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便向內殿走去了、竟沒有半點要出宮一探的意思,原來孤家寡人的心竟果真是這樣冷,連自己親生父親的死活都可以無動於衷等閑視之。
一幹宮人心底各自非議,終於在領命後紛紛唏噓著退去了,偌大的宮殿再次隻剩宋疏妍一個人,醜寅之際的天空漆黑得沒有一顆星子——這真是怪事,明明方才她在望山樓內還曾看見朗潤溫柔的月色,如何回到此處後便隻剩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了?
她默默抱緊自己的手臂。
……感到徹骨的冷。
第148章
次日一早, 尚在家中照料母親的許宗堯便聽聞了尚書令宋澹溘然長逝的消息。
那天陰雲不散像要落雨,天幕低垂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家仆來報信時他心中一凜, 頭個反應卻是不信——宋公不過耳順之年、平日裏瞧著身子也算硬朗,如何會似這般突然辭世?或許是宋氏在借此逼迫扶清殿寬赦著作郎、亦或許是太後與娘家人聯手演的一場戲。
他非生情刻薄之人, 隻是四月至今一顆心都撲在了新政上、實不願見功虧一簣而國計民生隨之受損, 也是被這半載以來官場上的權術詭鬥嚇怕了、凡事都不得不比過去多想出幾步;於是親自去了一趟宋府查驗真偽,隻見往來奴仆皆著喪服、高牆之內亦頻頻傳來痛哭呼號之聲,瞧著確不像是假陣仗。
……難道宋公真的死了?
那……太後對新政……
他心已沉,對新政前途的擔憂越發強烈——生身之父因事而死, 世上又有哪家兒女能無動於衷?太後會不會因此放了自家兄長?宋氏上繳贖款之事是否也會因此不了了之?
之後呢?江南大族見宋氏得豁免必有樣學樣, 到時三五成群鬧將起來、什麽土地人口都不必再查, 大周的賬會越發無可救藥地爛下去,朝堂之上兩黨之爭也會因此越發失控。
他眉頭緊鎖憂心如焚, 凝神片刻後還是決意入宮請見太後——他知此刻覲見是在觸對方的黴頭、甚至可能招致殺身之禍, 可他從不吝惜一己之身,若是一死便能換得太後對新政的堅守,自是平生所行最值得之事。
入宮之後卻見四下一切如常, 宮人說太後尚在鳳陽殿理政;他一愣,卻未料到會是這般光景, 拜在鳳陽殿外等待女官入內通傳的間隙又聽到太後艴然不悅的聲音, 像是在訓斥誰,說:“不要揣測孤的心意,隻須做好你自己的本分——便去同他說,孤給的時限還剩六日。”
……六日?
許宗堯心念一動, 暗道宋氏上繳贖款的期限正好也是六日後,不知太後說的是否正是此事;思疑之間又聽到殿內臣子的聲音, 在問:“可若宋尚書一意孤行拒不配合,不知臣……可否動兵?”
聽聲音赫然正是千機府總司薑潮,他口中所言的“宋尚書”想必便是工部尚書宋泊,如今宋公意外身死、其嫡長子又身在牢獄,未來宋氏主君之位泰半便會落在他身上——可薑潮竟打算動兵?太後已失其父,若再……
“依律辦事。”
那女子平靜到有些冷漠的聲音再次傳來,落在許宗堯耳中竟令他微微一顫。
“孤隻要結果……不問過程。”
薑潮低低應了一聲“是”,不多久便從殿中退了出來,與他在門外照麵時還略點了點頭;他卻遲遲未能回神,被朝華請進門去時人也依舊有些恍惚,見了坐在禦案之後垂首批複奏疏的太後更是失語,隻見她素麵如玉眉眼似畫、單薄的肩膀那麽瘦削,怎麽看都隻是一個柔弱婉約的閨中女子罷了,卻偏偏……
“卿有何事要奏?”
正出離、她的詢問已經到了,居於上位的女子神情威嚴、已不似那日邀他同席共膳般溫柔和煦;他猛地清醒,行過跪禮後卻不知當作何言語,明明此來是要勸她放下親疏血緣、定心厲行新政,可在耳聞目睹方才那些狀似無情的枯槁之言後、卻……
“無事便退下。”
她已收回了目光,大約是因他遲遲不語而心生不耐,他臉上一陣熱,明明是殿試之上對答如流口若懸河的狀元之才,那時在她麵前卻竟口訥至此。
“卿可不避斧鉞成仁取義,孤亦可不畏人言矢誌不渝……”
她卻像早知他心中所想,此刻所答清冷果決,既像是在對他說,又像是僅僅在對她自己說。
“會有許多人因這一步收益……無論是誰,都隻能一意向前走。”
過午之後叔父宋泊親自來了,領著幾位在朝的宋氏官員一同在鳳陽殿外求見;宋疏妍不肯見,由得他們鬧出天大的動靜,耗了幾個時辰終於在宮門落鎖前走了,她表麵無晴無雨,後背的衣裳卻幾乎被汗水濕透。
“……你當真不見他們?”
入夜時分二哥換值到她身邊來了,兄妹二人一同坐在華美的宮殿裏,不知何故卻令人憑空想起“形影相吊”四個字來。
“避著總歸是沒用的……你早晚要去做個了結。”
他的語氣聽上去很疲憊,細看去眼底也是紅的,宋疏妍心下一片了然,卻仍問:“……哥哥今日回去了?”
宋明真半晌無話,無論神情還是軀體都有些僵硬,過了片刻方才勉強牽起嘴角,答:“是啊……他們都說他死了,我總要回去看看……是不是真的。”
那個“死”字像會刺人,令他們兄妹同時瑟縮了一下,宋疏妍的臉色也蒼白下去了,原來江南的冬日也是這般寒涼的。
“……你見到他了麽?”
她問得小心,即便到了這種時候也還是不肯叫一聲“父親”,其實也並非因為依舊心懷芥蒂,隻是那個稱呼太久沒用、她也不知該如何再叫出口了。
“嗯……”
宋明真應了一聲,頭垂得更低。
“大哥還在獄中……總要有一個兒子,替他潔身淨發、楔齒飯含。”
這話說得有些歧義,雖則本義不過實事求是、可細聽去卻又像在埋怨誰似的——宋明卓是因何入獄?還不是因妹妹的一道旨意?若不是她那般執拗頑固不通情理,他們又何必麵對如此令人心碎神傷的窘境?
宋疏妍一默,晚半步宋明真方才察覺自己那話的不妥,於是又發了急解釋,說:“我不是那個意思!——我隻是,隻是……”
他說不清了,即便如此宋疏妍也明白哥哥對自己並無怨責,隻是在親生父親故去的當下許多過去的回憶都不免翻回眼前,無論誰在這樣的拷問下都難免感到心虛與悵惘罷。
“太醫署的人說他是急怒攻心氣血卒中而亡……”
宋疏妍的聲音也輕,目光朦朧如夜中霜色。
“果然……他還是最記掛長兄的。”
她這話也有歧義,乍一聽好像是在同宋明卓爭寵、實則宋明真卻知道她隻是在自責——即便自認事事為公絕無私心、也還是要將害死父親的罪過歸到自己身上。
“不是這樣的……”
他搖頭看向妹妹,一片猩紅的眼底有著難言的複雜與悲傷。
“父親非因長兄下獄而怒……相反,他曾當眾稱是他行有不端在先、要宋氏如數認下那六萬八千貫贖款……”
“眾人不服他之裁斷、在堂上爭執推搡起來……這才……”
寡淡的言語過分簡單、實難將當日之景複現眼前,宋疏妍卻聽得僵住了,像那淺顯的言語是什麽晦澀難懂的天書一般;那樣的懵懂也是酸澀,宋明真也知曉自己的妹妹平生從未得到父親的疼愛偏袒,未料偏偏最後他體諒了她一次,而代價卻又是他自己的生命。
“去看看他吧……”
宋明真感到自己眼眶酸澀漲痛、依稀像是又要落淚了。
“在他入殮下葬之前……最後見他一麵吧。”
遺憾是說不盡的,畢竟有時就連清楚的是非都無法說清,那人在她最需要“父親”時漠然將她拋在身後、又在她最不需要“父親”時唐突出現在她身前,遲來的恩情到底輕賤,她早就過了渴盼雙親疼愛體恤的年紀了。
可……她最終還是去了。
他停靈家中的最後一日正是七日期滿之日,宋氏的贖款連半數都未繳足、她便在鳳陽殿擬了旨意命千機府將著作郎移交刑部大理寺審理、後依律刺配兩千裏;料理完此事她方才命人備車駕出宮,少帝早得到了消息在宮門前等候,見她來了便小心翼翼上前扶住她的手,說:“母後……兒臣陪你同去。”
她不需要誰陪的,其實最盼望的是能同那人單獨待上一時半刻,隻是也知這等念想是虛妄,如今宋府之內必是人滿為患——朝夕奠、既夕哭,似乎體麵的送葬總需有絡繹不絕的賓客前來吊唁致奠,無論親疏遠近、不計敵友善惡,仿佛隻要能在靈前一跪便有了什麽意義似的。
她覺得乏累,當時也並未推卻少帝的好意,太後與天子同出台城、又成了南渡以來的首遭,道旁百姓紛紛驚惶避讓、卻沒有一家懸掛喪幡致哀,確同十數年前先國公去時的光景大不相同。
——可宋府門前的熱鬧卻是同當年的晉國公府一般無二的。
她沒有料錯,滿朝文武果然都來了個遍,如揚州萬氏這等與宋氏有親的門戶人自然來得最齊,長姐宋疏影哭成了淚人、她丈夫萬昇在一旁想摟住她的肩膀寬慰卻又神情猶疑不敢動作;其餘在江南叫得上名來的大族也都紛紛前來吊祭,便是洛陽派的官員們也都拖家帶口地來了,陰平王攜子帶女與範玉成站在一起,當時望向宋氏眾人的目光也說不清是幸災樂禍還是心有戚戚。
……方氏自然也到了。
方獻亭身著喪服站在賓客一側,身邊另有許多同族重臣,眾人都在她與少帝入門時對他們山呼下拜,唯獨他在叩首前曾隱隱向她投來擔憂的一瞥;她並未回望,除卻兩人當時“不睦”的關係並不適宜有所交流之外,大概更因她當時的心思都在長眠於堂上棺槨之中的那個人身上了罷。
第149章
……說來她也實在有很多年不曾回過這裏了。
整整八年……過去的心灰意冷似仍曆曆在目, 父親威嚴深重的凝視更一度令她久久夢魘——她一直知道的,即便三姐姐宋疏淺不曾爬上姐夫萬昇的床最後被送去洛陽的也隻會是自己,父親心中早有取舍、她的結局打從最開始就已是注定。
——那麽現在呢?
你可曾後悔麽?
她一步步向靈堂上的棺槨走去, 某一刻大約也想執迷不悟求一個答案,隻是當父親蒼老又僵硬的臉孔毫無生氣地再次出現在眼前時、那些話又都從心底消失不見了。
“母後……”
少帝在旁擔憂地低喚, 滿堂賓客的目光亦都牢牢鎖在她身上, 她不知道他們是否在期待她落淚、甚至不知道自己心底是否也懷有同樣的期待,可她的冷漠根深蒂固,直到那時眼底竟都沒有絲毫濕意。
她……
……哭不出來。
難言的恐懼爬上心頭,她的臉色慘白到沒有一絲血色, 不合時宜的沉默是驚世駭俗, 她的冷酷活該要變成被人攥在手心的把柄要害。
“……太後不為自己的父親哭靈麽?”
果然嘲弄與逼問很快就到了, 宋疏妍緩緩側過身,看到許久不見的繼母正披頭散發跪在堂側滿眼恨意地看著她。
“還是你心中亦知自己不配站在這裏……”
萬氏搖搖擺擺地從地上爬起來, 緊緊縮在她身邊的宋疏淺驚慌失措地去攙扶。
“因為他就是被你親手逼死的!”
淒厲的指責實在不留情麵, 在此大庭廣眾之下更無異於為文武百官上演了一出好戲;衛熹臉色已變、沉聲斷喝一聲“放肆”,又語氣極冷道:“宋夫人悲傷過度言行失矩,還不快快將人扶下去歇息?”
左右宮人喏喏上前, 卻還未近身便被萬氏張牙舞爪地揮開了——她像已瘋得毫無顧忌,什麽表麵體統都不願再守、什麽生死懲戒都不願再怕。
“你害怕了!”
“你不敢聽我說!”
“是你不仁不孝害死了自己的父親!”
“是你在他死後還要流放他的兒子!讓他死在邊境苦寒之地!”
“你要報複我們所有人!你要整個宋氏為你的過去陪葬!”
……如此如此雲雲。
這些指摘實在不算新鮮、宋疏妍早都料到宋家人會在背後如何議論謾罵, 隻不料長兄將被流放的消息這般快便傳到了萬氏耳裏, 想來但凡她的心肝兒平安無虞她都不會這般口無遮攔肆無忌憚。
她冷漠地看著她,即便對方已如此聲嘶力竭淒入肝脾內心也沒有哪怕一絲波動,她像根本感覺不到他人的悲傷,冰冷到讓自己都感到驚訝害怕。
“把人拖下去——”
衛熹怒意更重, 當時環顧四周卻隻看到宋氏族人皆神情漠然作壁上觀——他們當然知道萬氏之舉大逆不道罪孽深重,可也恰恰是這瘋癲之人才可替他們說盡不敢說的話、做盡不敢做的事——宋泊雙手負後老神在在, 看向宋疏妍的目光隻有無盡的嫌惡與冷寂,也許那時他甚至想手提利劍在她親爹的靈前將她也捅出一個血窟窿,如此方才不算愧對宋氏清流的列祖列宗。
原本肅穆的靈堂一瞬亂了套,女人的嘶叫撲打聲吵得人頭痛欲裂,宮人們原本可以輕易將人製服、卻偏偏念著今日場合的特殊而不便對宋公的遺孀下狠手;一念之仁卻令萬氏逞凶,隻見她在掙紮中反手抄起一個銅製的香爐,閉著眼睛便朝宋疏妍狠狠扔了過去,凶惡的表情像要飲其血而啖其肉、數十年前便積下的恩怨到今日終於愈演愈烈不死不休。
“太後小心——”
“母後——”
一幹宮人心底各自非議,終於在領命後紛紛唏噓著退去了,偌大的宮殿再次隻剩宋疏妍一個人,醜寅之際的天空漆黑得沒有一顆星子——這真是怪事,明明方才她在望山樓內還曾看見朗潤溫柔的月色,如何回到此處後便隻剩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了?
她默默抱緊自己的手臂。
……感到徹骨的冷。
第148章
次日一早, 尚在家中照料母親的許宗堯便聽聞了尚書令宋澹溘然長逝的消息。
那天陰雲不散像要落雨,天幕低垂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家仆來報信時他心中一凜, 頭個反應卻是不信——宋公不過耳順之年、平日裏瞧著身子也算硬朗,如何會似這般突然辭世?或許是宋氏在借此逼迫扶清殿寬赦著作郎、亦或許是太後與娘家人聯手演的一場戲。
他非生情刻薄之人, 隻是四月至今一顆心都撲在了新政上、實不願見功虧一簣而國計民生隨之受損, 也是被這半載以來官場上的權術詭鬥嚇怕了、凡事都不得不比過去多想出幾步;於是親自去了一趟宋府查驗真偽,隻見往來奴仆皆著喪服、高牆之內亦頻頻傳來痛哭呼號之聲,瞧著確不像是假陣仗。
……難道宋公真的死了?
那……太後對新政……
他心已沉,對新政前途的擔憂越發強烈——生身之父因事而死, 世上又有哪家兒女能無動於衷?太後會不會因此放了自家兄長?宋氏上繳贖款之事是否也會因此不了了之?
之後呢?江南大族見宋氏得豁免必有樣學樣, 到時三五成群鬧將起來、什麽土地人口都不必再查, 大周的賬會越發無可救藥地爛下去,朝堂之上兩黨之爭也會因此越發失控。
他眉頭緊鎖憂心如焚, 凝神片刻後還是決意入宮請見太後——他知此刻覲見是在觸對方的黴頭、甚至可能招致殺身之禍, 可他從不吝惜一己之身,若是一死便能換得太後對新政的堅守,自是平生所行最值得之事。
入宮之後卻見四下一切如常, 宮人說太後尚在鳳陽殿理政;他一愣,卻未料到會是這般光景, 拜在鳳陽殿外等待女官入內通傳的間隙又聽到太後艴然不悅的聲音, 像是在訓斥誰,說:“不要揣測孤的心意,隻須做好你自己的本分——便去同他說,孤給的時限還剩六日。”
……六日?
許宗堯心念一動, 暗道宋氏上繳贖款的期限正好也是六日後,不知太後說的是否正是此事;思疑之間又聽到殿內臣子的聲音, 在問:“可若宋尚書一意孤行拒不配合,不知臣……可否動兵?”
聽聲音赫然正是千機府總司薑潮,他口中所言的“宋尚書”想必便是工部尚書宋泊,如今宋公意外身死、其嫡長子又身在牢獄,未來宋氏主君之位泰半便會落在他身上——可薑潮竟打算動兵?太後已失其父,若再……
“依律辦事。”
那女子平靜到有些冷漠的聲音再次傳來,落在許宗堯耳中竟令他微微一顫。
“孤隻要結果……不問過程。”
薑潮低低應了一聲“是”,不多久便從殿中退了出來,與他在門外照麵時還略點了點頭;他卻遲遲未能回神,被朝華請進門去時人也依舊有些恍惚,見了坐在禦案之後垂首批複奏疏的太後更是失語,隻見她素麵如玉眉眼似畫、單薄的肩膀那麽瘦削,怎麽看都隻是一個柔弱婉約的閨中女子罷了,卻偏偏……
“卿有何事要奏?”
正出離、她的詢問已經到了,居於上位的女子神情威嚴、已不似那日邀他同席共膳般溫柔和煦;他猛地清醒,行過跪禮後卻不知當作何言語,明明此來是要勸她放下親疏血緣、定心厲行新政,可在耳聞目睹方才那些狀似無情的枯槁之言後、卻……
“無事便退下。”
她已收回了目光,大約是因他遲遲不語而心生不耐,他臉上一陣熱,明明是殿試之上對答如流口若懸河的狀元之才,那時在她麵前卻竟口訥至此。
“卿可不避斧鉞成仁取義,孤亦可不畏人言矢誌不渝……”
她卻像早知他心中所想,此刻所答清冷果決,既像是在對他說,又像是僅僅在對她自己說。
“會有許多人因這一步收益……無論是誰,都隻能一意向前走。”
過午之後叔父宋泊親自來了,領著幾位在朝的宋氏官員一同在鳳陽殿外求見;宋疏妍不肯見,由得他們鬧出天大的動靜,耗了幾個時辰終於在宮門落鎖前走了,她表麵無晴無雨,後背的衣裳卻幾乎被汗水濕透。
“……你當真不見他們?”
入夜時分二哥換值到她身邊來了,兄妹二人一同坐在華美的宮殿裏,不知何故卻令人憑空想起“形影相吊”四個字來。
“避著總歸是沒用的……你早晚要去做個了結。”
他的語氣聽上去很疲憊,細看去眼底也是紅的,宋疏妍心下一片了然,卻仍問:“……哥哥今日回去了?”
宋明真半晌無話,無論神情還是軀體都有些僵硬,過了片刻方才勉強牽起嘴角,答:“是啊……他們都說他死了,我總要回去看看……是不是真的。”
那個“死”字像會刺人,令他們兄妹同時瑟縮了一下,宋疏妍的臉色也蒼白下去了,原來江南的冬日也是這般寒涼的。
“……你見到他了麽?”
她問得小心,即便到了這種時候也還是不肯叫一聲“父親”,其實也並非因為依舊心懷芥蒂,隻是那個稱呼太久沒用、她也不知該如何再叫出口了。
“嗯……”
宋明真應了一聲,頭垂得更低。
“大哥還在獄中……總要有一個兒子,替他潔身淨發、楔齒飯含。”
這話說得有些歧義,雖則本義不過實事求是、可細聽去卻又像在埋怨誰似的——宋明卓是因何入獄?還不是因妹妹的一道旨意?若不是她那般執拗頑固不通情理,他們又何必麵對如此令人心碎神傷的窘境?
宋疏妍一默,晚半步宋明真方才察覺自己那話的不妥,於是又發了急解釋,說:“我不是那個意思!——我隻是,隻是……”
他說不清了,即便如此宋疏妍也明白哥哥對自己並無怨責,隻是在親生父親故去的當下許多過去的回憶都不免翻回眼前,無論誰在這樣的拷問下都難免感到心虛與悵惘罷。
“太醫署的人說他是急怒攻心氣血卒中而亡……”
宋疏妍的聲音也輕,目光朦朧如夜中霜色。
“果然……他還是最記掛長兄的。”
她這話也有歧義,乍一聽好像是在同宋明卓爭寵、實則宋明真卻知道她隻是在自責——即便自認事事為公絕無私心、也還是要將害死父親的罪過歸到自己身上。
“不是這樣的……”
他搖頭看向妹妹,一片猩紅的眼底有著難言的複雜與悲傷。
“父親非因長兄下獄而怒……相反,他曾當眾稱是他行有不端在先、要宋氏如數認下那六萬八千貫贖款……”
“眾人不服他之裁斷、在堂上爭執推搡起來……這才……”
寡淡的言語過分簡單、實難將當日之景複現眼前,宋疏妍卻聽得僵住了,像那淺顯的言語是什麽晦澀難懂的天書一般;那樣的懵懂也是酸澀,宋明真也知曉自己的妹妹平生從未得到父親的疼愛偏袒,未料偏偏最後他體諒了她一次,而代價卻又是他自己的生命。
“去看看他吧……”
宋明真感到自己眼眶酸澀漲痛、依稀像是又要落淚了。
“在他入殮下葬之前……最後見他一麵吧。”
遺憾是說不盡的,畢竟有時就連清楚的是非都無法說清,那人在她最需要“父親”時漠然將她拋在身後、又在她最不需要“父親”時唐突出現在她身前,遲來的恩情到底輕賤,她早就過了渴盼雙親疼愛體恤的年紀了。
可……她最終還是去了。
他停靈家中的最後一日正是七日期滿之日,宋氏的贖款連半數都未繳足、她便在鳳陽殿擬了旨意命千機府將著作郎移交刑部大理寺審理、後依律刺配兩千裏;料理完此事她方才命人備車駕出宮,少帝早得到了消息在宮門前等候,見她來了便小心翼翼上前扶住她的手,說:“母後……兒臣陪你同去。”
她不需要誰陪的,其實最盼望的是能同那人單獨待上一時半刻,隻是也知這等念想是虛妄,如今宋府之內必是人滿為患——朝夕奠、既夕哭,似乎體麵的送葬總需有絡繹不絕的賓客前來吊唁致奠,無論親疏遠近、不計敵友善惡,仿佛隻要能在靈前一跪便有了什麽意義似的。
她覺得乏累,當時也並未推卻少帝的好意,太後與天子同出台城、又成了南渡以來的首遭,道旁百姓紛紛驚惶避讓、卻沒有一家懸掛喪幡致哀,確同十數年前先國公去時的光景大不相同。
——可宋府門前的熱鬧卻是同當年的晉國公府一般無二的。
她沒有料錯,滿朝文武果然都來了個遍,如揚州萬氏這等與宋氏有親的門戶人自然來得最齊,長姐宋疏影哭成了淚人、她丈夫萬昇在一旁想摟住她的肩膀寬慰卻又神情猶疑不敢動作;其餘在江南叫得上名來的大族也都紛紛前來吊祭,便是洛陽派的官員們也都拖家帶口地來了,陰平王攜子帶女與範玉成站在一起,當時望向宋氏眾人的目光也說不清是幸災樂禍還是心有戚戚。
……方氏自然也到了。
方獻亭身著喪服站在賓客一側,身邊另有許多同族重臣,眾人都在她與少帝入門時對他們山呼下拜,唯獨他在叩首前曾隱隱向她投來擔憂的一瞥;她並未回望,除卻兩人當時“不睦”的關係並不適宜有所交流之外,大概更因她當時的心思都在長眠於堂上棺槨之中的那個人身上了罷。
第149章
……說來她也實在有很多年不曾回過這裏了。
整整八年……過去的心灰意冷似仍曆曆在目, 父親威嚴深重的凝視更一度令她久久夢魘——她一直知道的,即便三姐姐宋疏淺不曾爬上姐夫萬昇的床最後被送去洛陽的也隻會是自己,父親心中早有取舍、她的結局打從最開始就已是注定。
——那麽現在呢?
你可曾後悔麽?
她一步步向靈堂上的棺槨走去, 某一刻大約也想執迷不悟求一個答案,隻是當父親蒼老又僵硬的臉孔毫無生氣地再次出現在眼前時、那些話又都從心底消失不見了。
“母後……”
少帝在旁擔憂地低喚, 滿堂賓客的目光亦都牢牢鎖在她身上, 她不知道他們是否在期待她落淚、甚至不知道自己心底是否也懷有同樣的期待,可她的冷漠根深蒂固,直到那時眼底竟都沒有絲毫濕意。
她……
……哭不出來。
難言的恐懼爬上心頭,她的臉色慘白到沒有一絲血色, 不合時宜的沉默是驚世駭俗, 她的冷酷活該要變成被人攥在手心的把柄要害。
“……太後不為自己的父親哭靈麽?”
果然嘲弄與逼問很快就到了, 宋疏妍緩緩側過身,看到許久不見的繼母正披頭散發跪在堂側滿眼恨意地看著她。
“還是你心中亦知自己不配站在這裏……”
萬氏搖搖擺擺地從地上爬起來, 緊緊縮在她身邊的宋疏淺驚慌失措地去攙扶。
“因為他就是被你親手逼死的!”
淒厲的指責實在不留情麵, 在此大庭廣眾之下更無異於為文武百官上演了一出好戲;衛熹臉色已變、沉聲斷喝一聲“放肆”,又語氣極冷道:“宋夫人悲傷過度言行失矩,還不快快將人扶下去歇息?”
左右宮人喏喏上前, 卻還未近身便被萬氏張牙舞爪地揮開了——她像已瘋得毫無顧忌,什麽表麵體統都不願再守、什麽生死懲戒都不願再怕。
“你害怕了!”
“你不敢聽我說!”
“是你不仁不孝害死了自己的父親!”
“是你在他死後還要流放他的兒子!讓他死在邊境苦寒之地!”
“你要報複我們所有人!你要整個宋氏為你的過去陪葬!”
……如此如此雲雲。
這些指摘實在不算新鮮、宋疏妍早都料到宋家人會在背後如何議論謾罵, 隻不料長兄將被流放的消息這般快便傳到了萬氏耳裏, 想來但凡她的心肝兒平安無虞她都不會這般口無遮攔肆無忌憚。
她冷漠地看著她,即便對方已如此聲嘶力竭淒入肝脾內心也沒有哪怕一絲波動,她像根本感覺不到他人的悲傷,冰冷到讓自己都感到驚訝害怕。
“把人拖下去——”
衛熹怒意更重, 當時環顧四周卻隻看到宋氏族人皆神情漠然作壁上觀——他們當然知道萬氏之舉大逆不道罪孽深重,可也恰恰是這瘋癲之人才可替他們說盡不敢說的話、做盡不敢做的事——宋泊雙手負後老神在在, 看向宋疏妍的目光隻有無盡的嫌惡與冷寂,也許那時他甚至想手提利劍在她親爹的靈前將她也捅出一個血窟窿,如此方才不算愧對宋氏清流的列祖列宗。
原本肅穆的靈堂一瞬亂了套,女人的嘶叫撲打聲吵得人頭痛欲裂,宮人們原本可以輕易將人製服、卻偏偏念著今日場合的特殊而不便對宋公的遺孀下狠手;一念之仁卻令萬氏逞凶,隻見她在掙紮中反手抄起一個銅製的香爐,閉著眼睛便朝宋疏妍狠狠扔了過去,凶惡的表情像要飲其血而啖其肉、數十年前便積下的恩怨到今日終於愈演愈烈不死不休。
“太後小心——”
“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