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結發
路途遙遠, 他們從長安城出來便一路南下, 衛衣撩起簾子, 看著路上的青山綠水, 雲彩飄飄, 轉過頭來問她說:“繁縷, 想去看看你爹嗎?”
繁縷先是愣了愣, 她忽而想起這裏離江陵不算遠,有點期冀問道:“啊,不會耽誤行程嗎, 現在就能去嗎?”
衛衣點了點頭,說:“嗯,沒事, 並不算遠, 不過不能過多停留。”
繁縷低頭猶豫了一下,而後抿了抿唇角, 說:“那便去吧, 我就想看看他的樣子, 再去看看我娘的墳, 該去祭拜一番的。”
翌日, 一大清早就起了, 山竹駕車前往江陵,衛衣忽然想起了他在晉州名下有一間花樓,在長安賭坊酒肆不是沒有, 但那些早在他離開長安的時候處理好了。
這個青樓還是一時興起, 用來收攏情報所用,他想著什麽時候處理一下,不過也沒什麽幹係,一直是有安排其他人打理的。
鎮子靜謐,這隻是江陵的一個小鎮子,而她家境當年也算是衣食無憂,後來更因為爹爹被大戶人家的管家賞識,而被舉薦到了鑄劍山莊,給裏麵的人看病問診。
後來爹就娶了長得很漂亮的女子回來,年輕又好看,還很會打扮,聽說是那是那抓山莊裏出來的侍女,養的和富戶人家的小姐沒什麽差別,偏偏就看中了她爹這個鰥夫。
繁縷的日子說不上好不好過,就是年輕漂亮的繼母不喜歡她,尤其是聽她爹說,繡雪長得和她娘一樣好看的時候。
有了小弟弟之後,爹也對她不那麽關心了,總是抱著他的兒子在堂裏溜達,逢人便誇自己的兒子長得有多好。
“想什麽呢,叫了你好幾句也不應,要不要喝些水,看你嘴唇有些幹。”衛衣正拿了水囊遞給她,這路上並不是那麽輕鬆,不怎麽停歇的。
繁縷接過水囊,喝了一口抿了抿唇,低言說:“也不知道爹和後娘,怎樣了?”
“你希望他們怎麽樣?”衛衣很多事情形成了習慣,問一件事非得要問的清清楚楚,還要清楚這個人心裏怎麽想的。
繁縷如實回答說:“說不好,我私心自然不想他們一家三口過得有多好的,那明明是我的家呀。”繁縷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有些黯然,她和她娘都可以被人取代,哪有那麽重要。
衛衣還能體會一下這種心情的,開口道:“別想了,應該快到了,你不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可是,繁縷並沒有衣錦還鄉的喜悅,而是一種莫名的緊張與悲傷,她竟然在畏懼這裏,畏懼回到故裏。
白家藥堂很好找,就在西街口,這裏也算是個看熱鬧的好地方,前麵是藥堂,後麵的木樓是他們居住的地方。
馬車到了家門口的時候,衛衣抬手給她戴上了帷帽,繁縷抬了抬頭,挽住了衛衣的手,她近鄉情怯了,踟躇了一下,被衛衣拉著,才抬腳走進了白家藥堂。
沒有二娘在堂內指使夥計掃地,當初碾藥的小學徒也換了人,房子也老舊了許多,藥格上的藥名也重新用朱筆描過,物是人非。
夥計上前問道:“二位,是來抓藥還是看診?”
這兩人衣服看起來是有錢人家的夫妻,不過這個丈夫倒真是白淨,衛衣眉梢一抬便是氣勢,繁縷怕他嚇到人,自己上前,開口問道:“你們藥堂的白大夫呢?”
原來是專門來找師父的,夥計撓著頭答道:“師父出去看診了,要不二位等等。”
繁縷頓了頓,有點失望,隨即抬頭道:“沒事,不用了,就來抓一些泡茶潤嗓的草藥。”
“噢噢,那好,夫人可有方子?”夥計問。
“沒有,但是我知道,你就按我說的拿吧……”繁縷愣了一下,隨口說了一張方子,隨後一一報出藥名。
忽然看後窗外一株海棠樹鬱鬱蔥蔥,枝丫上結著小小的花苞,那是娘親種的那一棵,一轉眼已經許多年。
娘說,讓這棵海棠樹,和我的囡囡一起長大。
繁縷伸手將窗子再推開些,指了指那海棠樹,說:“這樹長得挺好的。”
夥計答話:“是呀,每年都會結許多果子,這是前師娘親手種的。”
“前師娘?”繁縷情不自禁的重複了一句。
“呃,對,都是師父的一些家務事,不提也罷,不提也罷。”夥計突然意識到自己說多了,捂住了嘴,餘下的話隻是直搖頭。
繁縷便不再追問,這白家藥堂的糾葛,其實有什麽能比她還清楚的呢,她隻是不知道走後都發生了什麽,轉頭看了衛衣一眼。
衛衣自然也不清楚,當初隻是知道那女子是楚氏少主的貼身侍女,當時就覺得很震驚了,不過後來發現沒有可疑之處,沒怎麽再往下麵查過。
不過此時看來,自那時之後,白家應是發生了不少不愉快的事情,繁縷若是感興趣,查這麽一點小事,對他來說還是很容易的。
自從錦梅事發,被掃地出門後,白昌文不想讓人看笑話,便沒有再娶,家中又孤寂冷清了下來,又想起女兒遠在宮中,不知有無回返之日,白昌文就對兒子不再那麽寵溺了。
白家兒子十一二歲了,繼承了他娘好看的樣子,俊俏黝黑,十分招隔壁家的小姑娘喜歡。
他眉開眼笑的跑進來,手裏還攥著一捧紅豔豔的杜鵑花,大概是看見有客人,攥著花的手往身後一背,收斂了笑容。
碾藥的夥計看見他進來,招呼道:“小師弟,藥都送去了麽?”
“送了送了,師哥你看,張小妹還送我一罐子的桃樹脂,我看咱們藥堂也沒有了,爹回來肯定高興。”少年揚著笑臉道。
“小兄弟,過來一下,不知你叫什麽名字?”繁縷衝他招了招手,語氣溫和的問他,她奇異的平靜。
這孩子看是個漂亮女子問話,旁邊有個男子虎視眈眈的,走過來有點害羞,甚是乖巧得答道:“我叫白晟。”
白晟,繁縷忍不住笑了笑,這名字不像是她爹起的,她走之前,這孩子還沒有起大名,每天就是大寶大寶的亂喊。
白晟看見她笑也有些羞澀,微微紅了臉,繁縷點了點頭,又溫聲說:“名字很好,可上學堂了?”
“嗯,就是街口的張家學堂。”白晟不知為何,對麵前的女子總有些親近,大概是因為對方的語氣很溫柔,像是春水一樣。
繁縷點頭附和道:“那極好,男孩子要識字的。”看起來,她爹是對這孩子寄予厚望的。
隨後,白晟隨手將杜鵑花撂在漆木櫃台上,蹦蹦跳跳的上樓,過了一會,懷裏抱著一隻小罐子下來,夥計看見了隨口問他:“阿晟,你幹什麽去?”
白晟回答說:“我送點鬆仁給先生去泡茶喝,他喜歡這個。”
他爹對學堂裏的先生很是尊敬,不僅是他爹,整個小鎮子都是這樣的。
果然,夥計聽了沒有再多問,隻隨口叮囑了一句說:“噢,那你去吧,早點回來,師父回來要教你識草藥的。”
白晟迫不及待的竄出門去,擺了擺手,大聲說:“知道了知道了,我走了。”
夥計搖頭笑了笑,手腳利索的把藥材包好,擱在櫃台上推了過來,說:“夫人,藥已經包好了。”
“嗯,多謝。”衛衣付了銀錢,夥計問他們要不要再等一等,白大夫一會就回來了,衛衣也看著她,出乎意料的,繁縷搖著頭拒絕了。
“走吧,其實也沒什麽要緊的。”這一句話,也不知是對夥計還是對衛衣說的,繁縷倒是真的離開了。
白昌文回來的時候,正碰上兩人從藥堂裏出來,繁縷放慢了腳步,與他擦肩而過,帷帽的輕紗剛好被風吹起一些。
外麵山竹恭敬的等待兩人上了馬車,也上了馬車,吆喝著驅車離開。
白昌文回過頭,方才看見那女子的眉眼,初見倒沒什麽,一經回味,隻覺分外熟悉,與亡妻十分相似。
可是,即便是繡雪,如今不也應該是在皇宮裏嗎?
他是看錯了嗎,白昌文不相信,轉頭去問藥堂裏碾藥的夥計,方才那兩個人來做什麽。
夥計抬頭說:“噢,方才那兩人問您在不在,我說不在,他們就說來抓一些藥。”
那一刻,白昌文幾乎就確認了。
“什麽?來找我的!”
聽夥計說那兩個人是來找他的,他立即衝出門去看,大街上已經空蕩蕩的了,馬車已經走了。
他不斷的回憶著那一眼,怎麽想怎麽覺得相似,那個男人又是誰呢。
悵然若失,繡雪也該是嫁了人的年紀了,白昌文慢慢走回了藥堂裏,他的女兒,會是他的女兒嗎?
繁縷坐在馬車上,低頭靠在衛衣的肩上,過了良久,才低聲說:“他老了,頭發都有白色了。”
想當初離開的時候,她還哭哭啼啼的抓著她爹的衣袖子不肯走,頭頂還沒他肩膀高,仰著頭衝他哭,最後被一步三回頭的拉走了。
如今已經能夠平視他了,記憶裏那個高大的能把她托在肩上的父親,怎麽就這樣矮小了,模樣也老了,鬢邊添了白霜。
衛衣問她:“你難過了?”
衛衣沒有過父母家人,有時並不太理解其中的感情,繁縷對她的這個家感情淡淡,在一起這麽多年,也沒聽她提過幾回。
“說不上難過,又不是小孩子了,誰都不是神仙,都會老的。隻是猛然這樣,看他一個人帶著兒子,看著莫名的辛酸罷。”
繁縷揉了揉發酸的眼睛,算一算,她十四歲進宮,而今已經是十二年了。
好像一晃眼的功夫,跟在督主身邊也有七年了,他們已經相伴這麽久。
什麽都淡薄了,她有時候也會覺得因禍得福,若是不進宮,又如何與督主相識。
她轉身望著衛衣,說:“相公,你一定要老的慢一些。”
“嗯,好。”衛衣溫柔的一笑。
老的快不快,這哪裏是人說的算的,縱然他再如何機關算計,不也是命不由己,但為了繁縷這句話,他還是要多活幾年的。
從前哪裏會在意這種事,他分外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每一天。
繁縷回憶了一下,看見那條上山的小路,指著說:“就是這裏。”
繁縷牽著他的手往上走,衛衣讓山竹在下麵的食肆等著,他自己提著香燭紙錢的籃子,他們家在這裏有一片墓地,娘的墳就在爺爺奶奶的後麵。
“這裏的山路不太好走,我記得我娘的墳邊種了兩棵柏樹,還有一棵海棠樹,對,就是這裏了。”
還沒到清明時節,這裏尚且雜草叢生,繁縷親手點上蠟燭,又燃了香火,端端正正的跪下來。
過了半晌,才站起來,說:“真想不到,有生之年還能回到這裏,給娘上一炷香。”
她忽而轉頭,對衛衣來了一句:“說起來,這還算得上是你嶽母呢。”
衛衣眸子微顫,猶如水色相映,低頭看向她,繁縷眨了眨眼睛道:“相公看我做什麽,難道我不是你明媒正娶的正妻。”
“自然是。”衛衣幹脆利落的一口應下。
繁縷笑眯眯的還沒說什麽,就見衛衣俯身從籃子裏拿了一炷香,彎腰就著燭火燃了,然後正正經經的在墳前跪下,繁縷看著呆了呆,她沒想著他能跪下的。
衛衣很虔誠的跪拜,上了三炷香,聲音微沉道:“嶽母在天之靈,小婿衛衣前來拜祭,望嶽母保佑吾妻繡雪,平安康健,一世無憂。”
繡雪,繁縷都快忘了,她還是白繡雪,她一直以為督主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名字。
祭拜完了,繁縷在墓前燒了所有的紙錢,站了一會,這麽多年,想說的話卻又沒什麽可說的。
摘了地上茂盛的狗尾巴草,三下兩下編了一隻小兔子,兩隻毛絨絨的兔耳朵,晃悠悠的,綠茸茸的草籽。
她慢悠悠的說:“相公,你看這像什麽?”
“像你自己。”衛衣站在這裏往山下看,還能看見繁縷家的醫館。
繁縷斜了他一眼,憤憤的把小兔子一扔,過會自己消了氣性,又重新得意洋洋的拿起來逗弄,衛衣朗聲大笑。
“哎呀,這的桑葚都熟透了。”兩人坐在草坡上,繁縷一轉頭看見那棵大樹,看見上麵的枝條垂了下來,高處有紫色的桑葚。
村裏的孩子們都是熟悉這裏的,早就都摘得差不多了,繁縷踮著腳伸手去夠樹上剩下的桑葚,衛衣走過來一抬手就夠到了,手指勾下細長的枝條,讓繁縷摘了放在帕子裏。
等摘夠了,才讓衛衣鬆開手,繁縷特地挑了個大顆的,遞到他嘴邊:“嚐嚐,特別甜。”
衛衣張口含了一顆,果肉汁甜,揉了揉她的頭發,眉眼輕挑,溫柔一笑,輕輕道:“嗯,娘子摘得都很甜。”
繁縷聽他喚娘子,忽然道:“說起來,有件事忘記做了。”
路途遙遠, 他們從長安城出來便一路南下, 衛衣撩起簾子, 看著路上的青山綠水, 雲彩飄飄, 轉過頭來問她說:“繁縷, 想去看看你爹嗎?”
繁縷先是愣了愣, 她忽而想起這裏離江陵不算遠,有點期冀問道:“啊,不會耽誤行程嗎, 現在就能去嗎?”
衛衣點了點頭,說:“嗯,沒事, 並不算遠, 不過不能過多停留。”
繁縷低頭猶豫了一下,而後抿了抿唇角, 說:“那便去吧, 我就想看看他的樣子, 再去看看我娘的墳, 該去祭拜一番的。”
翌日, 一大清早就起了, 山竹駕車前往江陵,衛衣忽然想起了他在晉州名下有一間花樓,在長安賭坊酒肆不是沒有, 但那些早在他離開長安的時候處理好了。
這個青樓還是一時興起, 用來收攏情報所用,他想著什麽時候處理一下,不過也沒什麽幹係,一直是有安排其他人打理的。
鎮子靜謐,這隻是江陵的一個小鎮子,而她家境當年也算是衣食無憂,後來更因為爹爹被大戶人家的管家賞識,而被舉薦到了鑄劍山莊,給裏麵的人看病問診。
後來爹就娶了長得很漂亮的女子回來,年輕又好看,還很會打扮,聽說是那是那抓山莊裏出來的侍女,養的和富戶人家的小姐沒什麽差別,偏偏就看中了她爹這個鰥夫。
繁縷的日子說不上好不好過,就是年輕漂亮的繼母不喜歡她,尤其是聽她爹說,繡雪長得和她娘一樣好看的時候。
有了小弟弟之後,爹也對她不那麽關心了,總是抱著他的兒子在堂裏溜達,逢人便誇自己的兒子長得有多好。
“想什麽呢,叫了你好幾句也不應,要不要喝些水,看你嘴唇有些幹。”衛衣正拿了水囊遞給她,這路上並不是那麽輕鬆,不怎麽停歇的。
繁縷接過水囊,喝了一口抿了抿唇,低言說:“也不知道爹和後娘,怎樣了?”
“你希望他們怎麽樣?”衛衣很多事情形成了習慣,問一件事非得要問的清清楚楚,還要清楚這個人心裏怎麽想的。
繁縷如實回答說:“說不好,我私心自然不想他們一家三口過得有多好的,那明明是我的家呀。”繁縷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有些黯然,她和她娘都可以被人取代,哪有那麽重要。
衛衣還能體會一下這種心情的,開口道:“別想了,應該快到了,你不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可是,繁縷並沒有衣錦還鄉的喜悅,而是一種莫名的緊張與悲傷,她竟然在畏懼這裏,畏懼回到故裏。
白家藥堂很好找,就在西街口,這裏也算是個看熱鬧的好地方,前麵是藥堂,後麵的木樓是他們居住的地方。
馬車到了家門口的時候,衛衣抬手給她戴上了帷帽,繁縷抬了抬頭,挽住了衛衣的手,她近鄉情怯了,踟躇了一下,被衛衣拉著,才抬腳走進了白家藥堂。
沒有二娘在堂內指使夥計掃地,當初碾藥的小學徒也換了人,房子也老舊了許多,藥格上的藥名也重新用朱筆描過,物是人非。
夥計上前問道:“二位,是來抓藥還是看診?”
這兩人衣服看起來是有錢人家的夫妻,不過這個丈夫倒真是白淨,衛衣眉梢一抬便是氣勢,繁縷怕他嚇到人,自己上前,開口問道:“你們藥堂的白大夫呢?”
原來是專門來找師父的,夥計撓著頭答道:“師父出去看診了,要不二位等等。”
繁縷頓了頓,有點失望,隨即抬頭道:“沒事,不用了,就來抓一些泡茶潤嗓的草藥。”
“噢噢,那好,夫人可有方子?”夥計問。
“沒有,但是我知道,你就按我說的拿吧……”繁縷愣了一下,隨口說了一張方子,隨後一一報出藥名。
忽然看後窗外一株海棠樹鬱鬱蔥蔥,枝丫上結著小小的花苞,那是娘親種的那一棵,一轉眼已經許多年。
娘說,讓這棵海棠樹,和我的囡囡一起長大。
繁縷伸手將窗子再推開些,指了指那海棠樹,說:“這樹長得挺好的。”
夥計答話:“是呀,每年都會結許多果子,這是前師娘親手種的。”
“前師娘?”繁縷情不自禁的重複了一句。
“呃,對,都是師父的一些家務事,不提也罷,不提也罷。”夥計突然意識到自己說多了,捂住了嘴,餘下的話隻是直搖頭。
繁縷便不再追問,這白家藥堂的糾葛,其實有什麽能比她還清楚的呢,她隻是不知道走後都發生了什麽,轉頭看了衛衣一眼。
衛衣自然也不清楚,當初隻是知道那女子是楚氏少主的貼身侍女,當時就覺得很震驚了,不過後來發現沒有可疑之處,沒怎麽再往下麵查過。
不過此時看來,自那時之後,白家應是發生了不少不愉快的事情,繁縷若是感興趣,查這麽一點小事,對他來說還是很容易的。
自從錦梅事發,被掃地出門後,白昌文不想讓人看笑話,便沒有再娶,家中又孤寂冷清了下來,又想起女兒遠在宮中,不知有無回返之日,白昌文就對兒子不再那麽寵溺了。
白家兒子十一二歲了,繼承了他娘好看的樣子,俊俏黝黑,十分招隔壁家的小姑娘喜歡。
他眉開眼笑的跑進來,手裏還攥著一捧紅豔豔的杜鵑花,大概是看見有客人,攥著花的手往身後一背,收斂了笑容。
碾藥的夥計看見他進來,招呼道:“小師弟,藥都送去了麽?”
“送了送了,師哥你看,張小妹還送我一罐子的桃樹脂,我看咱們藥堂也沒有了,爹回來肯定高興。”少年揚著笑臉道。
“小兄弟,過來一下,不知你叫什麽名字?”繁縷衝他招了招手,語氣溫和的問他,她奇異的平靜。
這孩子看是個漂亮女子問話,旁邊有個男子虎視眈眈的,走過來有點害羞,甚是乖巧得答道:“我叫白晟。”
白晟,繁縷忍不住笑了笑,這名字不像是她爹起的,她走之前,這孩子還沒有起大名,每天就是大寶大寶的亂喊。
白晟看見她笑也有些羞澀,微微紅了臉,繁縷點了點頭,又溫聲說:“名字很好,可上學堂了?”
“嗯,就是街口的張家學堂。”白晟不知為何,對麵前的女子總有些親近,大概是因為對方的語氣很溫柔,像是春水一樣。
繁縷點頭附和道:“那極好,男孩子要識字的。”看起來,她爹是對這孩子寄予厚望的。
隨後,白晟隨手將杜鵑花撂在漆木櫃台上,蹦蹦跳跳的上樓,過了一會,懷裏抱著一隻小罐子下來,夥計看見了隨口問他:“阿晟,你幹什麽去?”
白晟回答說:“我送點鬆仁給先生去泡茶喝,他喜歡這個。”
他爹對學堂裏的先生很是尊敬,不僅是他爹,整個小鎮子都是這樣的。
果然,夥計聽了沒有再多問,隻隨口叮囑了一句說:“噢,那你去吧,早點回來,師父回來要教你識草藥的。”
白晟迫不及待的竄出門去,擺了擺手,大聲說:“知道了知道了,我走了。”
夥計搖頭笑了笑,手腳利索的把藥材包好,擱在櫃台上推了過來,說:“夫人,藥已經包好了。”
“嗯,多謝。”衛衣付了銀錢,夥計問他們要不要再等一等,白大夫一會就回來了,衛衣也看著她,出乎意料的,繁縷搖著頭拒絕了。
“走吧,其實也沒什麽要緊的。”這一句話,也不知是對夥計還是對衛衣說的,繁縷倒是真的離開了。
白昌文回來的時候,正碰上兩人從藥堂裏出來,繁縷放慢了腳步,與他擦肩而過,帷帽的輕紗剛好被風吹起一些。
外麵山竹恭敬的等待兩人上了馬車,也上了馬車,吆喝著驅車離開。
白昌文回過頭,方才看見那女子的眉眼,初見倒沒什麽,一經回味,隻覺分外熟悉,與亡妻十分相似。
可是,即便是繡雪,如今不也應該是在皇宮裏嗎?
他是看錯了嗎,白昌文不相信,轉頭去問藥堂裏碾藥的夥計,方才那兩個人來做什麽。
夥計抬頭說:“噢,方才那兩人問您在不在,我說不在,他們就說來抓一些藥。”
那一刻,白昌文幾乎就確認了。
“什麽?來找我的!”
聽夥計說那兩個人是來找他的,他立即衝出門去看,大街上已經空蕩蕩的了,馬車已經走了。
他不斷的回憶著那一眼,怎麽想怎麽覺得相似,那個男人又是誰呢。
悵然若失,繡雪也該是嫁了人的年紀了,白昌文慢慢走回了藥堂裏,他的女兒,會是他的女兒嗎?
繁縷坐在馬車上,低頭靠在衛衣的肩上,過了良久,才低聲說:“他老了,頭發都有白色了。”
想當初離開的時候,她還哭哭啼啼的抓著她爹的衣袖子不肯走,頭頂還沒他肩膀高,仰著頭衝他哭,最後被一步三回頭的拉走了。
如今已經能夠平視他了,記憶裏那個高大的能把她托在肩上的父親,怎麽就這樣矮小了,模樣也老了,鬢邊添了白霜。
衛衣問她:“你難過了?”
衛衣沒有過父母家人,有時並不太理解其中的感情,繁縷對她的這個家感情淡淡,在一起這麽多年,也沒聽她提過幾回。
“說不上難過,又不是小孩子了,誰都不是神仙,都會老的。隻是猛然這樣,看他一個人帶著兒子,看著莫名的辛酸罷。”
繁縷揉了揉發酸的眼睛,算一算,她十四歲進宮,而今已經是十二年了。
好像一晃眼的功夫,跟在督主身邊也有七年了,他們已經相伴這麽久。
什麽都淡薄了,她有時候也會覺得因禍得福,若是不進宮,又如何與督主相識。
她轉身望著衛衣,說:“相公,你一定要老的慢一些。”
“嗯,好。”衛衣溫柔的一笑。
老的快不快,這哪裏是人說的算的,縱然他再如何機關算計,不也是命不由己,但為了繁縷這句話,他還是要多活幾年的。
從前哪裏會在意這種事,他分外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每一天。
繁縷回憶了一下,看見那條上山的小路,指著說:“就是這裏。”
繁縷牽著他的手往上走,衛衣讓山竹在下麵的食肆等著,他自己提著香燭紙錢的籃子,他們家在這裏有一片墓地,娘的墳就在爺爺奶奶的後麵。
“這裏的山路不太好走,我記得我娘的墳邊種了兩棵柏樹,還有一棵海棠樹,對,就是這裏了。”
還沒到清明時節,這裏尚且雜草叢生,繁縷親手點上蠟燭,又燃了香火,端端正正的跪下來。
過了半晌,才站起來,說:“真想不到,有生之年還能回到這裏,給娘上一炷香。”
她忽而轉頭,對衛衣來了一句:“說起來,這還算得上是你嶽母呢。”
衛衣眸子微顫,猶如水色相映,低頭看向她,繁縷眨了眨眼睛道:“相公看我做什麽,難道我不是你明媒正娶的正妻。”
“自然是。”衛衣幹脆利落的一口應下。
繁縷笑眯眯的還沒說什麽,就見衛衣俯身從籃子裏拿了一炷香,彎腰就著燭火燃了,然後正正經經的在墳前跪下,繁縷看著呆了呆,她沒想著他能跪下的。
衛衣很虔誠的跪拜,上了三炷香,聲音微沉道:“嶽母在天之靈,小婿衛衣前來拜祭,望嶽母保佑吾妻繡雪,平安康健,一世無憂。”
繡雪,繁縷都快忘了,她還是白繡雪,她一直以為督主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名字。
祭拜完了,繁縷在墓前燒了所有的紙錢,站了一會,這麽多年,想說的話卻又沒什麽可說的。
摘了地上茂盛的狗尾巴草,三下兩下編了一隻小兔子,兩隻毛絨絨的兔耳朵,晃悠悠的,綠茸茸的草籽。
她慢悠悠的說:“相公,你看這像什麽?”
“像你自己。”衛衣站在這裏往山下看,還能看見繁縷家的醫館。
繁縷斜了他一眼,憤憤的把小兔子一扔,過會自己消了氣性,又重新得意洋洋的拿起來逗弄,衛衣朗聲大笑。
“哎呀,這的桑葚都熟透了。”兩人坐在草坡上,繁縷一轉頭看見那棵大樹,看見上麵的枝條垂了下來,高處有紫色的桑葚。
村裏的孩子們都是熟悉這裏的,早就都摘得差不多了,繁縷踮著腳伸手去夠樹上剩下的桑葚,衛衣走過來一抬手就夠到了,手指勾下細長的枝條,讓繁縷摘了放在帕子裏。
等摘夠了,才讓衛衣鬆開手,繁縷特地挑了個大顆的,遞到他嘴邊:“嚐嚐,特別甜。”
衛衣張口含了一顆,果肉汁甜,揉了揉她的頭發,眉眼輕挑,溫柔一笑,輕輕道:“嗯,娘子摘得都很甜。”
繁縷聽他喚娘子,忽然道:“說起來,有件事忘記做了。”