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袖套放進書包裏,先拿出政治試卷訂正。政治說實話也就是平時要聽課,考前再突擊背一下時事政治,很多題目的解答都是套路,考及格難度不大,考滿分不是很容易,不過也不是不可能。


    又想起來曾經看到有人說過,現代中國的基礎教育是培養“通才”,所以科目才這麽全麵,到了初二還會開設物理、化學、地理等科目,數學會分成數學與幾何兩門課,副科美術、音樂、體育,啥都教,就看學生在什麽科目上比較突出,將來可以向優勢科目上努力。


    而中國的政治課是最有意思的,它教學生很多東西,可以類比外國中學的哲學課,有人說中國政治教學生的是“屠龍術”,非常有趣的說法。


    訂正完試卷,倒杯熱水,放空一下。


    考第一興奮嗎?其實一般般,隻是期中考試,都不能算是什麽大考,而且跟張婭寧和路景延的分數差距不大。放在全年級,一分一名甚至好幾名,說明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也說明這次試卷的難度不大,大概因為是初一的第一次大考,卷子要是太難了,學生都沒考好也太打擊積極性了。


    那麽預測一下期末考試會比較難應該不是什麽離譜的猜測。初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會是第一次分水嶺,學生中開始正式分出層次。


    但能考第一還是很出乎她的意料的。


    不知道怎麽回事,也許就像媽媽說的,“開竅了”,題目拿到手裏幾乎是本能的知道怎麽做,不論語文數學都是如此。記憶力奇怪的變得特別好,其實她以前記憶力也好,每次要背書都是早上到了教室才開始背,念一遍背一遍,齊活。但以前是全靠死記硬背,背得快忘得也快,基礎不紮實。


    現在呢……


    “如有神助”這個詞大概可以說明她現在的狀態,快速背下不算什麽,真正理解課文才是學習重點。


    單元小測驗的好成績也給了她正反饋,她現在的學習勁頭可足了!


    第6章 數學興趣班


    英語在張婭寧的帶動下學起來也飛快,主要是初一上的英語還沒有什麽複雜的語法和時態,好好背單詞、吃透課本,考滿分不難,全年級英語滿分好像也有十幾個呢。倒是語文滿分不多,隻有幾個人;數學滿分也有十幾個。


    數學就……更奇怪了,她發誓以前她的數學絕對沒有這麽好,以前對數學那是拒絕三連:我不會、我不學、我不考。現在嘛……題目幾乎拿到手就能做出來,完全不存在不會做的情況,實在連自己都有點震驚了。


    康妙玟揉了揉腦袋:這個腦袋是被人換了嗎?就像《聊齋誌異》裏的換頭美人那樣。


    換了腦袋的人還是自己嗎?想必不是。


    所以腦袋還是她自己的,太好了!


    *


    趙老師在期末考試前就說了,要她自己去借初二的數學課本,期中考試之後他就要讓她做初二數學卷子。


    是不是太超前了?老趙同誌對她期待值很高呀!


    她在書架上倒騰書,書架幾乎擺滿了書,一共四層,第一層是課本和作業本,第二層是其他教輔資料,第三層第四層是語文的課外閱讀書和其他小說。


    康衛國回家了,在客廳低聲跟奚繡藍說話。


    康妙玟拿出《舊地重遊》,伊夫林·沃的文筆非常好,譯者的水平也不錯,她想著她何時才能直接看英文原版小說呢?學校裏有借書室,裏麵有不少小說,她辦了借書卡,一周借一本小說回來看。


    張婭寧已經可以看英漢對照的書了,單詞量4、500個,對於童話故事來說足夠了,她借了兩本回來看,覺得也……挺簡單的,循序漸進嘛。


    還有呢?要到初二才開設物理、化學、地理,還有幾何,她原本幾何學的還可以,不過嘛,以前壓根不知道學習對普通人來說是改變命運的事情,“知識改變命運”並不是空泛的口號,可惜,以前康家沒有一個人懂得這個道理。


    她開了房門,“爸,媽,我想提前學初二的課程,你們幫我借初二的物理化學地理和幾何書。能借到嗎?”


    奚繡藍想了想,“應該能。你塗阿姨家的小輝哥今年初三,他初二的書肯定還留著,我明天跟她借。”


    “謝謝媽。”


    奚繡藍嗔怪,“你這孩子,跟你媽不用那麽客氣。”


    “現在就看初二的書?能跟得上嗎?”康衛國問。


    “應該可以吧,早點看看,心裏有個數。”


    “學習上的事情,爸爸媽媽也不是很懂,都聽老師的,知道嗎?”


    “知道。”


    “這次期中考試考的很好,爸爸心裏高興,”康衛國樂嗬嗬的說:“但也不要太驕傲,不然要被人趕上了。張婭寧考多少分?”


    “比我少2分。”康妙玟伸出兩根手指比劃了一下。


    “那差距不大啊。”


    “是不大,所以壓力山大呀。”


    “什麽山大?”


    “壓力跟山一樣重,就叫壓力山大。”


    *


    趙老師動作很快,周二下午便將十幾個學生叫到一班教室裏開小會。


    康妙玟看了看,這十幾個人不是班級前三就是數學單科100分。大部分都是大學教職工子女,隻有一個軍區大院的子弟。


    趙老師拿了一堆卷子進來,“今天叫你們留下來,是有個事情要通知你們一下,初一年級組呢,決定給你們這些在期中考試裏考了滿分的學生開一個數學興趣班,每周一、二、四、五,四天下午放學後多上一節課,上課呢,由我和你們程老師輪流上。”


    康妙玟看看沒人舉手,便舉手。


    “康妙玟。”


    她站起來,“老師,開數學興趣班的目的是什麽?”


    趙老師笑了笑,另一個剛走進來的男老師也笑了。


    “程老師,你來說。”程老師比趙老師年輕很多,看上去也就20多歲吧。


    “你們對數學應該都很有興趣,是吧?這次你們都考了100分,很不容易,但你們隻是我們附中不到300名學生裏的第一批次,把你們放到包河區所有中學裏橫向比較呢?又或者把你們放到整個廬州市的所有中學裏橫向比較呢?”


    “可以多校聯考。初中會有多校聯考嗎?”


    “中考就是全市聯考。”程老師推了推鼻梁上的玳瑁眼鏡,“對你們來說,中考還有3年多,但實際上,從現在開始,你們就要努力。”


    趙老師將手裏的卷子發下去,一人一份,用訂書機訂好。


    程老師繼續說:“你們應該聽說過‘奧林匹克競賽’,”在黑板上瀟灑的寫了“奧林匹克”的英文和中文,“這是國際上組織的學科知識競賽,含金量很高,主要針對高中生,也有初中生的奧林匹克知識競賽。我國從70年代初開始選派中學生參加國際競賽,實話說,情況並不太好。”


    他環視一圈學生們,“是我們中國孩子不夠聰明、不夠努力嗎?是我們中國孩子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嗎?都不是。我們中國有第一個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7位的大數學家祖衝之,還是第一個發明勾股定理的國家,勾三股四弦五。我們不缺人才,也有端正的求學態度,但為什麽我們還贏不了英國德國美國的學生呢?”


    “因為刷題不夠?”康妙玟舉手。


    學生們都笑了,程老師和趙老師也笑。


    “對,刷題不夠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但現在跟十幾年前不一樣了,我們可以拿到很多國際比賽的題目。”趙老師揚起手中的試卷,“這是我和程老師找到的題目,你們先拿回去看看,要是有會做的可以做,做在另外的作業本上。”


    “我和趙老師開辦這個興趣班,是希望你們能夠盡可能的多學一些數學知識,然後參加一些數學競賽。”


    學生們都有點激動,馬上交頭接耳,“數學競賽吔!”


    “聽上去就很厲害!”


    “聽上去就很難吧!”


    張婭寧興奮的拉了拉康妙玟的袖子,“數學競賽!爸爸說多參加競賽很有好處。”


    “有什麽好處?”康妙玟故意問。


    張婭寧一愣,“不知道,爸爸沒說。”


    趙老師在黑板上寫字,一邊說:“明年寒假之後有一個‘祖衝之杯數學邀請賽’,邀請賽的範圍是全市包括三縣一郊的所有中學。雖然是初二初三才參加的競賽,但並沒有規定不允許初一學生參加。這個競賽明年是第一屆,題目應該不會太難,我希望你們之中能有幾個人有足夠水平去參加競賽,如果可以的話,都去體驗一下正式比賽。”


    學生們又嘰嘰喳喳起來,“跟初二初三怎麽一起比賽?他們比我們多學了兩年好吧。”


    康妙玟看了看趙老師,趙老師也看著她。


    “趙老師,既然是初二初三的競賽,是不是說競賽出的題目會有初三才學到的知識點?”


    “對。”


    趙老師和程老師低聲說了兩句話,程老師便說:“祖衝之杯是全市範圍的,一等獎3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30名,其他都是參與獎。一等獎中考加5分,二等獎中考加3分。你們回家跟你們的父母說一下興趣班的事情,興趣班不會額外收學費,但會收印試卷的費用,一學期5元。要參加興趣班的同學,周六之前把5元試卷費用交上來,下周一放學後我們就正式開始上課了。”


    *


    康妙玟回家後便跟爹媽匯報了數學興趣班的事情,奚繡藍馬上掏了一張5元紙幣出來,“明天去交了試卷費。”


    又說:“你塗阿姨說明天把你要的課本拿來,你看完了,寒假我還要還給你塗阿姨。小輝下學期還要複習的。”


    康妙玟點頭,“嗯,可以。小輝哥學習怎麽樣?”


    “還行吧,沒有考滿分。”


    “媽,初三了考滿分也不容易的。”康妙玟有點哭笑不得,老媽現在的判斷標準被拔高了,沒有100分都看不上。


    “你做作業,媽去燒飯。燉排骨湯你喝不喝?”


    “排骨燉排骨嗎?”


    奚繡藍笑得不行,“蓮藕燉排骨,放點海帶。”


    “行。”


    康妙玟想著明天塗阿姨的書拿來,要把張婭庭的初二課本還給張婭寧,她也要提前看書呢。就是不知道這個數學興趣班上的什麽內容,進度快不快,如果老趙小程想讓初一學生去跟初三學生競爭,那肯定競爭不過的,他倆不可能在短短的兩個月的時間內讓學生們上完初二初三的課。


    所以可能就是“重在參與”吧,要到他們升上初二才有可能跟初三學生一起競爭。


    老趙小程這也是全麵撒網重點逮魚,不太可能期望這十幾個學生都能冒出頭。康妙玟不太懂學科知識競賽這些,想想看,不管什麽行業/職業,其實都是出頭的才是極少數。就比如奧運會吧,一個項目每個國家隻能有3名運動員參加,在這3名運動員腳下是成千上萬的運動員,另外還有中途因病因傷因為各種原因退出的無數運動員。


    競技體育如此,知識競賽也是如此。


    *


    十幾個學生都在周六之前陸續交了5元的試卷費,5元也確實不貴,真就是老師的辛苦費了,刻鋼板、印卷子也是很累的。


    下個周一便開始上課,主要是程老師上課,程老師帶初一二班、初一五班,比趙老師少帶一個班,教學任務相對輕鬆一點。十幾個人的小班教學效果很顯著,講課也比普通班快得多,老師不用考慮學生跟不跟得上的問題,講得飛快。


    用一周便上完了初一上冊剩下的幾個單元,12月開始講初一下冊數學,基本兩節課就講完一個單元。每節課不是平時的45分鍾,而是100分鍾,冬天天黑的早,下課天都黑了。


    學生們絕大多數都住在大學家屬區,安全倒是不擔心的。隻有軍區大院那個男孩,每天下課有一個年輕士兵過來接他,其他孩子都說那個士兵是他家祖父的勤務兵,他祖父是個大軍官咧!


    康妙玟跟張婭寧搭伴回家,附中對麵就是廬州理工的西門,隻需要過個馬路,再往裏走個大概一公裏便到家了,不需要家長來接。


    “老師講課太快了!”張婭寧唉聲歎氣,“我卷子都做不完!”


    “你哪裏不會啊?”


    “不是不會,是沒時間做卷子。每天都發好多卷子!”除了數學,還有語文英語曆史需要寫作業的,政治的作業不多,但也有作業。數學興趣班每節課都至少發3張卷子,周五發5張卷子,16個學生有至少12個學生做不完。


    原本每天做作業需要大概1個小時,現在需要2個小時,回家的時間還那麽晚,真·初一孩子根本受不了。


    康妙玟的心思不在卷子上,“趙老師不是說不要求做完嗎?我也做不完。我聽趙老師說寒假也要上課,你上不上?”


    張婭寧哀嚎起來,“寒假還有寒假作業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神十三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迦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迦樂並收藏學神十三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