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距離江縣大概兩三百公裏,是河南的某個縣城,做的肘子也十分出名,是從七十年代開始的,就叫做宋記肘子,創始人姓宋原先是帝都某重要部門的專職廚師,後來轉業來到河南某賓館做廚師長,再後來太康肘子就開始蓬勃發展,在整個中原地區都十分有名。
徐小溪上輩子的時候去過河南,還特意去學習過,但遺憾沒見到本人,但對味道一直都記憶深刻。
今天天氣就比前兩天眼看著要暖和很多,起碼是從零下幾度到十幾度的天,這天有時候不是一天天冷起來的。
何姐接連在店裏吃了兩天飯,總算是有過正常日子的感覺了,七點多看小黑板上多了一個菜。
“肘子蓋飯啊?不行,我現在還想吃點清淡的,我們家兩個燒餅夾肉,兩碗魚丸湯,不過蓋飯可以今天中午給他打包吧,讓他去帶過去,到地方熱一下就能吃了。”
徐小溪記下來,“燒餅你要夾把子肉還是肘子肉?”
何姐之前吃都是把子肉,聽徐小溪這麽問,又仔細的看了一下黑板,上麵果然在燒餅後麵寫了兩種肉。
“那就肘子吧,你給我多放點青椒。”
徐小溪嗯了聲,她進到廚房裏忙起來。
何姐站在外麵湊在窗口。
“小徐老板,我記得前天是不是來了一個外地的那個大高個的男的,他昨天就沒來店裏吃飯,是走了嗎?”
她記得之前店裏來外地的人,基本上都是要住好久,還有那個張大山,自己還關注了他,不過年輕人的東西有好些詞匯都聽不太懂,但還是會點讚的。
徐小溪也不知道,沒聯係方式。
“可能去玩了吧。”
何姐覺得也有可能,她剛剛正準備回到位置上,就看到人大步走了進來,店裏上麵的門頭也不低啊,但他個子太高,進來是要彎腰的。
“嗨,何姐好。”
何姐有一瞬間的驚訝,然後就是略帶僵硬的也回應了人家,這孩子才見過一麵,就記得自己是誰了?
衛旬打完招呼就猝不及防的打了一個大噴嚏,然後伸手揉了揉鼻子。
徐小溪正在從爐子裏拿出來烤製的熱氣騰騰的燒餅,從中間用刀割開,把剁好的清脆的螺絲椒跟肘子肉攪拌著剁進去,肥肉跟瘦肉一定的比例,今天做的肘子比前天在家裏做的還要好,醃了一晚上的顏色更好看了。
兩份燒餅夾肉分別放到油紙裏,兩碗清香的魚丸湯一起在托盤裏端上去。
衛旬的鼻子都有些不好使了,但還是聞到了這個香味,眼巴巴的看著端上來的飯菜。
“溪姐,溪姐,我也要這樣的,一模一樣的。”
徐小溪給何姐放好,托盤拿好,然後到他旁邊記了一下。
“好,你還吃什麽?”
衛旬戴上眼鏡使勁看小黑板上的菜,“我要吃窩窩頭,然後再來個拔絲蘋果,這個甜品溪姐做的特別好,比飯店裏的大廚還牛,再來一份剁椒魚頭,我前天看你吃就香的很。”
徐小溪點下頭,“你先多喝點熱水,我看你來這裏才兩天就感冒了。”
衛旬歎了聲氣,“可能都怪趙昭在後麵詛咒我。”
徐小溪也沒接他的話就轉身到廚房裏出餐,眼瞅著到飯點,一會就要忙的腳不沾地。
沒一會程大娘也進來坐下手裏還牽著一個小姑娘,看起來有七八歲大小,白白嫩嫩的,眼睛尤其的好看,跟黑葡萄一樣。
何姐跟葛前進坐在一起正在大口吃飯,今天小徐老板放的青椒脆脆的,隱隱約約的透著辣味,肘子味道很正,又嫩又多汁,跟把子肉不一樣的點是醬汁好像沒那麽濃鬱,香不膩,配著剛剛出爐的焦脆的燒餅,她發誓沒吃過這麽好吃的組合,再喝上一口清淡的魚丸湯,好吃,實在是好吃。
徐小溪正巧把衛旬的給端上來,過去給程大娘點菜。
“這個孩子是?沒見過啊?”何姐吃的香還跟程大娘聊天。
程大娘拿出來兜裏的濕紙巾給孩子擦擦手,“我外孫女,這幾天她爸媽都有事,我也想她了,就從帝都回來陪我幾天。”
徐小溪看著小姑娘長的很好看,沒見過她爸媽,還不知道像誰。
“大娘吃點什麽?”
“拔絲蘋果,再來三份魚丸湯,小何吃的是燒餅夾肉,給我來倆。”程大娘點菜很是闊氣,雖然原先也舍得花錢,但外孫女過來就更舍得了,“她喜歡吃甜的。”
徐小溪記下來去了廚房裏。
衛旬這會吃著燒餅邊吃邊覺得享受,還往家族群裏發照片,說實話他從前沒見過這樣的燒餅的,這個夾肉跟肉夾饃一點都不一樣,外麵的燒餅是圓的,跟臉差不多大,隻有一麵是沾滿了芝麻的,然後又焦又香又脆,裏麵的青椒跟肘子肉特別合適,簡直絕配,他能一口氣吃上三個。
徐小溪上午八點到十點就是最忙的時候,等她九點半出去上菜順便收拾用過的餐盤的時候,就看到衛旬已經跟大家夥打成了一片。
“可不是,我來的那天下午去找個酒店洗了澡就出去采風拍照,然後一不小心就掉河裏了,就是虧了我的相機,然後我被在河邊上散步的大爺給救了上來。”
“果不其然,我晚上就發燒了,自己去看病打點滴了。”
“哎,對對,就在診所裏,別說,一針下去,我就不燒了。”
“晚上睡到第二天下午,店裏沒開門,我就隨便找個店吃了飯,今天起個大早來了。”
徐小溪在旁邊隱約聽見這幾句,看他一眼,怪不得,怪不得趙昭會那麽評價他來著。
程大娘還跟他接話。
“那你今個要吃牛肉麵,多喝點湯,小徐老板這裏做的可好了,對身體有好處,我覺得你身體有些虛啊。”
衛旬也這麽覺得,語氣認真,“是有些虛。”
第128章 豌豆苗酥肉湯(改)
◎“給他們長長見識”◎
韓大爺覺得這孩子才來幾天啊, 過的日子還挺精彩的,這麽冷的天能掉到河裏去,不是一般人啊, 是個人物。
“你這以後走路可當心一些。”
衛旬是個很會聽勸的人,立刻就點頭, “我拍照的時候看這邊景色很好看,還有很多建築物很有特點,就想記錄下來,一時就沒注意。”
程大娘一聽就知道他說的是那邊江縣最大的河附近,原先那塊是很多佛教的建築物,雖然現在也沒人在裏麵,但政府一直都保護了起來, 說是啥文明,反正普通老百姓也不懂,當然也不會過去看。
徐小溪看幾個大爺大娘在旁邊給他又是出主意,這個孩子的優點多明顯啊。
等到十點多,店裏吃過飯的都已經散了,何姐都回到自己攤位上了,就剩下衛旬坐在店裏在整理自己的照相機。
徐小溪正準備拿著拖把拖地呢。
衛旬立刻就站了起來走過去,伸手就接過來拖把, “溪姐,我來吧, 你去忙別的。”
“你不是發燒感冒了?去坐下休息吧,別再出汗了。”徐小溪看他這一米九多的大高個。
衛旬搖搖頭, “我吃過飯就好很多了, 今天吃的還飽, 溪姐, 我聽說你要蓋房子了?趙昭跟我說的。”
徐小溪嗯了聲,看他堅持隻能把拖把給他,自己拿著抹布擦桌子,她看衛旬拖地還挺像樣的,是會幹活的。
衛旬聽到確認後,立刻就來了興趣。
“溪姐,我給你免費設計室內的裝修怎麽樣?”他還沒等徐小溪回複,就站直了身體十分認真的再次開口,“我在國外是拿過獎的,給好些外國人做過設計,兼具人文跟情懷,拿的那個獎就是這麽誇我的。”
徐小溪挺相信的,衛旬看著耿直,但實際上記性好,人很健談,又開朗又自信,是個不錯的人。
“好,那我把建設圖紙給你,你到時候來設計。”
衛旬覺得還是溪姐有眼光,趙昭打死都不讓自己動她買的房子。
“好好好,我肯定會全力以赴的,放心不要錢的。”他準備回去再找一些國內的一些設計的專業的書再多了解跟學習一下,他對設計裝修的理解一直都是不僅僅要好看美觀,最重要的是它的實用價值,就是房子要住的舒服方便才最重要。
倆人幹活比一個人要快很多,十一點多就給收拾結束了。
徐小溪又把牛肉湯給燉上,大雞腿給醃製上。
衛旬在後麵就跟著幫忙,他對這些還挺好奇的,讓幹什麽都積極,各種打下手。
兩個人忙完就十二點多,徐小溪下午要去定製大鐵鍋,中午就準備在店裏吃,炒了一盤青菜,一份小炒牛肉,牛肉用青椒炒的,牛肉嫩嫩的,微辣,很下飯,還做了一份玉米羹湯,蒸的米飯。
衛旬吃了兩碗米飯,喝了一份湯,中午幹活已經把上午吃的額消化不少了,他吃完飯到廚房裏主動洗碗。徐小溪又把外麵收拾了一下,然後到何姐的攤位上買了一些抹布,店裏的抹布是要勤換著點的,不然就擦的不幹淨。
衛旬當年在國外留學,什麽都是自己幹的,父母當時還為了鍛煉自己,自己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所以他現在幹這些都得心應手,他打掃完出來。
“溪姐,你剛剛說下午去打大鍋,我跟你一起吧。”他閑著也是閑著,跟著溪姐還能幫忙幹幹活,吃吃飯。
徐小溪也都沒關係,就當做帶個小孩。
“好,我騎車帶著你,還是你要掃個自行車?”電動車後座是能帶人,但擔心他身高腿長,坐在後麵會窩腿。
衛旬收拾好自己的背包,相機放好,雙肩包背上。
“沒事的,我也騎車來的。”他昨天就去買了個電動車,新的,就是看大家都騎,他還沒騎過,所以就想試試,一開始騎著也不太順呢,但後麵越騎越覺得可以了,電動車簡直是個好的發明。
徐小溪聽他這麽說也沒在意,直到鎖上門出來就看到跟自己的電動車旁邊的那輛新的,還是個粉色的。
“你買的啊?”
衛旬嗯了聲,“怎麽樣?好看吧。”
徐小溪還認真的看了下,“好看。”確實不錯,“那走吧。”
衛旬開心的騎上自己的小電車,跟在徐小溪的後麵。
今天天氣好,這會又正中午,穿的太厚出來,被太陽這麽曬著,還有些熱呢,沿著路邊騎著過去,這會正是飯點,每次中午都一樣,都是端著碗站在路邊,中午一般都是吃麵條,呼嚕呼嚕的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又暖和又舒服,跟鄰居們說說笑笑的。
衛旬的感受就是愜意,大家都不忙唉,沒有按照時間點辦事,早睡早起,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他準備也不能再熬夜了,怪不得趙昭說那次來了以後就不想走。
徐小溪根據趙奶奶給的位置提醒,一路到東關大橋這邊,宋老板的攤位也在這裏,但距離的還是有些遠的,她騎的電動車慢慢的往路兩邊的底商看,因為不確定是在路哪邊,隻知道姓張。
衛旬就是完全的跟在後麵看熱鬧,還什麽都不想錯過。
徐小溪遠遠的看到路南邊就有個掛著的門牌,上麵寫著張氏定製廚具,她直接加快電動車的速度,騎著過去停在人家的店門口。
衛旬也把自己電動車停好,他還很愛護呢,仔細拍拍座子上不知道咋蹭上的灰,才大步跟著進去。
徐小溪進到店裏才發現,這裏麵不僅鍋多,還有各種刀具,都是老板自己做的,她站在店裏看了一圈,才走到櫃台旁邊,老板正在端著碗吃飯。
是夫妻倆,男的穿著一件灰色的毛衣,年紀大概五六十歲,寸頭,頭發白色偏多一些,人也不高,但胖乎乎的,瘦的毛衣顯得肚子更大,底下的褲子還爛了一個洞,看起來像是磨損的,還沾了一些塵土,應該是幹了一上午活了。
女的就穿的比較利落一些,幹淨大方,長頭發紮了起來,櫃台裏麵的一個折疊小飯桌,簡單的兩碗麵條,菜就是弄的小鹹菜,男老板手裏還拿著一根蔥,吃的格外的香。
“老板,我想要個大鍋。”
男老板大聲應了一下,端著碗站起來就過來了,看到進來倆年輕人。
“姑娘想要個多大的鍋?”
徐小溪請的工人大概是七八個,可能有時候會有十個,因為其實這個幹活的人數不太確定,鄉下到處給人蓋房子的也都是各種串場的,來一個人幹一天就結一天的錢,不過最基本的是八個人,工錢每天多少也是談好的,差不多這個簡單的小樓,倆月就能完事。
“一頓飯八九個人吧。”
男老板瞬間就反應過來,“哦哦,是給工人做飯吃的吧,來來,你看看這個鍋,就是下麵帶輪,裏麵能燒柴火的,大號小號都有,你燉菜基本上都能夠的。”
徐小溪上輩子的時候去過河南,還特意去學習過,但遺憾沒見到本人,但對味道一直都記憶深刻。
今天天氣就比前兩天眼看著要暖和很多,起碼是從零下幾度到十幾度的天,這天有時候不是一天天冷起來的。
何姐接連在店裏吃了兩天飯,總算是有過正常日子的感覺了,七點多看小黑板上多了一個菜。
“肘子蓋飯啊?不行,我現在還想吃點清淡的,我們家兩個燒餅夾肉,兩碗魚丸湯,不過蓋飯可以今天中午給他打包吧,讓他去帶過去,到地方熱一下就能吃了。”
徐小溪記下來,“燒餅你要夾把子肉還是肘子肉?”
何姐之前吃都是把子肉,聽徐小溪這麽問,又仔細的看了一下黑板,上麵果然在燒餅後麵寫了兩種肉。
“那就肘子吧,你給我多放點青椒。”
徐小溪嗯了聲,她進到廚房裏忙起來。
何姐站在外麵湊在窗口。
“小徐老板,我記得前天是不是來了一個外地的那個大高個的男的,他昨天就沒來店裏吃飯,是走了嗎?”
她記得之前店裏來外地的人,基本上都是要住好久,還有那個張大山,自己還關注了他,不過年輕人的東西有好些詞匯都聽不太懂,但還是會點讚的。
徐小溪也不知道,沒聯係方式。
“可能去玩了吧。”
何姐覺得也有可能,她剛剛正準備回到位置上,就看到人大步走了進來,店裏上麵的門頭也不低啊,但他個子太高,進來是要彎腰的。
“嗨,何姐好。”
何姐有一瞬間的驚訝,然後就是略帶僵硬的也回應了人家,這孩子才見過一麵,就記得自己是誰了?
衛旬打完招呼就猝不及防的打了一個大噴嚏,然後伸手揉了揉鼻子。
徐小溪正在從爐子裏拿出來烤製的熱氣騰騰的燒餅,從中間用刀割開,把剁好的清脆的螺絲椒跟肘子肉攪拌著剁進去,肥肉跟瘦肉一定的比例,今天做的肘子比前天在家裏做的還要好,醃了一晚上的顏色更好看了。
兩份燒餅夾肉分別放到油紙裏,兩碗清香的魚丸湯一起在托盤裏端上去。
衛旬的鼻子都有些不好使了,但還是聞到了這個香味,眼巴巴的看著端上來的飯菜。
“溪姐,溪姐,我也要這樣的,一模一樣的。”
徐小溪給何姐放好,托盤拿好,然後到他旁邊記了一下。
“好,你還吃什麽?”
衛旬戴上眼鏡使勁看小黑板上的菜,“我要吃窩窩頭,然後再來個拔絲蘋果,這個甜品溪姐做的特別好,比飯店裏的大廚還牛,再來一份剁椒魚頭,我前天看你吃就香的很。”
徐小溪點下頭,“你先多喝點熱水,我看你來這裏才兩天就感冒了。”
衛旬歎了聲氣,“可能都怪趙昭在後麵詛咒我。”
徐小溪也沒接他的話就轉身到廚房裏出餐,眼瞅著到飯點,一會就要忙的腳不沾地。
沒一會程大娘也進來坐下手裏還牽著一個小姑娘,看起來有七八歲大小,白白嫩嫩的,眼睛尤其的好看,跟黑葡萄一樣。
何姐跟葛前進坐在一起正在大口吃飯,今天小徐老板放的青椒脆脆的,隱隱約約的透著辣味,肘子味道很正,又嫩又多汁,跟把子肉不一樣的點是醬汁好像沒那麽濃鬱,香不膩,配著剛剛出爐的焦脆的燒餅,她發誓沒吃過這麽好吃的組合,再喝上一口清淡的魚丸湯,好吃,實在是好吃。
徐小溪正巧把衛旬的給端上來,過去給程大娘點菜。
“這個孩子是?沒見過啊?”何姐吃的香還跟程大娘聊天。
程大娘拿出來兜裏的濕紙巾給孩子擦擦手,“我外孫女,這幾天她爸媽都有事,我也想她了,就從帝都回來陪我幾天。”
徐小溪看著小姑娘長的很好看,沒見過她爸媽,還不知道像誰。
“大娘吃點什麽?”
“拔絲蘋果,再來三份魚丸湯,小何吃的是燒餅夾肉,給我來倆。”程大娘點菜很是闊氣,雖然原先也舍得花錢,但外孫女過來就更舍得了,“她喜歡吃甜的。”
徐小溪記下來去了廚房裏。
衛旬這會吃著燒餅邊吃邊覺得享受,還往家族群裏發照片,說實話他從前沒見過這樣的燒餅的,這個夾肉跟肉夾饃一點都不一樣,外麵的燒餅是圓的,跟臉差不多大,隻有一麵是沾滿了芝麻的,然後又焦又香又脆,裏麵的青椒跟肘子肉特別合適,簡直絕配,他能一口氣吃上三個。
徐小溪上午八點到十點就是最忙的時候,等她九點半出去上菜順便收拾用過的餐盤的時候,就看到衛旬已經跟大家夥打成了一片。
“可不是,我來的那天下午去找個酒店洗了澡就出去采風拍照,然後一不小心就掉河裏了,就是虧了我的相機,然後我被在河邊上散步的大爺給救了上來。”
“果不其然,我晚上就發燒了,自己去看病打點滴了。”
“哎,對對,就在診所裏,別說,一針下去,我就不燒了。”
“晚上睡到第二天下午,店裏沒開門,我就隨便找個店吃了飯,今天起個大早來了。”
徐小溪在旁邊隱約聽見這幾句,看他一眼,怪不得,怪不得趙昭會那麽評價他來著。
程大娘還跟他接話。
“那你今個要吃牛肉麵,多喝點湯,小徐老板這裏做的可好了,對身體有好處,我覺得你身體有些虛啊。”
衛旬也這麽覺得,語氣認真,“是有些虛。”
第128章 豌豆苗酥肉湯(改)
◎“給他們長長見識”◎
韓大爺覺得這孩子才來幾天啊, 過的日子還挺精彩的,這麽冷的天能掉到河裏去,不是一般人啊, 是個人物。
“你這以後走路可當心一些。”
衛旬是個很會聽勸的人,立刻就點頭, “我拍照的時候看這邊景色很好看,還有很多建築物很有特點,就想記錄下來,一時就沒注意。”
程大娘一聽就知道他說的是那邊江縣最大的河附近,原先那塊是很多佛教的建築物,雖然現在也沒人在裏麵,但政府一直都保護了起來, 說是啥文明,反正普通老百姓也不懂,當然也不會過去看。
徐小溪看幾個大爺大娘在旁邊給他又是出主意,這個孩子的優點多明顯啊。
等到十點多,店裏吃過飯的都已經散了,何姐都回到自己攤位上了,就剩下衛旬坐在店裏在整理自己的照相機。
徐小溪正準備拿著拖把拖地呢。
衛旬立刻就站了起來走過去,伸手就接過來拖把, “溪姐,我來吧, 你去忙別的。”
“你不是發燒感冒了?去坐下休息吧,別再出汗了。”徐小溪看他這一米九多的大高個。
衛旬搖搖頭, “我吃過飯就好很多了, 今天吃的還飽, 溪姐, 我聽說你要蓋房子了?趙昭跟我說的。”
徐小溪嗯了聲,看他堅持隻能把拖把給他,自己拿著抹布擦桌子,她看衛旬拖地還挺像樣的,是會幹活的。
衛旬聽到確認後,立刻就來了興趣。
“溪姐,我給你免費設計室內的裝修怎麽樣?”他還沒等徐小溪回複,就站直了身體十分認真的再次開口,“我在國外是拿過獎的,給好些外國人做過設計,兼具人文跟情懷,拿的那個獎就是這麽誇我的。”
徐小溪挺相信的,衛旬看著耿直,但實際上記性好,人很健談,又開朗又自信,是個不錯的人。
“好,那我把建設圖紙給你,你到時候來設計。”
衛旬覺得還是溪姐有眼光,趙昭打死都不讓自己動她買的房子。
“好好好,我肯定會全力以赴的,放心不要錢的。”他準備回去再找一些國內的一些設計的專業的書再多了解跟學習一下,他對設計裝修的理解一直都是不僅僅要好看美觀,最重要的是它的實用價值,就是房子要住的舒服方便才最重要。
倆人幹活比一個人要快很多,十一點多就給收拾結束了。
徐小溪又把牛肉湯給燉上,大雞腿給醃製上。
衛旬在後麵就跟著幫忙,他對這些還挺好奇的,讓幹什麽都積極,各種打下手。
兩個人忙完就十二點多,徐小溪下午要去定製大鐵鍋,中午就準備在店裏吃,炒了一盤青菜,一份小炒牛肉,牛肉用青椒炒的,牛肉嫩嫩的,微辣,很下飯,還做了一份玉米羹湯,蒸的米飯。
衛旬吃了兩碗米飯,喝了一份湯,中午幹活已經把上午吃的額消化不少了,他吃完飯到廚房裏主動洗碗。徐小溪又把外麵收拾了一下,然後到何姐的攤位上買了一些抹布,店裏的抹布是要勤換著點的,不然就擦的不幹淨。
衛旬當年在國外留學,什麽都是自己幹的,父母當時還為了鍛煉自己,自己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所以他現在幹這些都得心應手,他打掃完出來。
“溪姐,你剛剛說下午去打大鍋,我跟你一起吧。”他閑著也是閑著,跟著溪姐還能幫忙幹幹活,吃吃飯。
徐小溪也都沒關係,就當做帶個小孩。
“好,我騎車帶著你,還是你要掃個自行車?”電動車後座是能帶人,但擔心他身高腿長,坐在後麵會窩腿。
衛旬收拾好自己的背包,相機放好,雙肩包背上。
“沒事的,我也騎車來的。”他昨天就去買了個電動車,新的,就是看大家都騎,他還沒騎過,所以就想試試,一開始騎著也不太順呢,但後麵越騎越覺得可以了,電動車簡直是個好的發明。
徐小溪聽他這麽說也沒在意,直到鎖上門出來就看到跟自己的電動車旁邊的那輛新的,還是個粉色的。
“你買的啊?”
衛旬嗯了聲,“怎麽樣?好看吧。”
徐小溪還認真的看了下,“好看。”確實不錯,“那走吧。”
衛旬開心的騎上自己的小電車,跟在徐小溪的後麵。
今天天氣好,這會又正中午,穿的太厚出來,被太陽這麽曬著,還有些熱呢,沿著路邊騎著過去,這會正是飯點,每次中午都一樣,都是端著碗站在路邊,中午一般都是吃麵條,呼嚕呼嚕的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又暖和又舒服,跟鄰居們說說笑笑的。
衛旬的感受就是愜意,大家都不忙唉,沒有按照時間點辦事,早睡早起,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他準備也不能再熬夜了,怪不得趙昭說那次來了以後就不想走。
徐小溪根據趙奶奶給的位置提醒,一路到東關大橋這邊,宋老板的攤位也在這裏,但距離的還是有些遠的,她騎的電動車慢慢的往路兩邊的底商看,因為不確定是在路哪邊,隻知道姓張。
衛旬就是完全的跟在後麵看熱鬧,還什麽都不想錯過。
徐小溪遠遠的看到路南邊就有個掛著的門牌,上麵寫著張氏定製廚具,她直接加快電動車的速度,騎著過去停在人家的店門口。
衛旬也把自己電動車停好,他還很愛護呢,仔細拍拍座子上不知道咋蹭上的灰,才大步跟著進去。
徐小溪進到店裏才發現,這裏麵不僅鍋多,還有各種刀具,都是老板自己做的,她站在店裏看了一圈,才走到櫃台旁邊,老板正在端著碗吃飯。
是夫妻倆,男的穿著一件灰色的毛衣,年紀大概五六十歲,寸頭,頭發白色偏多一些,人也不高,但胖乎乎的,瘦的毛衣顯得肚子更大,底下的褲子還爛了一個洞,看起來像是磨損的,還沾了一些塵土,應該是幹了一上午活了。
女的就穿的比較利落一些,幹淨大方,長頭發紮了起來,櫃台裏麵的一個折疊小飯桌,簡單的兩碗麵條,菜就是弄的小鹹菜,男老板手裏還拿著一根蔥,吃的格外的香。
“老板,我想要個大鍋。”
男老板大聲應了一下,端著碗站起來就過來了,看到進來倆年輕人。
“姑娘想要個多大的鍋?”
徐小溪請的工人大概是七八個,可能有時候會有十個,因為其實這個幹活的人數不太確定,鄉下到處給人蓋房子的也都是各種串場的,來一個人幹一天就結一天的錢,不過最基本的是八個人,工錢每天多少也是談好的,差不多這個簡單的小樓,倆月就能完事。
“一頓飯八九個人吧。”
男老板瞬間就反應過來,“哦哦,是給工人做飯吃的吧,來來,你看看這個鍋,就是下麵帶輪,裏麵能燒柴火的,大號小號都有,你燉菜基本上都能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