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蘊玉閉上了眼,想,如果真的到了順德帝死亡,康安女帝登位,他會做什麽?
他肯定不可能繼續留在大奉。
他是順德帝最忠誠、最鋒銳的刀,上任帝王和下一任帝王之中的爭權中,他會做很多事,殺很多康安帝姬的人,那康安帝姬登位之後,一定會第一個殺了他。
那他肯定會在康安帝姬登位之前跑。
他會跑到哪裏去呢?
官身不能用,他可能會隱姓埋名,可能會流落於江湖,但是他不一定會甘心,最大的可能還是蟄伏起來,隨時等著殺回去。
他會往哪裏蟄伏?
沈蘊玉隱隱有了幾條線,但是也不能確定,畢竟都隻是紙上談兵的推測。
還是先處理眼下的事情吧。
“你先休息,我去看看順德帝,然後去康安長公主那邊轉一圈。”沈蘊玉道。
石清蓮窩在他懷裏,隻覺得一陣輕鬆,她那些保留太久的秘密終於有了一個人傾訴,頓時覺得好受多了。
她歪在沈蘊玉的脖頸上,咬著沈蘊玉的脖子,問他:“你要怎麽做呢?我——我今晚上掛燈,你來不來?”!
第86章 鬥
沈蘊玉在她的腰側上用力一捏。
石清蓮被他捏的渾身的骨頭都軟下來,歪在他身上哼唧,捏著他官帽的帶子,繞在指尖把玩,道:“玉哥哥好久沒有陪我了。”
她坐在沈蘊玉腿上,正好與沈蘊玉的高度齊平,沈蘊玉垂眸吻她的唇,把她吻的化成了一灘水,化在他懷裏後,他才道:“等我忙完,天怕是要亮了。”
“小嬌嬌,這兒人多眼雜,臨戶住的可都是耳聰目明的武將,金吾衛的侍衛又日夜巡邏,我鑽不到你的廂房內。”
聖上的金吾衛可不是江府那些鬆散私兵,沈蘊玉若是被他們瞧見了——雖說他們已經是未婚夫妻了,但是也有失禮節。
沈蘊玉辦事一向滴水不漏,雖算不上多克己複禮,但絕不會胡作非為,他最多捏一捏石清蓮纖細的腰,與她道:“待回去了,再去尋你,可好?”
石清蓮在他的肩膀上留戀的蹭了蹭,像是真的小狗狗一樣,喉嚨裏發出不舍的“嗯嗯”撒嬌聲。
沈蘊玉便又抱了她一會兒,待到時辰差不多了,才將她放下來,替她整理好褶皺的衣服,然後又詢問了她一些關於波斯質子和許青回那一日在馬車旁爭執的事情。
如果將一切源頭都落到康安長公主的身上,再轉而來推理的話,那波斯質子就是奉了康安長公主的命令,想製造某種意外害順德帝。
沈蘊玉想確認,波斯質子對許青回動手,是早就選中了許青回這個人,還是單純為了報複之前許青回找他麻煩的仇。
他更傾向於於前者,畢竟這場秋日圍獵宴裏,有點身份,但是腦子又不太好使的人並不多,許青回絕對算是其中翹楚,臥龍鳳雛。
沈蘊玉一直覺得,腦子不好的人,最好離官場遠點。
比如,當時事發之後,許青回居然認為是沈蘊玉故意陷害他——他要是老許大人,估計當場就動手了。
沈蘊玉陷害他,還能被他知道嗎?
蠢貨,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他以後要生這麽個蠢東西,直接丟進北典府司裏麵,當一輩子的刑審小旗,這輩子別冒頭,免得給他招來殺身之禍。
石清蓮照著他的問題都回答了一遍,實在是想不出什麽有用的信息
了,沈蘊玉便將她帶出了廂房,一路送到了石家。
這雪還在下,已經浩浩蕩蕩下了一整夜了,路邊堆積起了厚厚的一層雪,鞋履踩上去,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走不了幾步,裙擺與鞋履就都會被潤濕。
幸而審訊的院子距離石家的院子不遠,石清蓮回到院子裏的時候,石家大兄還等在院子門口,舉著一把傘來來回回的走,瞧見石清蓮被沈蘊玉送回來了,才鬆一口氣。
沈蘊玉將石清蓮送到了石家大兄的傘下,與石家大兄行了一個武夫禮:“沈某已審過石三姑娘,石大人不必憂心,此事與石三姑娘沒有要害關係。”
石家大兄把傘給石清蓮,與沈蘊玉回禮:“勞煩沈大人。”
雪夜涼月下,院門口兩人遠遠對拜,石清蓮撐著傘站在一旁,待到沈蘊玉都走了,石家大兄才站起身來,轉而與石清蓮道:“可有什麽難事?”
石清蓮隻搖頭,與石家大兄說道:“沒什麽難事,隻是問了我幾句話,聖上還好嗎?”
“聖上近況,我等不知。”石家大兄也隻是歎氣;“我們連殿前都進不去,你要問,都不如去問問沈蘊玉。”
好歹沈蘊玉還是天子寵臣,進的了殿前。
想到沈蘊玉,石清蓮便把剩下的疑慮都壓下去了,胸腔裏塞著的擔憂也散了不少。
有沈蘊玉在,康安長公主不會再鬧騰起來的。
她想著,與石家大兄告別,兩人各自回了院子裏。
石清蓮回她的廂房的時候,沈蘊玉已經走到了千重殿前。
千重殿內也沒有地龍,這裏條件艱苦,隻能燃足夠的炭盆,他來時,由林中郎將去通報。
沈蘊玉立於風雪中,遠遠望著山色與漸漸明起的魚肚白色的天空,心中沉思。
他在外侯了片刻,林中郎將轉而折返,與他道:“沈大人,聖上已休憩了,長公主在伴駕,怕是接見不得您了。”
沈蘊玉垂眸,點頭,道:“林中郎將,可找到了許公子那匹跑掉的馬?”
“未曾。”林中郎將搖頭,道:“林某已派人多方巡視,搜索,都未曾找到那匹馬。”
沈蘊玉暗暗可惜。
他這次來參加圍獵,沒有帶北典府司的人手,帶的
都是他自家的私兵,雖說會一些拳腳功夫,能上陣殺敵,但是追蹤搜索都不是長處,很難按著蛛絲馬跡找馬。
林中郎將瞧見沈蘊玉眼底裏一閃而過的思索,也明白此事關鍵在於那匹跑掉的馬。
林中郎將知道沈蘊玉是想找什麽——隻要找到了那匹馬,對那匹馬驗一驗,便可知道馬匹發瘋原因。
許公子的馬是良駒,不會輕易發瘋,而一般馬匹發瘋,都是因為中毒,或者突然被刺,若是能在那馬上找到毒藥殘留,或者傷痕,便能給波斯質子和許公子定罪。
錦衣衛有聞風奏稟之權,沈蘊玉更是得過天子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現下聖上未醒來,沈蘊玉若是要給這二人定罪,隻要拿到證據,便可直接下手拖到詔獄裏去,隻要讓他審上了人,就沒有他撬不開的嘴。
雖說現在不在京城,但隻要有沈蘊玉,哪兒都是詔獄。
但是,林中郎將沒有找到那匹馬。
“說來也是奇了。”林中郎將的聲音漸漸放低,他道:“那匹馬一跑出去之後,林某便派人去尋了,但是偏偏就是沒找到。”
沈蘊玉聽了一會兒,點頭,道:“既如此,便等聖上醒來之後,再談吧。”
既然無法定罪,便由順德帝來定。
林中郎將便躬身行禮,道:“今日多謝沈大人提醒。”
若非沈蘊玉開口,他今日根本想不到那一茬兒去,本來聖上遇襲,他便有玩忽職守之責,若是再來一個事後處置不當,失了聖心,他這中郎將的位置怕是要坐不穩了。
“林大人言重。”沈蘊玉與林中郎將互相行過禮之後,沈蘊玉便從千重殿前離開了。
林中郎將一直目送沈蘊玉,待到沈蘊玉離開後,便繼續在殿前站哨。
沈蘊玉自殿前離開,卻沒有回到他自己的院子裏,而是去康安長公主的殿外轉了一圈。
彼時已是黎明之前,康安長公主的殿內燈火通明,門口的侍衛耳通六路眼觀八方,分外緊繃。
沈蘊玉沒有進去踩點的意思,這些侍衛都是康安長公主費盡心機養出來的,每一個都身負內力,他雖然打得過,但不可能悄無聲息的鑽進去。
有這個功夫,不如去找那匹馬,或者想辦法審一審波斯質子。
沈蘊玉對順德帝頗為了解,順德帝在醒來後,恐怕也不會對波斯質子做什麽,縱然知道他們可能有壞心,但依舊會手軟三分,最多,他會處置一個波斯質子,但不會處置長公主。
順德帝隻會認為,是波斯質子對他心存惡意,而不會認為,是康安對他心存惡意。
順德帝就是這樣的人,他優柔寡斷,親情至上,總是一次次遲疑手軟,給旁人機會。
當初他對江逾白都不會下手,對康安長公主更是如此。
所以沈蘊玉才會對石清蓮的夢境深信不疑。
如果江逾白和康安長公主聯手一起坑害順德帝,順德帝怕是半點懷疑都沒有,倆人一設套,順德帝就主動往裏麵鑽。
他雖為帝王,卻總是會輕信那些與他一起長大、有血緣關係的人,他篤定的認為對方不會傷害他,過去那些情誼,在他眼裏很重要。
可偏生,江逾白一個,康安長公主一個,這兩人,那個都不是純善為國之人。
沈蘊玉打算自己去林間尋一下那匹馬,若是能找到最好,但實在找不到,也隻能暫且先壓下這些事情。
康安長公主的獠牙沒有露出來之前,他不能在順德帝麵前講康安的嫌疑,那會讓他失去聖心。
在順德帝眼裏,他隻是一柄好用的刀,可以賞,可以信,比起來許青回之輩,自是他重要,但是比起來康安長公主,還是康安長公主更重要。
更何況,太後還沒死呢,康安長公主有的是退路,但他沒有,他需得小心謹慎,一擊即中才行。
沈蘊玉又想起了上次周伯良的案子。
那樁案子裏,沒把康安長公主釣出來,真是讓他遺憾。
幾個念頭急轉之間,沈蘊玉已經在殿旁走過了。
彼時天上的雪還在下,落到了他玄色的飛甲鱗袍上,他正經過時,突然聽見殿內傳來一聲尖叫。
那聲尖叫驟然炸響,雖說距離沈蘊玉有百步距離,但沈蘊玉聽的很清晰。
是何采的聲音!
在殿外守著的侍衛緊張了些,不斷地在沈蘊玉的身上掃視,同時也回頭看向殿內。
沈蘊玉身形都沒頓一下,依舊如同往常一樣,慢慢的向前走去,他的袍子有規律
的晃動,仿佛未曾聽見任何動靜一般,安靜地走遠了。
他走遠了之後,殿外守著的侍衛便立刻跑向殿內,向殿內後方的廂房內喊道:“生了什麽事?”
殿內廂房內的人回道:“何大人要跳窗跑,被我摁住,砍了一刀。”
若是按著康安長公主的吩咐,是可以直接砍死何采的,康安長公主的原話是:若有異動,砍了便是。
但是礙於何采在長公主府裏人緣不錯,與這些人原先都有些交集,且,康安長公主也是個隨時會後悔的人,若是真把何采砍死了,康安長公主怪罪下來,那他們這些侍衛那受得了?
廂房門口,那兩侍衛對話的時候,何采正躺在地上。
這一道砍到了她的肩膀上,直接砍的她渾身一麻,倒在了地上便起不來了。
鮮血從她的身體內迅速流出來,將棉衣都浸透了,她這身子本就羸弱,現下更是臉色蒼白。
兩個侍衛怕她真就這麽死了,趕忙將人抬放到了床榻上,又叫來了侍女為她包紮。
他肯定不可能繼續留在大奉。
他是順德帝最忠誠、最鋒銳的刀,上任帝王和下一任帝王之中的爭權中,他會做很多事,殺很多康安帝姬的人,那康安帝姬登位之後,一定會第一個殺了他。
那他肯定會在康安帝姬登位之前跑。
他會跑到哪裏去呢?
官身不能用,他可能會隱姓埋名,可能會流落於江湖,但是他不一定會甘心,最大的可能還是蟄伏起來,隨時等著殺回去。
他會往哪裏蟄伏?
沈蘊玉隱隱有了幾條線,但是也不能確定,畢竟都隻是紙上談兵的推測。
還是先處理眼下的事情吧。
“你先休息,我去看看順德帝,然後去康安長公主那邊轉一圈。”沈蘊玉道。
石清蓮窩在他懷裏,隻覺得一陣輕鬆,她那些保留太久的秘密終於有了一個人傾訴,頓時覺得好受多了。
她歪在沈蘊玉的脖頸上,咬著沈蘊玉的脖子,問他:“你要怎麽做呢?我——我今晚上掛燈,你來不來?”!
第86章 鬥
沈蘊玉在她的腰側上用力一捏。
石清蓮被他捏的渾身的骨頭都軟下來,歪在他身上哼唧,捏著他官帽的帶子,繞在指尖把玩,道:“玉哥哥好久沒有陪我了。”
她坐在沈蘊玉腿上,正好與沈蘊玉的高度齊平,沈蘊玉垂眸吻她的唇,把她吻的化成了一灘水,化在他懷裏後,他才道:“等我忙完,天怕是要亮了。”
“小嬌嬌,這兒人多眼雜,臨戶住的可都是耳聰目明的武將,金吾衛的侍衛又日夜巡邏,我鑽不到你的廂房內。”
聖上的金吾衛可不是江府那些鬆散私兵,沈蘊玉若是被他們瞧見了——雖說他們已經是未婚夫妻了,但是也有失禮節。
沈蘊玉辦事一向滴水不漏,雖算不上多克己複禮,但絕不會胡作非為,他最多捏一捏石清蓮纖細的腰,與她道:“待回去了,再去尋你,可好?”
石清蓮在他的肩膀上留戀的蹭了蹭,像是真的小狗狗一樣,喉嚨裏發出不舍的“嗯嗯”撒嬌聲。
沈蘊玉便又抱了她一會兒,待到時辰差不多了,才將她放下來,替她整理好褶皺的衣服,然後又詢問了她一些關於波斯質子和許青回那一日在馬車旁爭執的事情。
如果將一切源頭都落到康安長公主的身上,再轉而來推理的話,那波斯質子就是奉了康安長公主的命令,想製造某種意外害順德帝。
沈蘊玉想確認,波斯質子對許青回動手,是早就選中了許青回這個人,還是單純為了報複之前許青回找他麻煩的仇。
他更傾向於於前者,畢竟這場秋日圍獵宴裏,有點身份,但是腦子又不太好使的人並不多,許青回絕對算是其中翹楚,臥龍鳳雛。
沈蘊玉一直覺得,腦子不好的人,最好離官場遠點。
比如,當時事發之後,許青回居然認為是沈蘊玉故意陷害他——他要是老許大人,估計當場就動手了。
沈蘊玉陷害他,還能被他知道嗎?
蠢貨,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他以後要生這麽個蠢東西,直接丟進北典府司裏麵,當一輩子的刑審小旗,這輩子別冒頭,免得給他招來殺身之禍。
石清蓮照著他的問題都回答了一遍,實在是想不出什麽有用的信息
了,沈蘊玉便將她帶出了廂房,一路送到了石家。
這雪還在下,已經浩浩蕩蕩下了一整夜了,路邊堆積起了厚厚的一層雪,鞋履踩上去,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走不了幾步,裙擺與鞋履就都會被潤濕。
幸而審訊的院子距離石家的院子不遠,石清蓮回到院子裏的時候,石家大兄還等在院子門口,舉著一把傘來來回回的走,瞧見石清蓮被沈蘊玉送回來了,才鬆一口氣。
沈蘊玉將石清蓮送到了石家大兄的傘下,與石家大兄行了一個武夫禮:“沈某已審過石三姑娘,石大人不必憂心,此事與石三姑娘沒有要害關係。”
石家大兄把傘給石清蓮,與沈蘊玉回禮:“勞煩沈大人。”
雪夜涼月下,院門口兩人遠遠對拜,石清蓮撐著傘站在一旁,待到沈蘊玉都走了,石家大兄才站起身來,轉而與石清蓮道:“可有什麽難事?”
石清蓮隻搖頭,與石家大兄說道:“沒什麽難事,隻是問了我幾句話,聖上還好嗎?”
“聖上近況,我等不知。”石家大兄也隻是歎氣;“我們連殿前都進不去,你要問,都不如去問問沈蘊玉。”
好歹沈蘊玉還是天子寵臣,進的了殿前。
想到沈蘊玉,石清蓮便把剩下的疑慮都壓下去了,胸腔裏塞著的擔憂也散了不少。
有沈蘊玉在,康安長公主不會再鬧騰起來的。
她想著,與石家大兄告別,兩人各自回了院子裏。
石清蓮回她的廂房的時候,沈蘊玉已經走到了千重殿前。
千重殿內也沒有地龍,這裏條件艱苦,隻能燃足夠的炭盆,他來時,由林中郎將去通報。
沈蘊玉立於風雪中,遠遠望著山色與漸漸明起的魚肚白色的天空,心中沉思。
他在外侯了片刻,林中郎將轉而折返,與他道:“沈大人,聖上已休憩了,長公主在伴駕,怕是接見不得您了。”
沈蘊玉垂眸,點頭,道:“林中郎將,可找到了許公子那匹跑掉的馬?”
“未曾。”林中郎將搖頭,道:“林某已派人多方巡視,搜索,都未曾找到那匹馬。”
沈蘊玉暗暗可惜。
他這次來參加圍獵,沒有帶北典府司的人手,帶的
都是他自家的私兵,雖說會一些拳腳功夫,能上陣殺敵,但是追蹤搜索都不是長處,很難按著蛛絲馬跡找馬。
林中郎將瞧見沈蘊玉眼底裏一閃而過的思索,也明白此事關鍵在於那匹跑掉的馬。
林中郎將知道沈蘊玉是想找什麽——隻要找到了那匹馬,對那匹馬驗一驗,便可知道馬匹發瘋原因。
許公子的馬是良駒,不會輕易發瘋,而一般馬匹發瘋,都是因為中毒,或者突然被刺,若是能在那馬上找到毒藥殘留,或者傷痕,便能給波斯質子和許公子定罪。
錦衣衛有聞風奏稟之權,沈蘊玉更是得過天子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現下聖上未醒來,沈蘊玉若是要給這二人定罪,隻要拿到證據,便可直接下手拖到詔獄裏去,隻要讓他審上了人,就沒有他撬不開的嘴。
雖說現在不在京城,但隻要有沈蘊玉,哪兒都是詔獄。
但是,林中郎將沒有找到那匹馬。
“說來也是奇了。”林中郎將的聲音漸漸放低,他道:“那匹馬一跑出去之後,林某便派人去尋了,但是偏偏就是沒找到。”
沈蘊玉聽了一會兒,點頭,道:“既如此,便等聖上醒來之後,再談吧。”
既然無法定罪,便由順德帝來定。
林中郎將便躬身行禮,道:“今日多謝沈大人提醒。”
若非沈蘊玉開口,他今日根本想不到那一茬兒去,本來聖上遇襲,他便有玩忽職守之責,若是再來一個事後處置不當,失了聖心,他這中郎將的位置怕是要坐不穩了。
“林大人言重。”沈蘊玉與林中郎將互相行過禮之後,沈蘊玉便從千重殿前離開了。
林中郎將一直目送沈蘊玉,待到沈蘊玉離開後,便繼續在殿前站哨。
沈蘊玉自殿前離開,卻沒有回到他自己的院子裏,而是去康安長公主的殿外轉了一圈。
彼時已是黎明之前,康安長公主的殿內燈火通明,門口的侍衛耳通六路眼觀八方,分外緊繃。
沈蘊玉沒有進去踩點的意思,這些侍衛都是康安長公主費盡心機養出來的,每一個都身負內力,他雖然打得過,但不可能悄無聲息的鑽進去。
有這個功夫,不如去找那匹馬,或者想辦法審一審波斯質子。
沈蘊玉對順德帝頗為了解,順德帝在醒來後,恐怕也不會對波斯質子做什麽,縱然知道他們可能有壞心,但依舊會手軟三分,最多,他會處置一個波斯質子,但不會處置長公主。
順德帝隻會認為,是波斯質子對他心存惡意,而不會認為,是康安對他心存惡意。
順德帝就是這樣的人,他優柔寡斷,親情至上,總是一次次遲疑手軟,給旁人機會。
當初他對江逾白都不會下手,對康安長公主更是如此。
所以沈蘊玉才會對石清蓮的夢境深信不疑。
如果江逾白和康安長公主聯手一起坑害順德帝,順德帝怕是半點懷疑都沒有,倆人一設套,順德帝就主動往裏麵鑽。
他雖為帝王,卻總是會輕信那些與他一起長大、有血緣關係的人,他篤定的認為對方不會傷害他,過去那些情誼,在他眼裏很重要。
可偏生,江逾白一個,康安長公主一個,這兩人,那個都不是純善為國之人。
沈蘊玉打算自己去林間尋一下那匹馬,若是能找到最好,但實在找不到,也隻能暫且先壓下這些事情。
康安長公主的獠牙沒有露出來之前,他不能在順德帝麵前講康安的嫌疑,那會讓他失去聖心。
在順德帝眼裏,他隻是一柄好用的刀,可以賞,可以信,比起來許青回之輩,自是他重要,但是比起來康安長公主,還是康安長公主更重要。
更何況,太後還沒死呢,康安長公主有的是退路,但他沒有,他需得小心謹慎,一擊即中才行。
沈蘊玉又想起了上次周伯良的案子。
那樁案子裏,沒把康安長公主釣出來,真是讓他遺憾。
幾個念頭急轉之間,沈蘊玉已經在殿旁走過了。
彼時天上的雪還在下,落到了他玄色的飛甲鱗袍上,他正經過時,突然聽見殿內傳來一聲尖叫。
那聲尖叫驟然炸響,雖說距離沈蘊玉有百步距離,但沈蘊玉聽的很清晰。
是何采的聲音!
在殿外守著的侍衛緊張了些,不斷地在沈蘊玉的身上掃視,同時也回頭看向殿內。
沈蘊玉身形都沒頓一下,依舊如同往常一樣,慢慢的向前走去,他的袍子有規律
的晃動,仿佛未曾聽見任何動靜一般,安靜地走遠了。
他走遠了之後,殿外守著的侍衛便立刻跑向殿內,向殿內後方的廂房內喊道:“生了什麽事?”
殿內廂房內的人回道:“何大人要跳窗跑,被我摁住,砍了一刀。”
若是按著康安長公主的吩咐,是可以直接砍死何采的,康安長公主的原話是:若有異動,砍了便是。
但是礙於何采在長公主府裏人緣不錯,與這些人原先都有些交集,且,康安長公主也是個隨時會後悔的人,若是真把何采砍死了,康安長公主怪罪下來,那他們這些侍衛那受得了?
廂房門口,那兩侍衛對話的時候,何采正躺在地上。
這一道砍到了她的肩膀上,直接砍的她渾身一麻,倒在了地上便起不來了。
鮮血從她的身體內迅速流出來,將棉衣都浸透了,她這身子本就羸弱,現下更是臉色蒼白。
兩個侍衛怕她真就這麽死了,趕忙將人抬放到了床榻上,又叫來了侍女為她包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