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行安頓了頓,說道:“嗯,你睡吧,一夜好眠。”
蘇綰綰應了一聲,低著頭,聽見他腳步遠去。
她抱著花毯睡了,不知過了多久,忽又醒來。
天色仍然黑漆漆的,外頭似乎在下雨。破廟中的火把“辟裏啪啦”地燃燒,火光照到佛像後麵。
蘇綰綰感覺自己又來了月事,好在這回的疼痛還算可以忍受。她盯著褥子上的血跡發呆,想起馬車上有一些應急的物事,就想遣侍女去拿。
然後想起來沒有侍女。
她起身,轉出佛像,見到廟中睡了一些受傷的小兵,鬱行安也睡著,他就靠在佛像的腳下,眼睫垂覆,漂亮得像工匠精心製出的雕像。
蘇綰綰繞過他們,想上馬車,發現雨聲纏綿淅瀝,而她沒有傘。
這時候可不興淋雨的,她便在破廟中找傘,經過鬱行安時,也許是因為裙擺拂過,也許是因為她身上的氣息,他醒了。
“蘇三娘。”他喚了一聲。
蘇綰綰轉頭,見他睜著眼睛,就在唇邊比了一個“噓”的手勢。
她也不知道為何這樣做,可能是因為這些小兵為了保護他們,受了許多傷,她不願吵醒他們。
鬱行安順從地閉上了嘴巴,他站起身,一下子比蘇綰綰高了許多。
兩人出了破廟,站在屋簷下。空氣寒冷濕潤,墨雲翻湧,雨滴在地麵砸出水花。
“在尋何物?”鬱行安問。
“傘。”
“你要上馬車麽?”
蘇綰綰驚訝於鬱行安的反應之快,應道:“嗯。”
“廟中無傘,你想要何物,我去幫你拿。”
蘇綰綰不願讓鬱行安幫她拿,鬱行安便淋雨上馬車,給她拿了一把傘出來。
蘇綰綰上馬車,感覺鬱行安在盯著她後背,但她回頭,卻見他隻是安靜仰望天幕。
好熟悉的動作。
她一時想不起來在何時見他做過這個動作,隻是拿了東西,又撐傘下來,尋了一個圊室,將自己拾掇好了。
她發現自己衣裳上也沾了血跡,便換了一身。鬱行安始終在等待,見她換了衣裳,也沒有多問什麽。
兩人一道回破廟。
鬱行安給她撐傘,傘麵依舊向她傾斜。
蘇綰綰抬頭看天,她手裏拿著一個火把,仰望天際雨幕時,她說:“這雨夾雪好美。”
鬱行安:“嗯。”
“如同一滴滴墜落的星辰。”
鬱行安側頭看她,蘇綰綰口中的“星辰”落在他身上,打濕他沒有被遮住的半邊肩膀。
蘇綰綰說:“阿娘教我愛人,愛世間,愛萬物。我喜愛潮濕的雨,也喜愛晴天的日光。”
鬱行安輕輕笑了一下。
他說:“蘇三娘。”
“嗯。”
“我與你相反。我最不喜日光。”
蘇綰綰心裏“咦”了一下,對上鬱行安視線。他雙眸很美,注視人的時候,顯得那麽溫柔深邃。
他凝望她,說道:“但隻有一回,我同你一樣,覺得日光很美。”
“哪回呢?”蘇綰綰問。
“那回在月錦樓,你被日光籠罩,一步步邁上台階的時候。”
第31章 太子
蘇綰綰的心砰砰直跳。
她移開視線,看見鬱行安執傘的手。他的手很漂亮,指節微曲,修長優雅。
蘇綰綰就這樣盯著他的手,一直沒有回答。兩人走到破廟的屋簷下,大棗扯著一個人過來。
“郎君!這人鬼鬼祟祟的,躲樹叢後麵偷看!奴瞅見她,就直接給逮過來了!”大棗聲如洪鍾。
鬱行安垂眸望了蘇綰綰一眼,收起傘,對大棗說:“小聲點。”
“是!”
被抓的那人眼睛很大,身材瘦弱,衣衫襤褸,看上去不過是十五六歲的模樣。
她在大棗手上掙紮,辯解道:“我才沒有鬼鬼祟祟!我隻是奉主人之命,來給諸位提個醒!”
大棗:“你主人叫什麽?”
她道:“鄭無饑。”
鄭無饑是鄭刺史手下的文書官,也就是鄭刺史口中那個“相貌醜陋”的官員。鄭無饑確實長相平凡,眼睛小,翻天鼻,皮膚又黑又皺。但他帶蘇綰綰去勘查虞江渠的時候,態度認真,從未多看她一眼,蘇綰綰偶爾吩咐他去尋工匠,他也盡心竭力。
鬱行安問:“他遣你來提醒什麽?”
那少女道:“鄭節度使給鄭刺史發了信,說你們不可信。你們回程路上可能會遭遇刺客。我本應在你們剛出城時就告知的,但你們的馬匹太快了。”
鬱行安準備的都是一日千裏的好馬,她自然追不上。但為了一句轉告,她竟然追到這裏。,
鬱行安沉吟,望向蘇綰綰。
蘇綰綰道:“鄭文書為人十分盡心竭力,嚐有百姓稱其遍散家財,以資貧者。”
鬱行安明白了蘇綰綰的意思,讓大棗將人放了。
兩人繼續上路,鬱行安給她尋了一輛新的馬車,仍是布置得舒舒坦坦的。
他一路將蘇綰綰送到泐州城中,見蘇敬禾從客舍出來迎接她,方才握緊韁繩,打算離開。
蘇敬禾已經喜不自禁,烏辰撲到鬱行安的馬前大哭。
幾人敘了一回舊,鬱行安帶著烏辰策馬離去。,
蘇綰綰跟著蘇敬禾走入客舍,走著走著,回頭看了一眼。
鬱行安的背影仍然修長挺拔,黃昏斜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
她看了片刻,收回目光。
百裏嫊病情已經略微好轉,蘇綰綰盡心盡力地侍奉許久,又隨她去了一趟蘺州。
此時虞江道節度使和蘺州刺史都已經換了人,新刺史早已聽說百裏嫊大名,對她盡心招待。
唯一的熟麵孔是鄭無饑,他仍然做著文書官的活兒,又因對水利之事頗為了解,由他帶一行人查勘虞江渠。
百裏嫊看完,歎道:“扶枝已可獨當一麵了。”
幾人說著話,回了刺史府,見到襄王司馬忭來了。
刺史正受寵若驚地接待,司馬忭喝了幾碗茶,尋了個空隙,跟蘇綰綰到了後院。
“殿下有何事?”蘇綰綰問。
司馬忭見左右無人,侍女婆子又退得很遠,方才說道:“太後喪期已過。”
蘇綰綰知道這一點。
之前太後薨逝,聖人大慟,太子向來仁孝,又體貼上意,為太後服喪三年,不論婚嫁之事。,
司馬忭道:“令尊有意和太子結親。”
蘇綰綰抬眼看司馬忭。
司馬忭:“聖人雖未言,但太子私下已允。”
蘇綰綰心中,仿佛響起轟隆隆的雷鳴。
她早知道自己的婚事不由自己做主,或是嫁太子,或是嫁皇子,她從前並不在意。
哪怕知道太子身體虛弱,命不長久;哪怕知道襄王對她客氣體貼,卻其實不太讚同她在外東奔西跑。
她本已接受這樣的命運。
可是她拜了百裏嫊為師,她去了閬東渠,看了虞江渠,她目睹無數百姓祈求食物,她見過餓殍遍野,赤地千裏。
她還曾經在搖晃的船上,被一個人牽住手指。
她不願意再回到閬都,坐在富麗堂皇的宮殿裏,做一個不能多說、不能多問、不能離開宮牆的蛾眉佳人。
“扶枝?扶枝?”熟悉的輕喚在耳邊響起。
蘇綰綰抬起頭。
司馬忭望著她,含笑道:“瞧你,在外頭跑了這麽幾個月,臉曬黑了,腦子也不活了,怎麽沉思了這麽久?你不願嫁太子?”
蘇綰綰緩緩點頭。
司馬忭眼睛亮了一下。
“你放心,扶枝。”司馬忭道,“太子活不長了。”
“你要謀害太子?”蘇綰綰的心輕微一跳。
“不。”司馬忭道,“太子本就病重不愈。”
……
直到離開蘺州,回到閬都,蘇綰綰心中仍然轟鳴未消。
閬都依舊軟紅香土,紙醉金迷,但也有許多事發生了改變。
崔宏舟涉嫌刺殺聖人,被奪了官職,關押在大牢裏。吳仁道升了官,成為尚書省左仆射。
鬱行安被加封“知製誥”的頭銜,具有秉筆草擬詔書的資格,權勢可與三省長官匹敵,人稱“文采風流,少年宰相”。
蘇綰綰應了一聲,低著頭,聽見他腳步遠去。
她抱著花毯睡了,不知過了多久,忽又醒來。
天色仍然黑漆漆的,外頭似乎在下雨。破廟中的火把“辟裏啪啦”地燃燒,火光照到佛像後麵。
蘇綰綰感覺自己又來了月事,好在這回的疼痛還算可以忍受。她盯著褥子上的血跡發呆,想起馬車上有一些應急的物事,就想遣侍女去拿。
然後想起來沒有侍女。
她起身,轉出佛像,見到廟中睡了一些受傷的小兵,鬱行安也睡著,他就靠在佛像的腳下,眼睫垂覆,漂亮得像工匠精心製出的雕像。
蘇綰綰繞過他們,想上馬車,發現雨聲纏綿淅瀝,而她沒有傘。
這時候可不興淋雨的,她便在破廟中找傘,經過鬱行安時,也許是因為裙擺拂過,也許是因為她身上的氣息,他醒了。
“蘇三娘。”他喚了一聲。
蘇綰綰轉頭,見他睜著眼睛,就在唇邊比了一個“噓”的手勢。
她也不知道為何這樣做,可能是因為這些小兵為了保護他們,受了許多傷,她不願吵醒他們。
鬱行安順從地閉上了嘴巴,他站起身,一下子比蘇綰綰高了許多。
兩人出了破廟,站在屋簷下。空氣寒冷濕潤,墨雲翻湧,雨滴在地麵砸出水花。
“在尋何物?”鬱行安問。
“傘。”
“你要上馬車麽?”
蘇綰綰驚訝於鬱行安的反應之快,應道:“嗯。”
“廟中無傘,你想要何物,我去幫你拿。”
蘇綰綰不願讓鬱行安幫她拿,鬱行安便淋雨上馬車,給她拿了一把傘出來。
蘇綰綰上馬車,感覺鬱行安在盯著她後背,但她回頭,卻見他隻是安靜仰望天幕。
好熟悉的動作。
她一時想不起來在何時見他做過這個動作,隻是拿了東西,又撐傘下來,尋了一個圊室,將自己拾掇好了。
她發現自己衣裳上也沾了血跡,便換了一身。鬱行安始終在等待,見她換了衣裳,也沒有多問什麽。
兩人一道回破廟。
鬱行安給她撐傘,傘麵依舊向她傾斜。
蘇綰綰抬頭看天,她手裏拿著一個火把,仰望天際雨幕時,她說:“這雨夾雪好美。”
鬱行安:“嗯。”
“如同一滴滴墜落的星辰。”
鬱行安側頭看她,蘇綰綰口中的“星辰”落在他身上,打濕他沒有被遮住的半邊肩膀。
蘇綰綰說:“阿娘教我愛人,愛世間,愛萬物。我喜愛潮濕的雨,也喜愛晴天的日光。”
鬱行安輕輕笑了一下。
他說:“蘇三娘。”
“嗯。”
“我與你相反。我最不喜日光。”
蘇綰綰心裏“咦”了一下,對上鬱行安視線。他雙眸很美,注視人的時候,顯得那麽溫柔深邃。
他凝望她,說道:“但隻有一回,我同你一樣,覺得日光很美。”
“哪回呢?”蘇綰綰問。
“那回在月錦樓,你被日光籠罩,一步步邁上台階的時候。”
第31章 太子
蘇綰綰的心砰砰直跳。
她移開視線,看見鬱行安執傘的手。他的手很漂亮,指節微曲,修長優雅。
蘇綰綰就這樣盯著他的手,一直沒有回答。兩人走到破廟的屋簷下,大棗扯著一個人過來。
“郎君!這人鬼鬼祟祟的,躲樹叢後麵偷看!奴瞅見她,就直接給逮過來了!”大棗聲如洪鍾。
鬱行安垂眸望了蘇綰綰一眼,收起傘,對大棗說:“小聲點。”
“是!”
被抓的那人眼睛很大,身材瘦弱,衣衫襤褸,看上去不過是十五六歲的模樣。
她在大棗手上掙紮,辯解道:“我才沒有鬼鬼祟祟!我隻是奉主人之命,來給諸位提個醒!”
大棗:“你主人叫什麽?”
她道:“鄭無饑。”
鄭無饑是鄭刺史手下的文書官,也就是鄭刺史口中那個“相貌醜陋”的官員。鄭無饑確實長相平凡,眼睛小,翻天鼻,皮膚又黑又皺。但他帶蘇綰綰去勘查虞江渠的時候,態度認真,從未多看她一眼,蘇綰綰偶爾吩咐他去尋工匠,他也盡心竭力。
鬱行安問:“他遣你來提醒什麽?”
那少女道:“鄭節度使給鄭刺史發了信,說你們不可信。你們回程路上可能會遭遇刺客。我本應在你們剛出城時就告知的,但你們的馬匹太快了。”
鬱行安準備的都是一日千裏的好馬,她自然追不上。但為了一句轉告,她竟然追到這裏。,
鬱行安沉吟,望向蘇綰綰。
蘇綰綰道:“鄭文書為人十分盡心竭力,嚐有百姓稱其遍散家財,以資貧者。”
鬱行安明白了蘇綰綰的意思,讓大棗將人放了。
兩人繼續上路,鬱行安給她尋了一輛新的馬車,仍是布置得舒舒坦坦的。
他一路將蘇綰綰送到泐州城中,見蘇敬禾從客舍出來迎接她,方才握緊韁繩,打算離開。
蘇敬禾已經喜不自禁,烏辰撲到鬱行安的馬前大哭。
幾人敘了一回舊,鬱行安帶著烏辰策馬離去。,
蘇綰綰跟著蘇敬禾走入客舍,走著走著,回頭看了一眼。
鬱行安的背影仍然修長挺拔,黃昏斜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
她看了片刻,收回目光。
百裏嫊病情已經略微好轉,蘇綰綰盡心盡力地侍奉許久,又隨她去了一趟蘺州。
此時虞江道節度使和蘺州刺史都已經換了人,新刺史早已聽說百裏嫊大名,對她盡心招待。
唯一的熟麵孔是鄭無饑,他仍然做著文書官的活兒,又因對水利之事頗為了解,由他帶一行人查勘虞江渠。
百裏嫊看完,歎道:“扶枝已可獨當一麵了。”
幾人說著話,回了刺史府,見到襄王司馬忭來了。
刺史正受寵若驚地接待,司馬忭喝了幾碗茶,尋了個空隙,跟蘇綰綰到了後院。
“殿下有何事?”蘇綰綰問。
司馬忭見左右無人,侍女婆子又退得很遠,方才說道:“太後喪期已過。”
蘇綰綰知道這一點。
之前太後薨逝,聖人大慟,太子向來仁孝,又體貼上意,為太後服喪三年,不論婚嫁之事。,
司馬忭道:“令尊有意和太子結親。”
蘇綰綰抬眼看司馬忭。
司馬忭:“聖人雖未言,但太子私下已允。”
蘇綰綰心中,仿佛響起轟隆隆的雷鳴。
她早知道自己的婚事不由自己做主,或是嫁太子,或是嫁皇子,她從前並不在意。
哪怕知道太子身體虛弱,命不長久;哪怕知道襄王對她客氣體貼,卻其實不太讚同她在外東奔西跑。
她本已接受這樣的命運。
可是她拜了百裏嫊為師,她去了閬東渠,看了虞江渠,她目睹無數百姓祈求食物,她見過餓殍遍野,赤地千裏。
她還曾經在搖晃的船上,被一個人牽住手指。
她不願意再回到閬都,坐在富麗堂皇的宮殿裏,做一個不能多說、不能多問、不能離開宮牆的蛾眉佳人。
“扶枝?扶枝?”熟悉的輕喚在耳邊響起。
蘇綰綰抬起頭。
司馬忭望著她,含笑道:“瞧你,在外頭跑了這麽幾個月,臉曬黑了,腦子也不活了,怎麽沉思了這麽久?你不願嫁太子?”
蘇綰綰緩緩點頭。
司馬忭眼睛亮了一下。
“你放心,扶枝。”司馬忭道,“太子活不長了。”
“你要謀害太子?”蘇綰綰的心輕微一跳。
“不。”司馬忭道,“太子本就病重不愈。”
……
直到離開蘺州,回到閬都,蘇綰綰心中仍然轟鳴未消。
閬都依舊軟紅香土,紙醉金迷,但也有許多事發生了改變。
崔宏舟涉嫌刺殺聖人,被奪了官職,關押在大牢裏。吳仁道升了官,成為尚書省左仆射。
鬱行安被加封“知製誥”的頭銜,具有秉筆草擬詔書的資格,權勢可與三省長官匹敵,人稱“文采風流,少年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