去了監牢。
他坐於桌案之後,獄卒滿臉堆笑,給他上了茶。
崔宏舟被另兩個獄卒拖出來,他已經受了刑,一出來,就嚷道:“我是冤枉的,冤枉的……我二弟乃是西南道節度使,誰敢動我?”
鬱行安並沒有碰那茶,他清和地問:“令弟欲謀反麽?”
崔宏舟的眼睛倏然瞪大。監牢不見天日,隻燃了一盞燭台,這燭台置於鬱行安身後,他看不見鬱行安的臉,隻隱約窺見一個腰背挺直的輪廓。
“鬱行安!是你!鬱行安!”崔宏舟嘶聲,“你別給我下套!是你害我!我就說蘇太保一個虛銜,怎有這樣的能力手腕!是你誣陷我刺殺聖人!我何曾做過此事!”
鬱行安抬起眼睫,他的雙眸很平靜,卻帶著冰雪一般難以接近的疏冷。
鬱行安道:“延清二年,你向狄人透露聖人行蹤,致聖人遭刺殺,你救駕有功,得聖人賞賜,次年上任閬東刺史。
“延請六年,你入閬都送節禮,事先得知宮中投毒案,卻隱而不發,二次救駕有功,右遷吏部尚書。
“延清八年……”
“別說了!別說了!”他每說一句,崔宏舟的臉色就蒼白一份,到最後,崔宏舟倉促打斷鬱行安的話,麵容扭曲,飽含恐懼。
崔宏舟:“你是如何查到這些事的!”,
鬱行安:“你殺死的那些人不忍自己蒙冤,死了也要為自己申訴。”
“死人如何會說話!”崔宏舟臉色青白,“你詐我!你裝得光風霽月,實則和我們這些人有何區別!我沒做過這些事,你放我出去!”
他大聲叫嚷,幾近咆哮,見鬱行安不應,猛然往前撲,兩個獄卒兩忙將他緊緊拉住。
“太吵了。”鬱行安沒往他那瞥一眼,隻平和說了這一句。
兩個獄卒連忙塞住了崔宏舟的嘴巴。
鬱行安慢條斯理地撣了撣自己的袖口,站起身。
在經過崔宏舟時,燭火猛然搖曳起來,崔宏舟終於看清鬱行安幹淨的袍角。
他伸手去抓,立刻被獄卒往後拖,他發出不甘心的嗚咽,目送著鬱行安頭也不回地離開。
鬱行安走出天牢,重新望見天日。
他凝望陽光,忽然再度回想在月錦樓見到蘇綰綰的場景。
他摩挲了一下袖口,忽然想到,蘇綰綰贈他的那棵玉雕,該再次擦拭了。
……
“小娘子,襄王殿下到了。”侍女掀開聽竹軒的簾子,對蘇綰綰道。,
蘇綰綰正想說不見,襄王司馬忭已經掀開簾子,邁進小書房。
“扶枝又在讀書啊。”司馬忭坐在她身邊的榻上,姿態放鬆,“我今日本想去東宮探望太子,結果你猜我聽見了什麽?”
蘇綰綰提筆寫百裏嫊布置的課業。
司馬忭不以為意,繼續道:“我見鬱行安從宮中出來,上了馬車,一路去往天牢,那可真是——哎,那些馬屁精怎麽說來著——‘文采風流,少年卿相’啊!我就遣人去打聽,原來聖人今日召他入宮,問了太子的婚事。”
蘇綰綰垂眸看自己寫下的字,陽光懶洋洋照在紙卷上,映出一個個工整的小楷。
司馬忭探頭看了一眼,含笑道:“扶枝的字還是那樣好看,不過鬱行安的為人就不像他的外表那麽瑩徹無瑕了。聖人這樣問他,他竟然回答:‘太子欲娶妻衝喜,乃幸事,若太子殿下借此一掃沉痾痼疾,於國於民皆有利。’扶枝,你是不是以為他會幫你?我見過許多油嘴滑舌的郎君,他們皆像鬱行安這樣,表麵溫柔和氣,背地裏諸多謀算,其卑劣心計令人心驚……”
蘇綰綰筆跡微頓,在墨跡暈開之前,寫出下一個字。
“我知曉了。”她說道,“殿下請回吧,莫要擾我讀書。”
司馬忭又嘟囔了幾句,說讀書並不急在一時。他拿出特意帶來的糕點,蘇綰綰隻讓侍女將他送走了。
蘇綰綰安靜地等待了幾天,卻聽見聖人已經準許了此事,再過半月,禮部便要開始遣媒納采了。
之前隻是幾戶人家知道此事,此時極有權勢的人家都略有耳聞。有人半信半疑,有人暗道可惜,有人覺得蘇綰綰本就該配上這樣烈火烹油的鼎盛。
流言在暗地裏飛竄,過幾日卻不攻自破。
原來聖人忽然命太子重新擇一太子妃。
蘇敬禾大喜,多方打聽,才知道那個擅長煉丹的道士金問仙,偶然聽聞此事,竟露出遲疑之色。聖人多次詢問,他才對聖人說:
“衝喜乃不詳之事,有悖天地正理。太子雖命格貴重,但久病纏身,若是被太子妃的氣運壓製,則會晦氣纏繞,禍及至親……貧道觀那蘇家小娘子,容貌不俗,幼有慧名,乃大氣運之人……”
金問仙雲裏霧裏說了一通,聖人半信半疑,又宣金鳥寺住持入宮。
住持竟也給出相似的結論:“……一個小娘子的氣運本不可能壓住一國太子,隻是太子病入骨髓,虎落平陽尚被犬欺,太子也難以免俗。若執意逆天而行,恐禍及至親,罪過罪過。”
聖人向來信重佛道,又擔心禍及自身,雖然隻有半分相信,但出於謹慎,命禮部將此事擱置。好在未過六禮,知曉的人不多,這件事就如同湖麵落下一個小石子,轉瞬便沒了漣漪。
蘇綰綰心裏的石頭放下,生活重新恢複安寧。這日是十月,按照司天台的測算,是要下初雪的。
蘇綰綰去金鳥寺,打算如過去的每一年那樣,為阿娘帶回山頂的第一捧雪。
侍女道:“小娘子,那幾個人還在後頭跟著。”
蘇綰綰道:“知道了。”
阿娘說,去金鳥寺不要坐轎子,多走走台階,身子才會更好。
蘇綰綰上了金鳥寺的台階,行至半山腰時,一個身著華冠麗服的郎君手握酒壺,搖搖晃晃地走出來。
他看見蘇綰綰,目光一定,衝上前來:“是你!蘇三娘!是你害我妹妹!”
蘇綰綰聽了幾句,才知道這人是杜家長子,上回杜三娘聽了崔宏舟的指使,故意誘使蘇綰綰去往更衣齋,卻不僅沒拿到預定的好處,還牽連進崔宏舟的刺殺案,受了責罰。
“我三妹一個女郎,怎可能謀逆!定然是你唆使的!”他往嘴裏灌了一口酒,準備一口噴到蘇綰綰身前。
蘇綰綰皺眉,往後避開,正打算叫人將此人帶走,一個刀疤男從高高的樹杈躍下,將這人拖走,還對蘇綰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