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行安走到她身邊,低頭看她:“還未好嗎?”
“哪有那麽快呀。”蘇綰綰道,“昨日頭還暈乎乎的,今日清爽了許多。”
鬱行安像是放了心。入夜,蘇綰綰喝完藥,縮進被褥裏,見燈火煌煌,鬱行安坐在旁邊,低眸凝望她。
蘇綰綰偏開腦袋,打了個噴嚏,又將腦袋轉回來:“在瞧什麽?”
“在瞧你怎麽這樣可憐。”
蘇綰綰:“……我哪裏可憐啦?”
鬱行安摩挲她的頭發,沒說話。
他也說不上來她哪裏可憐。
隻覺得她哭泣時可憐,淋雨時可憐,不寐時可憐,打一個噴嚏也可憐。
她所在之處,像是籠了一層柔和的光,又明亮又溫柔,受一點點委屈,她自己還不覺得,他就立刻生出許多憐愛之心,覺得她這樣也可憐,那樣也可憐。
兩人又聊了許久,蘇綰綰打了個哈欠,鬱行安讓人熄燈,睡在她身旁。
上回大婚,她說那樣好累。
他問除了累,還有沒有別的。
她將臉埋進他胸膛,不肯說話,半晌後問他,鬱行安,我們少做那種事好不好呀?
他當時摸著她頭發,應好。同時反省自己是不是太粗魯了,細細回憶,又覺得她應是舒泰的。
既然如此,便暫且應下。歲月漫長,她總會習慣這樣的相處,再慢慢靠近。
鬱行安和她挨得很近,不久之後,他聽見旁邊窸窸窣窣的動作,蘇綰綰玩他的耳垂。
鬱行安眨了一下眼睛,翻過身,將她攬入懷中。
“扶枝。”他喉結微滾,低聲道。
蘇綰綰沒有推開他,他又喚了一聲,修長手指往下滑,靈巧溫柔,如同點燃一簇簇火苗。
夜色漫長,相愛之人徹夜難眠。
過了半個月,西丹國使者和狄國使者來訪,鬱行安設宴招待。
宴會上,西丹國使者讚頌蘇綰綰的書卷——他們國中竟有人看懂了,並將其譯作西丹語。根據蘇綰綰的算式,十日前果然發生了日蝕,西丹國將其視為大夏的神跡。
狄國則想進獻公主,與鬱行安和親。
鬱行安拒絕了。
工部尚書在一旁看見帝後時而對視的目光,嘀咕道:“聖人未免太珍愛皇後娘娘。”,
戶部尚書在旁瞟他一眼,靜默無言。
這麽明顯的事,眾人早瞧出來了。也就這人不通世事,才一直在工部待著。
宴席過半,鬱行安尋了個借口離開,讓眾臣代為招待。
蘇綰綰跟在他身後,兩人坐步輦到了禦苑,鬱行安上前,將蘇綰綰扶下來。
兩人牽著手,蘇綰綰問:“怎麽就走了呀?”
“晴日正好。”鬱行安道。
蘇綰綰立即就懂了,攥住他的手,兩人在禦苑中散步,宮人們遠遠跟在後頭。
尚未進入盛夏,天氣還算涼爽,禦苑中飛花似夢,草木蔥蘢。不知叫什麽名字的鳥兒,時不時從禦苑上方飛過,偶爾發出嬌啼。
蘇綰綰瞧著,也有一種可以隨之飛翔的感覺。
“那是什麽鳥呀?”蘇綰綰問。
鬱行安看了一眼,說道:“那是金畫眉。我曾在一卷書上讀過,有人形容它們的啾鳴像在喊‘雞飛狗跳’。”
蘇綰綰聽了片刻,笑出聲。她道:“我喜歡同你一起聽鳥鳴,無所事事,浪費光陰。”
從前她覺得不可蹉跎時光,如今又覺得,偶爾蹉跎一次,也沒有關係。畢竟,鬱行安應該很喜歡這樣吧。
果然,鬱行安道:“我也喜歡與你一同浪費光陰。”
日光靜謐灑下來,照在兩人身上。
命運的洪流奔湧向前,而他們終於在洪流中牽住彼此的手。
至死不渝。
第58章 番外一:司馬昪
曾有一個娘子問他:“殿下,談到宮廷,你會想到什麽呢?”
當時,司馬昪的神情有一瞬間怔愣。
宮廷啊,那個暗無天日的地方。他對宮廷幾乎所有的記憶,無不圍繞背叛、謊言和欺騙。
那娘子見司馬昪不說話,笑問道:“是紅牆碧瓦嗎?還是滿園的牡丹、一望無際的瓊樓?妾曾聽聞,宮廷窮極世間美景,妾此生從未見過呢。”她的語氣滿是向往。
不知為何,司馬昪沒了談性。他望著這張和蘇綰綰有幾分相似的臉,隨意敷衍幾句,出了偏院,走向自己的庭院,那娘子挽留幾句,見他不搭理,識趣地住了口。
人麽,就是如此。司馬昪想,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戴著麵具,每一句溫情背後都潛藏鋒利的刀劍。他很小就知道如何避開背叛、謊言和欺騙,那就是假定每一個人都要不利於他。
從他悟透這個道理之後,他甚至總是把握先機,先人一步進行背叛、謊言和欺騙,於是他總是捷足先登,逐漸有了今日的地位尊榮。
四周靜悄悄的,宦者見他從院中出來,連忙提著燈籠上前,畢恭畢敬在前方引路。
月亮高懸在天上,邁過月洞門時,司馬昪聽見風吹過枝葉的聲響,他低下頭,在朦朧的光影裏,看見綠萼梅的影子在地磚上搖曳。
暗香撲鼻。
司馬昪不期然地想到了鬱行安的話,他說蘇綰綰像綠萼梅,像滂沱的雨、急遽的風。
真可笑,他分明那麽早便認識了蘇綰綰,到頭來,鬱行安卻比他更了解她。更可笑的是,對於鬱行安的這些比擬,他思量許久,終於不得不承認,恰如其分,無可辯駁。
他不願承認鬱行安的才華,但他卻願意認可蘇綰綰的美麗。這美麗不是指她引人矚目的外表,而是一些他說不上來的,更動人溫暖的東西。
九歲那年的中秋宮宴,他還是宮廷裏像狗一樣低賤的四皇子,他不堪忍受身份高貴的兄弟們的折辱,宴席尚未過半時,他就悄悄溜出去,一個人在林中閑逛。
那年蘇綰綰隻有五歲,小小一個人兒,大約也是從宴席上偷溜出來的。她身後立著兩個侍女,侍女們催促道:“小娘子,快些回去吧,若是衝撞了哪個貴人,婢子們都要挨罰的。”
蘇綰綰蹲在地上喂一隻黑狗,笑眯眯道:“你們不必擔心,我會謹慎的。”
司馬昪特意繞開,想往別處去,不料一聲犬吠忽然響起來,蘇綰綰嚇了一跳,循聲望去,終於在黑黢黢的樹林中瞥見司馬昪。
“你是誰?為何不提燈籠?”蘇綰綰問道。
司馬昪一言不發,仍舊以之前的步速向前走去。
那兩個侍女彎下腰,輕聲對她說話。
下一瞬,他卻聽見蘇綰綰再次開了口:“一個人離開宮宴,還不提燈籠,你……不開心?”
稚嫩的、純真無邪的嗓音,像一個人臨死前的嘶吼那樣有力,卻不那麽痛苦,反而充滿著一種跳躍的情緒——通常而言,人們把它稱作歡喜。
司馬昪停住腳步。
蘇綰綰說:“你若是不開心,便過來吧,我送你一樣東西。”
司馬昪並不願意過去,他知道這又是一場陰謀和算計。可是他的袍子濕漉漉的,這是方才在宴席上被三兄潑濕的,他離開宴席時,沒有人朝它看過一眼。
何況他從未見過這樣拙劣直白的算計。
他慢慢走過去。
蘇綰綰手上拿著半個秋梨——她方才在用這東西喂狗。見他過來,她笑眯眯地站起身,身後一個侍女連忙拿出一塊牡丹紋帕子,彎下腰,仔細給她擦手。
這樣精致的帕子,皇宮自然也有,但輪不到他來用。司馬昪時常想,內廷的宦者們是如何找到那些粗陋的物件的?仿佛從犄角旮旯裏弄來那些東西,就隻是為了侮辱他和他的生母。
蘇綰綰問:“你可喜歡吃秋梨?”
司馬昪垂眸看了一眼黑狗:“不喜歡。”
蘇綰綰小大人似的點頭,從另一個侍女手中接過食盒,想揭開蓋子。侍女怕她提不動,小心翼翼托著,連聲道:“小娘子,讓婢子來拿便可以了。”
蘇綰綰仰頭對著侍女笑了一下,果真鬆開手。
燈籠細碎的光影籠罩在她臉上,司馬昪低下頭,沉默地注視她。
這是他第一回 看見有人因這樣的小事,柔和地對著下人笑。這樣的微笑麵具之後,藏著一個什麽樣的陰謀?他心中暗自思忖。
侍女揭開了食盒蓋子,蘇綰綰道:“裏頭有水晶龍鳳糕、小天酥、金乳酥、婆羅門輕高麵、玉錦糕……可有你愛吃的?”
司馬昪的視線從她的臉上移至食盒,再移回她的臉上。
他一言不發,蘇綰綰顯然錯解了他的意思。她猶猶豫豫地看了看食盒,分明是不舍的神色,卻命侍女將整個食盒都遞給他:“那便都送你吧,莫要不開心了。今日是秋節,月色好得很呢,你抬頭看看月亮,吃些糕點,便開心了。”
“月亮有何好看的?”他冷不丁地說。
蘇綰綰愣了片刻:“你不喜歡月亮?”
司馬昪沒有回答她的問題。
蘇綰綰沉吟須臾,說道:“那你去做一些會讓你開心的事吧。不開心隻是暫時的,如同這玉錦糕,阿娘說,它起初本是麥,後來成了麵團,經過九九八十一次摺疊翻轉和蒸熬,才變得香甜綿軟。我想人也是如此吧,邁過重重困苦,則會……”
“則會被人吃掉。”司馬昪道。
“什麽?”
“我說,人便如同這玉錦糕,經過一次次的作弄和煎熬,終於變得香甜綿軟,隨後則會被其他人吃掉。”他慢慢地、用一種堪稱殘忍的語氣說。
他滿意地看見蘇綰綰變了神色——她的雙眸和嘴巴先是不可置信地張大,隨後視線驚恐地射向他。
她被嚇到了。
司馬昪露出了連日來的第一個微笑,他提著食盒離開,沒有聽見蘇綰綰再說一句話。
那盒糕點他當然也沒有吃,他隻是把它放在書案上,直到糕點長出了綠色的毛,他才把它們丟到地上,逼黑狗吃下去。
在蘇綰綰喂食這隻狗的時候,他就認出來了,這是張婕妤生前養的狗。她住在她生母後頭的宮院裏,死於一次背叛,之後這隻狗便成了無主之物,它通常避著人走,宦者們也懶得去捉它。
黑狗被迫吃完這些糕點,卻並沒有死。這不是毒藥。
那麽,那個小娘子一定是有意接近他,以謀取更大的利益。
次年的秋節,他偶然看見天上的月亮,忽然想起了她。三皇子已經落水死了,宮人們都說這是一場可怕的意外,但他們望向他的目光中總是暗藏恐懼。
“哪有那麽快呀。”蘇綰綰道,“昨日頭還暈乎乎的,今日清爽了許多。”
鬱行安像是放了心。入夜,蘇綰綰喝完藥,縮進被褥裏,見燈火煌煌,鬱行安坐在旁邊,低眸凝望她。
蘇綰綰偏開腦袋,打了個噴嚏,又將腦袋轉回來:“在瞧什麽?”
“在瞧你怎麽這樣可憐。”
蘇綰綰:“……我哪裏可憐啦?”
鬱行安摩挲她的頭發,沒說話。
他也說不上來她哪裏可憐。
隻覺得她哭泣時可憐,淋雨時可憐,不寐時可憐,打一個噴嚏也可憐。
她所在之處,像是籠了一層柔和的光,又明亮又溫柔,受一點點委屈,她自己還不覺得,他就立刻生出許多憐愛之心,覺得她這樣也可憐,那樣也可憐。
兩人又聊了許久,蘇綰綰打了個哈欠,鬱行安讓人熄燈,睡在她身旁。
上回大婚,她說那樣好累。
他問除了累,還有沒有別的。
她將臉埋進他胸膛,不肯說話,半晌後問他,鬱行安,我們少做那種事好不好呀?
他當時摸著她頭發,應好。同時反省自己是不是太粗魯了,細細回憶,又覺得她應是舒泰的。
既然如此,便暫且應下。歲月漫長,她總會習慣這樣的相處,再慢慢靠近。
鬱行安和她挨得很近,不久之後,他聽見旁邊窸窸窣窣的動作,蘇綰綰玩他的耳垂。
鬱行安眨了一下眼睛,翻過身,將她攬入懷中。
“扶枝。”他喉結微滾,低聲道。
蘇綰綰沒有推開他,他又喚了一聲,修長手指往下滑,靈巧溫柔,如同點燃一簇簇火苗。
夜色漫長,相愛之人徹夜難眠。
過了半個月,西丹國使者和狄國使者來訪,鬱行安設宴招待。
宴會上,西丹國使者讚頌蘇綰綰的書卷——他們國中竟有人看懂了,並將其譯作西丹語。根據蘇綰綰的算式,十日前果然發生了日蝕,西丹國將其視為大夏的神跡。
狄國則想進獻公主,與鬱行安和親。
鬱行安拒絕了。
工部尚書在一旁看見帝後時而對視的目光,嘀咕道:“聖人未免太珍愛皇後娘娘。”,
戶部尚書在旁瞟他一眼,靜默無言。
這麽明顯的事,眾人早瞧出來了。也就這人不通世事,才一直在工部待著。
宴席過半,鬱行安尋了個借口離開,讓眾臣代為招待。
蘇綰綰跟在他身後,兩人坐步輦到了禦苑,鬱行安上前,將蘇綰綰扶下來。
兩人牽著手,蘇綰綰問:“怎麽就走了呀?”
“晴日正好。”鬱行安道。
蘇綰綰立即就懂了,攥住他的手,兩人在禦苑中散步,宮人們遠遠跟在後頭。
尚未進入盛夏,天氣還算涼爽,禦苑中飛花似夢,草木蔥蘢。不知叫什麽名字的鳥兒,時不時從禦苑上方飛過,偶爾發出嬌啼。
蘇綰綰瞧著,也有一種可以隨之飛翔的感覺。
“那是什麽鳥呀?”蘇綰綰問。
鬱行安看了一眼,說道:“那是金畫眉。我曾在一卷書上讀過,有人形容它們的啾鳴像在喊‘雞飛狗跳’。”
蘇綰綰聽了片刻,笑出聲。她道:“我喜歡同你一起聽鳥鳴,無所事事,浪費光陰。”
從前她覺得不可蹉跎時光,如今又覺得,偶爾蹉跎一次,也沒有關係。畢竟,鬱行安應該很喜歡這樣吧。
果然,鬱行安道:“我也喜歡與你一同浪費光陰。”
日光靜謐灑下來,照在兩人身上。
命運的洪流奔湧向前,而他們終於在洪流中牽住彼此的手。
至死不渝。
第58章 番外一:司馬昪
曾有一個娘子問他:“殿下,談到宮廷,你會想到什麽呢?”
當時,司馬昪的神情有一瞬間怔愣。
宮廷啊,那個暗無天日的地方。他對宮廷幾乎所有的記憶,無不圍繞背叛、謊言和欺騙。
那娘子見司馬昪不說話,笑問道:“是紅牆碧瓦嗎?還是滿園的牡丹、一望無際的瓊樓?妾曾聽聞,宮廷窮極世間美景,妾此生從未見過呢。”她的語氣滿是向往。
不知為何,司馬昪沒了談性。他望著這張和蘇綰綰有幾分相似的臉,隨意敷衍幾句,出了偏院,走向自己的庭院,那娘子挽留幾句,見他不搭理,識趣地住了口。
人麽,就是如此。司馬昪想,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戴著麵具,每一句溫情背後都潛藏鋒利的刀劍。他很小就知道如何避開背叛、謊言和欺騙,那就是假定每一個人都要不利於他。
從他悟透這個道理之後,他甚至總是把握先機,先人一步進行背叛、謊言和欺騙,於是他總是捷足先登,逐漸有了今日的地位尊榮。
四周靜悄悄的,宦者見他從院中出來,連忙提著燈籠上前,畢恭畢敬在前方引路。
月亮高懸在天上,邁過月洞門時,司馬昪聽見風吹過枝葉的聲響,他低下頭,在朦朧的光影裏,看見綠萼梅的影子在地磚上搖曳。
暗香撲鼻。
司馬昪不期然地想到了鬱行安的話,他說蘇綰綰像綠萼梅,像滂沱的雨、急遽的風。
真可笑,他分明那麽早便認識了蘇綰綰,到頭來,鬱行安卻比他更了解她。更可笑的是,對於鬱行安的這些比擬,他思量許久,終於不得不承認,恰如其分,無可辯駁。
他不願承認鬱行安的才華,但他卻願意認可蘇綰綰的美麗。這美麗不是指她引人矚目的外表,而是一些他說不上來的,更動人溫暖的東西。
九歲那年的中秋宮宴,他還是宮廷裏像狗一樣低賤的四皇子,他不堪忍受身份高貴的兄弟們的折辱,宴席尚未過半時,他就悄悄溜出去,一個人在林中閑逛。
那年蘇綰綰隻有五歲,小小一個人兒,大約也是從宴席上偷溜出來的。她身後立著兩個侍女,侍女們催促道:“小娘子,快些回去吧,若是衝撞了哪個貴人,婢子們都要挨罰的。”
蘇綰綰蹲在地上喂一隻黑狗,笑眯眯道:“你們不必擔心,我會謹慎的。”
司馬昪特意繞開,想往別處去,不料一聲犬吠忽然響起來,蘇綰綰嚇了一跳,循聲望去,終於在黑黢黢的樹林中瞥見司馬昪。
“你是誰?為何不提燈籠?”蘇綰綰問道。
司馬昪一言不發,仍舊以之前的步速向前走去。
那兩個侍女彎下腰,輕聲對她說話。
下一瞬,他卻聽見蘇綰綰再次開了口:“一個人離開宮宴,還不提燈籠,你……不開心?”
稚嫩的、純真無邪的嗓音,像一個人臨死前的嘶吼那樣有力,卻不那麽痛苦,反而充滿著一種跳躍的情緒——通常而言,人們把它稱作歡喜。
司馬昪停住腳步。
蘇綰綰說:“你若是不開心,便過來吧,我送你一樣東西。”
司馬昪並不願意過去,他知道這又是一場陰謀和算計。可是他的袍子濕漉漉的,這是方才在宴席上被三兄潑濕的,他離開宴席時,沒有人朝它看過一眼。
何況他從未見過這樣拙劣直白的算計。
他慢慢走過去。
蘇綰綰手上拿著半個秋梨——她方才在用這東西喂狗。見他過來,她笑眯眯地站起身,身後一個侍女連忙拿出一塊牡丹紋帕子,彎下腰,仔細給她擦手。
這樣精致的帕子,皇宮自然也有,但輪不到他來用。司馬昪時常想,內廷的宦者們是如何找到那些粗陋的物件的?仿佛從犄角旮旯裏弄來那些東西,就隻是為了侮辱他和他的生母。
蘇綰綰問:“你可喜歡吃秋梨?”
司馬昪垂眸看了一眼黑狗:“不喜歡。”
蘇綰綰小大人似的點頭,從另一個侍女手中接過食盒,想揭開蓋子。侍女怕她提不動,小心翼翼托著,連聲道:“小娘子,讓婢子來拿便可以了。”
蘇綰綰仰頭對著侍女笑了一下,果真鬆開手。
燈籠細碎的光影籠罩在她臉上,司馬昪低下頭,沉默地注視她。
這是他第一回 看見有人因這樣的小事,柔和地對著下人笑。這樣的微笑麵具之後,藏著一個什麽樣的陰謀?他心中暗自思忖。
侍女揭開了食盒蓋子,蘇綰綰道:“裏頭有水晶龍鳳糕、小天酥、金乳酥、婆羅門輕高麵、玉錦糕……可有你愛吃的?”
司馬昪的視線從她的臉上移至食盒,再移回她的臉上。
他一言不發,蘇綰綰顯然錯解了他的意思。她猶猶豫豫地看了看食盒,分明是不舍的神色,卻命侍女將整個食盒都遞給他:“那便都送你吧,莫要不開心了。今日是秋節,月色好得很呢,你抬頭看看月亮,吃些糕點,便開心了。”
“月亮有何好看的?”他冷不丁地說。
蘇綰綰愣了片刻:“你不喜歡月亮?”
司馬昪沒有回答她的問題。
蘇綰綰沉吟須臾,說道:“那你去做一些會讓你開心的事吧。不開心隻是暫時的,如同這玉錦糕,阿娘說,它起初本是麥,後來成了麵團,經過九九八十一次摺疊翻轉和蒸熬,才變得香甜綿軟。我想人也是如此吧,邁過重重困苦,則會……”
“則會被人吃掉。”司馬昪道。
“什麽?”
“我說,人便如同這玉錦糕,經過一次次的作弄和煎熬,終於變得香甜綿軟,隨後則會被其他人吃掉。”他慢慢地、用一種堪稱殘忍的語氣說。
他滿意地看見蘇綰綰變了神色——她的雙眸和嘴巴先是不可置信地張大,隨後視線驚恐地射向他。
她被嚇到了。
司馬昪露出了連日來的第一個微笑,他提著食盒離開,沒有聽見蘇綰綰再說一句話。
那盒糕點他當然也沒有吃,他隻是把它放在書案上,直到糕點長出了綠色的毛,他才把它們丟到地上,逼黑狗吃下去。
在蘇綰綰喂食這隻狗的時候,他就認出來了,這是張婕妤生前養的狗。她住在她生母後頭的宮院裏,死於一次背叛,之後這隻狗便成了無主之物,它通常避著人走,宦者們也懶得去捉它。
黑狗被迫吃完這些糕點,卻並沒有死。這不是毒藥。
那麽,那個小娘子一定是有意接近他,以謀取更大的利益。
次年的秋節,他偶然看見天上的月亮,忽然想起了她。三皇子已經落水死了,宮人們都說這是一場可怕的意外,但他們望向他的目光中總是暗藏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