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會不喜?隻怕她們來得太晚——你什麽時候讓人進來?明日麽?後日麽?”
她像是迫不及待,對他的信賴更純粹到令人無奈的地步——他歎一口氣,失笑地摸摸她的臉頰,哄:“過幾日吧,總要尋個合適的機會。”
她點點頭,也知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隻是有關他的一切總能輕易撩撥她的心弦,偌大的深宮原本那樣幽邃可怖、可一旦有他作陪便立刻顯得爛漫溫情——台城之中有那麽多座堪比仙宮的殿宇,每一處都可做他們秘密廝守的溫柔鄉,她想與他朝朝暮暮一同度夢,哪怕永遠不見天日也毫不可惜。
“那我等著你……”
她又忍不住要吻他,因被男子抱在腿上難得能夠居高臨下與他親昵。
“但……也不要讓我等得太久了……”
後一句實在太惹人憐,他的心被磨得特別軟、過去八年不斷牽絆他的那些鐵一般森嚴強硬的戒律似乎也都似春水一般化去了,也許他們都從未曾貪求什麽結果,隻要得到刹那的成全便可以心滿意足。
“要不要摔個東西?”
他忽然問她。
她迷迷蒙蒙的身子都軟了、全不知他在問什麽,他笑著捏了捏她的下巴,說:“你我不是不和麽?摔個東西,顯得真些。”
她這才聽懂,當即忍俊不禁失笑出聲,先嗔他一眼,又回頭在禦案上掃視過一周,挑中一隻青瓷筆洗,取到手後折身悄聲與他耳語:“我都不知你這樣會騙人……”
說完便看著他的眼睛將手一抬,筆洗滾落在地發出清脆響亮的碎裂聲,他們同時聽到殿門外傳來宮人低低的驚呼,像是當真被他們嚇著了;她窩在他懷裏笑,像做壞事得逞後的孩子一般得意,他隻憐愛地刮刮她的鼻子,又伸手輕輕為她擦拭被他吻花的口脂。
她半闔著眼睛享受他的撫摸,心裏卻知一刻鍾的時限到了、他這是在同她告別——他好像很擅長同人分離,即便在遺憾的時刻也能給她纏綿的慰藉。
“與你母族的事,不要總想著一人去背……”
他連別語都是動聽。
“要時刻記得……我一直在你身邊。”
兩日之後許宗堯還朝,從五品上戶部司郎中的氣派可沒多麽大,一頭青驢兩袖清風,也就那樣孑然一身地回來了。
近來朝野上下的關注皆被君侯平南境之事分去了,實則若無此事在前許宗堯與江南大族之間的鬥法才最值得一看——這小狀元書生意氣不通世故,果然愣頭青一般將自己逼得無後路可退,離開金陵時還是風風光光的天子門生,如今不過半載便被人燒了祖宅又折了一條腿,說來也實在教人唏噓。
他回城那日宮中曾派人去迎,說是太後念著他這半多年的辛苦、特在青溪之南為他賜下一座新宅,可容他安頓母親並將養身體;他拖著傷腿跪地謝了恩,將母親接去後卻半刻也不曾多留,隻一意要入宮求見太後。
“許大人,你多少也聽一句勸……”
宮中來使聞言十分無奈,慨歎這位狀元郎實在有些不知趣。
“太後近來要操心的事太多、還沒輪到你這一樁,眼下進宮對你不利,說到底還要教太後為難……”
這番點撥已十足慷慨,奈何許大人不僅不會懂事地往貴人手中塞幾兩金銀、反而還更執拗地當眾一揖到底,高聲道:“臣有要事上達天聽,煩請尊使代為通稟。”
朽木難雕冥頑不靈,氣得那宮人也是拂袖而去,通傳之後扶清殿內傳來消息,稱太後今日政務繁忙無暇見他,他卻竟就那般無所顧忌地長跪宮門之前、終於在日落之際逼來了傳召覲見的消息。
來迎他的正是太後身邊的女官夕秀,身邊另攜一架步輦、說是太後憫其因傷不便行走而特意賜下的,許宗堯謝恩不受、仍執意獨自行走至內宮,一瘸一拐的模樣惹眼極了,令往來經過的宮人皆不禁側目而視議論紛紛。
行至扶清殿時許宗堯額角已墜滿冷汗、前不久在墜崖中重傷的腿還在不停打顫;他在門外理正衣冠、收拾停當後方才隨夕秀入內麵聖,當今太後正在外殿用著晚膳,室內清雅幽靜檀香繚繞。
“臣許宗堯,叩見太後。”
他低眉斂目恭行跪禮、並未抬頭看那普天之下最尊貴的女子一眼,對方亦隻淡淡應了一聲“平身”,而後又道:“許卿遠歸金陵一路勞累,想來也還不曾用過晚膳,今日便與孤同席吧。”
“來人,賜座。”
殿中宮人已然領命,許宗堯卻還端端正正跪在原地,明明腿上的傷已讓他麵色慘白汗流浹背,卻仍固執地躬身叩首不肯起身。
“臣此去清查勞而無功,今返台城實無顏再受天恩……”
他字字清晰地說著,聲音還同半載前在乾定宮中一般堅定泰然。
“且臣有一言問太後,若所得之複非同所想,則更不當食天家之祿。”
這前一句尚可算是尋常,後一句卻說得十分放肆——區區臣下豈可質問君上?末尾的“不當食天家之祿”則更像是威脅,仿佛當今太後還要受他的考教、若答得不好便要受他的懲處似的。
眾人聽言皆是色變,唯獨宋疏妍淡淡一笑,素手輕輕擱下玉箸,她的聲音依舊平和,道:“卿但言無妨。”
許宗堯再一叩首,繼續道:“土地清查茲事體大,各州近況臣七日一報上呈禦覽,太後當知形勢之變、更當明時下滯礙所在——今召臣還朝,究竟是因斷臣無能不堪托付社稷,還是隻因不願身陷眾叛親離之困而失外戚之助?”
此言一出四座皆驚,尤其那句“外戚”更是大逆不道,話裏話外都將宋氏斂田之過和太後臨朝之權牽在一處,根本無異於指著她的鼻子罵;扶清殿內一時靜極,眾人都被這從五品小官的一番狂言嚇得汗毛倒豎,過了好半晌方才聽到太後開口,語氣分明也沉了,說的是:“許宗堯,你放肆。”
那小狀元並不驚惶,聽得這句訓斥也依舊神色如常,下一刻忽而起身抬頭直視太後雙目,繼續麵不改色道:“當日臣入宮應考,曾於大殿之上在袞袞諸公麵前許下一諾,稱入等為官後必克己奉公不吝己身、披肝瀝膽鞠躬盡瘁,在朝惟受聖命不結朋黨、在野視民如傷詢於芻蕘,雖傷而無悔、不死則不休。”
“今臣一息尚存,仍可為國不避斧鉞成仁取義,如太後仍有心為民公斷,則臣必赴湯蹈火甘之如飴,而若太後已無秉公滅私之勇,亦可早日告知於臣,臣可振衣濯足歸於山林,不必終日在朝枉費心機虛度光陰。”
第141章
後幾句說得頗有怨氣, 顯見是已認定此番被召回金陵全因太後已喪推行新政之心,抬起的眉眼透著剛強與決然,此外更有一抹不肯被濁世汙染的鋒芒與傲氣。
宋疏妍定定看了他半晌, 忽而解頤展顏一笑,瀲灩的瓊英該有最好的花色, 權勢之外她的美麗原本也最值得稱道;許宗堯一愣, 卻沒料到對方不怒反笑,下一刻又聽她輕輕一歎,道:“許卿當日所言振聾發聵,便是無人再提起孤也不會輕易忘記的。”
說著徐徐起身, 竟親自走到他麵前伸手將他扶起, 靈巧的宮娥見狀又順勢引他入座, 桌案之上精美的禦膳此刻還冒著騰騰的熱氣。
“孤召你回來,本意不過替陛下保一宰輔之才, ”她的語氣淡淡的, 從容又柔和,“土地清查功在當世,我朝千秋之基業未來更需有人輔佐, 你要陪陛下走得更遠,有些事便不能盡由你去做。”
這話說得既重又輕, 點到為止令人抓不確切, 許宗堯一時也摸不清此為對方真心使然、還是僅為安撫他的緩兵之計。
“孤知你一心為國有毀家紓難之義,但為政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卻不可逞匹夫之勇,”她像並不在意他心中猜忌,落座後又平平靜靜再次舉箸而食, “難道孤要由你去同他們硬碰硬?你為此事舍身,土地清查便能一帆風順了?”
幾句反問切中要害, 身居至高之位的她終究比他看得長遠,許宗堯半低下頭,身上的鋒銳之氣已略消了幾分。
“你問孤召你回來是否因已無秉公滅私之勇?恰恰相反,隻有你回來了孤才好借勢發難徹查此事,才好將背後之人一一繩之以法。”
她又側首看向他,美麗的眉眼透著柔韌的力量與智慧。
“你是朝廷命官,是孤親封的戶部司郎中,動你便是對抗國法,孤與天下人皆不能容。”
她將“繩之以法”四字咬得很重,像是已然下定了斷腕般的決心,許宗堯神情一僵、眼底卻還有幾分不信任,又問:“太後所言‘繩之以法’可有例外?若有罪者乃尊長血親、太後也可一視同仁毫無偏私?金陵宋氏於江南一呼百應手眼通天,若果一意孤行而與朝廷作對,太後又為之奈何?”
“為之奈何”……
同樣的四字半載前宋疏妍也曾在殿試時問過他,不料如今卻又被人原封不動將問題丟了回來,她搖頭失笑,反問:“卿有何計可獻?”
許宗堯滿麵正色,一字一句答:“四月以來朝廷已對豪族多番忍讓,收繳贖款的期限更已一延再延,各方既還不知悔改……便當以兵治亂。”
他是早就想定了,此刻作答更毫無猶疑,也不知是單想派兵去抓那些被推在前麵的管事、還是索性要圍了宋府要當朝五輔的命。
宋疏妍一語不發未置可否,眼神隻在聽到“兵”字時微微一動,許宗堯察言觀色、聯想到近來朝野間盛傳的天家與潁川侯所生之齟齬,拱手言:“太後既收神略兵權、又立千機新府親理兵事,想來所圖便是有備無患,眼下豈非正是用兵良機?”
這話說得有些不對味、尤其語氣更顯出幾分奇怪,宋疏妍略一挑眉,問:“許卿此言倒像是在為方侯不平——怎麽,你以為孤不當收他的兵權?”
“臣不敢。”
許宗堯別開目光,嘴上說著“不敢”語氣卻分明很硬。
“隻是潁川方氏世代忠良、君侯此去南境也是為國平叛,太後既奪其兵權……便不當令神略蒙塵。”
話到這裏便再無什麽轉圜的餘地了,如今朝野上下皆叱方氏專權跋扈、有臣大欺主謀朝篡位之嫌,唯獨他膽敢為之言怨、更暗諷當今太後是非不分忠奸不辨。
扶清殿內的宮人已被這小狀元屢屢出口的驚人之語嚇死了幾回,也就隻有宋疏妍一人搖頭笑出了聲,她再次看向許宗堯、眼中激賞之色更濃,慨歎:“若非卿乃強幹之輩、眼下國家又正值用人之際,孤還真該將你調往諫台兩院,與你做這青史之上第一流的諫臣。”
一句調侃半真半假、其中的嘉許之意卻是十分鮮明,許宗堯見狀又一愣,著實沒想到當今太後一介女流竟能有如此開闊的胸懷,被他這般不留情麵批到眼前仍能溫文爾雅一笑置之,分明正有聖賢書中所謂明主之氣度。
“兵麽,或許終歸免不了要動的……”
她悠悠一歎,神情忽而也有幾分悵惘了。
“隻是孤總想……該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同樣的夜晚,宋府內宅卻比宮中還熱鬧上許多。
宋大公子宋明卓近來背著自家長輩在外養了一個妓子,一連小半月不著家、好容易回來也是徹夜買醉酒氣熏天,將他母親萬氏氣得淚眼漣漣唉聲歎氣;已嫁作人婦的宋三小姐宋疏淺是他們兄妹中最心疼母親的,那夜還去兄長院中好言相勸、要他踏踏實實與長嫂好生過日子,莫學了那些荒唐紈絝惹得長輩親眷無謂傷懷痛惜。
她哥哥醉得一塌糊塗,嘴上說話也就沒了章法,聞言隻反譏道:“傷懷痛惜?”
“妹妹如今倒是懂得說這些大道理了……當年去揚州爬姐夫床榻之時怎麽就沒顧念著不讓母親‘傷懷痛惜’呢?”
一句諷刺辛辣刺骨,直將他妹妹的心紮得血肉模糊——天曉得!一失足成千古恨!整整八年她都生活在屈辱冰冷的活地獄裏,沒有片刻偷閑喘息之機!揚州內宅全無她的容身之處,原本疼愛她的姐姐與她恩斷義絕,得了她身子的姐夫亦畏懼流言不肯給她多半分憐惜,萬家那群窮親戚個個捧高踩低、什麽七大姑八大姨也敢拿冷眼瞧她,一背過身便要滿眼鄙夷地同人狠狠說幾句她的小話。
她該去哪裏?東都洛陽貴胄如雲、個個都將她看作不知廉恥的下賤娼丨婦!便是灰溜溜地躲回金陵也要忍受諸多非議,家族之內的骨肉至親哪個不曾暗暗對她譏弄嘲笑!
她痛哭出聲、反手便掀了她哥哥的酒桌,一聲巨響傳出院子,終究還是引來了他們的母親——萬氏一生心高氣傲,可憐到了暮年卻吃起兒孫的苦來,當時便崩不住同女兒一道痛哭出聲,一把將長子推到一旁,大罵:“你若在外受了氣、便該去同那些事主爭個高低討個氣順!回來同你妹妹撒什麽火!欺負她一個可憐女兒家便能教你好過了?”
宋明卓原本隻是一時失言、實則倒並非有心折辱妹妹,隻是如今鬧出了動靜嘴上便更不肯服軟,索性又拎起酒壺痛飲去了;萬氏母女繼續哭著,不多時又聽下人通傳說是主君來了,抬頭一看果然見宋澹闊步向堂屋而來,形色匆匆麵沉如水,觀勢著實有幾分駭人。
萬氏以為是兒女吵鬧的動靜驚擾了對方,正擦著眼淚要起身勸和、卻見夫君二話不說給了長子狠狠一耳光,宋明卓徑直被打翻在地,宋疏淺亦驚愕地發出了一聲低叫。
“孽障——”
宋澹怒發衝冠勃然變色。
“可是你派人去害了那許宗堯!”
一番變故十分突兀、以致萬氏都來不及聽清其中的前因後果,下一刻隻聽長子躺在地上大笑出聲,潦倒之態窮極狂放,麵對父親滔天的怒火竟也不躲不避。
“是,是我——”
他甚至是理直氣壯地大聲反嗆。
“算他姓許的運道好,否則那日要的便是他的命!”
語出刻毒字字猖獗,怒得宋澹又一腳狠狠踹上他的胸腹,怒斥:“豎子!你可知他是天子門生朝廷命官!殺他便是妄違國法不敬天家!會為我族招來滅頂之禍!”
他怒得連手指都在發抖,蒼蒼鶴發如同白雪,確與十年前那個正值壯年的宋氏主君截然不同了;他的長子依舊躺在地上仰麵看他,因酒氣漲紅的臉上浮顯出輕慢狂悖的笑。
“天家?”
“什麽是天家?”
“四妹妹不就是天家麽?”
“她也是父親的骨血……難道還能放任外人毀了宋氏不成?”
他邊說邊撐著上身坐起來,在父親堂皇慘烈的目光中冷冷吐出一口血。
“她壓了我八年……整整八年……”
“許宗堯,一個一文不名的寒門書生都能一朝官至五品……而我,她的親哥哥……卻至今還隻是一個可憐可笑的六品著作郎……”
“我知道她恨我、要報複我……好啊,那我索性就給她這個機會——”
“讓她來!讓她現在就來!”
“讓她殺了我、然後毀了整個宋氏!——父親不是要對她忍讓麽?那就繼續忍!忍到衛弼範玉成將我族拆吃入腹!忍到我金陵宋氏淪為整個天下的笑柄!”
啪——
重重一掌再次落到宋明卓的臉上,宋澹的臉色已然蒼白如紙;宋疏淺嚇得瑟瑟發抖跪在地上不敢出聲,萬氏則死命抱著夫君的腿央求他不要再傷害他們的兒子,護短的模樣還同許多年前一模一樣——唯獨宋明卓一人大笑不止,無度之狀恍若瘋癲,令觀者皆不禁心下惶惶,或許那正是滅亡的先兆,累積的矛盾終有一日要不可避免地爆發。
“自作孽,不可活……”
她像是迫不及待,對他的信賴更純粹到令人無奈的地步——他歎一口氣,失笑地摸摸她的臉頰,哄:“過幾日吧,總要尋個合適的機會。”
她點點頭,也知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隻是有關他的一切總能輕易撩撥她的心弦,偌大的深宮原本那樣幽邃可怖、可一旦有他作陪便立刻顯得爛漫溫情——台城之中有那麽多座堪比仙宮的殿宇,每一處都可做他們秘密廝守的溫柔鄉,她想與他朝朝暮暮一同度夢,哪怕永遠不見天日也毫不可惜。
“那我等著你……”
她又忍不住要吻他,因被男子抱在腿上難得能夠居高臨下與他親昵。
“但……也不要讓我等得太久了……”
後一句實在太惹人憐,他的心被磨得特別軟、過去八年不斷牽絆他的那些鐵一般森嚴強硬的戒律似乎也都似春水一般化去了,也許他們都從未曾貪求什麽結果,隻要得到刹那的成全便可以心滿意足。
“要不要摔個東西?”
他忽然問她。
她迷迷蒙蒙的身子都軟了、全不知他在問什麽,他笑著捏了捏她的下巴,說:“你我不是不和麽?摔個東西,顯得真些。”
她這才聽懂,當即忍俊不禁失笑出聲,先嗔他一眼,又回頭在禦案上掃視過一周,挑中一隻青瓷筆洗,取到手後折身悄聲與他耳語:“我都不知你這樣會騙人……”
說完便看著他的眼睛將手一抬,筆洗滾落在地發出清脆響亮的碎裂聲,他們同時聽到殿門外傳來宮人低低的驚呼,像是當真被他們嚇著了;她窩在他懷裏笑,像做壞事得逞後的孩子一般得意,他隻憐愛地刮刮她的鼻子,又伸手輕輕為她擦拭被他吻花的口脂。
她半闔著眼睛享受他的撫摸,心裏卻知一刻鍾的時限到了、他這是在同她告別——他好像很擅長同人分離,即便在遺憾的時刻也能給她纏綿的慰藉。
“與你母族的事,不要總想著一人去背……”
他連別語都是動聽。
“要時刻記得……我一直在你身邊。”
兩日之後許宗堯還朝,從五品上戶部司郎中的氣派可沒多麽大,一頭青驢兩袖清風,也就那樣孑然一身地回來了。
近來朝野上下的關注皆被君侯平南境之事分去了,實則若無此事在前許宗堯與江南大族之間的鬥法才最值得一看——這小狀元書生意氣不通世故,果然愣頭青一般將自己逼得無後路可退,離開金陵時還是風風光光的天子門生,如今不過半載便被人燒了祖宅又折了一條腿,說來也實在教人唏噓。
他回城那日宮中曾派人去迎,說是太後念著他這半多年的辛苦、特在青溪之南為他賜下一座新宅,可容他安頓母親並將養身體;他拖著傷腿跪地謝了恩,將母親接去後卻半刻也不曾多留,隻一意要入宮求見太後。
“許大人,你多少也聽一句勸……”
宮中來使聞言十分無奈,慨歎這位狀元郎實在有些不知趣。
“太後近來要操心的事太多、還沒輪到你這一樁,眼下進宮對你不利,說到底還要教太後為難……”
這番點撥已十足慷慨,奈何許大人不僅不會懂事地往貴人手中塞幾兩金銀、反而還更執拗地當眾一揖到底,高聲道:“臣有要事上達天聽,煩請尊使代為通稟。”
朽木難雕冥頑不靈,氣得那宮人也是拂袖而去,通傳之後扶清殿內傳來消息,稱太後今日政務繁忙無暇見他,他卻竟就那般無所顧忌地長跪宮門之前、終於在日落之際逼來了傳召覲見的消息。
來迎他的正是太後身邊的女官夕秀,身邊另攜一架步輦、說是太後憫其因傷不便行走而特意賜下的,許宗堯謝恩不受、仍執意獨自行走至內宮,一瘸一拐的模樣惹眼極了,令往來經過的宮人皆不禁側目而視議論紛紛。
行至扶清殿時許宗堯額角已墜滿冷汗、前不久在墜崖中重傷的腿還在不停打顫;他在門外理正衣冠、收拾停當後方才隨夕秀入內麵聖,當今太後正在外殿用著晚膳,室內清雅幽靜檀香繚繞。
“臣許宗堯,叩見太後。”
他低眉斂目恭行跪禮、並未抬頭看那普天之下最尊貴的女子一眼,對方亦隻淡淡應了一聲“平身”,而後又道:“許卿遠歸金陵一路勞累,想來也還不曾用過晚膳,今日便與孤同席吧。”
“來人,賜座。”
殿中宮人已然領命,許宗堯卻還端端正正跪在原地,明明腿上的傷已讓他麵色慘白汗流浹背,卻仍固執地躬身叩首不肯起身。
“臣此去清查勞而無功,今返台城實無顏再受天恩……”
他字字清晰地說著,聲音還同半載前在乾定宮中一般堅定泰然。
“且臣有一言問太後,若所得之複非同所想,則更不當食天家之祿。”
這前一句尚可算是尋常,後一句卻說得十分放肆——區區臣下豈可質問君上?末尾的“不當食天家之祿”則更像是威脅,仿佛當今太後還要受他的考教、若答得不好便要受他的懲處似的。
眾人聽言皆是色變,唯獨宋疏妍淡淡一笑,素手輕輕擱下玉箸,她的聲音依舊平和,道:“卿但言無妨。”
許宗堯再一叩首,繼續道:“土地清查茲事體大,各州近況臣七日一報上呈禦覽,太後當知形勢之變、更當明時下滯礙所在——今召臣還朝,究竟是因斷臣無能不堪托付社稷,還是隻因不願身陷眾叛親離之困而失外戚之助?”
此言一出四座皆驚,尤其那句“外戚”更是大逆不道,話裏話外都將宋氏斂田之過和太後臨朝之權牽在一處,根本無異於指著她的鼻子罵;扶清殿內一時靜極,眾人都被這從五品小官的一番狂言嚇得汗毛倒豎,過了好半晌方才聽到太後開口,語氣分明也沉了,說的是:“許宗堯,你放肆。”
那小狀元並不驚惶,聽得這句訓斥也依舊神色如常,下一刻忽而起身抬頭直視太後雙目,繼續麵不改色道:“當日臣入宮應考,曾於大殿之上在袞袞諸公麵前許下一諾,稱入等為官後必克己奉公不吝己身、披肝瀝膽鞠躬盡瘁,在朝惟受聖命不結朋黨、在野視民如傷詢於芻蕘,雖傷而無悔、不死則不休。”
“今臣一息尚存,仍可為國不避斧鉞成仁取義,如太後仍有心為民公斷,則臣必赴湯蹈火甘之如飴,而若太後已無秉公滅私之勇,亦可早日告知於臣,臣可振衣濯足歸於山林,不必終日在朝枉費心機虛度光陰。”
第141章
後幾句說得頗有怨氣, 顯見是已認定此番被召回金陵全因太後已喪推行新政之心,抬起的眉眼透著剛強與決然,此外更有一抹不肯被濁世汙染的鋒芒與傲氣。
宋疏妍定定看了他半晌, 忽而解頤展顏一笑,瀲灩的瓊英該有最好的花色, 權勢之外她的美麗原本也最值得稱道;許宗堯一愣, 卻沒料到對方不怒反笑,下一刻又聽她輕輕一歎,道:“許卿當日所言振聾發聵,便是無人再提起孤也不會輕易忘記的。”
說著徐徐起身, 竟親自走到他麵前伸手將他扶起, 靈巧的宮娥見狀又順勢引他入座, 桌案之上精美的禦膳此刻還冒著騰騰的熱氣。
“孤召你回來,本意不過替陛下保一宰輔之才, ”她的語氣淡淡的, 從容又柔和,“土地清查功在當世,我朝千秋之基業未來更需有人輔佐, 你要陪陛下走得更遠,有些事便不能盡由你去做。”
這話說得既重又輕, 點到為止令人抓不確切, 許宗堯一時也摸不清此為對方真心使然、還是僅為安撫他的緩兵之計。
“孤知你一心為國有毀家紓難之義,但為政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卻不可逞匹夫之勇,”她像並不在意他心中猜忌,落座後又平平靜靜再次舉箸而食, “難道孤要由你去同他們硬碰硬?你為此事舍身,土地清查便能一帆風順了?”
幾句反問切中要害, 身居至高之位的她終究比他看得長遠,許宗堯半低下頭,身上的鋒銳之氣已略消了幾分。
“你問孤召你回來是否因已無秉公滅私之勇?恰恰相反,隻有你回來了孤才好借勢發難徹查此事,才好將背後之人一一繩之以法。”
她又側首看向他,美麗的眉眼透著柔韌的力量與智慧。
“你是朝廷命官,是孤親封的戶部司郎中,動你便是對抗國法,孤與天下人皆不能容。”
她將“繩之以法”四字咬得很重,像是已然下定了斷腕般的決心,許宗堯神情一僵、眼底卻還有幾分不信任,又問:“太後所言‘繩之以法’可有例外?若有罪者乃尊長血親、太後也可一視同仁毫無偏私?金陵宋氏於江南一呼百應手眼通天,若果一意孤行而與朝廷作對,太後又為之奈何?”
“為之奈何”……
同樣的四字半載前宋疏妍也曾在殿試時問過他,不料如今卻又被人原封不動將問題丟了回來,她搖頭失笑,反問:“卿有何計可獻?”
許宗堯滿麵正色,一字一句答:“四月以來朝廷已對豪族多番忍讓,收繳贖款的期限更已一延再延,各方既還不知悔改……便當以兵治亂。”
他是早就想定了,此刻作答更毫無猶疑,也不知是單想派兵去抓那些被推在前麵的管事、還是索性要圍了宋府要當朝五輔的命。
宋疏妍一語不發未置可否,眼神隻在聽到“兵”字時微微一動,許宗堯察言觀色、聯想到近來朝野間盛傳的天家與潁川侯所生之齟齬,拱手言:“太後既收神略兵權、又立千機新府親理兵事,想來所圖便是有備無患,眼下豈非正是用兵良機?”
這話說得有些不對味、尤其語氣更顯出幾分奇怪,宋疏妍略一挑眉,問:“許卿此言倒像是在為方侯不平——怎麽,你以為孤不當收他的兵權?”
“臣不敢。”
許宗堯別開目光,嘴上說著“不敢”語氣卻分明很硬。
“隻是潁川方氏世代忠良、君侯此去南境也是為國平叛,太後既奪其兵權……便不當令神略蒙塵。”
話到這裏便再無什麽轉圜的餘地了,如今朝野上下皆叱方氏專權跋扈、有臣大欺主謀朝篡位之嫌,唯獨他膽敢為之言怨、更暗諷當今太後是非不分忠奸不辨。
扶清殿內的宮人已被這小狀元屢屢出口的驚人之語嚇死了幾回,也就隻有宋疏妍一人搖頭笑出了聲,她再次看向許宗堯、眼中激賞之色更濃,慨歎:“若非卿乃強幹之輩、眼下國家又正值用人之際,孤還真該將你調往諫台兩院,與你做這青史之上第一流的諫臣。”
一句調侃半真半假、其中的嘉許之意卻是十分鮮明,許宗堯見狀又一愣,著實沒想到當今太後一介女流竟能有如此開闊的胸懷,被他這般不留情麵批到眼前仍能溫文爾雅一笑置之,分明正有聖賢書中所謂明主之氣度。
“兵麽,或許終歸免不了要動的……”
她悠悠一歎,神情忽而也有幾分悵惘了。
“隻是孤總想……該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同樣的夜晚,宋府內宅卻比宮中還熱鬧上許多。
宋大公子宋明卓近來背著自家長輩在外養了一個妓子,一連小半月不著家、好容易回來也是徹夜買醉酒氣熏天,將他母親萬氏氣得淚眼漣漣唉聲歎氣;已嫁作人婦的宋三小姐宋疏淺是他們兄妹中最心疼母親的,那夜還去兄長院中好言相勸、要他踏踏實實與長嫂好生過日子,莫學了那些荒唐紈絝惹得長輩親眷無謂傷懷痛惜。
她哥哥醉得一塌糊塗,嘴上說話也就沒了章法,聞言隻反譏道:“傷懷痛惜?”
“妹妹如今倒是懂得說這些大道理了……當年去揚州爬姐夫床榻之時怎麽就沒顧念著不讓母親‘傷懷痛惜’呢?”
一句諷刺辛辣刺骨,直將他妹妹的心紮得血肉模糊——天曉得!一失足成千古恨!整整八年她都生活在屈辱冰冷的活地獄裏,沒有片刻偷閑喘息之機!揚州內宅全無她的容身之處,原本疼愛她的姐姐與她恩斷義絕,得了她身子的姐夫亦畏懼流言不肯給她多半分憐惜,萬家那群窮親戚個個捧高踩低、什麽七大姑八大姨也敢拿冷眼瞧她,一背過身便要滿眼鄙夷地同人狠狠說幾句她的小話。
她該去哪裏?東都洛陽貴胄如雲、個個都將她看作不知廉恥的下賤娼丨婦!便是灰溜溜地躲回金陵也要忍受諸多非議,家族之內的骨肉至親哪個不曾暗暗對她譏弄嘲笑!
她痛哭出聲、反手便掀了她哥哥的酒桌,一聲巨響傳出院子,終究還是引來了他們的母親——萬氏一生心高氣傲,可憐到了暮年卻吃起兒孫的苦來,當時便崩不住同女兒一道痛哭出聲,一把將長子推到一旁,大罵:“你若在外受了氣、便該去同那些事主爭個高低討個氣順!回來同你妹妹撒什麽火!欺負她一個可憐女兒家便能教你好過了?”
宋明卓原本隻是一時失言、實則倒並非有心折辱妹妹,隻是如今鬧出了動靜嘴上便更不肯服軟,索性又拎起酒壺痛飲去了;萬氏母女繼續哭著,不多時又聽下人通傳說是主君來了,抬頭一看果然見宋澹闊步向堂屋而來,形色匆匆麵沉如水,觀勢著實有幾分駭人。
萬氏以為是兒女吵鬧的動靜驚擾了對方,正擦著眼淚要起身勸和、卻見夫君二話不說給了長子狠狠一耳光,宋明卓徑直被打翻在地,宋疏淺亦驚愕地發出了一聲低叫。
“孽障——”
宋澹怒發衝冠勃然變色。
“可是你派人去害了那許宗堯!”
一番變故十分突兀、以致萬氏都來不及聽清其中的前因後果,下一刻隻聽長子躺在地上大笑出聲,潦倒之態窮極狂放,麵對父親滔天的怒火竟也不躲不避。
“是,是我——”
他甚至是理直氣壯地大聲反嗆。
“算他姓許的運道好,否則那日要的便是他的命!”
語出刻毒字字猖獗,怒得宋澹又一腳狠狠踹上他的胸腹,怒斥:“豎子!你可知他是天子門生朝廷命官!殺他便是妄違國法不敬天家!會為我族招來滅頂之禍!”
他怒得連手指都在發抖,蒼蒼鶴發如同白雪,確與十年前那個正值壯年的宋氏主君截然不同了;他的長子依舊躺在地上仰麵看他,因酒氣漲紅的臉上浮顯出輕慢狂悖的笑。
“天家?”
“什麽是天家?”
“四妹妹不就是天家麽?”
“她也是父親的骨血……難道還能放任外人毀了宋氏不成?”
他邊說邊撐著上身坐起來,在父親堂皇慘烈的目光中冷冷吐出一口血。
“她壓了我八年……整整八年……”
“許宗堯,一個一文不名的寒門書生都能一朝官至五品……而我,她的親哥哥……卻至今還隻是一個可憐可笑的六品著作郎……”
“我知道她恨我、要報複我……好啊,那我索性就給她這個機會——”
“讓她來!讓她現在就來!”
“讓她殺了我、然後毀了整個宋氏!——父親不是要對她忍讓麽?那就繼續忍!忍到衛弼範玉成將我族拆吃入腹!忍到我金陵宋氏淪為整個天下的笑柄!”
啪——
重重一掌再次落到宋明卓的臉上,宋澹的臉色已然蒼白如紙;宋疏淺嚇得瑟瑟發抖跪在地上不敢出聲,萬氏則死命抱著夫君的腿央求他不要再傷害他們的兒子,護短的模樣還同許多年前一模一樣——唯獨宋明卓一人大笑不止,無度之狀恍若瘋癲,令觀者皆不禁心下惶惶,或許那正是滅亡的先兆,累積的矛盾終有一日要不可避免地爆發。
“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