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嘶吼忽而炸響、另還伴隨著一聲響亮的耳光,原本沉浸在痛苦中的鍾曷在聽到“方”之一字的瞬間便怒不可遏,目眥欲裂的模樣瞧著便像個可悲的惡鬼。
“誰準你在我麵前提他——”
“他殺了濟兒——我亦要殺了他為濟兒報仇——”
他忽而暴起,從腰間抽出長劍胡亂在燭火搖曳的殿中砍殺起來,陳舊的青銅樹燈被砍碎成幾截、墜落在地時不斷發出尖銳刺耳的聲響。
“啊——”
衛錚隻麻木地看著、直到鍾曷終於力竭嘶吼一聲跪倒在地,衰敗的身體緊緊蜷縮成一團,斷續的嗚咽便似垂死的老獸一般絕望。
他明白的……舅父眼下看似是在為其子之死不平,實則卻不過是因步入死地而驚厥悲鳴——為利所惑的失心之人屠盡幾城幾池,事到如今還會將誰的生死放在眼裏?他唯一在意的隻有自己,扭曲的心魔會將人變成違天悖理的禽獸狗彘。
“方思齊以為他的兒子會贏麽——”
鍾曷仍在叫囂。
“癡心妄想!”
“即便我敗了方貽之也不會有生路可走!”
“他會死!他會為我的濟兒陪葬——”
“哈哈哈哈哈哈哈……”
癲狂的大笑聲在雄闊的殿宇內盤旋,交疊往複的回聲恰似國之鼎盛時的群臣嵩呼,衛錚卻隻覺得自己是被千重鬼影牢牢包圍,而舅父略顯詭異的大笑又令他感到一陣更為強烈的心悸。
“方貽之,他……”
他有些疑懼地開口,舅父則忽在黑暗中抬頭向他看來,被痛苦撕裂的臉上浮現恣肆的怪笑,所謂崩潰的末路或許便是事事顛倒人人癡狂。
“他要死了……”
“他守了衛欽一輩子……如今就要被他的兒子殺死了……”
他似覺得十分暢意大快人心。
“過去我曾向金陵送過多少封密信要衛弼與我聯手,他從無回音……可現在卻變成他們來求我……”
“方貽之到死也不會明白他們為何要殺他……他和潁川方氏……會被碾得連一絲殘渣都留不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笑得像要斷了氣,用自己汙穢的殘喘嘲弄旁人清淨的死路,某一刻衛錚忽而感到一陣空前強烈的憤怒與驚駭,以至於掙破了自己十年來不敢丟棄的偽裝一把狠狠揪住了舅父鍾曷的衣領,大聲質問:“你們要做什麽!”
“你們究竟還要將這天下折騰成什麽模樣才甘心——”
淒厲的聲音帶著血淚,奈何鍾曷卻兀自大笑充耳不聞,呼嘯的北風就要掀了這宮闕殘存的簷宇,也或許不必它作怪這荒唐的人間已是滿目瘡痍寸草不生。
“‘恰似青霜穿玉樓,又如瓊英釀雪風’……”
鍾曷低低地吟誦著,陳年之詩忽而在這麵目全非的舊都被再次提起,無論誰人聽了都會說是古往今來最絕妙的一次諷喻。
“他生時得到的東西太多了……死時……便注定什麽都不能帶走……”
“他會聲名狼藉地死去……生前所有仰他庇佑之人都會棄他而去……他們會把他踩在泥裏……會將他的罵名傳揚上千秋萬代……”
“他會先我一步下地獄!”
“即便我死也要與他們所有人同歸於盡——”
“恨隻恨他方思齊死得太早……”
“他看不到……他的兒子和他的方氏……最終……會落得怎樣一番下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碰——
一聲巨響忽而從身後傳來,是那破敗的雕窗終於被暴烈的寒風吹得七零八落,無邊的黑夜就在外麵、氣勢洶洶將一切吞沒,被困其中之人無論如何掙紮奔走也無法看到它的盡頭。
衛錚頹然跌坐在原地。
……麵如死灰。
第167章
光祐三年元月廿一, 長安忽舉十萬兵向金陵宣戰,越日得商州而東望,揚言百日之內必渡長江。
那是一場出乎全天下預料的戰爭。
北伐方歇不過三月, 江南江北都是民窮財盡環堵蕭然,金陵再如何衰敗也有此前新政之果作底, 長安卻是日暮窮途敗井頹垣沒有半點依憑可言, 哪來的底氣再同金陵纏鬥?
“鍾曷是瘋了……”
兵部之內諸將皆在,便是主司千機府的薑潮和婁風也一並來了,尚書方興將主位讓與主君方獻亭,喃喃自語時眉頭早已打成了死結。
“他自知已是無路可走, 便要同我們玉石俱焚——我軍倒不懼與他們硬碰硬, 隻是……”
……隻是朝內的形勢已無法支撐他們繼續久戰。
一來是糧草難以為繼, 二來更是民心瀕臨潰散,人都說狗急跳牆窮寇莫追、長安此番分明是抱定了破釜沉舟的決心, 他們後手不利、若有差池必會招徠坊間更大的怨怒;眼下各地已暴丨動頻生, 若積而成勢則勢必更加難以收拾,而若最後當真是腹背受敵四麵楚歌,那……
“可我們總不能不打。”
宋明真憂慮地接口, 實不知該去哪裏再尋第三條出路。
“長安無所顧忌,可我們卻總要護著百姓——且不說他們能否打過大江一線, 便是讓他們再次奪去金、梁、蒲三州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突厥王庭必記三州百姓歸附我朝之恨, 焉能不殺之泄憤?”
……是的。
中原之地民怨亦盛、萬千遺民早對鍾曷衛錚恨之入骨,然當初南渡之時少壯之人多已過江、唯餘老弱婦孺留於故地,即便憤恨也難斬木揭竿起義反抗、隻能赤手空拳成為他人砧上魚肉,實與金陵情勢大不相同。
“今歲幾鎮節度所需糧餉都已下撥了麽?”
一片僵持的沉默中方獻亭忽而開了口, 一旁的方興一愣,又拱手答:“尚未。”
他應了一聲, 隨後沉聲道:“劍南廣府平盧範陽四鎮的餉例暫按不發,待戰事平息再另清算——此事兵部不必過手,我會親自去函。”
劍南廣府如今是方大公子方雲崇主事,至於平盧範陽則是謝辭的轄下,此二位都與方獻亭私交甚篤、又一貫對朝廷所下之旨頗為順從,想來便是如今對暫壓餉例唯二不會以鬧事為應的節度使了。
眾人也都聽懂了君侯的意思,心知這四鎮暫壓的餉例便是朝廷將迎之戰的一切資費,隻是鍾曷衛錚已是孤注一擲、卻不知這寥寥幾十萬貫的軍餉又能讓他們在前方支撐多久?
“末將願與君侯同往——”
沉沉的一聲忽在席自響起,是打從進門便不曾說過一句話的婁風——他如今已是千機府副司、按理早已不算是軍中之人,此時請戰並不恰當,可眾人都能感到那時他語氣的堅定,沒人懷疑隻要君侯點頭他便會跨上馬背再上沙場。
“軍中事有你弟弟,此番我將調南衙禁軍隨同北去,”方獻亭擺了擺手,卻並未被婁風當時一言打動,“你和薑潮留在金陵,我另有要事著你們去辦。”
他語氣平平神情冷硬、一言定音不可轉圜,婁風默默低下頭,不知君侯是當真有要務托付自己、還是心下仍不能真正寬宥他與先父當初在上梟穀那罪孽深重的一次背叛……
“……是。”
他不再堅持,恭順地再次低頭領命。
而實際方獻亭並不曾像婁風以為的那樣搪塞於他,他的確要將護送宋疏妍逃出台城的要務交予千機府。
世上不會有人比方獻亭更清楚而今天下的形勢,將要崩潰的不僅隻有金陵、中原的一切更是殘破淒涼觸目驚心——北伐之時朝廷軍每下一城都會見到累累白骨被棄道旁,百姓易子而食屢見不鮮,覆巢之下從無完卵,身在江南的百姓大多並不知曉一江之隔對岸是怎樣一個人間地獄。
至於鍾曷……魚死網破於他固然是個結果,可如此倉促宣戰也未免有些不智,突厥人同樣傷了元氣急於自保、應當更不會催促長安再有動作,除非他們的目的在除擊垮江南民心外、更在……
他閉了閉眼,原本打算過段時日再帶疏妍離開江南,如今卻恐沒這個餘裕再繼續等下去——她已因增稅之事飽受坊間詬病,如今大戰又起、自然更易受到民怨波及,屆時他又離朝在外鞭長莫及,誰都說不準金陵城內還會發生怎樣的意外。
她必須走。
立刻,馬上,現在就走。
“你要我一個人走?”
而宋疏妍卻對他的決斷深表異議。
“我們不是早就說好了,如果要走就一同回潁川去、你再也不會把我一個人拋下?”
“何況戰時不比平日,熹兒如今連尋常政務都未必接得穩,若在這個關口孤立無援他一個孩子又該如何支撐?”
“我不能走!”
她鮮少會質疑他的決定、過去在大事上更幾乎都會順著他的安排,那次卻難得與他意見相左起了爭執,或許因有了身孕情緒也較往常更易激動,說話時聲音不自覺就拔高了。
方獻亭也知她那時心緒紊亂,隻是兩人是大白日在鳳陽殿中議事、卻不便被一門之隔的宮娥內侍察覺端倪,遂隻快步上前按住她的肩膀、開口時語氣也有幾分急躁。
“疏妍,現在不是你我爭執的時候……”
他神色匆匆,安撫過她後還須即刻再回軍中排布點兵。
“你在金陵很危險,開戰之後甚至整個江南的局勢都可能失控,現在不走你就再也走不了了!”
“聽我的——後日大軍開拔,你便提出親送三軍至揚州,到了那裏我會著人送你渡江,此後薑潮婁風一路護送你入潁川,我……”
“方獻亭——”
宋疏妍卻根本聽不下去,她用力掙開他的手,眼眶已因憤怒和悲傷而泛起了紅。
“我在金陵危險,你在前方便不危險了?”
“幾十萬貫軍餉夠你撐幾日?若我不在朝中主事誰還能為你籌措糧草?”
“現在已經不是十年前了!難道你還要我像過去一樣什麽都不做、隻在安穩之地沒日沒夜地等你回來嗎!”
她的反問一句接一句、字字都是錐心泣血,十餘年前的諸多舊事一一從眼前劃過,她要他知道她決不允許它們在自己麵前再次上演。
可——
“那孩子呢!”
他卻竟不肯體恤她、重新抓住她肩膀的手收得更緊,拚命壓抑的聲音輕到幾乎聽不見,錯綜隱晦的陰影全隱蔽在他痛苦的眼底。
“即便你不顧惜自己、難道也不顧惜我們的孩子?”
“萬一此戰又要打上一年半載,你一人在宮中當如何遮掩有孕的事實?”
“今日的境況已是最好、往後的每一日都隻會比今日更糟!倘若我離朝後形勢果真大變,你當如何保全自己、保全自己腹中的孩子?”
他比她更強勢,原來隻要這個人想也可以變得這般淩厲逼人——她被問得啞口無言,脆弱的眼淚還是跌出眼眶一發不可收拾,後來想想正是那一時的懦弱讓她錯過了他周全掩飾的異樣,每當他提起“孩子”遺憾的痛切就變得越發深刻。
“就當是為了我……”
可他終歸還是抱住她了,悲傷的溫柔毫無破綻。
“為我在外免除顧慮……為我,再多留下兩個親人……”
她閉上了眼睛,感到一把尖刀狠狠插上了自己毫無防備的心,原來他的脆弱才最鋒利,可以讓她一瞬血肉模糊肝腸寸斷。
“誰準你在我麵前提他——”
“他殺了濟兒——我亦要殺了他為濟兒報仇——”
他忽而暴起,從腰間抽出長劍胡亂在燭火搖曳的殿中砍殺起來,陳舊的青銅樹燈被砍碎成幾截、墜落在地時不斷發出尖銳刺耳的聲響。
“啊——”
衛錚隻麻木地看著、直到鍾曷終於力竭嘶吼一聲跪倒在地,衰敗的身體緊緊蜷縮成一團,斷續的嗚咽便似垂死的老獸一般絕望。
他明白的……舅父眼下看似是在為其子之死不平,實則卻不過是因步入死地而驚厥悲鳴——為利所惑的失心之人屠盡幾城幾池,事到如今還會將誰的生死放在眼裏?他唯一在意的隻有自己,扭曲的心魔會將人變成違天悖理的禽獸狗彘。
“方思齊以為他的兒子會贏麽——”
鍾曷仍在叫囂。
“癡心妄想!”
“即便我敗了方貽之也不會有生路可走!”
“他會死!他會為我的濟兒陪葬——”
“哈哈哈哈哈哈哈……”
癲狂的大笑聲在雄闊的殿宇內盤旋,交疊往複的回聲恰似國之鼎盛時的群臣嵩呼,衛錚卻隻覺得自己是被千重鬼影牢牢包圍,而舅父略顯詭異的大笑又令他感到一陣更為強烈的心悸。
“方貽之,他……”
他有些疑懼地開口,舅父則忽在黑暗中抬頭向他看來,被痛苦撕裂的臉上浮現恣肆的怪笑,所謂崩潰的末路或許便是事事顛倒人人癡狂。
“他要死了……”
“他守了衛欽一輩子……如今就要被他的兒子殺死了……”
他似覺得十分暢意大快人心。
“過去我曾向金陵送過多少封密信要衛弼與我聯手,他從無回音……可現在卻變成他們來求我……”
“方貽之到死也不會明白他們為何要殺他……他和潁川方氏……會被碾得連一絲殘渣都留不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笑得像要斷了氣,用自己汙穢的殘喘嘲弄旁人清淨的死路,某一刻衛錚忽而感到一陣空前強烈的憤怒與驚駭,以至於掙破了自己十年來不敢丟棄的偽裝一把狠狠揪住了舅父鍾曷的衣領,大聲質問:“你們要做什麽!”
“你們究竟還要將這天下折騰成什麽模樣才甘心——”
淒厲的聲音帶著血淚,奈何鍾曷卻兀自大笑充耳不聞,呼嘯的北風就要掀了這宮闕殘存的簷宇,也或許不必它作怪這荒唐的人間已是滿目瘡痍寸草不生。
“‘恰似青霜穿玉樓,又如瓊英釀雪風’……”
鍾曷低低地吟誦著,陳年之詩忽而在這麵目全非的舊都被再次提起,無論誰人聽了都會說是古往今來最絕妙的一次諷喻。
“他生時得到的東西太多了……死時……便注定什麽都不能帶走……”
“他會聲名狼藉地死去……生前所有仰他庇佑之人都會棄他而去……他們會把他踩在泥裏……會將他的罵名傳揚上千秋萬代……”
“他會先我一步下地獄!”
“即便我死也要與他們所有人同歸於盡——”
“恨隻恨他方思齊死得太早……”
“他看不到……他的兒子和他的方氏……最終……會落得怎樣一番下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碰——
一聲巨響忽而從身後傳來,是那破敗的雕窗終於被暴烈的寒風吹得七零八落,無邊的黑夜就在外麵、氣勢洶洶將一切吞沒,被困其中之人無論如何掙紮奔走也無法看到它的盡頭。
衛錚頹然跌坐在原地。
……麵如死灰。
第167章
光祐三年元月廿一, 長安忽舉十萬兵向金陵宣戰,越日得商州而東望,揚言百日之內必渡長江。
那是一場出乎全天下預料的戰爭。
北伐方歇不過三月, 江南江北都是民窮財盡環堵蕭然,金陵再如何衰敗也有此前新政之果作底, 長安卻是日暮窮途敗井頹垣沒有半點依憑可言, 哪來的底氣再同金陵纏鬥?
“鍾曷是瘋了……”
兵部之內諸將皆在,便是主司千機府的薑潮和婁風也一並來了,尚書方興將主位讓與主君方獻亭,喃喃自語時眉頭早已打成了死結。
“他自知已是無路可走, 便要同我們玉石俱焚——我軍倒不懼與他們硬碰硬, 隻是……”
……隻是朝內的形勢已無法支撐他們繼續久戰。
一來是糧草難以為繼, 二來更是民心瀕臨潰散,人都說狗急跳牆窮寇莫追、長安此番分明是抱定了破釜沉舟的決心, 他們後手不利、若有差池必會招徠坊間更大的怨怒;眼下各地已暴丨動頻生, 若積而成勢則勢必更加難以收拾,而若最後當真是腹背受敵四麵楚歌,那……
“可我們總不能不打。”
宋明真憂慮地接口, 實不知該去哪裏再尋第三條出路。
“長安無所顧忌,可我們卻總要護著百姓——且不說他們能否打過大江一線, 便是讓他們再次奪去金、梁、蒲三州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突厥王庭必記三州百姓歸附我朝之恨, 焉能不殺之泄憤?”
……是的。
中原之地民怨亦盛、萬千遺民早對鍾曷衛錚恨之入骨,然當初南渡之時少壯之人多已過江、唯餘老弱婦孺留於故地,即便憤恨也難斬木揭竿起義反抗、隻能赤手空拳成為他人砧上魚肉,實與金陵情勢大不相同。
“今歲幾鎮節度所需糧餉都已下撥了麽?”
一片僵持的沉默中方獻亭忽而開了口, 一旁的方興一愣,又拱手答:“尚未。”
他應了一聲, 隨後沉聲道:“劍南廣府平盧範陽四鎮的餉例暫按不發,待戰事平息再另清算——此事兵部不必過手,我會親自去函。”
劍南廣府如今是方大公子方雲崇主事,至於平盧範陽則是謝辭的轄下,此二位都與方獻亭私交甚篤、又一貫對朝廷所下之旨頗為順從,想來便是如今對暫壓餉例唯二不會以鬧事為應的節度使了。
眾人也都聽懂了君侯的意思,心知這四鎮暫壓的餉例便是朝廷將迎之戰的一切資費,隻是鍾曷衛錚已是孤注一擲、卻不知這寥寥幾十萬貫的軍餉又能讓他們在前方支撐多久?
“末將願與君侯同往——”
沉沉的一聲忽在席自響起,是打從進門便不曾說過一句話的婁風——他如今已是千機府副司、按理早已不算是軍中之人,此時請戰並不恰當,可眾人都能感到那時他語氣的堅定,沒人懷疑隻要君侯點頭他便會跨上馬背再上沙場。
“軍中事有你弟弟,此番我將調南衙禁軍隨同北去,”方獻亭擺了擺手,卻並未被婁風當時一言打動,“你和薑潮留在金陵,我另有要事著你們去辦。”
他語氣平平神情冷硬、一言定音不可轉圜,婁風默默低下頭,不知君侯是當真有要務托付自己、還是心下仍不能真正寬宥他與先父當初在上梟穀那罪孽深重的一次背叛……
“……是。”
他不再堅持,恭順地再次低頭領命。
而實際方獻亭並不曾像婁風以為的那樣搪塞於他,他的確要將護送宋疏妍逃出台城的要務交予千機府。
世上不會有人比方獻亭更清楚而今天下的形勢,將要崩潰的不僅隻有金陵、中原的一切更是殘破淒涼觸目驚心——北伐之時朝廷軍每下一城都會見到累累白骨被棄道旁,百姓易子而食屢見不鮮,覆巢之下從無完卵,身在江南的百姓大多並不知曉一江之隔對岸是怎樣一個人間地獄。
至於鍾曷……魚死網破於他固然是個結果,可如此倉促宣戰也未免有些不智,突厥人同樣傷了元氣急於自保、應當更不會催促長安再有動作,除非他們的目的在除擊垮江南民心外、更在……
他閉了閉眼,原本打算過段時日再帶疏妍離開江南,如今卻恐沒這個餘裕再繼續等下去——她已因增稅之事飽受坊間詬病,如今大戰又起、自然更易受到民怨波及,屆時他又離朝在外鞭長莫及,誰都說不準金陵城內還會發生怎樣的意外。
她必須走。
立刻,馬上,現在就走。
“你要我一個人走?”
而宋疏妍卻對他的決斷深表異議。
“我們不是早就說好了,如果要走就一同回潁川去、你再也不會把我一個人拋下?”
“何況戰時不比平日,熹兒如今連尋常政務都未必接得穩,若在這個關口孤立無援他一個孩子又該如何支撐?”
“我不能走!”
她鮮少會質疑他的決定、過去在大事上更幾乎都會順著他的安排,那次卻難得與他意見相左起了爭執,或許因有了身孕情緒也較往常更易激動,說話時聲音不自覺就拔高了。
方獻亭也知她那時心緒紊亂,隻是兩人是大白日在鳳陽殿中議事、卻不便被一門之隔的宮娥內侍察覺端倪,遂隻快步上前按住她的肩膀、開口時語氣也有幾分急躁。
“疏妍,現在不是你我爭執的時候……”
他神色匆匆,安撫過她後還須即刻再回軍中排布點兵。
“你在金陵很危險,開戰之後甚至整個江南的局勢都可能失控,現在不走你就再也走不了了!”
“聽我的——後日大軍開拔,你便提出親送三軍至揚州,到了那裏我會著人送你渡江,此後薑潮婁風一路護送你入潁川,我……”
“方獻亭——”
宋疏妍卻根本聽不下去,她用力掙開他的手,眼眶已因憤怒和悲傷而泛起了紅。
“我在金陵危險,你在前方便不危險了?”
“幾十萬貫軍餉夠你撐幾日?若我不在朝中主事誰還能為你籌措糧草?”
“現在已經不是十年前了!難道你還要我像過去一樣什麽都不做、隻在安穩之地沒日沒夜地等你回來嗎!”
她的反問一句接一句、字字都是錐心泣血,十餘年前的諸多舊事一一從眼前劃過,她要他知道她決不允許它們在自己麵前再次上演。
可——
“那孩子呢!”
他卻竟不肯體恤她、重新抓住她肩膀的手收得更緊,拚命壓抑的聲音輕到幾乎聽不見,錯綜隱晦的陰影全隱蔽在他痛苦的眼底。
“即便你不顧惜自己、難道也不顧惜我們的孩子?”
“萬一此戰又要打上一年半載,你一人在宮中當如何遮掩有孕的事實?”
“今日的境況已是最好、往後的每一日都隻會比今日更糟!倘若我離朝後形勢果真大變,你當如何保全自己、保全自己腹中的孩子?”
他比她更強勢,原來隻要這個人想也可以變得這般淩厲逼人——她被問得啞口無言,脆弱的眼淚還是跌出眼眶一發不可收拾,後來想想正是那一時的懦弱讓她錯過了他周全掩飾的異樣,每當他提起“孩子”遺憾的痛切就變得越發深刻。
“就當是為了我……”
可他終歸還是抱住她了,悲傷的溫柔毫無破綻。
“為我在外免除顧慮……為我,再多留下兩個親人……”
她閉上了眼睛,感到一把尖刀狠狠插上了自己毫無防備的心,原來他的脆弱才最鋒利,可以讓她一瞬血肉模糊肝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