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不管不顧的一頓輸出,活到這個年紀還憋憋屈屈的,那也白活了。
白奶奶看著她,“你這話說的,他們還是賺錢的。”
程大娘翻了個白眼,“那不然呢,人家不賺錢喝西北風。”
白奶奶覺得跟她說不到一起去,她覺得十塊錢不貴,“你家的日子還是比我家的好過,你兒子出息,有錢。”
程大娘知道她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就拎不清,沒想到這麽多年還是這樣,“是,我兒子有出息,有錢,我確實比你家的日子過的好。”她可不慣著,這麽多年吵架就沒怕過。
白奶奶被這麽一懟,也不說話了,隻給自己倒上一杯茶,生氣的喝了一杯,隻是喝下去才覺得茶還挺好喝的,就又想倒一杯,多占點便宜。
程大娘直接奪了過來,“別喝了,小徐店裏的茶也不好喝。”
李相同在旁邊聽見,覺得大娘在撒謊,特別坦誠而真摯的轉過頭看向她們,“茶好喝啊。”
尤天在一旁都不知道怎麽跟他解釋,華國人的一些反話正說呢。
程大娘都樂出聲了,這孩子太實誠。
“是,好喝,但有些人不應該喝。”
李相同還是不太明白,怎麽一會好喝一會不好喝的。
徐小溪這會提著打包的從廚房裏出來,“拔絲蘋果打包好了。”
白奶奶一會也不想待下去了,以後也不想來了,真是氣都氣飽了。
“十塊錢。”她拿出來一張十塊錢的放到桌子上,提著打包盒就走了。
徐小溪還不知道她為啥這麽生氣呢。
程大娘跟她解釋了一通。
徐小溪哭笑不得的,這天下那麽多人,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她倒一點都不生氣,不過她還是很感謝程大娘的仗義。
“我下午的時候要準備試菜,周六要做的菜已經定好,下午先去買點食材回來,大娘您願意來給我試菜嗎?”
程大娘眼睛都瞪圓了,“真的啊?”
徐小溪點頭。
程大娘高興的都不知道說啥,“行,放心吧,我今天一天都在店裏,給你幫忙,大娘幹活利落還幹淨。”
尤天也舉手,“溪姐,我們倆也可以幹活,能下午一起吃嗎?”
徐小溪當然很樂意,“行。”
幾個人約定好,下午四點店裏見。
徐小溪中午把店關上,回家休息,兩點多才出門去菜市場,把子肉店裏還有,早上特意留著的,賣麵粉的店裏特意買了一兜剛剛打出來的玉米麵,就這麽聞著都很香,帶著粗糧獨特有的香味,窩窩頭最早的起源是不確定的,但有記載的時候就是明朝了呢。
她要做的窩窩頭自然不是明朝時候的那種,也不是五八年吃的那種,其實那個年代吃的窩窩頭用的玉米麵並不是現在打的這麽細,更多的是裏麵帶著糠,所以會邦邦硬,還喇嗓子,但現在的技術進步,玉米麵粉打的細細的,窩窩頭是玉米麵跟小麥麵粉一定的比例做出來的,小麥麵粉中和了玉米麵的硬的缺點,讓窩窩頭變得綿軟,還帶著玉米麵特有的香味。
地域的差異而言,南方人民其實很少吃這種,甚至可能都沒見過,因為在他們那邊粗糧本就很難買到正宗的,在江縣很常見,在飯桌上也經常有這道菜,比如說梅菜扣肉配窩窩,所以她覺得這次評委也是江縣人民,就做些大家經常吃的,也愛吃的。
青頭菌沒到菜市場去買,是在路邊有老人家自己采摘好的,有新鮮的,也有曬幹的,她兩種都要了一些。
山貨菌幹是最能體現大自然味道的,也是唯一能跟海貨相媲美的,它們長在山野,曬幹後保存了自然的味道,清香獨特,鮮美異常,其實本來她也準備上這道湯,秋冬季節喝一碗熱乎乎的鮮美的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對身體又很有好處。
徐小溪騎著電動車買了食材到店裏,先把明天的牛肉湯給煮上,這邊就開始著手做窩窩頭,她用了一比四的比例來做的,這樣既能增加窩窩頭的粘性跟軟性,也不會喧賓奪主,喪失玉米麵的粗糧香味,放在盆裏,加上溫水和成麵團,放在一旁醒著就行。
另外就是起鍋準備做湯,幹的青頭菌先用清水過一遍,然後再倒上幹淨的溫水泡發,新鮮的青頭菌直接切成片,準備好蔥花薑片。
熱鍋涼油,蔥花薑片下鍋翻炒,再把青頭菌倒進去清炒,要注意用小火來炒,大火過重會毀壞青頭菌本身的所攜帶的營養元素,用泡幹菌的溫水來做湯,再把整個的幹菌也放進去,蓋上蓋直接燉煮就好。
徐小溪把醒好的麵團搓成長條,再分成小塊,每個都做成窩窩的形狀,把子肉就可以夾在裏麵,分好就上屜來蒸。
約定好是四點到店裏,程大娘三點多就坐不住,轉悠來轉悠去的。
“我可跟你說,小徐老板讓我去試菜,做的還有湯,你可千萬別吃,最好一口都別。”她在玄關處換鞋,故意氣他。
魏大爺再客廳裏看電視,上午本來就沒吃飽,中午更別說,現在很是生氣,但又不好認輸,隻能看她得意。
程大娘心情非常好,換好鞋子就灑脫的出了門。
李相同和尤天也到了店裏。
徐小溪正在回鍋熱一下上午的把子肉,店裏這會就香味撲鼻了。
程大娘一進來就驚訝的不得了。
“這到底都在做什麽好吃的?咋這麽香。”
徐小溪在看砂鍋裏的湯,青頭菌獨特的鮮味已經燉出來了,裏麵隻放了鹽調味。
“在做青頭菌湯。”
程大娘好久沒喝過這個湯了。
李相同跟尤天進來就聽到這句話,他們壓根就沒聽說過青頭菌湯,別說喝過。
徐小溪把一整鍋的砂鍋端了出來,拿了幾個小碗,看到他們幾個熱情的招呼。
“你們先盛出來嚐嚐,我去把窩窩頭還有把子肉也拿出來。”
程大娘坐下來自然的給他們幾個人盛湯,還跟他們解釋來著,“你們倆是外地人,我跟你們說啊,這個青頭菌,我們本地人都叫雞腿蘑菇,因為它長的很像個雞腿,吃起來可香了,炒的時候就放一點點油,不過我也沒喝過小徐同誌做過的,她手藝好,肯定燉出來的湯更好喝。”
徐小溪把窩窩頭跟把子肉也都放到托盤裏端了出來,窩窩頭金黃渲軟,把子肉色澤濃鬱,香氣撲鼻。
尤天跟李相同都不約而同的咽了咽口水。
徐小溪坐在程大娘旁邊,拿起來一個窩窩頭,把把子肉夾在裏麵,“就是這麽吃的,別客氣,嚐嚐看。”
李相同自己拿著一塊窩窩頭,在中間的窩窩裏放上兩片把子肉,輕輕一夾,就看到把子肉上濃鬱的湯汁滲透在窩窩頭裏,一口咬下去。
“奇跡。”
尤天也吃了一大口,很有層次的香,先是外麵一層的玉米麵窩窩頭粗糧香味,再來就是把子肉的濃香,醬油的鮮香,一點都不鹹,粗糧的香味還能中和把子肉的膩,而且這個把子肉好像也不膩,還有些清香,真的很完美的,可是明明是最普通的食材,怎麽就做出來這麽好吃的。
徐小溪指了指菌湯,“嚐嚐這個,我用了幹菌跟新鮮菌一起熬製的。”
尤天趕緊就端了起來,一口下去就是鮮,再沒有別的感覺,就是大自然的味道,如果說溪姐在裏麵扮演的角色,就是用自己的方法最大程度的還原這個原汁原味。
“溪姐,真的很完美,這個也很適合秋冬的季節。”
徐小溪自己做飯就吃不太多,隻在喝湯,鮮味是夠的,不愧是營養豐富的菌類。
“好吃就多吃點,我做的挺多的。”
程大娘已經吃第二個窩窩頭加把子肉了,真香,吃人家飯店做的就會膩,人小徐做的是越吃越香。
作者有話說:
第51章 上新,粗糧香的窩窩頭夾上軟糯可口的把子肉
◎“到底還要餓多久”◎
徐小溪在品菌湯, 做飯的人其實都很少吃的,上輩子她是自己培育過,但味道到底是比不上野生的新鮮, 帝都的大酒店裏最新鮮的菜想要什麽都應有盡有, 但還是跟這種從地裏拔出來的沒辦法相比。
“真香,小徐, 我有時候都在想, 你這沒去大飯店裏當大廚都很虧,但你要是走了, 我們就很虧, 每天再也吃不到這麽好吃的飯菜。”
程大娘說的很是懇切,她喝了半碗的青頭菌湯,果然還是小徐, 她自己也做過,水平不太穩定,有時候會有些發苦, 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總之味道不太對。
尤天聽到程大娘這麽說, 看了一眼徐大廚, 他也有這個想法的,在這裏太屈才了。
幾個人在店裏吃的是真香。
魏大爺背著手在店門口徘徊, 他剛剛路過這裏就聞到了香味,這會又不是飯點, 路邊的幾個小攤老板在休息, 連開火都沒開火, 那香味肯定是小徐老板做的, 他本來是想進去的, 但在門口就聽到了自家老婆子的聲音,進是進不去了,就是不知道又做的什麽好吃的,他很饞。
王主任騎著自行車到烏石胡同,她是叫小徐去跟自己一起去看買回來的食材的,畢竟她也不是專業的,平時自己買菜還好,現在就不夠用了。
魏大爺認識王主任,怕她發現自己,趕緊背過身裝作若無其事的走遠。
王主任心裏掛念著事,還真沒注意,把自行車隨手停在門口,她都在抬頭看哪家是小徐的店呢,畢竟沒來過。
王主任直接進去就聞到了滿屋子的香味。
“呦,這是做的什麽好吃的啊?不知道我來的巧不巧,能不能也蹭上一口。”她說著話是半開玩笑的。
程大娘跟她是老熟人了,“王主任,你過來了,快坐,還有一份湯。”
徐小溪站起來到廚房裏去新拿過來一副碗勺。
王主任看著這桌子上都空了,“吃的啥啊?”
“小徐讓我們給她試菜的,說是比賽那天要做的。”程大娘趕緊給解釋一下。
徐小溪把鍋裏的湯給盛出來,“您嚐嚐。”
王主任說起來這個可是趕緊說自己打探到的消息,“老方今年做小雞燉蘑菇,小徐,你沒問題吧。”
徐小溪覺得小雞燉蘑菇也很好,現在秋天正是蘑菇生長的季節,菜也很應季,都很有營養。
程大娘直接把湯推到王主任的麵前。
“先別說人家的,你來嚐嚐小徐做的。”
王主任這才端起來湯喝了一口,“哎呦我去,怎麽這麽鮮,是那個小土蘑菇嗎?”
因為青頭菌在這裏也比較常見,夏秋多雨的季節總是很多,所以大家都見怪不怪了,跟田園狗一樣,總是會起了本土的名字,小土蘑菇,還有雞腿蘑菇,隨便叫。
徐小溪點了點頭。
“是呢。”
王主任反正做飯一般,是做不出來這個味道,也沒喝過這麽鮮的,看向徐小溪的眼裏都滿是期待,這次是正兒八經的期待,這比賽不肯定會贏嗎?張主任你等著吧。
“行,小徐啊,後天就是周六了,你可好好休息,咱們就調整一下心態,心態決定一切。”她現在的感受就是家裏有個明天要高考的學生一樣。
徐小溪笑著點頭。
“對了,你這會不忙吧,我看你都休息了,你跟我一起去看一下食材,我這都找好可以買的攤位了,但趙嬸子說你對食材要求很高,所以我來找你一起去看看。”
王主任差點忘記正事。
徐小溪點頭,“行,我這都忙完了。”說著把圍裙解下來,又把桌子上的盤子碗都端都後廚。
程大娘說到做到,“小徐,你去吧,我來洗碗,一會收拾好之後給你鎖上門。”
王主任看旁邊還有倆小夥子,能坐下來一起試菜的,應該是小徐同誌的親戚吧,正好一會要幹活呢,找不到年輕人,一不跟他們客氣。
“你們倆也一起過來吧,得搬東西。”
白奶奶看著她,“你這話說的,他們還是賺錢的。”
程大娘翻了個白眼,“那不然呢,人家不賺錢喝西北風。”
白奶奶覺得跟她說不到一起去,她覺得十塊錢不貴,“你家的日子還是比我家的好過,你兒子出息,有錢。”
程大娘知道她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就拎不清,沒想到這麽多年還是這樣,“是,我兒子有出息,有錢,我確實比你家的日子過的好。”她可不慣著,這麽多年吵架就沒怕過。
白奶奶被這麽一懟,也不說話了,隻給自己倒上一杯茶,生氣的喝了一杯,隻是喝下去才覺得茶還挺好喝的,就又想倒一杯,多占點便宜。
程大娘直接奪了過來,“別喝了,小徐店裏的茶也不好喝。”
李相同在旁邊聽見,覺得大娘在撒謊,特別坦誠而真摯的轉過頭看向她們,“茶好喝啊。”
尤天在一旁都不知道怎麽跟他解釋,華國人的一些反話正說呢。
程大娘都樂出聲了,這孩子太實誠。
“是,好喝,但有些人不應該喝。”
李相同還是不太明白,怎麽一會好喝一會不好喝的。
徐小溪這會提著打包的從廚房裏出來,“拔絲蘋果打包好了。”
白奶奶一會也不想待下去了,以後也不想來了,真是氣都氣飽了。
“十塊錢。”她拿出來一張十塊錢的放到桌子上,提著打包盒就走了。
徐小溪還不知道她為啥這麽生氣呢。
程大娘跟她解釋了一通。
徐小溪哭笑不得的,這天下那麽多人,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她倒一點都不生氣,不過她還是很感謝程大娘的仗義。
“我下午的時候要準備試菜,周六要做的菜已經定好,下午先去買點食材回來,大娘您願意來給我試菜嗎?”
程大娘眼睛都瞪圓了,“真的啊?”
徐小溪點頭。
程大娘高興的都不知道說啥,“行,放心吧,我今天一天都在店裏,給你幫忙,大娘幹活利落還幹淨。”
尤天也舉手,“溪姐,我們倆也可以幹活,能下午一起吃嗎?”
徐小溪當然很樂意,“行。”
幾個人約定好,下午四點店裏見。
徐小溪中午把店關上,回家休息,兩點多才出門去菜市場,把子肉店裏還有,早上特意留著的,賣麵粉的店裏特意買了一兜剛剛打出來的玉米麵,就這麽聞著都很香,帶著粗糧獨特有的香味,窩窩頭最早的起源是不確定的,但有記載的時候就是明朝了呢。
她要做的窩窩頭自然不是明朝時候的那種,也不是五八年吃的那種,其實那個年代吃的窩窩頭用的玉米麵並不是現在打的這麽細,更多的是裏麵帶著糠,所以會邦邦硬,還喇嗓子,但現在的技術進步,玉米麵粉打的細細的,窩窩頭是玉米麵跟小麥麵粉一定的比例做出來的,小麥麵粉中和了玉米麵的硬的缺點,讓窩窩頭變得綿軟,還帶著玉米麵特有的香味。
地域的差異而言,南方人民其實很少吃這種,甚至可能都沒見過,因為在他們那邊粗糧本就很難買到正宗的,在江縣很常見,在飯桌上也經常有這道菜,比如說梅菜扣肉配窩窩,所以她覺得這次評委也是江縣人民,就做些大家經常吃的,也愛吃的。
青頭菌沒到菜市場去買,是在路邊有老人家自己采摘好的,有新鮮的,也有曬幹的,她兩種都要了一些。
山貨菌幹是最能體現大自然味道的,也是唯一能跟海貨相媲美的,它們長在山野,曬幹後保存了自然的味道,清香獨特,鮮美異常,其實本來她也準備上這道湯,秋冬季節喝一碗熱乎乎的鮮美的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對身體又很有好處。
徐小溪騎著電動車買了食材到店裏,先把明天的牛肉湯給煮上,這邊就開始著手做窩窩頭,她用了一比四的比例來做的,這樣既能增加窩窩頭的粘性跟軟性,也不會喧賓奪主,喪失玉米麵的粗糧香味,放在盆裏,加上溫水和成麵團,放在一旁醒著就行。
另外就是起鍋準備做湯,幹的青頭菌先用清水過一遍,然後再倒上幹淨的溫水泡發,新鮮的青頭菌直接切成片,準備好蔥花薑片。
熱鍋涼油,蔥花薑片下鍋翻炒,再把青頭菌倒進去清炒,要注意用小火來炒,大火過重會毀壞青頭菌本身的所攜帶的營養元素,用泡幹菌的溫水來做湯,再把整個的幹菌也放進去,蓋上蓋直接燉煮就好。
徐小溪把醒好的麵團搓成長條,再分成小塊,每個都做成窩窩的形狀,把子肉就可以夾在裏麵,分好就上屜來蒸。
約定好是四點到店裏,程大娘三點多就坐不住,轉悠來轉悠去的。
“我可跟你說,小徐老板讓我去試菜,做的還有湯,你可千萬別吃,最好一口都別。”她在玄關處換鞋,故意氣他。
魏大爺再客廳裏看電視,上午本來就沒吃飽,中午更別說,現在很是生氣,但又不好認輸,隻能看她得意。
程大娘心情非常好,換好鞋子就灑脫的出了門。
李相同和尤天也到了店裏。
徐小溪正在回鍋熱一下上午的把子肉,店裏這會就香味撲鼻了。
程大娘一進來就驚訝的不得了。
“這到底都在做什麽好吃的?咋這麽香。”
徐小溪在看砂鍋裏的湯,青頭菌獨特的鮮味已經燉出來了,裏麵隻放了鹽調味。
“在做青頭菌湯。”
程大娘好久沒喝過這個湯了。
李相同跟尤天進來就聽到這句話,他們壓根就沒聽說過青頭菌湯,別說喝過。
徐小溪把一整鍋的砂鍋端了出來,拿了幾個小碗,看到他們幾個熱情的招呼。
“你們先盛出來嚐嚐,我去把窩窩頭還有把子肉也拿出來。”
程大娘坐下來自然的給他們幾個人盛湯,還跟他們解釋來著,“你們倆是外地人,我跟你們說啊,這個青頭菌,我們本地人都叫雞腿蘑菇,因為它長的很像個雞腿,吃起來可香了,炒的時候就放一點點油,不過我也沒喝過小徐同誌做過的,她手藝好,肯定燉出來的湯更好喝。”
徐小溪把窩窩頭跟把子肉也都放到托盤裏端了出來,窩窩頭金黃渲軟,把子肉色澤濃鬱,香氣撲鼻。
尤天跟李相同都不約而同的咽了咽口水。
徐小溪坐在程大娘旁邊,拿起來一個窩窩頭,把把子肉夾在裏麵,“就是這麽吃的,別客氣,嚐嚐看。”
李相同自己拿著一塊窩窩頭,在中間的窩窩裏放上兩片把子肉,輕輕一夾,就看到把子肉上濃鬱的湯汁滲透在窩窩頭裏,一口咬下去。
“奇跡。”
尤天也吃了一大口,很有層次的香,先是外麵一層的玉米麵窩窩頭粗糧香味,再來就是把子肉的濃香,醬油的鮮香,一點都不鹹,粗糧的香味還能中和把子肉的膩,而且這個把子肉好像也不膩,還有些清香,真的很完美的,可是明明是最普通的食材,怎麽就做出來這麽好吃的。
徐小溪指了指菌湯,“嚐嚐這個,我用了幹菌跟新鮮菌一起熬製的。”
尤天趕緊就端了起來,一口下去就是鮮,再沒有別的感覺,就是大自然的味道,如果說溪姐在裏麵扮演的角色,就是用自己的方法最大程度的還原這個原汁原味。
“溪姐,真的很完美,這個也很適合秋冬的季節。”
徐小溪自己做飯就吃不太多,隻在喝湯,鮮味是夠的,不愧是營養豐富的菌類。
“好吃就多吃點,我做的挺多的。”
程大娘已經吃第二個窩窩頭加把子肉了,真香,吃人家飯店做的就會膩,人小徐做的是越吃越香。
作者有話說:
第51章 上新,粗糧香的窩窩頭夾上軟糯可口的把子肉
◎“到底還要餓多久”◎
徐小溪在品菌湯, 做飯的人其實都很少吃的,上輩子她是自己培育過,但味道到底是比不上野生的新鮮, 帝都的大酒店裏最新鮮的菜想要什麽都應有盡有, 但還是跟這種從地裏拔出來的沒辦法相比。
“真香,小徐, 我有時候都在想, 你這沒去大飯店裏當大廚都很虧,但你要是走了, 我們就很虧, 每天再也吃不到這麽好吃的飯菜。”
程大娘說的很是懇切,她喝了半碗的青頭菌湯,果然還是小徐, 她自己也做過,水平不太穩定,有時候會有些發苦, 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總之味道不太對。
尤天聽到程大娘這麽說, 看了一眼徐大廚, 他也有這個想法的,在這裏太屈才了。
幾個人在店裏吃的是真香。
魏大爺背著手在店門口徘徊, 他剛剛路過這裏就聞到了香味,這會又不是飯點, 路邊的幾個小攤老板在休息, 連開火都沒開火, 那香味肯定是小徐老板做的, 他本來是想進去的, 但在門口就聽到了自家老婆子的聲音,進是進不去了,就是不知道又做的什麽好吃的,他很饞。
王主任騎著自行車到烏石胡同,她是叫小徐去跟自己一起去看買回來的食材的,畢竟她也不是專業的,平時自己買菜還好,現在就不夠用了。
魏大爺認識王主任,怕她發現自己,趕緊背過身裝作若無其事的走遠。
王主任心裏掛念著事,還真沒注意,把自行車隨手停在門口,她都在抬頭看哪家是小徐的店呢,畢竟沒來過。
王主任直接進去就聞到了滿屋子的香味。
“呦,這是做的什麽好吃的啊?不知道我來的巧不巧,能不能也蹭上一口。”她說著話是半開玩笑的。
程大娘跟她是老熟人了,“王主任,你過來了,快坐,還有一份湯。”
徐小溪站起來到廚房裏去新拿過來一副碗勺。
王主任看著這桌子上都空了,“吃的啥啊?”
“小徐讓我們給她試菜的,說是比賽那天要做的。”程大娘趕緊給解釋一下。
徐小溪把鍋裏的湯給盛出來,“您嚐嚐。”
王主任說起來這個可是趕緊說自己打探到的消息,“老方今年做小雞燉蘑菇,小徐,你沒問題吧。”
徐小溪覺得小雞燉蘑菇也很好,現在秋天正是蘑菇生長的季節,菜也很應季,都很有營養。
程大娘直接把湯推到王主任的麵前。
“先別說人家的,你來嚐嚐小徐做的。”
王主任這才端起來湯喝了一口,“哎呦我去,怎麽這麽鮮,是那個小土蘑菇嗎?”
因為青頭菌在這裏也比較常見,夏秋多雨的季節總是很多,所以大家都見怪不怪了,跟田園狗一樣,總是會起了本土的名字,小土蘑菇,還有雞腿蘑菇,隨便叫。
徐小溪點了點頭。
“是呢。”
王主任反正做飯一般,是做不出來這個味道,也沒喝過這麽鮮的,看向徐小溪的眼裏都滿是期待,這次是正兒八經的期待,這比賽不肯定會贏嗎?張主任你等著吧。
“行,小徐啊,後天就是周六了,你可好好休息,咱們就調整一下心態,心態決定一切。”她現在的感受就是家裏有個明天要高考的學生一樣。
徐小溪笑著點頭。
“對了,你這會不忙吧,我看你都休息了,你跟我一起去看一下食材,我這都找好可以買的攤位了,但趙嬸子說你對食材要求很高,所以我來找你一起去看看。”
王主任差點忘記正事。
徐小溪點頭,“行,我這都忙完了。”說著把圍裙解下來,又把桌子上的盤子碗都端都後廚。
程大娘說到做到,“小徐,你去吧,我來洗碗,一會收拾好之後給你鎖上門。”
王主任看旁邊還有倆小夥子,能坐下來一起試菜的,應該是小徐同誌的親戚吧,正好一會要幹活呢,找不到年輕人,一不跟他們客氣。
“你們倆也一起過來吧,得搬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