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驚呼此起彼伏,可實則當時第一個起身欲擋的卻是方獻亭——他站在離她很遠的位置,卻仍對她身邊的一切了如指掌,淩厲的氣息一瞬緊繃、卻終歸是在最後一刻選擇按兵不動。
——離宋疏妍最近的南衙禁軍統領婁蔚已眼疾手快揮劍將那香爐一劈為二,他眉頭緊鎖、再不肯給宋氏留什麽體麵,揮手招來左右士兵護駕,直將萬氏重重反扭在地以繩而縛。
一旁始終躲在母親身邊的宋疏淺見狀尖聲嚎哭,一邊試圖拉扯禁軍救下母親一邊又頻頻回首向幾位叔父求援,宋泊宋澄視若無睹、其餘族親則更隻會袖手旁觀,她沒了法子隻好轉而跪在今非昔比的親妹妹腳下,用力地一下一下磕著響頭,哀求:“太後——太後——母親知錯了、我們都知錯了!求你放了她——求你放了她吧——”
此等場麵實在精彩,將宋氏家醜向外揚了個十足十,所有朝臣表麵平平穩穩、實則暗地裏都默默瞧著太後的體麵被她這些族人消耗得幹幹淨淨,各自心中都有幾許哂笑唏噓。
——隻有一個人看的不是這些。
衛蘭站在自己父親身邊,安靜的眼睛始終倒映著方獻亭的身影——她實在瘦了很多,遠不似半載前在宮宴上那般光彩照人,沒人知道四月以後她便再未踏出過陰平王府的大門,而今日來到這片晦氣的靈堂也隻是為了向那人求一個答案罷了。
——她想不通。
為什麽他要拒絕她?
為什麽他寧願冒天下之大不韙、勞師動眾於南境興兵也不肯應下同她的婚約?
那晚她放下一切貴女尊嚴親自登門去求他,明明感到他已經動搖了、更篤定他當時最後那句話的意思是入宮請婚,為何僅僅過去一夜一切就都被改變了?
金陵城中整整半載的流言蜚語她並不懼怕,各家貴女背地裏對她的譏笑嘲弄她也可以裝作全不知情,今日她頂著百般重壓辛辛苦苦來到這裏,就是為了當麵向他求一個結果——她究竟做錯了什麽?他為何無論如何都不肯遂了她的心願!
可就在剛剛……她忽然覺得不必問了。
世人皆稱天家因南境之故而與君侯互生齟齬,可方才太後將被香爐傷及時她分明看到那人露出了急切擔憂的目光——她的眼裏隻有他,他的一切動作神態都在她眼中被千百倍地放大,她看到他身體的緊繃、看到他神情的波動,看到他望向那個女子的……難以言說的眼神。
……那根本不是一個臣子對君主的忠誠。
而是一個男子,在為自己心愛的女子牽腸掛肚。
她如遭雷擊定在原地,某一刻又福至心靈忽而想起半載前在宮宴中的諸多見聞——那時她當眾拉扯住了他的衣袖,他即刻便要抽開、下一刻又在太後駕臨時猛地抬頭看向對方——那神情像什麽?分明正是心虛與歉疚!他在對那個女子討饒、他唯恐她會因旁人而感到不快!
……沒錯!
就是這樣!
所以那晚的最後他才換了衣裳!什麽被宮人衝撞潑上了酒都是托辭!他是在哄她!哄那個早已成了別人妻子的女子!
衛蘭渾身發起了抖,明明並未抓到確鑿的證據心底最深處的聲音卻在瘋狂叫囂告訴她這就是真相!她手腳一片冰涼,難以言喻的屈辱感令她麵色慘白。
可……他們為何竟會生出奸情?
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是從近幾年才開始的?
還是……
她的心越跳越快,耳邊再次回想起方才宋家那個瘋婦嘶吼的話語——她說太後要報複他們、甚至“要整個宋氏為她的過去陪葬”——“她的過去”是什麽?難道竟也會與潁川方氏相幹麽?
女子的敏銳正在此刻發揮著驚人的效用,哪怕一點點端倪都足夠她串點成線大做文章——她的目光在靈堂上下掃視,每一個出現在她眼前的臉孔都可能成為她趁手的工具,而偏偏她在那時看到了宋疏淺——那個聲名狼藉的、一文不名的、如今又因母親被縛而嚎啕大哭六神無主的蠢笨女子。
她狠狠眯了眯眼。
……感到自己正無限接近於一個足以顛覆一切的秘密。
第150章
最終直到宋疏妍離開宋府, 她的眼中也未能流出一滴眼淚。
一切都是浮皮潦草:應付地在父親靈前上香祭拜,應付地同恨她入骨的親族說些虛偽撫恤之辭,應付地對那些請她“節哀”的文武官員點頭致意……好容易將一天熬過, 她隻比在乾定宮中主持一整日的朝會還要疲憊上千百倍,起駕回宮時人已有些脫力了。
她無力再赴鳳陽殿理政、也沒心思用什麽晚膳, 一回扶清殿便早早至內殿歇下, 燈卻不敢滅、也不知是在畏懼什麽;可人隻要合上眼睛便必然墮入黑暗,她終歸在一片虛無裏再次看到父親的臉,死氣沉沉屍斑鮮明,陌生得令她幾乎不敢相認。
心悸忽然降臨、她捂住胸口感到自己有些喘不過氣, 下一刻腕間忽而一熱, 真實的觸感令她驚駭地睜開眼睛;方獻亭卻竟就那樣坐在她床邊, 低垂的眉眼深邃內斂,他沉默地凝視她, 於她宛若重重羅網中投落的一絲天光。
“……三哥。”
可她卻沒有擁抱他, 也不問他如何能不經通報便忽而出現在她眼前,心底也知他是掛念她,宮中的南北二衙禁軍又都是聽他調遣的。
他也沒有勉強, 仿佛那般大費周章地進宮來就隻是為了像這樣在近處看她一眼,唯一的逾越僅僅是伸手輕觸她的臉頰, 又低聲對她說:“……別哭了。”
……哭?
她一愣, 下意識去摸自己的眼睛,果然幹燥得沒有一絲濕意,哪有什麽眼淚?
“你在說什麽……”
她勉強牽起嘴角。
“我明明……”
他的神情是了然、又好像很疼惜她,“拭淚”的手異常輕柔, 言語在此刻毫無意義;強烈的情感在心底橫衝直撞,她直到此刻才感到一陣突兀的鼻酸, 下一刻眼淚倏忽跌出眼眶,冷漠的頑石終於學會落淚。
他的眼神一瞬變得更柔,彼此之間從來悲喜相連,伸手將人拉起又輕輕攬進懷裏,他的擁抱是可容她崩潰的方寸淨土;她緊緊抱著他,難以名狀的恐懼和痛苦都在此刻傾瀉而出,他聽到她顫抖的聲音,在說:“我哭不出來……”
“他就在我麵前……他已經死了……可是我卻哭不出來……”
“也許他們是對的……我真的還在恨他……是我,是我害死了他……”
她的堅強從不虛假,隻是也總要尋到片刻喘息的縫隙,沒有誰可以果真心無波瀾地做到“大義滅親”,即便他們素來親情單薄、即便一切是非道理都很分明。
“你已經盡力了……”
他歎息著擁抱她,為她的痛苦心如刀割。
“宋公之事隻是一個意外,你從未想逼死任何一個人……”
“他去前也曾力主依律辦事,未嚐要攜全族同你對抗……他必是明白你的難處,也不願宋氏成為眾矢之的。”
其實這些話她都是聽過的,有些道理也在這七日中可以想通,隻是此刻萬籟俱寂、她內心的脆弱被眼前人放得百倍大,有許多平素說不出口的話也終於得見天日了。
“他為什麽要在最後為我說話……”
她有些怨恨地問著,也不知是在問方獻亭、還是在問已然故去的父親。
“他一生都沒有為我說過話!一句都沒有!……為什麽偏偏在最後,他要為我說話?”
“我寧願他同我對抗!我寧願他像那些人一樣恨我罵我!”
“他現在這樣算什麽?——算什麽!”
扭曲的掙紮難以壓抑,此刻她的質問是撕心裂肺的——他忽然就明白她原是寧為玉碎的性子,要麽便從頭到尾都不要得到一點愛,要麽便完完整整給她全部。
“我無法還他了……”
她的淚水終於決堤,其實剝開那因緣際會之下層層疊疊包裹在心上的厚重偽飾,她大約也曾深深渴望過得到那個已故之人的愛罷。
“三哥,我再也無法還他了……”
他微微閉上眼睛,感到自己一顆心都要被她掏空了,或許他對她從來不是單純的疼惜憐愛、而是永遠相互呼應的休戚與共同憂相救。
“哭吧……”
最終他隻能這樣寬慰她,極致的共情之後卻是蒼白的詞窮。
“……哭出來就沒事了。”
“陛下——陛下——”
西宮之內略有喧嘩,是少帝親至膳房為母後熬煮了粥飯,宮人們都誠惶誠恐小心伺候、唯恐這位祖宗將自己磕著碰著;折騰了大半個時辰方才料理停當,他又親自端著向扶清殿而去,一路怕粥涼了走得極快,身後上了年紀的王穆險些便要追不上了。
“陛下且走慢些——容老奴先去殿中通傳——”
少帝可不會聽他的,心說母後方曆喪父之痛、今日一整日都是滴水未進,他又豈能不為之擔憂?她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替他守江山,他已是如今同她最親近的人了,他不關心她照顧她、又要誰來陪在她身邊?
“不必通傳,朕自去探望母後——”
衛熹語氣堅決,眼中又隱有絲縷要向母後獻寶的期待激動。
“你們便在外守著,誰都不許入內打攪。”
左右宮人聞言皆喏喏稱是,目送少帝殷勤地手捧粥碗小心翼翼推開了扶清殿的宮門;他入內時見內殿依稀還亮著燈、便試探著喚了一聲“母後”,沒有人應答,僅有一聲悶響隱約從宮殿深處傳來,繼而又是窸窸窣窣的,好像……有些匆忙似的。
他心中覺得怪異、當時卻不曾細究,隻在外揚聲道:“母後,是兒臣來了——”
說著便不等召喚徑自向內殿而去,短短的幾步意味著多大的危險,當時的他竟是一無所知的。
“母後——”
他看到垂墜而下的床帷,昏黃的燭光隱隱映照出母後的身影,柔婉的模樣令人心旌搖曳,他一顆心隱隱的癢、這才忽略了床榻之下隱約斑駁的泥漬和母後應答時微微張皇的語氣,隻聽對方喚:“……熹兒?”
她聲音有些沙啞、像是剛剛才哭過,衛熹心頭憐惜之意愈盛、已迫不及待要看到她的臉。
“兒臣聽聞母後今夜未曾傳膳……”
他步步向她的床榻而去,甚至忍不住想伸手撩開那一層阻隔的紗帷。
“……便親自做了些請母後一用。”
宋疏妍與他隻有一簾之隔,而方獻亭方才未及避出去、此刻亦藏身於她的香枕綾被之間,她一顆心跳得又急又慌,那一瞬什麽章法都亂了,隻脫口而出:“不要過來!”
她是發了急、語氣乍一聽有種別樣的淩厲,衛熹在外腳步一頓、伸出的手也是一僵,聲音無措起來,問:“……母後這是怎麽了?……可是身子有什麽不適?”
宋疏妍猶自心亂、直到方獻亭的手在錦衾下緊緊拉住她方才微微回神,她與他對視一眼,終於深吸一口氣漸漸定心,再開口時語氣便靜了,說:“不經通傳豈可擅入內殿?——你且去外間稍待,母後隨後便至。”
少帝在外應了一聲、語氣多少有些落寞,大約是自己的“孝心”未能即刻換來母後的嘉獎,他也感到些許失望了吧;應聲之後悻悻而去,又在外等了半晌方才等到母後更衣而出,他看著她紅腫的眼角心疼不已,趕忙又是端茶又是舀粥地照顧起來,母後的神思卻似始終有些遊離,好像跟他在一起、又好像身在距他很遠很遠的地方。
“這粥還合母後的口味麽?”
他隻好說些無關緊要的話來邀功。
“兒臣問過膳房和太醫署,在其中加了些紅棗胡麻,說是可以補氣益血。”
宋疏妍的心思此刻全在一牆之隔的方獻亭身上、對少帝所言皆是入耳不入心,隻能勉強說兩句“甚好”、旁的話一應說不出了。
“至於宋夫人的事……”
衛熹仔細看著她的臉色,又謹慎地提起了萬氏。
“她冒犯母後自是罪該萬死,但、但朕念著她畢竟是宋公遺孀,為防母後聲譽受損,失儀之罪還是從輕發落吧……”
他怕母後覺得不解氣、而實際宋疏妍眼中卻從來沒有萬氏一房的存在,此刻她搖了搖頭,隻淡淡道:“不必責罰,送些賞賜安撫幾句,明日宋公下葬……孤也要再去一次。”
衛熹聞言一怔、像沒料到她明日還要再去麵對宋氏族中那些人,今日他們已然下了她的臉麵,在他看來是該狠狠敲打一番給些顏色的;隻是她說什麽他都願意聽,此刻也稱“一切皆從母後之意”,宋疏妍點了點頭、想放下湯匙又不得不在少帝希冀的目光中繼續一口一口吃下去。
“朕讓人為母後取些菜肴來吧——奔波一整日,隻喝幾口粥怎麽行?”
說著不等宋疏妍推拒便揚聲叫起王穆,對方早就候在殿外、也早知少帝會讓自己做什麽,此刻笑容可掬地領著一眾宮娥魚貫而入,目光卻在掠過內殿時有一瞬的凝頓。
——他看到了尚未閉緊的窗扉,看到了鳳塌床幃微弱到幾不可察的晃動,身在深宮數十載、哪處殿宇按例當燃放怎樣的香料都一一記在腦海,哪怕一點味道的區別都將立刻招徠他的注意。
或許……
——離宋疏妍最近的南衙禁軍統領婁蔚已眼疾手快揮劍將那香爐一劈為二,他眉頭緊鎖、再不肯給宋氏留什麽體麵,揮手招來左右士兵護駕,直將萬氏重重反扭在地以繩而縛。
一旁始終躲在母親身邊的宋疏淺見狀尖聲嚎哭,一邊試圖拉扯禁軍救下母親一邊又頻頻回首向幾位叔父求援,宋泊宋澄視若無睹、其餘族親則更隻會袖手旁觀,她沒了法子隻好轉而跪在今非昔比的親妹妹腳下,用力地一下一下磕著響頭,哀求:“太後——太後——母親知錯了、我們都知錯了!求你放了她——求你放了她吧——”
此等場麵實在精彩,將宋氏家醜向外揚了個十足十,所有朝臣表麵平平穩穩、實則暗地裏都默默瞧著太後的體麵被她這些族人消耗得幹幹淨淨,各自心中都有幾許哂笑唏噓。
——隻有一個人看的不是這些。
衛蘭站在自己父親身邊,安靜的眼睛始終倒映著方獻亭的身影——她實在瘦了很多,遠不似半載前在宮宴上那般光彩照人,沒人知道四月以後她便再未踏出過陰平王府的大門,而今日來到這片晦氣的靈堂也隻是為了向那人求一個答案罷了。
——她想不通。
為什麽他要拒絕她?
為什麽他寧願冒天下之大不韙、勞師動眾於南境興兵也不肯應下同她的婚約?
那晚她放下一切貴女尊嚴親自登門去求他,明明感到他已經動搖了、更篤定他當時最後那句話的意思是入宮請婚,為何僅僅過去一夜一切就都被改變了?
金陵城中整整半載的流言蜚語她並不懼怕,各家貴女背地裏對她的譏笑嘲弄她也可以裝作全不知情,今日她頂著百般重壓辛辛苦苦來到這裏,就是為了當麵向他求一個結果——她究竟做錯了什麽?他為何無論如何都不肯遂了她的心願!
可就在剛剛……她忽然覺得不必問了。
世人皆稱天家因南境之故而與君侯互生齟齬,可方才太後將被香爐傷及時她分明看到那人露出了急切擔憂的目光——她的眼裏隻有他,他的一切動作神態都在她眼中被千百倍地放大,她看到他身體的緊繃、看到他神情的波動,看到他望向那個女子的……難以言說的眼神。
……那根本不是一個臣子對君主的忠誠。
而是一個男子,在為自己心愛的女子牽腸掛肚。
她如遭雷擊定在原地,某一刻又福至心靈忽而想起半載前在宮宴中的諸多見聞——那時她當眾拉扯住了他的衣袖,他即刻便要抽開、下一刻又在太後駕臨時猛地抬頭看向對方——那神情像什麽?分明正是心虛與歉疚!他在對那個女子討饒、他唯恐她會因旁人而感到不快!
……沒錯!
就是這樣!
所以那晚的最後他才換了衣裳!什麽被宮人衝撞潑上了酒都是托辭!他是在哄她!哄那個早已成了別人妻子的女子!
衛蘭渾身發起了抖,明明並未抓到確鑿的證據心底最深處的聲音卻在瘋狂叫囂告訴她這就是真相!她手腳一片冰涼,難以言喻的屈辱感令她麵色慘白。
可……他們為何竟會生出奸情?
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是從近幾年才開始的?
還是……
她的心越跳越快,耳邊再次回想起方才宋家那個瘋婦嘶吼的話語——她說太後要報複他們、甚至“要整個宋氏為她的過去陪葬”——“她的過去”是什麽?難道竟也會與潁川方氏相幹麽?
女子的敏銳正在此刻發揮著驚人的效用,哪怕一點點端倪都足夠她串點成線大做文章——她的目光在靈堂上下掃視,每一個出現在她眼前的臉孔都可能成為她趁手的工具,而偏偏她在那時看到了宋疏淺——那個聲名狼藉的、一文不名的、如今又因母親被縛而嚎啕大哭六神無主的蠢笨女子。
她狠狠眯了眯眼。
……感到自己正無限接近於一個足以顛覆一切的秘密。
第150章
最終直到宋疏妍離開宋府, 她的眼中也未能流出一滴眼淚。
一切都是浮皮潦草:應付地在父親靈前上香祭拜,應付地同恨她入骨的親族說些虛偽撫恤之辭,應付地對那些請她“節哀”的文武官員點頭致意……好容易將一天熬過, 她隻比在乾定宮中主持一整日的朝會還要疲憊上千百倍,起駕回宮時人已有些脫力了。
她無力再赴鳳陽殿理政、也沒心思用什麽晚膳, 一回扶清殿便早早至內殿歇下, 燈卻不敢滅、也不知是在畏懼什麽;可人隻要合上眼睛便必然墮入黑暗,她終歸在一片虛無裏再次看到父親的臉,死氣沉沉屍斑鮮明,陌生得令她幾乎不敢相認。
心悸忽然降臨、她捂住胸口感到自己有些喘不過氣, 下一刻腕間忽而一熱, 真實的觸感令她驚駭地睜開眼睛;方獻亭卻竟就那樣坐在她床邊, 低垂的眉眼深邃內斂,他沉默地凝視她, 於她宛若重重羅網中投落的一絲天光。
“……三哥。”
可她卻沒有擁抱他, 也不問他如何能不經通報便忽而出現在她眼前,心底也知他是掛念她,宮中的南北二衙禁軍又都是聽他調遣的。
他也沒有勉強, 仿佛那般大費周章地進宮來就隻是為了像這樣在近處看她一眼,唯一的逾越僅僅是伸手輕觸她的臉頰, 又低聲對她說:“……別哭了。”
……哭?
她一愣, 下意識去摸自己的眼睛,果然幹燥得沒有一絲濕意,哪有什麽眼淚?
“你在說什麽……”
她勉強牽起嘴角。
“我明明……”
他的神情是了然、又好像很疼惜她,“拭淚”的手異常輕柔, 言語在此刻毫無意義;強烈的情感在心底橫衝直撞,她直到此刻才感到一陣突兀的鼻酸, 下一刻眼淚倏忽跌出眼眶,冷漠的頑石終於學會落淚。
他的眼神一瞬變得更柔,彼此之間從來悲喜相連,伸手將人拉起又輕輕攬進懷裏,他的擁抱是可容她崩潰的方寸淨土;她緊緊抱著他,難以名狀的恐懼和痛苦都在此刻傾瀉而出,他聽到她顫抖的聲音,在說:“我哭不出來……”
“他就在我麵前……他已經死了……可是我卻哭不出來……”
“也許他們是對的……我真的還在恨他……是我,是我害死了他……”
她的堅強從不虛假,隻是也總要尋到片刻喘息的縫隙,沒有誰可以果真心無波瀾地做到“大義滅親”,即便他們素來親情單薄、即便一切是非道理都很分明。
“你已經盡力了……”
他歎息著擁抱她,為她的痛苦心如刀割。
“宋公之事隻是一個意外,你從未想逼死任何一個人……”
“他去前也曾力主依律辦事,未嚐要攜全族同你對抗……他必是明白你的難處,也不願宋氏成為眾矢之的。”
其實這些話她都是聽過的,有些道理也在這七日中可以想通,隻是此刻萬籟俱寂、她內心的脆弱被眼前人放得百倍大,有許多平素說不出口的話也終於得見天日了。
“他為什麽要在最後為我說話……”
她有些怨恨地問著,也不知是在問方獻亭、還是在問已然故去的父親。
“他一生都沒有為我說過話!一句都沒有!……為什麽偏偏在最後,他要為我說話?”
“我寧願他同我對抗!我寧願他像那些人一樣恨我罵我!”
“他現在這樣算什麽?——算什麽!”
扭曲的掙紮難以壓抑,此刻她的質問是撕心裂肺的——他忽然就明白她原是寧為玉碎的性子,要麽便從頭到尾都不要得到一點愛,要麽便完完整整給她全部。
“我無法還他了……”
她的淚水終於決堤,其實剝開那因緣際會之下層層疊疊包裹在心上的厚重偽飾,她大約也曾深深渴望過得到那個已故之人的愛罷。
“三哥,我再也無法還他了……”
他微微閉上眼睛,感到自己一顆心都要被她掏空了,或許他對她從來不是單純的疼惜憐愛、而是永遠相互呼應的休戚與共同憂相救。
“哭吧……”
最終他隻能這樣寬慰她,極致的共情之後卻是蒼白的詞窮。
“……哭出來就沒事了。”
“陛下——陛下——”
西宮之內略有喧嘩,是少帝親至膳房為母後熬煮了粥飯,宮人們都誠惶誠恐小心伺候、唯恐這位祖宗將自己磕著碰著;折騰了大半個時辰方才料理停當,他又親自端著向扶清殿而去,一路怕粥涼了走得極快,身後上了年紀的王穆險些便要追不上了。
“陛下且走慢些——容老奴先去殿中通傳——”
少帝可不會聽他的,心說母後方曆喪父之痛、今日一整日都是滴水未進,他又豈能不為之擔憂?她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替他守江山,他已是如今同她最親近的人了,他不關心她照顧她、又要誰來陪在她身邊?
“不必通傳,朕自去探望母後——”
衛熹語氣堅決,眼中又隱有絲縷要向母後獻寶的期待激動。
“你們便在外守著,誰都不許入內打攪。”
左右宮人聞言皆喏喏稱是,目送少帝殷勤地手捧粥碗小心翼翼推開了扶清殿的宮門;他入內時見內殿依稀還亮著燈、便試探著喚了一聲“母後”,沒有人應答,僅有一聲悶響隱約從宮殿深處傳來,繼而又是窸窸窣窣的,好像……有些匆忙似的。
他心中覺得怪異、當時卻不曾細究,隻在外揚聲道:“母後,是兒臣來了——”
說著便不等召喚徑自向內殿而去,短短的幾步意味著多大的危險,當時的他竟是一無所知的。
“母後——”
他看到垂墜而下的床帷,昏黃的燭光隱隱映照出母後的身影,柔婉的模樣令人心旌搖曳,他一顆心隱隱的癢、這才忽略了床榻之下隱約斑駁的泥漬和母後應答時微微張皇的語氣,隻聽對方喚:“……熹兒?”
她聲音有些沙啞、像是剛剛才哭過,衛熹心頭憐惜之意愈盛、已迫不及待要看到她的臉。
“兒臣聽聞母後今夜未曾傳膳……”
他步步向她的床榻而去,甚至忍不住想伸手撩開那一層阻隔的紗帷。
“……便親自做了些請母後一用。”
宋疏妍與他隻有一簾之隔,而方獻亭方才未及避出去、此刻亦藏身於她的香枕綾被之間,她一顆心跳得又急又慌,那一瞬什麽章法都亂了,隻脫口而出:“不要過來!”
她是發了急、語氣乍一聽有種別樣的淩厲,衛熹在外腳步一頓、伸出的手也是一僵,聲音無措起來,問:“……母後這是怎麽了?……可是身子有什麽不適?”
宋疏妍猶自心亂、直到方獻亭的手在錦衾下緊緊拉住她方才微微回神,她與他對視一眼,終於深吸一口氣漸漸定心,再開口時語氣便靜了,說:“不經通傳豈可擅入內殿?——你且去外間稍待,母後隨後便至。”
少帝在外應了一聲、語氣多少有些落寞,大約是自己的“孝心”未能即刻換來母後的嘉獎,他也感到些許失望了吧;應聲之後悻悻而去,又在外等了半晌方才等到母後更衣而出,他看著她紅腫的眼角心疼不已,趕忙又是端茶又是舀粥地照顧起來,母後的神思卻似始終有些遊離,好像跟他在一起、又好像身在距他很遠很遠的地方。
“這粥還合母後的口味麽?”
他隻好說些無關緊要的話來邀功。
“兒臣問過膳房和太醫署,在其中加了些紅棗胡麻,說是可以補氣益血。”
宋疏妍的心思此刻全在一牆之隔的方獻亭身上、對少帝所言皆是入耳不入心,隻能勉強說兩句“甚好”、旁的話一應說不出了。
“至於宋夫人的事……”
衛熹仔細看著她的臉色,又謹慎地提起了萬氏。
“她冒犯母後自是罪該萬死,但、但朕念著她畢竟是宋公遺孀,為防母後聲譽受損,失儀之罪還是從輕發落吧……”
他怕母後覺得不解氣、而實際宋疏妍眼中卻從來沒有萬氏一房的存在,此刻她搖了搖頭,隻淡淡道:“不必責罰,送些賞賜安撫幾句,明日宋公下葬……孤也要再去一次。”
衛熹聞言一怔、像沒料到她明日還要再去麵對宋氏族中那些人,今日他們已然下了她的臉麵,在他看來是該狠狠敲打一番給些顏色的;隻是她說什麽他都願意聽,此刻也稱“一切皆從母後之意”,宋疏妍點了點頭、想放下湯匙又不得不在少帝希冀的目光中繼續一口一口吃下去。
“朕讓人為母後取些菜肴來吧——奔波一整日,隻喝幾口粥怎麽行?”
說著不等宋疏妍推拒便揚聲叫起王穆,對方早就候在殿外、也早知少帝會讓自己做什麽,此刻笑容可掬地領著一眾宮娥魚貫而入,目光卻在掠過內殿時有一瞬的凝頓。
——他看到了尚未閉緊的窗扉,看到了鳳塌床幃微弱到幾不可察的晃動,身在深宮數十載、哪處殿宇按例當燃放怎樣的香料都一一記在腦海,哪怕一點味道的區別都將立刻招徠他的注意。
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