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方才沒有注意到,繁縷自己興許也不知道,她相公這些年也見過不少人,很有些看人的本領。
“她,是呀,她嫁的人家還不錯。”紫蘇說的時候,略遲疑了一瞬,相公是個老實人,繁縷與衛督主的關係,不宜告知他太多。
“噢,原來這樣,的確很不錯。”
她都沒有敢問繁縷,現在是否還和西廠督主在一起。看繁縷的樣子,應當是的,紫蘇又有些憂愁起來。
她還沒想通繁縷的事情,又見自家相公麵色不是太好,開口問道:“你這是有什麽事嗎?”
相公苦笑一下,說:“你知道的,沈兄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煩。”
“沈公子?你不是說他為人聰明得很,怎麽會身陷麻煩裏。”紫蘇笑了笑。
沈長行與她的相公是一道做生意的,最近才和長安最大的皇商秦家旁支搭上了話。
何二爺攤手無奈地說:“咱們家的藥材生意,之前好不容易同盧國公府的藥鋪搭上線,誰想到盧國公府一夕之間就沒了,嘖,你說這不是白費力氣嗎,還好有沈兄幫襯,才沒落入困境。”
“這些我知道,所以你不是一直在跟沈公子做生意嗎?”
“不說這些,咱們先進去吧,別讓你師妹久等了。”何二爺說著搖了搖頭,一邊扶著她出來坐下,丫鬟端了茶水上來。
繁縷放下茶杯,看他們方才相扶出來的樣子,笑道:“紫蘇姐姐,你們可真是夫妻相賢啊。”
“你不也一樣,”紫蘇說完,轉頭問相公,說:“對了,相公你方才要說什麽?”
何二爺端了茶水喝了一口,這才開口說:“咳,我從前不是與你說過,沈兄在來長安之前,是有過一門婚約的。”
“是呀,不是說沒有成嗎?”想起沈兄當初的難言之隱,所以都沒有對紫蘇提起過,但現在不說也不成了。
“嗯,嘖,這婚事沒成,就是因為那家小姐逃婚了。”何二爺摸著下巴,嘴裏咂摸著歎了一聲。
“逃婚,這可玩笑不得。”哪裏就是玩笑呢,簡直就是驚世駭俗了,對於溫順的紫蘇來說,聞所未聞。
繁縷捧著茶杯也是略略一嗆,險些被嚇掉了下巴,也跟著驚問出聲:“哎呀,竟然還有這般女子,真真是匪夷所思。”
不願婚嫁的女子不是沒有,以死相挾的也有,但是這膽子大到出逃,本朝是找不出第二個了。
隻說這路途遙遙,窮山惡水,又頗為險惡,怎麽看也不像是一個弱女子做得到的。
“唉,自從那女子逃婚,那家人可算是愁白了發,一女帶累了全家的待嫁女兒,都是婚嫁的年紀,被這一個不聽話的姊妹連累了。”
“那豈不是說,他們家別的女兒也嫁不出去了嗎?”紫蘇倒是有些可憐那女子的姊妹了。
“可不是嗎,”何二爺蹙著眉說:“麻煩的是,沈兄與那女子竟然在這裏相遇了,便好心送了信給那女子家人。
唉,這女子年紀也大了,過往經曆似乎也頗為複雜,她的家人無計可施,就把她賴在了沈兄的頭上,竟然要沈兄娶了那女子。”
“這,這未免太過分了。”紫蘇忍不住皺眉斥道,繁縷也跟著點頭。
繁縷也跟著問道:“那女子可知是什麽情形?”
“聞說從前也是個溫順的大家閨秀,可自從一場大病後,忽然性情大變,常常做出一些令人不解的舉動,咳,這些都是聽沈兄說的。”
“咳,不會是什麽髒東西附身了罷。”紫蘇蹙眉猜測道,不是這樣,還能是怎樣。
“這個,誰說得準呢。”
繁縷倒是聽得津津有味,她在宮裏這些年,來來去去都是險惡的心機算計,這民間的奇聞異事,倒是很有趣。
紫蘇的相公說:“一個姑娘家,出來這麽久了,也不想想還……唉,算了,沈兄現下正與秦家接洽,可出不得意外,我得幫幫他,要不然咱們家的生意都要黃。”
“怎麽幫?”紫蘇一驚,抬眼說:“你可不要用什麽歪門邪道的法子,這可是天子腳下。”
“你放心好了,可別嚇到了咱們的孩兒,”相公見她一驚一乍的,忍不住也跟著心驚肉跳,安撫著自家娘子,說:“說到底也隻是一個女子,家人又不在這裏,首先不能讓她與沈兄再見麵了,免得被日後女子家人誣賴,待沈兄成親後,一切就好辦了。”
“也好,唯有如此了,”紫蘇也沒什麽好法子,轉頭對繁縷感歎道:“你說,長安那麽大,這還能相遇,真的不是孽緣嗎?”
“真是說不準呢。”繁縷點頭,就在這裏聽著他們閑話家常。
紫蘇又問道:“不是說沈公子已有了心儀的女子嗎?”
“就是這樣啊,也是南地人家的小姐,聽說身份還不一般,背後有貴人撐腰……”
這時,山竹進來低聲催促道:“夫人,該回去了。”
衛衣雖然允她來,但隻答應出來不能超過兩個時辰,繁縷隻得起身告辭,她在這裏聽了這一樁事,倒也很是有意思。
隻見到紫蘇夫妻二人感情和睦,便放下心來,離開的時候,紫蘇拉著她的手依依不舍。
紫蘇悵然道:“你我這一分別,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見麵。”
“有緣一定會再見的,紫蘇姐姐放心,我若再有機會回來,一定來看你。”
繁縷自己都說不準,離開了這裏,這輩子還會再回來嗎。
馬車才駛出紫蘇家所在的街巷,便被人群堵在了街口,山竹不得不停下了馬車,接著,不斷地有百姓從遠處湧來。
山竹有些好奇,問道:“這是怎麽了?”
路邊看熱鬧的人隨口回答:“是林府的大公子娶親。”
繁縷自然也聽見外麵的聲響,湊近了車門,問道:“怎麽了,山竹?”
“噢,好像是禦林軍的林大人娶親了,前兩天還給督主下了喜帖,不過督主隻讓人送了賀禮,沒有親自去,噢,原來就是今天娶親啊。”
山竹對林懷與自家督主之間的恩怨一無所知,聽見夫人問,想也不想的一股腦回答了出來。
林懷意外得到了陛下的賞識,不但沒有殺了他,反而將他放在了禦林軍,做了副將。
繁縷挑起車簾,便看見迎親的隊伍吹吹打打的過去,一身紅衣的新郎官騎在馬上,打馬過街,風流倜儻,身後轎夫抬著喜轎,喜婆大把的撒著喜錢,引得許多人大聲喝彩哄搶。
“真是良緣佳偶,聽說這新娘子也是官家小姐。”
“真是一樁喜事。”
她聞言笑了笑,一直等到整個迎親隊伍過去,山竹才將馬車駛出街巷,車輪壓過路上散落的紅紙屑,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路徑。
晚間與回來的衛衣說了聽來的趣聞,衛衣也覺得很有趣,又說那姓沈的公子的確很倒黴。
兩人說的很高興,而後繁縷頓了頓,又說看見有迎親的隊伍,聽說是林府的,衛衣眉眼一挑,沒有動作,隻說:“嗯,這是好事。”
“咳,原來大人還是很在意這件事呀。”繁縷像是抓住了他的軟肋。
“所以呢,你想說什麽?”衛衣麵色平靜無波,隻抬起茶色的眸子靜靜的望向她。
繁縷站了起來,繞到他的身後,俯身握住他的肩膀,語氣輕而溫柔道:“並不想說什麽,隻是,大人這樣的介意讓我很高興。”
衛衣略微歪了歪頭,淡淡瞥了她一眼,才輕描淡寫地說:“我曾想殺了他,隻是慢了一步,才留他一命罷了。”
“大人想殺了他,自然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繁縷麵上笑意不減,心裏卻有些後怕。
她在想,若不是衛衣當時的手慢,怕是就見不到今日林懷娶妻了,而是林府發喪了。
衛衣見她這般神色,甚是滿意,安撫一樣的說:“日後,這些事情都不會再有了。”即便是有,也不會讓她知道分毫的。
繁縷近乎雀躍地回答:“那最好不過了。”
衛衣正式辭官離開的時候,正是人間四月天,芳菲已盡,青帷馬車從皇宮中出來,又去梅園接了繁縷,山竹在前駕車,一行人靜悄悄的離開。
殷斯聞聽消息,加緊騎馬追趕上他們,幸好走得還不算太遠,馬車也在城門口停了下來,衛衣聽見是殷斯的聲音在後麵,拍了拍繁縷的手,說要下去一會。
繁縷也跟著探出頭,看見城門口正有一家餛飩攤子,隨著晨風飄來鮮香的味道,央著衛衣要下去吃一碗,征得同意之後跟著他一起下了馬車。
兩人找了個陰涼地方獨處,殷斯從懷裏掏出一塊牌子,給他說:“這是主上令我交給你的。”
衛衣訝然不已,就聽殷斯接著說:“此物在北地不好說,但在南地可令你暢行無阻,保你平安。”
“煩勞殷大人代衛衣謝過。”衛衣恭敬拜謝,他卸去了西廠提督的身份,其實也沒剩什麽了。
錦衣衛重新歸屬殷斯手中,兜兜轉轉許多年,他們一個歸來,一個離開。
殷斯擺了擺手,道:“這個自然,我也隻送你到這了,我得回去讓人收拾一下宅子,再去告個假,妻兒團聚可不好錯過的。”
“殷大人竟然已經娶妻了?”
“我早有妻兒,娶妻生子,是人之常情,何必驚訝。”殷斯想起家中的發妻幼兒,冷肅的麵容笑了笑,說:“夫人是在江陵時娶的,長子已經有三歲了,聰明乖巧的很。”
“真是令人豔羨。”衛衣附和了一句。
“隻這長安的地界著實是寸土寸金,令人頭疼。”殷斯苦笑道,他往前的宅子早已荒蕪。
衛衣順勢道:“我倒是有一座宅子,隻是離得朱雀街遠了些,送與殷大人也可。”
殷斯連連推拒道:“這可算了,無功不受祿。”誰不知道衛衣將所有錢財奉與陛下,殷斯可不信他還有其他的。
“我這一去,怕也多少年不回來了,沒人住也就在哪空放著,權當衛衣的一番心意罷。”
最後,殷斯隻略略推辭了一番,便應了下來,說:“那我便卻之不恭了,日後有何麻煩,衛兄可以與我來信。”
“到時候殷大人不要嫌棄在下麻煩就好。”
“自然不會,”殷斯拍了拍他的肩膀,沉聲道:“現在國事諸多,朝政繁複,知道你是聰明人,自己一路多加小心,畢竟你的仇家也不少。”
衛衣聽得仔細,殷斯的話到了他的耳朵裏,多了幾分其他意思,他畢竟是曾經的密謀者,陛下放他離開已是大恩,而這一塊令牌,代表的烏衣騎的態度,對他而言寓意深刻。
衛衣這般想著,便鬆了一口氣,笑著說:“我知道,日後衛衣此人,自然會消匿無蹤的。”
言罷,兩人相視一笑,殷斯又說了一些瑣事,例如杳無音訊的桐妃母子。
“前幾日才發現是躲在了冷宮,昨晚趁著夜色,著手將人送去了皇莊。”
“也隻能這樣了。”衛衣心中明了。
桐妃與那小兒雖然逃出生天,但因其血脈與曾經的身份,怕是這一輩子隻能被幽禁在這皇莊裏,見不得天日。
殷斯等人不是沒有勸諫過,這宮裏各種名頭死了的人不少,留著桐妃與那孩子隻是禍患,陛下隻言:“何必為此殺一女子爾。”
殷斯才歎了一句:“陛下宅心仁厚。”
說笑到最後,殷斯才問出心中疑問:“怎麽突然要離開,咱們這位主子雖然冷麵無情,但也不會做出過河拆橋的事情。”
殷斯不解,他對衛衣這個人很有些佩服的,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他而這個地位的,如今大好前途近在眼前,他倒好,居然辭官了。
衛衣束了束手,又察覺到自己多年伺候主子的習慣,轉而負過手去,溫聲說:“我追逐權欲,走上不歸路,近乎被蒙蔽了雙眼,夫人便是救我脫離地獄的恩賜。”
殷斯頭次見這麽溫情脈脈的衛衣,頗有些不適應,清咳一聲,岔開了話題,問他:“那你打算去哪,這天下,哪還有比長安更加繁華的地方?”
衛衣翹了翹唇角,抬頭回答:“回鄉。”
回鄉?他沒聽錯吧,殷斯心覺有趣,咧了咧嘴,搖頭笑道:“可是據我所知,衛督主你連自己的籍貫是哪裏都不知道,回得哪門子的鄉?”
“內子的故鄉,便是我的故鄉。”衛衣轉眸看向在小攤子裏吃餛飩的女子,側容清秀溫婉,抬頭衝他彎眉一笑間,盡是溫柔清和,夫妻相和,倒是讓人心生豔羨。
“她,是呀,她嫁的人家還不錯。”紫蘇說的時候,略遲疑了一瞬,相公是個老實人,繁縷與衛督主的關係,不宜告知他太多。
“噢,原來這樣,的確很不錯。”
她都沒有敢問繁縷,現在是否還和西廠督主在一起。看繁縷的樣子,應當是的,紫蘇又有些憂愁起來。
她還沒想通繁縷的事情,又見自家相公麵色不是太好,開口問道:“你這是有什麽事嗎?”
相公苦笑一下,說:“你知道的,沈兄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煩。”
“沈公子?你不是說他為人聰明得很,怎麽會身陷麻煩裏。”紫蘇笑了笑。
沈長行與她的相公是一道做生意的,最近才和長安最大的皇商秦家旁支搭上了話。
何二爺攤手無奈地說:“咱們家的藥材生意,之前好不容易同盧國公府的藥鋪搭上線,誰想到盧國公府一夕之間就沒了,嘖,你說這不是白費力氣嗎,還好有沈兄幫襯,才沒落入困境。”
“這些我知道,所以你不是一直在跟沈公子做生意嗎?”
“不說這些,咱們先進去吧,別讓你師妹久等了。”何二爺說著搖了搖頭,一邊扶著她出來坐下,丫鬟端了茶水上來。
繁縷放下茶杯,看他們方才相扶出來的樣子,笑道:“紫蘇姐姐,你們可真是夫妻相賢啊。”
“你不也一樣,”紫蘇說完,轉頭問相公,說:“對了,相公你方才要說什麽?”
何二爺端了茶水喝了一口,這才開口說:“咳,我從前不是與你說過,沈兄在來長安之前,是有過一門婚約的。”
“是呀,不是說沒有成嗎?”想起沈兄當初的難言之隱,所以都沒有對紫蘇提起過,但現在不說也不成了。
“嗯,嘖,這婚事沒成,就是因為那家小姐逃婚了。”何二爺摸著下巴,嘴裏咂摸著歎了一聲。
“逃婚,這可玩笑不得。”哪裏就是玩笑呢,簡直就是驚世駭俗了,對於溫順的紫蘇來說,聞所未聞。
繁縷捧著茶杯也是略略一嗆,險些被嚇掉了下巴,也跟著驚問出聲:“哎呀,竟然還有這般女子,真真是匪夷所思。”
不願婚嫁的女子不是沒有,以死相挾的也有,但是這膽子大到出逃,本朝是找不出第二個了。
隻說這路途遙遙,窮山惡水,又頗為險惡,怎麽看也不像是一個弱女子做得到的。
“唉,自從那女子逃婚,那家人可算是愁白了發,一女帶累了全家的待嫁女兒,都是婚嫁的年紀,被這一個不聽話的姊妹連累了。”
“那豈不是說,他們家別的女兒也嫁不出去了嗎?”紫蘇倒是有些可憐那女子的姊妹了。
“可不是嗎,”何二爺蹙著眉說:“麻煩的是,沈兄與那女子竟然在這裏相遇了,便好心送了信給那女子家人。
唉,這女子年紀也大了,過往經曆似乎也頗為複雜,她的家人無計可施,就把她賴在了沈兄的頭上,竟然要沈兄娶了那女子。”
“這,這未免太過分了。”紫蘇忍不住皺眉斥道,繁縷也跟著點頭。
繁縷也跟著問道:“那女子可知是什麽情形?”
“聞說從前也是個溫順的大家閨秀,可自從一場大病後,忽然性情大變,常常做出一些令人不解的舉動,咳,這些都是聽沈兄說的。”
“咳,不會是什麽髒東西附身了罷。”紫蘇蹙眉猜測道,不是這樣,還能是怎樣。
“這個,誰說得準呢。”
繁縷倒是聽得津津有味,她在宮裏這些年,來來去去都是險惡的心機算計,這民間的奇聞異事,倒是很有趣。
紫蘇的相公說:“一個姑娘家,出來這麽久了,也不想想還……唉,算了,沈兄現下正與秦家接洽,可出不得意外,我得幫幫他,要不然咱們家的生意都要黃。”
“怎麽幫?”紫蘇一驚,抬眼說:“你可不要用什麽歪門邪道的法子,這可是天子腳下。”
“你放心好了,可別嚇到了咱們的孩兒,”相公見她一驚一乍的,忍不住也跟著心驚肉跳,安撫著自家娘子,說:“說到底也隻是一個女子,家人又不在這裏,首先不能讓她與沈兄再見麵了,免得被日後女子家人誣賴,待沈兄成親後,一切就好辦了。”
“也好,唯有如此了,”紫蘇也沒什麽好法子,轉頭對繁縷感歎道:“你說,長安那麽大,這還能相遇,真的不是孽緣嗎?”
“真是說不準呢。”繁縷點頭,就在這裏聽著他們閑話家常。
紫蘇又問道:“不是說沈公子已有了心儀的女子嗎?”
“就是這樣啊,也是南地人家的小姐,聽說身份還不一般,背後有貴人撐腰……”
這時,山竹進來低聲催促道:“夫人,該回去了。”
衛衣雖然允她來,但隻答應出來不能超過兩個時辰,繁縷隻得起身告辭,她在這裏聽了這一樁事,倒也很是有意思。
隻見到紫蘇夫妻二人感情和睦,便放下心來,離開的時候,紫蘇拉著她的手依依不舍。
紫蘇悵然道:“你我這一分別,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見麵。”
“有緣一定會再見的,紫蘇姐姐放心,我若再有機會回來,一定來看你。”
繁縷自己都說不準,離開了這裏,這輩子還會再回來嗎。
馬車才駛出紫蘇家所在的街巷,便被人群堵在了街口,山竹不得不停下了馬車,接著,不斷地有百姓從遠處湧來。
山竹有些好奇,問道:“這是怎麽了?”
路邊看熱鬧的人隨口回答:“是林府的大公子娶親。”
繁縷自然也聽見外麵的聲響,湊近了車門,問道:“怎麽了,山竹?”
“噢,好像是禦林軍的林大人娶親了,前兩天還給督主下了喜帖,不過督主隻讓人送了賀禮,沒有親自去,噢,原來就是今天娶親啊。”
山竹對林懷與自家督主之間的恩怨一無所知,聽見夫人問,想也不想的一股腦回答了出來。
林懷意外得到了陛下的賞識,不但沒有殺了他,反而將他放在了禦林軍,做了副將。
繁縷挑起車簾,便看見迎親的隊伍吹吹打打的過去,一身紅衣的新郎官騎在馬上,打馬過街,風流倜儻,身後轎夫抬著喜轎,喜婆大把的撒著喜錢,引得許多人大聲喝彩哄搶。
“真是良緣佳偶,聽說這新娘子也是官家小姐。”
“真是一樁喜事。”
她聞言笑了笑,一直等到整個迎親隊伍過去,山竹才將馬車駛出街巷,車輪壓過路上散落的紅紙屑,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路徑。
晚間與回來的衛衣說了聽來的趣聞,衛衣也覺得很有趣,又說那姓沈的公子的確很倒黴。
兩人說的很高興,而後繁縷頓了頓,又說看見有迎親的隊伍,聽說是林府的,衛衣眉眼一挑,沒有動作,隻說:“嗯,這是好事。”
“咳,原來大人還是很在意這件事呀。”繁縷像是抓住了他的軟肋。
“所以呢,你想說什麽?”衛衣麵色平靜無波,隻抬起茶色的眸子靜靜的望向她。
繁縷站了起來,繞到他的身後,俯身握住他的肩膀,語氣輕而溫柔道:“並不想說什麽,隻是,大人這樣的介意讓我很高興。”
衛衣略微歪了歪頭,淡淡瞥了她一眼,才輕描淡寫地說:“我曾想殺了他,隻是慢了一步,才留他一命罷了。”
“大人想殺了他,自然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繁縷麵上笑意不減,心裏卻有些後怕。
她在想,若不是衛衣當時的手慢,怕是就見不到今日林懷娶妻了,而是林府發喪了。
衛衣見她這般神色,甚是滿意,安撫一樣的說:“日後,這些事情都不會再有了。”即便是有,也不會讓她知道分毫的。
繁縷近乎雀躍地回答:“那最好不過了。”
衛衣正式辭官離開的時候,正是人間四月天,芳菲已盡,青帷馬車從皇宮中出來,又去梅園接了繁縷,山竹在前駕車,一行人靜悄悄的離開。
殷斯聞聽消息,加緊騎馬追趕上他們,幸好走得還不算太遠,馬車也在城門口停了下來,衛衣聽見是殷斯的聲音在後麵,拍了拍繁縷的手,說要下去一會。
繁縷也跟著探出頭,看見城門口正有一家餛飩攤子,隨著晨風飄來鮮香的味道,央著衛衣要下去吃一碗,征得同意之後跟著他一起下了馬車。
兩人找了個陰涼地方獨處,殷斯從懷裏掏出一塊牌子,給他說:“這是主上令我交給你的。”
衛衣訝然不已,就聽殷斯接著說:“此物在北地不好說,但在南地可令你暢行無阻,保你平安。”
“煩勞殷大人代衛衣謝過。”衛衣恭敬拜謝,他卸去了西廠提督的身份,其實也沒剩什麽了。
錦衣衛重新歸屬殷斯手中,兜兜轉轉許多年,他們一個歸來,一個離開。
殷斯擺了擺手,道:“這個自然,我也隻送你到這了,我得回去讓人收拾一下宅子,再去告個假,妻兒團聚可不好錯過的。”
“殷大人竟然已經娶妻了?”
“我早有妻兒,娶妻生子,是人之常情,何必驚訝。”殷斯想起家中的發妻幼兒,冷肅的麵容笑了笑,說:“夫人是在江陵時娶的,長子已經有三歲了,聰明乖巧的很。”
“真是令人豔羨。”衛衣附和了一句。
“隻這長安的地界著實是寸土寸金,令人頭疼。”殷斯苦笑道,他往前的宅子早已荒蕪。
衛衣順勢道:“我倒是有一座宅子,隻是離得朱雀街遠了些,送與殷大人也可。”
殷斯連連推拒道:“這可算了,無功不受祿。”誰不知道衛衣將所有錢財奉與陛下,殷斯可不信他還有其他的。
“我這一去,怕也多少年不回來了,沒人住也就在哪空放著,權當衛衣的一番心意罷。”
最後,殷斯隻略略推辭了一番,便應了下來,說:“那我便卻之不恭了,日後有何麻煩,衛兄可以與我來信。”
“到時候殷大人不要嫌棄在下麻煩就好。”
“自然不會,”殷斯拍了拍他的肩膀,沉聲道:“現在國事諸多,朝政繁複,知道你是聰明人,自己一路多加小心,畢竟你的仇家也不少。”
衛衣聽得仔細,殷斯的話到了他的耳朵裏,多了幾分其他意思,他畢竟是曾經的密謀者,陛下放他離開已是大恩,而這一塊令牌,代表的烏衣騎的態度,對他而言寓意深刻。
衛衣這般想著,便鬆了一口氣,笑著說:“我知道,日後衛衣此人,自然會消匿無蹤的。”
言罷,兩人相視一笑,殷斯又說了一些瑣事,例如杳無音訊的桐妃母子。
“前幾日才發現是躲在了冷宮,昨晚趁著夜色,著手將人送去了皇莊。”
“也隻能這樣了。”衛衣心中明了。
桐妃與那小兒雖然逃出生天,但因其血脈與曾經的身份,怕是這一輩子隻能被幽禁在這皇莊裏,見不得天日。
殷斯等人不是沒有勸諫過,這宮裏各種名頭死了的人不少,留著桐妃與那孩子隻是禍患,陛下隻言:“何必為此殺一女子爾。”
殷斯才歎了一句:“陛下宅心仁厚。”
說笑到最後,殷斯才問出心中疑問:“怎麽突然要離開,咱們這位主子雖然冷麵無情,但也不會做出過河拆橋的事情。”
殷斯不解,他對衛衣這個人很有些佩服的,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他而這個地位的,如今大好前途近在眼前,他倒好,居然辭官了。
衛衣束了束手,又察覺到自己多年伺候主子的習慣,轉而負過手去,溫聲說:“我追逐權欲,走上不歸路,近乎被蒙蔽了雙眼,夫人便是救我脫離地獄的恩賜。”
殷斯頭次見這麽溫情脈脈的衛衣,頗有些不適應,清咳一聲,岔開了話題,問他:“那你打算去哪,這天下,哪還有比長安更加繁華的地方?”
衛衣翹了翹唇角,抬頭回答:“回鄉。”
回鄉?他沒聽錯吧,殷斯心覺有趣,咧了咧嘴,搖頭笑道:“可是據我所知,衛督主你連自己的籍貫是哪裏都不知道,回得哪門子的鄉?”
“內子的故鄉,便是我的故鄉。”衛衣轉眸看向在小攤子裏吃餛飩的女子,側容清秀溫婉,抬頭衝他彎眉一笑間,盡是溫柔清和,夫妻相和,倒是讓人心生豔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