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支的方銳倒是可以勝任,隻是那薛韜算來也屬鍾氏一黨,若這人前腳剛被換下去後腳就由我族之人頂替,朝中難免有人說閑話……”
然也。
眼下鍾氏如日中天,陛下又對鍾貴妃和二殿下極為寵信,若這調令擬得不妥泰半便會受到天子叱責,更會為東宮招來麻煩。
“婁氏兄弟亦可入兵部,”方雲崇繼續道,“隻是近來突厥頻有異動、北邊並不太平,他家應會派長子婁風赴關內道朔方節度使麾下,至於次子婁蔚年紀尚輕,要應今年的武舉恐怕還是有些勉強……”
朝內武將眾多,可孟冬武選之後均已定等留放,庶族出身的武官之中雖有強幹之輩,可畢竟身後沒有家族依仗,在如今這個形勢下被放在職方司難免會受黨爭波及、終是走不長遠;將門之中最顯赫的還屬方氏和婁氏,隻是前者要避嫌、後者又無年紀正好的子弟,倒還真有幾分難辦。
“薑氏呢?”方雲崇又問,“薑潮如何?他幾年前便中了武舉,如今應是正六品上中府果毅都尉了。”
薑氏乃方獻亭母族,薑潮正是他的表兄,然此時他還未作答方雲崇便當先一拍自己的額頭,道:“我是糊塗了,方薑二氏互為姻親,那便也同我們自家子侄沒什麽區別……”
方獻亭點點頭,心中念的仍是朝中各家局勢:那鍾氏出身隴右,與其一黨的薛韜卻一連六年未更換隴右輿圖,難道僅僅隻是巧合?職方司管轄天下輿圖、鎮戍、烽燧,一旦消息遲滯,那麽……
他眼中浮過一抹暗光,心底又隱隱感到些許不祥,沉思之時卻聽長兄“咦”了一聲,道:“那樓下的可是子邱?”
宋二公子宋明真?
方獻亭側首看向窗外,果然在別霄樓下看見了宋府的馬車,宋明真騎馬護在車外,正隔著窗同車裏的人說話。
“宋家人如何?”方雲崇眼前一亮,“他家是清流、與鍾氏一向疏遠,子邱同你頗為親近又一心從武,若明年中了武舉豈不正好入職方司?”
方獻亭挑挑眉,又見馬車上走下兩位宋府的小姐,一位應是子邱的親妹妹、宋二小姐宋疏清,另一位則是前幾日剛在宋家堂上見過的宋四小姐,依稀是叫宋疏妍。
他略一猶豫,還是招來守在雅間外的護衛臨澤,道:“請宋二公子上樓一敘。”
實則宋二公子今日本隻想帶他四妹妹去西市買些零碎的小玩意兒,誰成想臨出門又撞見了親妹妹宋疏清,她一聽自家哥哥要帶別人出去便大吃飛醋,酸道:“好麽,感情四妹妹才是同二哥打一個娘胎裏出來的,我便是外人了?”
抱怨連連似小刀亂飛、著實紮得宋明真招架不住,遂笑道:“這是拈的哪門子酸?帶你一道去就是了。”
對方這才展顏,親親熱熱地拉著她四妹妹的手登上了馬車,到了西市卻比個正主逛得還歡,首飾釵環、綾羅綢緞、兼而還有西域來的金銀器,林林總總買了一堆,有的更借了他們生母吳氏的名,總之是一口氣將她二哥的腰包掏得見了底,就剩那麽三兩貫在口袋裏叮咚響。
“你這……”
宋明真十分頭痛,心說他四妹妹自幼養在外頭沒用過什麽好東西、今日是專程帶她出來買個高興,哪成想卻被親妹妹攪和得一團亂,剩的那仨瓜倆棗也再撐不起場麵,偏偏疏清未覺不妥,還一邊往她四妹妹鬢間插玉釵一邊道:“我的便是你的,誰也不許嫌棄誰——二哥哥你一個男子懂得什麽?姐妹之間都是如此的,一樣東西兩樣用才劃得來。”
這可不算什麽正經的道理,在一旁跟著伺候的墜兒忍不住悄悄撇了撇嘴,隻宋疏妍一個神色自然,隱約還帶一點笑意,答:“正是,是二哥哥不懂。”
宋疏清聽了這話笑得越發愉悅,一邊指揮著小廝將買的東西全搬上車去,一邊又琢磨起午膳當去哪裏用,抬頭瞧見別霄樓,便扭頭同宋疏妍說:“四妹妹還不曾去過那處吧?正是如今長安第一樓,有道駝蹄羹燒得極是美味——哦,還有那水晶龍鳳糕也值得一品。”
熱鬧張羅的模樣看上去十分快活,宋疏妍自不會拂她的意、便登車同哥哥姐姐一道去了;於人聲鼎沸處下車,卻見一個一身短打腰間佩劍的男子迎上來對二哥拱了拱手,道:“二公子,我家世子請您登樓一敘。”
“世子”……
宋疏妍眉眼微微一動,不知對方說的是不是晉國公府那位,又見二哥眼睛一亮,接道:“三哥也在?今日竟是得閑了。”
他似頗感暢意,語罷又回頭看向兩個妹妹,笑道:“便隨我一道上去吧,也同三哥問聲好。”
宋疏妍著實沒想到自己會再次見到方獻亭。
說來家裏同晉國公府結交應也有幾年了,隻是過去她歸長安卻一次也不曾碰見,今歲不知為何這樣巧,至今已是第三麵;他的長兄也在,與他一道親自站在門口等她們兄妹登樓,見麵時二哥似很開懷、揚聲叫了一聲“三哥”,對方亦笑著點了點頭,右眼下近眼尾的那顆小小的痣顯得格外清矜。
“世子,大公子。”
她同二姐姐一起向兩位方氏的公子見禮。
樓中往來者眾,有不少都是長安城中的顯貴,見了方氏中人自想上前結交攀附,方獻亭似無意與人寒暄,便對宋明真說:“進門說話吧,自在些。”
宋明真應了聲“好”,幾人遂相繼進了雅間,房內已置一道錦屏、應是專門設來供女眷單坐的,宋疏妍與她二姐姐一起坐到了錦屏一側,同男子們相隔。
“三哥今日不必入宮?”宋明真的聲音從那端傳來,“倒是許久不曾見你外出了。”
“總要讓他歇一歇,”一旁的方大公子笑著接了口,“棣州偏遠又生暴丨亂,他在河北道留了兩月,殿下還不至於這般不通人情。”
二哥笑著應了一聲“正是”,接著便傳來杯盞相碰的聲音,應是幾個男子在斟酒。
這個當口外麵又傳來叩門聲,是樓中小廝捧來珍饈美饌、一股腦兒都送進了女眷們一側,宋疏妍同她二姐姐對視一眼,隨即聽那端傳來方大公子的聲音,道:“不知兩位小姐喜歡什麽,若不合口味便讓他們更換。”
再周到也沒有。
宋疏清年紀長些、此時也該她回話,便答:“……有勞大公子與世子費心。”
說這話時她的臉頰有些泛紅,讓宋疏妍又想起前幾日在家中她對三姐姐的幾番譏弄,心中不免又有些感慨——原來好東西果然人人想要,隻看能不能尋到機會爭罷了。
兩人沒再說話,各自低頭用起了午膳,另一側的男子們談興卻濃,很快便提及了開春後的武舉。
“子邱今年該要應考了吧?”方大公子笑問,聲音十分和煦,“騎射、步射、馬槍,又副之策略,可有哪項不通?”
一提及此宋明真便多了幾分愁苦,終歸是未及弱冠的少年郎、又一貫被家中重文的長輩耳提麵命,心裏多少攢著些鬱氣要求個功名,隻是三年前他應考時曾折戟於馬槍一關,如今想想還是少了幾分把握。
“其餘倒好,”他咳嗽一聲,故作鎮定地應,“隻是那馬槍……”
方大公子撫掌而笑,揭短道:“若我沒記錯,當初你可是被宮中禦馬甩下背來了?婁風回來提過多次,說你這馬術還欠些火候……”
宋明真一聽頗惱,礙於妹妹們在場也不便嘴軟露怯,便回:“他自己又好到哪裏去?不過仗著比我年長幾歲罷了——何況真要是馬術上佳便該能製住三哥的濯纓,說別的有什麽意思?”
濯纓?
是那個雪夜她見過的那匹馬嗎?
宋疏妍默默想著,以玉箸夾起一塊甜糕,俄而方聽那位世子開口,說:“來年子邱若中,我可請旨將你留在長安不必外放,屆時或入兵部任職,你可願意麽?”
第15章
兵部。
宋氏乃書香門第,自祖父那一輩起便是文臣,父親伯父各有兩個兒子,都指著他們文舉中進士,二哥從武原本艱難,若往後當真入兵部、家族之內無人照應,恐怕……
宋疏妍眉頭微皺,錦屏那端宋明真的聲音聽上去卻頗為明朗,答:“出不出長安倒在其次,外放至邊地也是一樣保國安民,隻是若三哥有所驅遣,我自不會推辭。”
宋二公子生性灑脫不羈,對家中父兄尚不是百依百順,未料對這位年紀隻長一歲的晉國公世子卻如此服帖,宋疏妍心中訝異,麵上仍分毫不顯。
“四妹妹,你吃這個……”
沉思時二姐姐為她夾了一箸菜,錦屏那端的男子們也又閑談起了別的事,依稀說起了臘月裏將辦的冬狩。
“今年鍾氏回長安回得早,怕是也要在冬狩中露臉,”宋明真道,“據說那位鍾參軍是騎射一把好手,曾在鄯州擒了好些吐蕃將領,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又如何,難道還能越過貽之去?”方大公子又笑著接了口,“子邱到時也莫要藏鋒,須知若在陛下跟前露了臉、興許便可直接點了武狀元。”
這可不是誑語。
當今陛下並非循規蹈矩之人,每每興至多有率性之舉,倘若有人真能同當初的方世子一般在獵場上為陛下射得一隻凶悍稀罕的白肩雕,保不齊還真能不必應舉便得個將軍做做。
宋明真朗聲而笑,答:“我槍法未成射藝卻精,大哥三哥放心,屆時必不讓那位小參軍一枝獨秀。”
這話是說得太親了,卻令宋疏妍感到幾分憂慮——她知道比起鍾氏,父親還是更敬重方氏,可作為清流畢竟不曾直接參與黨爭,若二哥果真在冬狩中同方氏子弟一道與鍾氏作對,會不會……
她想得太多、可不像她二姐姐一般寬心,對方人雖老老實實坐在錦屏一側,可那心卻早已飛到另一頭去了,還想:她確是庶出不假,可這姻緣之事誰又說得準呢?保不齊那位世子便瞧不上嫡出的宋疏淺而瞧上她呢,何況她的親哥哥又同方家人如此親厚,那她……
雜亂的心思一股腦兒往外冒、她自己也有些收束不住,偶爾聽到錦屏那頭零星傳來幾聲方獻亭的應答,一個“嗯”字也令人心旌搖曳——若往後真能成了晉國公夫人該有多麽好,不單可享無邊尊榮,還能一並將她三妹妹的臉氣歪。
一頓飯吃得恍恍惚惚、全然沒聽男子們聊了什麽,半個多時辰後從別霄樓出來眼神也有些飄忽,登車前又聽方大公子問她二哥:“可是要帶二位妹妹回府了?”
“倒不急,”宋明真笑答,“今日出來原是要為我四妹妹買張新屏風,如今還沒挑著中意的……”
方大公子笑稱他是個好哥哥,又道:“可去浮璧閣看過了?沒有稱心的?”
那是長安城中有名的去處、金玉木器一應皆有,宋明真心說他兜裏剩的那幾個子兒可不夠給妹妹添置那處的好東西了,當下卻隻好先答一聲“尚未”;方大公子便又提議讓他們過去瞧瞧,隨即便有同方世子一並告辭的意思,宋疏清心中一急,忽而道:“世子與大公子若無別的安排,不如便同我們一道去轉轉如何?從此地去浮璧閣應也與晉國公府同路的。”
這話說得未免太大膽,一旁的宋疏妍微微側目,心說二姐姐的確比她這養在江南的氣派大些,隻是晉國公府的門檻如此之高,他家的公子又怎會應承這樣的邀約?
宋明真也以為他三哥會婉拒,畢竟是要務纏身的人、哪有那麽多工夫陪外府女眷閑逛?方獻亭卻想起前幾日父親的囑托,說要尋個機會對宋氏示些好意,不單是做給宋家人看,更是做給外人看。
“既如此,”他在宋家兄妹訝異的目光中點了點頭,聲息清淡,“便卻之不恭了。”
潁川方氏既是將門,族中子弟自然泰半習武,兩位公子今日皆是騎馬出行,恰可以讓宋氏兄妹瞧見方獻亭的坐騎濯纓。
那是前年西域進貢的寶馬,通體黝黑油亮、四肢勻稱修長,身型比普通中原的馬匹來得更加高大雄健,一雙寶石般的黑眼睛炯炯有神,觀之竟似通靈。
宋明真一見便嘖嘖讚歎,圍著濯纓稀罕地轉了好幾圈,那馬也是有趣、竟一直高傲地不肯看他,宋明真轉到哪它便將頭扭到另一側,一個畜生卻莫名顯出幾分倨傲,委實令人稱奇。
宋明真不信邪,非要伸手拉它的韁繩,方獻亭也沒攔、徑直交到他手上,濯纓卻似發了惱,不單前蹄頻頻揚起要踢人還連連發出響亮的嘶鳴,力氣大得宋明真拉都拉不住。
“這欺軟怕硬的畜生……”他笑罵,“真是成了精,還曉得挑主人。”
幾個男子俱笑起來,宋疏妍和宋疏清坐在車內隻能聽個響,然則那馬的嘶鳴聲卻讓宋疏妍再次想起那個雪夜,一不留神又想起方獻亭在車外問她是否安好的那個光景;垂下眼睛略一猶豫,終於還是輕輕將車窗推開了一道縫,貼在縫隙裏無聲向外看去,正瞧見二哥在同濯纓較勁,那人本是背對著馬車,某一刻卻像感到了她的視線一般倏然回過了身,鷙鳥般的眼睛直直撞上了她,當即令她心頭一緊。
她立刻撤回了自己推開車牖的手。
……窗子於是也跟著很快關上了。
一路行至浮璧閣,果然見得熱鬧非凡。
新歲將至,各家也難免要添置些新器,擠擠挨挨許多人,更多的還是各府女眷;晉國公世子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受人追捧,甫一踏進閣中1便引得女眷們臉紅偷瞧,他似已不甚在意這些注視的目光,隻隨意同方雲崇、宋明真二人交談,目不斜視。
宋疏妍跟她二姐姐一道去裏頭挑揀了,三個男子在後麵不遠不近地跟著,宋疏清是心花怒放,隻覺得平生從沒有這樣揚眉吐氣過——庶出的怎麽了?哪家的嫡小姐能有她這樣的殊榮、被方家世子陪著挑東西?
於是自然逛得更起勁,拉著她四妹妹的手像隻花蝴蝶般在金銀玉器間飛來飛去,一會兒看中一架四扇鑲貝母的紅木屏,一會兒又說那個六扇勾圓月的繡屏瞧著更別致,說話的聲音又亮又嬌細,餘光一直鎖在身後頭。
方獻亭的目光卻在她旁邊的宋疏妍身上多停了一瞬,又側首問宋明真道:“之前在貴府堂上見得匆忙,還不知你四妹妹是哪位夫人所出?”
宋明真一顆心正吊著、因囊中羞澀故唯恐妹妹們挑中太名貴的東西稍後付不起賬,此刻被問才回過神來,答:“她是家父的原配夫人喬氏所出,隻是嫡母早亡,後來便一直養在錢塘外祖家,每年隻回長安過一季。”
那便是宋家嫡出的小姐了。
高門豪族之內諸事大同小異,一個失了母親的嫡小姐必不為繼母所容、如今在庶姐麵前也是一般低眉斂目,想來日子不會好過到哪裏去。
“你倒是與她有幾分親近。”他又說。
“三哥不知道,我那四妹妹是個討人喜歡的,”宋明真一笑,神情頗為柔和,“也一貫聰明懂事,不必人費心。”
——的確是懂事。
裏裏外外轉了半晌,終究隻挑了個最不起眼的繪屏,圖樣是尋常的蔥鬱春山,既無黑漆描金又無螺鈿翡翠,素淨到顯出幾分清寡。
“會不會太素了些?”她二姐姐問她,“畢竟是為新歲添置的,還是再亮堂些好。”
宋疏妍笑笑,回了一聲“不必”,又說:“我本就喜歡素淨些的顏色,何況這圖樣繪得也好、正方便我臨摹。”
這話說得真體貼,明明是知道她二哥錢不夠用便揀最便宜的買,這樣一修飾就讓誰心裏都舒坦;隻是她還是低估了她二姐姐上午花錢的本事,這一架繪屏要五貫錢、二哥口袋裏卻隻剩了三貫,還是不夠的。
宋明真屬實尷尬,一方麵覺得拿不出錢丟了臉麵,另一方麵又擔心他四妹妹會覺得他這個做哥哥的厚此薄彼、終歸還是偏心自己親妹妹,一番權衡之後便開始朝一旁的方家兄弟使眼色,擺明是要借錢了。
方大公子一笑,一旁的方獻亭已示意隨行的臨澤拿錢遞與宋明真,宋疏妍一愣,頭回正大光明地將自己的目光落在那個男子身上,而他也正看著她,神情還是淡淡的,說:“四小姐可以再挑挑,選個喜歡的。”
這……
……竟像是看出了她方才說的是假話。
她忽而語塞、不知該怎麽答了,隻知對方的聲音落在耳裏還如那個山中的雪夜一般特別——明明很冷清的,可仔細聽又能感到絲絲縷縷的暖,正似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待到晚來天欲雪,方可問他能飲一杯無。
然也。
眼下鍾氏如日中天,陛下又對鍾貴妃和二殿下極為寵信,若這調令擬得不妥泰半便會受到天子叱責,更會為東宮招來麻煩。
“婁氏兄弟亦可入兵部,”方雲崇繼續道,“隻是近來突厥頻有異動、北邊並不太平,他家應會派長子婁風赴關內道朔方節度使麾下,至於次子婁蔚年紀尚輕,要應今年的武舉恐怕還是有些勉強……”
朝內武將眾多,可孟冬武選之後均已定等留放,庶族出身的武官之中雖有強幹之輩,可畢竟身後沒有家族依仗,在如今這個形勢下被放在職方司難免會受黨爭波及、終是走不長遠;將門之中最顯赫的還屬方氏和婁氏,隻是前者要避嫌、後者又無年紀正好的子弟,倒還真有幾分難辦。
“薑氏呢?”方雲崇又問,“薑潮如何?他幾年前便中了武舉,如今應是正六品上中府果毅都尉了。”
薑氏乃方獻亭母族,薑潮正是他的表兄,然此時他還未作答方雲崇便當先一拍自己的額頭,道:“我是糊塗了,方薑二氏互為姻親,那便也同我們自家子侄沒什麽區別……”
方獻亭點點頭,心中念的仍是朝中各家局勢:那鍾氏出身隴右,與其一黨的薛韜卻一連六年未更換隴右輿圖,難道僅僅隻是巧合?職方司管轄天下輿圖、鎮戍、烽燧,一旦消息遲滯,那麽……
他眼中浮過一抹暗光,心底又隱隱感到些許不祥,沉思之時卻聽長兄“咦”了一聲,道:“那樓下的可是子邱?”
宋二公子宋明真?
方獻亭側首看向窗外,果然在別霄樓下看見了宋府的馬車,宋明真騎馬護在車外,正隔著窗同車裏的人說話。
“宋家人如何?”方雲崇眼前一亮,“他家是清流、與鍾氏一向疏遠,子邱同你頗為親近又一心從武,若明年中了武舉豈不正好入職方司?”
方獻亭挑挑眉,又見馬車上走下兩位宋府的小姐,一位應是子邱的親妹妹、宋二小姐宋疏清,另一位則是前幾日剛在宋家堂上見過的宋四小姐,依稀是叫宋疏妍。
他略一猶豫,還是招來守在雅間外的護衛臨澤,道:“請宋二公子上樓一敘。”
實則宋二公子今日本隻想帶他四妹妹去西市買些零碎的小玩意兒,誰成想臨出門又撞見了親妹妹宋疏清,她一聽自家哥哥要帶別人出去便大吃飛醋,酸道:“好麽,感情四妹妹才是同二哥打一個娘胎裏出來的,我便是外人了?”
抱怨連連似小刀亂飛、著實紮得宋明真招架不住,遂笑道:“這是拈的哪門子酸?帶你一道去就是了。”
對方這才展顏,親親熱熱地拉著她四妹妹的手登上了馬車,到了西市卻比個正主逛得還歡,首飾釵環、綾羅綢緞、兼而還有西域來的金銀器,林林總總買了一堆,有的更借了他們生母吳氏的名,總之是一口氣將她二哥的腰包掏得見了底,就剩那麽三兩貫在口袋裏叮咚響。
“你這……”
宋明真十分頭痛,心說他四妹妹自幼養在外頭沒用過什麽好東西、今日是專程帶她出來買個高興,哪成想卻被親妹妹攪和得一團亂,剩的那仨瓜倆棗也再撐不起場麵,偏偏疏清未覺不妥,還一邊往她四妹妹鬢間插玉釵一邊道:“我的便是你的,誰也不許嫌棄誰——二哥哥你一個男子懂得什麽?姐妹之間都是如此的,一樣東西兩樣用才劃得來。”
這可不算什麽正經的道理,在一旁跟著伺候的墜兒忍不住悄悄撇了撇嘴,隻宋疏妍一個神色自然,隱約還帶一點笑意,答:“正是,是二哥哥不懂。”
宋疏清聽了這話笑得越發愉悅,一邊指揮著小廝將買的東西全搬上車去,一邊又琢磨起午膳當去哪裏用,抬頭瞧見別霄樓,便扭頭同宋疏妍說:“四妹妹還不曾去過那處吧?正是如今長安第一樓,有道駝蹄羹燒得極是美味——哦,還有那水晶龍鳳糕也值得一品。”
熱鬧張羅的模樣看上去十分快活,宋疏妍自不會拂她的意、便登車同哥哥姐姐一道去了;於人聲鼎沸處下車,卻見一個一身短打腰間佩劍的男子迎上來對二哥拱了拱手,道:“二公子,我家世子請您登樓一敘。”
“世子”……
宋疏妍眉眼微微一動,不知對方說的是不是晉國公府那位,又見二哥眼睛一亮,接道:“三哥也在?今日竟是得閑了。”
他似頗感暢意,語罷又回頭看向兩個妹妹,笑道:“便隨我一道上去吧,也同三哥問聲好。”
宋疏妍著實沒想到自己會再次見到方獻亭。
說來家裏同晉國公府結交應也有幾年了,隻是過去她歸長安卻一次也不曾碰見,今歲不知為何這樣巧,至今已是第三麵;他的長兄也在,與他一道親自站在門口等她們兄妹登樓,見麵時二哥似很開懷、揚聲叫了一聲“三哥”,對方亦笑著點了點頭,右眼下近眼尾的那顆小小的痣顯得格外清矜。
“世子,大公子。”
她同二姐姐一起向兩位方氏的公子見禮。
樓中往來者眾,有不少都是長安城中的顯貴,見了方氏中人自想上前結交攀附,方獻亭似無意與人寒暄,便對宋明真說:“進門說話吧,自在些。”
宋明真應了聲“好”,幾人遂相繼進了雅間,房內已置一道錦屏、應是專門設來供女眷單坐的,宋疏妍與她二姐姐一起坐到了錦屏一側,同男子們相隔。
“三哥今日不必入宮?”宋明真的聲音從那端傳來,“倒是許久不曾見你外出了。”
“總要讓他歇一歇,”一旁的方大公子笑著接了口,“棣州偏遠又生暴丨亂,他在河北道留了兩月,殿下還不至於這般不通人情。”
二哥笑著應了一聲“正是”,接著便傳來杯盞相碰的聲音,應是幾個男子在斟酒。
這個當口外麵又傳來叩門聲,是樓中小廝捧來珍饈美饌、一股腦兒都送進了女眷們一側,宋疏妍同她二姐姐對視一眼,隨即聽那端傳來方大公子的聲音,道:“不知兩位小姐喜歡什麽,若不合口味便讓他們更換。”
再周到也沒有。
宋疏清年紀長些、此時也該她回話,便答:“……有勞大公子與世子費心。”
說這話時她的臉頰有些泛紅,讓宋疏妍又想起前幾日在家中她對三姐姐的幾番譏弄,心中不免又有些感慨——原來好東西果然人人想要,隻看能不能尋到機會爭罷了。
兩人沒再說話,各自低頭用起了午膳,另一側的男子們談興卻濃,很快便提及了開春後的武舉。
“子邱今年該要應考了吧?”方大公子笑問,聲音十分和煦,“騎射、步射、馬槍,又副之策略,可有哪項不通?”
一提及此宋明真便多了幾分愁苦,終歸是未及弱冠的少年郎、又一貫被家中重文的長輩耳提麵命,心裏多少攢著些鬱氣要求個功名,隻是三年前他應考時曾折戟於馬槍一關,如今想想還是少了幾分把握。
“其餘倒好,”他咳嗽一聲,故作鎮定地應,“隻是那馬槍……”
方大公子撫掌而笑,揭短道:“若我沒記錯,當初你可是被宮中禦馬甩下背來了?婁風回來提過多次,說你這馬術還欠些火候……”
宋明真一聽頗惱,礙於妹妹們在場也不便嘴軟露怯,便回:“他自己又好到哪裏去?不過仗著比我年長幾歲罷了——何況真要是馬術上佳便該能製住三哥的濯纓,說別的有什麽意思?”
濯纓?
是那個雪夜她見過的那匹馬嗎?
宋疏妍默默想著,以玉箸夾起一塊甜糕,俄而方聽那位世子開口,說:“來年子邱若中,我可請旨將你留在長安不必外放,屆時或入兵部任職,你可願意麽?”
第15章
兵部。
宋氏乃書香門第,自祖父那一輩起便是文臣,父親伯父各有兩個兒子,都指著他們文舉中進士,二哥從武原本艱難,若往後當真入兵部、家族之內無人照應,恐怕……
宋疏妍眉頭微皺,錦屏那端宋明真的聲音聽上去卻頗為明朗,答:“出不出長安倒在其次,外放至邊地也是一樣保國安民,隻是若三哥有所驅遣,我自不會推辭。”
宋二公子生性灑脫不羈,對家中父兄尚不是百依百順,未料對這位年紀隻長一歲的晉國公世子卻如此服帖,宋疏妍心中訝異,麵上仍分毫不顯。
“四妹妹,你吃這個……”
沉思時二姐姐為她夾了一箸菜,錦屏那端的男子們也又閑談起了別的事,依稀說起了臘月裏將辦的冬狩。
“今年鍾氏回長安回得早,怕是也要在冬狩中露臉,”宋明真道,“據說那位鍾參軍是騎射一把好手,曾在鄯州擒了好些吐蕃將領,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又如何,難道還能越過貽之去?”方大公子又笑著接了口,“子邱到時也莫要藏鋒,須知若在陛下跟前露了臉、興許便可直接點了武狀元。”
這可不是誑語。
當今陛下並非循規蹈矩之人,每每興至多有率性之舉,倘若有人真能同當初的方世子一般在獵場上為陛下射得一隻凶悍稀罕的白肩雕,保不齊還真能不必應舉便得個將軍做做。
宋明真朗聲而笑,答:“我槍法未成射藝卻精,大哥三哥放心,屆時必不讓那位小參軍一枝獨秀。”
這話是說得太親了,卻令宋疏妍感到幾分憂慮——她知道比起鍾氏,父親還是更敬重方氏,可作為清流畢竟不曾直接參與黨爭,若二哥果真在冬狩中同方氏子弟一道與鍾氏作對,會不會……
她想得太多、可不像她二姐姐一般寬心,對方人雖老老實實坐在錦屏一側,可那心卻早已飛到另一頭去了,還想:她確是庶出不假,可這姻緣之事誰又說得準呢?保不齊那位世子便瞧不上嫡出的宋疏淺而瞧上她呢,何況她的親哥哥又同方家人如此親厚,那她……
雜亂的心思一股腦兒往外冒、她自己也有些收束不住,偶爾聽到錦屏那頭零星傳來幾聲方獻亭的應答,一個“嗯”字也令人心旌搖曳——若往後真能成了晉國公夫人該有多麽好,不單可享無邊尊榮,還能一並將她三妹妹的臉氣歪。
一頓飯吃得恍恍惚惚、全然沒聽男子們聊了什麽,半個多時辰後從別霄樓出來眼神也有些飄忽,登車前又聽方大公子問她二哥:“可是要帶二位妹妹回府了?”
“倒不急,”宋明真笑答,“今日出來原是要為我四妹妹買張新屏風,如今還沒挑著中意的……”
方大公子笑稱他是個好哥哥,又道:“可去浮璧閣看過了?沒有稱心的?”
那是長安城中有名的去處、金玉木器一應皆有,宋明真心說他兜裏剩的那幾個子兒可不夠給妹妹添置那處的好東西了,當下卻隻好先答一聲“尚未”;方大公子便又提議讓他們過去瞧瞧,隨即便有同方世子一並告辭的意思,宋疏清心中一急,忽而道:“世子與大公子若無別的安排,不如便同我們一道去轉轉如何?從此地去浮璧閣應也與晉國公府同路的。”
這話說得未免太大膽,一旁的宋疏妍微微側目,心說二姐姐的確比她這養在江南的氣派大些,隻是晉國公府的門檻如此之高,他家的公子又怎會應承這樣的邀約?
宋明真也以為他三哥會婉拒,畢竟是要務纏身的人、哪有那麽多工夫陪外府女眷閑逛?方獻亭卻想起前幾日父親的囑托,說要尋個機會對宋氏示些好意,不單是做給宋家人看,更是做給外人看。
“既如此,”他在宋家兄妹訝異的目光中點了點頭,聲息清淡,“便卻之不恭了。”
潁川方氏既是將門,族中子弟自然泰半習武,兩位公子今日皆是騎馬出行,恰可以讓宋氏兄妹瞧見方獻亭的坐騎濯纓。
那是前年西域進貢的寶馬,通體黝黑油亮、四肢勻稱修長,身型比普通中原的馬匹來得更加高大雄健,一雙寶石般的黑眼睛炯炯有神,觀之竟似通靈。
宋明真一見便嘖嘖讚歎,圍著濯纓稀罕地轉了好幾圈,那馬也是有趣、竟一直高傲地不肯看他,宋明真轉到哪它便將頭扭到另一側,一個畜生卻莫名顯出幾分倨傲,委實令人稱奇。
宋明真不信邪,非要伸手拉它的韁繩,方獻亭也沒攔、徑直交到他手上,濯纓卻似發了惱,不單前蹄頻頻揚起要踢人還連連發出響亮的嘶鳴,力氣大得宋明真拉都拉不住。
“這欺軟怕硬的畜生……”他笑罵,“真是成了精,還曉得挑主人。”
幾個男子俱笑起來,宋疏妍和宋疏清坐在車內隻能聽個響,然則那馬的嘶鳴聲卻讓宋疏妍再次想起那個雪夜,一不留神又想起方獻亭在車外問她是否安好的那個光景;垂下眼睛略一猶豫,終於還是輕輕將車窗推開了一道縫,貼在縫隙裏無聲向外看去,正瞧見二哥在同濯纓較勁,那人本是背對著馬車,某一刻卻像感到了她的視線一般倏然回過了身,鷙鳥般的眼睛直直撞上了她,當即令她心頭一緊。
她立刻撤回了自己推開車牖的手。
……窗子於是也跟著很快關上了。
一路行至浮璧閣,果然見得熱鬧非凡。
新歲將至,各家也難免要添置些新器,擠擠挨挨許多人,更多的還是各府女眷;晉國公世子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受人追捧,甫一踏進閣中1便引得女眷們臉紅偷瞧,他似已不甚在意這些注視的目光,隻隨意同方雲崇、宋明真二人交談,目不斜視。
宋疏妍跟她二姐姐一道去裏頭挑揀了,三個男子在後麵不遠不近地跟著,宋疏清是心花怒放,隻覺得平生從沒有這樣揚眉吐氣過——庶出的怎麽了?哪家的嫡小姐能有她這樣的殊榮、被方家世子陪著挑東西?
於是自然逛得更起勁,拉著她四妹妹的手像隻花蝴蝶般在金銀玉器間飛來飛去,一會兒看中一架四扇鑲貝母的紅木屏,一會兒又說那個六扇勾圓月的繡屏瞧著更別致,說話的聲音又亮又嬌細,餘光一直鎖在身後頭。
方獻亭的目光卻在她旁邊的宋疏妍身上多停了一瞬,又側首問宋明真道:“之前在貴府堂上見得匆忙,還不知你四妹妹是哪位夫人所出?”
宋明真一顆心正吊著、因囊中羞澀故唯恐妹妹們挑中太名貴的東西稍後付不起賬,此刻被問才回過神來,答:“她是家父的原配夫人喬氏所出,隻是嫡母早亡,後來便一直養在錢塘外祖家,每年隻回長安過一季。”
那便是宋家嫡出的小姐了。
高門豪族之內諸事大同小異,一個失了母親的嫡小姐必不為繼母所容、如今在庶姐麵前也是一般低眉斂目,想來日子不會好過到哪裏去。
“你倒是與她有幾分親近。”他又說。
“三哥不知道,我那四妹妹是個討人喜歡的,”宋明真一笑,神情頗為柔和,“也一貫聰明懂事,不必人費心。”
——的確是懂事。
裏裏外外轉了半晌,終究隻挑了個最不起眼的繪屏,圖樣是尋常的蔥鬱春山,既無黑漆描金又無螺鈿翡翠,素淨到顯出幾分清寡。
“會不會太素了些?”她二姐姐問她,“畢竟是為新歲添置的,還是再亮堂些好。”
宋疏妍笑笑,回了一聲“不必”,又說:“我本就喜歡素淨些的顏色,何況這圖樣繪得也好、正方便我臨摹。”
這話說得真體貼,明明是知道她二哥錢不夠用便揀最便宜的買,這樣一修飾就讓誰心裏都舒坦;隻是她還是低估了她二姐姐上午花錢的本事,這一架繪屏要五貫錢、二哥口袋裏卻隻剩了三貫,還是不夠的。
宋明真屬實尷尬,一方麵覺得拿不出錢丟了臉麵,另一方麵又擔心他四妹妹會覺得他這個做哥哥的厚此薄彼、終歸還是偏心自己親妹妹,一番權衡之後便開始朝一旁的方家兄弟使眼色,擺明是要借錢了。
方大公子一笑,一旁的方獻亭已示意隨行的臨澤拿錢遞與宋明真,宋疏妍一愣,頭回正大光明地將自己的目光落在那個男子身上,而他也正看著她,神情還是淡淡的,說:“四小姐可以再挑挑,選個喜歡的。”
這……
……竟像是看出了她方才說的是假話。
她忽而語塞、不知該怎麽答了,隻知對方的聲音落在耳裏還如那個山中的雪夜一般特別——明明很冷清的,可仔細聽又能感到絲絲縷縷的暖,正似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待到晚來天欲雪,方可問他能飲一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