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淮,你們考試成績出來了,你拿了第一名,全縣的第一。”
程大娘跟何姐正在說話呢,聽見這話都看了過來。
徐淮雖然後麵在學校的測試成績裏有拿過年級第一,但當中考成績這麽直接出來的時候,還是有些恍惚的,接過來手機看的自己的成績,文化課滿分是六百五,他總共是考了六百三十多,加上體育跟實驗兩項,總分七百三,他第一次考這麽高的成績,中考是他發揮最好的一次。
“我其實也沒想到的。”
徐小溪笑著過去伸手抱了他一下,然後看著他開口。
“辛苦了。”
徐淮搖搖頭,鼻子有些酸,“我不辛苦,是小姨辛苦了。”
徐小溪又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張懸剛剛也站在一旁看到了手機上的消息,六百四,他肯定沒希望了,雖然很為徐淮高興,但他像是被一桶涼水從頭灌到了腳底,手足無措。
徐小溪也注意到了張懸,拿過來手機,“張懸,你帶手機沒?看看群裏有什麽消息,沒有的話查一下。”
張懸帶手機了,被這麽一提醒,有些魂不守舍的把手機從褲子兜裏拿出來。
徐小溪正準備說話呢,手機就響了起來,是錢麗鈴的,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對麵辟裏啪啦的一通。
“喂,小溪,張懸在你們店裏是吧,我剛剛打電話回家,奶奶說這幾天都在店裏幫忙呢,我給他打電話打不通。”
“是,在呢。”
張懸手機關了靜音,他拿出來才發現。
錢麗鈴笑的都止不住了。
“他班主任給我打電話說他考到了一高的重點班,就超了一分,我心裏啊,你別提了,我知道都是你們家徐淮的功勞,這次我說什麽也要給他包個大紅包,得謝謝你們,老張家往上數三代都沒出過文化人,這是第一個,肯定是第一個大學生,老師說就差那麽一分,不容易,我一看每科的成績,我就知道他努力了。”
徐小溪趕緊把手機給張懸,“不用查了,你媽媽說班主任打電話通知了,你考上重點班了,超了一分,正好。”
張懸臉上先是不確定,他怎麽可能考那麽高?趕緊接過來手機往店外麵跟他媽媽說話。
程大娘趕緊站了起來,有些著急,“那老師還怎麽說的,有分數單嗎?”她家孫子跟徐淮一個班。
“周老師說全班都考上了,重點班的有十五個,前十五名。”徐小溪給她解釋一下,手機沒在這裏也沒辦法幫她看名單。
程大娘聽完就要回家,能考上一高就好,其餘的還能再努力。
何姐看著徐淮的眼睛都放光。
“你這小子,真行,給整出來個第一,你高考也是第一,那就是狀元,厲害呢,你小姨以後可享福了。”
徐淮被誇的有些不好意思。
徐小溪也高興,“明天來店裏吃飯的大家都不要錢,免費開一天門。”
何姐本來還在想讓孩子在鄉鎮裏上初中,這麽一看還是要到一中來,畢竟教的確實好。
“好好,明天我們還在店裏吃,還要多吃點。”
江縣一中的速度也快,沒到一會學校門口就掛上了橫幅,熱烈慶祝本校徐淮同學以七百三的高分被一高清北班錄取,左側的橫幅是今年考上一高的學生有多少,錄取率占了多少,大肆宣傳。
周老師是最高興的,他都想好了,徐池升到初中來,三年後還是他帶出來的,這不得能吹上幾年了。
張懸打完電話從門口回來,眼睛都紅了,真的很不容易啊,他超長發揮了很多,今年錄取的分數線比去年要高二十分了。
他都以為自己徹底沒戲了,他知道自己比不上徐淮天賦高也沒趙明柚聰明腦袋靈,所以就更加努力一些,現在終於追上一部分了,但差距還是很多的,沒事的,隻要跟自己比著有進步就好。
徐淮看他回來眼眶裏還有淚花,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好事,別哭。”
張懸聲音啞的嗯了下。
徐小溪中午收攤都是高興的,房子估計農曆七月份能裝修好,也就是差不多陽曆八月多,高中是九月一號開學,但重點班會提前開學。
她剛剛想到這裏就收到了一個陌生電話,直接按了接通。
“喂,你好,哪位?”
“你好,是徐淮的家長嗎?我是徐淮的高一到高三的班主任,姓高,首先恭喜他,然後就是咱們清北班開學比較早,七月十號可以來報道了,需要住校的話當天可以提前來,走讀的話需要辦理走讀證。”
徐小溪知道會早,但沒想到會這麽早。
“好,我跟徐淮說。”
高老師嗯了聲,“如果方便的話,我們加一下聯係方式吧,以後成績也好溝通。”
徐小溪這邊掛了電話微信就收到了高老師的好友申請。
“徐淮,你十號就開學了,應該是重點班都這樣,這幾天好好收拾一下,得馬上去上課。”
張懸剛剛還很高興考上了重點班,這會就愣住了,難道不能八月份再開學嗎?
與此同時,趙明柚在醫院裏看著手裏的消息嘴撅的都能掛茶壺了,他考了全校第六,也是重點班,也收到了她親媽的通知,這就是家裏有教育界的人脈的感覺嗎?累死算了。
高中學費一學期一千八。
徐小溪要抓緊時間賺錢,這次蓋房子跟裝修的錢把手裏的存款全部花完了。
張麗霞在學校知道第一名是徐淮的時候倒是覺得是在意料之內,這孩子真有韌勁也從聰明,又轉頭看看趙明柚的成績,也還行吧,一年前誰知道他能考進一高的重點班啊,簡直是奇跡。
店裏收拾完,張懸沒跟著一起回來吃飯,直接回家了,他還要跟他爸媽視頻再多聊一下。
朱老師已經在樓下等著了,她是半輩子都在教育行業,收到的消息就是特別的快,還跟趙奶奶以及其他的鄰居們都宣傳完了。
趙奶奶一-拍大腿回去就連忙回家給封了一個紅包,一千塊錢。
中午十二點多,徐小溪跟徐淮到單元樓門口就看到她們三個在一起說話呢。
這會天氣雖然熱,但單元樓這個門口有陰涼地,風吹過來還是很涼快的。
“就等你們了,可回來了。”趙奶奶笑嗬嗬的,看他們迎麵過來。
徐小溪停好電動車過來,“怎麽了?”
朱老師就看著徐淮,從頭看到腳,這孩子長得好,學習還這麽好,真叫人喜歡,笑的合不攏嘴,跟看自己孩子一樣。
“他不是考了第一嗎?我們都知道了,在這裏等著恭喜呢。”
徐小溪沒想到會傳這麽快。
“我們也是上午才知道的。”
徐淮不好意思的笑笑,他剛剛出烏石胡同的時候就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橫幅上。
“謝謝奶奶們。”
趙奶奶是看著小溪回來一步步的把這倆孩子拉扯起來的,才一年時間改變就這麽大。
“這是奶奶給的紅包,祝你以後都這麽順風順水,好好學習。”
徐小溪看到紅包趕緊上前攔住,“奶奶,心意我們都知道了,紅包就不用了。”
趙奶奶把紅包塞到徐淮的懷裏,“這是給徐淮的,你不用管,你要再攔著,當心我生氣啊。”
徐小溪無奈的笑笑, “那徐淮你收下吧。”
徐淮才聽話的接到手裏。
“謝謝老奶奶。”
趙奶奶拍拍他的手,“不用客氣,老奶希望你再上一層樓,走出江縣去外麵看大世界。”
徐淮聽話的點了點頭。
朱老師跟劉奶奶又把各自準備的也給了過去,年紀越大就越喜歡爭氣的孩子。
徐小溪本來是想著好好準備兩桌子飯菜招待他們的,是為了鄰居們對家裏的蓋房子時候的幫助,但現在隻能推後,主要是現在家裏太小,等到房子能入住,喬遷之後就把大家都叫過去,再一起慶祝。
秦時時也知道徐淮考試的事情,她等著時間就在微信上問,知道考了第一後,立刻就轉了一筆錢過來。
“給徐淮的升學禮物,讓他缺什麽買點什麽,溪姐別說不收,這也是我外甥,別跟我客氣。”
徐小溪這次是收下來了。
第二天店裏也是格外的熱鬧,大家也是在群裏知道店裏免費的。
韓大爺還是穿的那麽洋氣,戴著一個禮帽,跟當初第一次見麵的時候一樣,點了一份牛肉麵,然後把紅包掏出來給徐小溪。
“給孩子的,以後讓他更加努力。”
徐小溪哭笑不得,“韓大爺,這個錢不用了,主要是回饋大家的,當時店裏也是靠大家才撐起來的。”
韓大爺眼睛一瞪。
“這是我們的心意,你可別客氣,以後咱們還要長長久久的,該收就收著,你王大爺也準備了,你等他來吧。”
徐小溪這一天是大大小小的都收到了紅包,都是大家的心意,她在後廚忙著一點不覺得累,有時候過日子就是這樣的。
作者有話說:
今天更新的晚了一些,也多寫了一些,也是因為有些話跟大家說,這本書到現在為止就要接近尾聲了,當初定的大綱就是一年的時間,主要是為了給大家看到江縣的四季,這個地方可以是所有讀到這本文的人的家鄉,很日常的文,沒什麽起伏,當時寫的時候就很匆忙,一個很粗的大綱跟一個女主還有兩個外甥,是最先定下來的角色,其實雖然是美食文,但更多的是一些情懷,沒想到能跟大家引起共鳴,其實如果能寫的話還可以繼續寫下去,寫到徐池都大學畢業,寫到徐小溪白發蒼蒼,但那就沒意義了,這也是為什麽會寫一年的原因,節奏很慢,寫的時候也擔心大家不喜歡,但很驚喜,謝謝你們啊,一起陪著徐家人走過這最艱難的四季,後麵大概還有兩章就會完結,想看什麽番外都可以在下麵留言,我會看的,然後寫給大家,謝謝你們,真的,隨機寫下這段話有些亂,因為也很不舍的結束,但文結束了,徐家人也在過他們的日子,平行世界他們很幸福,每天都是。
第138章 搬家聚餐(上)
◎“大豆大豆”◎
沒過兩天, 徐剛大爺也知道徐淮拿到了第一名,那以後是板上釘釘的最好的大學的學生,他在村裏最熱鬧的地方把這個好消息都說了也一遍, 好事當然要全部都知道,當年徐家村裏讀的最好的是徐小溪, 能到帝都去上大學,現在是徐淮,後麵還有徐池,說到底還是徐家都有讀書人的底子,趁著來送麵粉的時間,倆人商量著包了一個五百的紅包,一般是隻有考上大學辦升學宴才有的, 但這不一樣,是考了第一,那能是隨便一考就考上的嗎?
徐小溪給他們倆倒上兩杯涼白開。
“他倆沒在家,去買書了,大爺大娘喝茶。”她說完又站起來從廚房裏抱出來一個西瓜,前兩天跟趙奶奶還有朱老師,劉奶奶幾家一起合買了人家一小三輪車的瓜,反正夏天是缺不了的。
人是自家的西瓜, 就是周邊鄉鎮的,自己摘好就拉到城裏來賣的。
“切個西瓜嚐嚐, 可甜了。”徐小溪給切成一牙一牙的。
夏天徐剛大爺包的地種的蔬菜都在賣了,但今年蔬菜的價格不高, 賣不上什麽好價錢, 這也是老百姓的無奈, 沒辦法, 誰也不知道哪年市場菜便宜還是貴。
趙大娘把紅包從兜裏拿出來,“這是一點心意,也是希望咱們徐淮能繼續努力,要是能考到帝都去,紅包會更大,真給咱們家爭氣。”
徐小溪這幾天收紅包是真的收到手軟,她想著鄰居們都是覺得她自己帶著倆孩子過的艱難,但其實真的還好,吃喝不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還富裕呢,她這幾天的經驗來說就是推辭了以後,下麵就是讓來讓去的。
“謝謝大娘,大爺,我就給孩子收下了。”
徐剛大爺有時候就想著他要是徐老二就好了,那這都是親侄女,親外甥,肯定比這還要高興,自家人有出息出去多有光啊。
程大娘跟何姐正在說話呢,聽見這話都看了過來。
徐淮雖然後麵在學校的測試成績裏有拿過年級第一,但當中考成績這麽直接出來的時候,還是有些恍惚的,接過來手機看的自己的成績,文化課滿分是六百五,他總共是考了六百三十多,加上體育跟實驗兩項,總分七百三,他第一次考這麽高的成績,中考是他發揮最好的一次。
“我其實也沒想到的。”
徐小溪笑著過去伸手抱了他一下,然後看著他開口。
“辛苦了。”
徐淮搖搖頭,鼻子有些酸,“我不辛苦,是小姨辛苦了。”
徐小溪又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張懸剛剛也站在一旁看到了手機上的消息,六百四,他肯定沒希望了,雖然很為徐淮高興,但他像是被一桶涼水從頭灌到了腳底,手足無措。
徐小溪也注意到了張懸,拿過來手機,“張懸,你帶手機沒?看看群裏有什麽消息,沒有的話查一下。”
張懸帶手機了,被這麽一提醒,有些魂不守舍的把手機從褲子兜裏拿出來。
徐小溪正準備說話呢,手機就響了起來,是錢麗鈴的,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對麵辟裏啪啦的一通。
“喂,小溪,張懸在你們店裏是吧,我剛剛打電話回家,奶奶說這幾天都在店裏幫忙呢,我給他打電話打不通。”
“是,在呢。”
張懸手機關了靜音,他拿出來才發現。
錢麗鈴笑的都止不住了。
“他班主任給我打電話說他考到了一高的重點班,就超了一分,我心裏啊,你別提了,我知道都是你們家徐淮的功勞,這次我說什麽也要給他包個大紅包,得謝謝你們,老張家往上數三代都沒出過文化人,這是第一個,肯定是第一個大學生,老師說就差那麽一分,不容易,我一看每科的成績,我就知道他努力了。”
徐小溪趕緊把手機給張懸,“不用查了,你媽媽說班主任打電話通知了,你考上重點班了,超了一分,正好。”
張懸臉上先是不確定,他怎麽可能考那麽高?趕緊接過來手機往店外麵跟他媽媽說話。
程大娘趕緊站了起來,有些著急,“那老師還怎麽說的,有分數單嗎?”她家孫子跟徐淮一個班。
“周老師說全班都考上了,重點班的有十五個,前十五名。”徐小溪給她解釋一下,手機沒在這裏也沒辦法幫她看名單。
程大娘聽完就要回家,能考上一高就好,其餘的還能再努力。
何姐看著徐淮的眼睛都放光。
“你這小子,真行,給整出來個第一,你高考也是第一,那就是狀元,厲害呢,你小姨以後可享福了。”
徐淮被誇的有些不好意思。
徐小溪也高興,“明天來店裏吃飯的大家都不要錢,免費開一天門。”
何姐本來還在想讓孩子在鄉鎮裏上初中,這麽一看還是要到一中來,畢竟教的確實好。
“好好,明天我們還在店裏吃,還要多吃點。”
江縣一中的速度也快,沒到一會學校門口就掛上了橫幅,熱烈慶祝本校徐淮同學以七百三的高分被一高清北班錄取,左側的橫幅是今年考上一高的學生有多少,錄取率占了多少,大肆宣傳。
周老師是最高興的,他都想好了,徐池升到初中來,三年後還是他帶出來的,這不得能吹上幾年了。
張懸打完電話從門口回來,眼睛都紅了,真的很不容易啊,他超長發揮了很多,今年錄取的分數線比去年要高二十分了。
他都以為自己徹底沒戲了,他知道自己比不上徐淮天賦高也沒趙明柚聰明腦袋靈,所以就更加努力一些,現在終於追上一部分了,但差距還是很多的,沒事的,隻要跟自己比著有進步就好。
徐淮看他回來眼眶裏還有淚花,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好事,別哭。”
張懸聲音啞的嗯了下。
徐小溪中午收攤都是高興的,房子估計農曆七月份能裝修好,也就是差不多陽曆八月多,高中是九月一號開學,但重點班會提前開學。
她剛剛想到這裏就收到了一個陌生電話,直接按了接通。
“喂,你好,哪位?”
“你好,是徐淮的家長嗎?我是徐淮的高一到高三的班主任,姓高,首先恭喜他,然後就是咱們清北班開學比較早,七月十號可以來報道了,需要住校的話當天可以提前來,走讀的話需要辦理走讀證。”
徐小溪知道會早,但沒想到會這麽早。
“好,我跟徐淮說。”
高老師嗯了聲,“如果方便的話,我們加一下聯係方式吧,以後成績也好溝通。”
徐小溪這邊掛了電話微信就收到了高老師的好友申請。
“徐淮,你十號就開學了,應該是重點班都這樣,這幾天好好收拾一下,得馬上去上課。”
張懸剛剛還很高興考上了重點班,這會就愣住了,難道不能八月份再開學嗎?
與此同時,趙明柚在醫院裏看著手裏的消息嘴撅的都能掛茶壺了,他考了全校第六,也是重點班,也收到了她親媽的通知,這就是家裏有教育界的人脈的感覺嗎?累死算了。
高中學費一學期一千八。
徐小溪要抓緊時間賺錢,這次蓋房子跟裝修的錢把手裏的存款全部花完了。
張麗霞在學校知道第一名是徐淮的時候倒是覺得是在意料之內,這孩子真有韌勁也從聰明,又轉頭看看趙明柚的成績,也還行吧,一年前誰知道他能考進一高的重點班啊,簡直是奇跡。
店裏收拾完,張懸沒跟著一起回來吃飯,直接回家了,他還要跟他爸媽視頻再多聊一下。
朱老師已經在樓下等著了,她是半輩子都在教育行業,收到的消息就是特別的快,還跟趙奶奶以及其他的鄰居們都宣傳完了。
趙奶奶一-拍大腿回去就連忙回家給封了一個紅包,一千塊錢。
中午十二點多,徐小溪跟徐淮到單元樓門口就看到她們三個在一起說話呢。
這會天氣雖然熱,但單元樓這個門口有陰涼地,風吹過來還是很涼快的。
“就等你們了,可回來了。”趙奶奶笑嗬嗬的,看他們迎麵過來。
徐小溪停好電動車過來,“怎麽了?”
朱老師就看著徐淮,從頭看到腳,這孩子長得好,學習還這麽好,真叫人喜歡,笑的合不攏嘴,跟看自己孩子一樣。
“他不是考了第一嗎?我們都知道了,在這裏等著恭喜呢。”
徐小溪沒想到會傳這麽快。
“我們也是上午才知道的。”
徐淮不好意思的笑笑,他剛剛出烏石胡同的時候就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橫幅上。
“謝謝奶奶們。”
趙奶奶是看著小溪回來一步步的把這倆孩子拉扯起來的,才一年時間改變就這麽大。
“這是奶奶給的紅包,祝你以後都這麽順風順水,好好學習。”
徐小溪看到紅包趕緊上前攔住,“奶奶,心意我們都知道了,紅包就不用了。”
趙奶奶把紅包塞到徐淮的懷裏,“這是給徐淮的,你不用管,你要再攔著,當心我生氣啊。”
徐小溪無奈的笑笑, “那徐淮你收下吧。”
徐淮才聽話的接到手裏。
“謝謝老奶奶。”
趙奶奶拍拍他的手,“不用客氣,老奶希望你再上一層樓,走出江縣去外麵看大世界。”
徐淮聽話的點了點頭。
朱老師跟劉奶奶又把各自準備的也給了過去,年紀越大就越喜歡爭氣的孩子。
徐小溪本來是想著好好準備兩桌子飯菜招待他們的,是為了鄰居們對家裏的蓋房子時候的幫助,但現在隻能推後,主要是現在家裏太小,等到房子能入住,喬遷之後就把大家都叫過去,再一起慶祝。
秦時時也知道徐淮考試的事情,她等著時間就在微信上問,知道考了第一後,立刻就轉了一筆錢過來。
“給徐淮的升學禮物,讓他缺什麽買點什麽,溪姐別說不收,這也是我外甥,別跟我客氣。”
徐小溪這次是收下來了。
第二天店裏也是格外的熱鬧,大家也是在群裏知道店裏免費的。
韓大爺還是穿的那麽洋氣,戴著一個禮帽,跟當初第一次見麵的時候一樣,點了一份牛肉麵,然後把紅包掏出來給徐小溪。
“給孩子的,以後讓他更加努力。”
徐小溪哭笑不得,“韓大爺,這個錢不用了,主要是回饋大家的,當時店裏也是靠大家才撐起來的。”
韓大爺眼睛一瞪。
“這是我們的心意,你可別客氣,以後咱們還要長長久久的,該收就收著,你王大爺也準備了,你等他來吧。”
徐小溪這一天是大大小小的都收到了紅包,都是大家的心意,她在後廚忙著一點不覺得累,有時候過日子就是這樣的。
作者有話說:
今天更新的晚了一些,也多寫了一些,也是因為有些話跟大家說,這本書到現在為止就要接近尾聲了,當初定的大綱就是一年的時間,主要是為了給大家看到江縣的四季,這個地方可以是所有讀到這本文的人的家鄉,很日常的文,沒什麽起伏,當時寫的時候就很匆忙,一個很粗的大綱跟一個女主還有兩個外甥,是最先定下來的角色,其實雖然是美食文,但更多的是一些情懷,沒想到能跟大家引起共鳴,其實如果能寫的話還可以繼續寫下去,寫到徐池都大學畢業,寫到徐小溪白發蒼蒼,但那就沒意義了,這也是為什麽會寫一年的原因,節奏很慢,寫的時候也擔心大家不喜歡,但很驚喜,謝謝你們啊,一起陪著徐家人走過這最艱難的四季,後麵大概還有兩章就會完結,想看什麽番外都可以在下麵留言,我會看的,然後寫給大家,謝謝你們,真的,隨機寫下這段話有些亂,因為也很不舍的結束,但文結束了,徐家人也在過他們的日子,平行世界他們很幸福,每天都是。
第138章 搬家聚餐(上)
◎“大豆大豆”◎
沒過兩天, 徐剛大爺也知道徐淮拿到了第一名,那以後是板上釘釘的最好的大學的學生,他在村裏最熱鬧的地方把這個好消息都說了也一遍, 好事當然要全部都知道,當年徐家村裏讀的最好的是徐小溪, 能到帝都去上大學,現在是徐淮,後麵還有徐池,說到底還是徐家都有讀書人的底子,趁著來送麵粉的時間,倆人商量著包了一個五百的紅包,一般是隻有考上大學辦升學宴才有的, 但這不一樣,是考了第一,那能是隨便一考就考上的嗎?
徐小溪給他們倆倒上兩杯涼白開。
“他倆沒在家,去買書了,大爺大娘喝茶。”她說完又站起來從廚房裏抱出來一個西瓜,前兩天跟趙奶奶還有朱老師,劉奶奶幾家一起合買了人家一小三輪車的瓜,反正夏天是缺不了的。
人是自家的西瓜, 就是周邊鄉鎮的,自己摘好就拉到城裏來賣的。
“切個西瓜嚐嚐, 可甜了。”徐小溪給切成一牙一牙的。
夏天徐剛大爺包的地種的蔬菜都在賣了,但今年蔬菜的價格不高, 賣不上什麽好價錢, 這也是老百姓的無奈, 沒辦法, 誰也不知道哪年市場菜便宜還是貴。
趙大娘把紅包從兜裏拿出來,“這是一點心意,也是希望咱們徐淮能繼續努力,要是能考到帝都去,紅包會更大,真給咱們家爭氣。”
徐小溪這幾天收紅包是真的收到手軟,她想著鄰居們都是覺得她自己帶著倆孩子過的艱難,但其實真的還好,吃喝不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還富裕呢,她這幾天的經驗來說就是推辭了以後,下麵就是讓來讓去的。
“謝謝大娘,大爺,我就給孩子收下了。”
徐剛大爺有時候就想著他要是徐老二就好了,那這都是親侄女,親外甥,肯定比這還要高興,自家人有出息出去多有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