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你家吧,我家太小了,二姐會嫌我們煩的。”


    張二姐張婭庭比她們大2歲半,今年初三,迎戰中考的關鍵時期。康妙玟和張婭寧要到初四才會中考,還早呢。


    說起來張家其實比康家大,張家父母是教授和講師,大學分配住房按照職位和工齡計算住房麵積,張家分配的是三室一廳的大套,張鳳波和沈莉住了最大的主臥,張婭錦張婭庭住次臥,張婭寧住帶陽台的小房間。


    而康家分配的是兩室一廳的中套,康衛國和奚繡藍住主臥,康妙玟住帶陽台的小房間。


    英語老師金老師專門叫了張婭寧和康妙玟去辦公室,請張婭寧帶帶康妙玟的英語,教她怎麽背單詞。班主任劉老師對康妙玟說,希望她提高一下英語成績,成績瘸腿可不太好看。


    張婭寧有老爸輔導英語,也很熱心,立馬跟康妙玟定下來每天背20個單詞,她要檢查的;周日下午一起學英語。


    康妙玟隻覺得現在背單詞不在話下,記憶力特別好,一個單詞讀個3、4遍,背兩遍拚寫,也就記住了。初中英語也沒啥難度,音標還沒上,語法一點點,就是考試也不難。


    到了11月第二周的期中考試,周五上午語文曆史,下午英語;周六上午數學政治。


    *


    “今天考的怎麽樣?”奚繡藍問。


    “都還行,考的都會,做的全對。”康妙玟笑嘻嘻的說。


    “別吹牛啊。”


    “這叫實事求是。”


    “這次要是再有兩個100分,下星期你過生日媽給你買個大蛋糕。”現在奶油蛋糕還是高檔食物,10元一個大蛋糕,著實不便宜,但並不好吃,蛋糕胚太硬,奶油也不香。


    “蛋糕也沒啥好吃的,我想吃醬牛肉。”還是吃肉好。康妙玟再次麵臨發育期,以前挑食得厲害,現在可是要打定主意一定好好增加營養,拔高一點身高。她以前也不矮,足有168公分呢,在安徽這個不南不北的省份也能算是高個女孩,但誰不喜歡再高一點、擁有一雙大長腿呢?


    “行,給你買兩斤醬牛肉,全是你的!”奚繡藍痛快的說。


    *


    期中考試的試卷改的也很快,周一上課便將試卷發下來了,班主任還在黑板旁邊貼了排名表。


    第一名,康妙玟,5門總分493分,單科語文、數學、英語、曆史滿分,政治93分。


    第二名,張婭寧,總分490分,單科語文、數學、英語滿分,曆史93分,政治97分。


    第三名,路景延,總分488分,單科數學、英語滿分,語文98分,曆史98分,政治92分。


    馮婷婷不如兩個好友,但總分也排到第十一名,她自己也很滿意。


    下午放學,劉老師把班裏前三名都叫到老師辦公室。


    “坐。”劉老師指著辦公桌旁邊三隻方凳。


    三個學生都坐下。


    “你們這次期中考試考的不錯,康妙玟、路景延,政治再抓抓。張婭寧,你曆史應該也考滿分才對的。”


    張婭寧白皙的小臉馬上紅了。


    “叫你們來是希望你們能更上一層樓,有不懂的隨時可以來問老師,不要怕,來問題目每個老師都會很高興的。你們學習進步,就是老師最想得到的。”劉老師和顏悅色,“你們是班裏的前三名,但在全年級來說還有進步的空間。”


    劉老師拿出一張a4紙,上麵是全年級排名,遞給康妙玟,“你們都看看自己在全年級排名多少。”


    康妙玟是年級第三,最高分是一班的495分,第二名494分。


    張婭寧年級第七,路景延年級第十。


    “政治也能拿滿分嗎?”康妙玟問。


    劉老師笑了笑,“當然可以。怎麽樣?有信心期末考試拿全滿分嗎?”


    第5章 學習使我快樂


    啊這!要回答“有信心”會不會太飄了?


    她靦腆的笑了一下,“老師,不要給我太大的壓力。”


    劉老師也笑了,“努力爭取一下吧。你們兩個也是,要好好保持,爭取期末考試更上一層樓。”


    *


    馮婷婷興致勃勃的問:“劉老師喊你們幹什麽?”


    “就……說了年級排名。”


    “你排第幾?”


    “第三。”


    “哇!”馮婷婷瞪大眼睛,“你可以啊,你進步的好快呀。”


    “有嗎?”康妙玟反問。


    “你以前還要抄張婭寧的作業呢。”


    哎,是哦,抄別人作業那是學渣傳統藝能。


    “那是我懶,懶得寫作業。”康妙玟理直氣壯的說。


    馮婷婷推了她一下,她哇哇大叫起來,三個女孩嘻嘻哈哈的笑。


    *


    廬州理工大學的家屬區分了好幾片,名字也特別質樸,就叫“村”,北村、南村、東村、西村,一共四大片兒。北村在廬州理工大門對麵,那邊有個校辦工廠,住在北村的多是校辦工廠職工,房屋都是平房,一排十六個房間,有分到兩間的,也有隻分到一間的。


    東村比北村小一半,也是校辦工廠職工居多,也都是平房,一共有二十多排,都是建校之初50年代初建造的,如今也有30多年,是很舊的房子了。


    西村在廬州理工西門外,隔了馬路,跟廬州理工附中緊挨著,麵積比北村和東村加起來還大得多。康妙玟家去年才從西村搬到南村。


    南村是傳統教師家庭宿舍,前麵幾十棟樓都是50年代陸續蓋的,現在要繼續蓋樓已經沒有土地,於是買下了緊挨著的另一塊土地,將學校的麵積擴大了一些,新蓋了十六幢四層樓。新樓房戶型有兩種,大戶型65平方,中戶型50平方,沒有公攤。


    康家、張家、馮家都是去年新搬來的,南村這一片新樓也就成了少有的教師家庭與職工家庭混居的住宅區。


    康衛國是工齡長占了優勢,17歲參軍便是參加工作,退伍國家分配工作,進了大學人武部,前兩年總算提成了幹事,在人武部除了正副部長,接下來就數到康衛國了。


    南村的圍牆外麵便是郊區,郊區農民不種糧食,而是種菜,緊挨著圍牆有好幾個池塘,種著蓮藕,夏天滿塘荷花,景致非常美。


    如今已經是深秋,牆外一片蕭瑟。


    *


    馮婷婷先告別了小夥伴回了家。


    張婭寧看著馮婷婷的身影進了單元門,說:“馮婷婷學習不夠用功。”


    “她家裏就她一個,沒有比拚的動力。”


    “你家也隻有你一個,你就不像她。”


    “她也還可以吧,班裏十幾名。”


    張婭寧不同意,“中考就是一個分水嶺,會有一半人上不了高中。”


    康妙玟先是驚訝,隨即點點頭,“唉,太難了。”張婭寧的意思她懂了,她是希望三個小夥伴上高中還在一起。


    以前嘛,學霸就是學霸,順利上了大學,還上的是本校,她父親所在的計算機係,本科畢業後去了美國碩博連讀,之後留在美國大學裏任教。馮婷婷上了高中,但高考很不理想,最後隻能上了一個高中專。


    至於康妙玟自己,就屬於分數不夠上高中的那一半。


    那種生活雖然也能過,但並不能算什麽很好的生活,她就是一個普通人,普普通通的生活。


    現在……似乎一切都有可能。


    *


    回了家,奚繡藍也剛到家。


    “期中考試卷子下來了嗎?”


    “下來了。”


    “多少分?”


    “就政治有幾道題答錯了,隻考了93分。其他幾門都是滿分。”


    “哎喲!其他幾門全滿分呀?我閨女真聰明!”奚繡藍喜滋滋的,拿毛巾擦幹手,“快快,卷子呢?我看看。”


    “就是期中考試,題目又不難。”康妙玟拿出幾張卷子,放在桌上。


    “今天作業多不多?”奚繡藍美滋滋的拿起卷子,她也不懂看看題目啥的,隻看分數,紅彤彤的“100”,滿意,非常滿意。


    “作業不多,就是訂正試卷。”她隻需要訂正政治試卷,不多,一會兒就寫完了。“趙老師又給了我幾張卷子,要我沒事做卷子。”


    “行行,你做作業去吧。”奚繡藍小心收好試卷,交給女兒。“晚上想吃什麽菜?”


    “有什麽做什麽。”


    “明天給你買條鯽魚燉湯,吃魚長腦子,聰明。”


    “好。”魚她是很愛吃的,幾乎什麽魚都吃。鯽魚人工養殖,隻要不是萬裏冰封,就是過年也有得賣的。


    奚繡藍是傳統賢妻良母,一心撲在孩子丈夫身上,也沒有虧待自己,她因為不會縫補,一向在穿著上很講究,從來沒讓康妙玟穿過打補丁的衣服。小孩子小時候總是很費衣服,膝蓋磨破、袖子拉出口子是常事,康妙玟記憶裏自己從來沒有穿過有補丁的衣服,這在職工子女裏是不多見的。


    那些多子女的家庭哪怕是教師家庭,老大新老二舊縫縫補補是老三壓根再常見不過,即使張婭寧,在家裏穿打補丁的上衣、接了一截褲腳的長褲也不少見。


    康妙玟回了自己房間,將書包放在書桌上。


    現在那種雙肩包還少見,學生背的書包各種各樣,像費強那樣家裏好幾個孩子的,還在用基礎款的軍用黃綠色帆布包。張家有3個孩子在上學,經濟壓力比較大,但也給張婭寧買了這幾年非常流行的水磨藍牛仔布包。


    馮婷婷用的是黑色帆布包,康妙玟也是水磨藍牛仔布包,她自己找了一枚學校徽章別在包上,也算是個記號。


    趙老師沒事就給她塞卷子,大多是上海、南京、杭州各家初中的試卷,還散發著油墨的墨香味。老師們很忙,班上學習好的學生經常會被喊去“打工”,也就是印試卷。


    教師辦公室裏有油印機,老師先在油印蠟紙上用金屬刻寫筆小心寫好試卷底版,然後放進油印機,刷上油墨,用滾筒均勻的滾過底版,下麵的白紙上便出現了一張印好的試卷。一張蠟紙大概可以印300張左右,之後蠟紙上的字跡便會模糊,需要重新刻版。不過剛好,初一年級不到300人,一次印300張試卷恰好夠用。


    推滾筒是個力氣活兒,老師直接指派男生推滾筒,女生負責抽走印好的試卷,還要計數。一般都是印300張,康妙玟按照一個班60人一遝,滿60張便單獨放在一邊,這樣方便計數,之後其他班印試卷也就按照這個方法來計數。


    老師們有時候一邊改作業一邊拉呱,說現在已經有了半自動的油印機,不需要人工推滾筒,隻需要刻好蠟紙放進去,插上電,按下“開始”,機器自己刷刷的開印,留一個人在旁邊看著,沒紙了便送紙或是關了機器。


    劉老師說:“還是沒錢,學校要是有錢買複印機那就好了!”


    老師們紛紛點頭,都說還是複印機好,不用刻版累得手酸、不用兌油墨搞得髒兮兮,隻需要寫好試卷,放進複印機,300張那還不是分分鍾的事情嗎!


    複印機也早就發明了,最早的複印機是1938年在美國出現的,現在國內多是日本產的複印機,前兩年有了國產複印機,不過還是日本技術,桂林理光複印機成了各單位的時尚單品。


    奚繡藍知道康妙玟偶爾要去辦公室印卷子,給她找了兩隻袖套戴上,可以避免油墨蹭到袖子上。


    這會兒康妙玟從書包裏拿出文具盒,看到桌上放著洗幹淨的袖套。期末考試的卷子當然不會讓學生來印,但上周還是印了一些考試之前當做作業發下去的卷子,袖套沾上了油墨,不好洗掉,還是留下了淡黑色的印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神十三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迦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迦樂並收藏學神十三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