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笛,通知司馬府、司徒府、司空府、司農府、禦史台以及雍州刺史部,明日上午辰巳之時,六品以上官員,仙師台聽本王授課,做好相應的準備事宜。”
大隋朝廷各部和禦史台,司馬和司徒正一品兩位,禦史台大夫從一品一位,司空府和司農府正從二品七位,長史和侍禦史正從三品六位,侍郎和殿中侍禦史正從四品八位,其餘正從五品和正從六品官員五十八位,共計八十二位。
酒泉郡,又見馬化宇。
“馬郡守,本王此次前來,想了解一下棉布紡織情形,順便采買一些棉布到長安。”
“稟仙師君王,何不實地視察一番?”
“帶路。”
作坊內,工匠們正在處理棉花,看的似是而非,最後看到的是一團團棉線。
“稟仙師君王,如今的酒泉郡,十斤棉花,就能紡織出一匹棉布。”
馬化宇言語中充滿自豪,不懂,但必須鼓勵捧場。
“如何能提高如此之快?”
馬化宇招了招手,走過來兩位個子不高的工匠,年紀大約四十左右,臉露憂色。
“益州的周敦師傅和劉君郎師傅,拖家帶口被臣請到酒泉,一切全歸功於他倆。”
看來來巧了,如此成果,馬化宇必定會上書,現在本王親至,提出實地考察,原來是請功。
“有功之人當獎,記下了。”
紡織工坊,一排排紡車和女工,打眼一看,少說都有五六十人。
“稟仙師君王,這裏的紡織工匠,五六天能紡織出一匹布,一天能出十匹棉布。”
“酒泉有多少這樣的工坊?”
“稟仙師君王,像這樣規模的,有十多個,還有不少家庭式的,酒泉郡每天,大約能產出三百匹棉布。”
默算了一下,至少有近兩千人,專門從事紡織,才能達到這樣的產量。
“若不是棉花緊缺,酒泉郡的紡織,還能擴大一倍。”
馬化宇繼續說道。
“馬愛卿,本王所知,一匹棉布不過兩百文,五六天紡織一匹布,女工們工錢可還合算?”
“稟仙師君王,紡棉似紡麻,原本是家中婦女,照顧家庭之餘貼補家用,不得已為之。原先的紡織,十來天才能紡織一匹棉布,沒有開辦紡織工坊的可能性。”
自己差點好心辦壞事,隻想著推廣棉花,全然忘記紡織成本,怪不得隻有紡織絹和絲綢的工坊,絹和絲綢的價格,才能夠養得起紡織女工。
“這又是誰的功勞?”
“稟仙師君王,周師傅的娘子,還有劉師傅的娘子,從小擅長紡織。來到酒泉後,日夜操勞,琢磨改進紡機的法子;現在紡機改進出來了,人卻病倒了。”
怪不得見到兩位師傅,都麵露憂色,馬化宇此番除了請功,更多的是希望本王出手救治。
“叫上周師傅和劉師傅,帶本王前去探病。”
周師傅和劉師傅一家,竟然住在郡守府衙門旁,相鄰的兩個小院,可見馬化宇心之誠。
“白娘子,仙師君王來看你了!”
馬化宇在院子內喊道,侍女扶著一位婦女走出房門,身體看上去很虛弱,臉色蒼白,一旁的周師傅連忙拿過一把椅子,攙扶著妻子坐下。
“賤妾白素妍,拜見仙師君王!”
“免禮。”
趕緊阻止白娘子起身,待在椅子上,不需要施禮,隨即拿出五枚體質果實,示意對方服下。服用完第三枚,白娘子臉色才開始好轉,可見病的有多重。
“好好歇息幾天,身體就能夠恢複。”
劉師傅見此情景,再也按捺不住,滿懷歉意說道:
“仙師君王…”
“帶我們去你家。”
伉儷情深,妻子病重,見到仙師君王禮節不到,都屬小事。
“稟仙師君王,劉師傅的娘子,人稱黃道婆,年輕時曾居於交州,那邊同樣有棉花作物,稱作氎花。”
劉師傅攙扶著妻子出來,身後跟著侍女,應該是馬化宇安排的。黃道婆瘦瘦弱弱,飽經風霜的模樣,咳喘不止;拿出五枚體質果實,示意劉師傅喂服。看著比白娘子嚴重,服用完第二枚,咳喘就已經止住,服完五枚果實,不用攙扶,都能獨自站立起來。
“賤妾黃道,謝過仙師君王!”
“免禮!再將養些時日,不要急著出來做事。”
不是白娘子和黃道,改進紡機提高紡織效率,本王可就要丟大臉了,十幾天紡織一匹布,這樣的紡織工坊,無論如何開辦不下去,最終受傷害的是酒泉郡。
“化宇,去將周師傅也請來。”
周師傅拉著妻子的手,相攜而來,兩人臉現喜色,見麵又欲跪拜,趕忙製止,讓眾人坐下。
“化宇,周敦夫婦和劉君郎夫婦都是有才能之人,僅僅是普通百姓,不能完全發揮他們的才能。推廣棉布紡織,需要更多才幹之士,司農府容納專業人才,是個好去處。南中能夠種植棉花,雍州明年也將嚐試種植,需要專業人才指導棉布紡織。”
馬化宇有些措手不及,定了定神,回道:
“稟仙師君王,化宇一定上報涼州刺史府,轉述仙師君王之言,如此人才,涼州定不會輕易舍棄。酒泉郡初涉棉布紡織,紡機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周敦夫婦和劉君郎夫婦,剛習慣酒泉的環境氣候,不宜再千裏遷徙,緩幾年可好?至於棉布紡織技術,酒泉郡歡迎各地郡府,派人前來學習,絕不藏私。”
馬化宇語氣和緩,態度卻堅決,本意也不是立即就去長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長安現在沒有棉花,去了發揮不出兩對夫婦的才能。
“先安居酒泉,繼續改進紡機,待時機成熟,再考慮去留。”
拿出十五枚體質果實,說道:
“諸位可要保重身體,培養出更多能人,百姓和國家都需要你們,本王隔一段時間,還會再來看望你們。”
對於有一技之長的人才,體質果實不能吝嗇;馬化宇明白果實的好處,招呼周敦和劉君郎兩人趕緊服用。兩對夫婦的身體,服用五枚可不夠,隻能等一段時間再來,讓他們繼續服用。
服用完體質果實的周敦和劉君郎,精神狀態完全就像換了一個人,歲月的滄桑感減少了幾分。
“可否紡織出不同厚度的棉布,適合一年四季的用布需求?”
“當然可以,調整紡線的粗細,或者紡織更密,就能夠做到。”
黃道肯定地回答道。
“有一種厚厚的棉布,可染成靛藍色,製成衣褲後,經久耐穿,通常稱作牛仔布,可有法子紡織出來?”
眾人圍坐在一起,我不斷提出一些想法。
“能不能紡織出能割絨的棉布,割絨處理後,可以製成麵巾,洗臉沐浴的舒服度,完全是另一種體驗。”
從使用的角度,提出很多問題,紡織出棉布,隻是第一步,需要改進的不僅是紡織效率,還有棉布種類。簡單的麻線,也是有粗麻布和細麻布之分,何況更勝一籌的棉紡線。
討論很熱絡,四人是熱愛紡織的,對此類話題興致勃勃,身體健康的恢複,精神狀態的好轉,令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
“本王會再來看望你們!”
告辭四人,和馬化宇離開。
“仙師君王,化宇剛才魯莽,多有得罪!”
“化宇,本王明白你的想法,隻是涼州到中原交通不便利,將來要在競爭中獲利,棉花畝產量和質量、棉布種類,還需要花大功夫。”
“化宇明白,隻是久居酒泉,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有此心足矣!”
拍了拍馬化宇的肩膀,以示讚賞,以郡尉武職,出任郡守,管轄酒泉、敦煌兩郡,的確不容易。一萬匹白色棉布,兩千兩銀子,近兩千紡織女工,一個月的付出,到手的或許隻有小幾百文。生活就是如此,付出才有收獲,三四百文錢,已經能夠勉強填飽,兩個成年人的肚子。
人類的追求不止如此,吃飽穿暖隻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感、歸屬感、尊重感,甚至人人都能實現自我價值,成為社會重要的一份子,才是追求的目標。
想到這些,感覺真的很缺時間,治國理政,自己連半桶水都不如,大量時間還必須用於修煉,哪裏能夠不斷提高治理能力。人才不是說有就有,需要發現,需要培養,非一日之功。思想的轉變更加艱難,以民為本口號好立,真正實行起來,差異和變味是必然。無私奉獻不科學,也不合理,人類的需求是層層遞進的,不是空中樓閣。大部份人專注於權利和財富,以此做為自我價值的實現;少部份人有更高的追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回到長安城,一萬匹棉布交與塔塔族長,中年狀態的伊塔塔,很享受目前的生活。
明天的教學即將開始,認真檢查場地和用具,聽學的官員不足百人,仙師台不缺教學場所。一人一凳一桌,筆墨紙硯齊備,教台處兩塊木板拚湊的白板,炭筆。粉筆不難製作,石灰石和石膏各地都有,多試驗些次數,就能製作出來;白板刷上黑漆,就能夠變成黑板。白字黑底,黑字白底,哪種對視線更有利,這一點真不清楚,完全是習慣於白字黑底。
第二天辰巳之時未到,賈緒、尚崇允等人已經先到了,選擇了第一排的座位。住在長樂宮的官員,陸陸續續到來,幾乎都沒有來過桂宮;看到了畢飛,原來是從六品右丞,看服飾現在是中書右侍郎,從五品。朝廷六品以上官職,沒有連升三級的,除非君王特許,這是賈緒和尚崇允主持朝政,擬定的規矩,隋國畢竟已步入正軌。
大隋朝廷各部和禦史台,司馬和司徒正一品兩位,禦史台大夫從一品一位,司空府和司農府正從二品七位,長史和侍禦史正從三品六位,侍郎和殿中侍禦史正從四品八位,其餘正從五品和正從六品官員五十八位,共計八十二位。
酒泉郡,又見馬化宇。
“馬郡守,本王此次前來,想了解一下棉布紡織情形,順便采買一些棉布到長安。”
“稟仙師君王,何不實地視察一番?”
“帶路。”
作坊內,工匠們正在處理棉花,看的似是而非,最後看到的是一團團棉線。
“稟仙師君王,如今的酒泉郡,十斤棉花,就能紡織出一匹棉布。”
馬化宇言語中充滿自豪,不懂,但必須鼓勵捧場。
“如何能提高如此之快?”
馬化宇招了招手,走過來兩位個子不高的工匠,年紀大約四十左右,臉露憂色。
“益州的周敦師傅和劉君郎師傅,拖家帶口被臣請到酒泉,一切全歸功於他倆。”
看來來巧了,如此成果,馬化宇必定會上書,現在本王親至,提出實地考察,原來是請功。
“有功之人當獎,記下了。”
紡織工坊,一排排紡車和女工,打眼一看,少說都有五六十人。
“稟仙師君王,這裏的紡織工匠,五六天能紡織出一匹布,一天能出十匹棉布。”
“酒泉有多少這樣的工坊?”
“稟仙師君王,像這樣規模的,有十多個,還有不少家庭式的,酒泉郡每天,大約能產出三百匹棉布。”
默算了一下,至少有近兩千人,專門從事紡織,才能達到這樣的產量。
“若不是棉花緊缺,酒泉郡的紡織,還能擴大一倍。”
馬化宇繼續說道。
“馬愛卿,本王所知,一匹棉布不過兩百文,五六天紡織一匹布,女工們工錢可還合算?”
“稟仙師君王,紡棉似紡麻,原本是家中婦女,照顧家庭之餘貼補家用,不得已為之。原先的紡織,十來天才能紡織一匹棉布,沒有開辦紡織工坊的可能性。”
自己差點好心辦壞事,隻想著推廣棉花,全然忘記紡織成本,怪不得隻有紡織絹和絲綢的工坊,絹和絲綢的價格,才能夠養得起紡織女工。
“這又是誰的功勞?”
“稟仙師君王,周師傅的娘子,還有劉師傅的娘子,從小擅長紡織。來到酒泉後,日夜操勞,琢磨改進紡機的法子;現在紡機改進出來了,人卻病倒了。”
怪不得見到兩位師傅,都麵露憂色,馬化宇此番除了請功,更多的是希望本王出手救治。
“叫上周師傅和劉師傅,帶本王前去探病。”
周師傅和劉師傅一家,竟然住在郡守府衙門旁,相鄰的兩個小院,可見馬化宇心之誠。
“白娘子,仙師君王來看你了!”
馬化宇在院子內喊道,侍女扶著一位婦女走出房門,身體看上去很虛弱,臉色蒼白,一旁的周師傅連忙拿過一把椅子,攙扶著妻子坐下。
“賤妾白素妍,拜見仙師君王!”
“免禮。”
趕緊阻止白娘子起身,待在椅子上,不需要施禮,隨即拿出五枚體質果實,示意對方服下。服用完第三枚,白娘子臉色才開始好轉,可見病的有多重。
“好好歇息幾天,身體就能夠恢複。”
劉師傅見此情景,再也按捺不住,滿懷歉意說道:
“仙師君王…”
“帶我們去你家。”
伉儷情深,妻子病重,見到仙師君王禮節不到,都屬小事。
“稟仙師君王,劉師傅的娘子,人稱黃道婆,年輕時曾居於交州,那邊同樣有棉花作物,稱作氎花。”
劉師傅攙扶著妻子出來,身後跟著侍女,應該是馬化宇安排的。黃道婆瘦瘦弱弱,飽經風霜的模樣,咳喘不止;拿出五枚體質果實,示意劉師傅喂服。看著比白娘子嚴重,服用完第二枚,咳喘就已經止住,服完五枚果實,不用攙扶,都能獨自站立起來。
“賤妾黃道,謝過仙師君王!”
“免禮!再將養些時日,不要急著出來做事。”
不是白娘子和黃道,改進紡機提高紡織效率,本王可就要丟大臉了,十幾天紡織一匹布,這樣的紡織工坊,無論如何開辦不下去,最終受傷害的是酒泉郡。
“化宇,去將周師傅也請來。”
周師傅拉著妻子的手,相攜而來,兩人臉現喜色,見麵又欲跪拜,趕忙製止,讓眾人坐下。
“化宇,周敦夫婦和劉君郎夫婦都是有才能之人,僅僅是普通百姓,不能完全發揮他們的才能。推廣棉布紡織,需要更多才幹之士,司農府容納專業人才,是個好去處。南中能夠種植棉花,雍州明年也將嚐試種植,需要專業人才指導棉布紡織。”
馬化宇有些措手不及,定了定神,回道:
“稟仙師君王,化宇一定上報涼州刺史府,轉述仙師君王之言,如此人才,涼州定不會輕易舍棄。酒泉郡初涉棉布紡織,紡機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周敦夫婦和劉君郎夫婦,剛習慣酒泉的環境氣候,不宜再千裏遷徙,緩幾年可好?至於棉布紡織技術,酒泉郡歡迎各地郡府,派人前來學習,絕不藏私。”
馬化宇語氣和緩,態度卻堅決,本意也不是立即就去長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長安現在沒有棉花,去了發揮不出兩對夫婦的才能。
“先安居酒泉,繼續改進紡機,待時機成熟,再考慮去留。”
拿出十五枚體質果實,說道:
“諸位可要保重身體,培養出更多能人,百姓和國家都需要你們,本王隔一段時間,還會再來看望你們。”
對於有一技之長的人才,體質果實不能吝嗇;馬化宇明白果實的好處,招呼周敦和劉君郎兩人趕緊服用。兩對夫婦的身體,服用五枚可不夠,隻能等一段時間再來,讓他們繼續服用。
服用完體質果實的周敦和劉君郎,精神狀態完全就像換了一個人,歲月的滄桑感減少了幾分。
“可否紡織出不同厚度的棉布,適合一年四季的用布需求?”
“當然可以,調整紡線的粗細,或者紡織更密,就能夠做到。”
黃道肯定地回答道。
“有一種厚厚的棉布,可染成靛藍色,製成衣褲後,經久耐穿,通常稱作牛仔布,可有法子紡織出來?”
眾人圍坐在一起,我不斷提出一些想法。
“能不能紡織出能割絨的棉布,割絨處理後,可以製成麵巾,洗臉沐浴的舒服度,完全是另一種體驗。”
從使用的角度,提出很多問題,紡織出棉布,隻是第一步,需要改進的不僅是紡織效率,還有棉布種類。簡單的麻線,也是有粗麻布和細麻布之分,何況更勝一籌的棉紡線。
討論很熱絡,四人是熱愛紡織的,對此類話題興致勃勃,身體健康的恢複,精神狀態的好轉,令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
“本王會再來看望你們!”
告辭四人,和馬化宇離開。
“仙師君王,化宇剛才魯莽,多有得罪!”
“化宇,本王明白你的想法,隻是涼州到中原交通不便利,將來要在競爭中獲利,棉花畝產量和質量、棉布種類,還需要花大功夫。”
“化宇明白,隻是久居酒泉,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有此心足矣!”
拍了拍馬化宇的肩膀,以示讚賞,以郡尉武職,出任郡守,管轄酒泉、敦煌兩郡,的確不容易。一萬匹白色棉布,兩千兩銀子,近兩千紡織女工,一個月的付出,到手的或許隻有小幾百文。生活就是如此,付出才有收獲,三四百文錢,已經能夠勉強填飽,兩個成年人的肚子。
人類的追求不止如此,吃飽穿暖隻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感、歸屬感、尊重感,甚至人人都能實現自我價值,成為社會重要的一份子,才是追求的目標。
想到這些,感覺真的很缺時間,治國理政,自己連半桶水都不如,大量時間還必須用於修煉,哪裏能夠不斷提高治理能力。人才不是說有就有,需要發現,需要培養,非一日之功。思想的轉變更加艱難,以民為本口號好立,真正實行起來,差異和變味是必然。無私奉獻不科學,也不合理,人類的需求是層層遞進的,不是空中樓閣。大部份人專注於權利和財富,以此做為自我價值的實現;少部份人有更高的追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回到長安城,一萬匹棉布交與塔塔族長,中年狀態的伊塔塔,很享受目前的生活。
明天的教學即將開始,認真檢查場地和用具,聽學的官員不足百人,仙師台不缺教學場所。一人一凳一桌,筆墨紙硯齊備,教台處兩塊木板拚湊的白板,炭筆。粉筆不難製作,石灰石和石膏各地都有,多試驗些次數,就能製作出來;白板刷上黑漆,就能夠變成黑板。白字黑底,黑字白底,哪種對視線更有利,這一點真不清楚,完全是習慣於白字黑底。
第二天辰巳之時未到,賈緒、尚崇允等人已經先到了,選擇了第一排的座位。住在長樂宮的官員,陸陸續續到來,幾乎都沒有來過桂宮;看到了畢飛,原來是從六品右丞,看服飾現在是中書右侍郎,從五品。朝廷六品以上官職,沒有連升三級的,除非君王特許,這是賈緒和尚崇允主持朝政,擬定的規矩,隋國畢竟已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