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妍感歎了一聲,“今天的飯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這輩子啊。”
陳爸看了一眼陳耳東的房間,“咱倆今天都是沾了兒子的光,不然也吃不到。”
江妍覺得沒錯,但想著總覺得,小徐老板也很難遇到這樣臉皮厚的一家人吧。
兩口子吃飽喝足的也去睡覺了。
徐池這會在家裏已經吃上菜煎餅了,他衣服都沒來記得換,就洗了手,人就站徐小溪身邊,看著鍋裏手裏還拿著一個圓圓的菜煎餅,雙麵煎的脆黃,咬一口裏麵的菜還流汁,就是燙,他兩隻手來回替換著。
徐小溪在旁邊給他烙著,看他吃的那麽香自己也很高興。
“咋樣?好吃嗎?別吃那麽著急,這還給你烙著呢。”
徐淮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就是太餓,我們中招不是還有體育考試嗎?今天下午體育課在跑一千米測試,我跑了好幾次。”
徐小溪記得周老師在群裏發過,體育測試不僅僅這一項,她沒細看,體育自己也幫不上什麽忙,隻能給他多做些好吃的補補,看著是覺得瘦了吧。
“好,那你以後晚上回來我都給你做宵夜吃。”
徐淮手裏一個小菜煎餅已經吃完了,“不用小姨,你晚上都不用等我,我太晚了,你早上還要早起,要是再做飯,會耽誤時間的。”
徐小溪抽了一張紙巾遞給他,“做飯耽誤什麽時間,我跟徐池晚上吃什麽,就給你也做什麽,或者留鍋裏。”她是覺得這世界上沒有什麽事情比做飯更簡單了,這說著話,鍋裏的第二個菜煎餅就出鍋了,給夾到盤子裏。
徐淮端起來盤子用筷子夾著吃,還是很燙,但是真的很好吃,特別香。
徐小溪看他這個年紀運動強度大,腦力活動也大,吃多少也不見他胖。
“對了,跟你說個事,明天放學去店裏,你趙奶奶的侄兒,給送了一大袋子大棒骨,我今天已經醃上了,明個給你們燉大棒骨吃,然後今個宋老板給的一大塊肉,再配著給你們做水煎包吃。”
徐淮點頭,“好。”說完還被菜煎餅裏麵的湯汁給燙到。
徐小溪給他前後一共煎了五個,主要是麵也沒多少,就還是菜多。
徐淮吃完又喝了一瓶牛奶。
徐小溪覺得徐池的飯量馬上也跟他差不多。
第二天一早,徐小溪把冰箱裏的肉也拿出來,五點半天黑著,就趁著路燈騎著電動車就去了店裏,她到店裏還有些冷呢,把湯給燉上,不到半個小時店裏也熱乎乎的,現在的胡同特別安靜,偶爾傳來幾聲誰家的狗叫或者雞叫聲,這邊獨門獨戶的院子比較多,能養雞鴨鵝的。
徐小溪按照順序備菜,烤燒餅的爐子打開以後後廚就更暖和了,冬天裏在廚房邊上待著也就沒那麽難受了。
六七點鍾胡同裏就開始有動靜了,不過好些是電動車疾馳而過的聲音,然後就是各家各戶開始用掃把掃門口的落葉,胡同的樹夏天長的可茂盛了,大家都喜歡坐在下麵打個撲克,吃個飯,看個孩子啥的,但秋天的時候落葉也就多。
何姐第一個上門,她穿的很厚實,進店裏就聞到了香味。
“昨天早上我就等你家開門,等了半天才突然間想起來,周六不開門,就去了胡同那邊買了粥跟包子,今個說啥要吃多點,一碗麵一份餃子,一份魚丸湯。”
徐小溪笑著點頭,“好。”
沒一會又進來幾個胡同裏的小朋友,手裏拿著家裏大人給的錢,都是要雞腿的,一下子要四個。
徐小溪這邊正好烤箱裏一鍋出,都給他們包好打包帶走。
店裏的雞腿都是大人買給小孩吃的,江縣的很多家長或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看孩子都是會舍得給孩子買,自己倒是會很節儉,老一輩人就是這樣的。
徐淮早上七點下早自習,到食堂的時候看他們兩個還哈欠連天,早上他都用筆戳了趙明柚好幾次,早讀課一直打瞌睡。
“對了,中午去店裏吃大骨頭吧,我小姨還說要做水煎包,我忘記告訴你們了。”
趙明柚瞬間就來了精神,“不是,這麽重要的事情你說忘記就忘記啊。”
三個人是在排隊買土豆餅。
徐淮在最前麵站著,聽到這話都沒理他。
“你晚上回家早點睡,早自習就能精神點。”
趙明柚昨天晚上回家腿酸,還餓,本來想弄個泡麵的,但又覺得不好吃,餓著睡覺當然睡不著。
“你昨天晚上回家吃的啥?”
徐淮刷卡要了一個,然後騰出來位置站到一旁,“菜煎餅,小姨現做的,我吃了五個。”
趙明柚拿到手裏的土豆餅都覺得不香了,他能讓他爸媽付錢申請住到小姨家嗎?
“行,你行。”
張懸也不知道啥是菜煎餅,他從小到大也出去過,但都是從江縣到南方他爸媽的廠裏,然後再從廠裏回到江縣,沒到處玩過看過,更沒吃過。
徐淮看他咬牙切齒的樣子笑了起來,“我也沒見你物理考試進步的時候這麽高興過。”
趙明柚聽到這個倒是無所謂,“那是我努力應得的,要是不進步我才覺得見鬼了,但吃好吃的不行,咱也不能天天去蹭吃蹭喝,是不是?”
徐淮就聽他的歪理越來越多。
張懸伸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語氣很是無奈,“我努力也沒見它進步多少啊。”
趙明柚嘿嘿一樂,“那就是報應,學習對你得報應。”
徐小溪店裏上午就把要做水煎包的麵給和上了。
水煎包是比餃子要大一點,比包子要小更多,華國最出名的水煎包是在河南的平頂山跟開封,餡的話也就是豬肉粉條的,韭菜雞蛋的最多,其他的也有蝦仁的,白菜的。
用的麵是要發酵的,就跟做饅頭的麵一樣,這樣捏出來的水煎包會比較鬆軟,平底鍋上倒上油,把水煎包都放進去,等到底部煎的有些微微焦,就倒上用麵粉調拌的麵糊,澆上去蓋上蓋子,等到幾分鍾後,水煎包底部就會有一層薄薄的脆脆的焦,到吃起來就是上麵暄軟的,下麵焦脆的。
這個跟鍋貼的區別就是水煎包用的是發酵的活麵,而鍋貼的麵就跟包餃子的麵一樣,另外鍋貼要前後澆兩遍麵糊。
水煎包裏麵的餡不一定會包的很多,甚至一些老師傅攤位上的口都很隨意的沒捏緊,但這樣的水煎包更為地道,餡根本也不會漏。
徐小溪上輩子特意去吃過很多種水煎包,她主要是在山東跟河南吃到的最多,有改良的也有那種大店連鎖店裏做的,但味道總覺得還是差一些,直到有一次去過河南的一個大集上,人擠人,到裏麵才發現是誰家請了唱戲的,唱戲的大集上就會有很多賣飯的小攤子,裏麵就有一對年紀比較大的大爺大媽在賣早飯,他們家有水煎包,當然少不了胡辣湯,還有醬香餅,手抓餅,以及八寶粥,各種各樣的,她看這路上人太多也就沒走,直接坐下來吃了早飯,就要了四個水煎包,剛剛出鍋的水煎包很燙的,到嘴裏一咬就是肉餡流汁,底部的焦脆,那會就覺得水煎包好像就是這個味道,後來結賬的時候閑談兩句,大媽的耳朵還有些問題,說話都非常大聲,才知道他們兩口子從結婚開始就賣煎包,大概有三十年了,一家所有的開銷都是賣煎包賺到的。
她現在依舊覺得那個水煎包是她吃過最好吃的。
上午十點多店裏清空,大爺大娘們也都去遛彎了。
徐小溪準備燉大棒骨,這會燉,他們放學正好能吃,吃完趕緊去學校。
徐池跟陳耳東一起到的店裏。
徐小溪給他們留的魚丸湯,今天多要了一條魚,自從自家有了魚以後,這做起來就真的方便太多。
大棒骨要先涼水下鍋,倒料酒,蔥薑都放進,煮上五分鍾,撈出來過涼水洗幹淨,然後就直接放到一個大鍋裏,放水,鹽,味精,醬油,耗油,一個大料包,一小把的小辣椒,蔥薑都是不可少的,蓋上蓋就直接燉就行,高壓鍋太小放不下,幹脆就一鍋這麽燉,也能好。
陳耳東是第一次喝魚丸湯,他喝了就覺得好鮮,魚丸真筋道,越嚼越好吃。
兩個人坐在店裏一口氣把碗裏的都喝完,身上也暖和和的。
徐小溪把大棒骨都燉上出來一下,就看天陰沉沉的,估計著要下雨,下了這場雨就到農曆十一月份了,這天要更冷啊,看著就又刮過來一陣風。
徐池跟陳耳東 把店裏的垃圾桶都拿出來重新換上袋子套上,還把廚房裏的垃圾也都提著扔了。
徐小溪都不用管,倆人又把桌子都擦擦,果不其然,外麵突然嘩啦啦的就下起了大雨。
何姐那邊的攤位從一早就支了兩個大傘,倒是淋不到,但就是冷啊,這會收攤也不合適,就小跑著到了徐小溪店裏。
徐小溪在廚房裏剛剛把肉餡剁好,粉條也從鍋裏撈出來,正在控水,這會就十一點二十了,她從廚房裏出來站在門口看了看。
“這還是下大了。”
何姐看著天都直接陰了上來,“可不是,昨天也看天氣預報了,你這店裏燉的啥啊,這麽香。”
徐小溪笑笑,“燉的大棒骨,鄰居給的多,我就讓徐淮來店裏吃飯。”
何姐也覺得好久都沒見過徐淮了,他平時學習忙,都沒過來了。
“等到他這邊畢業考上一高,就去了東邊,距離店裏就更遠了。”
徐小溪嗯了下,“可不是,等到考上大學去了外地,那不是更遠。”
兩個人說著話都笑了起來,養孩子就是這樣,他們總是會越飛越遠,也會越飛越高。
何姐也沒到廚房裏去,她站在門口得看著攤位,不是看人,就是怕風萬一突然間大了,把傘給吹歪了。
煎包其實很好做,麵要和的軟一些,跟餃子一樣,分成小劑子,但皮要擀的稍微厚實一些,也不用像跟餃子一樣捏的很嚴實,隨便一捏就行。
徐池跟陳耳東在廚房裏,他們倆喝了魚丸湯,幹了好久的活。
“小姨,這個就是水煎包嗎?”
陳耳東沒見過,他隻吃過大包子,還有小包子。
徐小溪本來包餃子就快,這水煎包就更快,豬肉粉條餡調了一盆,聞起來就香,一隻手拿著筷子,一隻手拿皮,幾乎兩秒一個。
徐淮他們中午最後一節課是政治,上了半節,後半節是自習。
趙明柚百無聊賴,他看著外麵大雨,傘已經備好。
徐淮低頭在寫卷子,不過是別的科目的。
徐小溪這邊包的水煎包可多了,都擺了三個鍋排,但水煎包比較小,今個可都是能吃的人,記得他們五個上一次在一起吃飯還是吃的酸菜燉豬肉粉條的,不過她和的麵也多,本來也給趙奶奶跟劉奶奶做著呢,她們上次提過一嘴說想吃水煎包的。
大鍋裏燉的大棒骨這會已經完全燉的爛糊了,用筷子就能把骨頭上的肉夾下來。
外麵的雨也慢慢變成了小雨。
何姐又跑回了攤位上,邊上的一些小商品都淋到雨,她收了一下。
徐小溪燉的大棒骨開大火,最後準備收汁,廚房裏咕嘟咕嘟冒著熱氣跟香味,外麵冷冽的深秋下著小雨,樹上不多的葉子又被打落下來很多,胡同裏的人都回家了。
她看時間十一點五十,就把平底鍋給放上,廚房裏的這個平底鍋是電的,比家裏的要大很多,但用的次數比較少,上麵倒上油,直接把水煎包挨個給放下去,一鍋差不多能出二三十個,也挺快的,肉餡的要差不多十分鍾出一鍋。
趙明柚最喜歡政治老師,從不拖堂,到點打鈴拿上課本就走了,他也趕緊站了起來,轉身就叫徐淮。
“走,走,中午時間短,吃飯也就一個小時。”學校規定是一點到兩點是午休時間,不論走讀還是住校的學生的都要到,不然就打電話請家長。
徐淮也餓了,放下筆拿上桌兜裏的傘就出教室。
張懸也從四樓蹬蹬的下來,三個人兩把傘也夠用,一路快步就往學校外麵走。
雖然今天下雨,但外麵的小攤推車一點都不少,畢竟能賺錢還是要賺錢的,這些基本上都是住在附近的,到處跑學校門口賣飯。
三個人穿過門口最多人的地方,逕直進了胡同,這裏麵人就少了一些。
徐池已經吃上水煎包了,第一鍋剛剛出鍋,很香,又脆又焦,另外一麵是軟的麵,咬一口還很勁道,不怕燙的兩小口吃了一個。
陳耳東也是。
兩個人端著這一筐到外麵的桌子上。
徐小溪看時間他們也該過來了,就把大棒骨盛到一個大盆裏,她在裏麵還放了一個小白菜跟兩把粉條。
徐淮他們一路小跑著進來,就肩膀上濕了一點,還有校服褲子上濺上一些水。
三個人到店裏把傘給合上放在門口。
徐池昨天也沒見到他哥,因為基本上晚上他哥到家他就睡著了,早上徐淮走的又早。
陳爸看了一眼陳耳東的房間,“咱倆今天都是沾了兒子的光,不然也吃不到。”
江妍覺得沒錯,但想著總覺得,小徐老板也很難遇到這樣臉皮厚的一家人吧。
兩口子吃飽喝足的也去睡覺了。
徐池這會在家裏已經吃上菜煎餅了,他衣服都沒來記得換,就洗了手,人就站徐小溪身邊,看著鍋裏手裏還拿著一個圓圓的菜煎餅,雙麵煎的脆黃,咬一口裏麵的菜還流汁,就是燙,他兩隻手來回替換著。
徐小溪在旁邊給他烙著,看他吃的那麽香自己也很高興。
“咋樣?好吃嗎?別吃那麽著急,這還給你烙著呢。”
徐淮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就是太餓,我們中招不是還有體育考試嗎?今天下午體育課在跑一千米測試,我跑了好幾次。”
徐小溪記得周老師在群裏發過,體育測試不僅僅這一項,她沒細看,體育自己也幫不上什麽忙,隻能給他多做些好吃的補補,看著是覺得瘦了吧。
“好,那你以後晚上回來我都給你做宵夜吃。”
徐淮手裏一個小菜煎餅已經吃完了,“不用小姨,你晚上都不用等我,我太晚了,你早上還要早起,要是再做飯,會耽誤時間的。”
徐小溪抽了一張紙巾遞給他,“做飯耽誤什麽時間,我跟徐池晚上吃什麽,就給你也做什麽,或者留鍋裏。”她是覺得這世界上沒有什麽事情比做飯更簡單了,這說著話,鍋裏的第二個菜煎餅就出鍋了,給夾到盤子裏。
徐淮端起來盤子用筷子夾著吃,還是很燙,但是真的很好吃,特別香。
徐小溪看他這個年紀運動強度大,腦力活動也大,吃多少也不見他胖。
“對了,跟你說個事,明天放學去店裏,你趙奶奶的侄兒,給送了一大袋子大棒骨,我今天已經醃上了,明個給你們燉大棒骨吃,然後今個宋老板給的一大塊肉,再配著給你們做水煎包吃。”
徐淮點頭,“好。”說完還被菜煎餅裏麵的湯汁給燙到。
徐小溪給他前後一共煎了五個,主要是麵也沒多少,就還是菜多。
徐淮吃完又喝了一瓶牛奶。
徐小溪覺得徐池的飯量馬上也跟他差不多。
第二天一早,徐小溪把冰箱裏的肉也拿出來,五點半天黑著,就趁著路燈騎著電動車就去了店裏,她到店裏還有些冷呢,把湯給燉上,不到半個小時店裏也熱乎乎的,現在的胡同特別安靜,偶爾傳來幾聲誰家的狗叫或者雞叫聲,這邊獨門獨戶的院子比較多,能養雞鴨鵝的。
徐小溪按照順序備菜,烤燒餅的爐子打開以後後廚就更暖和了,冬天裏在廚房邊上待著也就沒那麽難受了。
六七點鍾胡同裏就開始有動靜了,不過好些是電動車疾馳而過的聲音,然後就是各家各戶開始用掃把掃門口的落葉,胡同的樹夏天長的可茂盛了,大家都喜歡坐在下麵打個撲克,吃個飯,看個孩子啥的,但秋天的時候落葉也就多。
何姐第一個上門,她穿的很厚實,進店裏就聞到了香味。
“昨天早上我就等你家開門,等了半天才突然間想起來,周六不開門,就去了胡同那邊買了粥跟包子,今個說啥要吃多點,一碗麵一份餃子,一份魚丸湯。”
徐小溪笑著點頭,“好。”
沒一會又進來幾個胡同裏的小朋友,手裏拿著家裏大人給的錢,都是要雞腿的,一下子要四個。
徐小溪這邊正好烤箱裏一鍋出,都給他們包好打包帶走。
店裏的雞腿都是大人買給小孩吃的,江縣的很多家長或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看孩子都是會舍得給孩子買,自己倒是會很節儉,老一輩人就是這樣的。
徐淮早上七點下早自習,到食堂的時候看他們兩個還哈欠連天,早上他都用筆戳了趙明柚好幾次,早讀課一直打瞌睡。
“對了,中午去店裏吃大骨頭吧,我小姨還說要做水煎包,我忘記告訴你們了。”
趙明柚瞬間就來了精神,“不是,這麽重要的事情你說忘記就忘記啊。”
三個人是在排隊買土豆餅。
徐淮在最前麵站著,聽到這話都沒理他。
“你晚上回家早點睡,早自習就能精神點。”
趙明柚昨天晚上回家腿酸,還餓,本來想弄個泡麵的,但又覺得不好吃,餓著睡覺當然睡不著。
“你昨天晚上回家吃的啥?”
徐淮刷卡要了一個,然後騰出來位置站到一旁,“菜煎餅,小姨現做的,我吃了五個。”
趙明柚拿到手裏的土豆餅都覺得不香了,他能讓他爸媽付錢申請住到小姨家嗎?
“行,你行。”
張懸也不知道啥是菜煎餅,他從小到大也出去過,但都是從江縣到南方他爸媽的廠裏,然後再從廠裏回到江縣,沒到處玩過看過,更沒吃過。
徐淮看他咬牙切齒的樣子笑了起來,“我也沒見你物理考試進步的時候這麽高興過。”
趙明柚聽到這個倒是無所謂,“那是我努力應得的,要是不進步我才覺得見鬼了,但吃好吃的不行,咱也不能天天去蹭吃蹭喝,是不是?”
徐淮就聽他的歪理越來越多。
張懸伸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語氣很是無奈,“我努力也沒見它進步多少啊。”
趙明柚嘿嘿一樂,“那就是報應,學習對你得報應。”
徐小溪店裏上午就把要做水煎包的麵給和上了。
水煎包是比餃子要大一點,比包子要小更多,華國最出名的水煎包是在河南的平頂山跟開封,餡的話也就是豬肉粉條的,韭菜雞蛋的最多,其他的也有蝦仁的,白菜的。
用的麵是要發酵的,就跟做饅頭的麵一樣,這樣捏出來的水煎包會比較鬆軟,平底鍋上倒上油,把水煎包都放進去,等到底部煎的有些微微焦,就倒上用麵粉調拌的麵糊,澆上去蓋上蓋子,等到幾分鍾後,水煎包底部就會有一層薄薄的脆脆的焦,到吃起來就是上麵暄軟的,下麵焦脆的。
這個跟鍋貼的區別就是水煎包用的是發酵的活麵,而鍋貼的麵就跟包餃子的麵一樣,另外鍋貼要前後澆兩遍麵糊。
水煎包裏麵的餡不一定會包的很多,甚至一些老師傅攤位上的口都很隨意的沒捏緊,但這樣的水煎包更為地道,餡根本也不會漏。
徐小溪上輩子特意去吃過很多種水煎包,她主要是在山東跟河南吃到的最多,有改良的也有那種大店連鎖店裏做的,但味道總覺得還是差一些,直到有一次去過河南的一個大集上,人擠人,到裏麵才發現是誰家請了唱戲的,唱戲的大集上就會有很多賣飯的小攤子,裏麵就有一對年紀比較大的大爺大媽在賣早飯,他們家有水煎包,當然少不了胡辣湯,還有醬香餅,手抓餅,以及八寶粥,各種各樣的,她看這路上人太多也就沒走,直接坐下來吃了早飯,就要了四個水煎包,剛剛出鍋的水煎包很燙的,到嘴裏一咬就是肉餡流汁,底部的焦脆,那會就覺得水煎包好像就是這個味道,後來結賬的時候閑談兩句,大媽的耳朵還有些問題,說話都非常大聲,才知道他們兩口子從結婚開始就賣煎包,大概有三十年了,一家所有的開銷都是賣煎包賺到的。
她現在依舊覺得那個水煎包是她吃過最好吃的。
上午十點多店裏清空,大爺大娘們也都去遛彎了。
徐小溪準備燉大棒骨,這會燉,他們放學正好能吃,吃完趕緊去學校。
徐池跟陳耳東一起到的店裏。
徐小溪給他們留的魚丸湯,今天多要了一條魚,自從自家有了魚以後,這做起來就真的方便太多。
大棒骨要先涼水下鍋,倒料酒,蔥薑都放進,煮上五分鍾,撈出來過涼水洗幹淨,然後就直接放到一個大鍋裏,放水,鹽,味精,醬油,耗油,一個大料包,一小把的小辣椒,蔥薑都是不可少的,蓋上蓋就直接燉就行,高壓鍋太小放不下,幹脆就一鍋這麽燉,也能好。
陳耳東是第一次喝魚丸湯,他喝了就覺得好鮮,魚丸真筋道,越嚼越好吃。
兩個人坐在店裏一口氣把碗裏的都喝完,身上也暖和和的。
徐小溪把大棒骨都燉上出來一下,就看天陰沉沉的,估計著要下雨,下了這場雨就到農曆十一月份了,這天要更冷啊,看著就又刮過來一陣風。
徐池跟陳耳東 把店裏的垃圾桶都拿出來重新換上袋子套上,還把廚房裏的垃圾也都提著扔了。
徐小溪都不用管,倆人又把桌子都擦擦,果不其然,外麵突然嘩啦啦的就下起了大雨。
何姐那邊的攤位從一早就支了兩個大傘,倒是淋不到,但就是冷啊,這會收攤也不合適,就小跑著到了徐小溪店裏。
徐小溪在廚房裏剛剛把肉餡剁好,粉條也從鍋裏撈出來,正在控水,這會就十一點二十了,她從廚房裏出來站在門口看了看。
“這還是下大了。”
何姐看著天都直接陰了上來,“可不是,昨天也看天氣預報了,你這店裏燉的啥啊,這麽香。”
徐小溪笑笑,“燉的大棒骨,鄰居給的多,我就讓徐淮來店裏吃飯。”
何姐也覺得好久都沒見過徐淮了,他平時學習忙,都沒過來了。
“等到他這邊畢業考上一高,就去了東邊,距離店裏就更遠了。”
徐小溪嗯了下,“可不是,等到考上大學去了外地,那不是更遠。”
兩個人說著話都笑了起來,養孩子就是這樣,他們總是會越飛越遠,也會越飛越高。
何姐也沒到廚房裏去,她站在門口得看著攤位,不是看人,就是怕風萬一突然間大了,把傘給吹歪了。
煎包其實很好做,麵要和的軟一些,跟餃子一樣,分成小劑子,但皮要擀的稍微厚實一些,也不用像跟餃子一樣捏的很嚴實,隨便一捏就行。
徐池跟陳耳東在廚房裏,他們倆喝了魚丸湯,幹了好久的活。
“小姨,這個就是水煎包嗎?”
陳耳東沒見過,他隻吃過大包子,還有小包子。
徐小溪本來包餃子就快,這水煎包就更快,豬肉粉條餡調了一盆,聞起來就香,一隻手拿著筷子,一隻手拿皮,幾乎兩秒一個。
徐淮他們中午最後一節課是政治,上了半節,後半節是自習。
趙明柚百無聊賴,他看著外麵大雨,傘已經備好。
徐淮低頭在寫卷子,不過是別的科目的。
徐小溪這邊包的水煎包可多了,都擺了三個鍋排,但水煎包比較小,今個可都是能吃的人,記得他們五個上一次在一起吃飯還是吃的酸菜燉豬肉粉條的,不過她和的麵也多,本來也給趙奶奶跟劉奶奶做著呢,她們上次提過一嘴說想吃水煎包的。
大鍋裏燉的大棒骨這會已經完全燉的爛糊了,用筷子就能把骨頭上的肉夾下來。
外麵的雨也慢慢變成了小雨。
何姐又跑回了攤位上,邊上的一些小商品都淋到雨,她收了一下。
徐小溪燉的大棒骨開大火,最後準備收汁,廚房裏咕嘟咕嘟冒著熱氣跟香味,外麵冷冽的深秋下著小雨,樹上不多的葉子又被打落下來很多,胡同裏的人都回家了。
她看時間十一點五十,就把平底鍋給放上,廚房裏的這個平底鍋是電的,比家裏的要大很多,但用的次數比較少,上麵倒上油,直接把水煎包挨個給放下去,一鍋差不多能出二三十個,也挺快的,肉餡的要差不多十分鍾出一鍋。
趙明柚最喜歡政治老師,從不拖堂,到點打鈴拿上課本就走了,他也趕緊站了起來,轉身就叫徐淮。
“走,走,中午時間短,吃飯也就一個小時。”學校規定是一點到兩點是午休時間,不論走讀還是住校的學生的都要到,不然就打電話請家長。
徐淮也餓了,放下筆拿上桌兜裏的傘就出教室。
張懸也從四樓蹬蹬的下來,三個人兩把傘也夠用,一路快步就往學校外麵走。
雖然今天下雨,但外麵的小攤推車一點都不少,畢竟能賺錢還是要賺錢的,這些基本上都是住在附近的,到處跑學校門口賣飯。
三個人穿過門口最多人的地方,逕直進了胡同,這裏麵人就少了一些。
徐池已經吃上水煎包了,第一鍋剛剛出鍋,很香,又脆又焦,另外一麵是軟的麵,咬一口還很勁道,不怕燙的兩小口吃了一個。
陳耳東也是。
兩個人端著這一筐到外麵的桌子上。
徐小溪看時間他們也該過來了,就把大棒骨盛到一個大盆裏,她在裏麵還放了一個小白菜跟兩把粉條。
徐淮他們一路小跑著進來,就肩膀上濕了一點,還有校服褲子上濺上一些水。
三個人到店裏把傘給合上放在門口。
徐池昨天也沒見到他哥,因為基本上晚上他哥到家他就睡著了,早上徐淮走的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