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完卷子辦理轉學手續的時候,陳明對陶竹讚不絕口:“陶竹同學有學習的底子,自己在學習的事上又肯下功夫,這樣堅持下去,夠一夠頂尖那倆很有希望啊!”
王雪平最在意的就是學習,聽了陳明這樣說心裏別提多高興,眼睛都笑彎了:“那還請老師多費心了。”
陶竹乖巧地站在她們身邊,搓著右手中指的繭子,內心對老師的誇讚毫無波瀾。
隻有她自己知道,她為了這26分付出了多少努力。
臨走前,陶竹拿到了她的新校服,白色和深藍色相間,顏色和繁春七中的校服差不多,也同樣代表著希望和青春。
因為陶竹得了表揚,這一整天王雪平都很開心。
回家路上,她去了趟附近銀行,從自動取款機裏取了些錢。
等蔣俞白吃完晚飯,等待在樓梯口的王雪平小心翼翼地叫住他:“蔣老師。”
蔣俞白停下腳步,先掃了眼站在她旁邊的陶竹,而後緩慢轉回視線:“怎麽?”
王雪平從兜裏掏出厚厚的信封,誠惶誠恐:“我沒別的意思,就是謝謝您給陶竹找的老師,陶竹一直說老師教的很好,我之前一直沒休班,今天才有空去取點錢,不多,您別嫌棄。”
蔣俞白的目光稍微下移,淡淡地落在信封上。
看厚度,是五千。
那天跟蔣中婷說完補課的事兒之後,蔣俞白轉眼就把這事兒忘了,後麵陶竹去跟沒去他都不知道,要不是王雪平提起,他現在都想不起來。
快九月了,應該也該考完了,蔣俞白問:“考的怎麽樣?”
其實陶竹這會兒挺不在狀態的,她還不懂人情世故,不理解分明是蔣俞白主動的,而且還是他姑姑,王雪平為什麽要給他那麽多錢,她抬眼先看了信封,然後甕聲甕氣地答:“九十九。”
“喲,不賴。”蔣俞白評價說,他接過王雪平手裏的信封,身子往後一靠,懶懶地倚在樓梯廊上,隻把錢抽出來一半,修長白皙的手指數了十張粉紅色的紙幣抽出去,剩下的還給王雪平,“就一親戚,意思下就行。”
他都這麽說了,王雪平自然不好推脫,拿回信封,感激地鞠了一躬:“謝謝您!真是太謝謝了!”
王雪平直起身子時,給陶竹使了個眼色,但陶竹還沒來及說話,蔣俞白已經轉身上樓,給了她們一句輕描淡寫的回應。
“甭客氣。”
等蔣俞白離開後,她們回到自己的房間,因為今天王雪平休班,陶竹明天開學,所以她們簡單收拾了下,早早地進了被窩,然後是照例的母女夜話時間。
王雪平還和平時一樣,囑咐她好好學習,多交朋友,讓她聽老師的話之類的來回說。
陶竹聽膩了,心不在焉地應著,悄悄地抬起了胳膊,把窗簾拉開一個小口。
夏夜的天空清澈而湛藍,柔和的月光順著窗簾,碎進房間裏,點綴在床頭的嶄新校服上。
忙碌的暑假轉瞬即逝,直到這個時刻,來北京上學的感覺對陶竹來說才真正有了真實感。
她輕輕地吸了一口氣——
華附,我來了。
第8章 橘子汽水
八月三十一日,天高雲淡,綠樹成蔭,陶竹和其他同學一同返校。
聽王雪平說北京的早晨容易堵車,得早點去,還沒坐過早晨公交車的陶竹背著書包,像去補課那樣,又去趕了最早班的公交車。
結果就是……學校規定的返校當天8點半到校,陶竹六點四十就到了,在門口等了半個小時保安開門,她才進去。
坐在高二(二)班空蕩蕩的教室裏等其他同學時,陶竹才幡然醒悟,以王雪平的工作地點來說,她並不需要坐早晨的公交車。
所以,她的經驗也不太有參考價值。
而因為她到的太早了的緣故,第二個來到班裏的同學看見生麵孔,以為進錯班了,又回到了原來的高一(二)班。
然後是第三個、第四個走錯的同學……
本來剛到新環境就緊張的陶竹,誤打誤撞搞出這場返校烏龍,成了同學們聊天的焦點,雖然知道大家都沒惡意,但她控製不住的更緊張了。
她皮膚白,天生透亮的瑩白,低著頭也能明顯地看出來,她的臉很紅,好像每根細軟的絨毛都跟著發燙。
“好了,同學們安靜。”最後一個迷路的同學進班,陳明開始組織紀律,不愧是重點學校,老師一句話就能讓所有人都靜下來,跟後排聊天的同學迅速坐正。
陳明點點頭,直接切入正題:“大家也都看到了,咱們班來了一位新同學,先讓新同學給我們做自我介紹。”
教室裏響起了稀稀落落的掌聲,剛從陶竹身上挪開的眼神,又悉數回到她身上,這次比剛才更加光明正大。
陳明走下講台,把位置讓出去:“來,上前麵來。”
陶竹僵著後背,走到講台前,雙手緊貼褲縫,潮熱的掌心順著薄薄的單褲灼燒著腿根,細聲中規中矩地介紹:“大家好,我叫陶竹,我是從天府省轉學過來的,希望以後能和大家做朋友。”
陳明走上前從粉筆盒裏拿了根粉筆,交給陶竹:“請新同學把名字寫在黑板上,讓其他同學們熟悉一下。”
幹燥的粉筆在接過的一瞬間被染濕,陶竹看著牆上最大的一塊綠板,捏著粉筆,猶豫了很久,沒敢寫。
她轉過身,在講台上支著的一塊小黑板上,低著頭一筆一劃寫下自己的名字。
班上同學看見她的動作先是一愣,然後齊齊哄堂大笑。
陶竹知道他們在笑自己,但是不知道為什麽笑,她攥著粉筆不敢抬頭,也不知道該不該把小黑板轉過去麵朝大家。
陳明也不懂為什麽分明後麵那麽大一塊黑板,她卻要把名字寫到小黑板上,那塊小黑板是每天寫課表用的。
她清了清嗓子,試圖給陶竹引導:“咱們的新同學非常幽默啊,跟我們開了個玩笑,來,把名字寫到後麵的大黑板上。”
後麵的大黑板?
身後不是綠板嗎?
可是後麵沒有其他板子了啊。
陶竹硬著頭皮轉身,受阻無措,耳畔忽然響起蔣俞白的聲音。
“北京和繁春一樣,不過是中國的一座城市而已,這座城市裏的人也是普通人,所以你該怎麽樣就怎麽樣。”
都是普通人,該怎麽樣就怎麽樣。
陶竹轉身,指尖敲了敲身後唯一的一塊大綠板,像以前在繁春遇到不懂的事問老師那樣問陳明:“是寫在這裏嗎?”
陳明對她笑著點了點頭。
陶竹抬起胳膊,重新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綠板上。
綠板是一種類似塑料感覺的材質,相比黑板,更加不容易黑粉,而且指甲不小心搓在上麵,不會有刺耳的摩擦聲。
陶、竹。
寫完名字再轉過身,陶竹的緊張感已經消失了大半。
模糊的討論聲消失不見,北京的同學們真的隻是普通人,一點都不可怕。
她的自我介紹結束,陳明叫了幾個男生去一樓搬書,身邊其他同學又在交頭接耳,分享各自暑假生活。
陶竹剛來,沒有朋友,獨自看著黑板上她自己的名字發呆。
陶、竹。
以前她討厭過自己這個名字來著,因為竹和豬諧音,她的好多外號都和豬有關,顯得笨笨呆呆的。
記憶中有那麽一次,她因為這個名字,哭著跑回家,那天蔣俞白也在,看見她哭了嚇一跳,問她:“誰欺負你了?”
陶竹哭的上氣不接下氣:“郝仁傑!他又給我起外號!”
蔣俞白嗤了聲,仰頭喝掉剩下的半瓶橘子汽水,微垂著眼,好似看熱鬧般事不關己:“起外號兒怎麽了?你沒給我起?死魚肚白是狗叫的?”
“不是!”陶竹抱著枕頭,小臉憋的通紅,“不是不是不是不是!”
可能是那時候在繁春沒別的事兒幹吧,對這個小妹妹的詞不達意蔣俞白竟也十分有耐心。
他蹲在床邊,眼睛裏多了幾分認真:“他給你取什麽外號了?”
蔣俞白比陶竹高,平時陶竹都得仰視他,那是她第一次在這麽近的距離裏,以從上往下的角度看到蔣俞白。
他整張臉看著比往常清秀,輪廓清晰俊朗,深沉的瞳眸裏透著讓她無法拒絕的關心。
陶竹把臉擱在枕頭上,忽然挑起一個南轅北轍的話題:“俞白哥哥你知道嗎?程果家的豬丟了。”
蔣俞白:“嗯?”
程果是陶竹最好的朋友,倆人一起長大的,蔣俞白也認識,那姑娘比陶竹大一歲,隻是他這會兒不知道程果家的豬丟了跟她有什麽關係。
陶竹兩眼放空,雙手托腮,盯著蔣俞白蓬鬆的頭頂:“郝仁傑說,是我偷的。”
蔣俞白以為她是被人冤枉了,眉頭微皺:“為什麽?因為你昨天去程果家了?”
陶竹搖搖頭,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不是……因為、因為、因為他說,我叫掏豬,所以……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蔣俞白那天憋笑憋得太辛苦了,渾身發抖,也沒忍住。
……
新書搬回來了,拆開最外層的牛皮紙,從第一個同學開始往後傳,開學第一天沒有固定座位,陶竹來得早,就坐在第一排,她把每本書都自己留了一本,其餘的書往後傳。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傳說中北京的卷子相對簡單的緣故,返校的氣氛很輕鬆,熟悉的同學間說有笑,陶竹分完書,人又陷入在回憶裏。
那天她真的很難過,本來把蔣俞白當做唯一一個可以依賴的人,可是蔣俞白也在笑她。陶竹氣哄哄地把蔣俞白轟出去,並在心裏把他和給她起外號那波人歸為同一類。
但她震驚的是,第二天,孩子們都在程果家玩的時候,蔣俞白竟然把以郝仁傑為首的男生們都叫到她家來,讓他們一一給她道歉,還向她保證,以後不會再亂給她取外號。
他們幾個小孩都是繁春當地果農家的,都被家裏教育過不許惹蔣俞白,再加上蔣俞白身上有錢,常常給他們買零食,年紀又比他們大,小孩們怕他很正常。
真正讓陶竹震驚的,還有另一層緣故。
雖然在村子裏同吃同住同玩,但蔣俞白身上的少爺勁兒一直沒有被磨掉過。
陶竹家在村子裏算是很幹淨的一家,且在知道他來之前,爺爺奶奶特意收拾過,就算這樣,他也沒少嫌棄他們家髒,包括但不限於被褥碗筷之類的。
所以他根本不肯去程果家,因為程果家養了豬,他嫌棄程果家有豬味。就連陶竹偶爾去程果家呆得久了,他也會捏著鼻子,一臉嫌棄地讓她離他遠點,說她身上沾了豬味。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在陶竹看來有嚴重潔癖的人,居然為了幫她討回公道,親自去了程果家。
“陶竹。”有人站在桌邊輕輕叫她的名字,把她從記憶裏拽出來。
陶竹愣了一下,問叫她名字的女生:“怎麽了?”
另一個女生從後麵抱住前麵說話的女生,一邊玩她的頭發,一邊問陶竹:“你要不要和我們一起去吃午飯?”
陶竹不知道今天的流程,根本沒想到還有午飯的事,她還以為拿完書就可以回家,她們這麽問,她來不及思考就先站起來:“哦,好。”
她答應完,和麵說話的女生表情頓時垮下去,看上去有點不太開心,陶竹注意到了,但是也晚了。
去食堂的路上,陶竹才知道,先跟她說話的是女班長,跟在旁邊的是她的朋友。陳明看她一個人,就讓班長帶著她。
王雪平最在意的就是學習,聽了陳明這樣說心裏別提多高興,眼睛都笑彎了:“那還請老師多費心了。”
陶竹乖巧地站在她們身邊,搓著右手中指的繭子,內心對老師的誇讚毫無波瀾。
隻有她自己知道,她為了這26分付出了多少努力。
臨走前,陶竹拿到了她的新校服,白色和深藍色相間,顏色和繁春七中的校服差不多,也同樣代表著希望和青春。
因為陶竹得了表揚,這一整天王雪平都很開心。
回家路上,她去了趟附近銀行,從自動取款機裏取了些錢。
等蔣俞白吃完晚飯,等待在樓梯口的王雪平小心翼翼地叫住他:“蔣老師。”
蔣俞白停下腳步,先掃了眼站在她旁邊的陶竹,而後緩慢轉回視線:“怎麽?”
王雪平從兜裏掏出厚厚的信封,誠惶誠恐:“我沒別的意思,就是謝謝您給陶竹找的老師,陶竹一直說老師教的很好,我之前一直沒休班,今天才有空去取點錢,不多,您別嫌棄。”
蔣俞白的目光稍微下移,淡淡地落在信封上。
看厚度,是五千。
那天跟蔣中婷說完補課的事兒之後,蔣俞白轉眼就把這事兒忘了,後麵陶竹去跟沒去他都不知道,要不是王雪平提起,他現在都想不起來。
快九月了,應該也該考完了,蔣俞白問:“考的怎麽樣?”
其實陶竹這會兒挺不在狀態的,她還不懂人情世故,不理解分明是蔣俞白主動的,而且還是他姑姑,王雪平為什麽要給他那麽多錢,她抬眼先看了信封,然後甕聲甕氣地答:“九十九。”
“喲,不賴。”蔣俞白評價說,他接過王雪平手裏的信封,身子往後一靠,懶懶地倚在樓梯廊上,隻把錢抽出來一半,修長白皙的手指數了十張粉紅色的紙幣抽出去,剩下的還給王雪平,“就一親戚,意思下就行。”
他都這麽說了,王雪平自然不好推脫,拿回信封,感激地鞠了一躬:“謝謝您!真是太謝謝了!”
王雪平直起身子時,給陶竹使了個眼色,但陶竹還沒來及說話,蔣俞白已經轉身上樓,給了她們一句輕描淡寫的回應。
“甭客氣。”
等蔣俞白離開後,她們回到自己的房間,因為今天王雪平休班,陶竹明天開學,所以她們簡單收拾了下,早早地進了被窩,然後是照例的母女夜話時間。
王雪平還和平時一樣,囑咐她好好學習,多交朋友,讓她聽老師的話之類的來回說。
陶竹聽膩了,心不在焉地應著,悄悄地抬起了胳膊,把窗簾拉開一個小口。
夏夜的天空清澈而湛藍,柔和的月光順著窗簾,碎進房間裏,點綴在床頭的嶄新校服上。
忙碌的暑假轉瞬即逝,直到這個時刻,來北京上學的感覺對陶竹來說才真正有了真實感。
她輕輕地吸了一口氣——
華附,我來了。
第8章 橘子汽水
八月三十一日,天高雲淡,綠樹成蔭,陶竹和其他同學一同返校。
聽王雪平說北京的早晨容易堵車,得早點去,還沒坐過早晨公交車的陶竹背著書包,像去補課那樣,又去趕了最早班的公交車。
結果就是……學校規定的返校當天8點半到校,陶竹六點四十就到了,在門口等了半個小時保安開門,她才進去。
坐在高二(二)班空蕩蕩的教室裏等其他同學時,陶竹才幡然醒悟,以王雪平的工作地點來說,她並不需要坐早晨的公交車。
所以,她的經驗也不太有參考價值。
而因為她到的太早了的緣故,第二個來到班裏的同學看見生麵孔,以為進錯班了,又回到了原來的高一(二)班。
然後是第三個、第四個走錯的同學……
本來剛到新環境就緊張的陶竹,誤打誤撞搞出這場返校烏龍,成了同學們聊天的焦點,雖然知道大家都沒惡意,但她控製不住的更緊張了。
她皮膚白,天生透亮的瑩白,低著頭也能明顯地看出來,她的臉很紅,好像每根細軟的絨毛都跟著發燙。
“好了,同學們安靜。”最後一個迷路的同學進班,陳明開始組織紀律,不愧是重點學校,老師一句話就能讓所有人都靜下來,跟後排聊天的同學迅速坐正。
陳明點點頭,直接切入正題:“大家也都看到了,咱們班來了一位新同學,先讓新同學給我們做自我介紹。”
教室裏響起了稀稀落落的掌聲,剛從陶竹身上挪開的眼神,又悉數回到她身上,這次比剛才更加光明正大。
陳明走下講台,把位置讓出去:“來,上前麵來。”
陶竹僵著後背,走到講台前,雙手緊貼褲縫,潮熱的掌心順著薄薄的單褲灼燒著腿根,細聲中規中矩地介紹:“大家好,我叫陶竹,我是從天府省轉學過來的,希望以後能和大家做朋友。”
陳明走上前從粉筆盒裏拿了根粉筆,交給陶竹:“請新同學把名字寫在黑板上,讓其他同學們熟悉一下。”
幹燥的粉筆在接過的一瞬間被染濕,陶竹看著牆上最大的一塊綠板,捏著粉筆,猶豫了很久,沒敢寫。
她轉過身,在講台上支著的一塊小黑板上,低著頭一筆一劃寫下自己的名字。
班上同學看見她的動作先是一愣,然後齊齊哄堂大笑。
陶竹知道他們在笑自己,但是不知道為什麽笑,她攥著粉筆不敢抬頭,也不知道該不該把小黑板轉過去麵朝大家。
陳明也不懂為什麽分明後麵那麽大一塊黑板,她卻要把名字寫到小黑板上,那塊小黑板是每天寫課表用的。
她清了清嗓子,試圖給陶竹引導:“咱們的新同學非常幽默啊,跟我們開了個玩笑,來,把名字寫到後麵的大黑板上。”
後麵的大黑板?
身後不是綠板嗎?
可是後麵沒有其他板子了啊。
陶竹硬著頭皮轉身,受阻無措,耳畔忽然響起蔣俞白的聲音。
“北京和繁春一樣,不過是中國的一座城市而已,這座城市裏的人也是普通人,所以你該怎麽樣就怎麽樣。”
都是普通人,該怎麽樣就怎麽樣。
陶竹轉身,指尖敲了敲身後唯一的一塊大綠板,像以前在繁春遇到不懂的事問老師那樣問陳明:“是寫在這裏嗎?”
陳明對她笑著點了點頭。
陶竹抬起胳膊,重新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綠板上。
綠板是一種類似塑料感覺的材質,相比黑板,更加不容易黑粉,而且指甲不小心搓在上麵,不會有刺耳的摩擦聲。
陶、竹。
寫完名字再轉過身,陶竹的緊張感已經消失了大半。
模糊的討論聲消失不見,北京的同學們真的隻是普通人,一點都不可怕。
她的自我介紹結束,陳明叫了幾個男生去一樓搬書,身邊其他同學又在交頭接耳,分享各自暑假生活。
陶竹剛來,沒有朋友,獨自看著黑板上她自己的名字發呆。
陶、竹。
以前她討厭過自己這個名字來著,因為竹和豬諧音,她的好多外號都和豬有關,顯得笨笨呆呆的。
記憶中有那麽一次,她因為這個名字,哭著跑回家,那天蔣俞白也在,看見她哭了嚇一跳,問她:“誰欺負你了?”
陶竹哭的上氣不接下氣:“郝仁傑!他又給我起外號!”
蔣俞白嗤了聲,仰頭喝掉剩下的半瓶橘子汽水,微垂著眼,好似看熱鬧般事不關己:“起外號兒怎麽了?你沒給我起?死魚肚白是狗叫的?”
“不是!”陶竹抱著枕頭,小臉憋的通紅,“不是不是不是不是!”
可能是那時候在繁春沒別的事兒幹吧,對這個小妹妹的詞不達意蔣俞白竟也十分有耐心。
他蹲在床邊,眼睛裏多了幾分認真:“他給你取什麽外號了?”
蔣俞白比陶竹高,平時陶竹都得仰視他,那是她第一次在這麽近的距離裏,以從上往下的角度看到蔣俞白。
他整張臉看著比往常清秀,輪廓清晰俊朗,深沉的瞳眸裏透著讓她無法拒絕的關心。
陶竹把臉擱在枕頭上,忽然挑起一個南轅北轍的話題:“俞白哥哥你知道嗎?程果家的豬丟了。”
蔣俞白:“嗯?”
程果是陶竹最好的朋友,倆人一起長大的,蔣俞白也認識,那姑娘比陶竹大一歲,隻是他這會兒不知道程果家的豬丟了跟她有什麽關係。
陶竹兩眼放空,雙手托腮,盯著蔣俞白蓬鬆的頭頂:“郝仁傑說,是我偷的。”
蔣俞白以為她是被人冤枉了,眉頭微皺:“為什麽?因為你昨天去程果家了?”
陶竹搖搖頭,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不是……因為、因為、因為他說,我叫掏豬,所以……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蔣俞白那天憋笑憋得太辛苦了,渾身發抖,也沒忍住。
……
新書搬回來了,拆開最外層的牛皮紙,從第一個同學開始往後傳,開學第一天沒有固定座位,陶竹來得早,就坐在第一排,她把每本書都自己留了一本,其餘的書往後傳。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傳說中北京的卷子相對簡單的緣故,返校的氣氛很輕鬆,熟悉的同學間說有笑,陶竹分完書,人又陷入在回憶裏。
那天她真的很難過,本來把蔣俞白當做唯一一個可以依賴的人,可是蔣俞白也在笑她。陶竹氣哄哄地把蔣俞白轟出去,並在心裏把他和給她起外號那波人歸為同一類。
但她震驚的是,第二天,孩子們都在程果家玩的時候,蔣俞白竟然把以郝仁傑為首的男生們都叫到她家來,讓他們一一給她道歉,還向她保證,以後不會再亂給她取外號。
他們幾個小孩都是繁春當地果農家的,都被家裏教育過不許惹蔣俞白,再加上蔣俞白身上有錢,常常給他們買零食,年紀又比他們大,小孩們怕他很正常。
真正讓陶竹震驚的,還有另一層緣故。
雖然在村子裏同吃同住同玩,但蔣俞白身上的少爺勁兒一直沒有被磨掉過。
陶竹家在村子裏算是很幹淨的一家,且在知道他來之前,爺爺奶奶特意收拾過,就算這樣,他也沒少嫌棄他們家髒,包括但不限於被褥碗筷之類的。
所以他根本不肯去程果家,因為程果家養了豬,他嫌棄程果家有豬味。就連陶竹偶爾去程果家呆得久了,他也會捏著鼻子,一臉嫌棄地讓她離他遠點,說她身上沾了豬味。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在陶竹看來有嚴重潔癖的人,居然為了幫她討回公道,親自去了程果家。
“陶竹。”有人站在桌邊輕輕叫她的名字,把她從記憶裏拽出來。
陶竹愣了一下,問叫她名字的女生:“怎麽了?”
另一個女生從後麵抱住前麵說話的女生,一邊玩她的頭發,一邊問陶竹:“你要不要和我們一起去吃午飯?”
陶竹不知道今天的流程,根本沒想到還有午飯的事,她還以為拿完書就可以回家,她們這麽問,她來不及思考就先站起來:“哦,好。”
她答應完,和麵說話的女生表情頓時垮下去,看上去有點不太開心,陶竹注意到了,但是也晚了。
去食堂的路上,陶竹才知道,先跟她說話的是女班長,跟在旁邊的是她的朋友。陳明看她一個人,就讓班長帶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