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是錦州下麵的一個縣級市,以前指導當地公安機關的刑偵工作,我沒少往那裏跑。由於是我的家鄉,對此我頗感好奇,還是忍不住追問她去北鎮的緣由。
自我進門起,那個叫楚輕蘭的女孩始終低著頭,一言不發,也不跟我打招呼,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此時她卻突然抬起頭,一把扯住桑佳慧的胳膊,滿臉緊張地說:“桑姐姐,不能說啊。”
不等桑佳慧答話,那個黑老五也晃了晃腦袋,嘿嘿一樂,“說不得,說不得,這個事兒,有點兒意思,有點兒意思。”
雖然我非常想知道事情的具體情況,但看他們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顯然還是拿我當外人,也沒必要自討沒趣,就不再繼續問了。一想到好不容易抓到的救命稻草一下就沒了,我心中萬分沮喪,手裏捧著紅木龍板,坐在一邊發呆。
估計是看我心情不好,桑佳慧安慰了我幾句,又告訴我,由於小唐曾幫助他們破解瓷盤的秘密,算是已經卷入故宮事件,為防備之前那些幕後黑手的加害,國安局已派出特工人員貼身保護她。我在沈陽調查期間,如果沒有合適的落腳地,可以搬來跟小唐同住,足以保證我的人身安全。
我假裝考慮了一會兒,就順水推舟地答應下來。其實我心裏是非常高興的,如此一來不僅可以省去住旅館的不方便,還可以細細追問小唐,沒準可以得知紅木龍板的端倪。
晚上,桑佳慧開車將我帶到小唐家中,安置妥當後,大家又在附近的東來順吃了頓涮羊肉,聊了聊彼此的近況。席間我發現,原來那個黑老五是回族。
桑佳慧性格沉穩,言語不多,小唐和那個楚輕蘭也不怎麽說話,我是外來人,和他們不熟,也沒什麽可說的,唯獨黑老五扯著破鑼似的嗓門,高談闊論,引得周圍食客紛紛側目。大概八點半,桑佳慧結了賬,我們互相道別,各自散去。
與小唐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總覺得身後好像有人尾隨,幾次回頭去看,卻什麽都沒發現,但那種感覺卻又非常真實,也不知道是桑佳慧口中的國安特工,還是之前那隻幕後黑手。不過我也懶得去猜了,國安的實力我清楚,如果有人敢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動我,那純屬於自己找死。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桑佳慧突然打來電話,說他們馬上就要起程去北鎮,進行故宮事件的後續調查,又叮囑我行事小心,有了困難和危險,可以直接向廳裏請求援助,畢竟曾經都是公安戰線的同誌,大家不會袖手旁觀的。
聽她這樣說,我心底湧起一股酸澀,不過我還是祝她一路順風,早去早回,順便再幫我打聽一下有關我的案件的進展程度。
隨後的日子裏,我一直住在小唐家中,除了去附近市場買菜,平時盡量減少出門的頻率,以免招惹上麻煩。
時間一久,我發現小唐的性格有點兒孤僻,平時待人接物極為冷淡,盡管彼此搭伴生活,卻並不怎麽與我說話,沒事便反複擦那些文身用的銀針。
我這個人好奇心很重,遇到什麽都想打聽清楚,曾試探著問她,怎樣學成文身手藝,身世如何。小唐或避而不答,搖頭淡笑,或東拉西扯,轉開話題,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我知道這類手藝人都有自己的怪癖,也不好太過強求,又問她店門外懸掛的那副對聯代表何意。小唐倒不隱瞞,說是墨門曆代傳下來的,算是一個門規,需要時時謹記。至於其中緣故,她也不知道。
關於如何在器物表麵施展刻形,小唐顯得頗為自負,當即打開了話匣子。她告訴我,文身手藝看似平平無奇,其實裏麵的奧秘無窮,作為一名優秀的文身師,必須熟知各類材質的屬性,能夠辨識其紋理走勢,利用絕妙的手法行針,而不是一味地使用蠻力。否則手就不是手,而是鑽頭。再說了,有些極其堅硬之物,就是金剛鑽也未必鑽得開。為了讓我有直觀的感受,她讓我拿出紅木板,要親自落針嚐試。
見她有意演示,我心頭大喜,也想看個新鮮,立刻取出紅木板交給她。小唐卻沒有接,而是先去衛生間洗淨雙手,說是墨門自古便有規矩,文身刻形前必須淨麵洗手,所用銀針平時都要插在名貴的硬檀木上,保持潔淨潤澤,以示對受刺人、物的尊重。
準備工作完畢後,小唐把紅木板平放在桌子上,指節輕輕叩擊幾下,發出清脆的金屬聲音。她緩緩地點著頭,左手食指指肚不停地撫摸著板麵空白處,偶爾指頭輕微下壓,眼睛微微眯起,似乎在品味著什麽。同時,右手拇指、食指捏住一根三厘米長的銀針,輕輕地掠過板麵,發出沙沙的聲音。突然,她手勢一頓,腕子急抖,迅即向下刺去,咯吱一聲輕響,針尖竟然微微沒入少許。
她立即將手掌上提,指尖向下,捏住銀針尾端向內猛刺。就見細細的針體顫巍巍地抖動著,猶如麵條一般逐漸彎曲變形,針尖與板麵的交接處,發出執拗刺耳的磨牙聲,卻始終不能前進分毫。
較力良久,小唐額頭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順著臉頰慢慢淌下,指甲開始發白,手也跟著抖動起來,想來極其耗費氣力。她抬起頭,歎了口氣,指端揉搓幾下,慢慢拔出銀針,板麵上留下了一個淺淺的小針孔。
我清楚紅木板的堅硬程度,小唐單憑一根細針就能刺出洞眼,還真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我伸手摸摸,感覺針孔周圍比較圓滑,但與龍紋比較還是相去甚遠。
小唐一臉沮喪,輕輕地摸著紅木龍板,恨恨地說:“唉,本事還是不到家啊,也就這樣了。”然後又講出一堆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我聽得不是很明白,就是覺得挺玄乎,估計是文身師特殊的手藝吧。
望著紅木龍板,我忽然想到,舅舅身上那塊戰士容貌的文身又是何人所刺呢?但由於人皮不在手邊,單憑一張照片,小唐也無法說出具體,隻說刺法非常精妙,她都未必能夠做到,肯定不是普通文身師的手藝。
時間過得飛快,我在小唐家已住了半月有餘,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吃就是睡,倒是養起了膘,氣色也比以前好了許多。
連日來毫無異動,我心裏開始長草,坐立難安,決定不能再浪費時間,立即展開自己預先計劃好的調查。
當時沈陽方麵來參加舅舅殯禮的人很多,基本都是舅舅求學期間的師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徐萬裏的老人。他來的時候前呼後擁,排場特別大,事後又被市政協和畫院的領導請去吃飯。聽母親介紹過,徐萬裏是魯美的老教授,中國著名的油畫家,也曾參與過全景畫的創作。舅舅求學時一直拜在徐萬裏門下,與老師的感情很深,當年得以進入創作組,還是徐萬裏力推薦的。
對於徐萬裏這種名人,打聽起來十分容易。搞到住址後,在一個周日的下午,我拎著兩袋水果,敲開了他的家門。
徐萬裏身材瘦小,滿頭銀發,雖然手拄拐杖,腰板卻依舊挺得筆直。他還沒等我表明身份,就一下拉住我的手,驚喜地說:“丫頭,你是英石的外甥女吧,叫肖……肖薇,是名警察。上次在錦州沒顧上跟你說話,你是來看我的嗎?”
我微笑著點點頭,說:“徐老,您真是好記性,我這次到沈陽出差,順便來看看您。”
徐萬裏連聲說好,把我讓進屋裏,熱情地招呼著。由於耳朵不太方便,他說起話來聲音很大,顯得中氣十足。
徐萬裏的老伴慈眉善目,一副溫良賢淑的模樣,她含笑倒上兩杯清茶,就退回了裏屋,留我們在客廳說話。
寒暄過後,我有意把話題轉向舅舅,試圖從他嘴裏套出些東西。徐萬裏手撫胡須,感慨連連,聲調之中,有種特殊的感傷落寞。他滔滔不絕講了半天,盡是舅舅求學期間的種種瑣碎軼事,人物地點,時間細節,都說得清清楚楚,可見對自己的愛徒記憶猶深。
這些話勾起了我對舅舅的懷念,心頭一陣陣發酸,就捏住額角,沉默著沒有接話。
徐萬裏喝了口茶,又講了幾句別的,隨即話鋒一轉,告訴我:1986年9月,解放軍總政治部組建全景畫創作組,從全國調集了三十多個畫家,都是當時已經成名的學者和教授,原本也輪不到舅舅這種初出茅廬的學生,但他一直認為舅舅天賦極高,是可以栽培的好苗子,就再三向上保薦,總算讓上麵多加了一個名額。
那個年代的人很單純,麵對如此重大的政治任務,隻是感到光榮和興奮,完全出於無私奉獻,根本不會計較什麽報酬,各自劃分了一片創作區域,就分別去實地采風。記得那年舅舅才三十出頭,是組裏最年輕的小夥子,每天忙裏忙外,風風火火,幹勁十足。也正因為有了這次機遇,舅舅的畫風才受到肯定,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油畫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後來每逢舅舅來沈陽拜會自己,都說是因為老師的推薦才造就了他的今天。
說到這裏,徐萬裏頓了頓,長歎數聲,哀傷地說:“五十多歲,正是一個畫家創作力最強的時候,但可惜啊,你舅舅他……他走得太早了。”
我輕輕點著頭,內心深處卻湧起一番別樣感觸:舅舅在當年發現紅木板後,獨自守著秘密生活了二十多年,又沒有妻子兒女可以去傾訴,這該是怎樣一種沉重壓抑的負擔啊,想想都讓人覺得痛苦不堪。如今他驟然離世,何嚐不能說是一種解脫呢?
見我始終不說話,徐萬裏眨眨眼,似乎察覺到一些什麽,微笑著問我:“孩子,你大老遠地跑來看我,要是我沒猜錯的話,該是有什麽事兒吧?”
我心中一動,望著老人慈祥的麵孔,想到他是除了我與母親之外,舅舅最為親近的人,原本的顧慮頃刻間打消,決定不再隱瞞,就將舅舅去世前後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為了不引起老人的擔心,對我之前經曆的種種遭遇,一概沒有提及。
徐萬裏半躺在太師椅上,雙眼眯成兩條縫,右手撚著胡子,靜靜地傾聽。等我說完了,他慢慢搖著頭,眼球快速旋轉,左手不斷地敲打著椅子扶手,發出有節奏的嗒嗒聲。片刻,他突然深深地歎了口氣,慢慢地說:“看來,他還是沒有躲過去啊……”
他蒼老的聲音在客廳回響,客廳忽然顯得空蕩蕩的。
我聽得莫名其妙,什麽躲不躲的,剛要開口問他,徐萬裏猛地坐起身子,右手一把扣在我的手腕上,力道很大。
老人把頭湊過來,目光死死地盯著我,聲音壓得極低,語速卻極快,“那天晚上,大概是11點多,電視都沒台了,我洗漱完,剛想上床睡覺,你舅舅從外頭跑進來,臉白得嚇人,好像見了鬼。他坐在我對麵,耷拉著腦袋,半天不說話。無論我咋問,他都不說話,又要拉著我出去喝酒。我說天太晚不想去,他不答應,就這樣拉我,就這樣……我就知道……他出事了……”
徐萬裏扣在我腕上的手指一捏一捏的,那是意味深長的力道。
二十多年前,舅舅用這種力道,傳遞了自己的恐慌,今天,徐萬裏老人用這力道,一下子就拉著我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那個不同尋常的夜晚,讓我感到無比的真實和震撼。
徐萬裏慢慢鬆開了我的手腕,偏頭望向窗外漸漸陰晦的天色,眼神空洞,語調低沉……
舅舅拉著徐萬裏,走出軍分區招待所,緩緩穿越冷寂昏暗的街道。
來到附近一家臨街的小飯店,舅舅點了幾個炒菜,要了一瓶二鍋頭。徐萬裏坐在舅舅對麵,心中非常納悶,英石向來滴酒不沾,怎麽今天破例了,看來是遇到麻煩事了,而且還不是小事。
酒菜上桌後,舅舅給自己的杯子倒滿,咕嘟一口喝幹。他咬牙切齒,躊躇了很久,忽然探過腦袋,低聲說:“老師,您知……知道嗎,他……他們還在。”
這句話沒頭沒尾,來得相當突兀,讓人不明所以。徐萬裏愣了愣,急忙放下筷子,問道:“你說什麽……什麽還在?”
第11章 :什麽還在?
舅舅就像沒聽見似的,表情呆滯,隻是直勾勾地盯著徐萬裏,眼神中漸漸露出一種難以形容的光暈。被這雙眼睛盯著,徐萬裏有種蜈蚣在背脊上緩緩爬行的感覺,又冷又癢,非常不舒服。
舅舅盯著他看了一會兒,嘴唇動了動,剛要開口,視線突然越過肩頭,瞬間,神情變得惶恐不安。他張大嘴巴,喉結骨碌碌地上下翻滾,發出一連串咯咯的奇怪響聲,好像在嘟噥著什麽。
徐萬裏很是奇怪,立刻循著他的目光,扭頭向身後望去。
後麵是迎街的店門,掛著一條厚重的黑色棉門簾,門邊泛黃的牆壁上,釘著一個很大的木頭鏡框。鏡麵凸凹不平,結滿了汙穢,不但裂開了一條口子,還附著薄薄的水霧,令舅舅的臉孔隨之扭曲變形。
或許是由於角度問題,看著看著,徐萬裏漸漸產生了一種奇妙的錯覺,似乎鏡中的那個“舅舅”才是真實的。而且他那雙眼睛還微微閃光,無論怎麽移動角度,都始終在盯著你。
徐萬裏越看心裏越發毛,更是有些不耐煩,回過頭問舅舅:“英石,你到底想說啥?什麽他們還在,他們到底是誰?”
舅舅用力吞了口唾沫,嘴角抽搐幾下,嘴唇張合著,好像要說話,但又猛地用雙手捂住臉,深深地低下頭,肩膀劇烈抖動著,嗚嗚哭了起來。
那個寒冷的冬日深夜,那個破舊的小飯店中,舅舅涕淚橫流地哭了很久,無論徐萬裏怎樣追問,他都不再繼續講下去。
此後,舅舅擦幹眼淚,也不吃東西,隻是不停地大口喝酒,時不時地抬起頭,兩眼通紅,呆呆地望向對麵的鏡子,神情木然至極,口中不停地念叨著:“他們還在,他們還在……”
淩晨一點半,小飯店打烊,舅舅已喝得不省人事。徐萬裏雇了輛三輪車,把酩酊大醉的舅舅送回招待所,又跟服務員合力架著他,來到所住房間,將他放在床上。
為了能讓舅舅睡得舒服些,徐萬裏脫去舅舅的鞋襪,又解開衣扣,翻過身體,扯住袖子拉了下來。
蓋被子時,徐萬裏無意中發現,舅舅的白背心下麵,好像有一小塊模糊的陰影。
如果不是因為徐萬裏的好奇心,或許事情就會這樣平靜地過去。但在當時,他還是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往下拽了拽,他忽然發現,在舅舅的後背正中,有一張小小的人臉。
那是一個年輕男子的正麵肖像,隻有指甲蓋大小,卻描繪得惟妙惟肖,頭發烏黑,嘴唇紅潤,五官清晰,表情豐富,既像驚訝,又像迷茫,尤其是那雙眼睛,異常水潤靈動,仿如一個活人正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
徐萬裏“咿”了一聲,急忙坐在床邊,俯身低頭去看,端詳了半晌,忍不住吸了口冷氣,因為他發現,頭像居然是舅舅的模樣。
徐萬裏驚奇之餘,伸手摸了摸,皮膚光滑溫暖,毫無凸起下陷之感,色彩勻稱地滲進肌肉組織,應該是文上去的。
徐萬裏摸著下巴,心中的好奇膨脹到了極點,看來這是舅舅找人做的一個文身啊,可怎麽文在了後背,又是這麽一小塊自己的臉呢?
聽舅舅打起鼾聲,徐萬裏也知道問不出什麽,就給他蓋好被子,關門悄悄退了出去。
徐萬裏回到自己的房間,簡單洗漱之後,一頭倒在床上,卻輾轉反側,整夜都沒睡踏實,腦中盡是各種各樣奇怪的念頭。孫英石舉止怪異,明顯是遇到了什麽事情,可他為何那般驚恐?他口中不斷念叨著的他們又到底是誰?還有那個古怪的人臉文身,究竟是怎麽回事?為何會文在後背?實在叫人琢磨不透。
第二天早晨,徐萬裏去食堂吃飯,沒有看到舅舅,心裏覺得有些不妥,就去房間尋找。服務員正在打掃衛生,向她一打聽,舅舅不知何時已經起床離去了。
上午九點半,創作組召開每天例會,匯報當前工作進展,研究下一步的工作方案。徐萬裏還是沒有看到舅舅,向負責人詢問,才知道舅舅一大早就請假回家了,理由是身體不舒服,好像是胃潰瘍犯了。
此後半個月,舅舅一直沒有回創作組,更無任何消息傳來。當年也不像現在,有手機可以聯絡,外加工作太過繁忙,徐萬裏也沒顧得上追問此事。
說到這裏,徐萬裏突然停住了,他伸手抓起桌上的茶杯,掀開蓋子,撥了撥茶葉,低頭自顧自地喝了起來。
室內極靜,隻有徐萬裏的啜水聲,一聲一聲地回響著。
徐萬裏的這番敘述,完全沒有半點恐怖成分,但不知為什麽,卻讓我聽得不寒而栗,舅舅驚恐的表情曆曆在目,就如親身經曆一般。尤其是那張人臉,更是一再出現在眼前,揮之不去。
此時,我已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按照之前的猜測,舅舅是在後期找人文的身,目的在於暗示紅木板的藏處。可萬萬沒想到,文身竟然是一進入創作組就存在的,那就隻能說明我的猜測是錯誤的。而且人皮戰士明明身穿軍裝,怎麽徐萬裏卻在同一位置看到一張臉,難道是分為兩次文成?可這麽做的目的又是為何呢?
腦子裏亂成了一團麻,額角又開始隱隱發疼,好像裏麵有一根尖銳的東西,一躥一躥的,拚命地試圖要鑽出來。
我一把抓過茶杯,大口大口地吞咽著早就涼透的茶水,試圖讓燥熱的思緒逐漸恢複冷靜。
1986年,1986年……那年我剛好五歲,基本也懂事了,還能有些模糊的記憶。我好像聽母親說過,舅舅自從參加創作組後,在那三年裏根本就沒有回過家,所以他一定是對徐萬裏說謊了。舅舅為何佯稱生病,擅自脫離創作組半個月,他到底去了哪裏,是不是又去尋找口中的“他們”了?
各種疑問如奔騰的水流,從四麵八方齊齊灌入腦海,彼此碰撞匯聚,形成一個巨大的混沌旋渦,我置身其中,除了被動地追隨旋轉,完全無能為力。
不知何時,屋外飄起了大雪,天色暗沉,室內也隨之陰冷下來。北風呼嘯著,猛烈地抽打著窗戶,玻璃被震得嗚嗚作響。
我歎了口氣,放棄了猜測,抬頭看看牆上的掛鍾,已經是下午四點半了。徐萬裏拍了下大腿,說了句老糊塗,起身點亮客廳大燈,又打開空調暖風,從裏屋喊出老伴,讓她趕緊下廚燒菜,說要留我在這裏吃晚飯。
彼此換過一杯新茶,徐萬裏端起茶杯,低頭喝了幾口,接著說:半個月後,舅舅突然回到創作組,整個人明顯瘦了一圈,也黑了不少,但精神狀態卻好了許多。麵對他的詢問,舅舅說是去治胃病,對於後背上的人頭圖案,則一口咬定是徐萬裏看花了眼。甚至連那天晚上喝酒的事情,舅舅都概不承認。
徐萬裏老大地不樂意,指著舅舅的鼻子,氣呼呼地說:“你少跟我扯淡,我又不是老糊塗,也沒喝高,怎麽可能胡說八道呢。你小子那天晚上神神叨叨的,肯定是有什麽事兒。你要還認我是你的老師,就別瞞著我。”
舅舅撇了撇嘴,哈哈大笑,雙手一攤,滿臉無辜地說:“老師,您一定記錯了,我不會喝酒,您又不是不知道。”
到最後,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氣氛弄得很是尷尬。舅舅斜眼瞧著徐萬裏,冷笑一聲,沉著臉說:“您要是不信,咱就扒光了看看。”他當場脫去上衣讓徐萬裏檢驗。隻見後背一片光滑,哪裏有什麽人臉,就是瘢痕色痣也不見一個。
說到這裏,徐萬裏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猶豫道:“那天晚上,我明明瞧見的,確實有……有一張人臉圖案,和英石……長得一模一樣,可怎麽……怎麽會不見了呢……”
徐萬裏沉默了,雙眉皺在一起,不停地揪胡子,又連連搖頭。看他的模樣,似乎時至今日,仍對當年那件事有著深刻的懷疑。
我沒有說話,也不知道該說點兒什麽,隻是呆呆地坐著,感覺腦子根本無法消化這些突如其來的信息。究竟是徐萬裏真的老眼昏花看錯了,還是舅舅在那消失的半個月裏找人洗掉了文身?
細細一想,不對,不對,如果照這樣推測,舅舅肯定在後期又重新補文,偏偏文了個全身戰士的圖案。如此反反複複,麻煩不麻煩先不說,他這樣做的動機又是什麽呢?
突然,我想起一件事,趕緊從包裏拿出相機,調出舅舅的人皮戰士照片,遞到徐萬裏麵前,說:“徐老,您看看,是不是這張臉?”
徐萬裏隻看了一眼,身子就猛地晃了晃,用手指著屏幕,顫抖著說:“對……對……就是這張臉,不管你怎麽動,都好像在看著你,我絕沒記錯……可……可是那會兒我看到的,根本就沒有身體啊。”
說著,徐萬裏手拄拐杖站起身,繞到我後麵,指頭輕輕點著我的後背,幾乎將嘴唇貼在了我的耳朵上,壓低嗓門,用一種奇怪的聲調說:“這裏,是這裏,那張臉……就在這裏……”
他呼呼地喘息著,嘴裏噴出的熱氣直灌我的耳孔,讓我覺得極是刺癢,卻又不敢亂動。盡管隔著厚厚的衣料,後背觸覺依舊十分敏感,徐萬裏的指頭一下一下地敲擊著,力道逐漸在加大,角度沒有絲毫偏差,清楚地告訴我,這裏就是舅舅被人割皮的位置。
我直挺挺地坐著,使勁搖了搖頭,努力集中精神去分析:看來目前隻有一種可能,舅舅最早確實文了一張人臉,洗去後又文上一個全身戰士,而且臉麵保持不變,都是他自己的模樣。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舅舅在人臉下麵補文了一個身體。可還是那個問題,舅舅為什麽要這樣做,實在是讓人難以揣度。
重新坐好後,我們誰也沒說話,不約而同地看著相機中的“舅舅”。“舅舅”也茫然地看著我們,嘴唇微微張開,似乎要告訴我們一些什麽。
自我進門起,那個叫楚輕蘭的女孩始終低著頭,一言不發,也不跟我打招呼,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此時她卻突然抬起頭,一把扯住桑佳慧的胳膊,滿臉緊張地說:“桑姐姐,不能說啊。”
不等桑佳慧答話,那個黑老五也晃了晃腦袋,嘿嘿一樂,“說不得,說不得,這個事兒,有點兒意思,有點兒意思。”
雖然我非常想知道事情的具體情況,但看他們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顯然還是拿我當外人,也沒必要自討沒趣,就不再繼續問了。一想到好不容易抓到的救命稻草一下就沒了,我心中萬分沮喪,手裏捧著紅木龍板,坐在一邊發呆。
估計是看我心情不好,桑佳慧安慰了我幾句,又告訴我,由於小唐曾幫助他們破解瓷盤的秘密,算是已經卷入故宮事件,為防備之前那些幕後黑手的加害,國安局已派出特工人員貼身保護她。我在沈陽調查期間,如果沒有合適的落腳地,可以搬來跟小唐同住,足以保證我的人身安全。
我假裝考慮了一會兒,就順水推舟地答應下來。其實我心裏是非常高興的,如此一來不僅可以省去住旅館的不方便,還可以細細追問小唐,沒準可以得知紅木龍板的端倪。
晚上,桑佳慧開車將我帶到小唐家中,安置妥當後,大家又在附近的東來順吃了頓涮羊肉,聊了聊彼此的近況。席間我發現,原來那個黑老五是回族。
桑佳慧性格沉穩,言語不多,小唐和那個楚輕蘭也不怎麽說話,我是外來人,和他們不熟,也沒什麽可說的,唯獨黑老五扯著破鑼似的嗓門,高談闊論,引得周圍食客紛紛側目。大概八點半,桑佳慧結了賬,我們互相道別,各自散去。
與小唐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總覺得身後好像有人尾隨,幾次回頭去看,卻什麽都沒發現,但那種感覺卻又非常真實,也不知道是桑佳慧口中的國安特工,還是之前那隻幕後黑手。不過我也懶得去猜了,國安的實力我清楚,如果有人敢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動我,那純屬於自己找死。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桑佳慧突然打來電話,說他們馬上就要起程去北鎮,進行故宮事件的後續調查,又叮囑我行事小心,有了困難和危險,可以直接向廳裏請求援助,畢竟曾經都是公安戰線的同誌,大家不會袖手旁觀的。
聽她這樣說,我心底湧起一股酸澀,不過我還是祝她一路順風,早去早回,順便再幫我打聽一下有關我的案件的進展程度。
隨後的日子裏,我一直住在小唐家中,除了去附近市場買菜,平時盡量減少出門的頻率,以免招惹上麻煩。
時間一久,我發現小唐的性格有點兒孤僻,平時待人接物極為冷淡,盡管彼此搭伴生活,卻並不怎麽與我說話,沒事便反複擦那些文身用的銀針。
我這個人好奇心很重,遇到什麽都想打聽清楚,曾試探著問她,怎樣學成文身手藝,身世如何。小唐或避而不答,搖頭淡笑,或東拉西扯,轉開話題,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我知道這類手藝人都有自己的怪癖,也不好太過強求,又問她店門外懸掛的那副對聯代表何意。小唐倒不隱瞞,說是墨門曆代傳下來的,算是一個門規,需要時時謹記。至於其中緣故,她也不知道。
關於如何在器物表麵施展刻形,小唐顯得頗為自負,當即打開了話匣子。她告訴我,文身手藝看似平平無奇,其實裏麵的奧秘無窮,作為一名優秀的文身師,必須熟知各類材質的屬性,能夠辨識其紋理走勢,利用絕妙的手法行針,而不是一味地使用蠻力。否則手就不是手,而是鑽頭。再說了,有些極其堅硬之物,就是金剛鑽也未必鑽得開。為了讓我有直觀的感受,她讓我拿出紅木板,要親自落針嚐試。
見她有意演示,我心頭大喜,也想看個新鮮,立刻取出紅木板交給她。小唐卻沒有接,而是先去衛生間洗淨雙手,說是墨門自古便有規矩,文身刻形前必須淨麵洗手,所用銀針平時都要插在名貴的硬檀木上,保持潔淨潤澤,以示對受刺人、物的尊重。
準備工作完畢後,小唐把紅木板平放在桌子上,指節輕輕叩擊幾下,發出清脆的金屬聲音。她緩緩地點著頭,左手食指指肚不停地撫摸著板麵空白處,偶爾指頭輕微下壓,眼睛微微眯起,似乎在品味著什麽。同時,右手拇指、食指捏住一根三厘米長的銀針,輕輕地掠過板麵,發出沙沙的聲音。突然,她手勢一頓,腕子急抖,迅即向下刺去,咯吱一聲輕響,針尖竟然微微沒入少許。
她立即將手掌上提,指尖向下,捏住銀針尾端向內猛刺。就見細細的針體顫巍巍地抖動著,猶如麵條一般逐漸彎曲變形,針尖與板麵的交接處,發出執拗刺耳的磨牙聲,卻始終不能前進分毫。
較力良久,小唐額頭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順著臉頰慢慢淌下,指甲開始發白,手也跟著抖動起來,想來極其耗費氣力。她抬起頭,歎了口氣,指端揉搓幾下,慢慢拔出銀針,板麵上留下了一個淺淺的小針孔。
我清楚紅木板的堅硬程度,小唐單憑一根細針就能刺出洞眼,還真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我伸手摸摸,感覺針孔周圍比較圓滑,但與龍紋比較還是相去甚遠。
小唐一臉沮喪,輕輕地摸著紅木龍板,恨恨地說:“唉,本事還是不到家啊,也就這樣了。”然後又講出一堆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我聽得不是很明白,就是覺得挺玄乎,估計是文身師特殊的手藝吧。
望著紅木龍板,我忽然想到,舅舅身上那塊戰士容貌的文身又是何人所刺呢?但由於人皮不在手邊,單憑一張照片,小唐也無法說出具體,隻說刺法非常精妙,她都未必能夠做到,肯定不是普通文身師的手藝。
時間過得飛快,我在小唐家已住了半月有餘,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吃就是睡,倒是養起了膘,氣色也比以前好了許多。
連日來毫無異動,我心裏開始長草,坐立難安,決定不能再浪費時間,立即展開自己預先計劃好的調查。
當時沈陽方麵來參加舅舅殯禮的人很多,基本都是舅舅求學期間的師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徐萬裏的老人。他來的時候前呼後擁,排場特別大,事後又被市政協和畫院的領導請去吃飯。聽母親介紹過,徐萬裏是魯美的老教授,中國著名的油畫家,也曾參與過全景畫的創作。舅舅求學時一直拜在徐萬裏門下,與老師的感情很深,當年得以進入創作組,還是徐萬裏力推薦的。
對於徐萬裏這種名人,打聽起來十分容易。搞到住址後,在一個周日的下午,我拎著兩袋水果,敲開了他的家門。
徐萬裏身材瘦小,滿頭銀發,雖然手拄拐杖,腰板卻依舊挺得筆直。他還沒等我表明身份,就一下拉住我的手,驚喜地說:“丫頭,你是英石的外甥女吧,叫肖……肖薇,是名警察。上次在錦州沒顧上跟你說話,你是來看我的嗎?”
我微笑著點點頭,說:“徐老,您真是好記性,我這次到沈陽出差,順便來看看您。”
徐萬裏連聲說好,把我讓進屋裏,熱情地招呼著。由於耳朵不太方便,他說起話來聲音很大,顯得中氣十足。
徐萬裏的老伴慈眉善目,一副溫良賢淑的模樣,她含笑倒上兩杯清茶,就退回了裏屋,留我們在客廳說話。
寒暄過後,我有意把話題轉向舅舅,試圖從他嘴裏套出些東西。徐萬裏手撫胡須,感慨連連,聲調之中,有種特殊的感傷落寞。他滔滔不絕講了半天,盡是舅舅求學期間的種種瑣碎軼事,人物地點,時間細節,都說得清清楚楚,可見對自己的愛徒記憶猶深。
這些話勾起了我對舅舅的懷念,心頭一陣陣發酸,就捏住額角,沉默著沒有接話。
徐萬裏喝了口茶,又講了幾句別的,隨即話鋒一轉,告訴我:1986年9月,解放軍總政治部組建全景畫創作組,從全國調集了三十多個畫家,都是當時已經成名的學者和教授,原本也輪不到舅舅這種初出茅廬的學生,但他一直認為舅舅天賦極高,是可以栽培的好苗子,就再三向上保薦,總算讓上麵多加了一個名額。
那個年代的人很單純,麵對如此重大的政治任務,隻是感到光榮和興奮,完全出於無私奉獻,根本不會計較什麽報酬,各自劃分了一片創作區域,就分別去實地采風。記得那年舅舅才三十出頭,是組裏最年輕的小夥子,每天忙裏忙外,風風火火,幹勁十足。也正因為有了這次機遇,舅舅的畫風才受到肯定,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油畫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後來每逢舅舅來沈陽拜會自己,都說是因為老師的推薦才造就了他的今天。
說到這裏,徐萬裏頓了頓,長歎數聲,哀傷地說:“五十多歲,正是一個畫家創作力最強的時候,但可惜啊,你舅舅他……他走得太早了。”
我輕輕點著頭,內心深處卻湧起一番別樣感觸:舅舅在當年發現紅木板後,獨自守著秘密生活了二十多年,又沒有妻子兒女可以去傾訴,這該是怎樣一種沉重壓抑的負擔啊,想想都讓人覺得痛苦不堪。如今他驟然離世,何嚐不能說是一種解脫呢?
見我始終不說話,徐萬裏眨眨眼,似乎察覺到一些什麽,微笑著問我:“孩子,你大老遠地跑來看我,要是我沒猜錯的話,該是有什麽事兒吧?”
我心中一動,望著老人慈祥的麵孔,想到他是除了我與母親之外,舅舅最為親近的人,原本的顧慮頃刻間打消,決定不再隱瞞,就將舅舅去世前後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為了不引起老人的擔心,對我之前經曆的種種遭遇,一概沒有提及。
徐萬裏半躺在太師椅上,雙眼眯成兩條縫,右手撚著胡子,靜靜地傾聽。等我說完了,他慢慢搖著頭,眼球快速旋轉,左手不斷地敲打著椅子扶手,發出有節奏的嗒嗒聲。片刻,他突然深深地歎了口氣,慢慢地說:“看來,他還是沒有躲過去啊……”
他蒼老的聲音在客廳回響,客廳忽然顯得空蕩蕩的。
我聽得莫名其妙,什麽躲不躲的,剛要開口問他,徐萬裏猛地坐起身子,右手一把扣在我的手腕上,力道很大。
老人把頭湊過來,目光死死地盯著我,聲音壓得極低,語速卻極快,“那天晚上,大概是11點多,電視都沒台了,我洗漱完,剛想上床睡覺,你舅舅從外頭跑進來,臉白得嚇人,好像見了鬼。他坐在我對麵,耷拉著腦袋,半天不說話。無論我咋問,他都不說話,又要拉著我出去喝酒。我說天太晚不想去,他不答應,就這樣拉我,就這樣……我就知道……他出事了……”
徐萬裏扣在我腕上的手指一捏一捏的,那是意味深長的力道。
二十多年前,舅舅用這種力道,傳遞了自己的恐慌,今天,徐萬裏老人用這力道,一下子就拉著我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那個不同尋常的夜晚,讓我感到無比的真實和震撼。
徐萬裏慢慢鬆開了我的手腕,偏頭望向窗外漸漸陰晦的天色,眼神空洞,語調低沉……
舅舅拉著徐萬裏,走出軍分區招待所,緩緩穿越冷寂昏暗的街道。
來到附近一家臨街的小飯店,舅舅點了幾個炒菜,要了一瓶二鍋頭。徐萬裏坐在舅舅對麵,心中非常納悶,英石向來滴酒不沾,怎麽今天破例了,看來是遇到麻煩事了,而且還不是小事。
酒菜上桌後,舅舅給自己的杯子倒滿,咕嘟一口喝幹。他咬牙切齒,躊躇了很久,忽然探過腦袋,低聲說:“老師,您知……知道嗎,他……他們還在。”
這句話沒頭沒尾,來得相當突兀,讓人不明所以。徐萬裏愣了愣,急忙放下筷子,問道:“你說什麽……什麽還在?”
第11章 :什麽還在?
舅舅就像沒聽見似的,表情呆滯,隻是直勾勾地盯著徐萬裏,眼神中漸漸露出一種難以形容的光暈。被這雙眼睛盯著,徐萬裏有種蜈蚣在背脊上緩緩爬行的感覺,又冷又癢,非常不舒服。
舅舅盯著他看了一會兒,嘴唇動了動,剛要開口,視線突然越過肩頭,瞬間,神情變得惶恐不安。他張大嘴巴,喉結骨碌碌地上下翻滾,發出一連串咯咯的奇怪響聲,好像在嘟噥著什麽。
徐萬裏很是奇怪,立刻循著他的目光,扭頭向身後望去。
後麵是迎街的店門,掛著一條厚重的黑色棉門簾,門邊泛黃的牆壁上,釘著一個很大的木頭鏡框。鏡麵凸凹不平,結滿了汙穢,不但裂開了一條口子,還附著薄薄的水霧,令舅舅的臉孔隨之扭曲變形。
或許是由於角度問題,看著看著,徐萬裏漸漸產生了一種奇妙的錯覺,似乎鏡中的那個“舅舅”才是真實的。而且他那雙眼睛還微微閃光,無論怎麽移動角度,都始終在盯著你。
徐萬裏越看心裏越發毛,更是有些不耐煩,回過頭問舅舅:“英石,你到底想說啥?什麽他們還在,他們到底是誰?”
舅舅用力吞了口唾沫,嘴角抽搐幾下,嘴唇張合著,好像要說話,但又猛地用雙手捂住臉,深深地低下頭,肩膀劇烈抖動著,嗚嗚哭了起來。
那個寒冷的冬日深夜,那個破舊的小飯店中,舅舅涕淚橫流地哭了很久,無論徐萬裏怎樣追問,他都不再繼續講下去。
此後,舅舅擦幹眼淚,也不吃東西,隻是不停地大口喝酒,時不時地抬起頭,兩眼通紅,呆呆地望向對麵的鏡子,神情木然至極,口中不停地念叨著:“他們還在,他們還在……”
淩晨一點半,小飯店打烊,舅舅已喝得不省人事。徐萬裏雇了輛三輪車,把酩酊大醉的舅舅送回招待所,又跟服務員合力架著他,來到所住房間,將他放在床上。
為了能讓舅舅睡得舒服些,徐萬裏脫去舅舅的鞋襪,又解開衣扣,翻過身體,扯住袖子拉了下來。
蓋被子時,徐萬裏無意中發現,舅舅的白背心下麵,好像有一小塊模糊的陰影。
如果不是因為徐萬裏的好奇心,或許事情就會這樣平靜地過去。但在當時,他還是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往下拽了拽,他忽然發現,在舅舅的後背正中,有一張小小的人臉。
那是一個年輕男子的正麵肖像,隻有指甲蓋大小,卻描繪得惟妙惟肖,頭發烏黑,嘴唇紅潤,五官清晰,表情豐富,既像驚訝,又像迷茫,尤其是那雙眼睛,異常水潤靈動,仿如一個活人正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
徐萬裏“咿”了一聲,急忙坐在床邊,俯身低頭去看,端詳了半晌,忍不住吸了口冷氣,因為他發現,頭像居然是舅舅的模樣。
徐萬裏驚奇之餘,伸手摸了摸,皮膚光滑溫暖,毫無凸起下陷之感,色彩勻稱地滲進肌肉組織,應該是文上去的。
徐萬裏摸著下巴,心中的好奇膨脹到了極點,看來這是舅舅找人做的一個文身啊,可怎麽文在了後背,又是這麽一小塊自己的臉呢?
聽舅舅打起鼾聲,徐萬裏也知道問不出什麽,就給他蓋好被子,關門悄悄退了出去。
徐萬裏回到自己的房間,簡單洗漱之後,一頭倒在床上,卻輾轉反側,整夜都沒睡踏實,腦中盡是各種各樣奇怪的念頭。孫英石舉止怪異,明顯是遇到了什麽事情,可他為何那般驚恐?他口中不斷念叨著的他們又到底是誰?還有那個古怪的人臉文身,究竟是怎麽回事?為何會文在後背?實在叫人琢磨不透。
第二天早晨,徐萬裏去食堂吃飯,沒有看到舅舅,心裏覺得有些不妥,就去房間尋找。服務員正在打掃衛生,向她一打聽,舅舅不知何時已經起床離去了。
上午九點半,創作組召開每天例會,匯報當前工作進展,研究下一步的工作方案。徐萬裏還是沒有看到舅舅,向負責人詢問,才知道舅舅一大早就請假回家了,理由是身體不舒服,好像是胃潰瘍犯了。
此後半個月,舅舅一直沒有回創作組,更無任何消息傳來。當年也不像現在,有手機可以聯絡,外加工作太過繁忙,徐萬裏也沒顧得上追問此事。
說到這裏,徐萬裏突然停住了,他伸手抓起桌上的茶杯,掀開蓋子,撥了撥茶葉,低頭自顧自地喝了起來。
室內極靜,隻有徐萬裏的啜水聲,一聲一聲地回響著。
徐萬裏的這番敘述,完全沒有半點恐怖成分,但不知為什麽,卻讓我聽得不寒而栗,舅舅驚恐的表情曆曆在目,就如親身經曆一般。尤其是那張人臉,更是一再出現在眼前,揮之不去。
此時,我已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按照之前的猜測,舅舅是在後期找人文的身,目的在於暗示紅木板的藏處。可萬萬沒想到,文身竟然是一進入創作組就存在的,那就隻能說明我的猜測是錯誤的。而且人皮戰士明明身穿軍裝,怎麽徐萬裏卻在同一位置看到一張臉,難道是分為兩次文成?可這麽做的目的又是為何呢?
腦子裏亂成了一團麻,額角又開始隱隱發疼,好像裏麵有一根尖銳的東西,一躥一躥的,拚命地試圖要鑽出來。
我一把抓過茶杯,大口大口地吞咽著早就涼透的茶水,試圖讓燥熱的思緒逐漸恢複冷靜。
1986年,1986年……那年我剛好五歲,基本也懂事了,還能有些模糊的記憶。我好像聽母親說過,舅舅自從參加創作組後,在那三年裏根本就沒有回過家,所以他一定是對徐萬裏說謊了。舅舅為何佯稱生病,擅自脫離創作組半個月,他到底去了哪裏,是不是又去尋找口中的“他們”了?
各種疑問如奔騰的水流,從四麵八方齊齊灌入腦海,彼此碰撞匯聚,形成一個巨大的混沌旋渦,我置身其中,除了被動地追隨旋轉,完全無能為力。
不知何時,屋外飄起了大雪,天色暗沉,室內也隨之陰冷下來。北風呼嘯著,猛烈地抽打著窗戶,玻璃被震得嗚嗚作響。
我歎了口氣,放棄了猜測,抬頭看看牆上的掛鍾,已經是下午四點半了。徐萬裏拍了下大腿,說了句老糊塗,起身點亮客廳大燈,又打開空調暖風,從裏屋喊出老伴,讓她趕緊下廚燒菜,說要留我在這裏吃晚飯。
彼此換過一杯新茶,徐萬裏端起茶杯,低頭喝了幾口,接著說:半個月後,舅舅突然回到創作組,整個人明顯瘦了一圈,也黑了不少,但精神狀態卻好了許多。麵對他的詢問,舅舅說是去治胃病,對於後背上的人頭圖案,則一口咬定是徐萬裏看花了眼。甚至連那天晚上喝酒的事情,舅舅都概不承認。
徐萬裏老大地不樂意,指著舅舅的鼻子,氣呼呼地說:“你少跟我扯淡,我又不是老糊塗,也沒喝高,怎麽可能胡說八道呢。你小子那天晚上神神叨叨的,肯定是有什麽事兒。你要還認我是你的老師,就別瞞著我。”
舅舅撇了撇嘴,哈哈大笑,雙手一攤,滿臉無辜地說:“老師,您一定記錯了,我不會喝酒,您又不是不知道。”
到最後,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氣氛弄得很是尷尬。舅舅斜眼瞧著徐萬裏,冷笑一聲,沉著臉說:“您要是不信,咱就扒光了看看。”他當場脫去上衣讓徐萬裏檢驗。隻見後背一片光滑,哪裏有什麽人臉,就是瘢痕色痣也不見一個。
說到這裏,徐萬裏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猶豫道:“那天晚上,我明明瞧見的,確實有……有一張人臉圖案,和英石……長得一模一樣,可怎麽……怎麽會不見了呢……”
徐萬裏沉默了,雙眉皺在一起,不停地揪胡子,又連連搖頭。看他的模樣,似乎時至今日,仍對當年那件事有著深刻的懷疑。
我沒有說話,也不知道該說點兒什麽,隻是呆呆地坐著,感覺腦子根本無法消化這些突如其來的信息。究竟是徐萬裏真的老眼昏花看錯了,還是舅舅在那消失的半個月裏找人洗掉了文身?
細細一想,不對,不對,如果照這樣推測,舅舅肯定在後期又重新補文,偏偏文了個全身戰士的圖案。如此反反複複,麻煩不麻煩先不說,他這樣做的動機又是什麽呢?
突然,我想起一件事,趕緊從包裏拿出相機,調出舅舅的人皮戰士照片,遞到徐萬裏麵前,說:“徐老,您看看,是不是這張臉?”
徐萬裏隻看了一眼,身子就猛地晃了晃,用手指著屏幕,顫抖著說:“對……對……就是這張臉,不管你怎麽動,都好像在看著你,我絕沒記錯……可……可是那會兒我看到的,根本就沒有身體啊。”
說著,徐萬裏手拄拐杖站起身,繞到我後麵,指頭輕輕點著我的後背,幾乎將嘴唇貼在了我的耳朵上,壓低嗓門,用一種奇怪的聲調說:“這裏,是這裏,那張臉……就在這裏……”
他呼呼地喘息著,嘴裏噴出的熱氣直灌我的耳孔,讓我覺得極是刺癢,卻又不敢亂動。盡管隔著厚厚的衣料,後背觸覺依舊十分敏感,徐萬裏的指頭一下一下地敲擊著,力道逐漸在加大,角度沒有絲毫偏差,清楚地告訴我,這裏就是舅舅被人割皮的位置。
我直挺挺地坐著,使勁搖了搖頭,努力集中精神去分析:看來目前隻有一種可能,舅舅最早確實文了一張人臉,洗去後又文上一個全身戰士,而且臉麵保持不變,都是他自己的模樣。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舅舅在人臉下麵補文了一個身體。可還是那個問題,舅舅為什麽要這樣做,實在是讓人難以揣度。
重新坐好後,我們誰也沒說話,不約而同地看著相機中的“舅舅”。“舅舅”也茫然地看著我們,嘴唇微微張開,似乎要告訴我們一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