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不由驚呼高喊道:


    “翁庫瑪法!”


    康熙的目光與父子倆相接時,瞧見弘曆衰老的超出他意料之外的模樣,也忍不住詫異道:


    “弘曆!永琰!”


    這一聲稱呼倒是令乾隆認出眼前一群人是誰了,他當即眼睛發亮邊喊邊朝著康熙等人走去:


    “汗瑪法!汗阿瑪!金團!”


    跪在底下的臣子們聽到太上皇與新皇的稱呼,心肝脾肺腎都是亂顫的。


    時隔多年,乾隆朝宣告結束了,康熙朝、雍正朝的人也幾乎都走完了人生路。


    此刻待在金鑾殿上的人已經還了兩代人了。


    無論是臣子還是宗室人員都險少有人記得多年前的離譜傳言:四十多歲的乾隆皇帝想要帶著自己的生母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開啟第三次南巡之旅時,聖祖爺曾帶著世宗憲皇帝與一眾康熙朝皇子們當朝顯靈,勸諫太上皇要將精力放在治國理政上,莫要將精力耽於玩樂之事中,自此後,太上皇才改了用度奢侈的習慣,一門心思撲在江山社稷上,全力治理大清盛世。


    一個跪在百官前麵容貌俊美的中年官員是乾隆皇帝信任多年的寵臣,他可是將乾隆皇帝的大事、小事記得門清,想起他剛入朝為官時,那個曾在官員中間當成笑話傳播的流言,再結合當下乾隆爺與嘉慶皇帝父子倆的激動反應,他的一顆心髒“砰砰砰”直跳,當即俯身大拜高聲喊道:


    “奴才鈕祜祿·和珅拜見我大清的列祖列宗!聖祖爺吉祥!世宗爺吉祥!”


    站在自己汗瑪法腿邊的弘晞聞聲朝著底下看去,瞧見發聲源的俊美儒雅長相,不禁往上挑了挑好看的眉毛,心中暗道一聲:這就是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將四書五經背的滾瓜爛熟,頭上官銜一大串的天下第一貪呐!


    眼前超出尋常認知範圍的景象早已經令百官們懵圈了,聽到和中堂的話,他們也紛紛穩住心神,找到自己的音調,學著和中堂的模樣,俯身大拜高呼道:


    “奴才/微臣給我大清的列祖列宗請安!”


    跪在末尾的外國使臣們也都紛紛吞了吞口水,被麵前離奇又玄幻的事情給嚇著了,紛紛在心中畫起了十字,無聲呐喊:阿門!這難道就是神秘的東方力量嗎?!


    第117章 萬國來朝


    這些外國使臣穿著不同的服飾、長相也差別很大。


    他們之中有金發碧眼的歐洲人, 有虎背熊腰、長著滿臉絡腮大胡子的沙俄人,還有一部分人腦袋上纏著頭巾、皮膚呈現淡棕色是來自南邊的印度、緬甸與暹羅等地的。


    他們目含驚恐的瞧著站在禦階之上的康熙等人,互相扭頭對視間傳達出來同樣的意思:神秘的東方力量果然是名不虛傳!


    早年前曾暗自打過壞主意, 妄圖靠著輸送鴉片前來攫取大清財富的英吉利人更是被眼前“大變活人”的一幕給嚇破了膽, 他們冷白皮的膚色變得愈發慘白、滿額頭冒冷汗, 拚命將腦袋往下垂,恨不得當場縮成一個不起眼的球,咕嚕咕嚕的滾出去,好來躲避上首傳來的各種各樣的打量視線。


    執政六十一年的康熙大帝對歐洲諸國是有很強的震懾力的,如今他的孫子的政績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本就好戰的乾隆在執政中期後, 變得愈發愛打仗了。更讓外國人驚恐的則是,他不僅愛打仗還非常擅長做遠征指揮官。


    二十年前的清俄一戰, 清軍打得毛子們嗷嗷叫,沙俄女皇更是氣憤的頒布國書臭罵乾隆皇帝不要臉,“不要臉”的乾隆皇帝從精明的女皇手裏奪回了雍正朝被割去的土地。


    十幾年前的倭國海戰又讓世界瞧見了大清不俗的水師力量。


    十年前,緬甸野心勃勃的貢榜王朝在中南半島稱霸,把暹羅滅了並入自己的國家後又入侵雲南, 清軍在兩國邊境線上開啟了保衛戰,坐鎮於京城的乾隆皇帝遠隔大半個國家遙遙指揮。


    弘曆吸取了在後世瞧見的史料教訓,麵對此時空中這場遲來的清緬之戰他顯得十分有經驗,早在大軍出發前就讓軍醫配備了足量的能抵禦南邊瘴氣的藥丸。


    因為戰前準備充足、再加上乾隆這個總指揮官知曉戰局,遊刃有餘的精準打擊, 使得這場清緬之戰不像是曆史上記載的那般斷斷續續的打了七年, 四次戰爭,清軍最後雖然贏得了勝利卻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而是一戰定勝負,半年的時間, 清軍大勝,緬軍慘敗,中南半島的□□勢也被此戰給大大的改變。


    戰爭的勝利不僅使得乾隆皇帝收複了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就被緬甸掠奪走的孟養、木邦、蠻暮(蠻莫)等土司,還使得剛被滅國的暹羅獲得了喘息的時間、抓住機會又從緬甸中獨立1,而後轉頭投靠大清,成為清廷附屬國,同老撾、不丹、尼泊爾、錫金等一樣歲歲向愛新覺羅一族朝貢。


    拋開這些武功不談,日漸老邁的乾隆文治也沒有隨著年紀的增加變得平庸。


    民間歌舞升平、國庫豐盈,每隔兩年朝廷都會減免一部分賦稅,硬邦邦的水泥路像是蛛網般覆蓋在了黃土路上。


    舉國上下都在修路搞基建,一座座廠房在各省郊外拔地而起,廠房多了,用人自然而然也跟著增多了,諸如紡紗、織布、刺繡這種手藝活隻能手巧的女子幹,有需求自然得滿足,有機會明眼人也會緊緊抓住。


    八年前,皇家科學院研製出來來一種名為“飛梭”的東西,飛梭的發明使得織布速度翻倍的提升,在深受乾隆皇帝疼愛的和敬、和嘉、和靜、和恪、和孝五位公主的推動下,一些皇家紡織廠中擴大了女工的數量,其餘民間的紡織廠也跟著有樣學樣,廢除纏足後的女人們得到了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腦子清醒的女人們越來越多走出家裏做工。


    這時,擺在麵前的問題就又冒出來了。


    在如今識字率普遍低的情況下,男子們讀書的都不多,女子認字的就更少了,可女子們做工時避不可免的也會碰上文字。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七年前外城裏建設了第一座女子學院。


    女子學院剛剛建成,一種名為“蒸汽機”的東西橫空出世直接將大清這輛放在馬車上快速奔跑的國家給挪到了汽車上。


    蒸汽機如一個加速器般推著各種各樣的器具進行升級換代。


    乾隆五十四年春,第一輛乾隆牌的四輪蒸汽車行駛在了京城平坦的水泥路上。


    此時剛剛學會騎兩輪自行車的百姓們望著四輪蒸汽車驚得瞪大了眼睛。


    等三年後。


    百姓們已經習慣看到四輪車與兩輪車在水泥路上跑來騎去時,乾隆五十七年秋,大清第一條鐵路建成。


    此鐵路名為“京盛鐵路”,從京城東郊起直達關外的盛京。


    乾隆五十八年春,第一輛擁有三十二節車廂的蒸汽機車生產成功。


    去年年末,京盛鐵路正式投入使用。


    關內、關外的老百姓們提著大包小包、拎著大箱小箱、驚奇又欣喜的坐著行駛起來會在鐵軌上“狂嗤狂嗤”響、頂部“嘟嘟嘟”冒著白色水蒸氣的綠皮列車,看著玻璃窗外白茫茫的雪色,在關內外自由的往返。


    鐵路的修建、列車的運行大大提高了運貨的速度。


    大清也在水泥路與廠房之後開啟了第二次基建,勢必要在十五年之內以豫省為中心修出來一個能到達大清東南西北的“米字形”鐵路網。


    此刻是清朝的巔峰盛世,萬國來朝的局麵是盛唐之後,華夏之地上迎來的又一巔峰樂世。


    百姓們走在京城街道上能瞧見各種各樣的外國人,他們說著顛三倒四的蹩腳漢話,學著如今世界上最熱門的語言,感受著神奇的東方大國五千年的曆史底蘊以及豐富多彩的文化。


    這是宮外麵的情況,而眼下金鑾殿上的震撼還在持續。


    外國使臣們戰戰兢兢的,跟隨使臣前來的外國史官們更是恨不得將眼前之景給深深刻在腦子裏,好回國後寫到他們國家的史書上,讓他們國家的人明白華夏人常說的“老祖宗”的魂魄是真的存在的!


    康熙朝的史官已經激動的臉色通紅、握著毛筆的右手都忍不住發顫,奮筆疾書的記述著禪位大典的奇景。


    黑壓壓跪了滿地的文武官員們心中也在犯嘀咕,一是萬萬未曾想到流傳多年的離譜傳言竟然是真的,二是他們也不敢想啊,老話常念叨的“祖宗顯靈、祖宗顯靈”竟然還真得不是一句擁有美好願景的妄想話啊!


    不管底下人現在心中是怎麽想的,乾隆與嘉慶此刻是真高興。


    乾隆欣喜於他在咽氣前的幾年竟然還能再次見到自己敬愛的汗瑪法,嘉慶則高興於在自己登基的時候能見到聖祖爺等人,是不是證明老祖宗們也是對他當政抱有期待的?


    乾隆與嘉慶的臉上滿滿喜悅,康熙父子們雖然在後世時就知道弘曆是禪位的,但卻詫異於他們竟然會憑空出現在禪位大典上,看著端著傳國玉璽的嘉慶,康熙等人心中各有思量。


    隻知乾隆之名,卻不識乾隆之人的太子妃也趁此機會滿臉好奇地打量乾隆與嘉慶,不得不說看著眼前笑得滿臉褶子、一臉喜慶的老年乾隆,瓜爾佳氏真心覺得這孩子果然就像自家太子爺說的那般,除了臉型、眼型長得與寡言少語的老四相似之外,父子倆的性子可真是天差地別、一南一北啊,嚴肅的皇家中能出現乾隆這麽一個樂嗬人也真是難得啊。


    與瓜爾佳氏站在一塊的四位公主此刻簡直都快閉眼昏厥了,她們原以為剛才乾隆那一句“汗阿瑪”是在稱呼太子爺,可當看到穿著明黃色龍袍的父子倆對著胤禛喊“汗阿瑪”、“汗瑪法”,對著胤礽喚“太子二伯”、“太子二瑪法”時,仿佛迎頭被敲了一記實心的大石錘,整個人從頭到腳都裂開了。


    禪位大典原本就走到結尾了。


    康熙等人的出現更是催化了收尾過程。


    乾隆與嘉慶領著康熙父子們、太子妃以及暈暈乎乎、搞不清楚狀況的四位公主還有興高采烈的弘晞走出金鑾殿,隻見殿內跪的滿滿當當的,殿外也是從上到下跪了滿地人。


    鑲黃、正黃、正白、正紅、鑲白、鑲紅、正藍、鑲藍的八旗旗幟在正月的寒風中飄蕩。


    居高臨下的弘晞眯眼四望、黑壓壓的人影如長龍般蜿蜒向南望不到盡頭,這場禪位大典著實辦得十分盛大。


    “汗瑪法,你們這次準備在這兒待多久呢?”


    一臉喜悅的乾隆轉頭對著身旁的康熙笑著詢問。


    康熙也將目光從迎風吹的明黃色龍旗上收回來,對著乾隆笑道:


    “弘曆,我們會在你這兒待三個時辰,在二十一世紀待十八個時辰。”


    聽到長輩們又能去後世了,乾隆的眼中滿是羨慕,站在其後的嘉慶眼中也盡是憧憬,他知道後世是個好地方、穿越時空又是難得的人生奇遇,但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這好機會是萬萬沒他份兒的,心中不由深深歎了口氣。


    乾隆則暗自在心中瘋狂念叨道:太祖爺,您快仔細看看呐!弘曆我呀這些年可是兢兢業業的治理大清的,您上次都帶著弘曆去後世了,這次說什麽也一定要帶著弘曆再去一次啊!


    飄浮在空中的係統虛影感受到了笑眯眯的乾隆皇帝從內心深處發出來的極強穿越願念、它邊收集著從四麵八方而來的正能量,邊用算法計算著帶乾隆皇帝穿越時空的可能性。


    “汗阿瑪,要不咱們去宮外瞧瞧吧。”


    同樣被眼前的禪位景象給搞得心神激蕩的太子爺忍不住對著自己老父親開口道。


    康熙也對如今宮外的景象好奇的緊,聽到寶貝兒子的提議,當即看向乾隆道:


    “弘曆啊,你帶我們出宮看看吧。”


    乾隆頷了頷首對著跟在身後的大太監吩咐道:


    “你去把和珅與巴拜給朕喊來。”


    大太監忙恭敬的俯了俯身,轉頭往殿內跑,沒一會兒兩個中年男人就一前一後的快步來到了康熙等人跟前。


    和珅直接再度跪拜道:


    “奴才鈕祜祿·和珅給康熙爺、雍正爺以及我大清的列祖列宗們請安。”


    站在他身旁的蒙古王爺也跟著拜道:


    “玄孫博爾濟吉特·鄂勒哲特穆爾額爾克巴拜給諸位長輩請安。”


    聽到和珅的話,除了嘉慶不喜的皺了皺眉頭,弘晞滿臉興味外,康熙等人都沒有露出什麽意外的表情,顯然和珅雖然有名,但也不是有名到能在乾隆皇帝的百科頁麵上用長篇大段的詞條來描述他的情況的,康熙等人包括乾隆此刻都不知曉和珅在曆史上的具體情況。


    可待巴拜長長的共有十七個字的名字進入人耳後,康熙的眼皮子不由跳了跳,胤禛的嘴角也狠狠抽搐了兩下,姓“博爾濟吉特”,還自稱“玄孫”,不用問這巴拜絕對是弘曆的外孫了,屬於康熙第五代的小輩。


    對於去過後世多次的康熙父子們而言,第五代的這個輩分不算稀奇,稀奇的乃是這個小輩基本上不會與人重名的蒙語名字。


    直郡王最先憋不住衝著巴拜大大咧咧地笑道:“‘福壽鋼鐵大寶貝’,好家夥,你這名字是誰給你起的?”


    聽到胤禔的話,巴拜的耳根子也不禁微微紅了。


    乾隆接話,一臉得意的對著胤禔感慨道:


    “大伯,你有所不知啊,巴拜乃是朕與元後富察氏所出的嫡女——和敬固倫公主生下來的獨子,朕希望巴拜有福有壽、身子骨長得結實如鐵,因為疼愛他的母親,所以朕也愛屋及烏對他珍視若寶貝,故而才給這個外孫子起了個好名字啊。”


    “對了,他娶的嫡福晉還是五叔的曾孫女嘞。”


    聽到這話,胤礽等人又都忍不住看了看“福壽鋼鐵大寶貝”,直到把“鋼鐵大寶貝”看得羞澀的滿臉通紅,手腳都不知道該往那裏放了。


    胤祺才看著自己的曾孫女婿,用右手摸著自己的下巴衝著康熙感歎道:


    “汗阿瑪,兒臣聽到巴拜的名字,深深覺得咱們家金、銀、銅、鐵蛋兒的乳名還是起得太保守了。”


    眾兄弟們深以為然,可不是嘛!


    他們都隻是把“團啊”、“蛋啊”當成自家兒子、女兒的乳名,瞧瞧人家弘曆這活潑的性子,直接給外孫子起個“福壽鋼鐵大寶貝”做大名,誰都可以喊,這點比不過啊,比不過。


    康熙沒搭理自己五兒子,而是衝著“鋼鐵大寶貝”溫和的笑了笑。


    乾隆也帶著“鋼鐵大寶貝”認識了一遍長輩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袂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袂淺並收藏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