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俞白頷首聽著老師的分析,一直沒說話,剛要開口,被陶竹清脆地插了句話。
盡管她聽到留級這事心裏很慌,手心都潮了,但語氣依舊篤定:“老師,我不想留級。”
陳老師和蔣俞白都朝她投來意外的眼神。
陶竹很堅定,她骨子裏有種勁兒,什麽都想做最好的,哪怕事出有因,她也不願意留級。
她主動問:“老師,我怎麽樣才能不留級?”
看起來軟乎乎的一個新同學,沒想到這麽有主意,以至於陳老師都愣了一下,才解釋道:“留級不是害你,你英語和其他學科差了太多,要是本來其他成績能考上頂尖學府,就因為被英語拉了後腿最後上了個普通一本甚至二本,到時候你自己也不甘心,是不是?”
可是你怎麽知道,我的英語成績就不會提高呢。
陶竹不是不害怕,可她仍然想再爭取:“老師,我還能再有一次考試機會嗎?”
老師給的建議始終是建議,真正的決策還是在學生或者監護人本身,見她這麽堅定,陳老師回答之前想起了一件事:“你們的英語教材是哪個版本的?”她從桌上抽出一本書,問道:“跟我們的書一樣嗎?”
“不是,我們的比您手裏的這個彩一點。”陶竹說不上來具體是哪個那本,隻能描述,“封麵上有人物的。”
陳老師:“你們的module1是europe?”
“對。”
陳老師仿佛鬆了口氣:“那怪不得你的英語和其他科水平不一樣,因為你們用的教材跟我們不同,你學的是外研社版,我們這是北師大版的。”
陶竹從老師的語氣裏聽到了一絲希望,再次爭取道:“老師,如果是書的問題,我這個假期可以補課。”
其實成績不止是對她個人的影響,而且還有整個年級的一本率和平均分問題。
但這新同學比陳明想象中的要執拗,既然事出有因,她又有學習的底子在,陳明也隻好鬆口,再給她一次機會:“那行吧,開學之前再來考一次,如果這次能在優秀線以上,就先跟著高二讀。”
陶竹重重地點頭:“好!”
她的臉被晚霞映照出緋紅的顏色,一雙杏眼裏閃著充滿希望的光。
聽老師剛才的語氣,蔣俞白能感覺到,她心裏已經定了讓陶竹留級這事。
如果不是陶竹自己爭取,這事兒就八九不離十了。
老師在學生麵前是絕對強權的,尤其又是新的老師。
能在這種時候站出來,在她這個年紀裏,算得上勇敢。
蔣俞白彎唇笑了笑。
那時候那個自在由我的小姑娘,好像又回來了。
第7章 嶄新校服
陶竹上了車,深呼吸好幾次,濕漉漉的雙手在褲子上反複搓擦,直到餘光看到蔣俞白在看她,才想起來係安全帶。
她扣上口子,朝他綻放出一個“我搞定啦”的大大笑容。
蔣俞白收回眼神,閉上眼睛評價:“傻死了。”
陶竹緊張到耳鳴還沒恢複,隻看見他嘴巴一張一合:“啊?”希望他再說一遍。
又不是什麽好話,蔣俞白沒重複,司機啟動車子之後,蔣俞白才開口:“英語你打算怎麽辦?”
陶竹沉浸在勝利的喜悅裏,被蔣俞白無情一句話無情敲醒。
是的,現階段隻是休戰,距離勝利還差得遠。
而且,不一定勝利。
她收起笑容,抿著嘴巴認真思考:“題我都記的差不多了,臨開學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我自己抓緊時間學,再背一背單詞,問題應該不大。”
蔣俞白聲音略低:“那如果換卷子了呢?”
剛打勝一場硬仗,陶竹還沒做好打下一場仗的準備,明顯愣住了,眼神有一瞬間的慌亂:“那我整本書都背?”
蔣俞白身子向後仰,看向窗外的車水馬龍,不置可否:“如果你背的完的話。”
背不完,肯定背不完,背一張卷子都難。
既然是蔣俞白主動問的這個問題,陶竹猜他或許有辦法,過了紅綠燈之後,她向蔣俞白湊近了些:“俞白哥,你之前不是在國外讀的書嘛?你教教我?”
“沒空。”
才燃起來的希望,被兩個冰冷的字倏地澆滅。
在北京沒有朋友,想不出除了再把書多看幾遍之外,其他任何更好的學習辦法。
可是這個辦法事倍功半。
陶竹眉頭緊鎖。
“喂,小姑。”蔣俞白在打電話。
陶竹還在想辦法,冷不丁聽到他打電話的噪音,微微皺眉。
就算有書可以看,那口語該怎麽辦?
“嗯,我這邊兒有個馬上高……”蔣俞白放下手機,垂眼看陶竹,低聲問,“高幾?”
陶竹看著他正在通話中的電話,不明所以地回答:“高二。”
蔣俞白接著對電話裏的人說:“馬上高二的小同學,您能不能給輔導一下?”
竟然和她有關?輔導班的老師嗎?
陶竹鬆了捂住耳朵的胳膊,立刻全神貫注地聽他們講話。
車內隔音很好,聽不到外麵的聲音,陶竹聽見電話那頭蔣俞白的姑姑問:“什麽教材?”
這次不用蔣俞白放下手機,陶竹馬上搶答:“北師大!”
蔣俞白重複了一次,蔣中婷“哦”了聲,輕描淡寫地回答:“哦,沒問題,教材是我寫的。”
陶竹:“……”
不是,輔導班的,老師。
是,編寫教材的,老師本師。
這甚至不是授人以漁了,這是授人以魚塘,以大海。
坐在一邊的陶竹倒吸了一口涼氣,差點把肺給吸炸。
後來的這一路,盡管陶竹什麽都沒說,但眼裏的崇拜已經溢於言表。
直到蔣俞白實在受不了,嫌棄地捂住了她的眼睛,往座位裏一摁,不再看她。
他的大手輕覆在少女細嫩的臉頰上,因為手掌太大,原本隻想蓋住眼周,卻不經意蓋住了她的唇邊。
打足冷氣的車裏,她能感受到,他的掌心,溫熱的,幹燥的。
-
晚上洗漱完,陶竹躺在床上,事無巨細地和王雪平說起了白天發生的事情,也說了蔣俞白給她找了輔導老師的事,但沒有具體說老師的身份。
盡管如此,王雪平還是支著胳膊坐起來,批評她:“我說了沒有,不許麻煩人家,你怎麽就是不聽?”
“沒有,我沒麻煩他。”陶竹解釋說,“是……是他自己主動給我找的。”
王雪平:“蔣俞白每天那麽忙,他怎麽有空去管這些事?”
雖然陶竹很感謝蔣俞白,但是一開始確實不是她提起來的,她知道這麽想有點白眼狼,但她就是受不了被冤枉,氣衝衝地反駁:“不信你去問他!”
王雪平沒接話。
她不可能去求證,而且她本身也並不是不信陶竹,她隻希望陶竹能謹慎些,至少高中畢業前不要惹麻煩,被人家趕出去。
她們沒說話的時候,外麵的大門打開了,不知道是誰這麽晚了才回來,腳步聲從房間門口匆匆而過。
安靜的房間裏,隻有空調工作的輕微響動,和呼吸聲一樣微小。
剛吵完,陶竹有點後悔。
她知道王雪平沒有惡意,也知道寄人籬下的難處,沉默了一會兒,她帶著求和的意味:“媽……”
王雪平歎了聲氣,語氣不似剛才那般重,輕輕地回了聲“嗯”。
問題不大,倆人也都沒真的生氣。
過了一會兒,陶竹翻了個身,挑起了新話題:“媽,我爸呢?”
中考完那年暑假,陶竹來過北京一次,那時候她是跟陶九在外麵住的,每到王雪平休息的時候,就會趕過去一家團聚。
但這次來,陶竹卻直接住在雇主家的房子裏,而且幾天了,也沒看見陶九,她一直想問,就是忙到沒找到機會。
王雪平的語氣和善了許多,帶著一絲驕傲:“你爸啊,因為活幹得好,被人家調去新疆那邊外派了,在那邊當地區經理。”
陶竹在心裏悄悄地“哇”了一聲。
經理!
爸爸能賺很多錢了吧!
“就是因為你爸夠努力,你才能來北京上學,所以你可不能辜負了你爸,你懂嗎?”王雪平習慣性地碎碎念,“你別覺得你現在才高二不著急,刨去寒暑假,再刨去周六日,你上學的時候滿打滿算也沒有一年你明白嗎?所以你一定得努力,一節課、一分鍾都不能耽誤,這才算對得起你爸的努力打拚。”
道理陶竹自然是懂的,但是王雪平實在太嘮叨了,而且不分時間。她聽著聽著覺得無聊,歪頭睡著了。
-
暑假最後這二十多天的時間裏,陶竹來時在本子上列好的計劃一項都沒執行。
她每天五點二十起,五點四十出門,走半個小時到最近的公交車站,趕首班公交車去蔣俞白姑姑所在的大學學英語。
一般情況下都是她先到,老師還沒到,她就在浸滿書香墨水氣的樓道裏反複讀書,讀出聲,一遍又一遍,遇到不會的就圈起來,等老師來了再問。
等老師來了,工作間隙會稍微給她指點幾句語法和單詞結構。
偶爾,蔣俞白的姑姑會和她打聽蔣俞白的近況,陶竹不太理解為什麽她作為親人,不直接問蔣俞白,反而要和她這個外人打聽,但她也沒問。
她心裏知道自己跟哪邊更熟,哪邊更靠得住,所以通通回答的不知道,不太清楚。
八月三十號,陶竹再次去到學校考試,這次是王雪平陪她去的。
同樣的一張英語卷子,但是是不同的口語題。
這次,陶竹考了99分,超出優秀線!
盡管她聽到留級這事心裏很慌,手心都潮了,但語氣依舊篤定:“老師,我不想留級。”
陳老師和蔣俞白都朝她投來意外的眼神。
陶竹很堅定,她骨子裏有種勁兒,什麽都想做最好的,哪怕事出有因,她也不願意留級。
她主動問:“老師,我怎麽樣才能不留級?”
看起來軟乎乎的一個新同學,沒想到這麽有主意,以至於陳老師都愣了一下,才解釋道:“留級不是害你,你英語和其他學科差了太多,要是本來其他成績能考上頂尖學府,就因為被英語拉了後腿最後上了個普通一本甚至二本,到時候你自己也不甘心,是不是?”
可是你怎麽知道,我的英語成績就不會提高呢。
陶竹不是不害怕,可她仍然想再爭取:“老師,我還能再有一次考試機會嗎?”
老師給的建議始終是建議,真正的決策還是在學生或者監護人本身,見她這麽堅定,陳老師回答之前想起了一件事:“你們的英語教材是哪個版本的?”她從桌上抽出一本書,問道:“跟我們的書一樣嗎?”
“不是,我們的比您手裏的這個彩一點。”陶竹說不上來具體是哪個那本,隻能描述,“封麵上有人物的。”
陳老師:“你們的module1是europe?”
“對。”
陳老師仿佛鬆了口氣:“那怪不得你的英語和其他科水平不一樣,因為你們用的教材跟我們不同,你學的是外研社版,我們這是北師大版的。”
陶竹從老師的語氣裏聽到了一絲希望,再次爭取道:“老師,如果是書的問題,我這個假期可以補課。”
其實成績不止是對她個人的影響,而且還有整個年級的一本率和平均分問題。
但這新同學比陳明想象中的要執拗,既然事出有因,她又有學習的底子在,陳明也隻好鬆口,再給她一次機會:“那行吧,開學之前再來考一次,如果這次能在優秀線以上,就先跟著高二讀。”
陶竹重重地點頭:“好!”
她的臉被晚霞映照出緋紅的顏色,一雙杏眼裏閃著充滿希望的光。
聽老師剛才的語氣,蔣俞白能感覺到,她心裏已經定了讓陶竹留級這事。
如果不是陶竹自己爭取,這事兒就八九不離十了。
老師在學生麵前是絕對強權的,尤其又是新的老師。
能在這種時候站出來,在她這個年紀裏,算得上勇敢。
蔣俞白彎唇笑了笑。
那時候那個自在由我的小姑娘,好像又回來了。
第7章 嶄新校服
陶竹上了車,深呼吸好幾次,濕漉漉的雙手在褲子上反複搓擦,直到餘光看到蔣俞白在看她,才想起來係安全帶。
她扣上口子,朝他綻放出一個“我搞定啦”的大大笑容。
蔣俞白收回眼神,閉上眼睛評價:“傻死了。”
陶竹緊張到耳鳴還沒恢複,隻看見他嘴巴一張一合:“啊?”希望他再說一遍。
又不是什麽好話,蔣俞白沒重複,司機啟動車子之後,蔣俞白才開口:“英語你打算怎麽辦?”
陶竹沉浸在勝利的喜悅裏,被蔣俞白無情一句話無情敲醒。
是的,現階段隻是休戰,距離勝利還差得遠。
而且,不一定勝利。
她收起笑容,抿著嘴巴認真思考:“題我都記的差不多了,臨開學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我自己抓緊時間學,再背一背單詞,問題應該不大。”
蔣俞白聲音略低:“那如果換卷子了呢?”
剛打勝一場硬仗,陶竹還沒做好打下一場仗的準備,明顯愣住了,眼神有一瞬間的慌亂:“那我整本書都背?”
蔣俞白身子向後仰,看向窗外的車水馬龍,不置可否:“如果你背的完的話。”
背不完,肯定背不完,背一張卷子都難。
既然是蔣俞白主動問的這個問題,陶竹猜他或許有辦法,過了紅綠燈之後,她向蔣俞白湊近了些:“俞白哥,你之前不是在國外讀的書嘛?你教教我?”
“沒空。”
才燃起來的希望,被兩個冰冷的字倏地澆滅。
在北京沒有朋友,想不出除了再把書多看幾遍之外,其他任何更好的學習辦法。
可是這個辦法事倍功半。
陶竹眉頭緊鎖。
“喂,小姑。”蔣俞白在打電話。
陶竹還在想辦法,冷不丁聽到他打電話的噪音,微微皺眉。
就算有書可以看,那口語該怎麽辦?
“嗯,我這邊兒有個馬上高……”蔣俞白放下手機,垂眼看陶竹,低聲問,“高幾?”
陶竹看著他正在通話中的電話,不明所以地回答:“高二。”
蔣俞白接著對電話裏的人說:“馬上高二的小同學,您能不能給輔導一下?”
竟然和她有關?輔導班的老師嗎?
陶竹鬆了捂住耳朵的胳膊,立刻全神貫注地聽他們講話。
車內隔音很好,聽不到外麵的聲音,陶竹聽見電話那頭蔣俞白的姑姑問:“什麽教材?”
這次不用蔣俞白放下手機,陶竹馬上搶答:“北師大!”
蔣俞白重複了一次,蔣中婷“哦”了聲,輕描淡寫地回答:“哦,沒問題,教材是我寫的。”
陶竹:“……”
不是,輔導班的,老師。
是,編寫教材的,老師本師。
這甚至不是授人以漁了,這是授人以魚塘,以大海。
坐在一邊的陶竹倒吸了一口涼氣,差點把肺給吸炸。
後來的這一路,盡管陶竹什麽都沒說,但眼裏的崇拜已經溢於言表。
直到蔣俞白實在受不了,嫌棄地捂住了她的眼睛,往座位裏一摁,不再看她。
他的大手輕覆在少女細嫩的臉頰上,因為手掌太大,原本隻想蓋住眼周,卻不經意蓋住了她的唇邊。
打足冷氣的車裏,她能感受到,他的掌心,溫熱的,幹燥的。
-
晚上洗漱完,陶竹躺在床上,事無巨細地和王雪平說起了白天發生的事情,也說了蔣俞白給她找了輔導老師的事,但沒有具體說老師的身份。
盡管如此,王雪平還是支著胳膊坐起來,批評她:“我說了沒有,不許麻煩人家,你怎麽就是不聽?”
“沒有,我沒麻煩他。”陶竹解釋說,“是……是他自己主動給我找的。”
王雪平:“蔣俞白每天那麽忙,他怎麽有空去管這些事?”
雖然陶竹很感謝蔣俞白,但是一開始確實不是她提起來的,她知道這麽想有點白眼狼,但她就是受不了被冤枉,氣衝衝地反駁:“不信你去問他!”
王雪平沒接話。
她不可能去求證,而且她本身也並不是不信陶竹,她隻希望陶竹能謹慎些,至少高中畢業前不要惹麻煩,被人家趕出去。
她們沒說話的時候,外麵的大門打開了,不知道是誰這麽晚了才回來,腳步聲從房間門口匆匆而過。
安靜的房間裏,隻有空調工作的輕微響動,和呼吸聲一樣微小。
剛吵完,陶竹有點後悔。
她知道王雪平沒有惡意,也知道寄人籬下的難處,沉默了一會兒,她帶著求和的意味:“媽……”
王雪平歎了聲氣,語氣不似剛才那般重,輕輕地回了聲“嗯”。
問題不大,倆人也都沒真的生氣。
過了一會兒,陶竹翻了個身,挑起了新話題:“媽,我爸呢?”
中考完那年暑假,陶竹來過北京一次,那時候她是跟陶九在外麵住的,每到王雪平休息的時候,就會趕過去一家團聚。
但這次來,陶竹卻直接住在雇主家的房子裏,而且幾天了,也沒看見陶九,她一直想問,就是忙到沒找到機會。
王雪平的語氣和善了許多,帶著一絲驕傲:“你爸啊,因為活幹得好,被人家調去新疆那邊外派了,在那邊當地區經理。”
陶竹在心裏悄悄地“哇”了一聲。
經理!
爸爸能賺很多錢了吧!
“就是因為你爸夠努力,你才能來北京上學,所以你可不能辜負了你爸,你懂嗎?”王雪平習慣性地碎碎念,“你別覺得你現在才高二不著急,刨去寒暑假,再刨去周六日,你上學的時候滿打滿算也沒有一年你明白嗎?所以你一定得努力,一節課、一分鍾都不能耽誤,這才算對得起你爸的努力打拚。”
道理陶竹自然是懂的,但是王雪平實在太嘮叨了,而且不分時間。她聽著聽著覺得無聊,歪頭睡著了。
-
暑假最後這二十多天的時間裏,陶竹來時在本子上列好的計劃一項都沒執行。
她每天五點二十起,五點四十出門,走半個小時到最近的公交車站,趕首班公交車去蔣俞白姑姑所在的大學學英語。
一般情況下都是她先到,老師還沒到,她就在浸滿書香墨水氣的樓道裏反複讀書,讀出聲,一遍又一遍,遇到不會的就圈起來,等老師來了再問。
等老師來了,工作間隙會稍微給她指點幾句語法和單詞結構。
偶爾,蔣俞白的姑姑會和她打聽蔣俞白的近況,陶竹不太理解為什麽她作為親人,不直接問蔣俞白,反而要和她這個外人打聽,但她也沒問。
她心裏知道自己跟哪邊更熟,哪邊更靠得住,所以通通回答的不知道,不太清楚。
八月三十號,陶竹再次去到學校考試,這次是王雪平陪她去的。
同樣的一張英語卷子,但是是不同的口語題。
這次,陶竹考了99分,超出優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