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又開了口,她在他身邊時似乎已漸漸變得比平素活潑。


    “……也給你看看好不好?”


    他挑了挑眉,像是有幾分感興趣:“手卦?”


    她點點頭,彎起眼睛笑的模樣顯出一點得意,在他懷裏坐直一些,伸出自己的小手對他比劃:“手分八卦十二宮,八卦指向外物,十二宮則在六親變化,此外指長、手溫、形色、三才紋理皆有說法,講究可是不少……”


    她說得煞有介事頗為認真,他卻隻記得她那時的模樣有多麽惹人憐愛——誠然她過去就美得令人難忘、柳嚲花嬌如捧心西子,可其實他還是更喜歡她此刻這般眉眼明亮的模樣,開懷又恬靜,令他也跟著感到幾分難得的愉悅和輕鬆。


    “哦……”他配合地點頭,“是麽?”


    她卻覺得自己是被應付了、多少有些不滿,抿抿嘴看著他又不太服氣,遂再抬起自己的右手同他分辯:“我真的會一些……”


    “你看——我巨指細弱、食指微曲,便是所謂乾坎雙低,這種手卦的人泰半皆與父母緣淺,是以我生母早亡,與父親也……”


    她本是要為自己的本事正名,孰料說到這裏卻忽感幾分不妥,畢竟兩人原本都是舒懷,說起這些卻是有些壞了氣氛。


    她於是訥訥住口不再往下說了,他卻已然明了她的心思,雖並不完全知曉她幼時的遭際,卻也不難想象她這一路的艱難——一年前區區一張繪屏尚不能留於她手,一年後於女子最重的婚嫁之事又險被繼母草草打發,想來宋氏後宅也就同其他他所熟知的豪族高門一般,表麵一派風平浪靜,內裏卻總難免暗潮洶湧。


    他心中泛起一陣疼,下一刻她便感到自己被擁得更緊了些,男子的懷抱寬厚又溫暖,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穩與慰藉。


    “婚嫁呢?”她聽到他問,“日後夫婿如何?”


    這一問卻把她哄笑了,雖心知他這話意在寬慰、可心中的甜蜜卻還是一下漫出來,抬頭看他時她美麗的眼睛彎得像月初的小月牙,接著認認真真低頭再看一遍自己的手,正色答:“手掌柔軟,無名之指下端飽滿,大約……是會嫁得很好的。”


    他於是也笑了,右眼眼尾處的小痣多情得不像話,凝視她的眉眼也分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邃,此後她終於得到了一個確鑿的吻——輕柔地,珍惜地……落在她的眉心。


    “疏妍……”他正在此時低聲與她耳語,“……我一定會待你很好。”


    他是出身將門的武官,大抵總不會同那些經綸滿腹的文臣一般言辭精巧,甚至那宣州汪敘都會寫一手漂亮的豔詞討女子歡心,輪到他卻隻有一句“會待你很好”;可他叫了一聲她的名字,那麽慎重又柔情、那麽節製又懇切,讓她甚至感到自己已並非外祖母口中所說的“浮萍草芥”——她是有根的,會生在一個人懷裏,從此與他不辭辛苦纏綿悱惻糾纏一生。


    她就被這麽幾個字輕易招下了淚,明明是許久許久不曾哭過的人、在他麵前卻偏偏變得多愁善感;他好像也有些慌了,看著她漸漸變紅的眼眶口訥無言,下一刻她便伸手緊緊抱住了他,什麽貴女的矜持體麵都扔了個幹幹淨淨,原來她竟果真已對他鍾情到這個地步了。


    “三哥……”


    她哽咽著叫他,連這時的語氣都顯得小心翼翼,也許她真的沒有怎麽被好好疼愛過,所以總是過分淡泊懂事——外祖母是顧惜她的,可她卻終究算不上是喬家人,二哥哥也是照顧她的,可在父親與繼母麵前也難免力有不逮,她必須一直小心謹慎,仔細衡量計算自己騰挪的分寸,即便此刻也怕自己表現得太麻煩惹他厭棄、從此又要眼睜睜看著對方離自己而去。


    他並不知曉她那時心中的曲折,卻不妨礙他對懷中的少女生出愈發強烈的惻隱與疼惜;他一手繼續緊緊圈著她,另一手則輕輕拍著她單薄的後背,兩人在沉默中彼此依偎,過了很久她緊繃的身子才慢慢鬆弛下來,隻是人依然在他懷裏躲著、半晌不肯抬頭。


    他是有點無奈了,又低頭輕輕吻了一下她的額頭,這次她好像瑟縮了一下、耳垂又在悄悄變紅;他憐愛地輕輕伸手捏了一下,又問她:“方才不是說要幫我看麽?……現在不看了?”


    第62章


    她一聽這個有些來了精神, 但如果立刻恢複如初顯然又會傷及顏麵,於是隻好一邊若無其事地自己擦擦眼睛一邊慢吞吞地從男子懷裏出來,接著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他一眼, 說:“要看的……”


    ……實在可愛。


    他的手指又在她耳垂上流連一陣,隨後才把自己的右手伸到她眼前, 她推一推他, 說:“男子要看左手的。”


    他就又順著她換了手。


    她好像很高興、又坐直了一些,一手托著他的手背、一手輕輕從他掌心撫過,武將的手多執刀劍、自不會同她這樣的閨閣女兒一般白皙細嫩,到處都生了厚厚的繭, 顯得粗糲又硬朗。


    她看得仔細, 見他指尖細長、骨節清晰, 掌心紋卻十分淺淡,間有斷掌紋, 便如尖刀將千絲萬縷一一斬斷, 既往後事皆如夢幻泡影。


    這是……父母皆喪且災殃不斷之相……


    “如何?”


    怔愣之際卻忽而聽到他問,語氣清清淡淡,恰如雪風過耳。


    她抿了抿嘴, 手心已有些涼了,又端詳了一會兒才謹慎地答:“手生通天紋, 垂貫天地經緯, 自是極好的卦……”


    這也是實話——他掌心的確生了一條極深的權紋,自近腕處筆直地貫穿橫紋直通將指之根,便主其人手眼通天,他日必翻雲覆雨大權在握。


    隻是……


    “便沒有什麽不好的麽?”他又開了口, 看向她的眼中一片了然,“譬如父母……”


    這便是她無力掩飾的了——畢竟他的父親已經……


    “我其實懂得也不多, 隻是胡亂看看……”她有些慌了,看向他的眼神也開始飄忽,“何況此等玄虛之說,原本也……”


    他已感到她的不安,此刻卻淡淡笑了,攬在她後腰上的手輕輕一動,她又重新回到他懷裏。


    “無妨,”他的聲音低沉又內斂,“……我知道。”


    ……他知道。


    知道……什麽呢?


    她默默垂下眼睛,已對自己片刻前提出的無趣把戲深感懊悔,他的聲音也同樣更低沉了些,卻是忽而問她:“你應也見過我父親?”


    ……是見過的。


    一回是驪山事發後先國公親至宋府與父親一晤,另一回便是在靈堂上……先帝推開了他的棺蓋,令其遺容曝於眾人眼底。


    “嗯……”


    她應了一聲,眼前忽又閃過那時長安城內四處高懸的喪幡,世人以帝王之禮待之,本就是對一朝臣子最大的禮敬。


    “先國公風骨無雙……與他一見是我之幸。”


    “風骨無雙?”他聽言似淡淡一笑,低頭看向她的眼神顯得意味深長,“短短一麵罷了……也能瞧出這個?”


    她眉頭微微皺起,卻是頭一次在這個人眼中覺察到幾絲倦意和悲傷——誠然去歲在江上偶遇時他亦表現得沉鬱寡言,可與此刻相比卻還是……


    “自然能知道的……”她眉頭皺得更緊一些,越發感到他右眼眼尾處那點漂亮的小痣是一滴眼淚,“先國公本不必死諫……他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這是她早就藏在心裏的話。


    說到底,潁川方氏並非尋常臣僚,其一族與國同壽受萬民景仰、兼而手握兵權可號令四方,即便受天子厭棄也絕不會落到無路可走的境地——先國公何必自戕?又何必令其一族避居潁川?倘若他願意,分明可借“清君側”之名興兵起事,屆時以方氏地位之崇必一呼百應景從雲集,逼宮之後更可一舉清肅朝堂誅滅鍾氏一黨,豈非遠勝於以死直諫為國舍身?


    她一介閨閣女兒尚能想到這一層,先國公那般位高權重飽經風霜的人物又怎會看不透?想來並非無力舉兵……隻是不忍國家大亂傷及百姓,更不願親手對自己效忠半生的君主揮刀罷了。


    外祖母說得對……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潁川方氏聲名盛極又清正太過,終究是為他人而將自己逼入了窮巷。


    她那話說得含蓄,方獻亭卻已然明了她之所想,彼時輕輕一歎,道:“此言太過悖逆,往後切記不可再說。”


    他語氣尚且溫和、但神情已顯得十分嚴肅,她便感到彼時他並非僅是那個在湖心島上柔聲對她陳情的男子,更是潁川方氏一宗新主、是日後注定要為君主舍生效死的至貴之臣,心中戚然的同時又感到一陣惶恐,果然……還是有些怕他。


    “好……”她的語氣小心起來,下意識又從他懷裏退出來一點,“……抱歉。”


    他一愣,卻才感到她的忐忑,此後並未立刻伸手把人攬回懷裏,隻在沉默片刻後說:“不必抱歉……我亦與你生過同樣的念頭。”


    她聞言又抬眼,見對方眼神很深、說話的語氣卻顯得很淡,似乎不敢投注太多實感,以免又被揭起宿日的瘡疤。


    “我父親是個很不易的人,隻是平素長居高位,有許多艱辛不為外人所見。”


    他似乎陷入了一些回憶。


    “征戰傷病便如飲水吃飯般尋常,因為人嚴肅峻厲,無論與先帝還是親眷皆多生齟齬……”


    “……但他的確是耿介中正之人,自祖父去後便一力擔起一族之責,從未有過一日懶怠。”


    “你大約也能想見,他自戕之後方氏大亂,我母親又是久病不起,去歲此時我亦曾怨他決絕偏執,如今兵戈將起卻才忽而領悟他那時的苦心……”


    “人生一世孰不畏死?遑論他身後還有諸多難以割舍的人事——這一年來我曾回想過多次,那晚他與我別時究竟在想些什麽,如何竟會無恨無怨……”


    他的語氣越來越淡,可她所感到的悲傷卻越來越濃。


    “他最後同我說,委屈難免要受,但我族之人本當有人不知而不慍的氣度……隻要我向前走一步便會多許多人因這一步而受益,是以不必計較得失衡量利弊,隻要一意向前走。”


    “疏妍,他是對的。”


    “……我希望他是對的。”


    ——他從未在她麵前說過這麽多話。


    那樣沉默寡言的一個人,無論何情何境都顯得節製克己,那時卻竟在她麵前說起了他已故的父親,頭一次讓她感到……他在真正試圖讓她靠近。


    她再次感到心弦繃緊,隻是這一次卻並非僅僅出於悸動,也許是因自幼聽慣了自家長輩的諄諄垂訓,此刻他提及的先國公之言令她在動容之餘又感到幾許困惑——


    ……人竟果真可以為了他人舍去自己麽?


    外祖母告誡過她許多回,人生一世能守得安穩太平已是萬般不易,倘若再負千鈞又當如何維係長久?又譬如她的父親和叔父,大難來前縱有一身傲骨、事到臨頭也難免折腰避讓,蓋因趨利避害本為天性,明哲保身亦是常情。


    可方氏卻……


    她甚至已記不太清先國公的音容,而此刻切身安享的太平卻皆仰賴對方舍身,深深的震撼令她默然無言,再看向方獻亭時已是百感交集難言憂喜。


    “是對的……”


    她重新小心翼翼地伸手抱住他,為自己的狹隘與自私無地自容。


    “……對不起。”


    她說得懇切又鄭重,他聽後卻又歎了一口氣,抬手輕輕撫過她的青絲,他的聲音再次輕柔起來,哄:“不是都說了,不必抱歉……”


    她卻還感到難過,一時又說不清具體的因由,他大概也察覺了她的傷感,想了想還是把話岔開了,語氣舒緩一些,問她:“子邱午前是不是說明日要陪你出門?”


    這話轉得著實突然,聰敏如她自也曉得他這是在借打岔寬慰人,於是一邊撇嘴一邊點了點頭,答:“他以為你欺負我了,要補償我呢……”


    他終於一笑,輕輕捏了一下她的下巴,說:“他倒是疼你。”


    “那當然,我二哥哥最疼我……”


    她感覺到他的憐愛,此刻也配合著說些輕鬆的話,頓一頓還打趣:“……比三哥疼我。”


    他聽言一挑眉,神情卻有些微妙了,看她一眼後略有些遲疑地問:“你……”


    開了頭卻又不說下去,她不解,就問:“怎麽?”


    他搖搖頭像要作罷,過一會兒卻又反了悔,接著前麵問:“你喚他何以比喚我多一個字?”


    ……嗯?


    他的意思是……“二哥哥”比“三哥”多一個字麽?


    她被問得一愣,接著又彎起眼睛笑起來,答:“我一直那樣叫他,叫‘三哥’也是隨著他……再說你不是比我二哥哥年長一歲麽?若改叫‘三哥哥’,外人聽著豈不反而顯得比他小了?”


    這話真荒謬——難道“三哥”聽著就比“二哥哥”大了麽?不僅在長幼上毫無上風可言,還平白折損了一個“哥”字。


    “既如此便換過來,”他又發了話,語氣間的嚴肅是半真半假,“你叫我三哥哥,叫他二哥。”


    她一聽眼睛更彎、窩在他胸口咯咯地笑,然後又連連搖頭:“那怎麽行,我都那般叫了十數年了……”


    她笑起來的模樣討人喜歡得緊,讓他一邊欣賞一邊微微放下了心,暗想對方應已擺脫了方才那陣沉重與傷情;春日的暮色繾綣到令人心尖發顫,宋疏妍卻感到他凝視自己的眼神比春光更柔,聲音亦是撩人心魄,此外還帶一點小小的無奈,說:“那便改稱我名吧……左右我也無意做你的兄長,隻要與你做夫妻的。”


    那兩字一出她便難以招架了,昨日在湖心島上無酒自醉的荒唐之感再次冒出頭來,逼得人軟了身子又軟了心;悄悄把臉埋進愛人的頸窩,少女的聲音因羞怯而輕到幾不可聞,最終卻還是耳語般迷蒙地應了一聲——


    “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拂了一身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籽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籽兒並收藏拂了一身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