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了一身滿》作者:桃籽兒


    文案


    她二十五歲那年便被尊為一朝太後,垂簾之外魑魅魍魎、人人都要從她和幼主身上撕下一塊血肉,唯獨一人心甘情願對她低眉俯首。


    ……更在寂寂深宮與她同望春山。


    *


    他是光祐年間生殺予奪的五輔之首,“恰似青霜穿玉樓,又如瓊英釀雪風”,天子趨揖群臣避讓,世人贈之美譽無數。


    可他一生都在犯一個錯。


    ——愛著垂簾那端的太後。


    【食用指南】


    1、文名取自李後主詞,架空唐宋,私設眾多


    2、1v1,sc,be,太後x武將,女主年紀小,不是姐弟戀


    內容標簽: 宮廷侯爵 情有獨鍾 朝堂 be 群像


    搜索關鍵字:主角:宋疏妍,方獻亭 ┃ 配角: ┃ 其它:


    一句話簡介:垂簾太後x五輔之首


    立意: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第1章


    太清十年。


    洛陽。


    雪。


    西宮幽邃,於風雪夜中獨明,觀風殿外高懸的宮燈已被暴烈的北風吹得明明滅滅,幾點燭火搖曳著命懸一線;殿閣之內卻是燈火通明,雄闊的帝王寢宮雕梁畫棟,金玉錦繡中又透著些許冷寂,嗆人的藥味濃得早已壓過君主一向鍾愛的青桂香、一桌一椅都似乎沁入了苦意。


    “咳,咳咳……”


    沉悶的聲響從殿閣最深處傳來、每一絲都好像帶著血,呼嘯的寒風於天地間肆虐、將門窗鼓噪地啪啦作響,巍峨的帝宮好像也成了紙做的,要在頃刻間坍塌毀滅。


    “貽之……”


    一隻枯瘦的手從龍床簾幔中伸出,青銅樹燈上剛點的蠟映照著它的蒼青可怖——那是天子的手,曾執掌千軍分封諸王,而今卻比一截枯枝還要腐朽無力,它一刻不停地打著抖,似乎下一刻就要墜落下去了。


    “陛下——”


    內殿有許多人跪著,一服紫之臣伏在天子近旁叩首拜曰:“隰州生亂,君侯尚未歸……”


    低啞的聲音顯得肅穆森鬱,天子卻似已耳不能聞、仍兀自一聲聲叫著“貽之”,沉悶的咳聲不斷從幔帳中傳來,濃濃的血腥氣;臣僚們仍恭謹地跪著,誰都知道今夜大亂將生,一片靜默中又彼此暗暗對視,閃爍的精光比此刻殿閣外呼嘯的寒風還要冰冷。


    “父皇——”


    終歸還是隻有太子膝行上前握住了那隻衰弱的手,年幼的稚子不過十二三歲、眼睛早已哭得紅腫,此刻這一聲喚也顯得淒厲,恰似幼鹿在群狼環伺中悲鳴,而唯一能護它的父親已然氣數將盡奄奄一息。


    “自朕繼位,垂將一紀,雖夙興夜寐無有懶怠,然終多遇不遂……”


    “今山河未寧,郵驛艱弊,宗社難安,兵戈屢起,皆乃朕無德之罪也……”


    “谘爾諸公,敬奉太子……屬纊之後,諸王都督不須赴哀,務協宋公遷都南下……以、以佐萬民……”


    斷續的聲音低低徘徊在殿閣之中,天子於回光之際思及的也終歸是這千瘡百孔的祖宗社稷,抑或他早已失了神誌、隻是用最後的力氣重複申說早已留在遺詔中的隻言片語;下首群臣皆叩首,山呼之際卻聽皇太子發出了一聲哀慟的哭叫,抬頭之時天子的手已然無力垂了下去,燭火搖曳,灰蒙蒙的影子籠罩在龍床之側。


    “陛下——”


    心照不宣的哭聲忽而一齊響起,人人都像悲不自勝要把自己的心肝哭出來,曠遠的帝宮依稀已經響起了肅穆的喪鍾。


    咚——


    咚——


    咚——


    渺遠的聲音像來自天地之外,群臣起身之時殿宇卻被襯得異常狹小,跪坐在地上的太子尚未止住自己的悲聲、餘光便見幾位老臣向自己緩步行來,紫緋二色的衣角顯得十分刺目,仰頭去看,對方高高在上站立的樣子又仿佛他們才是他的君。


    “殿下,”為首的陰平王對他淺淺欠了欠身,“先帝駕崩天下同悲,然軍國務殷不可久曠,還請殿下節哀先行移駕東宮。”


    太子還是滿臉的淚,眼前人影幢幢的光景令他莫名心慌,當時便道:“不、孤不要回東宮——孤要去仙居殿尋母後——”


    話音剛落,原本緊閉的殿門倏然洞開,暴烈的風雪猛地灌入,青銅樹燈上剛被點燃不久的一排蠟燭立刻便徹底熄滅了。


    徹骨的寒冷與黑暗一同降臨,太子眼睜睜看著陰平王身邊的範相又朝自己踏近了一步。


    “仙居殿?”


    他似乎笑了一下,淡淡的輕蔑與嘲弄。


    “不,殿下……皇後娘娘已經不在那裏了。”


    ——是麽?


    天子駕崩的喪鍾尚在長鳴,仙居殿外卻已可見冷光幽幽的刀兵,蓋亂非獨生於河中府、更深埋於此深宮之中。


    北衙六軍已抽調精銳將皇後寢宮團團護住,統軍婁蔚劍鋒所指卻是邊地而來的諸王府兵,他麵沉如水目光鋒銳,一身明光鎧顯得格外威嚴,冷喝道:“仙居殿乃皇後寢宮,爾等攜兵入宮罪同謀逆,若再敢犯進,殺無赦!”


    站在玉階之下的乃是陰平王之子衛麟,他同樣身披鎧甲手執長戟、站在原地寸步不退,高聲答曰:“我等乃奉陛下之旨,恭請娘娘移駕白鷺台,婁將軍如此強橫,莫非是想抗旨不成!”


    白鷺台,地處洛陽城郊,原為前代茂宗為寵妃高氏修築的行宮,數代之後漸漸衰落,今已形同廢址。


    “奉旨?”婁蔚一聲冷笑,轉而遙遙向風雪中的飛霜殿一拜,“陛下素來愛重皇後,怎會忽然下旨折辱中宮?何況今上久困於沉屙,又是何時下的旨意?衛世子莫要信口開河!”


    “先帝已然駕崩!”衛麟不退反進,“太子於柩前繼皇帝位,金口玉言豈能有假?”


    “笑話!”婁蔚勃然大怒,“東宮仁孝天下皆知,衛世子如此指黑為白搬弄是非,就不怕辱沒皇室威儀招致殺身之禍嗎!”


    一頓,劍風愈加淩厲,厲聲喝問:“既是東宮所言,那便請世子拿出明證,若拿不出,今日北衙六軍絕不會容爾等踏出宮門!”


    懾人的威嚇字字到骨,站在階下的衛麟卻是不懼反笑,泰然道:“先帝遺詔有言,太子年幼未能主政,遂封五大輔政之臣匡扶社稷,此令乃三大輔臣共議而定,便是東宮親臨也無不從之理!”


    然也。


    先帝憂心社稷臨終托孤,在病中便為自己年幼的太子安排了五位輔臣,此刻衛麟言之鑿鑿所指的三位便是衛氏宗親、陰平王衛弼,文官之首、中書令範玉成,太子少師、光祿大夫陳蒙,皆乃縱橫朝堂的封疆大吏,即便是如今的皇太子也不敢不從。


    隻是那另外兩位……


    婁蔚雙眼狠狠一眯,心中已明了朝堂上那幾位的狼子野心,遂知今夜已無路可退,便令六軍再進一步,沉聲曰:“且不論世子所言是真是偽,即便是真、那三位大人也無一手遮天之理——五大輔臣今有兩位不在朝中,此議,不作數!”


    “婁蔚!你——”


    衛麟臉色一變、終於也是凶光畢露,長戟一橫又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本世子奉勸你一句,良禽擇佳木而棲,莫要害了自己也毀了婁氏!”


    話已至此雙方都再無餘地,衛麟見自己話音落下後對方仍毫無退色,遂怒而道了三聲“好”,又對自己身後的諸將下令:“來啊!誅殺抗旨逆臣!請娘娘移駕白鷺台!”


    北風呼嘯、霜雪漫天,帝宮於大哀之際又曆大凶,空曠的禦庭滿目兵戈,鋒銳的刀鋒已然淬上了嗜血的冷光。


    吱嘎——


    偏偏此時仙居殿的宮門緩緩而開,微弱的聲音亦宛若驚雷落在眾人耳中心上,執刀的士兵紛紛不由自主回頭去看,隻見數盞宮燈於風雪中搖曳,宮娥簇擁中有一人自殿閣內緩步而出,縞冠素紕不飾珠翠,卻是冰肌玉骨風姿天成,恰似臘月寒雪之中的一枝孤梅,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那是天子之妻,東宮之母,金陵第一名門宋氏之女——宋疏妍。


    大殿前有一瞬的寂靜,彼時雪落之聲亦顯得分外清晰,片刻後婁蔚才回過神來,當先釋兵向皇後行跪拜之禮,繼而北衙六軍皆跪,齊聲道:“參見皇後——”


    聲如洪鍾、一圈圈在帝宮間回蕩,陰平王府兵麵麵相覷,徊徨之時衛麟又見皇後輕飄飄朝自己遞來一眼,便如碎雪墜花枝、說不清的幽冷深重。


    他心頭一顫,猶豫過後還是跟著跪了,與婁蔚一般向皇後拱手,拜:“參見娘娘——”


    對方卻未很快答複,冰冷的霜雪吹起她喪服的衣角,寥落間竟有種驚心的美麗,僵持間她也未免諸將大禮,俄而開口言:“聽聞世子要請本宮入白鷺台?”


    碎瓊亂玉,聲亦皚皚,即便刀兵在前也是極致的雍容肅靜,大周皇後的威儀世上絕無第二個女子可堪比擬。


    衛麟有一瞬的語塞,遲了一刻才答了一聲“是”,又道:“此乃東宮之命,請娘娘不要為難微臣。”


    “熹兒?”


    她似挑了挑眉,眉間有輕薄的笑意,漫天大雪落上她的烏發,也似冰色的珠釵。


    “本宮雖非太子生母,然終於他有養育之恩,若他要將本宮逐出宮闈,便請他親自至仙居殿陳情;若非如此,今夜之亂便是陰平王一人所謀,他日史官如何下筆,還請世子與爾父三思。”


    語氣清淡似霧,出口的話卻鉤著冰淩,衛麟心知不可在口舌上被占去先機、當即便欲仰頭再辯,皇後的目光卻再次落在他身上,沉甸甸的。


    “如朝中三位輔臣要效衛錚鍾曷之流,今夜便在眾臣麵前踏過本宮的屍骨,否則本宮一日為大周皇後,便一日不會出仙居殿半步。”


    字字句句清清楚楚,柔弱之身尚抵不住寒冷的霜雪、又如何能阻鋒銳的刀兵?偏偏階下逆臣無一人再敢上前,衛麟咬碎了牙齒亦隻能僵立在原地。


    皇後再未發一言,隻輕輕揮手免去諸臣大禮,大亂之中依然姿容端莊,美麗的眼睛安靜地看著漫天飛雪,又透過黑夜看向晦暗不明的觀風殿和洛陽之外更遙遠的地方,最終安安靜靜地收回來,慢慢轉身走向宮門。


    咚。


    仙居殿厚重的大門再次閉攏了。


    第2章


    大雪仍簌簌下著。


    城中早行宵禁、如此大亂之夜四下更無人走動,卻有一道影子冒雪自帝宮方向奔入坊內,高門朱樓未點明燈,隻可映著一地雪光依稀瞧見門楣上的“宋府”二字。


    來人自角門而入,與一早候在門邊的仆役急道:“快去報大公子,宮門已落鎖,尚書大人今夜怕是回不來了——”


    正堂。


    屋內燒著上好的炭火、風雪夜裏亦能教人生汗,隻是堂上的氣氛卻冷若冰霜,連宗族內鮮少露麵的長輩都徹夜長坐,今夜已注定無眠。


    “洛陽是要大亂了……”


    有人在歎息。


    “當初那衛弼帶兵入城就是包藏禍心!跟他那做了叛臣的兄弟是一丘之貉!可歎陛下糊塗,竟封他做輔政之臣!”


    “陛下又能如何?那陰平王手中有近十萬兵、乃當今宗親之首!不將其籠為輔臣才是真要逼出第二個衛錚!”


    “那也不可容他帶兵入洛陽!天子剛剛駕崩他便敢倒鎖宮門,如今文武百官可都還在裏麵!——他這是做什麽?拿諸臣作人質!”


    “幸而宋泊有遠見,今早上朝前便察覺有異讓子皋稱病告假,否則眼下連他也要被困在宮中……”


    話至此處堂上眾人又轉頭看向了坐在下首的一個年輕男子,約是而立之年,一身素色錦服沉默寡言,清俊的麵容被堂上的燭火照得半明半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拂了一身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籽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籽兒並收藏拂了一身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